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他可是皇亲贵胄!
如今,沅州再次遭灾,朝廷即将遣人前往。若是行事谨慎一些, 做得不露痕迹,还能名利双收……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怎能再次错过?
诚国公默默盘算了一番,对赈灾这个差事势在必得。
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姻亲,又自恃身份,不好为此特意前去上朝自荐。于是, 他便给二皇子府上传信一封,以“思念外孙”为由,邀明晖到国公府上一聚。
明晖早已及冠,在宫外开了府,收到信后没敢耽搁,即刻赴约。他素来是个聪明人,酒过三巡后便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承诺自己会在上朝时举荐对方;而诚国公也满意颔首,说自己得此差事后,必不会落下女儿和外孙——如此便一拍即合。
就在他们商议的第二天,皇帝从行宫归京。因为沅州事态紧急的缘故,他连歇息都没来得及,便急召文武百官立刻前来太极殿上朝。
而这一天,正好是本月十五。
明昙一身官袍,眼下略略泛着青黑,与明景一同站在前列,看起来精神很是不好。
明景有些担忧,知道妹妹日夜兼程地赶回来,身子肯定疲惫,不由道:“昙儿就该听母后的,回宫好好睡一觉,何必来这儿受累上朝?”
“哎呀,”明昙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道,“我也心系沅州灾情嘛。”
见状,明景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心疼地拍了拍对方的发顶。
……
沅州的饥荒与民变情况严重,刻不容缓。
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在金銮殿上吵了又吵,恨不能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开来细细掰扯,以求既能够中饱私囊、又为自己博得仁爱百姓的名声。
好不容易等他们吵完,将一应琐事安顿完毕后,皇帝终于切入最重要的正题:“朕有意在朝中择两位爱卿前往沅州,加钦差大臣之衔,总领赈灾情、安民生之事……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这就是重头戏了。
官员们的眼珠转得飞快,心下自有一番计较。然而,还不等他们来得及开口,二皇子明晖便抢先上前,躬身道:“儿臣愿举荐诚国公沈开谊沈大人,与骁骑参领吕巡吕大人,一同督办此次赈灾之事!”
话音方落,满殿寂静。不少大臣们都愕然地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惊讶。
诚国公?!
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佬,竟然也盯上了赈灾这块大饼?
“诚国公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急百姓之所急,不忍见民有饥色,也不愿让他们暴动不休,有志于赈灾抚乱之事,”明晖肃容道,“因此,儿臣斗胆举荐国公大人,请他与吕大人一同前往沅州,望父皇恩准!”
除了诚国公是二皇子的亲外祖之外,骁骑参领吕巡,也是众所周知的二皇子一党。
大臣们意味深长地互相对视,对他的举荐意图心知肚明,不禁暗暗摇头。
二皇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竟一口气把两个钦差的名额都划入自己麾下,这如何使得?
——然而,即使心中再如何不满,在听到诚国公的名号后,却也同样有不少人熄了心思,宁可不要这笔横财,也不愿去触诚国公的霉头。
试问满朝文武,谁不知诚国公昔年的从龙之功?谁不知婉贵妃在宫中荣宠不衰?谁不知二皇子颇受陛下看重?
三方压力之下,还有能耐与诚国公争抢的钦差人选,实在寥寥无几。
“……”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着痕迹地皱起眉头。
他自然是对这个阵容很不满意,可偏偏诚国公因着婉贵妃这层关系,又能在辈分上压皇帝一头,还真是不好当庭拒绝。
心思电转之间,也一时没有其他良策。
见堂下众人都有退缩之意,无人胆敢跟诚国公和二皇子打擂,皇帝心下不由叹息,只好轻咳一声,试图先将赈灾的人选拖延一番,容后再议。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中便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直截了当道:“儿臣以为,二皇兄所荐的人选,恐怕有些不妥吧。”
殿中皆是一愣,只见九公主泰然出列,将笏板横在手里敲了两下,朝明晖朗声道:“沅州正逢暴动,有不少乱民正对朝廷虎视眈眈,诚国公大人身份尊贵,怎能以身犯险?若是被乱民伤到何处,可怎么得了?”
明晖被她一连串诘问得怔了怔,还不等反应过来,明昙便快嘴快舌地继续道:“并且,国公大人如今年事已高,微显龙钟,虽心系沅州灾情,但到底禁不得远行时的舟车劳顿……倘使路途不顺,因为疲累而损伤贵体,岂非得不偿失?”
“九皇妹,你……”
“二皇兄先不急着回驳。”明昙气定神闲地打断道,“况且,现在已是深夏时节,再没几日便该行秋猎之礼。国公大人乃是帝姻,又身居高位,此等大场面怎好缺席?”
她顿了顿,转向皇帝,大叹道:“儿臣以为,二皇兄虽有意成全国公大人的一番爱民如子之心,但到底还是欠缺考虑——险些好心办了坏事啊!”
她逐句逐条,桩件在理,说得明晖竟半晌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仅背了一个“思虑不周”的锅,差点还要再被扣上一个“不孝外祖”的帽子。
而在旁的大臣们归根结底,也不想继续让诚国公积累财帛与名声。既然有了第一只出头鸟,他们暗暗权衡利弊后,也口风一转,赶忙跟着九公主开始规劝。 ↑返回顶部↑
如今,沅州再次遭灾,朝廷即将遣人前往。若是行事谨慎一些, 做得不露痕迹,还能名利双收……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怎能再次错过?
诚国公默默盘算了一番,对赈灾这个差事势在必得。
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姻亲,又自恃身份,不好为此特意前去上朝自荐。于是, 他便给二皇子府上传信一封,以“思念外孙”为由,邀明晖到国公府上一聚。
明晖早已及冠,在宫外开了府,收到信后没敢耽搁,即刻赴约。他素来是个聪明人,酒过三巡后便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承诺自己会在上朝时举荐对方;而诚国公也满意颔首,说自己得此差事后,必不会落下女儿和外孙——如此便一拍即合。
就在他们商议的第二天,皇帝从行宫归京。因为沅州事态紧急的缘故,他连歇息都没来得及,便急召文武百官立刻前来太极殿上朝。
而这一天,正好是本月十五。
明昙一身官袍,眼下略略泛着青黑,与明景一同站在前列,看起来精神很是不好。
明景有些担忧,知道妹妹日夜兼程地赶回来,身子肯定疲惫,不由道:“昙儿就该听母后的,回宫好好睡一觉,何必来这儿受累上朝?”
“哎呀,”明昙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道,“我也心系沅州灾情嘛。”
见状,明景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心疼地拍了拍对方的发顶。
……
沅州的饥荒与民变情况严重,刻不容缓。
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在金銮殿上吵了又吵,恨不能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开来细细掰扯,以求既能够中饱私囊、又为自己博得仁爱百姓的名声。
好不容易等他们吵完,将一应琐事安顿完毕后,皇帝终于切入最重要的正题:“朕有意在朝中择两位爱卿前往沅州,加钦差大臣之衔,总领赈灾情、安民生之事……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这就是重头戏了。
官员们的眼珠转得飞快,心下自有一番计较。然而,还不等他们来得及开口,二皇子明晖便抢先上前,躬身道:“儿臣愿举荐诚国公沈开谊沈大人,与骁骑参领吕巡吕大人,一同督办此次赈灾之事!”
话音方落,满殿寂静。不少大臣们都愕然地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惊讶。
诚国公?!
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佬,竟然也盯上了赈灾这块大饼?
“诚国公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急百姓之所急,不忍见民有饥色,也不愿让他们暴动不休,有志于赈灾抚乱之事,”明晖肃容道,“因此,儿臣斗胆举荐国公大人,请他与吕大人一同前往沅州,望父皇恩准!”
除了诚国公是二皇子的亲外祖之外,骁骑参领吕巡,也是众所周知的二皇子一党。
大臣们意味深长地互相对视,对他的举荐意图心知肚明,不禁暗暗摇头。
二皇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竟一口气把两个钦差的名额都划入自己麾下,这如何使得?
——然而,即使心中再如何不满,在听到诚国公的名号后,却也同样有不少人熄了心思,宁可不要这笔横财,也不愿去触诚国公的霉头。
试问满朝文武,谁不知诚国公昔年的从龙之功?谁不知婉贵妃在宫中荣宠不衰?谁不知二皇子颇受陛下看重?
三方压力之下,还有能耐与诚国公争抢的钦差人选,实在寥寥无几。
“……”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着痕迹地皱起眉头。
他自然是对这个阵容很不满意,可偏偏诚国公因着婉贵妃这层关系,又能在辈分上压皇帝一头,还真是不好当庭拒绝。
心思电转之间,也一时没有其他良策。
见堂下众人都有退缩之意,无人胆敢跟诚国公和二皇子打擂,皇帝心下不由叹息,只好轻咳一声,试图先将赈灾的人选拖延一番,容后再议。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中便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直截了当道:“儿臣以为,二皇兄所荐的人选,恐怕有些不妥吧。”
殿中皆是一愣,只见九公主泰然出列,将笏板横在手里敲了两下,朝明晖朗声道:“沅州正逢暴动,有不少乱民正对朝廷虎视眈眈,诚国公大人身份尊贵,怎能以身犯险?若是被乱民伤到何处,可怎么得了?”
明晖被她一连串诘问得怔了怔,还不等反应过来,明昙便快嘴快舌地继续道:“并且,国公大人如今年事已高,微显龙钟,虽心系沅州灾情,但到底禁不得远行时的舟车劳顿……倘使路途不顺,因为疲累而损伤贵体,岂非得不偿失?”
“九皇妹,你……”
“二皇兄先不急着回驳。”明昙气定神闲地打断道,“况且,现在已是深夏时节,再没几日便该行秋猎之礼。国公大人乃是帝姻,又身居高位,此等大场面怎好缺席?”
她顿了顿,转向皇帝,大叹道:“儿臣以为,二皇兄虽有意成全国公大人的一番爱民如子之心,但到底还是欠缺考虑——险些好心办了坏事啊!”
她逐句逐条,桩件在理,说得明晖竟半晌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仅背了一个“思虑不周”的锅,差点还要再被扣上一个“不孝外祖”的帽子。
而在旁的大臣们归根结底,也不想继续让诚国公积累财帛与名声。既然有了第一只出头鸟,他们暗暗权衡利弊后,也口风一转,赶忙跟着九公主开始规劝。 ↑返回顶部↑
他可是皇亲贵胄!
如今,沅州再次遭灾,朝廷即将遣人前往。若是行事谨慎一些, 做得不露痕迹,还能名利双收……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怎能再次错过?
诚国公默默盘算了一番,对赈灾这个差事势在必得。
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姻亲,又自恃身份,不好为此特意前去上朝自荐。于是, 他便给二皇子府上传信一封,以“思念外孙”为由,邀明晖到国公府上一聚。
明晖早已及冠,在宫外开了府,收到信后没敢耽搁,即刻赴约。他素来是个聪明人,酒过三巡后便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承诺自己会在上朝时举荐对方;而诚国公也满意颔首,说自己得此差事后,必不会落下女儿和外孙——如此便一拍即合。
就在他们商议的第二天,皇帝从行宫归京。因为沅州事态紧急的缘故,他连歇息都没来得及,便急召文武百官立刻前来太极殿上朝。
而这一天,正好是本月十五。
明昙一身官袍,眼下略略泛着青黑,与明景一同站在前列,看起来精神很是不好。
明景有些担忧,知道妹妹日夜兼程地赶回来,身子肯定疲惫,不由道:“昙儿就该听母后的,回宫好好睡一觉,何必来这儿受累上朝?”
“哎呀,”明昙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道,“我也心系沅州灾情嘛。”
见状,明景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心疼地拍了拍对方的发顶。
……
沅州的饥荒与民变情况严重,刻不容缓。
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在金銮殿上吵了又吵,恨不能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开来细细掰扯,以求既能够中饱私囊、又为自己博得仁爱百姓的名声。
好不容易等他们吵完,将一应琐事安顿完毕后,皇帝终于切入最重要的正题:“朕有意在朝中择两位爱卿前往沅州,加钦差大臣之衔,总领赈灾情、安民生之事……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这就是重头戏了。
官员们的眼珠转得飞快,心下自有一番计较。然而,还不等他们来得及开口,二皇子明晖便抢先上前,躬身道:“儿臣愿举荐诚国公沈开谊沈大人,与骁骑参领吕巡吕大人,一同督办此次赈灾之事!”
话音方落,满殿寂静。不少大臣们都愕然地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惊讶。
诚国公?!
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佬,竟然也盯上了赈灾这块大饼?
“诚国公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急百姓之所急,不忍见民有饥色,也不愿让他们暴动不休,有志于赈灾抚乱之事,”明晖肃容道,“因此,儿臣斗胆举荐国公大人,请他与吕大人一同前往沅州,望父皇恩准!”
除了诚国公是二皇子的亲外祖之外,骁骑参领吕巡,也是众所周知的二皇子一党。
大臣们意味深长地互相对视,对他的举荐意图心知肚明,不禁暗暗摇头。
二皇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竟一口气把两个钦差的名额都划入自己麾下,这如何使得?
——然而,即使心中再如何不满,在听到诚国公的名号后,却也同样有不少人熄了心思,宁可不要这笔横财,也不愿去触诚国公的霉头。
试问满朝文武,谁不知诚国公昔年的从龙之功?谁不知婉贵妃在宫中荣宠不衰?谁不知二皇子颇受陛下看重?
三方压力之下,还有能耐与诚国公争抢的钦差人选,实在寥寥无几。
“……”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着痕迹地皱起眉头。
他自然是对这个阵容很不满意,可偏偏诚国公因着婉贵妃这层关系,又能在辈分上压皇帝一头,还真是不好当庭拒绝。
心思电转之间,也一时没有其他良策。
见堂下众人都有退缩之意,无人胆敢跟诚国公和二皇子打擂,皇帝心下不由叹息,只好轻咳一声,试图先将赈灾的人选拖延一番,容后再议。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中便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直截了当道:“儿臣以为,二皇兄所荐的人选,恐怕有些不妥吧。”
殿中皆是一愣,只见九公主泰然出列,将笏板横在手里敲了两下,朝明晖朗声道:“沅州正逢暴动,有不少乱民正对朝廷虎视眈眈,诚国公大人身份尊贵,怎能以身犯险?若是被乱民伤到何处,可怎么得了?”
明晖被她一连串诘问得怔了怔,还不等反应过来,明昙便快嘴快舌地继续道:“并且,国公大人如今年事已高,微显龙钟,虽心系沅州灾情,但到底禁不得远行时的舟车劳顿……倘使路途不顺,因为疲累而损伤贵体,岂非得不偿失?”
“九皇妹,你……”
“二皇兄先不急着回驳。”明昙气定神闲地打断道,“况且,现在已是深夏时节,再没几日便该行秋猎之礼。国公大人乃是帝姻,又身居高位,此等大场面怎好缺席?”
她顿了顿,转向皇帝,大叹道:“儿臣以为,二皇兄虽有意成全国公大人的一番爱民如子之心,但到底还是欠缺考虑——险些好心办了坏事啊!”
她逐句逐条,桩件在理,说得明晖竟半晌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仅背了一个“思虑不周”的锅,差点还要再被扣上一个“不孝外祖”的帽子。
而在旁的大臣们归根结底,也不想继续让诚国公积累财帛与名声。既然有了第一只出头鸟,他们暗暗权衡利弊后,也口风一转,赶忙跟着九公主开始规劝。
如今,沅州再次遭灾,朝廷即将遣人前往。若是行事谨慎一些, 做得不露痕迹,还能名利双收……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怎能再次错过?
诚国公默默盘算了一番,对赈灾这个差事势在必得。
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姻亲,又自恃身份,不好为此特意前去上朝自荐。于是, 他便给二皇子府上传信一封,以“思念外孙”为由,邀明晖到国公府上一聚。
明晖早已及冠,在宫外开了府,收到信后没敢耽搁,即刻赴约。他素来是个聪明人,酒过三巡后便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承诺自己会在上朝时举荐对方;而诚国公也满意颔首,说自己得此差事后,必不会落下女儿和外孙——如此便一拍即合。
就在他们商议的第二天,皇帝从行宫归京。因为沅州事态紧急的缘故,他连歇息都没来得及,便急召文武百官立刻前来太极殿上朝。
而这一天,正好是本月十五。
明昙一身官袍,眼下略略泛着青黑,与明景一同站在前列,看起来精神很是不好。
明景有些担忧,知道妹妹日夜兼程地赶回来,身子肯定疲惫,不由道:“昙儿就该听母后的,回宫好好睡一觉,何必来这儿受累上朝?”
“哎呀,”明昙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道,“我也心系沅州灾情嘛。”
见状,明景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心疼地拍了拍对方的发顶。
……
沅州的饥荒与民变情况严重,刻不容缓。
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在金銮殿上吵了又吵,恨不能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开来细细掰扯,以求既能够中饱私囊、又为自己博得仁爱百姓的名声。
好不容易等他们吵完,将一应琐事安顿完毕后,皇帝终于切入最重要的正题:“朕有意在朝中择两位爱卿前往沅州,加钦差大臣之衔,总领赈灾情、安民生之事……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这就是重头戏了。
官员们的眼珠转得飞快,心下自有一番计较。然而,还不等他们来得及开口,二皇子明晖便抢先上前,躬身道:“儿臣愿举荐诚国公沈开谊沈大人,与骁骑参领吕巡吕大人,一同督办此次赈灾之事!”
话音方落,满殿寂静。不少大臣们都愕然地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惊讶。
诚国公?!
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佬,竟然也盯上了赈灾这块大饼?
“诚国公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急百姓之所急,不忍见民有饥色,也不愿让他们暴动不休,有志于赈灾抚乱之事,”明晖肃容道,“因此,儿臣斗胆举荐国公大人,请他与吕大人一同前往沅州,望父皇恩准!”
除了诚国公是二皇子的亲外祖之外,骁骑参领吕巡,也是众所周知的二皇子一党。
大臣们意味深长地互相对视,对他的举荐意图心知肚明,不禁暗暗摇头。
二皇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竟一口气把两个钦差的名额都划入自己麾下,这如何使得?
——然而,即使心中再如何不满,在听到诚国公的名号后,却也同样有不少人熄了心思,宁可不要这笔横财,也不愿去触诚国公的霉头。
试问满朝文武,谁不知诚国公昔年的从龙之功?谁不知婉贵妃在宫中荣宠不衰?谁不知二皇子颇受陛下看重?
三方压力之下,还有能耐与诚国公争抢的钦差人选,实在寥寥无几。
“……”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着痕迹地皱起眉头。
他自然是对这个阵容很不满意,可偏偏诚国公因着婉贵妃这层关系,又能在辈分上压皇帝一头,还真是不好当庭拒绝。
心思电转之间,也一时没有其他良策。
见堂下众人都有退缩之意,无人胆敢跟诚国公和二皇子打擂,皇帝心下不由叹息,只好轻咳一声,试图先将赈灾的人选拖延一番,容后再议。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中便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直截了当道:“儿臣以为,二皇兄所荐的人选,恐怕有些不妥吧。”
殿中皆是一愣,只见九公主泰然出列,将笏板横在手里敲了两下,朝明晖朗声道:“沅州正逢暴动,有不少乱民正对朝廷虎视眈眈,诚国公大人身份尊贵,怎能以身犯险?若是被乱民伤到何处,可怎么得了?”
明晖被她一连串诘问得怔了怔,还不等反应过来,明昙便快嘴快舌地继续道:“并且,国公大人如今年事已高,微显龙钟,虽心系沅州灾情,但到底禁不得远行时的舟车劳顿……倘使路途不顺,因为疲累而损伤贵体,岂非得不偿失?”
“九皇妹,你……”
“二皇兄先不急着回驳。”明昙气定神闲地打断道,“况且,现在已是深夏时节,再没几日便该行秋猎之礼。国公大人乃是帝姻,又身居高位,此等大场面怎好缺席?”
她顿了顿,转向皇帝,大叹道:“儿臣以为,二皇兄虽有意成全国公大人的一番爱民如子之心,但到底还是欠缺考虑——险些好心办了坏事啊!”
她逐句逐条,桩件在理,说得明晖竟半晌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仅背了一个“思虑不周”的锅,差点还要再被扣上一个“不孝外祖”的帽子。
而在旁的大臣们归根结底,也不想继续让诚国公积累财帛与名声。既然有了第一只出头鸟,他们暗暗权衡利弊后,也口风一转,赶忙跟着九公主开始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