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三碟一注碗一叉一著:白玉雕荔枝纹碟,白釉菊瓣碟,松石绿釉碟,青白瓷注子、温碗,镶玉柄银叉,银镀金箸。上头分别装有春盘饾饤、玉屑糕、腊八饼和金橘酒酪子。
    她用手碰了碰青白瓷注子、温碗,发现金橘酒酪子竟还是热乎的,高兴地赶忙坐了下来,将三碟一碗从食盒端出。巧儿上楼去整理床铺了,翠喜去打热水了,左右瞧瞧,并无他人,便提起青白瓷注子,对着壶嘴便喝了起来,接着又拿起镶玉柄银叉,叉了一块玉屑糕一口包住,嘴里便塞得鼓鼓囊囊、满满当当的,吞咽后又猛喝了一口金橘酒酪子,顺了顺胸口,然后又用银镀金箸夹了一块腊八糕,大口吃下。
    一阵大快朵颐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便起身向黄花梨方套环攒接围子罗汉床上倚去。
    倚在黄花梨方套环攒接围子罗汉床上的杭柔,其实内心觉得母亲给取的这个名字并不十分贴切,她骨子里并不算是柔弱端庄、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相反骨子有几分桀骜、几分叛逆。记得她八九岁在苏州别院住着的时候,京城派去的奶娘忽然因染疾而亡,杭柔伤心了很久。
    管事的嬷嬷便在苏州当地找了一个庄家人当奶娘,说是耐克性的,这也是她私底下听丫鬟们背后议论的。当时她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做耐克性,随着后来渐渐长大,她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独自来到苏州,独自一个人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但是那个庄家人奶娘却是除了翠喜、巧儿,第四个真心待她的人了吧。
    第三个是之前病逝的奶娘,奶娘原先是宫里贵人精通礼教的嬷嬷,因着到了年纪,便出宫嫁人了,后来因缘巧合又成了杭柔的奶娘,教给杭柔许多大家闺秀的礼仪教养以及一些贵人日常摆弄的小玩意儿——插花、点茶、焚香诸如此类,杭柔好学又聪明,一点就晓,融会贯通,很快便将奶娘那里的东西学了个遍。
    上次秋日赏园,杭老太太举办了插花比赛,若是按着杭柔原本的实力,拔得头筹是毫无悬念的,但她本着藏巧于拙的念头,并不愿过早地显山露水,中庸便好。可惜奶娘染病身亡了,杭柔因着伤心,连着几日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病了好久。看病的郎中也说,成与不成,全看姑娘的造化了,丫鬟婆子都以为她快不行了。但是庄家人奶娘也不说话,只是用着她乡下的土法子精心照料,慢慢地杭柔方才好转起来。
    庄家人奶娘并不相信什么克不克的说法子,虽不曾念过什么书,识得什么字,但教给杭柔的道理却是最朴实无华、影响深远、长久的,并且是杭柔童年为数不多的的快乐源泉之一,庄家奶娘是个闲不住的,在苏州别院里头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了些果蔬,每日里照顾杭柔之余便去菜地里拾掇,杭柔也会跟着奶娘一同前去。
    苏州别院外还有几口池塘、几亩水田,奶娘也会带着杭柔去塘边挖蚌壳,田野里抓泥鳅。奶娘常常讲着一些乡间怪异故事,嘴里念着一些跟土地打交道的秘诀,奶娘不懂什么是“道”,但却用最简单直接的秘诀教会了杭柔——什么是“道”,后来杭柔在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春花夏荷,秋香冬雪,道即自然”。
    后来杭柔回了京城,奶娘因着苏州家里也有一家老小,也就没有跟来,杭柔心里也偷偷难过惆怅了好些时日,只因着长大了,渐渐懂事,脸上也就不显露出来了。
    上次偷偷听见了素玉和巧儿的对话,杭柔心中已然是了了分明。说不难过是假的,说不在乎也不真切,可是难过和在乎又有什么用呢?索性横着一条心,别人都靠不得,干脆就靠自己吧!祖母、杭卫大哥也好、赵康王府也罢,总归都是可怜自己罢了,待真有个什么大事临头,肯定也都是以大局为重,到时谁又还能顾着谁呢?这世上果真有用命护着自己的人吗?有,但仅有的母亲却因着她过世了……
    或是今晚的金橘酒酪子过于醉人,竟让她思绪飘至如此之远。她其实并不是一个生性悲观怨世的人,她倒是觉得既然母亲拼死将她生了下来,她便不能辜负了母亲,不为着谁,就是为着死去的母亲、为着待她好的两位奶娘,也总该好好认真地活下去,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好。
    “姑娘,热水备好了,您快去沐浴歇息吧。”翠喜走至杭柔跟前说道,打断了杭柔的思绪。
    “好,这就来。”杭柔拍了拍红通通的脸颊,不小心触碰到了那副金缕百事吉结子耳饰,愣了一下,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却是程青平那张清冷俊秀的面容。杭柔摇了摇脑袋,说道:“果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接着便沐浴去了,洗完后便躺在红酸枝如意纹足六柱架子床上,翠喜和巧儿放下落花流水绢纹帘幔后,杭柔好眠,一夜无梦。
    黄雀在后
    后市街清河巷金波桥熙春楼内,翠幕红帘、纱幔绮丽,鼓瑟笙箫、朝弦暮歌,孟貂蝉、赛西施们个个涂脂抹粉,争妍斗艳,迎来送往,巧笑言言。烟花柳巷,上至玉鞓紫袍,下至白袍布裳,皆络绎不绝,可谓门庭若市、车马更迭。
    “娘子,刚刚南园杭逸公子遣人送来了些许妆合珍玩,现下正摆在外头 ↑返回顶部↑
    有三碟一注碗一叉一著:白玉雕荔枝纹碟,白釉菊瓣碟,松石绿釉碟,青白瓷注子、温碗,镶玉柄银叉,银镀金箸。上头分别装有春盘饾饤、玉屑糕、腊八饼和金橘酒酪子。
    她用手碰了碰青白瓷注子、温碗,发现金橘酒酪子竟还是热乎的,高兴地赶忙坐了下来,将三碟一碗从食盒端出。巧儿上楼去整理床铺了,翠喜去打热水了,左右瞧瞧,并无他人,便提起青白瓷注子,对着壶嘴便喝了起来,接着又拿起镶玉柄银叉,叉了一块玉屑糕一口包住,嘴里便塞得鼓鼓囊囊、满满当当的,吞咽后又猛喝了一口金橘酒酪子,顺了顺胸口,然后又用银镀金箸夹了一块腊八糕,大口吃下。
    一阵大快朵颐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便起身向黄花梨方套环攒接围子罗汉床上倚去。
    倚在黄花梨方套环攒接围子罗汉床上的杭柔,其实内心觉得母亲给取的这个名字并不十分贴切,她骨子里并不算是柔弱端庄、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相反骨子有几分桀骜、几分叛逆。记得她八九岁在苏州别院住着的时候,京城派去的奶娘忽然因染疾而亡,杭柔伤心了很久。
    管事的嬷嬷便在苏州当地找了一个庄家人当奶娘,说是耐克性的,这也是她私底下听丫鬟们背后议论的。当时她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做耐克性,随着后来渐渐长大,她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独自来到苏州,独自一个人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但是那个庄家人奶娘却是除了翠喜、巧儿,第四个真心待她的人了吧。
    第三个是之前病逝的奶娘,奶娘原先是宫里贵人精通礼教的嬷嬷,因着到了年纪,便出宫嫁人了,后来因缘巧合又成了杭柔的奶娘,教给杭柔许多大家闺秀的礼仪教养以及一些贵人日常摆弄的小玩意儿——插花、点茶、焚香诸如此类,杭柔好学又聪明,一点就晓,融会贯通,很快便将奶娘那里的东西学了个遍。
    上次秋日赏园,杭老太太举办了插花比赛,若是按着杭柔原本的实力,拔得头筹是毫无悬念的,但她本着藏巧于拙的念头,并不愿过早地显山露水,中庸便好。可惜奶娘染病身亡了,杭柔因着伤心,连着几日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病了好久。看病的郎中也说,成与不成,全看姑娘的造化了,丫鬟婆子都以为她快不行了。但是庄家人奶娘也不说话,只是用着她乡下的土法子精心照料,慢慢地杭柔方才好转起来。
    庄家人奶娘并不相信什么克不克的说法子,虽不曾念过什么书,识得什么字,但教给杭柔的道理却是最朴实无华、影响深远、长久的,并且是杭柔童年为数不多的的快乐源泉之一,庄家奶娘是个闲不住的,在苏州别院里头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了些果蔬,每日里照顾杭柔之余便去菜地里拾掇,杭柔也会跟着奶娘一同前去。
    苏州别院外还有几口池塘、几亩水田,奶娘也会带着杭柔去塘边挖蚌壳,田野里抓泥鳅。奶娘常常讲着一些乡间怪异故事,嘴里念着一些跟土地打交道的秘诀,奶娘不懂什么是“道”,但却用最简单直接的秘诀教会了杭柔——什么是“道”,后来杭柔在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春花夏荷,秋香冬雪,道即自然”。
    后来杭柔回了京城,奶娘因着苏州家里也有一家老小,也就没有跟来,杭柔心里也偷偷难过惆怅了好些时日,只因着长大了,渐渐懂事,脸上也就不显露出来了。
    上次偷偷听见了素玉和巧儿的对话,杭柔心中已然是了了分明。说不难过是假的,说不在乎也不真切,可是难过和在乎又有什么用呢?索性横着一条心,别人都靠不得,干脆就靠自己吧!祖母、杭卫大哥也好、赵康王府也罢,总归都是可怜自己罢了,待真有个什么大事临头,肯定也都是以大局为重,到时谁又还能顾着谁呢?这世上果真有用命护着自己的人吗?有,但仅有的母亲却因着她过世了……
    或是今晚的金橘酒酪子过于醉人,竟让她思绪飘至如此之远。她其实并不是一个生性悲观怨世的人,她倒是觉得既然母亲拼死将她生了下来,她便不能辜负了母亲,不为着谁,就是为着死去的母亲、为着待她好的两位奶娘,也总该好好认真地活下去,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好。
    “姑娘,热水备好了,您快去沐浴歇息吧。”翠喜走至杭柔跟前说道,打断了杭柔的思绪。
    “好,这就来。”杭柔拍了拍红通通的脸颊,不小心触碰到了那副金缕百事吉结子耳饰,愣了一下,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却是程青平那张清冷俊秀的面容。杭柔摇了摇脑袋,说道:“果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接着便沐浴去了,洗完后便躺在红酸枝如意纹足六柱架子床上,翠喜和巧儿放下落花流水绢纹帘幔后,杭柔好眠,一夜无梦。
    黄雀在后
    后市街清河巷金波桥熙春楼内,翠幕红帘、纱幔绮丽,鼓瑟笙箫、朝弦暮歌,孟貂蝉、赛西施们个个涂脂抹粉,争妍斗艳,迎来送往,巧笑言言。烟花柳巷,上至玉鞓紫袍,下至白袍布裳,皆络绎不绝,可谓门庭若市、车马更迭。
    “娘子,刚刚南园杭逸公子遣人送来了些许妆合珍玩,现下正摆在外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