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闷声发大财
她没急着回去,而是找到了县城的批发部,批了一箱冰棍。
伤好了,小茜的“冰棍换瓶”生意也可做起来了。
向宾从同车间的工友那里借了一辆老旧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边各焊了个铁架子,左边放冰棍,右边空着,等着放换来的啤酒瓶。
小茜找了块纸板,用笔写着交换规则:一个啤酒瓶换一根冰棍。
她就这样推着自行车,在承远县的各大中小学校“流窜”开来。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主要是学生们手里也没有现成的啤酒瓶,等第一个拿了啤酒瓶的小孩成功换到一根冰棍之后,小茜的生意才算真正打开。
她也不用一整天都守在校门口,只中午放学这一小会儿,驮着满满一箱冰棍出现在学生们下课的必经之路。
自行车载重有限,小茜每次不敢多进,只三十根三十根的进,换完了再去。
最初两天她冰棍换的慢,这年代冰箱稀少,为了不使冰棍化掉糟蹋,她就中午晚上的多跑几个地方。
到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基本上只要一个中午,三十根冰棍就能换完,甚至经常不够。
每天晚上,小茜把换到的啤酒瓶送去废品回收站,一个星期下来,净赚五块多钱。
向南啧啧称叹:“都快赶上你三哥这一星期的工资了。”
向宾直接就五体投地了:“比四哥一星期赚的还多!”
“这才是刚开始”,小茜胸有成竹,“现在市场也算打开了,下星期能挣更多。”
她已经想好了,下星期多进点小豆冰,城里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不错,相比于普通冰棍,有点豆香的小豆冰更受欢迎,之前就有好多人问的。
小豆冰要两个啤酒瓶子换一根,利润更大。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意,我还上什么罐头厂呀”向宾懊恼,又突发奇想的,“你说四哥在我们厂门口也摆这么一个摊子,是不是赚的更多?毕竟罐头厂人多,许多男工人都喝啤酒。”
小茜笑着摇摇头:“这生意虽好,却并不长久,而且在四哥的罐头厂肯定做不起来。”
“为啥?”向宾不解。
“首先,冰棍这东西本就有季节性,也就一年中最热的这一两个月有市场,其他时间就没人吃了”小茜娓娓道来,“其次,小孩子相比大人更喜欢吃冰棍,所以我选择在中小学校门口做生意。”
“我们厂子人也可喜欢吃冰棍”,向宾抢着道,尤其是那些没成家的小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赚了工钱花起来可大方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小茜眨了眨眼睛,“我是无意间发现酒瓶换冰棍这事儿有利可图的,算是抢了个先机,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难道别人就不会发现吗?别人发现了,全都来做这门生意,我还能赚这么多吗?”
“所以你选择在学校门口。”向南接话道。
“正是。”小茜笑眯眯点头。
“学校门口不是因为小孩子吗?你俩打什么哑谜呢?”向宾不干了,他还没完全听懂呢。
“就是因为小孩子呀”,小茜解释给四哥听,“小孩子不会想那么多,觉得家里的酒瓶子反正也没用,能换冰棍吃简直是大好事儿。而大人们就不会这般简单了,四哥你说去罐头厂门口摆摊,难道工人们就不会问你为啥这么做?就算你不说,他们自己也会去弄明白。”
“哦,我明白了”向宾恍然大悟,接着小茜的话道,“弄明白了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利可图,就会也做这门生意,那我的生意便不好做。”
“没错”,小茜一脸孺子可教,补充,“就算人家不跟咱抢生意,只要自己把酒瓶子卖去回收站,你还有生意可做吗?”
“那这么说,咱这生意还得保密喽?”向宾刻意压低了声音。
“所谓闷声发大财”,小茜笑的狡黠,“正是如此。” ↑返回顶部↑
伤好了,小茜的“冰棍换瓶”生意也可做起来了。
向宾从同车间的工友那里借了一辆老旧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边各焊了个铁架子,左边放冰棍,右边空着,等着放换来的啤酒瓶。
小茜找了块纸板,用笔写着交换规则:一个啤酒瓶换一根冰棍。
她就这样推着自行车,在承远县的各大中小学校“流窜”开来。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主要是学生们手里也没有现成的啤酒瓶,等第一个拿了啤酒瓶的小孩成功换到一根冰棍之后,小茜的生意才算真正打开。
她也不用一整天都守在校门口,只中午放学这一小会儿,驮着满满一箱冰棍出现在学生们下课的必经之路。
自行车载重有限,小茜每次不敢多进,只三十根三十根的进,换完了再去。
最初两天她冰棍换的慢,这年代冰箱稀少,为了不使冰棍化掉糟蹋,她就中午晚上的多跑几个地方。
到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基本上只要一个中午,三十根冰棍就能换完,甚至经常不够。
每天晚上,小茜把换到的啤酒瓶送去废品回收站,一个星期下来,净赚五块多钱。
向南啧啧称叹:“都快赶上你三哥这一星期的工资了。”
向宾直接就五体投地了:“比四哥一星期赚的还多!”
“这才是刚开始”,小茜胸有成竹,“现在市场也算打开了,下星期能挣更多。”
她已经想好了,下星期多进点小豆冰,城里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不错,相比于普通冰棍,有点豆香的小豆冰更受欢迎,之前就有好多人问的。
小豆冰要两个啤酒瓶子换一根,利润更大。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意,我还上什么罐头厂呀”向宾懊恼,又突发奇想的,“你说四哥在我们厂门口也摆这么一个摊子,是不是赚的更多?毕竟罐头厂人多,许多男工人都喝啤酒。”
小茜笑着摇摇头:“这生意虽好,却并不长久,而且在四哥的罐头厂肯定做不起来。”
“为啥?”向宾不解。
“首先,冰棍这东西本就有季节性,也就一年中最热的这一两个月有市场,其他时间就没人吃了”小茜娓娓道来,“其次,小孩子相比大人更喜欢吃冰棍,所以我选择在中小学校门口做生意。”
“我们厂子人也可喜欢吃冰棍”,向宾抢着道,尤其是那些没成家的小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赚了工钱花起来可大方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小茜眨了眨眼睛,“我是无意间发现酒瓶换冰棍这事儿有利可图的,算是抢了个先机,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难道别人就不会发现吗?别人发现了,全都来做这门生意,我还能赚这么多吗?”
“所以你选择在学校门口。”向南接话道。
“正是。”小茜笑眯眯点头。
“学校门口不是因为小孩子吗?你俩打什么哑谜呢?”向宾不干了,他还没完全听懂呢。
“就是因为小孩子呀”,小茜解释给四哥听,“小孩子不会想那么多,觉得家里的酒瓶子反正也没用,能换冰棍吃简直是大好事儿。而大人们就不会这般简单了,四哥你说去罐头厂门口摆摊,难道工人们就不会问你为啥这么做?就算你不说,他们自己也会去弄明白。”
“哦,我明白了”向宾恍然大悟,接着小茜的话道,“弄明白了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利可图,就会也做这门生意,那我的生意便不好做。”
“没错”,小茜一脸孺子可教,补充,“就算人家不跟咱抢生意,只要自己把酒瓶子卖去回收站,你还有生意可做吗?”
“那这么说,咱这生意还得保密喽?”向宾刻意压低了声音。
“所谓闷声发大财”,小茜笑的狡黠,“正是如此。” ↑返回顶部↑
她没急着回去,而是找到了县城的批发部,批了一箱冰棍。
伤好了,小茜的“冰棍换瓶”生意也可做起来了。
向宾从同车间的工友那里借了一辆老旧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边各焊了个铁架子,左边放冰棍,右边空着,等着放换来的啤酒瓶。
小茜找了块纸板,用笔写着交换规则:一个啤酒瓶换一根冰棍。
她就这样推着自行车,在承远县的各大中小学校“流窜”开来。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主要是学生们手里也没有现成的啤酒瓶,等第一个拿了啤酒瓶的小孩成功换到一根冰棍之后,小茜的生意才算真正打开。
她也不用一整天都守在校门口,只中午放学这一小会儿,驮着满满一箱冰棍出现在学生们下课的必经之路。
自行车载重有限,小茜每次不敢多进,只三十根三十根的进,换完了再去。
最初两天她冰棍换的慢,这年代冰箱稀少,为了不使冰棍化掉糟蹋,她就中午晚上的多跑几个地方。
到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基本上只要一个中午,三十根冰棍就能换完,甚至经常不够。
每天晚上,小茜把换到的啤酒瓶送去废品回收站,一个星期下来,净赚五块多钱。
向南啧啧称叹:“都快赶上你三哥这一星期的工资了。”
向宾直接就五体投地了:“比四哥一星期赚的还多!”
“这才是刚开始”,小茜胸有成竹,“现在市场也算打开了,下星期能挣更多。”
她已经想好了,下星期多进点小豆冰,城里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不错,相比于普通冰棍,有点豆香的小豆冰更受欢迎,之前就有好多人问的。
小豆冰要两个啤酒瓶子换一根,利润更大。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意,我还上什么罐头厂呀”向宾懊恼,又突发奇想的,“你说四哥在我们厂门口也摆这么一个摊子,是不是赚的更多?毕竟罐头厂人多,许多男工人都喝啤酒。”
小茜笑着摇摇头:“这生意虽好,却并不长久,而且在四哥的罐头厂肯定做不起来。”
“为啥?”向宾不解。
“首先,冰棍这东西本就有季节性,也就一年中最热的这一两个月有市场,其他时间就没人吃了”小茜娓娓道来,“其次,小孩子相比大人更喜欢吃冰棍,所以我选择在中小学校门口做生意。”
“我们厂子人也可喜欢吃冰棍”,向宾抢着道,尤其是那些没成家的小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赚了工钱花起来可大方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小茜眨了眨眼睛,“我是无意间发现酒瓶换冰棍这事儿有利可图的,算是抢了个先机,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难道别人就不会发现吗?别人发现了,全都来做这门生意,我还能赚这么多吗?”
“所以你选择在学校门口。”向南接话道。
“正是。”小茜笑眯眯点头。
“学校门口不是因为小孩子吗?你俩打什么哑谜呢?”向宾不干了,他还没完全听懂呢。
“就是因为小孩子呀”,小茜解释给四哥听,“小孩子不会想那么多,觉得家里的酒瓶子反正也没用,能换冰棍吃简直是大好事儿。而大人们就不会这般简单了,四哥你说去罐头厂门口摆摊,难道工人们就不会问你为啥这么做?就算你不说,他们自己也会去弄明白。”
“哦,我明白了”向宾恍然大悟,接着小茜的话道,“弄明白了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利可图,就会也做这门生意,那我的生意便不好做。”
“没错”,小茜一脸孺子可教,补充,“就算人家不跟咱抢生意,只要自己把酒瓶子卖去回收站,你还有生意可做吗?”
“那这么说,咱这生意还得保密喽?”向宾刻意压低了声音。
“所谓闷声发大财”,小茜笑的狡黠,“正是如此。”
伤好了,小茜的“冰棍换瓶”生意也可做起来了。
向宾从同车间的工友那里借了一辆老旧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边各焊了个铁架子,左边放冰棍,右边空着,等着放换来的啤酒瓶。
小茜找了块纸板,用笔写着交换规则:一个啤酒瓶换一根冰棍。
她就这样推着自行车,在承远县的各大中小学校“流窜”开来。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主要是学生们手里也没有现成的啤酒瓶,等第一个拿了啤酒瓶的小孩成功换到一根冰棍之后,小茜的生意才算真正打开。
她也不用一整天都守在校门口,只中午放学这一小会儿,驮着满满一箱冰棍出现在学生们下课的必经之路。
自行车载重有限,小茜每次不敢多进,只三十根三十根的进,换完了再去。
最初两天她冰棍换的慢,这年代冰箱稀少,为了不使冰棍化掉糟蹋,她就中午晚上的多跑几个地方。
到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基本上只要一个中午,三十根冰棍就能换完,甚至经常不够。
每天晚上,小茜把换到的啤酒瓶送去废品回收站,一个星期下来,净赚五块多钱。
向南啧啧称叹:“都快赶上你三哥这一星期的工资了。”
向宾直接就五体投地了:“比四哥一星期赚的还多!”
“这才是刚开始”,小茜胸有成竹,“现在市场也算打开了,下星期能挣更多。”
她已经想好了,下星期多进点小豆冰,城里孩子生活条件普遍不错,相比于普通冰棍,有点豆香的小豆冰更受欢迎,之前就有好多人问的。
小豆冰要两个啤酒瓶子换一根,利润更大。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生意,我还上什么罐头厂呀”向宾懊恼,又突发奇想的,“你说四哥在我们厂门口也摆这么一个摊子,是不是赚的更多?毕竟罐头厂人多,许多男工人都喝啤酒。”
小茜笑着摇摇头:“这生意虽好,却并不长久,而且在四哥的罐头厂肯定做不起来。”
“为啥?”向宾不解。
“首先,冰棍这东西本就有季节性,也就一年中最热的这一两个月有市场,其他时间就没人吃了”小茜娓娓道来,“其次,小孩子相比大人更喜欢吃冰棍,所以我选择在中小学校门口做生意。”
“我们厂子人也可喜欢吃冰棍”,向宾抢着道,尤其是那些没成家的小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赚了工钱花起来可大方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小茜眨了眨眼睛,“我是无意间发现酒瓶换冰棍这事儿有利可图的,算是抢了个先机,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难道别人就不会发现吗?别人发现了,全都来做这门生意,我还能赚这么多吗?”
“所以你选择在学校门口。”向南接话道。
“正是。”小茜笑眯眯点头。
“学校门口不是因为小孩子吗?你俩打什么哑谜呢?”向宾不干了,他还没完全听懂呢。
“就是因为小孩子呀”,小茜解释给四哥听,“小孩子不会想那么多,觉得家里的酒瓶子反正也没用,能换冰棍吃简直是大好事儿。而大人们就不会这般简单了,四哥你说去罐头厂门口摆摊,难道工人们就不会问你为啥这么做?就算你不说,他们自己也会去弄明白。”
“哦,我明白了”向宾恍然大悟,接着小茜的话道,“弄明白了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利可图,就会也做这门生意,那我的生意便不好做。”
“没错”,小茜一脸孺子可教,补充,“就算人家不跟咱抢生意,只要自己把酒瓶子卖去回收站,你还有生意可做吗?”
“那这么说,咱这生意还得保密喽?”向宾刻意压低了声音。
“所谓闷声发大财”,小茜笑的狡黠,“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