第95页
谢昭被任命为巡按御史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这圣旨一下,文武百官都有些惊讶。
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个七品官职的官员,且每年都由不同的官员来担任,但是其权利和责任却并不小。一般来说,巡按御史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并且被圣上赋予了直接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
如果查出地方官员的确犯了错误,巡按御史甚至可以对其直接审判。
圣上今年竟然让谢昭来当寻巡按御史,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预料。
一则谢昭年纪过小,现今不过十九岁,本朝还未及冠的官员很少,未及冠的巡按御史更是从未有过。
二则谢昭为官资历太轻,如今距离他金科及第入朝为官,不过半年有余。和他相同资历的官员现在大多还在翰林院或国子监,他却已经要被委以重任,这差距未免有些大。
三则以往为了威慑地方官员,体现朝廷的威严,被选为巡按御史的官员大多年纪不小、积威深重。而谢昭长得清新俊逸,实在与选拔巡按御史所需要的沉稳可靠的形象要求相距甚远。
总而言之,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在很多官员眼中都非常不靠谱。
于是圣旨刚刚一下,就有四五个给事中站了出来,把这一二三条理由一一罗列出来,个个神情激昂、自信满满。
这么多条理由,应该够圣上撤回这个决定了吧?
秦厚德听得连连点头,然后等所有给事中都说得口干舌燥后,他才笑了笑,慢吞吞开口道:“大家说得不错,只是相处了半年,谢昭的本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谢昭,但是给事中们还是承认一点:谢昭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首先不说他出身于江南谢家——那个出了谢晖、谢延的谢家,只谈谢昭本身,他也是一个聪慧敏捷之人。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十九岁登科,成为当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这样的人说是百年难得一遇都不过分。
其次,这半年间鸡飞狗跳的,甭管谢昭他用了什么法子,总归他又是弹劾自己、又是弹劾冯德麟父子,去了一趟成源后连古板顽固的太保都被他搞定了。
这样一想,给事中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贬低谢昭的话都说不出口了:除了年纪和资历,这谢昭难不成还有别的可以弹劾的地方吗?
见给事中们都哑了声音,秦厚德主动给他们台阶下:“如果谢昭真的办事不力,你们到时候再来弹劾他,朕决不不包庇谢昭,你们看这样如何?”
他这样一说,给事中们都面色缓和,躬身说了几句“臣等信任谢大人的能力”之类的漂亮话,就回到了队列当中。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哪里料到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竟然连成王都要出来掺一脚。
在旁人惊讶的目光中,一向在朝堂上并没有和谢昭表现得很亲密的成王居然替谢昭说话:“谢大人的本事,大家自然有目共睹。谢大人当上巡按御史,儿臣也没有闲话要说。”他蹙起眉头,叹了口气:“只是瞿州山高水远,路上多崇山峻岭,也不知谢大人的身子是否受得住?”
别说,先前给事中们的话说得有理有据,秦厚德半点没听进去;眼下成王这一番设身处地替谢昭思量的话,却是让秦厚德忍不住心生动摇。
的确,瞿州实在是太远了一点……谢昭娇生惯养的长大,这么远的路,也不知路上会不会生病?
见上头的秦厚德半晌不说话,下头的谢昭嘴角抽了抽:他又不是闺房里长大的黄花大姑娘,怎么就会受不住?
他才不相信成王这一番话是真的在替自己考量,刚想大步走出队列反驳,就见前方已经有人拿着笏板站出来了。
——是丞相徐一辛。
虽然太子因为成王挑起的事,现在还在府中反省,但徐一辛看起来完全不生成王的气。
他站在成王身旁,老神自在地轻笑一声:“成王殿下对谢大人真是太过爱惜了,古人有言:不经一番彻骨寒,哪闻梅花扑鼻香。”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若是成王殿下真的希望谢大人能成长为国之栋梁,便不该拦着谢大人。”
说完,徐一辛捏着笏板前倾身子,对秦厚德说道:“圣上——依臣之见,谢大人担任瞿州一地的巡按御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
谢昭万万没想到徐一辛会替自己说话,不由一愣。
不过看到成王难看的脸色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徐一辛之所以站出来,不是为了替他说话,而是为了和成王唱反调。
果不其然,见到成王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的面色,徐一辛唇边的笑意愈发明显。
秦厚德最后还是听进去了徐一辛的话。
他一锤定音:“我同丞相想得一样,年轻人历练历练是好事。既然如此,谢昭担任巡按御史一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从大殿出来后,谢昭跟在何方身旁,调侃道:“我以为何大人一日也会弹劾我。”
毕竟何大人的确是个是非分明、刚正不阿之人,以他惯常的性格,今日上朝弹劾的人当中肯定少不了他。
“不瞒谢大人,我的确考虑过弹劾的事情。”
何方瞥了眼谢昭,轻哼一声:“不过谢大人在御史台的这半年的作为,我也看在眼里。但若是谢大人辜负了我的期待,等谢大人回朝那一日,哪怕你我同是御史台的官员,我也照旧会弹劾你。” ↑返回顶部↑
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个七品官职的官员,且每年都由不同的官员来担任,但是其权利和责任却并不小。一般来说,巡按御史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并且被圣上赋予了直接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
如果查出地方官员的确犯了错误,巡按御史甚至可以对其直接审判。
圣上今年竟然让谢昭来当寻巡按御史,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预料。
一则谢昭年纪过小,现今不过十九岁,本朝还未及冠的官员很少,未及冠的巡按御史更是从未有过。
二则谢昭为官资历太轻,如今距离他金科及第入朝为官,不过半年有余。和他相同资历的官员现在大多还在翰林院或国子监,他却已经要被委以重任,这差距未免有些大。
三则以往为了威慑地方官员,体现朝廷的威严,被选为巡按御史的官员大多年纪不小、积威深重。而谢昭长得清新俊逸,实在与选拔巡按御史所需要的沉稳可靠的形象要求相距甚远。
总而言之,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在很多官员眼中都非常不靠谱。
于是圣旨刚刚一下,就有四五个给事中站了出来,把这一二三条理由一一罗列出来,个个神情激昂、自信满满。
这么多条理由,应该够圣上撤回这个决定了吧?
秦厚德听得连连点头,然后等所有给事中都说得口干舌燥后,他才笑了笑,慢吞吞开口道:“大家说得不错,只是相处了半年,谢昭的本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谢昭,但是给事中们还是承认一点:谢昭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首先不说他出身于江南谢家——那个出了谢晖、谢延的谢家,只谈谢昭本身,他也是一个聪慧敏捷之人。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十九岁登科,成为当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这样的人说是百年难得一遇都不过分。
其次,这半年间鸡飞狗跳的,甭管谢昭他用了什么法子,总归他又是弹劾自己、又是弹劾冯德麟父子,去了一趟成源后连古板顽固的太保都被他搞定了。
这样一想,给事中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贬低谢昭的话都说不出口了:除了年纪和资历,这谢昭难不成还有别的可以弹劾的地方吗?
见给事中们都哑了声音,秦厚德主动给他们台阶下:“如果谢昭真的办事不力,你们到时候再来弹劾他,朕决不不包庇谢昭,你们看这样如何?”
他这样一说,给事中们都面色缓和,躬身说了几句“臣等信任谢大人的能力”之类的漂亮话,就回到了队列当中。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哪里料到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竟然连成王都要出来掺一脚。
在旁人惊讶的目光中,一向在朝堂上并没有和谢昭表现得很亲密的成王居然替谢昭说话:“谢大人的本事,大家自然有目共睹。谢大人当上巡按御史,儿臣也没有闲话要说。”他蹙起眉头,叹了口气:“只是瞿州山高水远,路上多崇山峻岭,也不知谢大人的身子是否受得住?”
别说,先前给事中们的话说得有理有据,秦厚德半点没听进去;眼下成王这一番设身处地替谢昭思量的话,却是让秦厚德忍不住心生动摇。
的确,瞿州实在是太远了一点……谢昭娇生惯养的长大,这么远的路,也不知路上会不会生病?
见上头的秦厚德半晌不说话,下头的谢昭嘴角抽了抽:他又不是闺房里长大的黄花大姑娘,怎么就会受不住?
他才不相信成王这一番话是真的在替自己考量,刚想大步走出队列反驳,就见前方已经有人拿着笏板站出来了。
——是丞相徐一辛。
虽然太子因为成王挑起的事,现在还在府中反省,但徐一辛看起来完全不生成王的气。
他站在成王身旁,老神自在地轻笑一声:“成王殿下对谢大人真是太过爱惜了,古人有言:不经一番彻骨寒,哪闻梅花扑鼻香。”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若是成王殿下真的希望谢大人能成长为国之栋梁,便不该拦着谢大人。”
说完,徐一辛捏着笏板前倾身子,对秦厚德说道:“圣上——依臣之见,谢大人担任瞿州一地的巡按御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
谢昭万万没想到徐一辛会替自己说话,不由一愣。
不过看到成王难看的脸色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徐一辛之所以站出来,不是为了替他说话,而是为了和成王唱反调。
果不其然,见到成王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的面色,徐一辛唇边的笑意愈发明显。
秦厚德最后还是听进去了徐一辛的话。
他一锤定音:“我同丞相想得一样,年轻人历练历练是好事。既然如此,谢昭担任巡按御史一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从大殿出来后,谢昭跟在何方身旁,调侃道:“我以为何大人一日也会弹劾我。”
毕竟何大人的确是个是非分明、刚正不阿之人,以他惯常的性格,今日上朝弹劾的人当中肯定少不了他。
“不瞒谢大人,我的确考虑过弹劾的事情。”
何方瞥了眼谢昭,轻哼一声:“不过谢大人在御史台的这半年的作为,我也看在眼里。但若是谢大人辜负了我的期待,等谢大人回朝那一日,哪怕你我同是御史台的官员,我也照旧会弹劾你。” ↑返回顶部↑
谢昭被任命为巡按御史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这圣旨一下,文武百官都有些惊讶。
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个七品官职的官员,且每年都由不同的官员来担任,但是其权利和责任却并不小。一般来说,巡按御史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并且被圣上赋予了直接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
如果查出地方官员的确犯了错误,巡按御史甚至可以对其直接审判。
圣上今年竟然让谢昭来当寻巡按御史,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预料。
一则谢昭年纪过小,现今不过十九岁,本朝还未及冠的官员很少,未及冠的巡按御史更是从未有过。
二则谢昭为官资历太轻,如今距离他金科及第入朝为官,不过半年有余。和他相同资历的官员现在大多还在翰林院或国子监,他却已经要被委以重任,这差距未免有些大。
三则以往为了威慑地方官员,体现朝廷的威严,被选为巡按御史的官员大多年纪不小、积威深重。而谢昭长得清新俊逸,实在与选拔巡按御史所需要的沉稳可靠的形象要求相距甚远。
总而言之,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在很多官员眼中都非常不靠谱。
于是圣旨刚刚一下,就有四五个给事中站了出来,把这一二三条理由一一罗列出来,个个神情激昂、自信满满。
这么多条理由,应该够圣上撤回这个决定了吧?
秦厚德听得连连点头,然后等所有给事中都说得口干舌燥后,他才笑了笑,慢吞吞开口道:“大家说得不错,只是相处了半年,谢昭的本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谢昭,但是给事中们还是承认一点:谢昭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首先不说他出身于江南谢家——那个出了谢晖、谢延的谢家,只谈谢昭本身,他也是一个聪慧敏捷之人。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十九岁登科,成为当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这样的人说是百年难得一遇都不过分。
其次,这半年间鸡飞狗跳的,甭管谢昭他用了什么法子,总归他又是弹劾自己、又是弹劾冯德麟父子,去了一趟成源后连古板顽固的太保都被他搞定了。
这样一想,给事中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贬低谢昭的话都说不出口了:除了年纪和资历,这谢昭难不成还有别的可以弹劾的地方吗?
见给事中们都哑了声音,秦厚德主动给他们台阶下:“如果谢昭真的办事不力,你们到时候再来弹劾他,朕决不不包庇谢昭,你们看这样如何?”
他这样一说,给事中们都面色缓和,躬身说了几句“臣等信任谢大人的能力”之类的漂亮话,就回到了队列当中。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哪里料到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竟然连成王都要出来掺一脚。
在旁人惊讶的目光中,一向在朝堂上并没有和谢昭表现得很亲密的成王居然替谢昭说话:“谢大人的本事,大家自然有目共睹。谢大人当上巡按御史,儿臣也没有闲话要说。”他蹙起眉头,叹了口气:“只是瞿州山高水远,路上多崇山峻岭,也不知谢大人的身子是否受得住?”
别说,先前给事中们的话说得有理有据,秦厚德半点没听进去;眼下成王这一番设身处地替谢昭思量的话,却是让秦厚德忍不住心生动摇。
的确,瞿州实在是太远了一点……谢昭娇生惯养的长大,这么远的路,也不知路上会不会生病?
见上头的秦厚德半晌不说话,下头的谢昭嘴角抽了抽:他又不是闺房里长大的黄花大姑娘,怎么就会受不住?
他才不相信成王这一番话是真的在替自己考量,刚想大步走出队列反驳,就见前方已经有人拿着笏板站出来了。
——是丞相徐一辛。
虽然太子因为成王挑起的事,现在还在府中反省,但徐一辛看起来完全不生成王的气。
他站在成王身旁,老神自在地轻笑一声:“成王殿下对谢大人真是太过爱惜了,古人有言:不经一番彻骨寒,哪闻梅花扑鼻香。”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若是成王殿下真的希望谢大人能成长为国之栋梁,便不该拦着谢大人。”
说完,徐一辛捏着笏板前倾身子,对秦厚德说道:“圣上——依臣之见,谢大人担任瞿州一地的巡按御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
谢昭万万没想到徐一辛会替自己说话,不由一愣。
不过看到成王难看的脸色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徐一辛之所以站出来,不是为了替他说话,而是为了和成王唱反调。
果不其然,见到成王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的面色,徐一辛唇边的笑意愈发明显。
秦厚德最后还是听进去了徐一辛的话。
他一锤定音:“我同丞相想得一样,年轻人历练历练是好事。既然如此,谢昭担任巡按御史一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从大殿出来后,谢昭跟在何方身旁,调侃道:“我以为何大人一日也会弹劾我。”
毕竟何大人的确是个是非分明、刚正不阿之人,以他惯常的性格,今日上朝弹劾的人当中肯定少不了他。
“不瞒谢大人,我的确考虑过弹劾的事情。”
何方瞥了眼谢昭,轻哼一声:“不过谢大人在御史台的这半年的作为,我也看在眼里。但若是谢大人辜负了我的期待,等谢大人回朝那一日,哪怕你我同是御史台的官员,我也照旧会弹劾你。”
巡按御史虽然只是个七品官职的官员,且每年都由不同的官员来担任,但是其权利和责任却并不小。一般来说,巡按御史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并且被圣上赋予了直接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
如果查出地方官员的确犯了错误,巡按御史甚至可以对其直接审判。
圣上今年竟然让谢昭来当寻巡按御史,这大大出乎了文武百官的预料。
一则谢昭年纪过小,现今不过十九岁,本朝还未及冠的官员很少,未及冠的巡按御史更是从未有过。
二则谢昭为官资历太轻,如今距离他金科及第入朝为官,不过半年有余。和他相同资历的官员现在大多还在翰林院或国子监,他却已经要被委以重任,这差距未免有些大。
三则以往为了威慑地方官员,体现朝廷的威严,被选为巡按御史的官员大多年纪不小、积威深重。而谢昭长得清新俊逸,实在与选拔巡按御史所需要的沉稳可靠的形象要求相距甚远。
总而言之,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在很多官员眼中都非常不靠谱。
于是圣旨刚刚一下,就有四五个给事中站了出来,把这一二三条理由一一罗列出来,个个神情激昂、自信满满。
这么多条理由,应该够圣上撤回这个决定了吧?
秦厚德听得连连点头,然后等所有给事中都说得口干舌燥后,他才笑了笑,慢吞吞开口道:“大家说得不错,只是相处了半年,谢昭的本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谢昭,但是给事中们还是承认一点:谢昭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首先不说他出身于江南谢家——那个出了谢晖、谢延的谢家,只谈谢昭本身,他也是一个聪慧敏捷之人。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十九岁登科,成为当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这样的人说是百年难得一遇都不过分。
其次,这半年间鸡飞狗跳的,甭管谢昭他用了什么法子,总归他又是弹劾自己、又是弹劾冯德麟父子,去了一趟成源后连古板顽固的太保都被他搞定了。
这样一想,给事中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贬低谢昭的话都说不出口了:除了年纪和资历,这谢昭难不成还有别的可以弹劾的地方吗?
见给事中们都哑了声音,秦厚德主动给他们台阶下:“如果谢昭真的办事不力,你们到时候再来弹劾他,朕决不不包庇谢昭,你们看这样如何?”
他这样一说,给事中们都面色缓和,躬身说了几句“臣等信任谢大人的能力”之类的漂亮话,就回到了队列当中。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哪里料到谢昭当上巡按御史一事,竟然连成王都要出来掺一脚。
在旁人惊讶的目光中,一向在朝堂上并没有和谢昭表现得很亲密的成王居然替谢昭说话:“谢大人的本事,大家自然有目共睹。谢大人当上巡按御史,儿臣也没有闲话要说。”他蹙起眉头,叹了口气:“只是瞿州山高水远,路上多崇山峻岭,也不知谢大人的身子是否受得住?”
别说,先前给事中们的话说得有理有据,秦厚德半点没听进去;眼下成王这一番设身处地替谢昭思量的话,却是让秦厚德忍不住心生动摇。
的确,瞿州实在是太远了一点……谢昭娇生惯养的长大,这么远的路,也不知路上会不会生病?
见上头的秦厚德半晌不说话,下头的谢昭嘴角抽了抽:他又不是闺房里长大的黄花大姑娘,怎么就会受不住?
他才不相信成王这一番话是真的在替自己考量,刚想大步走出队列反驳,就见前方已经有人拿着笏板站出来了。
——是丞相徐一辛。
虽然太子因为成王挑起的事,现在还在府中反省,但徐一辛看起来完全不生成王的气。
他站在成王身旁,老神自在地轻笑一声:“成王殿下对谢大人真是太过爱惜了,古人有言:不经一番彻骨寒,哪闻梅花扑鼻香。”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若是成王殿下真的希望谢大人能成长为国之栋梁,便不该拦着谢大人。”
说完,徐一辛捏着笏板前倾身子,对秦厚德说道:“圣上——依臣之见,谢大人担任瞿州一地的巡按御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
谢昭万万没想到徐一辛会替自己说话,不由一愣。
不过看到成王难看的脸色后,他就立刻明白了:徐一辛之所以站出来,不是为了替他说话,而是为了和成王唱反调。
果不其然,见到成王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的面色,徐一辛唇边的笑意愈发明显。
秦厚德最后还是听进去了徐一辛的话。
他一锤定音:“我同丞相想得一样,年轻人历练历练是好事。既然如此,谢昭担任巡按御史一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从大殿出来后,谢昭跟在何方身旁,调侃道:“我以为何大人一日也会弹劾我。”
毕竟何大人的确是个是非分明、刚正不阿之人,以他惯常的性格,今日上朝弹劾的人当中肯定少不了他。
“不瞒谢大人,我的确考虑过弹劾的事情。”
何方瞥了眼谢昭,轻哼一声:“不过谢大人在御史台的这半年的作为,我也看在眼里。但若是谢大人辜负了我的期待,等谢大人回朝那一日,哪怕你我同是御史台的官员,我也照旧会弹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