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难成什么样……”
    “好了。”蒋父宽慰妻子,“放宽心,小于刚刚说她很安全。攸宁他们的组织计划也很周密,只要做好防护,切断传染途径,相信不会有大问题。”
    “就是,妈,你得冷静。”蒋攸文惯常活络气氛,“哥,祝贺你哈,英雄能有用武之地。”
    蒋攸宁难得笑了下。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出租车比平时更难打。蒋攸文要当司机,兄弟俩为了避开新一轮的送别就提早半小时起床,不料父母比他们更早。蒋母从厨房里端出煮好的饺子,面容有些憔悴:“攸宁,妈知道你不喜欢吃三鲜馅的饺子,但攸文喜欢,我为了偷懒就一直包……不过,今天的是芹菜猪肉的,你多吃几个。”
    “妈。”
    “快吃,待会儿冷了。”
    蒋攸宁心头酸涩,接过筷子,埋头认真吃完,临出门,沉默许久的父亲叫住了他。
    蒋父拉了拉他的棉衣领口,目光是一如既往的坚定:“攸宁,你要记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待你凯旋归来日,便是山花烂漫时。”
    “……”
    旁边的蒋母破涕为笑:“可以啊老蒋,你现在还会作诗了。”
    蒋攸文玩着车钥匙:“妈,你不要拍马屁,这是我爸作的吗?”
    蒋父也笑,拿手指点了点滑头老二,对蒋攸宁说:“儿子,好好工作,平安回家。”
    蒋攸宁应允,给了父母一个陌生而长久的拥抱。
    。
    离别让人痛苦,也让人温暖。蒋攸宁带着家人的期望和牵念,远赴汉城,在酒店短暂修整完毕,就立即投入了任务交接。
    江宁省首批一共派出28位医护,接管了汉城传染病医院的北三ICU病区。病区共有十二张床,人手配备并不充裕,省一院的ICU主任刘鑫担任医疗组组长,戴焕中担任副组长,在完成紧急培训后,第二天下午就开始正式接诊。
    然而,即使他们来前做了很多准备,真上了战场,难题还是接连涌现,其中最迫切也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治。
    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具体落实在病人身上则要考虑更多因素。新型病毒的攻击是隐秘而全方位的。有些病人的早期发病并不凶险,但是后期会突然加速,引发炎症的风暴,病人会很快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进ICU的病人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自身患有基础病,感染后大部分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一旦病毒重伤心肌肾脏等器官,大概率是回天乏术。
    临床上大多是是对症下药,哪里出现问题就针对性地攻克,可是人的身体是完整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死亡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戴焕中对现状很是忧虑,在各病区联合会议上反复强调用药的谨慎。他一天查两次房,用药都是经验性的,但为了避免过量,总是不断调整。他也提出呼吸机的使用弊端,当病人上了呼吸机,用了镇定和肌松剂就像睡着一样,不会咳嗽,吸痰也没有反应,这样痰不容易出来,反而可能激发感染。
    组长刘鑫则强调了插管的必要性。在问及其他病区经验时,擅长慢性疾病的医生大多数反对插管,倾向无创通气,主治急性呼吸窘迫的医生则更支持插管。刘鑫着急地敲着桌子:“同志们!我们的病人已经在ICU了,临门一脚再犹豫,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吗?我承认,插管的瞬间对我们而言是高危,但插管后和呼吸机会形成闭路循环,不会再有痰液飞沫,也是另外形式的安全,对吗?”
    戴焕中看法不同:“可我刚刚才说了呼吸机有……”
    “戴主任,谨慎没问题,但岚城运过来的呼吸机,你不用,其他病区抢着用,我没说强制插管,但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延迟插管的危害。”刘鑫看了眼对面的院长,他还在消化他们的争执,他只好环顾四周,“我们这里有没有熟练工?”
    除了几个ICU医生,其余的都是临阵磨枪,戴焕中看了眼蒋攸宁,他正低着头,不知在思考什么。
    。
    30号晚间,11床病人胡文秀病情加重。她本身有支气管哮喘,入院后一直高流量吸氧,但氧饱和度依旧不断下降。
    蒋攸宁联系放射科,给她复查了胸部CT,显示肺部有广泛实变。
    情况危急。他很快向戴焕中和刘鑫汇报,并和其他医生一起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刘鑫今天不值班,在酒店打视频电话:“必须进行插管。”
    有人有不同意见 ↑返回顶部↑
    难成什么样……”
    “好了。”蒋父宽慰妻子,“放宽心,小于刚刚说她很安全。攸宁他们的组织计划也很周密,只要做好防护,切断传染途径,相信不会有大问题。”
    “就是,妈,你得冷静。”蒋攸文惯常活络气氛,“哥,祝贺你哈,英雄能有用武之地。”
    蒋攸宁难得笑了下。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出租车比平时更难打。蒋攸文要当司机,兄弟俩为了避开新一轮的送别就提早半小时起床,不料父母比他们更早。蒋母从厨房里端出煮好的饺子,面容有些憔悴:“攸宁,妈知道你不喜欢吃三鲜馅的饺子,但攸文喜欢,我为了偷懒就一直包……不过,今天的是芹菜猪肉的,你多吃几个。”
    “妈。”
    “快吃,待会儿冷了。”
    蒋攸宁心头酸涩,接过筷子,埋头认真吃完,临出门,沉默许久的父亲叫住了他。
    蒋父拉了拉他的棉衣领口,目光是一如既往的坚定:“攸宁,你要记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待你凯旋归来日,便是山花烂漫时。”
    “……”
    旁边的蒋母破涕为笑:“可以啊老蒋,你现在还会作诗了。”
    蒋攸文玩着车钥匙:“妈,你不要拍马屁,这是我爸作的吗?”
    蒋父也笑,拿手指点了点滑头老二,对蒋攸宁说:“儿子,好好工作,平安回家。”
    蒋攸宁应允,给了父母一个陌生而长久的拥抱。
    。
    离别让人痛苦,也让人温暖。蒋攸宁带着家人的期望和牵念,远赴汉城,在酒店短暂修整完毕,就立即投入了任务交接。
    江宁省首批一共派出28位医护,接管了汉城传染病医院的北三ICU病区。病区共有十二张床,人手配备并不充裕,省一院的ICU主任刘鑫担任医疗组组长,戴焕中担任副组长,在完成紧急培训后,第二天下午就开始正式接诊。
    然而,即使他们来前做了很多准备,真上了战场,难题还是接连涌现,其中最迫切也最关键的,就是怎么治。
    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具体落实在病人身上则要考虑更多因素。新型病毒的攻击是隐秘而全方位的。有些病人的早期发病并不凶险,但是后期会突然加速,引发炎症的风暴,病人会很快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进ICU的病人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自身患有基础病,感染后大部分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一旦病毒重伤心肌肾脏等器官,大概率是回天乏术。
    临床上大多是是对症下药,哪里出现问题就针对性地攻克,可是人的身体是完整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死亡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戴焕中对现状很是忧虑,在各病区联合会议上反复强调用药的谨慎。他一天查两次房,用药都是经验性的,但为了避免过量,总是不断调整。他也提出呼吸机的使用弊端,当病人上了呼吸机,用了镇定和肌松剂就像睡着一样,不会咳嗽,吸痰也没有反应,这样痰不容易出来,反而可能激发感染。
    组长刘鑫则强调了插管的必要性。在问及其他病区经验时,擅长慢性疾病的医生大多数反对插管,倾向无创通气,主治急性呼吸窘迫的医生则更支持插管。刘鑫着急地敲着桌子:“同志们!我们的病人已经在ICU了,临门一脚再犹豫,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吗?我承认,插管的瞬间对我们而言是高危,但插管后和呼吸机会形成闭路循环,不会再有痰液飞沫,也是另外形式的安全,对吗?”
    戴焕中看法不同:“可我刚刚才说了呼吸机有……”
    “戴主任,谨慎没问题,但岚城运过来的呼吸机,你不用,其他病区抢着用,我没说强制插管,但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延迟插管的危害。”刘鑫看了眼对面的院长,他还在消化他们的争执,他只好环顾四周,“我们这里有没有熟练工?”
    除了几个ICU医生,其余的都是临阵磨枪,戴焕中看了眼蒋攸宁,他正低着头,不知在思考什么。
    。
    30号晚间,11床病人胡文秀病情加重。她本身有支气管哮喘,入院后一直高流量吸氧,但氧饱和度依旧不断下降。
    蒋攸宁联系放射科,给她复查了胸部CT,显示肺部有广泛实变。
    情况危急。他很快向戴焕中和刘鑫汇报,并和其他医生一起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刘鑫今天不值班,在酒店打视频电话:“必须进行插管。”
    有人有不同意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