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按照规矩,新皇或安抚,或驳斥,即便不再追加封赏,也要保留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才是,毕竟这只不过是一场大家都知道内情的戏而已,为的是方便新皇施恩。
可到了宁安王高怀这里,新皇却没按照规矩办……
他先是对高怀大加赞赏,大肆赏赐,然后……以:“依律,二字王的确不应掌管节度权”为由,收回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
第252章 云安到家
御书房内,四方大案上铺着明黄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摞着各种颜色的折子,新皇高憭端坐在案后,提起御笔正打算落笔,内侍从角门躬身进了书房,跪在御案五步开外:“陛下。”
御笔的笔尖一顿,高憭沉吟片刻还是将御笔按在了笔搁上,抬眼问道:“何事?”
“启奏陛下,太后有旨……请您到清宁宫。”
“知道了,你回去禀告母后,朕一会儿就去。”
“是。”
内侍领命去了,高憭批完了手头这份奏折,起身离去,无需吩咐自有内侍取了明黄绸缎盖到了御案之上。
高憭坐上御轿,内侍一甩拂尘唱道:“摆驾清宁宫。”
高憭往后一靠,捏了捏鼻梁而后闭目养神起来,终于如愿当了皇帝,可这上百日的折腾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高憭正值壮年,且有数名御医时时维护着高憭的身体,可这一百多天折腾下来也险些让高憭脱了一层皮。
新朝伊始,朝臣们出于各自的目的疯狂往上递折子,其实……也只有高憭自己知道,他是多么希望朝臣们能消停一阵子,让自己这个皇上也歇一歇。
不过高憭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是万万不能表露半分的,即便有再多不满,再怎么辛苦,他还是要把每一份折子都批了。
……
高憭忙里偷闲小憩了一会儿,轿子停了,轻轻落下。
内侍独特的声线传到高憭的耳中:“陛下,清宁宫到了。”
高憭睁开眼,下轿,往清宁宫内走去……
随着一声叠着一声的唱和,内殿的大门开了,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高憭明白了些什么。
户部尚书,显王和楚王从内殿出来,跪到门口:“参见陛下。”
“哟,都在呢?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高憭进了内殿,一撩衣襟下摆跪在太后面前,请安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母后。”
高憭坐到太后旁边的位置上,户部尚书和两位王爷跟着进来,户部尚书坐到了太后那边的下手位,显王楚王兄弟俩坐到了高憭这边的下手位。
太后福泽深厚,从前膝下孕有三名皇子成年,长子高憭行二,先太子薨逝后高憭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成功登基。
显王今年二十八岁,楚王二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兄弟眉宇间流露出相似的气息。
太后道:“今日,你的两个弟弟来请安,哀家正好叫了兄长入宫来小坐,四口人碰到一起,楚王说数来数去也不算团圆,哀家便命人把你也给请来了。兄长说你日理万机,每日睡不上两个时辰,这江山虽重要,皇儿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啊。”
“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儿子初登大宝,各方递了不少折子上来,若不快些批阅恐堆积成山,等忙完了这阵子,就该得闲了。”
楚王突然插话,叫道:“皇兄。”
“怎么了?”
“皇兄,今年的秋猎还办不?这可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秋,该大办吧?”
显王瞪了楚王一眼,说道:“皇兄颁了恩科旨意,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 ↑返回顶部↑
可到了宁安王高怀这里,新皇却没按照规矩办……
他先是对高怀大加赞赏,大肆赏赐,然后……以:“依律,二字王的确不应掌管节度权”为由,收回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
第252章 云安到家
御书房内,四方大案上铺着明黄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摞着各种颜色的折子,新皇高憭端坐在案后,提起御笔正打算落笔,内侍从角门躬身进了书房,跪在御案五步开外:“陛下。”
御笔的笔尖一顿,高憭沉吟片刻还是将御笔按在了笔搁上,抬眼问道:“何事?”
“启奏陛下,太后有旨……请您到清宁宫。”
“知道了,你回去禀告母后,朕一会儿就去。”
“是。”
内侍领命去了,高憭批完了手头这份奏折,起身离去,无需吩咐自有内侍取了明黄绸缎盖到了御案之上。
高憭坐上御轿,内侍一甩拂尘唱道:“摆驾清宁宫。”
高憭往后一靠,捏了捏鼻梁而后闭目养神起来,终于如愿当了皇帝,可这上百日的折腾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高憭正值壮年,且有数名御医时时维护着高憭的身体,可这一百多天折腾下来也险些让高憭脱了一层皮。
新朝伊始,朝臣们出于各自的目的疯狂往上递折子,其实……也只有高憭自己知道,他是多么希望朝臣们能消停一阵子,让自己这个皇上也歇一歇。
不过高憭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是万万不能表露半分的,即便有再多不满,再怎么辛苦,他还是要把每一份折子都批了。
……
高憭忙里偷闲小憩了一会儿,轿子停了,轻轻落下。
内侍独特的声线传到高憭的耳中:“陛下,清宁宫到了。”
高憭睁开眼,下轿,往清宁宫内走去……
随着一声叠着一声的唱和,内殿的大门开了,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高憭明白了些什么。
户部尚书,显王和楚王从内殿出来,跪到门口:“参见陛下。”
“哟,都在呢?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高憭进了内殿,一撩衣襟下摆跪在太后面前,请安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母后。”
高憭坐到太后旁边的位置上,户部尚书和两位王爷跟着进来,户部尚书坐到了太后那边的下手位,显王楚王兄弟俩坐到了高憭这边的下手位。
太后福泽深厚,从前膝下孕有三名皇子成年,长子高憭行二,先太子薨逝后高憭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成功登基。
显王今年二十八岁,楚王二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兄弟眉宇间流露出相似的气息。
太后道:“今日,你的两个弟弟来请安,哀家正好叫了兄长入宫来小坐,四口人碰到一起,楚王说数来数去也不算团圆,哀家便命人把你也给请来了。兄长说你日理万机,每日睡不上两个时辰,这江山虽重要,皇儿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啊。”
“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儿子初登大宝,各方递了不少折子上来,若不快些批阅恐堆积成山,等忙完了这阵子,就该得闲了。”
楚王突然插话,叫道:“皇兄。”
“怎么了?”
“皇兄,今年的秋猎还办不?这可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秋,该大办吧?”
显王瞪了楚王一眼,说道:“皇兄颁了恩科旨意,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 ↑返回顶部↑
按照规矩,新皇或安抚,或驳斥,即便不再追加封赏,也要保留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才是,毕竟这只不过是一场大家都知道内情的戏而已,为的是方便新皇施恩。
可到了宁安王高怀这里,新皇却没按照规矩办……
他先是对高怀大加赞赏,大肆赏赐,然后……以:“依律,二字王的确不应掌管节度权”为由,收回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
第252章 云安到家
御书房内,四方大案上铺着明黄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摞着各种颜色的折子,新皇高憭端坐在案后,提起御笔正打算落笔,内侍从角门躬身进了书房,跪在御案五步开外:“陛下。”
御笔的笔尖一顿,高憭沉吟片刻还是将御笔按在了笔搁上,抬眼问道:“何事?”
“启奏陛下,太后有旨……请您到清宁宫。”
“知道了,你回去禀告母后,朕一会儿就去。”
“是。”
内侍领命去了,高憭批完了手头这份奏折,起身离去,无需吩咐自有内侍取了明黄绸缎盖到了御案之上。
高憭坐上御轿,内侍一甩拂尘唱道:“摆驾清宁宫。”
高憭往后一靠,捏了捏鼻梁而后闭目养神起来,终于如愿当了皇帝,可这上百日的折腾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高憭正值壮年,且有数名御医时时维护着高憭的身体,可这一百多天折腾下来也险些让高憭脱了一层皮。
新朝伊始,朝臣们出于各自的目的疯狂往上递折子,其实……也只有高憭自己知道,他是多么希望朝臣们能消停一阵子,让自己这个皇上也歇一歇。
不过高憭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是万万不能表露半分的,即便有再多不满,再怎么辛苦,他还是要把每一份折子都批了。
……
高憭忙里偷闲小憩了一会儿,轿子停了,轻轻落下。
内侍独特的声线传到高憭的耳中:“陛下,清宁宫到了。”
高憭睁开眼,下轿,往清宁宫内走去……
随着一声叠着一声的唱和,内殿的大门开了,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高憭明白了些什么。
户部尚书,显王和楚王从内殿出来,跪到门口:“参见陛下。”
“哟,都在呢?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高憭进了内殿,一撩衣襟下摆跪在太后面前,请安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母后。”
高憭坐到太后旁边的位置上,户部尚书和两位王爷跟着进来,户部尚书坐到了太后那边的下手位,显王楚王兄弟俩坐到了高憭这边的下手位。
太后福泽深厚,从前膝下孕有三名皇子成年,长子高憭行二,先太子薨逝后高憭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成功登基。
显王今年二十八岁,楚王二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兄弟眉宇间流露出相似的气息。
太后道:“今日,你的两个弟弟来请安,哀家正好叫了兄长入宫来小坐,四口人碰到一起,楚王说数来数去也不算团圆,哀家便命人把你也给请来了。兄长说你日理万机,每日睡不上两个时辰,这江山虽重要,皇儿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啊。”
“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儿子初登大宝,各方递了不少折子上来,若不快些批阅恐堆积成山,等忙完了这阵子,就该得闲了。”
楚王突然插话,叫道:“皇兄。”
“怎么了?”
“皇兄,今年的秋猎还办不?这可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秋,该大办吧?”
显王瞪了楚王一眼,说道:“皇兄颁了恩科旨意,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
可到了宁安王高怀这里,新皇却没按照规矩办……
他先是对高怀大加赞赏,大肆赏赐,然后……以:“依律,二字王的确不应掌管节度权”为由,收回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权。
第252章 云安到家
御书房内,四方大案上铺着明黄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摞着各种颜色的折子,新皇高憭端坐在案后,提起御笔正打算落笔,内侍从角门躬身进了书房,跪在御案五步开外:“陛下。”
御笔的笔尖一顿,高憭沉吟片刻还是将御笔按在了笔搁上,抬眼问道:“何事?”
“启奏陛下,太后有旨……请您到清宁宫。”
“知道了,你回去禀告母后,朕一会儿就去。”
“是。”
内侍领命去了,高憭批完了手头这份奏折,起身离去,无需吩咐自有内侍取了明黄绸缎盖到了御案之上。
高憭坐上御轿,内侍一甩拂尘唱道:“摆驾清宁宫。”
高憭往后一靠,捏了捏鼻梁而后闭目养神起来,终于如愿当了皇帝,可这上百日的折腾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高憭正值壮年,且有数名御医时时维护着高憭的身体,可这一百多天折腾下来也险些让高憭脱了一层皮。
新朝伊始,朝臣们出于各自的目的疯狂往上递折子,其实……也只有高憭自己知道,他是多么希望朝臣们能消停一阵子,让自己这个皇上也歇一歇。
不过高憭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是万万不能表露半分的,即便有再多不满,再怎么辛苦,他还是要把每一份折子都批了。
……
高憭忙里偷闲小憩了一会儿,轿子停了,轻轻落下。
内侍独特的声线传到高憭的耳中:“陛下,清宁宫到了。”
高憭睁开眼,下轿,往清宁宫内走去……
随着一声叠着一声的唱和,内殿的大门开了,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高憭明白了些什么。
户部尚书,显王和楚王从内殿出来,跪到门口:“参见陛下。”
“哟,都在呢?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高憭进了内殿,一撩衣襟下摆跪在太后面前,请安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母后。”
高憭坐到太后旁边的位置上,户部尚书和两位王爷跟着进来,户部尚书坐到了太后那边的下手位,显王楚王兄弟俩坐到了高憭这边的下手位。
太后福泽深厚,从前膝下孕有三名皇子成年,长子高憭行二,先太子薨逝后高憭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成功登基。
显王今年二十八岁,楚王二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兄弟眉宇间流露出相似的气息。
太后道:“今日,你的两个弟弟来请安,哀家正好叫了兄长入宫来小坐,四口人碰到一起,楚王说数来数去也不算团圆,哀家便命人把你也给请来了。兄长说你日理万机,每日睡不上两个时辰,这江山虽重要,皇儿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啊。”
“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儿子初登大宝,各方递了不少折子上来,若不快些批阅恐堆积成山,等忙完了这阵子,就该得闲了。”
楚王突然插话,叫道:“皇兄。”
“怎么了?”
“皇兄,今年的秋猎还办不?这可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秋,该大办吧?”
显王瞪了楚王一眼,说道:“皇兄颁了恩科旨意,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