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的是周明铮不爱发朋友圈,梁琦韵和他也从来没有过私下里的联系。
    至于从前的消息传递员黄希芸,也去了北方一所理工科大学读书。
    她除了和一个曾经很好的朋友只能保持着线上联系外,也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
    上了大学后,梁琦韵没有参加校级组织社团之类的,她安静地就像是一个透明人,只和同宿舍的人才稍微有交流。
    每回走在校园上,因为走路姿势稍显而引起他人过多的瞩目,她也能够做到视若无睹了。
    现在的生活很好,可梁琦韵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中,或者是自我颓弃中。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她经常会因为细想而无声落泪。
    因为怕影响到舍友,也因为怕自己脆弱的模样被她们瞧见,梁琦韵只能拼命压抑着,无声地落泪。
    这些事情她没法和家人、朋友倾诉,只能自己痛苦着。
    梁琦韵像是钻了牛角尖,经常会在深夜时侧身躺着面向墙壁哭着自我拷问: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偏偏是我?
    过去那么多年,她能够坚强乐观地熬过来,是因为有父母的支持。
    可现在她会忍不住想,要是自己没有得这病,她是不是可以顺着心意去北城,和周明铮读同一所大学?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迫来到江大。
    江大很好,只是没有他。
    没有他,江大再好,也不是她所愿的。
    可是这些话,她没法说出来。
    只能在黑夜里哭,甚至是不能哭出声。
    大一很快过去,梁琦韵瘦了不少,身体单薄到仿佛风轻轻一吹就会倒下。
    最明显的是,她再没有像高中那般轻松地笑过了,甚至是会自暴自弃地想过,说不定很快她就会因为一场意外病情加重直接呼吸道衰竭死去。
    不仅仅是无缘周明铮,更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一系列恐惧。
    她当年因为摔倒而突然走不了,其实心底很恐慌。就是靠着那么股强烈的渴望撑着,她不愿意从此就那样了,她的人生不应该是那样的。
    她必须得努力做康复锻炼,去恢复。
    上了大学后,学业没有那么繁重,梁琦韵接触到的成人世界愈发广阔。
    与此同时是个人思想的成熟,思考得不再是从前的如何学习,而是在和其他同龄人对比下的自我厌弃。
    也是在大一这个暑假,她通过q.q加入到了这个病友群,对这个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也认识了同龄的病友。
    这种隔着网络距离,却因为患有相同病痛而互相聚在一起的感觉很神奇,梁琦韵是快乐的。
    她知道了其实在国外,2016年就研制出了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已经有人用上了。
    据说消息公布的那天,正好是圣诞节。
    漫天飞雪的日子,患者最恐惧的冬天,迎来了曙光。
    对方网名叫做陈陈,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
    梁琦韵和她交流起来很自由,她们在对病痛上的观感是一样的,她们所分享的生活小体验是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的。
    陈陈的病情要更加严重些,她甚至是没有读过高中,因为身体已经弱到只能终日躺在病床上,只有吃饭时能够坐起来会,连说话久了都会大喘气,夜里需要用吸痰机吸痰。
    她曾经开玩笑说,“万一哪次我爸妈反应不及时,我一口痰那么堵住,可能就那么去了。”
    梁琦韵知道她不是在说笑,而是真的在担忧。
    因为她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陈陈很乐观,她的乐观一定程度上也感染了梁琦韵。
    她觉得,陈陈都这么努力地活着,自己有什么理由放弃。
    她们要一起!
    想通了那天,梁琦韵去学校附近的花店买了一小束白桔梗。
    她拿回宿舍后摆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就那么随意地靠着墙。
    光是平时抬头看着,就足够令人高兴了。
    大二那年,梁琦韵明显开朗很多,她愈发地不在意他们的目光,会喜欢夜晚和舍友去散步,会喜欢白天在江大的湖畔旁吹风。
    用她舍友的话来说就是,好像是本来迟暮的老人突然焕发生机,韵韵变得格外会养生了。
    李淑芬和梁康城作为父母的,自然也是感受到女儿的变化,欣喜不已。虽然过去一年女儿笑着,但他们总感觉韵韵不开心。
    夜里李淑芬曾经也会后悔问过,“你说韵韵真就那么喜欢青大?”
    彼时梁康城也是想不明白,叹气揽过妻子的肩膀,“再给她一点时间吧。”
    他们觉得女儿会自己想通的,毕竟她总是那么懂事。
    选择江大,会是最好的决定。
    大学的生活很安静,身旁的舍友一个个陆续脱单。
    梁琦韵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她就想守着心底那个人平静地度过大学四年。
    之后呢?
    之后就……再说吧。
    第36章
    日暮黄昏,天边晕出了火红的云霞,竟也有几分壮丽。
    江大图书馆门口陆续有学生成群结队地走出来,边说笑着往饭堂那边走去。年轻男女总是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是积极向上的。
    等到离开图书馆的一波人潮散去,最后走出一个女生。 ↑返回顶部↑
    可惜的是周明铮不爱发朋友圈,梁琦韵和他也从来没有过私下里的联系。
    至于从前的消息传递员黄希芸,也去了北方一所理工科大学读书。
    她除了和一个曾经很好的朋友只能保持着线上联系外,也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
    上了大学后,梁琦韵没有参加校级组织社团之类的,她安静地就像是一个透明人,只和同宿舍的人才稍微有交流。
    每回走在校园上,因为走路姿势稍显而引起他人过多的瞩目,她也能够做到视若无睹了。
    现在的生活很好,可梁琦韵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中,或者是自我颓弃中。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她经常会因为细想而无声落泪。
    因为怕影响到舍友,也因为怕自己脆弱的模样被她们瞧见,梁琦韵只能拼命压抑着,无声地落泪。
    这些事情她没法和家人、朋友倾诉,只能自己痛苦着。
    梁琦韵像是钻了牛角尖,经常会在深夜时侧身躺着面向墙壁哭着自我拷问: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偏偏是我?
    过去那么多年,她能够坚强乐观地熬过来,是因为有父母的支持。
    可现在她会忍不住想,要是自己没有得这病,她是不是可以顺着心意去北城,和周明铮读同一所大学?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迫来到江大。
    江大很好,只是没有他。
    没有他,江大再好,也不是她所愿的。
    可是这些话,她没法说出来。
    只能在黑夜里哭,甚至是不能哭出声。
    大一很快过去,梁琦韵瘦了不少,身体单薄到仿佛风轻轻一吹就会倒下。
    最明显的是,她再没有像高中那般轻松地笑过了,甚至是会自暴自弃地想过,说不定很快她就会因为一场意外病情加重直接呼吸道衰竭死去。
    不仅仅是无缘周明铮,更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一系列恐惧。
    她当年因为摔倒而突然走不了,其实心底很恐慌。就是靠着那么股强烈的渴望撑着,她不愿意从此就那样了,她的人生不应该是那样的。
    她必须得努力做康复锻炼,去恢复。
    上了大学后,学业没有那么繁重,梁琦韵接触到的成人世界愈发广阔。
    与此同时是个人思想的成熟,思考得不再是从前的如何学习,而是在和其他同龄人对比下的自我厌弃。
    也是在大一这个暑假,她通过q.q加入到了这个病友群,对这个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也认识了同龄的病友。
    这种隔着网络距离,却因为患有相同病痛而互相聚在一起的感觉很神奇,梁琦韵是快乐的。
    她知道了其实在国外,2016年就研制出了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已经有人用上了。
    据说消息公布的那天,正好是圣诞节。
    漫天飞雪的日子,患者最恐惧的冬天,迎来了曙光。
    对方网名叫做陈陈,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
    梁琦韵和她交流起来很自由,她们在对病痛上的观感是一样的,她们所分享的生活小体验是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的。
    陈陈的病情要更加严重些,她甚至是没有读过高中,因为身体已经弱到只能终日躺在病床上,只有吃饭时能够坐起来会,连说话久了都会大喘气,夜里需要用吸痰机吸痰。
    她曾经开玩笑说,“万一哪次我爸妈反应不及时,我一口痰那么堵住,可能就那么去了。”
    梁琦韵知道她不是在说笑,而是真的在担忧。
    因为她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陈陈很乐观,她的乐观一定程度上也感染了梁琦韵。
    她觉得,陈陈都这么努力地活着,自己有什么理由放弃。
    她们要一起!
    想通了那天,梁琦韵去学校附近的花店买了一小束白桔梗。
    她拿回宿舍后摆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就那么随意地靠着墙。
    光是平时抬头看着,就足够令人高兴了。
    大二那年,梁琦韵明显开朗很多,她愈发地不在意他们的目光,会喜欢夜晚和舍友去散步,会喜欢白天在江大的湖畔旁吹风。
    用她舍友的话来说就是,好像是本来迟暮的老人突然焕发生机,韵韵变得格外会养生了。
    李淑芬和梁康城作为父母的,自然也是感受到女儿的变化,欣喜不已。虽然过去一年女儿笑着,但他们总感觉韵韵不开心。
    夜里李淑芬曾经也会后悔问过,“你说韵韵真就那么喜欢青大?”
    彼时梁康城也是想不明白,叹气揽过妻子的肩膀,“再给她一点时间吧。”
    他们觉得女儿会自己想通的,毕竟她总是那么懂事。
    选择江大,会是最好的决定。
    大学的生活很安静,身旁的舍友一个个陆续脱单。
    梁琦韵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她就想守着心底那个人平静地度过大学四年。
    之后呢?
    之后就……再说吧。
    第36章
    日暮黄昏,天边晕出了火红的云霞,竟也有几分壮丽。
    江大图书馆门口陆续有学生成群结队地走出来,边说笑着往饭堂那边走去。年轻男女总是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是积极向上的。
    等到离开图书馆的一波人潮散去,最后走出一个女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