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08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怪不得唐亡,这元载也太不晓事了。胡椒又不贵,去坊市里买不就是了?”妇人感叹道。
    “胡椒不贵?”赵匡明感觉自己的认知被颠覆了:“西域胡商远道运来,贵得很。你可知胡椒产于天竺?”
    “啊?”妇人张大了嘴巴,惊讶不已。
    “胡椒以前是很贵,现在没那么贵了。”老人走了过来,说道:“官人有所不知,这些胡椒都是从密州、海州运来的。”
    “杖翁有见识,连海州、密州都知道。”赵匡明哈哈一笑,问道:“莫非是大食胡商浮海运来?”
    老人有些不太确定,含糊地说道:“或许是吧。不过,听我家大郎的同袍说,运到咱们这里来的胡椒,至少三一之数,产自安南。”
    赵匡明又被狠狠地震惊了一下。
    他好读书,知道前唐之时,胡椒多从陆路,由粟特、波斯胡商的驼队转运而来。如果大食胡商用海船运来密州,那个量确实不是驼队可以比的。
    其实他曾经想过,如果把胡椒价格打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人买,进而赚更多的钱呢?他仔细推演了一番,发现可能性极大。
    只可惜,甚少有人这么做。
    胡椒这东西,唐初还被人当做药材使用,价格昂贵。后来胡商发现中原需要这种东西,于是多运了一些过来,价格慢慢降低,渐渐被人当在调味料使用。时至今日,胡椒的价格已经下降很多了,只有唐初时几分之一,但依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
    可眼前见到的事情颠覆了他的认知。一个府兵家庭在腌肉时,居然大量使用胡椒,难道最近又降价了?
    “安南何时产胡椒了?”赵匡明有些不解。
    “这却不知了。我家大郎也是听别人这么说而已。”老人说道:“不过谁又说得准呢?安南也是朝廷治下吧?若能广种胡椒,兴许是大好事呢。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离了胡椒,这肉就没法吃了。”
    “为何?”
    “不用胡椒,味道太腥、太臭,卖都卖不上价。便是自己人吃,也觉得膈应。”老人说道。
    “以前没胡椒时怎么办的?”
    “有些草根比较辣,勉强合用。”
    “比之胡椒如何?”
    “不好比,不好比。”老人笑了,说道:“反正咱家也用得起胡椒,何必再去找辣根呢?”
    “衙内。”姚洎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安南确实产胡椒了,几年前才有的事。去岁在洛阳碰到静海军进奏院的人,说那边种胡椒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是朝廷下令的。但安南胡椒也是大食胡商转运过来的,他们船多,熟悉海况,航海本事高,船也好,因此在见到北地对胡椒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大之后,便大批量采买安南胡椒,运至海州、密州、登州等地售卖,获利颇丰。”
    “如果——”赵匡明转过头来,看着姚洎,说道:“如果北地家家户户都买胡椒,那该是多大的买卖?财帛动人心啊,什么买卖最赚钱?不是珊瑚、珍珠、玉石之类的稀罕货,而是人人都要用的大路货。”
    “确实是个好买卖!”姚洎也叹道:“若经营得法,富可敌国不可成问题。”
    他看得出来,执行了三茬轮作制的北方民户,每年都有大量老弱牲畜需要宰杀。甚至于,当行情好时,健壮的牲畜也不是不能杀。
    一家一户可能没什么,也就一两头牛、二十多只羊的数量,但一千户、一万户乃至十万户呢?这是什么概念?如果都用胡椒来腌肉去异味,那得是一个多大的市场?不敢想象。
    “有那么多胡椒吗?”赵匡明喃喃自语道:“难道要把安南的地全种上胡椒?可能吗?”
    赵匡明、姚洎并不知道,历史上15世纪的葡萄牙乡村,每到深秋,家家户户开始宰杀牲畜,腌制肉类。因为有浓重的异味,因此需要香料来压一压,作为三大香料(胡椒、肉豆蔻皮、丁香)中最便宜的一种,胡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从土耳其人手里拿货,土耳其人又通过阿拉伯海商从印度采买。
    但当有一天土耳其人实施贸易禁运的时候,香料、丝绸全他娘地断了,逼得葡萄牙人自己出海寻找香料。发展到后面,葡萄牙自然而然成了第一个殖民帝国。
    如今大夏北方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很奇特的。
    羊毛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兴盛,毛布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开始在长江流域流行了。人家虽然在南方,但冬天是真的阴冷,对毛布的需求不比北方人少。
    奶制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奶粉已经成了军中制式干粮之一,军官们都说好,因为极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然后便是肉类了。三茬轮作制下,以六十亩地为例,至少可以养二十头牛。如果不养牛,可以养三百只以上的羊。牛羊都是有寿命的,每年都有老死、病死或意外死的,宰杀量极大。而大规模的宰杀一般在深秋开始,受限于加工水平,肉的异味很重,最好有香料遮盖,这不就凭空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么?
    当然,前提是把香料价格打下来。这就需要大面积种植以及相对较为发达的海运行业了,因为胡椒这种东西,冷的地方种不了啊。
    “我怀疑圣人在二十多年前就预见到了今日。”赵匡明叹道:“安南那破地方,即便老百姓犁地都犁出火星子了,能种得了那么多胡椒吗?他们愿意吗?”
    “在斧钺面前,没有什么是不愿意的。”姚洎也连连感叹:“只要老百姓需要这种东西,有钱赚,有大钱赚,那么就拦不住。安南诸州,或许一辈子要给北人种胡椒了,不种还不行。”
    第007章 驿站之夜
    赵匡明、姚洎二人在杖翁家住了两天才离开。
    羊肉是吃了个饱。实话实说,胡椒腌的羊肉,味道确实不错。
    这一家的饮食带有很浓重的关北风格。
    烙饼、煮肉、酥油菜乳酪——最后一种是凉拌,听起来有点像黑暗料理,但历史上西夏人就有用酥油、乳酪拌蔬菜生吃的做法,还有捣碎果子后做果酱,花样还是很多的。
    离开兴唐后,继续向东,穿过妫州,出军都陉,过昌平县,一路抵达北平府,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十八日了。
    路上的感慨还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就是,操关西口音的人真多!
    姚洎曾经说了一句“道破天机”的话:参、柔、朔、云、蔚、妫六州,多关北移民,而北平府、蓟州、平州、涿州四地,自李克用时代便连年征战,夏军来了后,又厮杀不休,随后爆发编户之乱,大量人口或死伤,或外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来自关内道、关北道诸州的移民。
    在地图上连一条线就知道了,阴山、代北、幽州,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关中、河东、河北,而这些地方的原住民被大量替换,圣人这是生生造出了一个核心地盘出来。
    “连有人造反怎么办都想好了。”赵匡明嬉笑道:“河北造反的话,浩浩荡荡的大军自幽、涿、平、蓟、妫等州南下,禁军沿永济渠北上,或还有水师自辽东西进登陆,那还打个屁。”
    “河北刺头多。今岁圣人北伐,留守河北的还有两支禁军和河东降众七八万人,若无人留守,河北人敢断了永济渠,让前线十几万大军吃土。”姚洎也笑道。
    阴山、燕山以北的草原,如今看样子已十分稳固。
    不是圣人的直属奴部,就是圣人一手扶植起来的部落。后者与朝廷的关系十分密切,荣宠不衰。
    听闻四皇子邵观诚即将从海州回北平府,迎娶三泉巡检使、藏才党项族长王合的小女儿为王妃。
    对,就是那位已经在海州纳了土族吴氏为孺人的齐王。他终究还是免不了被他爹拿去做联姻工具的命运,天潢贵胄,就应该有这个觉悟。
    柔州契苾氏的嫡女,更是早早就谈好了,嫁给六皇子邵明义为妻。
    再加上与党项野利氏联姻的河阳公主,圣人对蕃部的拉拢当真不遗余力。
    “河北人也被杀怕了。”赵匡明说道:“昔年魏博户口三百万,而今不过两百万。虽然不都是本朝所杀,但再硬的骨头,被敲打了这么久,也很难支持住。”
    “确实。”姚洎说道:“方才在外头与人闲谈。王师大破契丹的消息传回后,河北士民也很振奋,再过了二三十年,等这代人老了,风气就会有所改变了。”
    “听闻洛阳讲武堂有句话,叫‘以时间换空间’,圣人炮制河北人的招数,好像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赵匡明笑了笑,道:“走,进屋。”
    今日天色已晚,他们便宿于驿站,天明后再入城。
    驿站内人山人海,嘈杂犹如菜市场。
    赵匡明定睛一看,居然有很多黔中蛮酋,而他们在——赌钱。
    “一拨又一拨排着队面圣,有人临走前都输光了,得借钱回家。”
    “带了点破烂礼物过来,礼部回赐的都是锦缎、银器,到头来还是输光。”
    “大部分人官话都不会说。会说官话的也是汉人,不知怎地当了土官。”
    “说实话,当土官比当节度使强。朝廷会收拾节度使,但不一定会收拾土官。”
    “瘴疠之地,朝廷也懒得多管。”
    驿站内也有少许往来公干的官员,赵匡明与他们坐在一起闲聊,顺便吐槽下各路蛮獠酋长们。
    “黔地大定,不是好事么?”赵匡明举杯朝人示意,道:“况且那些地方,山高林地,瘟疫较多,我等去了,怕是死无葬身之地矣。比起瘴疫,我宁可忍受渤海苦寒之地,至少没那么容易死。”
    众人心有戚戚焉。
    若哪天王师南下,占了南方诸多藩镇,肯定要大批量遣官南下。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唐末之时,乐安郡王贬了那么多官员去五管,如今还有多少活着?莫名其妙生个病,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与之相比,到苦寒之地任职的官员,多数还活蹦乱跳的。
    说句实话,渤海和五管选一个,肯定选去渤海当官,而不去五管,小命要紧。
    “菜来了。”驿将亲自出马,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炖鱼上来了。
    鱼是大黄鱼,与酸菜一起炖了,香气扑鼻。
    “终于来了!”
    “等半天了!”
    “圣人微时所爱之物,我还第一次吃呢。”
    “现在送礼,不弄几条海鱼,拿不出手啊。”
    “我家孩儿不知从哪听来的,吃了海鱼强身健体,箭术通神,非要买。”
    “我家大人听了圣人落难的故事,也想吃两条。”
    官吏们嘻嘻哈哈,运筷如飞。两条大黄鱼,不一会儿就只剩骨架了。
    赵匡明目瞪口呆,吞咽了两口唾沫,赶忙捞了一筷酸菜尝尝鲜。
    嗯,不一会儿,酸菜也见底了。
    赵匡明咽了口气,道:“往年圣人得鱼,多分赐臣下、侍卫,如今怎么驿站里也有了?”
    “还不是平海军‘屯田’得力。”
    “大夏这么多武夫,平海军是唯一一支愿意屯田的。”
    “这鱼是不错,可惜没有昆布。若与昆布一起煮了,味道更鲜。”
    “你尝过昆布?五品以上官员才得赏赐,你一九品官,哪来的昆布?”
    “现在不叫昆布啦,圣人赐名‘鹅掌菜’。今年长夏商行确实卖了一批,但很快被抢购一空。人人都想尝尝,绯紫老爷们才得赐下的昆布到底是啥滋味。”
    “我倒是听闻,直沽令赵凤想在海边种鹅掌菜,结果置于海中的木料全都朽烂了,竟是种不了。”
    “赵凤?就是那个驸马?”
    “是他,模样长得还成,学问不咋地。”
    “你就是嫉妒人家!”
    众人觥筹交错,言语不忌,气氛倒是很热烈。
    赵匡明挺喜欢这个氛围的,频频敬酒。而他酒量是真的不错,朔方生烧几杯灌下去,浑然无事,眼神清明。
    “我说……”一人放下手中的蒸饼,道:“圣人刚刚又赐下一名,曰‘海带’。听闻和昆布长得差不多,从渤海东京外海捞回来的。”
    这消息倒是新鲜,在座的大部分不知道。
    赵匡明也有些吃惊,问道:“渤海东京便是龙原府吧?我怎么记得王师还未攻克此地?”
    “是没攻克。”那人说道:“去年平海军派了两艘船,自登州赤山浦出发,途径新罗、百济,然后一路北上,小心翼翼探寻,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寻到了海带。回程之时,遇到狂风暴雨,不得已躲进渤海港口,为人所执。后来又被放了,一个月前停靠在了直沽港。”
    赵匡明在枢密院看过渤海、新罗地图,脑海中默默推演,发现平海军其实是沿着近海航行。再准确点说,就是绕着新罗、百济、高丽、渤海的陆地转圈。不过他们要找海带,确实也只能沿着近海走。 ↑返回顶部↑
    “怪不得唐亡,这元载也太不晓事了。胡椒又不贵,去坊市里买不就是了?”妇人感叹道。
    “胡椒不贵?”赵匡明感觉自己的认知被颠覆了:“西域胡商远道运来,贵得很。你可知胡椒产于天竺?”
    “啊?”妇人张大了嘴巴,惊讶不已。
    “胡椒以前是很贵,现在没那么贵了。”老人走了过来,说道:“官人有所不知,这些胡椒都是从密州、海州运来的。”
    “杖翁有见识,连海州、密州都知道。”赵匡明哈哈一笑,问道:“莫非是大食胡商浮海运来?”
    老人有些不太确定,含糊地说道:“或许是吧。不过,听我家大郎的同袍说,运到咱们这里来的胡椒,至少三一之数,产自安南。”
    赵匡明又被狠狠地震惊了一下。
    他好读书,知道前唐之时,胡椒多从陆路,由粟特、波斯胡商的驼队转运而来。如果大食胡商用海船运来密州,那个量确实不是驼队可以比的。
    其实他曾经想过,如果把胡椒价格打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人买,进而赚更多的钱呢?他仔细推演了一番,发现可能性极大。
    只可惜,甚少有人这么做。
    胡椒这东西,唐初还被人当做药材使用,价格昂贵。后来胡商发现中原需要这种东西,于是多运了一些过来,价格慢慢降低,渐渐被人当在调味料使用。时至今日,胡椒的价格已经下降很多了,只有唐初时几分之一,但依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
    可眼前见到的事情颠覆了他的认知。一个府兵家庭在腌肉时,居然大量使用胡椒,难道最近又降价了?
    “安南何时产胡椒了?”赵匡明有些不解。
    “这却不知了。我家大郎也是听别人这么说而已。”老人说道:“不过谁又说得准呢?安南也是朝廷治下吧?若能广种胡椒,兴许是大好事呢。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离了胡椒,这肉就没法吃了。”
    “为何?”
    “不用胡椒,味道太腥、太臭,卖都卖不上价。便是自己人吃,也觉得膈应。”老人说道。
    “以前没胡椒时怎么办的?”
    “有些草根比较辣,勉强合用。”
    “比之胡椒如何?”
    “不好比,不好比。”老人笑了,说道:“反正咱家也用得起胡椒,何必再去找辣根呢?”
    “衙内。”姚洎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安南确实产胡椒了,几年前才有的事。去岁在洛阳碰到静海军进奏院的人,说那边种胡椒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是朝廷下令的。但安南胡椒也是大食胡商转运过来的,他们船多,熟悉海况,航海本事高,船也好,因此在见到北地对胡椒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大之后,便大批量采买安南胡椒,运至海州、密州、登州等地售卖,获利颇丰。”
    “如果——”赵匡明转过头来,看着姚洎,说道:“如果北地家家户户都买胡椒,那该是多大的买卖?财帛动人心啊,什么买卖最赚钱?不是珊瑚、珍珠、玉石之类的稀罕货,而是人人都要用的大路货。”
    “确实是个好买卖!”姚洎也叹道:“若经营得法,富可敌国不可成问题。”
    他看得出来,执行了三茬轮作制的北方民户,每年都有大量老弱牲畜需要宰杀。甚至于,当行情好时,健壮的牲畜也不是不能杀。
    一家一户可能没什么,也就一两头牛、二十多只羊的数量,但一千户、一万户乃至十万户呢?这是什么概念?如果都用胡椒来腌肉去异味,那得是一个多大的市场?不敢想象。
    “有那么多胡椒吗?”赵匡明喃喃自语道:“难道要把安南的地全种上胡椒?可能吗?”
    赵匡明、姚洎并不知道,历史上15世纪的葡萄牙乡村,每到深秋,家家户户开始宰杀牲畜,腌制肉类。因为有浓重的异味,因此需要香料来压一压,作为三大香料(胡椒、肉豆蔻皮、丁香)中最便宜的一种,胡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从土耳其人手里拿货,土耳其人又通过阿拉伯海商从印度采买。
    但当有一天土耳其人实施贸易禁运的时候,香料、丝绸全他娘地断了,逼得葡萄牙人自己出海寻找香料。发展到后面,葡萄牙自然而然成了第一个殖民帝国。
    如今大夏北方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很奇特的。
    羊毛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兴盛,毛布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开始在长江流域流行了。人家虽然在南方,但冬天是真的阴冷,对毛布的需求不比北方人少。
    奶制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奶粉已经成了军中制式干粮之一,军官们都说好,因为极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然后便是肉类了。三茬轮作制下,以六十亩地为例,至少可以养二十头牛。如果不养牛,可以养三百只以上的羊。牛羊都是有寿命的,每年都有老死、病死或意外死的,宰杀量极大。而大规模的宰杀一般在深秋开始,受限于加工水平,肉的异味很重,最好有香料遮盖,这不就凭空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么?
    当然,前提是把香料价格打下来。这就需要大面积种植以及相对较为发达的海运行业了,因为胡椒这种东西,冷的地方种不了啊。
    “我怀疑圣人在二十多年前就预见到了今日。”赵匡明叹道:“安南那破地方,即便老百姓犁地都犁出火星子了,能种得了那么多胡椒吗?他们愿意吗?”
    “在斧钺面前,没有什么是不愿意的。”姚洎也连连感叹:“只要老百姓需要这种东西,有钱赚,有大钱赚,那么就拦不住。安南诸州,或许一辈子要给北人种胡椒了,不种还不行。”
    第007章 驿站之夜
    赵匡明、姚洎二人在杖翁家住了两天才离开。
    羊肉是吃了个饱。实话实说,胡椒腌的羊肉,味道确实不错。
    这一家的饮食带有很浓重的关北风格。
    烙饼、煮肉、酥油菜乳酪——最后一种是凉拌,听起来有点像黑暗料理,但历史上西夏人就有用酥油、乳酪拌蔬菜生吃的做法,还有捣碎果子后做果酱,花样还是很多的。
    离开兴唐后,继续向东,穿过妫州,出军都陉,过昌平县,一路抵达北平府,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十八日了。
    路上的感慨还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就是,操关西口音的人真多!
    姚洎曾经说了一句“道破天机”的话:参、柔、朔、云、蔚、妫六州,多关北移民,而北平府、蓟州、平州、涿州四地,自李克用时代便连年征战,夏军来了后,又厮杀不休,随后爆发编户之乱,大量人口或死伤,或外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来自关内道、关北道诸州的移民。
    在地图上连一条线就知道了,阴山、代北、幽州,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关中、河东、河北,而这些地方的原住民被大量替换,圣人这是生生造出了一个核心地盘出来。
    “连有人造反怎么办都想好了。”赵匡明嬉笑道:“河北造反的话,浩浩荡荡的大军自幽、涿、平、蓟、妫等州南下,禁军沿永济渠北上,或还有水师自辽东西进登陆,那还打个屁。”
    “河北刺头多。今岁圣人北伐,留守河北的还有两支禁军和河东降众七八万人,若无人留守,河北人敢断了永济渠,让前线十几万大军吃土。”姚洎也笑道。
    阴山、燕山以北的草原,如今看样子已十分稳固。
    不是圣人的直属奴部,就是圣人一手扶植起来的部落。后者与朝廷的关系十分密切,荣宠不衰。
    听闻四皇子邵观诚即将从海州回北平府,迎娶三泉巡检使、藏才党项族长王合的小女儿为王妃。
    对,就是那位已经在海州纳了土族吴氏为孺人的齐王。他终究还是免不了被他爹拿去做联姻工具的命运,天潢贵胄,就应该有这个觉悟。
    柔州契苾氏的嫡女,更是早早就谈好了,嫁给六皇子邵明义为妻。
    再加上与党项野利氏联姻的河阳公主,圣人对蕃部的拉拢当真不遗余力。
    “河北人也被杀怕了。”赵匡明说道:“昔年魏博户口三百万,而今不过两百万。虽然不都是本朝所杀,但再硬的骨头,被敲打了这么久,也很难支持住。”
    “确实。”姚洎说道:“方才在外头与人闲谈。王师大破契丹的消息传回后,河北士民也很振奋,再过了二三十年,等这代人老了,风气就会有所改变了。”
    “听闻洛阳讲武堂有句话,叫‘以时间换空间’,圣人炮制河北人的招数,好像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赵匡明笑了笑,道:“走,进屋。”
    今日天色已晚,他们便宿于驿站,天明后再入城。
    驿站内人山人海,嘈杂犹如菜市场。
    赵匡明定睛一看,居然有很多黔中蛮酋,而他们在——赌钱。
    “一拨又一拨排着队面圣,有人临走前都输光了,得借钱回家。”
    “带了点破烂礼物过来,礼部回赐的都是锦缎、银器,到头来还是输光。”
    “大部分人官话都不会说。会说官话的也是汉人,不知怎地当了土官。”
    “说实话,当土官比当节度使强。朝廷会收拾节度使,但不一定会收拾土官。”
    “瘴疠之地,朝廷也懒得多管。”
    驿站内也有少许往来公干的官员,赵匡明与他们坐在一起闲聊,顺便吐槽下各路蛮獠酋长们。
    “黔地大定,不是好事么?”赵匡明举杯朝人示意,道:“况且那些地方,山高林地,瘟疫较多,我等去了,怕是死无葬身之地矣。比起瘴疫,我宁可忍受渤海苦寒之地,至少没那么容易死。”
    众人心有戚戚焉。
    若哪天王师南下,占了南方诸多藩镇,肯定要大批量遣官南下。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唐末之时,乐安郡王贬了那么多官员去五管,如今还有多少活着?莫名其妙生个病,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与之相比,到苦寒之地任职的官员,多数还活蹦乱跳的。
    说句实话,渤海和五管选一个,肯定选去渤海当官,而不去五管,小命要紧。
    “菜来了。”驿将亲自出马,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炖鱼上来了。
    鱼是大黄鱼,与酸菜一起炖了,香气扑鼻。
    “终于来了!”
    “等半天了!”
    “圣人微时所爱之物,我还第一次吃呢。”
    “现在送礼,不弄几条海鱼,拿不出手啊。”
    “我家孩儿不知从哪听来的,吃了海鱼强身健体,箭术通神,非要买。”
    “我家大人听了圣人落难的故事,也想吃两条。”
    官吏们嘻嘻哈哈,运筷如飞。两条大黄鱼,不一会儿就只剩骨架了。
    赵匡明目瞪口呆,吞咽了两口唾沫,赶忙捞了一筷酸菜尝尝鲜。
    嗯,不一会儿,酸菜也见底了。
    赵匡明咽了口气,道:“往年圣人得鱼,多分赐臣下、侍卫,如今怎么驿站里也有了?”
    “还不是平海军‘屯田’得力。”
    “大夏这么多武夫,平海军是唯一一支愿意屯田的。”
    “这鱼是不错,可惜没有昆布。若与昆布一起煮了,味道更鲜。”
    “你尝过昆布?五品以上官员才得赏赐,你一九品官,哪来的昆布?”
    “现在不叫昆布啦,圣人赐名‘鹅掌菜’。今年长夏商行确实卖了一批,但很快被抢购一空。人人都想尝尝,绯紫老爷们才得赐下的昆布到底是啥滋味。”
    “我倒是听闻,直沽令赵凤想在海边种鹅掌菜,结果置于海中的木料全都朽烂了,竟是种不了。”
    “赵凤?就是那个驸马?”
    “是他,模样长得还成,学问不咋地。”
    “你就是嫉妒人家!”
    众人觥筹交错,言语不忌,气氛倒是很热烈。
    赵匡明挺喜欢这个氛围的,频频敬酒。而他酒量是真的不错,朔方生烧几杯灌下去,浑然无事,眼神清明。
    “我说……”一人放下手中的蒸饼,道:“圣人刚刚又赐下一名,曰‘海带’。听闻和昆布长得差不多,从渤海东京外海捞回来的。”
    这消息倒是新鲜,在座的大部分不知道。
    赵匡明也有些吃惊,问道:“渤海东京便是龙原府吧?我怎么记得王师还未攻克此地?”
    “是没攻克。”那人说道:“去年平海军派了两艘船,自登州赤山浦出发,途径新罗、百济,然后一路北上,小心翼翼探寻,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寻到了海带。回程之时,遇到狂风暴雨,不得已躲进渤海港口,为人所执。后来又被放了,一个月前停靠在了直沽港。”
    赵匡明在枢密院看过渤海、新罗地图,脑海中默默推演,发现平海军其实是沿着近海航行。再准确点说,就是绕着新罗、百济、高丽、渤海的陆地转圈。不过他们要找海带,确实也只能沿着近海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