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衣食无忧前程大好竟然还要吃这样的苦,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段师傅说道:“你想这么多做什么?姑娘愿意学我就好好教,她不学也不勉强。”
    段大娘道:“我没多想,是小柔想知道。当家的,明日你问下姑娘看看她怎么说。”
    段师傅沉默了下说道:“好。”
    清舒回到主院,顾老太太就指着堆放在桌子上的一叠书笑着道:“清舒,书都买回来了,你核对一下看是否有遗漏。”
    清舒洗完澡,取了书单对着核了一遍:“外婆,都买了,没有遗漏。”
    说完,从里面抽出一本唐诗来。
    有句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写完五张大字,清舒就开始背唐诗。
    顾老太太看了不喜反忧,避开清舒与花妈妈说道:“你有没有发现清舒有些不对劲呢?”
    花妈妈笑着道:“没有呀!”
    “四岁的孩子正是好玩的时候。可你看看清舒不是背书练字就是习武,将时间排得紧紧的一点玩乐的时间都没留。”
    大人尚且都要喘口气,更别说她一个孩子了。
    花妈妈笑着说道:“别人都希望孩子努力学习,老太太怎么反倒担心起来?”
    顾老太太摇头说道:“努力学习自然好,也得适当放松,学这么多东西会累坏的。”
    “老太太,娇杏也觉得姑娘没玩乐的时间,让她不要习武了。你猜姑娘怎么说?”见顾老太太看着她,花妈妈抿着嘴笑道:“姑娘说,她喜欢念书也喜欢习武。我们觉得辛苦,但姑娘乐在其中。”
    顾老太太哭笑不得:“这丫头……”
    上了床,清舒抱着顾老太太的胳膊说道:“外婆,我今天背了五首诗。外婆,你背给你听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背完五首诗,顾老太太轻轻地摸着她的头柔声说道:“很晚了,睡吧!”
    一整天下来清舒也累得够呛,闭上眼睛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顾老太太爱怜地摸着清舒的脸,微微叹气。孩子不上进当大人的操心,孩子太懂事也心疼。
    若不是顾娴太不顶事,她肯定就不让清舒习武了。可顾娴不顶事,林家的人都不是善茬,她活着还能护着她们母女,可万一她出了意外怎么办。所以只有清舒学到本事,母女以后才安全。
    “辛苦你了,孩子。”
    第二日段师傅就问了清舒:“姑娘是千金小姐,为何执意习武?”
    清舒有些讶异。这个问就算要问也该是第一天,都过去半个多月了再来问是不是太晚了些。
    段师傅心里藏不住事,直接说道:“是小柔问的。她说你是千金大小姐,为何还要吃这个苦头。”
    清舒笑着说道:“有了功夫,以后碰到坏人就不怕了。”
    再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理由。段师傅说道:“你若是怕遇见坏人,可以请老太太给你请个女护卫。”
    清舒说道:“我外婆跟我说过一句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自己学好了本事,就算碰到事也不怕。”
    “老太太真不是一般人。”不像他,女儿怕吃苦不愿习武就由着她。
    当时段师傅也是想着一个姑娘家给她寻个好人家,以后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就行。结果大徒弟悔婚,千挑万选的女婿也是个狼心狗肺的,这两人将女儿害到这个地步,让他追悔莫及。
    清舒笑了下说道:“我外婆是很厉害。师傅,外婆说让我们暂时挪到另外一个院子。等这里弄好了,再挪回来。”
    顾家这么大的宅子,找个宽敞的院落并不是什么难事。
    段师傅点头道:“选好了地方,通知我即可。”
    练完功,全身又湿透的。清舒觉得该给顾老太太提个意见,让人在这里盖一间净房。这样,她就可以直接在这里洗澡了。
    这日,傅苒开始正式授课。
    清舒捧着《诗经》很是惊讶,她还以为傅苒会教她成语或者寓言故事。
    傅苒解释说道:“以后你进了学堂,学员们会经常组织聚会,而这些场合大部分都会作诗。做得好坏不论,但你至少得会。”
    清舒明白,想要跟同学处好关系就必须融入其中。
    “《诗经》是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清舒认真地听,听不明白就直接问。傅苒就会停下来耐心地给她解答。
    听着觉得很重要的,清舒就会将其写下来;而傅苒也会停下来,等她记完了再讲。
    时间到了,新儿就在门口提醒:“主子,已经过了三刻钟了。”
    傅苒笑着说道:“休息一刻钟。”第二节 课,讲的还是诗经。不过第三节课就换了,课本换成了《儿童启蒙书》。
    傅苒讲的是寓言故事,她觉得这寓言故事很有教育意义。用它来教导孩子,既不枯燥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今天我们讲的是《三戒》,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所作的三篇一组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通过麋、驴、鼠这三种动物形象,揭露了当时一些达官贵人得意小人的丑态,并预言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文章语言简洁凝练,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意义。今天,我们讲第一个故事《临江之麋》……” ↑返回顶部↑
    衣食无忧前程大好竟然还要吃这样的苦,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段师傅说道:“你想这么多做什么?姑娘愿意学我就好好教,她不学也不勉强。”
    段大娘道:“我没多想,是小柔想知道。当家的,明日你问下姑娘看看她怎么说。”
    段师傅沉默了下说道:“好。”
    清舒回到主院,顾老太太就指着堆放在桌子上的一叠书笑着道:“清舒,书都买回来了,你核对一下看是否有遗漏。”
    清舒洗完澡,取了书单对着核了一遍:“外婆,都买了,没有遗漏。”
    说完,从里面抽出一本唐诗来。
    有句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写完五张大字,清舒就开始背唐诗。
    顾老太太看了不喜反忧,避开清舒与花妈妈说道:“你有没有发现清舒有些不对劲呢?”
    花妈妈笑着道:“没有呀!”
    “四岁的孩子正是好玩的时候。可你看看清舒不是背书练字就是习武,将时间排得紧紧的一点玩乐的时间都没留。”
    大人尚且都要喘口气,更别说她一个孩子了。
    花妈妈笑着说道:“别人都希望孩子努力学习,老太太怎么反倒担心起来?”
    顾老太太摇头说道:“努力学习自然好,也得适当放松,学这么多东西会累坏的。”
    “老太太,娇杏也觉得姑娘没玩乐的时间,让她不要习武了。你猜姑娘怎么说?”见顾老太太看着她,花妈妈抿着嘴笑道:“姑娘说,她喜欢念书也喜欢习武。我们觉得辛苦,但姑娘乐在其中。”
    顾老太太哭笑不得:“这丫头……”
    上了床,清舒抱着顾老太太的胳膊说道:“外婆,我今天背了五首诗。外婆,你背给你听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背完五首诗,顾老太太轻轻地摸着她的头柔声说道:“很晚了,睡吧!”
    一整天下来清舒也累得够呛,闭上眼睛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顾老太太爱怜地摸着清舒的脸,微微叹气。孩子不上进当大人的操心,孩子太懂事也心疼。
    若不是顾娴太不顶事,她肯定就不让清舒习武了。可顾娴不顶事,林家的人都不是善茬,她活着还能护着她们母女,可万一她出了意外怎么办。所以只有清舒学到本事,母女以后才安全。
    “辛苦你了,孩子。”
    第二日段师傅就问了清舒:“姑娘是千金小姐,为何执意习武?”
    清舒有些讶异。这个问就算要问也该是第一天,都过去半个多月了再来问是不是太晚了些。
    段师傅心里藏不住事,直接说道:“是小柔问的。她说你是千金大小姐,为何还要吃这个苦头。”
    清舒笑着说道:“有了功夫,以后碰到坏人就不怕了。”
    再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理由。段师傅说道:“你若是怕遇见坏人,可以请老太太给你请个女护卫。”
    清舒说道:“我外婆跟我说过一句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自己学好了本事,就算碰到事也不怕。”
    “老太太真不是一般人。”不像他,女儿怕吃苦不愿习武就由着她。
    当时段师傅也是想着一个姑娘家给她寻个好人家,以后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就行。结果大徒弟悔婚,千挑万选的女婿也是个狼心狗肺的,这两人将女儿害到这个地步,让他追悔莫及。
    清舒笑了下说道:“我外婆是很厉害。师傅,外婆说让我们暂时挪到另外一个院子。等这里弄好了,再挪回来。”
    顾家这么大的宅子,找个宽敞的院落并不是什么难事。
    段师傅点头道:“选好了地方,通知我即可。”
    练完功,全身又湿透的。清舒觉得该给顾老太太提个意见,让人在这里盖一间净房。这样,她就可以直接在这里洗澡了。
    这日,傅苒开始正式授课。
    清舒捧着《诗经》很是惊讶,她还以为傅苒会教她成语或者寓言故事。
    傅苒解释说道:“以后你进了学堂,学员们会经常组织聚会,而这些场合大部分都会作诗。做得好坏不论,但你至少得会。”
    清舒明白,想要跟同学处好关系就必须融入其中。
    “《诗经》是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清舒认真地听,听不明白就直接问。傅苒就会停下来耐心地给她解答。
    听着觉得很重要的,清舒就会将其写下来;而傅苒也会停下来,等她记完了再讲。
    时间到了,新儿就在门口提醒:“主子,已经过了三刻钟了。”
    傅苒笑着说道:“休息一刻钟。”第二节 课,讲的还是诗经。不过第三节课就换了,课本换成了《儿童启蒙书》。
    傅苒讲的是寓言故事,她觉得这寓言故事很有教育意义。用它来教导孩子,既不枯燥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今天我们讲的是《三戒》,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所作的三篇一组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通过麋、驴、鼠这三种动物形象,揭露了当时一些达官贵人得意小人的丑态,并预言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文章语言简洁凝练,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意义。今天,我们讲第一个故事《临江之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