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对她的这本新鲜尝试很满意。

    也确实有很多人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对“抑郁症”这三个字做了改观,坦言可以不明白,但不要误解。

    甚至连陆宛宜也给她发私信,说自己和朋友看完以后都感悟良多。

    难以避免地,仍然有人用“江郎才尽”“一本不如一本”这样的字眼框住她,但不过是庞大议论声中再少数不过的几句,并没有绝对的发言权。

    甚至有人挖出那个曾经嘲讽徐叶羽不知天高地厚敢尝试新鲜事物的帖子,在底下留了一句:【大家都看遇光的销售实绩了吗?即使两年不写,你夜神依然是你夜神。】

    《遇光》耗时极短加印到八万册的的时候,弯弯发了一条微博。

    【之前看过有一句挺有意思的话,是说:“每个时代都是属于那么一部分人的,但是属于是夜习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作为她的编辑,我有底气也应该有底气地反驳一句——这个时代不仅没有过去,并且仍然属于她,且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依然是她的。】

    只因为逆风的位置,似乎更适合飞驰。

    除了徐叶羽自己的《遇光》上市,下半年,江宙的短篇合集也同样面世了。

    由徐叶羽整合过后,书中摘录了他在这两年从未发表过的、印在那份稿件背后的短篇作品,集结成册,算是对过去的日子做了一段总结。

    他换了一家新出版社,徐叶羽也重新给他办了一张银行卡,把新书的稿费都换到了他的卡里,以支付美国起居和各类的费用。

    而他在心理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之后,继续开始创作新书,也就是曾寄给徐叶羽看过的那份稿子的后半部分。

    都说“诗人之不幸是诗家之大幸”,痛苦中创作的作品更有生命力,淬炼后得到的结晶同样撼动心灵,江宙的那本短篇集也确实延续了自己一贯的畅销风,因为人不在国内,有很多奖都是徐叶羽代他拿的。

    两本全然不同风格的书,两种不同的境遇,却是因了同一件事,也幸而最终获得了一个完满的成果。

    徐叶羽后来也尝试着克服自己,看了几篇他在抑郁最重时期创作的作品,痛苦万分的确是可以从字里行间中看出来的,他字字句句如铅沉坠,压抑又暗黑,却也极度写实,令人忍不住继续读下去。

    可以说是江宙让那段痛苦有了意义,但也可以说是痛苦成就了某种程度上的他。

    可如果能够选择,她宁愿他从来都写不出这些,只见到阳光,触不到极夜。

    书上市的下半年,江宙从美国回来了一趟,因为要从徐叶羽这里取到样书,也因为陈葛菲和江吴的极力恳求。

    徐叶羽陪他一起回了家,陈葛菲和江吴在房间里同他说了很多,说自己知错了,希望他能够回来,他们愿意改正。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知错,还向徐叶羽荒废的那两年道歉:“我也对不起徐叶羽,是我那时候的武断造成了那一切,我不仅伤及无辜,更咄咄逼人。是我错了,我都知道。”

    最后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江宙脸上的神色复杂。

    末了,他最终叹息一声:“也许你们知道错了,但姐姐和我受到的那些伤害却都是真实的,你们总也得为此付出代价。后面三年我一次都不会回来了,你们也不用给我打电话,更不用关怀我。”

    陈葛菲声音哽咽:“那三年之后呢?”

    江宙背过头:“那时候再说吧。”

    他把一切都交给时间,这份伤害能稀释或不能稀释,都随时间去吧。

    从家中出来后,江宙难得脚步轻松:“对了,你是说你和教授要结婚了吗?”

    “是啊,”徐叶羽点点头,“上半年就求婚了,下半年,他把婚房都买好了……”

    江宙笑了笑。

    徐叶羽愣住,似乎太久没在他脸上看到笑容,以致于忘了这么青春的一张脸,笑起来是个什么模样。

    江宙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第一次遇到教授的时候,有小孩子踢球过来,让我们在球上写自己对未来的期许,我那时候看了一眼,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吗?”

    徐叶羽愣了一下:“是什么?”

    “是你的名字,”他背过手,“我那时候还以为是重名,也没想到有人的愿望能是另一个人。但现在想起来却觉得很神奇,原来教授他对未来的愿望,确确实实就是你啊。”

    ……

    送江宙的飞机走后,徐叶羽脚步不太真切,像是软飘飘地走了回去。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两年的时光就这么弹指一挥间地过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但又发生了很多。

    她和陆延白房子其实早就买好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装修,她就依然和向微一起住在公寓里面。

    而明天,也到了该搬家的时候。

    向微也没什么值得她担心的,因为这人早就和自己日日辱骂的段青则在一起,满足了自己“捡到手 ↑返回顶部↑
    也对她的这本新鲜尝试很满意。

    也确实有很多人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对“抑郁症”这三个字做了改观,坦言可以不明白,但不要误解。

    甚至连陆宛宜也给她发私信,说自己和朋友看完以后都感悟良多。

    难以避免地,仍然有人用“江郎才尽”“一本不如一本”这样的字眼框住她,但不过是庞大议论声中再少数不过的几句,并没有绝对的发言权。

    甚至有人挖出那个曾经嘲讽徐叶羽不知天高地厚敢尝试新鲜事物的帖子,在底下留了一句:【大家都看遇光的销售实绩了吗?即使两年不写,你夜神依然是你夜神。】

    《遇光》耗时极短加印到八万册的的时候,弯弯发了一条微博。

    【之前看过有一句挺有意思的话,是说:“每个时代都是属于那么一部分人的,但是属于是夜习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作为她的编辑,我有底气也应该有底气地反驳一句——这个时代不仅没有过去,并且仍然属于她,且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依然是她的。】

    只因为逆风的位置,似乎更适合飞驰。

    除了徐叶羽自己的《遇光》上市,下半年,江宙的短篇合集也同样面世了。

    由徐叶羽整合过后,书中摘录了他在这两年从未发表过的、印在那份稿件背后的短篇作品,集结成册,算是对过去的日子做了一段总结。

    他换了一家新出版社,徐叶羽也重新给他办了一张银行卡,把新书的稿费都换到了他的卡里,以支付美国起居和各类的费用。

    而他在心理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之后,继续开始创作新书,也就是曾寄给徐叶羽看过的那份稿子的后半部分。

    都说“诗人之不幸是诗家之大幸”,痛苦中创作的作品更有生命力,淬炼后得到的结晶同样撼动心灵,江宙的那本短篇集也确实延续了自己一贯的畅销风,因为人不在国内,有很多奖都是徐叶羽代他拿的。

    两本全然不同风格的书,两种不同的境遇,却是因了同一件事,也幸而最终获得了一个完满的成果。

    徐叶羽后来也尝试着克服自己,看了几篇他在抑郁最重时期创作的作品,痛苦万分的确是可以从字里行间中看出来的,他字字句句如铅沉坠,压抑又暗黑,却也极度写实,令人忍不住继续读下去。

    可以说是江宙让那段痛苦有了意义,但也可以说是痛苦成就了某种程度上的他。

    可如果能够选择,她宁愿他从来都写不出这些,只见到阳光,触不到极夜。

    书上市的下半年,江宙从美国回来了一趟,因为要从徐叶羽这里取到样书,也因为陈葛菲和江吴的极力恳求。

    徐叶羽陪他一起回了家,陈葛菲和江吴在房间里同他说了很多,说自己知错了,希望他能够回来,他们愿意改正。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知错,还向徐叶羽荒废的那两年道歉:“我也对不起徐叶羽,是我那时候的武断造成了那一切,我不仅伤及无辜,更咄咄逼人。是我错了,我都知道。”

    最后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江宙脸上的神色复杂。

    末了,他最终叹息一声:“也许你们知道错了,但姐姐和我受到的那些伤害却都是真实的,你们总也得为此付出代价。后面三年我一次都不会回来了,你们也不用给我打电话,更不用关怀我。”

    陈葛菲声音哽咽:“那三年之后呢?”

    江宙背过头:“那时候再说吧。”

    他把一切都交给时间,这份伤害能稀释或不能稀释,都随时间去吧。

    从家中出来后,江宙难得脚步轻松:“对了,你是说你和教授要结婚了吗?”

    “是啊,”徐叶羽点点头,“上半年就求婚了,下半年,他把婚房都买好了……”

    江宙笑了笑。

    徐叶羽愣住,似乎太久没在他脸上看到笑容,以致于忘了这么青春的一张脸,笑起来是个什么模样。

    江宙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第一次遇到教授的时候,有小孩子踢球过来,让我们在球上写自己对未来的期许,我那时候看了一眼,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吗?”

    徐叶羽愣了一下:“是什么?”

    “是你的名字,”他背过手,“我那时候还以为是重名,也没想到有人的愿望能是另一个人。但现在想起来却觉得很神奇,原来教授他对未来的愿望,确确实实就是你啊。”

    ……

    送江宙的飞机走后,徐叶羽脚步不太真切,像是软飘飘地走了回去。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两年的时光就这么弹指一挥间地过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但又发生了很多。

    她和陆延白房子其实早就买好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装修,她就依然和向微一起住在公寓里面。

    而明天,也到了该搬家的时候。

    向微也没什么值得她担心的,因为这人早就和自己日日辱骂的段青则在一起,满足了自己“捡到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