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家如今什么也没有了,能与邬氏一族联姻,杨家求之不得。
    傅氏原本想推了这门事,可是听到皇后这样说,她猛的意识到,对于外甥女的亲事,决定权不在她,而在杨家。
    傅氏强忍着心中的不甘,问道:邬大人今年多少春秋?
    皇后说道:只有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朝中需要他这样的中流砥柱。
    四十出头的正四品,背靠强大家族,的确堪称中流砥柱。
    只要不出差错,邬家先还能再升,说不定还能在阁老的位子上乞骸骨。
    正如皇后如说,这的确是一门好亲。
    傅氏用最快的速度说服了自己,她看向皇后,问道:不知这位邬大人是在任上,还是恰好在京城?
    皇后立刻猜到傅氏已经默认了,她道:邬大人前几日进京谢恩,如今正在京城。
    皇后顿了顿,道:不如这样吧,一会儿让素云跟你一起出宫,你和她继母商议一下,趁着邬大人还在京城,该相看就相看,该议亲就议亲,等到你们把这事议得差不多了,本宫便替你们去求陛下的恩典,给他们赐婚,让素云风风光光去做知府太太。
    傅氏连忙谢恩,退了出去。
    她在宫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杨素云挽着个小包袱走了出来。
    傅氏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外甥女刚刚哭过,她看一眼宫门前的侍卫,连忙让家里的丫鬟扶着杨素云上了马车。
    坐到车上,傅氏看着杨素云苍白的脸色,红肿的眼睛,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问了出来: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惹得皇后娘娘不高兴了?
    第四二二章 马车
    陆家与皇室走得很近,陆家的孙辈与皇帝的几个孩子年纪相仿,除了陆锦行以外,陆锦朝与邹驸马一样,都曾是太子伴读,而陆大姑娘与太子妃一起,给公主做过伴读。
    而陆老太爷对于皇帝而言,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对于陆家而言,杨素云这位表姑娘,若是能嫁给二皇子,那是锦上添花,若是不能,也无关紧要。
    但是对于杨家,意义便不同了。
    杨家本来就不是名门望族,杨家的子弟也不成器,用尽祖荫之后也就一无所有了。
    傅氏的娘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出过进士,她和妹妹小傅氏先后嫁给陆家和杨家。
    那时陆家只是卫国公府的旁支,陆老太爷也只有一个举人的功名,杨家虽然也不是大户,但是薄有家产,杨家少爷也是一位读书人。
    当时的陆家和杨家相差不多,两姐妹都算是低嫁。
    可是二十多年后,陆家除了陆老太爷之外,先后又出了陆大先生和陆二先生,就连陆锦朝也成了年代一代中的佼佼者。
    而相比于陆家,杨家却是走上了下坡路,杨家的姻亲不但没有助力,而要靠着杨家帮忙,小傅氏死得早,杨家在小傅氏死后便迫不及待地续弦,这令傅家很是不满,连带着陆家和杨家也没有了走动。
    因此,可想而知,杨素云便成了杨家能够抓住的那根稻草。
    从杨素云进宫开始,杨家便盼望杨素云最好能够一辈子留在宫里,若是嫁不成皇子,能够被皇帝看上也好。
    傅氏虽然不常进宫,但是与皇后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她深知皇后的为人处世,因此她才会问杨素云是不是做过什么令皇后不悦的事。
    杨素云哭着摇头:素云牢记姨母的叮嘱,在宫里小心谨慎,与人为善,恪守规矩,从未有过丝毫逾越。
    傅氏眉头微蹙,她也相信杨素云没有这个胆子,她忽然想起上元节灯会,女儿对她说过的事,傅氏问道:你那姑母是否又找过你?
    杨素云道:上次回家,姑母家的妹妹送过素云两条帕子,其他的倒是没有。
    傅氏的眉头锁得更紧,她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事会令皇后下定决心让杨素云出宫。
    对了,你在宫里可曾见过二殿下?傅氏问道。
    杨素云想起那日的事,眼泪便又涌了出来:那日二殿下进宫,皇后娘娘让素云陪着二殿下谈论佛法,可二殿下却执意要陪皇后娘娘练字,之后素云便没有见过二殿下了。
    傅氏叹了口气,这就是了,皇后让素云与二皇子谈论佛法,这是想要撮合他们,二皇子却要去练字,想来是没有这个心思,定然是二皇子向皇后表明心意,皇后便决定让杨素云出宫。
    说来说去,还是两人没有缘份。
    傅氏拍拍杨素云的手,怜惜地说道:皇后今天给我提了你的亲事,我觉得倒是也不错,男方虽然年龄大了一些,又是续弦,但前妻去世多年,他才肯续弦,说明是个情深意重之人,且他位高权重,前程锦绣......
    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后是不会直接和杨素云说的。
    因此,杨素云并不知道皇后与姨母说了什么。
    现在听说皇后竟然要给她指婚,她心里一沉,但当听到傅氏说到这里,她那沉下去的芳心又悬了起来。
    年龄比她大......续弦......前妻去世多年......位高权重......
    杨素云的心怦怦直跳,如同小鹿乱撞,真的是那个人吗,皇帝要收回成命了吗?可为何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返回顶部↑
    杨家如今什么也没有了,能与邬氏一族联姻,杨家求之不得。
    傅氏原本想推了这门事,可是听到皇后这样说,她猛的意识到,对于外甥女的亲事,决定权不在她,而在杨家。
    傅氏强忍着心中的不甘,问道:邬大人今年多少春秋?
    皇后说道:只有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朝中需要他这样的中流砥柱。
    四十出头的正四品,背靠强大家族,的确堪称中流砥柱。
    只要不出差错,邬家先还能再升,说不定还能在阁老的位子上乞骸骨。
    正如皇后如说,这的确是一门好亲。
    傅氏用最快的速度说服了自己,她看向皇后,问道:不知这位邬大人是在任上,还是恰好在京城?
    皇后立刻猜到傅氏已经默认了,她道:邬大人前几日进京谢恩,如今正在京城。
    皇后顿了顿,道:不如这样吧,一会儿让素云跟你一起出宫,你和她继母商议一下,趁着邬大人还在京城,该相看就相看,该议亲就议亲,等到你们把这事议得差不多了,本宫便替你们去求陛下的恩典,给他们赐婚,让素云风风光光去做知府太太。
    傅氏连忙谢恩,退了出去。
    她在宫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杨素云挽着个小包袱走了出来。
    傅氏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外甥女刚刚哭过,她看一眼宫门前的侍卫,连忙让家里的丫鬟扶着杨素云上了马车。
    坐到车上,傅氏看着杨素云苍白的脸色,红肿的眼睛,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问了出来: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惹得皇后娘娘不高兴了?
    第四二二章 马车
    陆家与皇室走得很近,陆家的孙辈与皇帝的几个孩子年纪相仿,除了陆锦行以外,陆锦朝与邹驸马一样,都曾是太子伴读,而陆大姑娘与太子妃一起,给公主做过伴读。
    而陆老太爷对于皇帝而言,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对于陆家而言,杨素云这位表姑娘,若是能嫁给二皇子,那是锦上添花,若是不能,也无关紧要。
    但是对于杨家,意义便不同了。
    杨家本来就不是名门望族,杨家的子弟也不成器,用尽祖荫之后也就一无所有了。
    傅氏的娘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出过进士,她和妹妹小傅氏先后嫁给陆家和杨家。
    那时陆家只是卫国公府的旁支,陆老太爷也只有一个举人的功名,杨家虽然也不是大户,但是薄有家产,杨家少爷也是一位读书人。
    当时的陆家和杨家相差不多,两姐妹都算是低嫁。
    可是二十多年后,陆家除了陆老太爷之外,先后又出了陆大先生和陆二先生,就连陆锦朝也成了年代一代中的佼佼者。
    而相比于陆家,杨家却是走上了下坡路,杨家的姻亲不但没有助力,而要靠着杨家帮忙,小傅氏死得早,杨家在小傅氏死后便迫不及待地续弦,这令傅家很是不满,连带着陆家和杨家也没有了走动。
    因此,可想而知,杨素云便成了杨家能够抓住的那根稻草。
    从杨素云进宫开始,杨家便盼望杨素云最好能够一辈子留在宫里,若是嫁不成皇子,能够被皇帝看上也好。
    傅氏虽然不常进宫,但是与皇后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她深知皇后的为人处世,因此她才会问杨素云是不是做过什么令皇后不悦的事。
    杨素云哭着摇头:素云牢记姨母的叮嘱,在宫里小心谨慎,与人为善,恪守规矩,从未有过丝毫逾越。
    傅氏眉头微蹙,她也相信杨素云没有这个胆子,她忽然想起上元节灯会,女儿对她说过的事,傅氏问道:你那姑母是否又找过你?
    杨素云道:上次回家,姑母家的妹妹送过素云两条帕子,其他的倒是没有。
    傅氏的眉头锁得更紧,她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事会令皇后下定决心让杨素云出宫。
    对了,你在宫里可曾见过二殿下?傅氏问道。
    杨素云想起那日的事,眼泪便又涌了出来:那日二殿下进宫,皇后娘娘让素云陪着二殿下谈论佛法,可二殿下却执意要陪皇后娘娘练字,之后素云便没有见过二殿下了。
    傅氏叹了口气,这就是了,皇后让素云与二皇子谈论佛法,这是想要撮合他们,二皇子却要去练字,想来是没有这个心思,定然是二皇子向皇后表明心意,皇后便决定让杨素云出宫。
    说来说去,还是两人没有缘份。
    傅氏拍拍杨素云的手,怜惜地说道:皇后今天给我提了你的亲事,我觉得倒是也不错,男方虽然年龄大了一些,又是续弦,但前妻去世多年,他才肯续弦,说明是个情深意重之人,且他位高权重,前程锦绣......
    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后是不会直接和杨素云说的。
    因此,杨素云并不知道皇后与姨母说了什么。
    现在听说皇后竟然要给她指婚,她心里一沉,但当听到傅氏说到这里,她那沉下去的芳心又悬了起来。
    年龄比她大......续弦......前妻去世多年......位高权重......
    杨素云的心怦怦直跳,如同小鹿乱撞,真的是那个人吗,皇帝要收回成命了吗?可为何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