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南北差异
静川也没啥特产,唯有黄河水浇灌的枣长得好,还有旱地长的糜子,也就是小米,宋伊人临行前买了200斤枣、100斤小米,这两样东西煮粥好,杨素一会喜欢。
枣150文一斤,小米50文一斤,宋伊人花20两银子,柳氏还问她带这些东西少不少,毕竟杨素一不但照顾她生意,还给她们一家人送那么贵重的礼物。这些东西与那些相比,都太轻。
没钱的时候想尽点儿心意也没能力,现在手头 上宽裕,总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够表达谢意。
日夜兼程十三天终于到了江南府,柳氏亲自经历一趟才知道女儿每次出门有多不易。
马车停在杨素一店门外的车道上。因为在店里,东西没有取,宋伊人带着柳氏去见杨素一,顺便也她看看杨素一的店,长长见识。
虽然信中说了宋伊人大概这些天到,但看她出现时,杨素一还是止不住惊喜,用前世礼仪上前紧紧拥抱了宋伊人。
“这是伯母吧,您好!”
"娘,这就是我说的素一姐姐,这是我娘。"
宋伊人互相做了介绍,杨素一放开宋伊人,上前也热情地抱了抱柳氏。 柳氏本就胆小,被热情地一抱,既难为情又不知所措,红着脸和杨素一问好。
因为柳氏第一次到江南,杨素一安排好店 ,带着她们回家,看着宋伊人把几大包东西卸下马车,杨素一笑了:“你真是趟趟不走空,什么时候都不忘赚钱,这次又要卖什么?”
“这次可不是生意,都是带给你 的。”宋伊人看着娇滴滴的,力气不小,肩扛着两袋东西丝毫不费力气。
杨素一一听睁大眼睛看着他们三人背进家的几大包东西,是枣和小米。她有些犯难,这么东西她要吃到什么时候 。
“平时煮粥喝,小米养胃,红枣补气补血,你的胃不好,常喝小米好。”宋伊人已经替她想好。
“这些枣虽然晒干,但江南气候湿润,容易反潮生虫,必须烘干存放,小米我带得不多,如果你喜欢喝,以后我给你定期通过镖局送一些来。”
“你们忙,我也帮不上啥忙,这些枣我操心烘干。”柳氏小声说。
杨素一被这种朴素的情感感动,前世今生,她没有感受过这种普通人家的生活,一时又新奇又温暖。
她早已习惯表面虚情假意,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真正关心她的人时,她反而不会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微笑。
有些人就是这样,没有得到过真心真情,近情心怯,此刻的杨素一就是这样。
早就从宋伊人那里知道杨素一父母早逝,柳氏自进门就小心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说话伤了她,好在她本就少言寡语,杨府的下人都一准的吴侬软语,柳氏也听懂她们说什么,她只要静静听着就好。
陪着她们说了会儿话,看时间不早,柳氏起身要去做晚饭。
“伯母,家里有厨娘,您长途跋涉一路劳累,好好休息。”
杨素一当然不能让她来做饭。
“她们不知道小米红枣粥怎么煮,还是我去。”
柳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就让我娘去吧,家里的饭都是她做,你不让她做她反而不习惯 。”
杨素一因为宋伊人的一句“家里饭都是她做”而改变了想法,她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自己总不能把她们当客人。
“那就有劳伯母1”
得到杨素一同意,柳氏高高兴兴去做饭,宋伊人和杨素一谈起开成衣铺的事。 听宋伊人说了成衣铺的装修情况及成衣铺的名字,杨素一眼神亮了。
“我以为你会依照素一的风格装修。”
“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事。”
宋伊人想把在水一方做成专属品牌,以后还在要开到京城去,当然这是长远想法,刚开始是个积累资金的过程 ,什么好卖卖什么。
杨素一非常赞同她的想法,更被宋伊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态度影响,突然又有了斗志,不想只在江南开这么一家服装店混吃等死,又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
留下什么呢?对男人她退避三舍 ,不可能留下血脉,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名声,想要留名,就要做一番能记入史册的事。乍听好像有些异想天开,但世间的事谁能知道呢,万一一不小心留芳千古也有可能。
想得有些空,还是着手做眼下之事最实在。
“我想在店里放一面试衣镜,就像前世那种,不知江南有没有。”
“巧了,一位西洋朋友前段时间来江南做生意,正好送我一块,我家里已有两块,你正好可以带走。”
有人帮忙, 柳氏的饭做得很快,上桌后一看,宋伊人才想起忘告诉她娘。南北口味差异大,江南偏淡,而柳氏都按北方人的口味炒菜,口味偏重,她担心杨素一不习惯。
不光她担心, 一旁的厨娘也一脸担忧,当杨素一伸筷子去吃菜时,被一旁的厨娘挡下,叽里咕噜一番话,柳氏虽然听不懂,但从表情可以看出她很担心 。
柳氏听不懂,但宋伊人都听懂了,厨娘的意思是菜里盐太多,也太辣,她担心吃了会中毒。
谁知杨素一不为所劝,吃了一口,竟然满脸享受:“好久没吃过北方菜,就想念这个味道。”
宋伊人这才想起,前世的杨素一是地道的北方人。柳氏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她自小在宋坝长大,如果不是宋伊人,她这一辈子可能就在那里终老。
她以为全天下人都吃得一样,哪里知道口味还有南北差异。
厨娘一脸的担忧慢慢变成惊讶,嘴巴惊成o型 ,看着挑剔的杨素一吃得一脸陶醉 。
柳氏悄悄问宋伊人,那厨娘说什么,宋伊人笑着告诉她意思 。柳听后一脸惊讶:“原来她是这个意思,我炒菜时她就在一旁不停地阻挡我,我以为她不让我做饭她要做,还很客气地劝她去休息。”
宋伊人和杨素一哈哈笑出声,柳氏不好意思 红了脸。 ↑返回顶部↑
枣150文一斤,小米50文一斤,宋伊人花20两银子,柳氏还问她带这些东西少不少,毕竟杨素一不但照顾她生意,还给她们一家人送那么贵重的礼物。这些东西与那些相比,都太轻。
没钱的时候想尽点儿心意也没能力,现在手头 上宽裕,总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够表达谢意。
日夜兼程十三天终于到了江南府,柳氏亲自经历一趟才知道女儿每次出门有多不易。
马车停在杨素一店门外的车道上。因为在店里,东西没有取,宋伊人带着柳氏去见杨素一,顺便也她看看杨素一的店,长长见识。
虽然信中说了宋伊人大概这些天到,但看她出现时,杨素一还是止不住惊喜,用前世礼仪上前紧紧拥抱了宋伊人。
“这是伯母吧,您好!”
"娘,这就是我说的素一姐姐,这是我娘。"
宋伊人互相做了介绍,杨素一放开宋伊人,上前也热情地抱了抱柳氏。 柳氏本就胆小,被热情地一抱,既难为情又不知所措,红着脸和杨素一问好。
因为柳氏第一次到江南,杨素一安排好店 ,带着她们回家,看着宋伊人把几大包东西卸下马车,杨素一笑了:“你真是趟趟不走空,什么时候都不忘赚钱,这次又要卖什么?”
“这次可不是生意,都是带给你 的。”宋伊人看着娇滴滴的,力气不小,肩扛着两袋东西丝毫不费力气。
杨素一一听睁大眼睛看着他们三人背进家的几大包东西,是枣和小米。她有些犯难,这么东西她要吃到什么时候 。
“平时煮粥喝,小米养胃,红枣补气补血,你的胃不好,常喝小米好。”宋伊人已经替她想好。
“这些枣虽然晒干,但江南气候湿润,容易反潮生虫,必须烘干存放,小米我带得不多,如果你喜欢喝,以后我给你定期通过镖局送一些来。”
“你们忙,我也帮不上啥忙,这些枣我操心烘干。”柳氏小声说。
杨素一被这种朴素的情感感动,前世今生,她没有感受过这种普通人家的生活,一时又新奇又温暖。
她早已习惯表面虚情假意,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真正关心她的人时,她反而不会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微笑。
有些人就是这样,没有得到过真心真情,近情心怯,此刻的杨素一就是这样。
早就从宋伊人那里知道杨素一父母早逝,柳氏自进门就小心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说话伤了她,好在她本就少言寡语,杨府的下人都一准的吴侬软语,柳氏也听懂她们说什么,她只要静静听着就好。
陪着她们说了会儿话,看时间不早,柳氏起身要去做晚饭。
“伯母,家里有厨娘,您长途跋涉一路劳累,好好休息。”
杨素一当然不能让她来做饭。
“她们不知道小米红枣粥怎么煮,还是我去。”
柳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就让我娘去吧,家里的饭都是她做,你不让她做她反而不习惯 。”
杨素一因为宋伊人的一句“家里饭都是她做”而改变了想法,她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自己总不能把她们当客人。
“那就有劳伯母1”
得到杨素一同意,柳氏高高兴兴去做饭,宋伊人和杨素一谈起开成衣铺的事。 听宋伊人说了成衣铺的装修情况及成衣铺的名字,杨素一眼神亮了。
“我以为你会依照素一的风格装修。”
“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事。”
宋伊人想把在水一方做成专属品牌,以后还在要开到京城去,当然这是长远想法,刚开始是个积累资金的过程 ,什么好卖卖什么。
杨素一非常赞同她的想法,更被宋伊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态度影响,突然又有了斗志,不想只在江南开这么一家服装店混吃等死,又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
留下什么呢?对男人她退避三舍 ,不可能留下血脉,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名声,想要留名,就要做一番能记入史册的事。乍听好像有些异想天开,但世间的事谁能知道呢,万一一不小心留芳千古也有可能。
想得有些空,还是着手做眼下之事最实在。
“我想在店里放一面试衣镜,就像前世那种,不知江南有没有。”
“巧了,一位西洋朋友前段时间来江南做生意,正好送我一块,我家里已有两块,你正好可以带走。”
有人帮忙, 柳氏的饭做得很快,上桌后一看,宋伊人才想起忘告诉她娘。南北口味差异大,江南偏淡,而柳氏都按北方人的口味炒菜,口味偏重,她担心杨素一不习惯。
不光她担心, 一旁的厨娘也一脸担忧,当杨素一伸筷子去吃菜时,被一旁的厨娘挡下,叽里咕噜一番话,柳氏虽然听不懂,但从表情可以看出她很担心 。
柳氏听不懂,但宋伊人都听懂了,厨娘的意思是菜里盐太多,也太辣,她担心吃了会中毒。
谁知杨素一不为所劝,吃了一口,竟然满脸享受:“好久没吃过北方菜,就想念这个味道。”
宋伊人这才想起,前世的杨素一是地道的北方人。柳氏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她自小在宋坝长大,如果不是宋伊人,她这一辈子可能就在那里终老。
她以为全天下人都吃得一样,哪里知道口味还有南北差异。
厨娘一脸的担忧慢慢变成惊讶,嘴巴惊成o型 ,看着挑剔的杨素一吃得一脸陶醉 。
柳氏悄悄问宋伊人,那厨娘说什么,宋伊人笑着告诉她意思 。柳听后一脸惊讶:“原来她是这个意思,我炒菜时她就在一旁不停地阻挡我,我以为她不让我做饭她要做,还很客气地劝她去休息。”
宋伊人和杨素一哈哈笑出声,柳氏不好意思 红了脸。 ↑返回顶部↑
静川也没啥特产,唯有黄河水浇灌的枣长得好,还有旱地长的糜子,也就是小米,宋伊人临行前买了200斤枣、100斤小米,这两样东西煮粥好,杨素一会喜欢。
枣150文一斤,小米50文一斤,宋伊人花20两银子,柳氏还问她带这些东西少不少,毕竟杨素一不但照顾她生意,还给她们一家人送那么贵重的礼物。这些东西与那些相比,都太轻。
没钱的时候想尽点儿心意也没能力,现在手头 上宽裕,总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够表达谢意。
日夜兼程十三天终于到了江南府,柳氏亲自经历一趟才知道女儿每次出门有多不易。
马车停在杨素一店门外的车道上。因为在店里,东西没有取,宋伊人带着柳氏去见杨素一,顺便也她看看杨素一的店,长长见识。
虽然信中说了宋伊人大概这些天到,但看她出现时,杨素一还是止不住惊喜,用前世礼仪上前紧紧拥抱了宋伊人。
“这是伯母吧,您好!”
"娘,这就是我说的素一姐姐,这是我娘。"
宋伊人互相做了介绍,杨素一放开宋伊人,上前也热情地抱了抱柳氏。 柳氏本就胆小,被热情地一抱,既难为情又不知所措,红着脸和杨素一问好。
因为柳氏第一次到江南,杨素一安排好店 ,带着她们回家,看着宋伊人把几大包东西卸下马车,杨素一笑了:“你真是趟趟不走空,什么时候都不忘赚钱,这次又要卖什么?”
“这次可不是生意,都是带给你 的。”宋伊人看着娇滴滴的,力气不小,肩扛着两袋东西丝毫不费力气。
杨素一一听睁大眼睛看着他们三人背进家的几大包东西,是枣和小米。她有些犯难,这么东西她要吃到什么时候 。
“平时煮粥喝,小米养胃,红枣补气补血,你的胃不好,常喝小米好。”宋伊人已经替她想好。
“这些枣虽然晒干,但江南气候湿润,容易反潮生虫,必须烘干存放,小米我带得不多,如果你喜欢喝,以后我给你定期通过镖局送一些来。”
“你们忙,我也帮不上啥忙,这些枣我操心烘干。”柳氏小声说。
杨素一被这种朴素的情感感动,前世今生,她没有感受过这种普通人家的生活,一时又新奇又温暖。
她早已习惯表面虚情假意,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真正关心她的人时,她反而不会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微笑。
有些人就是这样,没有得到过真心真情,近情心怯,此刻的杨素一就是这样。
早就从宋伊人那里知道杨素一父母早逝,柳氏自进门就小心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说话伤了她,好在她本就少言寡语,杨府的下人都一准的吴侬软语,柳氏也听懂她们说什么,她只要静静听着就好。
陪着她们说了会儿话,看时间不早,柳氏起身要去做晚饭。
“伯母,家里有厨娘,您长途跋涉一路劳累,好好休息。”
杨素一当然不能让她来做饭。
“她们不知道小米红枣粥怎么煮,还是我去。”
柳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就让我娘去吧,家里的饭都是她做,你不让她做她反而不习惯 。”
杨素一因为宋伊人的一句“家里饭都是她做”而改变了想法,她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自己总不能把她们当客人。
“那就有劳伯母1”
得到杨素一同意,柳氏高高兴兴去做饭,宋伊人和杨素一谈起开成衣铺的事。 听宋伊人说了成衣铺的装修情况及成衣铺的名字,杨素一眼神亮了。
“我以为你会依照素一的风格装修。”
“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事。”
宋伊人想把在水一方做成专属品牌,以后还在要开到京城去,当然这是长远想法,刚开始是个积累资金的过程 ,什么好卖卖什么。
杨素一非常赞同她的想法,更被宋伊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态度影响,突然又有了斗志,不想只在江南开这么一家服装店混吃等死,又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
留下什么呢?对男人她退避三舍 ,不可能留下血脉,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名声,想要留名,就要做一番能记入史册的事。乍听好像有些异想天开,但世间的事谁能知道呢,万一一不小心留芳千古也有可能。
想得有些空,还是着手做眼下之事最实在。
“我想在店里放一面试衣镜,就像前世那种,不知江南有没有。”
“巧了,一位西洋朋友前段时间来江南做生意,正好送我一块,我家里已有两块,你正好可以带走。”
有人帮忙, 柳氏的饭做得很快,上桌后一看,宋伊人才想起忘告诉她娘。南北口味差异大,江南偏淡,而柳氏都按北方人的口味炒菜,口味偏重,她担心杨素一不习惯。
不光她担心, 一旁的厨娘也一脸担忧,当杨素一伸筷子去吃菜时,被一旁的厨娘挡下,叽里咕噜一番话,柳氏虽然听不懂,但从表情可以看出她很担心 。
柳氏听不懂,但宋伊人都听懂了,厨娘的意思是菜里盐太多,也太辣,她担心吃了会中毒。
谁知杨素一不为所劝,吃了一口,竟然满脸享受:“好久没吃过北方菜,就想念这个味道。”
宋伊人这才想起,前世的杨素一是地道的北方人。柳氏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她自小在宋坝长大,如果不是宋伊人,她这一辈子可能就在那里终老。
她以为全天下人都吃得一样,哪里知道口味还有南北差异。
厨娘一脸的担忧慢慢变成惊讶,嘴巴惊成o型 ,看着挑剔的杨素一吃得一脸陶醉 。
柳氏悄悄问宋伊人,那厨娘说什么,宋伊人笑着告诉她意思 。柳听后一脸惊讶:“原来她是这个意思,我炒菜时她就在一旁不停地阻挡我,我以为她不让我做饭她要做,还很客气地劝她去休息。”
宋伊人和杨素一哈哈笑出声,柳氏不好意思 红了脸。
枣150文一斤,小米50文一斤,宋伊人花20两银子,柳氏还问她带这些东西少不少,毕竟杨素一不但照顾她生意,还给她们一家人送那么贵重的礼物。这些东西与那些相比,都太轻。
没钱的时候想尽点儿心意也没能力,现在手头 上宽裕,总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够表达谢意。
日夜兼程十三天终于到了江南府,柳氏亲自经历一趟才知道女儿每次出门有多不易。
马车停在杨素一店门外的车道上。因为在店里,东西没有取,宋伊人带着柳氏去见杨素一,顺便也她看看杨素一的店,长长见识。
虽然信中说了宋伊人大概这些天到,但看她出现时,杨素一还是止不住惊喜,用前世礼仪上前紧紧拥抱了宋伊人。
“这是伯母吧,您好!”
"娘,这就是我说的素一姐姐,这是我娘。"
宋伊人互相做了介绍,杨素一放开宋伊人,上前也热情地抱了抱柳氏。 柳氏本就胆小,被热情地一抱,既难为情又不知所措,红着脸和杨素一问好。
因为柳氏第一次到江南,杨素一安排好店 ,带着她们回家,看着宋伊人把几大包东西卸下马车,杨素一笑了:“你真是趟趟不走空,什么时候都不忘赚钱,这次又要卖什么?”
“这次可不是生意,都是带给你 的。”宋伊人看着娇滴滴的,力气不小,肩扛着两袋东西丝毫不费力气。
杨素一一听睁大眼睛看着他们三人背进家的几大包东西,是枣和小米。她有些犯难,这么东西她要吃到什么时候 。
“平时煮粥喝,小米养胃,红枣补气补血,你的胃不好,常喝小米好。”宋伊人已经替她想好。
“这些枣虽然晒干,但江南气候湿润,容易反潮生虫,必须烘干存放,小米我带得不多,如果你喜欢喝,以后我给你定期通过镖局送一些来。”
“你们忙,我也帮不上啥忙,这些枣我操心烘干。”柳氏小声说。
杨素一被这种朴素的情感感动,前世今生,她没有感受过这种普通人家的生活,一时又新奇又温暖。
她早已习惯表面虚情假意,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对真正关心她的人时,她反而不会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微笑。
有些人就是这样,没有得到过真心真情,近情心怯,此刻的杨素一就是这样。
早就从宋伊人那里知道杨素一父母早逝,柳氏自进门就小心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说话伤了她,好在她本就少言寡语,杨府的下人都一准的吴侬软语,柳氏也听懂她们说什么,她只要静静听着就好。
陪着她们说了会儿话,看时间不早,柳氏起身要去做晚饭。
“伯母,家里有厨娘,您长途跋涉一路劳累,好好休息。”
杨素一当然不能让她来做饭。
“她们不知道小米红枣粥怎么煮,还是我去。”
柳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就让我娘去吧,家里的饭都是她做,你不让她做她反而不习惯 。”
杨素一因为宋伊人的一句“家里饭都是她做”而改变了想法,她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自己总不能把她们当客人。
“那就有劳伯母1”
得到杨素一同意,柳氏高高兴兴去做饭,宋伊人和杨素一谈起开成衣铺的事。 听宋伊人说了成衣铺的装修情况及成衣铺的名字,杨素一眼神亮了。
“我以为你会依照素一的风格装修。”
“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事。”
宋伊人想把在水一方做成专属品牌,以后还在要开到京城去,当然这是长远想法,刚开始是个积累资金的过程 ,什么好卖卖什么。
杨素一非常赞同她的想法,更被宋伊人热气腾腾的生活态度影响,突然又有了斗志,不想只在江南开这么一家服装店混吃等死,又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
留下什么呢?对男人她退避三舍 ,不可能留下血脉,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名声,想要留名,就要做一番能记入史册的事。乍听好像有些异想天开,但世间的事谁能知道呢,万一一不小心留芳千古也有可能。
想得有些空,还是着手做眼下之事最实在。
“我想在店里放一面试衣镜,就像前世那种,不知江南有没有。”
“巧了,一位西洋朋友前段时间来江南做生意,正好送我一块,我家里已有两块,你正好可以带走。”
有人帮忙, 柳氏的饭做得很快,上桌后一看,宋伊人才想起忘告诉她娘。南北口味差异大,江南偏淡,而柳氏都按北方人的口味炒菜,口味偏重,她担心杨素一不习惯。
不光她担心, 一旁的厨娘也一脸担忧,当杨素一伸筷子去吃菜时,被一旁的厨娘挡下,叽里咕噜一番话,柳氏虽然听不懂,但从表情可以看出她很担心 。
柳氏听不懂,但宋伊人都听懂了,厨娘的意思是菜里盐太多,也太辣,她担心吃了会中毒。
谁知杨素一不为所劝,吃了一口,竟然满脸享受:“好久没吃过北方菜,就想念这个味道。”
宋伊人这才想起,前世的杨素一是地道的北方人。柳氏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她自小在宋坝长大,如果不是宋伊人,她这一辈子可能就在那里终老。
她以为全天下人都吃得一样,哪里知道口味还有南北差异。
厨娘一脸的担忧慢慢变成惊讶,嘴巴惊成o型 ,看着挑剔的杨素一吃得一脸陶醉 。
柳氏悄悄问宋伊人,那厨娘说什么,宋伊人笑着告诉她意思 。柳听后一脸惊讶:“原来她是这个意思,我炒菜时她就在一旁不停地阻挡我,我以为她不让我做饭她要做,还很客气地劝她去休息。”
宋伊人和杨素一哈哈笑出声,柳氏不好意思 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