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另一个家丁道:“昨天在茶楼你听故事不是很起劲?”
顾长衣不理会两人斗嘴,全部逛了一圈后,选定一处屋子,道:“帮我找人把这间的门窗都修缮一下,不能有一点缝隙。”
说完,他就在再院子里等,看着两个小孩做游戏,不一会儿,一个五十上下的老伯,拿着一个要饭的破碗,急匆匆地回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马上走……”老伯一边说,一边把两个孙儿揽到身后。
“这房子我买下了,但我是京城人,暂时不住,你要是乐意帮我看房子,给院子锄锄草,清清蜘蛛网,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住下。”
老伯愣住:“我们可以、可以住这里?”
顾长衣笑道:“房子当然要有人住,才有人气啊,不然会一直破败下去。我雇你当管家,会付工钱的。”
“还有工钱?”老伯生怕顾长衣反悔似的,拍着胸口保证,“我会很多的,修屋顶、通灶堂……我还会种花……”
顾长衣点头:“嗯,很厉害,你以后就是我顾府的管家了。”
“快、快给少爷磕头。”老伯轻轻推着两个孙儿,“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少爷,长大了要记得恩情,伺候少爷。”
顾长衣连忙扶住两个小萝卜的脑袋:“不用,不兴这个。”
两个小孩咬着糖,甜甜地叫道:“大哥哥!”
顾长衣听得身心愉快,“大哥哥”可太动听了,比“姑娘小姐”动听一百倍。
他点了点剩下的钱,准备出门买特产回京城卖。不能在杭州耽搁太久,沈磡该急了。
身后,老伯吩咐叫两个孙儿呆在院子拔草,而他则用树枝扎了一把简易扫帚,擦满院子的蜘蛛网。
顾长衣没阻止,顺手给他们买了两斤包子。
“师傅,咱这里有什么名窑吗?我想买些瓷盘。”顾长衣付钱的时候不经意地问包子铺师傅。
“乌龟山有座哥窑,你可以去看看。”
“好,谢谢。”顾长衣问清方向,直接去了城外的哥窑。
他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工人在检查新一批的瓷器,大多是青、黄色,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还不行,色泽不对。”老师傅敲了一个瓷碗,“再来一次。”
“蒋师傅,我觉得可以了。咱们都做了三次了,您说不要就不要,都像您这样计较,还怎么出货?”
“这批是官府定的货,不精益求精,怎么打出名声?你就想做普普通通的瓷窑?”
“那也不能亏本,我有一大家子要养。”说话的人估计是瓷窑主人。
“你当初请我来怎么说的,烧窑这方面全听我的。”
“现在烧完了,该听我的了!”
顾长衣插嘴:“精益求精总没错,谁不想做天下闻名的瓷窑。”
主人:“你谁啊?说得轻松,这些不要的你买走啊?”
顾长衣:“好啊。”
主人见他是认真的,连忙变了一副面孔:“其实这几批只是颜色差一点,其他一点瑕疵都没有,蒋师傅是咱杭州城手艺最好的师傅,成色均匀,他烧的瓷器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顾长衣:“那你清点一下,我全都包了。”
“一共三千个盘子,一个20文,六十两。”
这些盘子走高端宫廷线,比民窑的要精美几倍。
一边沉默的蒋师傅开口道:“五十两。”
“哎你尽拆我台,五十两五十两,不能少了。”
顾长衣美滋滋,付了定金,留下大宅子的地址,“今天就送来。师傅您加油啊,下次一定成。”
蒋师傅像是想通了什么诀窍一样,返身回到窑里,“借你吉言。”
顾长衣回去了时候,又买了许多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通通让他们送到顾宅,分给那爷孙三一些,然后连同瓷盘一起锁进了密不透风的库房,实则收进了无涯境。
当晚,钱华荣听说了闹鬼是假后,前来遛弯儿。
顾长衣:“后天就要走了,咱明天去尝尝地道的江南菜。”
“好啊!”钱华荣说到这个就来劲了,“要说地道,我知道有几家,做鱼特别鲜美。”
顾长衣一本正经:“我母亲家乡有个习俗,想在一个地方落叶生根,必须准备三千道菜,倒入江中祭祀,将祖宗十八代的魂灵顺着江水指引,远迁到此,庇佑子孙,否则就是忘祖。”
钱华荣:“你母亲一族还挺阔的……三千道菜……”
他知道顾长衣跟亲爹关系差,偶尔提过几次母亲。顾长衣说要祭祖,选择的母亲一方的祖先,合情合理。
顾长衣:“祖上阔过罢了。我这不是打算重振荣光,祈求祖宗庇佑。”
宅子就临码头高地而建,中间还抱了一弯水塘。
顾长衣道:“你给我介绍几家酒楼,无论是淮扬菜、杭帮菜,只要够地道就行,只做几道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三套鸭、梁溪脆鳝、软兜长鱼、西湖醋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二十道,每道一百五十盘。明天送到我这里。”(注)
钱华荣吃惊:“这得花上一千两,你祖宗太有口福了吧?”
顾长衣抿嘴:“低调,我祖宗不爱张扬。我们回京以后会赚大钱的。”
江南文人、商人在京城做官谋生的极多,他们吃不惯北方菜,日日想念江南菜。 ↑返回顶部↑
顾长衣不理会两人斗嘴,全部逛了一圈后,选定一处屋子,道:“帮我找人把这间的门窗都修缮一下,不能有一点缝隙。”
说完,他就在再院子里等,看着两个小孩做游戏,不一会儿,一个五十上下的老伯,拿着一个要饭的破碗,急匆匆地回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马上走……”老伯一边说,一边把两个孙儿揽到身后。
“这房子我买下了,但我是京城人,暂时不住,你要是乐意帮我看房子,给院子锄锄草,清清蜘蛛网,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住下。”
老伯愣住:“我们可以、可以住这里?”
顾长衣笑道:“房子当然要有人住,才有人气啊,不然会一直破败下去。我雇你当管家,会付工钱的。”
“还有工钱?”老伯生怕顾长衣反悔似的,拍着胸口保证,“我会很多的,修屋顶、通灶堂……我还会种花……”
顾长衣点头:“嗯,很厉害,你以后就是我顾府的管家了。”
“快、快给少爷磕头。”老伯轻轻推着两个孙儿,“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少爷,长大了要记得恩情,伺候少爷。”
顾长衣连忙扶住两个小萝卜的脑袋:“不用,不兴这个。”
两个小孩咬着糖,甜甜地叫道:“大哥哥!”
顾长衣听得身心愉快,“大哥哥”可太动听了,比“姑娘小姐”动听一百倍。
他点了点剩下的钱,准备出门买特产回京城卖。不能在杭州耽搁太久,沈磡该急了。
身后,老伯吩咐叫两个孙儿呆在院子拔草,而他则用树枝扎了一把简易扫帚,擦满院子的蜘蛛网。
顾长衣没阻止,顺手给他们买了两斤包子。
“师傅,咱这里有什么名窑吗?我想买些瓷盘。”顾长衣付钱的时候不经意地问包子铺师傅。
“乌龟山有座哥窑,你可以去看看。”
“好,谢谢。”顾长衣问清方向,直接去了城外的哥窑。
他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工人在检查新一批的瓷器,大多是青、黄色,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还不行,色泽不对。”老师傅敲了一个瓷碗,“再来一次。”
“蒋师傅,我觉得可以了。咱们都做了三次了,您说不要就不要,都像您这样计较,还怎么出货?”
“这批是官府定的货,不精益求精,怎么打出名声?你就想做普普通通的瓷窑?”
“那也不能亏本,我有一大家子要养。”说话的人估计是瓷窑主人。
“你当初请我来怎么说的,烧窑这方面全听我的。”
“现在烧完了,该听我的了!”
顾长衣插嘴:“精益求精总没错,谁不想做天下闻名的瓷窑。”
主人:“你谁啊?说得轻松,这些不要的你买走啊?”
顾长衣:“好啊。”
主人见他是认真的,连忙变了一副面孔:“其实这几批只是颜色差一点,其他一点瑕疵都没有,蒋师傅是咱杭州城手艺最好的师傅,成色均匀,他烧的瓷器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顾长衣:“那你清点一下,我全都包了。”
“一共三千个盘子,一个20文,六十两。”
这些盘子走高端宫廷线,比民窑的要精美几倍。
一边沉默的蒋师傅开口道:“五十两。”
“哎你尽拆我台,五十两五十两,不能少了。”
顾长衣美滋滋,付了定金,留下大宅子的地址,“今天就送来。师傅您加油啊,下次一定成。”
蒋师傅像是想通了什么诀窍一样,返身回到窑里,“借你吉言。”
顾长衣回去了时候,又买了许多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通通让他们送到顾宅,分给那爷孙三一些,然后连同瓷盘一起锁进了密不透风的库房,实则收进了无涯境。
当晚,钱华荣听说了闹鬼是假后,前来遛弯儿。
顾长衣:“后天就要走了,咱明天去尝尝地道的江南菜。”
“好啊!”钱华荣说到这个就来劲了,“要说地道,我知道有几家,做鱼特别鲜美。”
顾长衣一本正经:“我母亲家乡有个习俗,想在一个地方落叶生根,必须准备三千道菜,倒入江中祭祀,将祖宗十八代的魂灵顺着江水指引,远迁到此,庇佑子孙,否则就是忘祖。”
钱华荣:“你母亲一族还挺阔的……三千道菜……”
他知道顾长衣跟亲爹关系差,偶尔提过几次母亲。顾长衣说要祭祖,选择的母亲一方的祖先,合情合理。
顾长衣:“祖上阔过罢了。我这不是打算重振荣光,祈求祖宗庇佑。”
宅子就临码头高地而建,中间还抱了一弯水塘。
顾长衣道:“你给我介绍几家酒楼,无论是淮扬菜、杭帮菜,只要够地道就行,只做几道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三套鸭、梁溪脆鳝、软兜长鱼、西湖醋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二十道,每道一百五十盘。明天送到我这里。”(注)
钱华荣吃惊:“这得花上一千两,你祖宗太有口福了吧?”
顾长衣抿嘴:“低调,我祖宗不爱张扬。我们回京以后会赚大钱的。”
江南文人、商人在京城做官谋生的极多,他们吃不惯北方菜,日日想念江南菜。 ↑返回顶部↑
另一个家丁道:“昨天在茶楼你听故事不是很起劲?”
顾长衣不理会两人斗嘴,全部逛了一圈后,选定一处屋子,道:“帮我找人把这间的门窗都修缮一下,不能有一点缝隙。”
说完,他就在再院子里等,看着两个小孩做游戏,不一会儿,一个五十上下的老伯,拿着一个要饭的破碗,急匆匆地回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马上走……”老伯一边说,一边把两个孙儿揽到身后。
“这房子我买下了,但我是京城人,暂时不住,你要是乐意帮我看房子,给院子锄锄草,清清蜘蛛网,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住下。”
老伯愣住:“我们可以、可以住这里?”
顾长衣笑道:“房子当然要有人住,才有人气啊,不然会一直破败下去。我雇你当管家,会付工钱的。”
“还有工钱?”老伯生怕顾长衣反悔似的,拍着胸口保证,“我会很多的,修屋顶、通灶堂……我还会种花……”
顾长衣点头:“嗯,很厉害,你以后就是我顾府的管家了。”
“快、快给少爷磕头。”老伯轻轻推着两个孙儿,“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少爷,长大了要记得恩情,伺候少爷。”
顾长衣连忙扶住两个小萝卜的脑袋:“不用,不兴这个。”
两个小孩咬着糖,甜甜地叫道:“大哥哥!”
顾长衣听得身心愉快,“大哥哥”可太动听了,比“姑娘小姐”动听一百倍。
他点了点剩下的钱,准备出门买特产回京城卖。不能在杭州耽搁太久,沈磡该急了。
身后,老伯吩咐叫两个孙儿呆在院子拔草,而他则用树枝扎了一把简易扫帚,擦满院子的蜘蛛网。
顾长衣没阻止,顺手给他们买了两斤包子。
“师傅,咱这里有什么名窑吗?我想买些瓷盘。”顾长衣付钱的时候不经意地问包子铺师傅。
“乌龟山有座哥窑,你可以去看看。”
“好,谢谢。”顾长衣问清方向,直接去了城外的哥窑。
他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工人在检查新一批的瓷器,大多是青、黄色,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还不行,色泽不对。”老师傅敲了一个瓷碗,“再来一次。”
“蒋师傅,我觉得可以了。咱们都做了三次了,您说不要就不要,都像您这样计较,还怎么出货?”
“这批是官府定的货,不精益求精,怎么打出名声?你就想做普普通通的瓷窑?”
“那也不能亏本,我有一大家子要养。”说话的人估计是瓷窑主人。
“你当初请我来怎么说的,烧窑这方面全听我的。”
“现在烧完了,该听我的了!”
顾长衣插嘴:“精益求精总没错,谁不想做天下闻名的瓷窑。”
主人:“你谁啊?说得轻松,这些不要的你买走啊?”
顾长衣:“好啊。”
主人见他是认真的,连忙变了一副面孔:“其实这几批只是颜色差一点,其他一点瑕疵都没有,蒋师傅是咱杭州城手艺最好的师傅,成色均匀,他烧的瓷器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顾长衣:“那你清点一下,我全都包了。”
“一共三千个盘子,一个20文,六十两。”
这些盘子走高端宫廷线,比民窑的要精美几倍。
一边沉默的蒋师傅开口道:“五十两。”
“哎你尽拆我台,五十两五十两,不能少了。”
顾长衣美滋滋,付了定金,留下大宅子的地址,“今天就送来。师傅您加油啊,下次一定成。”
蒋师傅像是想通了什么诀窍一样,返身回到窑里,“借你吉言。”
顾长衣回去了时候,又买了许多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通通让他们送到顾宅,分给那爷孙三一些,然后连同瓷盘一起锁进了密不透风的库房,实则收进了无涯境。
当晚,钱华荣听说了闹鬼是假后,前来遛弯儿。
顾长衣:“后天就要走了,咱明天去尝尝地道的江南菜。”
“好啊!”钱华荣说到这个就来劲了,“要说地道,我知道有几家,做鱼特别鲜美。”
顾长衣一本正经:“我母亲家乡有个习俗,想在一个地方落叶生根,必须准备三千道菜,倒入江中祭祀,将祖宗十八代的魂灵顺着江水指引,远迁到此,庇佑子孙,否则就是忘祖。”
钱华荣:“你母亲一族还挺阔的……三千道菜……”
他知道顾长衣跟亲爹关系差,偶尔提过几次母亲。顾长衣说要祭祖,选择的母亲一方的祖先,合情合理。
顾长衣:“祖上阔过罢了。我这不是打算重振荣光,祈求祖宗庇佑。”
宅子就临码头高地而建,中间还抱了一弯水塘。
顾长衣道:“你给我介绍几家酒楼,无论是淮扬菜、杭帮菜,只要够地道就行,只做几道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三套鸭、梁溪脆鳝、软兜长鱼、西湖醋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二十道,每道一百五十盘。明天送到我这里。”(注)
钱华荣吃惊:“这得花上一千两,你祖宗太有口福了吧?”
顾长衣抿嘴:“低调,我祖宗不爱张扬。我们回京以后会赚大钱的。”
江南文人、商人在京城做官谋生的极多,他们吃不惯北方菜,日日想念江南菜。
顾长衣不理会两人斗嘴,全部逛了一圈后,选定一处屋子,道:“帮我找人把这间的门窗都修缮一下,不能有一点缝隙。”
说完,他就在再院子里等,看着两个小孩做游戏,不一会儿,一个五十上下的老伯,拿着一个要饭的破碗,急匆匆地回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马上走……”老伯一边说,一边把两个孙儿揽到身后。
“这房子我买下了,但我是京城人,暂时不住,你要是乐意帮我看房子,给院子锄锄草,清清蜘蛛网,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住下。”
老伯愣住:“我们可以、可以住这里?”
顾长衣笑道:“房子当然要有人住,才有人气啊,不然会一直破败下去。我雇你当管家,会付工钱的。”
“还有工钱?”老伯生怕顾长衣反悔似的,拍着胸口保证,“我会很多的,修屋顶、通灶堂……我还会种花……”
顾长衣点头:“嗯,很厉害,你以后就是我顾府的管家了。”
“快、快给少爷磕头。”老伯轻轻推着两个孙儿,“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少爷,长大了要记得恩情,伺候少爷。”
顾长衣连忙扶住两个小萝卜的脑袋:“不用,不兴这个。”
两个小孩咬着糖,甜甜地叫道:“大哥哥!”
顾长衣听得身心愉快,“大哥哥”可太动听了,比“姑娘小姐”动听一百倍。
他点了点剩下的钱,准备出门买特产回京城卖。不能在杭州耽搁太久,沈磡该急了。
身后,老伯吩咐叫两个孙儿呆在院子拔草,而他则用树枝扎了一把简易扫帚,擦满院子的蜘蛛网。
顾长衣没阻止,顺手给他们买了两斤包子。
“师傅,咱这里有什么名窑吗?我想买些瓷盘。”顾长衣付钱的时候不经意地问包子铺师傅。
“乌龟山有座哥窑,你可以去看看。”
“好,谢谢。”顾长衣问清方向,直接去了城外的哥窑。
他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工人在检查新一批的瓷器,大多是青、黄色,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还不行,色泽不对。”老师傅敲了一个瓷碗,“再来一次。”
“蒋师傅,我觉得可以了。咱们都做了三次了,您说不要就不要,都像您这样计较,还怎么出货?”
“这批是官府定的货,不精益求精,怎么打出名声?你就想做普普通通的瓷窑?”
“那也不能亏本,我有一大家子要养。”说话的人估计是瓷窑主人。
“你当初请我来怎么说的,烧窑这方面全听我的。”
“现在烧完了,该听我的了!”
顾长衣插嘴:“精益求精总没错,谁不想做天下闻名的瓷窑。”
主人:“你谁啊?说得轻松,这些不要的你买走啊?”
顾长衣:“好啊。”
主人见他是认真的,连忙变了一副面孔:“其实这几批只是颜色差一点,其他一点瑕疵都没有,蒋师傅是咱杭州城手艺最好的师傅,成色均匀,他烧的瓷器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顾长衣:“那你清点一下,我全都包了。”
“一共三千个盘子,一个20文,六十两。”
这些盘子走高端宫廷线,比民窑的要精美几倍。
一边沉默的蒋师傅开口道:“五十两。”
“哎你尽拆我台,五十两五十两,不能少了。”
顾长衣美滋滋,付了定金,留下大宅子的地址,“今天就送来。师傅您加油啊,下次一定成。”
蒋师傅像是想通了什么诀窍一样,返身回到窑里,“借你吉言。”
顾长衣回去了时候,又买了许多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通通让他们送到顾宅,分给那爷孙三一些,然后连同瓷盘一起锁进了密不透风的库房,实则收进了无涯境。
当晚,钱华荣听说了闹鬼是假后,前来遛弯儿。
顾长衣:“后天就要走了,咱明天去尝尝地道的江南菜。”
“好啊!”钱华荣说到这个就来劲了,“要说地道,我知道有几家,做鱼特别鲜美。”
顾长衣一本正经:“我母亲家乡有个习俗,想在一个地方落叶生根,必须准备三千道菜,倒入江中祭祀,将祖宗十八代的魂灵顺着江水指引,远迁到此,庇佑子孙,否则就是忘祖。”
钱华荣:“你母亲一族还挺阔的……三千道菜……”
他知道顾长衣跟亲爹关系差,偶尔提过几次母亲。顾长衣说要祭祖,选择的母亲一方的祖先,合情合理。
顾长衣:“祖上阔过罢了。我这不是打算重振荣光,祈求祖宗庇佑。”
宅子就临码头高地而建,中间还抱了一弯水塘。
顾长衣道:“你给我介绍几家酒楼,无论是淮扬菜、杭帮菜,只要够地道就行,只做几道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三套鸭、梁溪脆鳝、软兜长鱼、西湖醋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二十道,每道一百五十盘。明天送到我这里。”(注)
钱华荣吃惊:“这得花上一千两,你祖宗太有口福了吧?”
顾长衣抿嘴:“低调,我祖宗不爱张扬。我们回京以后会赚大钱的。”
江南文人、商人在京城做官谋生的极多,他们吃不惯北方菜,日日想念江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