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3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样学样,邹青竹跟着瞅他一眼,然后也吃了起来。
    见邹青竹和文慧出了厨房,杜双伶用筷子夹半块送到张宣嘴边,轻声说:“可能有点烫,你试着点吃。”
    望着浓油赤酱的亮红扣肉片,张宣感慨一声:“还是媳妇疼我。”
    杜双伶瞄一眼厨房门口:“知道就好,别总惦记着给别人洗心口。”
    “我!……”
    张宣气得蛋疼,直接张开把肉叼到嘴里。
    杜双伶问:“味道怎么样?”
    张宣有一说一:“肉质软烂,滑溜醇香,肥而不腻。好吃,你也吃。”
    说着,张宣拿双筷子给她喂了一块。
    杜双伶咬了一小口,嚼几口就说:“嗯,真的好吃,我跟文慧学这个菜怎么样?”
    张宣仿佛听到了天下奇闻:“你?”
    杜双伶嗯了一声,“我。”
    张宣不敢置信:“你是哪里想不开?竟然想学做菜了?”
    杜双伶片了片他:“我就学这一个菜,我看着也不是很难的样子。”
    张宣不说话了,他感觉双伶同志话里有话,还是识趣地闭嘴好。
    ……
    今天心情不错,就着小酒,吃着梅菜扣肉,张宣吃的很是瓷实。
    吃完夜宵,看了看时间,才10点过,张宣进了书房,开始写作。
    不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5000字必须有。
    这是底线。
    凌晨四点过,外面有鸡在打鸣,天开始亮了。
    张宣搁下笔,粗粗统计一番字数,“发条女孩”已经超过了20万字。
    还有十万字左右,差不多半个月可以搞定,这般想着,张宣也是心满意足地回了卧室。
    感到熟悉的气息在抱自己,杜双伶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瞅了瞅,随后道:“才睡啊。”
    “嗯。”
    “别闹,你不困嘛……”
    “我现在不困,有点兴奋。”
    “写完本了?”
    “还没有。”
    “那你……”
    “我现在有点兴奋……”
    ……
    否极泰来,兴奋到极致过后,就是累得像一滩烂泥。
    这一觉张宣睡得舒服。
    要不半途被杜双伶喊醒,他还能睡。
    张宣半睡半醒,翻个身子问:“怎么了?”
    杜双伶压低声音说:“起来接电话,八五长篇小说奖……”
    听到是获奖的电话,没等她说完,张宣已经一咕噜爬了起来。
    “……嗯嗯……好……谢谢……再次感谢……没问题……应该的……”
    果然是八五长篇小说奖组委会打来的电话,张宣耐着性子听完,把听筒一放,回头就抱着杜双伶原地转了五圈。
    杜双伶感觉人都快要转飞了,但还是很开心,双手箍着他的脖子,两眼汪汪定定地看着他,“亲爱的,我为你自豪。”
    “还有让你更自豪的!”张宣凑头亲他一口,不浪费时间,抱着她进了卧室。
    “怎么又来,你不休息嘛?”似乎知道他要干什么,杜双伶嗔怪一声,有些担心他身体。
    张宣眨巴眼,直接把她平放到床上。
    随后跟着上了床。
    ……
    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写实报道了一则新闻,关于作家三月的新闻:
    他被誉为“中国谍战小说之王”,国内外读者群体庞大,深受喜爱。
    他的第一部小说“风声”,中国谍战小说的开山之作。
    一经推出就畅销中国大陆、港澳台、韩国日本、法国以及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销量超过500万册,力压“白鹿原”和“废都”,成为世界畅销书作家。这一切他只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
    他的“风声”被英国经典文库企鹅文库收录,他也成为首位被该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
    他的第二部作品“潜伏”,销量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两个月内突破300万册。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他就是三月。八五长篇小说奖的获得者。
    ……
    01,童年困苦,老兵为伍,日记为伴,奠定写作基础。
    作家三月出生在湘省邵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
    他的父亲意外早逝,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姐出过严重车祸,在这样特殊的年代里,这样的家庭,贫穷让他的童年过得十分艰难。
    在那些岁月里,三月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都与老人、日记倾诉。
    三月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小时候我很孤独,与村里退伍老人聊天是我为数不多的交流通道,日记本是我唯一的挚友。也因为此,为我日后走上写作之路埋下了种子。
    而童年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三月的创作。
    1994年4月1日,他出版了“风声”,他把自己童年的经历都融入其中。结果大获成功,晋升为千万富翁。
    02,认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
    因为喜欢和退伍老兵交流,喜欢了解大变革时期的动荡故事,三月从7岁放牛开始保持这种兴趣,为他之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993年,三月开始潜心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风声”。
    当时三月不会想到,这本书一写,就是18个月,这几乎是他最美好的年华。
    在这18个月中,他一次次写稿,又一次次改稿,最后定稿的时候,他一共修改了13次。
    在不断修改的18个月中,三月精益求精,始终没有放弃。三月曾经说“风声”出版了25万字,但前后报废的有200万字。
    “风声”一经出版,三月一战成名。
    正是他的这种“偏执”,读者才有机会看到了“风声”这样优秀的作品。
    三月说:我们有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放弃,可能就是需要一点这种“偏执”的劲头,不看到结果,决不放弃。
    03,把写作养成一种习惯。
    三月一直说自己不是天赋型的选手。他曾经说自己,没有一个马尔克斯的脑袋,没有那些优秀小说家的才华。
    他说写作是一种日常,跟过日子一样。
    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00天是在写作。每天准时进书房,然后冥想找状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接着开始熬夜写作。
    ……
    这则新闻报道篇幅很大,内容却朴实无华,少了以往的浮夸。
    也正是因为报道写实,中大校长端着报纸看得很认真,几乎是一字一字看。
    花费十多分钟看完,中大校长静思两分钟,随后取下眼镜,开始喝茶。
    这时旁边的大女儿拿过报纸看了起来,阅读完后就惊讶问:“爸,这三月还真是你学校里的人啊?”
    中大校长和煦笑笑:“想不到吧。”
    大女婿看完后感慨:“这样的人万中无一。”
    旁边的小女儿问:“爸,这三月叫什么,大几的?”
    中大校长精神很好:“你们没看报纸上都没披露出来吗,还在保密阶段,到时候要是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自然是瞒不住咯。”
    小女儿一脸古怪:“你不会还真的指望这般年纪就获得茅盾文学奖吧?”
    中大校长撇一眼小女儿,呷一口茶,惬意地问: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是多少岁?”
    小女儿反驳:“人家王勃可是不出世的大才子……”
    小女儿反驳到一半,突然说不下去了,从姐夫手里拿过报纸看了起来。
    见小女儿自己打自己脸,中大校长乐呵呵道:“中大校庆的时候,你们应该能看到他。”
    旁边的老伴秒懂,老花镜下的眼睛往上斜:“你又要上台露一手?”
    中大校长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人不知不觉就老咯。”
    ……
    邵市。
    办公室看完报纸的文征,想了想,拿起电话给廖芸打了过去。
    电话响一声就通了。
    知道自己丈夫的严谨脾性,廖芸有些意外:“你工作期间竟然给我打电话,说说吧,什么事?”
    文征说:“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你去看看。”
    廖芸意会,“关于张宣的?” ↑返回顶部↑
    有样学样,邹青竹跟着瞅他一眼,然后也吃了起来。
    见邹青竹和文慧出了厨房,杜双伶用筷子夹半块送到张宣嘴边,轻声说:“可能有点烫,你试着点吃。”
    望着浓油赤酱的亮红扣肉片,张宣感慨一声:“还是媳妇疼我。”
    杜双伶瞄一眼厨房门口:“知道就好,别总惦记着给别人洗心口。”
    “我!……”
    张宣气得蛋疼,直接张开把肉叼到嘴里。
    杜双伶问:“味道怎么样?”
    张宣有一说一:“肉质软烂,滑溜醇香,肥而不腻。好吃,你也吃。”
    说着,张宣拿双筷子给她喂了一块。
    杜双伶咬了一小口,嚼几口就说:“嗯,真的好吃,我跟文慧学这个菜怎么样?”
    张宣仿佛听到了天下奇闻:“你?”
    杜双伶嗯了一声,“我。”
    张宣不敢置信:“你是哪里想不开?竟然想学做菜了?”
    杜双伶片了片他:“我就学这一个菜,我看着也不是很难的样子。”
    张宣不说话了,他感觉双伶同志话里有话,还是识趣地闭嘴好。
    ……
    今天心情不错,就着小酒,吃着梅菜扣肉,张宣吃的很是瓷实。
    吃完夜宵,看了看时间,才10点过,张宣进了书房,开始写作。
    不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5000字必须有。
    这是底线。
    凌晨四点过,外面有鸡在打鸣,天开始亮了。
    张宣搁下笔,粗粗统计一番字数,“发条女孩”已经超过了20万字。
    还有十万字左右,差不多半个月可以搞定,这般想着,张宣也是心满意足地回了卧室。
    感到熟悉的气息在抱自己,杜双伶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瞅了瞅,随后道:“才睡啊。”
    “嗯。”
    “别闹,你不困嘛……”
    “我现在不困,有点兴奋。”
    “写完本了?”
    “还没有。”
    “那你……”
    “我现在有点兴奋……”
    ……
    否极泰来,兴奋到极致过后,就是累得像一滩烂泥。
    这一觉张宣睡得舒服。
    要不半途被杜双伶喊醒,他还能睡。
    张宣半睡半醒,翻个身子问:“怎么了?”
    杜双伶压低声音说:“起来接电话,八五长篇小说奖……”
    听到是获奖的电话,没等她说完,张宣已经一咕噜爬了起来。
    “……嗯嗯……好……谢谢……再次感谢……没问题……应该的……”
    果然是八五长篇小说奖组委会打来的电话,张宣耐着性子听完,把听筒一放,回头就抱着杜双伶原地转了五圈。
    杜双伶感觉人都快要转飞了,但还是很开心,双手箍着他的脖子,两眼汪汪定定地看着他,“亲爱的,我为你自豪。”
    “还有让你更自豪的!”张宣凑头亲他一口,不浪费时间,抱着她进了卧室。
    “怎么又来,你不休息嘛?”似乎知道他要干什么,杜双伶嗔怪一声,有些担心他身体。
    张宣眨巴眼,直接把她平放到床上。
    随后跟着上了床。
    ……
    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写实报道了一则新闻,关于作家三月的新闻:
    他被誉为“中国谍战小说之王”,国内外读者群体庞大,深受喜爱。
    他的第一部小说“风声”,中国谍战小说的开山之作。
    一经推出就畅销中国大陆、港澳台、韩国日本、法国以及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销量超过500万册,力压“白鹿原”和“废都”,成为世界畅销书作家。这一切他只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
    他的“风声”被英国经典文库企鹅文库收录,他也成为首位被该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
    他的第二部作品“潜伏”,销量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两个月内突破300万册。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他就是三月。八五长篇小说奖的获得者。
    ……
    01,童年困苦,老兵为伍,日记为伴,奠定写作基础。
    作家三月出生在湘省邵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
    他的父亲意外早逝,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姐出过严重车祸,在这样特殊的年代里,这样的家庭,贫穷让他的童年过得十分艰难。
    在那些岁月里,三月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都与老人、日记倾诉。
    三月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小时候我很孤独,与村里退伍老人聊天是我为数不多的交流通道,日记本是我唯一的挚友。也因为此,为我日后走上写作之路埋下了种子。
    而童年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三月的创作。
    1994年4月1日,他出版了“风声”,他把自己童年的经历都融入其中。结果大获成功,晋升为千万富翁。
    02,认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
    因为喜欢和退伍老兵交流,喜欢了解大变革时期的动荡故事,三月从7岁放牛开始保持这种兴趣,为他之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993年,三月开始潜心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风声”。
    当时三月不会想到,这本书一写,就是18个月,这几乎是他最美好的年华。
    在这18个月中,他一次次写稿,又一次次改稿,最后定稿的时候,他一共修改了13次。
    在不断修改的18个月中,三月精益求精,始终没有放弃。三月曾经说“风声”出版了25万字,但前后报废的有200万字。
    “风声”一经出版,三月一战成名。
    正是他的这种“偏执”,读者才有机会看到了“风声”这样优秀的作品。
    三月说:我们有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放弃,可能就是需要一点这种“偏执”的劲头,不看到结果,决不放弃。
    03,把写作养成一种习惯。
    三月一直说自己不是天赋型的选手。他曾经说自己,没有一个马尔克斯的脑袋,没有那些优秀小说家的才华。
    他说写作是一种日常,跟过日子一样。
    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00天是在写作。每天准时进书房,然后冥想找状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接着开始熬夜写作。
    ……
    这则新闻报道篇幅很大,内容却朴实无华,少了以往的浮夸。
    也正是因为报道写实,中大校长端着报纸看得很认真,几乎是一字一字看。
    花费十多分钟看完,中大校长静思两分钟,随后取下眼镜,开始喝茶。
    这时旁边的大女儿拿过报纸看了起来,阅读完后就惊讶问:“爸,这三月还真是你学校里的人啊?”
    中大校长和煦笑笑:“想不到吧。”
    大女婿看完后感慨:“这样的人万中无一。”
    旁边的小女儿问:“爸,这三月叫什么,大几的?”
    中大校长精神很好:“你们没看报纸上都没披露出来吗,还在保密阶段,到时候要是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自然是瞒不住咯。”
    小女儿一脸古怪:“你不会还真的指望这般年纪就获得茅盾文学奖吧?”
    中大校长撇一眼小女儿,呷一口茶,惬意地问: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是多少岁?”
    小女儿反驳:“人家王勃可是不出世的大才子……”
    小女儿反驳到一半,突然说不下去了,从姐夫手里拿过报纸看了起来。
    见小女儿自己打自己脸,中大校长乐呵呵道:“中大校庆的时候,你们应该能看到他。”
    旁边的老伴秒懂,老花镜下的眼睛往上斜:“你又要上台露一手?”
    中大校长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人不知不觉就老咯。”
    ……
    邵市。
    办公室看完报纸的文征,想了想,拿起电话给廖芸打了过去。
    电话响一声就通了。
    知道自己丈夫的严谨脾性,廖芸有些意外:“你工作期间竟然给我打电话,说说吧,什么事?”
    文征说:“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你去看看。”
    廖芸意会,“关于张宣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