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更寂寥了。
第64章 一起过年吧(完结)
家里的所有茶具都是封曼舒在打理,沈父想再去找个可替代的也无从下手,去仓库翻来翻去,还是空手而归了。
不就是过个年,平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清净,年有什么好过的?他才不稀罕。
把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的汤圆倒掉,沈父重新回了书房,一看桌上那些单身女性的资料,烦躁的感觉又升腾而起,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将那些东西都扔了垃圾桶。
老蔚总说的是有道理,他们父母图个什么?就是图孩子幸福快乐。他让沈念筠找个好婆家、让她学点本事不光靠家中吃饭,不都是为了她以后着想?他想让沈听澜娶个女人,不遭受其他人古怪的目光,这也有问题吗?
但他又想到老蔚总所说的另一些——
“沈哥,我一开始听蔚羌妈妈说这事儿时啊,我的火气也蹭一下就上来了。我想着好你个小子,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样回头来给你爸你妈一刀?那时候啊我是什么情绪?我和他妈妈都惶恐、孤独,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孤助无援,无人理解。但又一下子,我也是在那一瞬间想通的。我所有的茫然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这种喜欢同性、成为同性恋的身份已经给了他们压力,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是和孩子们遇到苦难时一样,把这份压力给减小一些……”
这些话就像是魔咒,在沈父脑海里回荡不断。
他离开书房,去了沈听澜的房间,想去找一些蛛丝马迹,证明儿子还有救。
大学毕业后沈听澜和沈念筠都搬离了这里,留在他们卧室的东西少之又少。
不过沈听澜一向如此,他不像沈念筠喜欢乱买东西,也不爱那些有钱人的集体活动,这么些年来除了在他的叮嘱下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全都投给了家里的公司。他原本以此为豪,因为沈听澜在同龄家长口中都是最优秀的存在,但他现在看来,沈听澜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场从出生起到现在漫长的告别,像是从最初就已经在慢慢地、一点点地为以后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做准备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夏天起,沈听澜就开始关注他们的身体,坚持带他与封曼舒去体检,将所有他们有想要意愿的物品搜罗进门,偶尔会回来给封曼舒做一些菜,分着心思用在他们身上。
他觉得这是儿子更成熟的一项标志,但他现在回想起,沈听澜遇到蔚羌也是在这个夏天。
儿子的改变是什么所致不言而喻,这点让他感到心酸。
正伤感着,那位取消了预约的心理医生又打来一通电话。
他拿起来接听,直截了当和对面说:“说了不需要,违约金你看着扣。”
刚要挂断,对面匆匆道:“抱歉沈先生,我自作主张跑来了,就在您地址给的这房子前。因为您当时填写的有关同性感情,所以有些东西我想您可以看看。”
人都来了,不见就赶回去有些不尊重。沈父不耐烦地下楼去开门,外面的医生头发半白,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模样像学校里教书育人的老师。
看见他后,心理医生站在门前,给他递来厚厚一沓的文件夹。
“先生,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同性恋从精神病的范畴里删除了,而我国医学界也早做出了相同决定,所以我认为您来询问医生,一定是自己觉得不知怎么面对这件事,您可以看看这些,这里或许有您想要的回答。”
沈父怒道:“你是变着角度说心理有问题的是我?”
“不不不……”医生忙否认,他说:“其实从业心理医生这么多年,已经很多家长都因为这件事找到我这里,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没人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里。但实际上光是我们国家,就已经不精确统计到七千多万的同性恋者,这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种……或许您可以理解为,这是大自然造成的。”
沈父复杂地看着那个文件夹,有种传销传到了家门口的感觉。
他带着点审视的目光,将门开的更大一些,“你先进来吧。”
医生从口袋里拿出鞋套穿上,去沙发上正襟危坐。沈父则翻开那些文件,他以为会是什么数据证明,写着什么鸡汤一样洗脑的话,但他所想的这些都没有。
几百张纸,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的真实故事。
每个故事里涉及到的人都不同,从事各种各样行业的父母,性格有温柔也有严苛,来自国家最东或是最西,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同性恋。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将声音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沈父渐渐了解到,虽然国内有那么多的同性恋者,但身边生活中却没见过,是因为外界的偏见和他们自身缺乏认同感。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同的,也很难迈出对外公开的那一步,因此比男女相爱的情侣要走更长、更泥泞的一段路。
所有的故事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或许书写下这些故事的就是故事里的家长们。其中有一位在结尾中写道:如何去爱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事实。为什么要改变一种事实?它就是上帝关上门后留下的那扇窗。
他看着那行字,久久没有翻到后页。对面的医生温和地说:“那是我妻子写的,我们有一个女儿。” ↑返回顶部↑
第64章 一起过年吧(完结)
家里的所有茶具都是封曼舒在打理,沈父想再去找个可替代的也无从下手,去仓库翻来翻去,还是空手而归了。
不就是过个年,平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清净,年有什么好过的?他才不稀罕。
把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的汤圆倒掉,沈父重新回了书房,一看桌上那些单身女性的资料,烦躁的感觉又升腾而起,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将那些东西都扔了垃圾桶。
老蔚总说的是有道理,他们父母图个什么?就是图孩子幸福快乐。他让沈念筠找个好婆家、让她学点本事不光靠家中吃饭,不都是为了她以后着想?他想让沈听澜娶个女人,不遭受其他人古怪的目光,这也有问题吗?
但他又想到老蔚总所说的另一些——
“沈哥,我一开始听蔚羌妈妈说这事儿时啊,我的火气也蹭一下就上来了。我想着好你个小子,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样回头来给你爸你妈一刀?那时候啊我是什么情绪?我和他妈妈都惶恐、孤独,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孤助无援,无人理解。但又一下子,我也是在那一瞬间想通的。我所有的茫然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这种喜欢同性、成为同性恋的身份已经给了他们压力,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是和孩子们遇到苦难时一样,把这份压力给减小一些……”
这些话就像是魔咒,在沈父脑海里回荡不断。
他离开书房,去了沈听澜的房间,想去找一些蛛丝马迹,证明儿子还有救。
大学毕业后沈听澜和沈念筠都搬离了这里,留在他们卧室的东西少之又少。
不过沈听澜一向如此,他不像沈念筠喜欢乱买东西,也不爱那些有钱人的集体活动,这么些年来除了在他的叮嘱下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全都投给了家里的公司。他原本以此为豪,因为沈听澜在同龄家长口中都是最优秀的存在,但他现在看来,沈听澜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场从出生起到现在漫长的告别,像是从最初就已经在慢慢地、一点点地为以后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做准备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夏天起,沈听澜就开始关注他们的身体,坚持带他与封曼舒去体检,将所有他们有想要意愿的物品搜罗进门,偶尔会回来给封曼舒做一些菜,分着心思用在他们身上。
他觉得这是儿子更成熟的一项标志,但他现在回想起,沈听澜遇到蔚羌也是在这个夏天。
儿子的改变是什么所致不言而喻,这点让他感到心酸。
正伤感着,那位取消了预约的心理医生又打来一通电话。
他拿起来接听,直截了当和对面说:“说了不需要,违约金你看着扣。”
刚要挂断,对面匆匆道:“抱歉沈先生,我自作主张跑来了,就在您地址给的这房子前。因为您当时填写的有关同性感情,所以有些东西我想您可以看看。”
人都来了,不见就赶回去有些不尊重。沈父不耐烦地下楼去开门,外面的医生头发半白,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模样像学校里教书育人的老师。
看见他后,心理医生站在门前,给他递来厚厚一沓的文件夹。
“先生,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同性恋从精神病的范畴里删除了,而我国医学界也早做出了相同决定,所以我认为您来询问医生,一定是自己觉得不知怎么面对这件事,您可以看看这些,这里或许有您想要的回答。”
沈父怒道:“你是变着角度说心理有问题的是我?”
“不不不……”医生忙否认,他说:“其实从业心理医生这么多年,已经很多家长都因为这件事找到我这里,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没人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里。但实际上光是我们国家,就已经不精确统计到七千多万的同性恋者,这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种……或许您可以理解为,这是大自然造成的。”
沈父复杂地看着那个文件夹,有种传销传到了家门口的感觉。
他带着点审视的目光,将门开的更大一些,“你先进来吧。”
医生从口袋里拿出鞋套穿上,去沙发上正襟危坐。沈父则翻开那些文件,他以为会是什么数据证明,写着什么鸡汤一样洗脑的话,但他所想的这些都没有。
几百张纸,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的真实故事。
每个故事里涉及到的人都不同,从事各种各样行业的父母,性格有温柔也有严苛,来自国家最东或是最西,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同性恋。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将声音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沈父渐渐了解到,虽然国内有那么多的同性恋者,但身边生活中却没见过,是因为外界的偏见和他们自身缺乏认同感。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同的,也很难迈出对外公开的那一步,因此比男女相爱的情侣要走更长、更泥泞的一段路。
所有的故事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或许书写下这些故事的就是故事里的家长们。其中有一位在结尾中写道:如何去爱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事实。为什么要改变一种事实?它就是上帝关上门后留下的那扇窗。
他看着那行字,久久没有翻到后页。对面的医生温和地说:“那是我妻子写的,我们有一个女儿。” ↑返回顶部↑
更寂寥了。
第64章 一起过年吧(完结)
家里的所有茶具都是封曼舒在打理,沈父想再去找个可替代的也无从下手,去仓库翻来翻去,还是空手而归了。
不就是过个年,平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清净,年有什么好过的?他才不稀罕。
把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的汤圆倒掉,沈父重新回了书房,一看桌上那些单身女性的资料,烦躁的感觉又升腾而起,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将那些东西都扔了垃圾桶。
老蔚总说的是有道理,他们父母图个什么?就是图孩子幸福快乐。他让沈念筠找个好婆家、让她学点本事不光靠家中吃饭,不都是为了她以后着想?他想让沈听澜娶个女人,不遭受其他人古怪的目光,这也有问题吗?
但他又想到老蔚总所说的另一些——
“沈哥,我一开始听蔚羌妈妈说这事儿时啊,我的火气也蹭一下就上来了。我想着好你个小子,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样回头来给你爸你妈一刀?那时候啊我是什么情绪?我和他妈妈都惶恐、孤独,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孤助无援,无人理解。但又一下子,我也是在那一瞬间想通的。我所有的茫然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这种喜欢同性、成为同性恋的身份已经给了他们压力,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是和孩子们遇到苦难时一样,把这份压力给减小一些……”
这些话就像是魔咒,在沈父脑海里回荡不断。
他离开书房,去了沈听澜的房间,想去找一些蛛丝马迹,证明儿子还有救。
大学毕业后沈听澜和沈念筠都搬离了这里,留在他们卧室的东西少之又少。
不过沈听澜一向如此,他不像沈念筠喜欢乱买东西,也不爱那些有钱人的集体活动,这么些年来除了在他的叮嘱下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全都投给了家里的公司。他原本以此为豪,因为沈听澜在同龄家长口中都是最优秀的存在,但他现在看来,沈听澜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场从出生起到现在漫长的告别,像是从最初就已经在慢慢地、一点点地为以后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做准备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夏天起,沈听澜就开始关注他们的身体,坚持带他与封曼舒去体检,将所有他们有想要意愿的物品搜罗进门,偶尔会回来给封曼舒做一些菜,分着心思用在他们身上。
他觉得这是儿子更成熟的一项标志,但他现在回想起,沈听澜遇到蔚羌也是在这个夏天。
儿子的改变是什么所致不言而喻,这点让他感到心酸。
正伤感着,那位取消了预约的心理医生又打来一通电话。
他拿起来接听,直截了当和对面说:“说了不需要,违约金你看着扣。”
刚要挂断,对面匆匆道:“抱歉沈先生,我自作主张跑来了,就在您地址给的这房子前。因为您当时填写的有关同性感情,所以有些东西我想您可以看看。”
人都来了,不见就赶回去有些不尊重。沈父不耐烦地下楼去开门,外面的医生头发半白,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模样像学校里教书育人的老师。
看见他后,心理医生站在门前,给他递来厚厚一沓的文件夹。
“先生,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同性恋从精神病的范畴里删除了,而我国医学界也早做出了相同决定,所以我认为您来询问医生,一定是自己觉得不知怎么面对这件事,您可以看看这些,这里或许有您想要的回答。”
沈父怒道:“你是变着角度说心理有问题的是我?”
“不不不……”医生忙否认,他说:“其实从业心理医生这么多年,已经很多家长都因为这件事找到我这里,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没人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里。但实际上光是我们国家,就已经不精确统计到七千多万的同性恋者,这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种……或许您可以理解为,这是大自然造成的。”
沈父复杂地看着那个文件夹,有种传销传到了家门口的感觉。
他带着点审视的目光,将门开的更大一些,“你先进来吧。”
医生从口袋里拿出鞋套穿上,去沙发上正襟危坐。沈父则翻开那些文件,他以为会是什么数据证明,写着什么鸡汤一样洗脑的话,但他所想的这些都没有。
几百张纸,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的真实故事。
每个故事里涉及到的人都不同,从事各种各样行业的父母,性格有温柔也有严苛,来自国家最东或是最西,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同性恋。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将声音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沈父渐渐了解到,虽然国内有那么多的同性恋者,但身边生活中却没见过,是因为外界的偏见和他们自身缺乏认同感。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同的,也很难迈出对外公开的那一步,因此比男女相爱的情侣要走更长、更泥泞的一段路。
所有的故事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或许书写下这些故事的就是故事里的家长们。其中有一位在结尾中写道:如何去爱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事实。为什么要改变一种事实?它就是上帝关上门后留下的那扇窗。
他看着那行字,久久没有翻到后页。对面的医生温和地说:“那是我妻子写的,我们有一个女儿。”
第64章 一起过年吧(完结)
家里的所有茶具都是封曼舒在打理,沈父想再去找个可替代的也无从下手,去仓库翻来翻去,还是空手而归了。
不就是过个年,平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清净,年有什么好过的?他才不稀罕。
把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的汤圆倒掉,沈父重新回了书房,一看桌上那些单身女性的资料,烦躁的感觉又升腾而起,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将那些东西都扔了垃圾桶。
老蔚总说的是有道理,他们父母图个什么?就是图孩子幸福快乐。他让沈念筠找个好婆家、让她学点本事不光靠家中吃饭,不都是为了她以后着想?他想让沈听澜娶个女人,不遭受其他人古怪的目光,这也有问题吗?
但他又想到老蔚总所说的另一些——
“沈哥,我一开始听蔚羌妈妈说这事儿时啊,我的火气也蹭一下就上来了。我想着好你个小子,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样回头来给你爸你妈一刀?那时候啊我是什么情绪?我和他妈妈都惶恐、孤独,因为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孤助无援,无人理解。但又一下子,我也是在那一瞬间想通的。我所有的茫然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这种喜欢同性、成为同性恋的身份已经给了他们压力,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是和孩子们遇到苦难时一样,把这份压力给减小一些……”
这些话就像是魔咒,在沈父脑海里回荡不断。
他离开书房,去了沈听澜的房间,想去找一些蛛丝马迹,证明儿子还有救。
大学毕业后沈听澜和沈念筠都搬离了这里,留在他们卧室的东西少之又少。
不过沈听澜一向如此,他不像沈念筠喜欢乱买东西,也不爱那些有钱人的集体活动,这么些年来除了在他的叮嘱下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全都投给了家里的公司。他原本以此为豪,因为沈听澜在同龄家长口中都是最优秀的存在,但他现在看来,沈听澜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场从出生起到现在漫长的告别,像是从最初就已经在慢慢地、一点点地为以后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做准备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夏天起,沈听澜就开始关注他们的身体,坚持带他与封曼舒去体检,将所有他们有想要意愿的物品搜罗进门,偶尔会回来给封曼舒做一些菜,分着心思用在他们身上。
他觉得这是儿子更成熟的一项标志,但他现在回想起,沈听澜遇到蔚羌也是在这个夏天。
儿子的改变是什么所致不言而喻,这点让他感到心酸。
正伤感着,那位取消了预约的心理医生又打来一通电话。
他拿起来接听,直截了当和对面说:“说了不需要,违约金你看着扣。”
刚要挂断,对面匆匆道:“抱歉沈先生,我自作主张跑来了,就在您地址给的这房子前。因为您当时填写的有关同性感情,所以有些东西我想您可以看看。”
人都来了,不见就赶回去有些不尊重。沈父不耐烦地下楼去开门,外面的医生头发半白,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模样像学校里教书育人的老师。
看见他后,心理医生站在门前,给他递来厚厚一沓的文件夹。
“先生,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同性恋从精神病的范畴里删除了,而我国医学界也早做出了相同决定,所以我认为您来询问医生,一定是自己觉得不知怎么面对这件事,您可以看看这些,这里或许有您想要的回答。”
沈父怒道:“你是变着角度说心理有问题的是我?”
“不不不……”医生忙否认,他说:“其实从业心理医生这么多年,已经很多家长都因为这件事找到我这里,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没人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里。但实际上光是我们国家,就已经不精确统计到七千多万的同性恋者,这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种……或许您可以理解为,这是大自然造成的。”
沈父复杂地看着那个文件夹,有种传销传到了家门口的感觉。
他带着点审视的目光,将门开的更大一些,“你先进来吧。”
医生从口袋里拿出鞋套穿上,去沙发上正襟危坐。沈父则翻开那些文件,他以为会是什么数据证明,写着什么鸡汤一样洗脑的话,但他所想的这些都没有。
几百张纸,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的真实故事。
每个故事里涉及到的人都不同,从事各种各样行业的父母,性格有温柔也有严苛,来自国家最东或是最西,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同性恋。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将声音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沈父渐渐了解到,虽然国内有那么多的同性恋者,但身边生活中却没见过,是因为外界的偏见和他们自身缺乏认同感。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同的,也很难迈出对外公开的那一步,因此比男女相爱的情侣要走更长、更泥泞的一段路。
所有的故事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或许书写下这些故事的就是故事里的家长们。其中有一位在结尾中写道:如何去爱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事实。为什么要改变一种事实?它就是上帝关上门后留下的那扇窗。
他看着那行字,久久没有翻到后页。对面的医生温和地说:“那是我妻子写的,我们有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