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第58节
座次按照乡试的排名而定,萧景曜正好坐在冯大人的下首。
冯大人笑着看向萧景曜,在看清楚萧景曜的相貌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几分,“你就是萧景曜?”
萧景曜赶紧起身回话。
“不必多礼。”冯大人摆了摆手,语气温和,“我看了你的策问,如何治水,你答得非常好,可是家中有长辈任过一方父母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冯大人作为治理水患的一把好手,一眼就能看出考生们的答卷中,哪些言之有物,哪些是纸上谈兵。
萧景曜的回答,可行性极高,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冯大人合理猜测,萧景曜家中应该有人当过官,不然,萧景曜不会对这其中的细枝末节知道得这么清楚。
教育资源的差距什么时候都有。这个时代,寒门学子和官员子弟的教育资源的差距更是如同鸿沟。考秀才还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接连通关,到了乡试,策问杂文和律法,想答得出众,必须要有可行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贫家学子们哪里能知晓衙门各房的细枝末节?官员子弟的优势立马凸显了出来,他们家中有长辈做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官场运行的那套规则,偶尔听上几句长辈们处理政务的方法,也是无意中在学习。更重要的是,长辈们有着丰富的当官经验,也知道乡试会出什么样类型的题目,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
比如这次的主考官定下冯大人之后,官员子弟的长辈定然给他们恶补了许多治水相关的方法。萧景曜的文章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因为他结合了南川县历代官员治水的办法,假定了一个同南川县差不多的环境,又算好了治水需要的银两,以及如何以工代赈,治水的同时还能安抚民心。
因地制宜。这点就是那些只被长辈们灌了一脑子治水学问的官员子弟没有想到的地方。更何况,以现在读书人的清高,必定是不屑提起阿堵物的。萧景曜从策划到预算再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写得明明白白。虽然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词藻亦算华丽,又言之有物。也难怪冯大人会对他印象深刻。
直到放榜后,冯大人又听到萧景曜只有十三岁,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萧景曜绝对出自官宦之家。
萧景曜也不奇怪冯大人能从他的文章中看出端倪,要是看不出来才奇怪了。就算是公司一个普通的人事管理,也能看出职场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冯大人要是看不出来萧景曜有官方人员相助的底细,萧景曜都要怀疑他这个治水能臣的帽子是不是都是水。
听冯大人这么问,萧景曜也就实话实说,认真答道:“学生家境寻常,并无长辈有官职在身,不过承蒙尹县令厚爱,将学生带在身边教导了一段时日,学生受益良多。”
冯大人点头,“原来如此。以你之年纪,能领略其中真意,实在难得。明年会试,本官在京中等着你的好消息。”
江知州捋着胡须,呵呵笑道:“景曜年纪并不大,终有一日能金榜题名。”
江知州话里话外,都对萧景曜十分亲近的模样。
其他人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满是羡慕,这可是两位大人的青眼啊!他们也想要这份风光!
萧景曜也有些奇怪,为何江知州对他有几分亲近。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如江知州这等一方大员,消息自是灵通得很,甚至比冯大人这个京官,对京城的消息更清楚几分。公孙瑾对萧景曜的亲近,还有萧景曜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名的事情,江知州都一清二楚。更别提萧景曜那个连中小三元的神童身份,还给了江知州一个上等的考评。种种因素综合下来,江知州对萧景曜有几分亲近,也不足为奇。
谁不喜欢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呢?要是这个人还有强大的人脉,那就更喜欢了。
萧景曜想到贾县令,隐隐猜到了几分,面上更为淡定,又听了江知州和冯大人几句夸奖后,这才站在最前面,和新晋举人们唱着《鹿鸣》,然后一起跳魁星舞。
这都是府学礼乐课上教过的内容,萧景曜动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优雅从容。江知州都忍不住往冯大人身边靠了靠,笑着叹道:“既有这般才华,又有这般相貌,只要萧景曜能金榜题名,他日前程必定不可估量。”
皇帝也是人,也看脸啊。同等才华下,为何不挑个颜值更高的官员呢,瞧着多么赏心悦目!再说了,以萧景曜之才学,同年中能压得过他的人寥寥无几,正是帝王最喜欢的臣子。只要萧景曜自己不作死,青云路就在眼前。
冯大人不赞同地瞥了江知州一眼,“那是萧景曜才华过人,同他的相貌无关。”
江知州悻悻,“我也就同大人小声说说,不会胡乱言语,反倒坏了他的名声。”
冯大人这才点了点头,特地命人将萧景曜杯子的中换成淡茶,直说萧景曜年岁小,不宜饮酒,以茶代酒便是。
这下,萧景曜是真的生出一丝对冯大人的感激。这位面容严肃的侍郎大人,确实对自己不赖。
之后,冯大人和江知州又问了几个举人。被点中的举人既高兴又忐忑,倒是真的佩服萧景曜了。被两位大人点名确实十分有脸面,但压力也是真的大啊。萧景曜刚才神色从容,不卑不亢,这份气度当真令人钦佩。
鹿鸣宴后,举人们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萧景曜和邢克己互相留了地址,约好书信往来,到时候在省城汇合,同去京城。
回家路上,一行人再也没有来时那般紧张,柳疏晏更是拉着张伯卿,一路放声高歌,吵得萧景曜简直想往耳朵里塞两团棉花。
柳疏晏还挺遗憾,“早知道带把琴过来,还能一边唱一边以琴音相配。”
张伯卿点头附和。
萧景曜呵呵一声,放下车窗,完全不想搭理这两个制造噪音的家伙。
在经过那座让萧元青直觉有危险的山时,萧景曜不由警惕了起来。不过这一回,萧元青表现得十分轻松,还给了萧景曜一个安心的眼神。
萧景曜这才松了口气,又回马车上躺了会儿。
回到南川县,萧景曜还没到,萧子敬等人已经站在门口翘首以盼,门口还挂了两排喜庆的红爆竹,舞龙舞狮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两边敲锣打鼓的,都等着萧子敬的吩咐。见了萧景曜,萧子敬当即大手一挥,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爆竹齐鸣,两只舞狮队斗得你来我往,舞龙队挥舞着长龙,围着萧景曜转了两圈。
齐氏和师曼娘早就泪水涟涟,背过身去擦了好几回眼泪。
萧子敬满脸喜气,容光焕发,上前拉过萧景曜就往屋内走,嘴上还得意道:“你是不知道,衙役来报喜那天,我们家有多风光!哦哟哟,一路敲锣打鼓,还举着官府的大牌子。那报喜的衙役也是妙人,嗓门格外亮堂,还没进门就高声向我们道喜,整条街都轰动了。”
齐氏也得意,“那是,现在整个南川县,谁不羡慕我们萧家?”
齐氏说着,还伸手捧住萧景曜的脸,一脸慈爱,“祖母的宝贝乖孙哟,你怎么这么能耐?以后别人再提起我们萧家,谁还敢阴阳怪气?”
萧子敬直接领着萧景曜往祠堂走,“什么都别说,先给祖宗上炷香。等你休息两天,我们再回村里,好好给祖宗们修一下坟!”
萧元青可算是找到插嘴的机会了,当即点头道:“是该去祖坟瞧瞧。万一祖宗们的坟都炸了,我们都不知情,那多不好。”
“我看你是想我被炸了!”萧子敬怒吼,
萧景曜赶紧拽住萧子敬想要脱鞋的手,打圆场道:“祖父,祭祖要紧。”
萧子敬愤怒的表情立马又变成眉开眼笑的模样,笑得见牙不见眼,“是该好好拜拜祖宗。连中四元了呢,祖宗们保佑曜儿,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会元和状元都拿下!嘿嘿,连中六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到时候曜儿必能名垂青史!”
萧景曜沉默了片刻,认真说道:“这个希望不大,很难的。”
萧子敬现在格外膨胀,听了萧景曜这话,萧子敬豪气地一摆手,“确实难,但放在你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你之前,整个雍州也没出过十三岁的举人啊!还是连中四元的举人!”
萧子敬说着说着,脸上又露出了迷之微笑。
齐氏看不下去了,抬手给萧子敬的背上来了一巴掌,和颜悦色地对萧景曜解释道:“自从知道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你祖父就有些神神叨叨的。这段时日,他天天住祠堂,祖宗牌位都被他擦了无数遍,苍蝇上去都劈腿。”
萧景曜哭笑不得。
萧子敬神色讪讪,当即表示,“我今晚肯定不睡祠堂!”
晚餐十分丰盛,萧子敬几乎把南川县城内数得上号的好吃的全都买了过来,满满当当摆了整整两张桌子。有肉有菜有点心有瓜果和果脯,比过年还夸张。
萧子敬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填饱了肚子,这才说起了正事,“得知你中举后,县里许多富绅人家都送来了厚礼,田地宅院都有,我见那些东西太过贵重,都给推辞掉了。我虽然败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个道理。反正你也赚了许多银子,不缺钱,别贪这点便宜,反而给人落下把柄。”
萧景曜眼神大亮,努力点头,“祖父英明!”
萧子敬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是。祖父没本事,也不能给你拖后腿。放心吧,祖父可不是贪便宜的人!”
说完,萧子敬又提到了回乡祭祖之事,“族里虽然同我们的血缘远了些,但也是同族。我看戏文里唱的,有些当官的,就是因为族人为非作歹,被连累得杀头。族长是个明白人,把族人管得老实本分。你中举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到时候必然有许多人来找你攀交情,要好处,想把名下的田记在你名下避税。你年纪小,不知道深浅,都交给我来推辞。”
萧元青插话,“一昧地回绝也不行,族人心中必然生怨,被人一挑拨,容易为曜儿招祸。不如以曜儿的名义,再给族里捐百亩良田,也让曜儿得个好名声。等他们得了曜儿的好处后,再让戏班子给他们唱几出戏,就唱您说的族人惹是生非,给全族招祸的戏。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不去惹事。”
萧景曜看看萧子敬,又看看萧元青,觉得只要不涉及商业上的败家事情,他们俩还是挺靠谱的。
处理和族人的关系上,萧景曜觉得已经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
正事说完,萧子敬又促狭地看了萧景曜一眼,乐呵呵道:“曜儿要不要猜一猜,我拒绝了多少个前来给你说亲的媒婆?”
萧景曜嘴角抽搐,“您再说清楚一点,给我说什么的?我才多大?”
给十三岁的少年说亲,认真的吗?
萧元青拍桌大笑,“现在就算瞎了眼的,都知道你前途无量。正好你还没定下亲事,这么好的乘龙快婿上哪儿找?当然得先下手为强,赶紧抢回家!年纪小有什么要紧,先定亲,备嫁妆,挑日子,两三年也就过了。正好是成亲的年纪。”
萧景曜无语。
萧子敬见状,又是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替你拒绝了。你日后肯定是要在京城当官的,娶个京官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就挺好,有岳家照顾,你也能轻松几分。”
萧景曜拒绝讨论这个话题,萧子敬又是一通大笑。
回乡祭祖时,如同萧元青说的那样,族人们果然十分兴奋。萧家出了个举人,那他们村的族老,在附近都能说上话。
有向萧景曜套近乎想要好处的,都被萧子敬糊弄走了,等到萧元青说萧景曜再给族里添一百亩良田后,全族人更是恨不得将萧景曜供起来,对于最先去萧景曜身边伺候的萧平安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同萧平安年岁相当的,更是悔青了肠子。要是他们当初对萧景曜更好一点,说不定被萧元青选去伺候萧景曜的人,就是他们了!
萧平安很是镇定,萧景曜特地让他去家里见见家人,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的母亲,再看看沉默不说话,眼中也露出喜悦的父亲,萧平安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掏出钱袋子递给他娘,哑着嗓子道:“娘你别担心,元青叔和景曜弟弟都对我很好,我现在还认识了许多字,不久后还能跟着景曜弟弟去京城里长见识。这些钱你收着,给康儿念书。他要是有天分最好,要是没有念书的天分,识了几个字,去县里当个账房也比在地里刨食好。”
萧母眼泪滚滚落下,伸手将萧平安抱在怀里,“平安啊,别怪娘狠心让你去伺候人。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元青叔一家都是好人,你跟着曜儿,日子也不会差。好好干活,一心照顾曜儿,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好着呢!”
萧父偏过头去,眼眶微红,半晌才道:“你元青叔是我们一家的恩人,你要照顾曜儿。”
萧平安见母亲脸上果然没了病容,知道这是元青叔请了大夫给他娘看了病,又好好调理了身子。萧平安心中感激,狠狠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景曜弟弟!”
萧景曜跟在萧子敬和萧元青身后,认认真真地给每一位祖宗磕头上香。
好在祖宗们的墓都很正常,没有像萧元青胡说八道那样冒青烟着火。
祭完祖回去后,萧景曜又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帖,都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的。
再一问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几人去了府学,向同窗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试经验。柳疏晏本着不能只有他们三人受折磨的原则,问了萧景曜的意见后,把萧景曜的模拟考试方法说了出去。
教谕们眼神大亮。
张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坏笑道:“你这家伙,根本没安好心。同窗们要倒大霉了!”
柳疏晏无辜脸,“我告诉他们这个好办法,怎么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们,高兴!
唐振源幽幽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会试同样有九天。你猜,景曜会不会再让我们来一场模拟会试?二月份的天,一边冻得打哆嗦,一边闻着臭烘烘的味道,还得费心写文章……”
柳疏晏和张伯卿面色大变,仿佛两只斗败了公鸡,无精打采。
想到还要再经历一场这样的折磨,两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萧景曜则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底,从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
会试二月初九开考,南北天气差异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适应一番京城的气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连贡院都进不去,只能躺在医馆喝药。
这么一算,留给萧景曜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家过个年都不行。
萧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过来,四个人脑袋凑在一块儿分析了许久,最终决定十月份出发,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于太冷而染上风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两个月的调理时间,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发的时间后,萧景曜就给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时还给公孙瑾写了一封道喜信。
在萧景曜收拾好行李准备进京时,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孙瑾手里。
看着信上“公孙大人,学生不负所望,如约来京城拜见您”这样不算客气却十分亲近的话语,公孙瑾当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气再通过会试和殿试,那就真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了。”
正宁帝在拉着公孙瑾玩三国杀卡牌时,发现公孙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声询问,其他阁老们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国杀卡牌时,正宁帝等人就知道公孙瑾同萧景曜有书信往来,公孙瑾自然也没瞒着,乐呵呵道:“还是那个做出来三国杀卡牌的萧景曜,他要进京了。”
正宁帝挑眉,惊讶道:“他才多大,就中举了?”
“不仅如此,”公孙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这回,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连中四元了。”
话音刚落,见多识广,养气功夫一流的阁老们都对公孙瑾投来震惊的目光。
正宁帝同样瞳孔地震,“十三岁?连中四元?”
而后,正宁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宁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这个萧景曜,确实不负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进殿试,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进献的祥瑞是假,但萧景曜这个在朕登基之后出生的神童,有这般才华,分明就是祥瑞呀! ↑返回顶部↑
冯大人笑着看向萧景曜,在看清楚萧景曜的相貌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几分,“你就是萧景曜?”
萧景曜赶紧起身回话。
“不必多礼。”冯大人摆了摆手,语气温和,“我看了你的策问,如何治水,你答得非常好,可是家中有长辈任过一方父母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冯大人作为治理水患的一把好手,一眼就能看出考生们的答卷中,哪些言之有物,哪些是纸上谈兵。
萧景曜的回答,可行性极高,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冯大人合理猜测,萧景曜家中应该有人当过官,不然,萧景曜不会对这其中的细枝末节知道得这么清楚。
教育资源的差距什么时候都有。这个时代,寒门学子和官员子弟的教育资源的差距更是如同鸿沟。考秀才还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接连通关,到了乡试,策问杂文和律法,想答得出众,必须要有可行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贫家学子们哪里能知晓衙门各房的细枝末节?官员子弟的优势立马凸显了出来,他们家中有长辈做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官场运行的那套规则,偶尔听上几句长辈们处理政务的方法,也是无意中在学习。更重要的是,长辈们有着丰富的当官经验,也知道乡试会出什么样类型的题目,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
比如这次的主考官定下冯大人之后,官员子弟的长辈定然给他们恶补了许多治水相关的方法。萧景曜的文章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因为他结合了南川县历代官员治水的办法,假定了一个同南川县差不多的环境,又算好了治水需要的银两,以及如何以工代赈,治水的同时还能安抚民心。
因地制宜。这点就是那些只被长辈们灌了一脑子治水学问的官员子弟没有想到的地方。更何况,以现在读书人的清高,必定是不屑提起阿堵物的。萧景曜从策划到预算再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写得明明白白。虽然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词藻亦算华丽,又言之有物。也难怪冯大人会对他印象深刻。
直到放榜后,冯大人又听到萧景曜只有十三岁,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萧景曜绝对出自官宦之家。
萧景曜也不奇怪冯大人能从他的文章中看出端倪,要是看不出来才奇怪了。就算是公司一个普通的人事管理,也能看出职场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冯大人要是看不出来萧景曜有官方人员相助的底细,萧景曜都要怀疑他这个治水能臣的帽子是不是都是水。
听冯大人这么问,萧景曜也就实话实说,认真答道:“学生家境寻常,并无长辈有官职在身,不过承蒙尹县令厚爱,将学生带在身边教导了一段时日,学生受益良多。”
冯大人点头,“原来如此。以你之年纪,能领略其中真意,实在难得。明年会试,本官在京中等着你的好消息。”
江知州捋着胡须,呵呵笑道:“景曜年纪并不大,终有一日能金榜题名。”
江知州话里话外,都对萧景曜十分亲近的模样。
其他人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满是羡慕,这可是两位大人的青眼啊!他们也想要这份风光!
萧景曜也有些奇怪,为何江知州对他有几分亲近。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如江知州这等一方大员,消息自是灵通得很,甚至比冯大人这个京官,对京城的消息更清楚几分。公孙瑾对萧景曜的亲近,还有萧景曜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名的事情,江知州都一清二楚。更别提萧景曜那个连中小三元的神童身份,还给了江知州一个上等的考评。种种因素综合下来,江知州对萧景曜有几分亲近,也不足为奇。
谁不喜欢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呢?要是这个人还有强大的人脉,那就更喜欢了。
萧景曜想到贾县令,隐隐猜到了几分,面上更为淡定,又听了江知州和冯大人几句夸奖后,这才站在最前面,和新晋举人们唱着《鹿鸣》,然后一起跳魁星舞。
这都是府学礼乐课上教过的内容,萧景曜动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优雅从容。江知州都忍不住往冯大人身边靠了靠,笑着叹道:“既有这般才华,又有这般相貌,只要萧景曜能金榜题名,他日前程必定不可估量。”
皇帝也是人,也看脸啊。同等才华下,为何不挑个颜值更高的官员呢,瞧着多么赏心悦目!再说了,以萧景曜之才学,同年中能压得过他的人寥寥无几,正是帝王最喜欢的臣子。只要萧景曜自己不作死,青云路就在眼前。
冯大人不赞同地瞥了江知州一眼,“那是萧景曜才华过人,同他的相貌无关。”
江知州悻悻,“我也就同大人小声说说,不会胡乱言语,反倒坏了他的名声。”
冯大人这才点了点头,特地命人将萧景曜杯子的中换成淡茶,直说萧景曜年岁小,不宜饮酒,以茶代酒便是。
这下,萧景曜是真的生出一丝对冯大人的感激。这位面容严肃的侍郎大人,确实对自己不赖。
之后,冯大人和江知州又问了几个举人。被点中的举人既高兴又忐忑,倒是真的佩服萧景曜了。被两位大人点名确实十分有脸面,但压力也是真的大啊。萧景曜刚才神色从容,不卑不亢,这份气度当真令人钦佩。
鹿鸣宴后,举人们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萧景曜和邢克己互相留了地址,约好书信往来,到时候在省城汇合,同去京城。
回家路上,一行人再也没有来时那般紧张,柳疏晏更是拉着张伯卿,一路放声高歌,吵得萧景曜简直想往耳朵里塞两团棉花。
柳疏晏还挺遗憾,“早知道带把琴过来,还能一边唱一边以琴音相配。”
张伯卿点头附和。
萧景曜呵呵一声,放下车窗,完全不想搭理这两个制造噪音的家伙。
在经过那座让萧元青直觉有危险的山时,萧景曜不由警惕了起来。不过这一回,萧元青表现得十分轻松,还给了萧景曜一个安心的眼神。
萧景曜这才松了口气,又回马车上躺了会儿。
回到南川县,萧景曜还没到,萧子敬等人已经站在门口翘首以盼,门口还挂了两排喜庆的红爆竹,舞龙舞狮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两边敲锣打鼓的,都等着萧子敬的吩咐。见了萧景曜,萧子敬当即大手一挥,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爆竹齐鸣,两只舞狮队斗得你来我往,舞龙队挥舞着长龙,围着萧景曜转了两圈。
齐氏和师曼娘早就泪水涟涟,背过身去擦了好几回眼泪。
萧子敬满脸喜气,容光焕发,上前拉过萧景曜就往屋内走,嘴上还得意道:“你是不知道,衙役来报喜那天,我们家有多风光!哦哟哟,一路敲锣打鼓,还举着官府的大牌子。那报喜的衙役也是妙人,嗓门格外亮堂,还没进门就高声向我们道喜,整条街都轰动了。”
齐氏也得意,“那是,现在整个南川县,谁不羡慕我们萧家?”
齐氏说着,还伸手捧住萧景曜的脸,一脸慈爱,“祖母的宝贝乖孙哟,你怎么这么能耐?以后别人再提起我们萧家,谁还敢阴阳怪气?”
萧子敬直接领着萧景曜往祠堂走,“什么都别说,先给祖宗上炷香。等你休息两天,我们再回村里,好好给祖宗们修一下坟!”
萧元青可算是找到插嘴的机会了,当即点头道:“是该去祖坟瞧瞧。万一祖宗们的坟都炸了,我们都不知情,那多不好。”
“我看你是想我被炸了!”萧子敬怒吼,
萧景曜赶紧拽住萧子敬想要脱鞋的手,打圆场道:“祖父,祭祖要紧。”
萧子敬愤怒的表情立马又变成眉开眼笑的模样,笑得见牙不见眼,“是该好好拜拜祖宗。连中四元了呢,祖宗们保佑曜儿,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会元和状元都拿下!嘿嘿,连中六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到时候曜儿必能名垂青史!”
萧景曜沉默了片刻,认真说道:“这个希望不大,很难的。”
萧子敬现在格外膨胀,听了萧景曜这话,萧子敬豪气地一摆手,“确实难,但放在你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你之前,整个雍州也没出过十三岁的举人啊!还是连中四元的举人!”
萧子敬说着说着,脸上又露出了迷之微笑。
齐氏看不下去了,抬手给萧子敬的背上来了一巴掌,和颜悦色地对萧景曜解释道:“自从知道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你祖父就有些神神叨叨的。这段时日,他天天住祠堂,祖宗牌位都被他擦了无数遍,苍蝇上去都劈腿。”
萧景曜哭笑不得。
萧子敬神色讪讪,当即表示,“我今晚肯定不睡祠堂!”
晚餐十分丰盛,萧子敬几乎把南川县城内数得上号的好吃的全都买了过来,满满当当摆了整整两张桌子。有肉有菜有点心有瓜果和果脯,比过年还夸张。
萧子敬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填饱了肚子,这才说起了正事,“得知你中举后,县里许多富绅人家都送来了厚礼,田地宅院都有,我见那些东西太过贵重,都给推辞掉了。我虽然败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个道理。反正你也赚了许多银子,不缺钱,别贪这点便宜,反而给人落下把柄。”
萧景曜眼神大亮,努力点头,“祖父英明!”
萧子敬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是。祖父没本事,也不能给你拖后腿。放心吧,祖父可不是贪便宜的人!”
说完,萧子敬又提到了回乡祭祖之事,“族里虽然同我们的血缘远了些,但也是同族。我看戏文里唱的,有些当官的,就是因为族人为非作歹,被连累得杀头。族长是个明白人,把族人管得老实本分。你中举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到时候必然有许多人来找你攀交情,要好处,想把名下的田记在你名下避税。你年纪小,不知道深浅,都交给我来推辞。”
萧元青插话,“一昧地回绝也不行,族人心中必然生怨,被人一挑拨,容易为曜儿招祸。不如以曜儿的名义,再给族里捐百亩良田,也让曜儿得个好名声。等他们得了曜儿的好处后,再让戏班子给他们唱几出戏,就唱您说的族人惹是生非,给全族招祸的戏。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不去惹事。”
萧景曜看看萧子敬,又看看萧元青,觉得只要不涉及商业上的败家事情,他们俩还是挺靠谱的。
处理和族人的关系上,萧景曜觉得已经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
正事说完,萧子敬又促狭地看了萧景曜一眼,乐呵呵道:“曜儿要不要猜一猜,我拒绝了多少个前来给你说亲的媒婆?”
萧景曜嘴角抽搐,“您再说清楚一点,给我说什么的?我才多大?”
给十三岁的少年说亲,认真的吗?
萧元青拍桌大笑,“现在就算瞎了眼的,都知道你前途无量。正好你还没定下亲事,这么好的乘龙快婿上哪儿找?当然得先下手为强,赶紧抢回家!年纪小有什么要紧,先定亲,备嫁妆,挑日子,两三年也就过了。正好是成亲的年纪。”
萧景曜无语。
萧子敬见状,又是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替你拒绝了。你日后肯定是要在京城当官的,娶个京官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就挺好,有岳家照顾,你也能轻松几分。”
萧景曜拒绝讨论这个话题,萧子敬又是一通大笑。
回乡祭祖时,如同萧元青说的那样,族人们果然十分兴奋。萧家出了个举人,那他们村的族老,在附近都能说上话。
有向萧景曜套近乎想要好处的,都被萧子敬糊弄走了,等到萧元青说萧景曜再给族里添一百亩良田后,全族人更是恨不得将萧景曜供起来,对于最先去萧景曜身边伺候的萧平安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同萧平安年岁相当的,更是悔青了肠子。要是他们当初对萧景曜更好一点,说不定被萧元青选去伺候萧景曜的人,就是他们了!
萧平安很是镇定,萧景曜特地让他去家里见见家人,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的母亲,再看看沉默不说话,眼中也露出喜悦的父亲,萧平安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掏出钱袋子递给他娘,哑着嗓子道:“娘你别担心,元青叔和景曜弟弟都对我很好,我现在还认识了许多字,不久后还能跟着景曜弟弟去京城里长见识。这些钱你收着,给康儿念书。他要是有天分最好,要是没有念书的天分,识了几个字,去县里当个账房也比在地里刨食好。”
萧母眼泪滚滚落下,伸手将萧平安抱在怀里,“平安啊,别怪娘狠心让你去伺候人。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元青叔一家都是好人,你跟着曜儿,日子也不会差。好好干活,一心照顾曜儿,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好着呢!”
萧父偏过头去,眼眶微红,半晌才道:“你元青叔是我们一家的恩人,你要照顾曜儿。”
萧平安见母亲脸上果然没了病容,知道这是元青叔请了大夫给他娘看了病,又好好调理了身子。萧平安心中感激,狠狠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景曜弟弟!”
萧景曜跟在萧子敬和萧元青身后,认认真真地给每一位祖宗磕头上香。
好在祖宗们的墓都很正常,没有像萧元青胡说八道那样冒青烟着火。
祭完祖回去后,萧景曜又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帖,都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的。
再一问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几人去了府学,向同窗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试经验。柳疏晏本着不能只有他们三人受折磨的原则,问了萧景曜的意见后,把萧景曜的模拟考试方法说了出去。
教谕们眼神大亮。
张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坏笑道:“你这家伙,根本没安好心。同窗们要倒大霉了!”
柳疏晏无辜脸,“我告诉他们这个好办法,怎么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们,高兴!
唐振源幽幽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会试同样有九天。你猜,景曜会不会再让我们来一场模拟会试?二月份的天,一边冻得打哆嗦,一边闻着臭烘烘的味道,还得费心写文章……”
柳疏晏和张伯卿面色大变,仿佛两只斗败了公鸡,无精打采。
想到还要再经历一场这样的折磨,两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萧景曜则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底,从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
会试二月初九开考,南北天气差异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适应一番京城的气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连贡院都进不去,只能躺在医馆喝药。
这么一算,留给萧景曜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家过个年都不行。
萧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过来,四个人脑袋凑在一块儿分析了许久,最终决定十月份出发,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于太冷而染上风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两个月的调理时间,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发的时间后,萧景曜就给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时还给公孙瑾写了一封道喜信。
在萧景曜收拾好行李准备进京时,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孙瑾手里。
看着信上“公孙大人,学生不负所望,如约来京城拜见您”这样不算客气却十分亲近的话语,公孙瑾当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气再通过会试和殿试,那就真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了。”
正宁帝在拉着公孙瑾玩三国杀卡牌时,发现公孙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声询问,其他阁老们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国杀卡牌时,正宁帝等人就知道公孙瑾同萧景曜有书信往来,公孙瑾自然也没瞒着,乐呵呵道:“还是那个做出来三国杀卡牌的萧景曜,他要进京了。”
正宁帝挑眉,惊讶道:“他才多大,就中举了?”
“不仅如此,”公孙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这回,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连中四元了。”
话音刚落,见多识广,养气功夫一流的阁老们都对公孙瑾投来震惊的目光。
正宁帝同样瞳孔地震,“十三岁?连中四元?”
而后,正宁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宁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这个萧景曜,确实不负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进殿试,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进献的祥瑞是假,但萧景曜这个在朕登基之后出生的神童,有这般才华,分明就是祥瑞呀! ↑返回顶部↑
座次按照乡试的排名而定,萧景曜正好坐在冯大人的下首。
冯大人笑着看向萧景曜,在看清楚萧景曜的相貌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几分,“你就是萧景曜?”
萧景曜赶紧起身回话。
“不必多礼。”冯大人摆了摆手,语气温和,“我看了你的策问,如何治水,你答得非常好,可是家中有长辈任过一方父母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冯大人作为治理水患的一把好手,一眼就能看出考生们的答卷中,哪些言之有物,哪些是纸上谈兵。
萧景曜的回答,可行性极高,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冯大人合理猜测,萧景曜家中应该有人当过官,不然,萧景曜不会对这其中的细枝末节知道得这么清楚。
教育资源的差距什么时候都有。这个时代,寒门学子和官员子弟的教育资源的差距更是如同鸿沟。考秀才还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接连通关,到了乡试,策问杂文和律法,想答得出众,必须要有可行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贫家学子们哪里能知晓衙门各房的细枝末节?官员子弟的优势立马凸显了出来,他们家中有长辈做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官场运行的那套规则,偶尔听上几句长辈们处理政务的方法,也是无意中在学习。更重要的是,长辈们有着丰富的当官经验,也知道乡试会出什么样类型的题目,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
比如这次的主考官定下冯大人之后,官员子弟的长辈定然给他们恶补了许多治水相关的方法。萧景曜的文章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因为他结合了南川县历代官员治水的办法,假定了一个同南川县差不多的环境,又算好了治水需要的银两,以及如何以工代赈,治水的同时还能安抚民心。
因地制宜。这点就是那些只被长辈们灌了一脑子治水学问的官员子弟没有想到的地方。更何况,以现在读书人的清高,必定是不屑提起阿堵物的。萧景曜从策划到预算再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写得明明白白。虽然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词藻亦算华丽,又言之有物。也难怪冯大人会对他印象深刻。
直到放榜后,冯大人又听到萧景曜只有十三岁,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萧景曜绝对出自官宦之家。
萧景曜也不奇怪冯大人能从他的文章中看出端倪,要是看不出来才奇怪了。就算是公司一个普通的人事管理,也能看出职场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冯大人要是看不出来萧景曜有官方人员相助的底细,萧景曜都要怀疑他这个治水能臣的帽子是不是都是水。
听冯大人这么问,萧景曜也就实话实说,认真答道:“学生家境寻常,并无长辈有官职在身,不过承蒙尹县令厚爱,将学生带在身边教导了一段时日,学生受益良多。”
冯大人点头,“原来如此。以你之年纪,能领略其中真意,实在难得。明年会试,本官在京中等着你的好消息。”
江知州捋着胡须,呵呵笑道:“景曜年纪并不大,终有一日能金榜题名。”
江知州话里话外,都对萧景曜十分亲近的模样。
其他人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满是羡慕,这可是两位大人的青眼啊!他们也想要这份风光!
萧景曜也有些奇怪,为何江知州对他有几分亲近。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如江知州这等一方大员,消息自是灵通得很,甚至比冯大人这个京官,对京城的消息更清楚几分。公孙瑾对萧景曜的亲近,还有萧景曜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名的事情,江知州都一清二楚。更别提萧景曜那个连中小三元的神童身份,还给了江知州一个上等的考评。种种因素综合下来,江知州对萧景曜有几分亲近,也不足为奇。
谁不喜欢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呢?要是这个人还有强大的人脉,那就更喜欢了。
萧景曜想到贾县令,隐隐猜到了几分,面上更为淡定,又听了江知州和冯大人几句夸奖后,这才站在最前面,和新晋举人们唱着《鹿鸣》,然后一起跳魁星舞。
这都是府学礼乐课上教过的内容,萧景曜动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优雅从容。江知州都忍不住往冯大人身边靠了靠,笑着叹道:“既有这般才华,又有这般相貌,只要萧景曜能金榜题名,他日前程必定不可估量。”
皇帝也是人,也看脸啊。同等才华下,为何不挑个颜值更高的官员呢,瞧着多么赏心悦目!再说了,以萧景曜之才学,同年中能压得过他的人寥寥无几,正是帝王最喜欢的臣子。只要萧景曜自己不作死,青云路就在眼前。
冯大人不赞同地瞥了江知州一眼,“那是萧景曜才华过人,同他的相貌无关。”
江知州悻悻,“我也就同大人小声说说,不会胡乱言语,反倒坏了他的名声。”
冯大人这才点了点头,特地命人将萧景曜杯子的中换成淡茶,直说萧景曜年岁小,不宜饮酒,以茶代酒便是。
这下,萧景曜是真的生出一丝对冯大人的感激。这位面容严肃的侍郎大人,确实对自己不赖。
之后,冯大人和江知州又问了几个举人。被点中的举人既高兴又忐忑,倒是真的佩服萧景曜了。被两位大人点名确实十分有脸面,但压力也是真的大啊。萧景曜刚才神色从容,不卑不亢,这份气度当真令人钦佩。
鹿鸣宴后,举人们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萧景曜和邢克己互相留了地址,约好书信往来,到时候在省城汇合,同去京城。
回家路上,一行人再也没有来时那般紧张,柳疏晏更是拉着张伯卿,一路放声高歌,吵得萧景曜简直想往耳朵里塞两团棉花。
柳疏晏还挺遗憾,“早知道带把琴过来,还能一边唱一边以琴音相配。”
张伯卿点头附和。
萧景曜呵呵一声,放下车窗,完全不想搭理这两个制造噪音的家伙。
在经过那座让萧元青直觉有危险的山时,萧景曜不由警惕了起来。不过这一回,萧元青表现得十分轻松,还给了萧景曜一个安心的眼神。
萧景曜这才松了口气,又回马车上躺了会儿。
回到南川县,萧景曜还没到,萧子敬等人已经站在门口翘首以盼,门口还挂了两排喜庆的红爆竹,舞龙舞狮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两边敲锣打鼓的,都等着萧子敬的吩咐。见了萧景曜,萧子敬当即大手一挥,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爆竹齐鸣,两只舞狮队斗得你来我往,舞龙队挥舞着长龙,围着萧景曜转了两圈。
齐氏和师曼娘早就泪水涟涟,背过身去擦了好几回眼泪。
萧子敬满脸喜气,容光焕发,上前拉过萧景曜就往屋内走,嘴上还得意道:“你是不知道,衙役来报喜那天,我们家有多风光!哦哟哟,一路敲锣打鼓,还举着官府的大牌子。那报喜的衙役也是妙人,嗓门格外亮堂,还没进门就高声向我们道喜,整条街都轰动了。”
齐氏也得意,“那是,现在整个南川县,谁不羡慕我们萧家?”
齐氏说着,还伸手捧住萧景曜的脸,一脸慈爱,“祖母的宝贝乖孙哟,你怎么这么能耐?以后别人再提起我们萧家,谁还敢阴阳怪气?”
萧子敬直接领着萧景曜往祠堂走,“什么都别说,先给祖宗上炷香。等你休息两天,我们再回村里,好好给祖宗们修一下坟!”
萧元青可算是找到插嘴的机会了,当即点头道:“是该去祖坟瞧瞧。万一祖宗们的坟都炸了,我们都不知情,那多不好。”
“我看你是想我被炸了!”萧子敬怒吼,
萧景曜赶紧拽住萧子敬想要脱鞋的手,打圆场道:“祖父,祭祖要紧。”
萧子敬愤怒的表情立马又变成眉开眼笑的模样,笑得见牙不见眼,“是该好好拜拜祖宗。连中四元了呢,祖宗们保佑曜儿,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会元和状元都拿下!嘿嘿,连中六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到时候曜儿必能名垂青史!”
萧景曜沉默了片刻,认真说道:“这个希望不大,很难的。”
萧子敬现在格外膨胀,听了萧景曜这话,萧子敬豪气地一摆手,“确实难,但放在你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你之前,整个雍州也没出过十三岁的举人啊!还是连中四元的举人!”
萧子敬说着说着,脸上又露出了迷之微笑。
齐氏看不下去了,抬手给萧子敬的背上来了一巴掌,和颜悦色地对萧景曜解释道:“自从知道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你祖父就有些神神叨叨的。这段时日,他天天住祠堂,祖宗牌位都被他擦了无数遍,苍蝇上去都劈腿。”
萧景曜哭笑不得。
萧子敬神色讪讪,当即表示,“我今晚肯定不睡祠堂!”
晚餐十分丰盛,萧子敬几乎把南川县城内数得上号的好吃的全都买了过来,满满当当摆了整整两张桌子。有肉有菜有点心有瓜果和果脯,比过年还夸张。
萧子敬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填饱了肚子,这才说起了正事,“得知你中举后,县里许多富绅人家都送来了厚礼,田地宅院都有,我见那些东西太过贵重,都给推辞掉了。我虽然败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个道理。反正你也赚了许多银子,不缺钱,别贪这点便宜,反而给人落下把柄。”
萧景曜眼神大亮,努力点头,“祖父英明!”
萧子敬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是。祖父没本事,也不能给你拖后腿。放心吧,祖父可不是贪便宜的人!”
说完,萧子敬又提到了回乡祭祖之事,“族里虽然同我们的血缘远了些,但也是同族。我看戏文里唱的,有些当官的,就是因为族人为非作歹,被连累得杀头。族长是个明白人,把族人管得老实本分。你中举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到时候必然有许多人来找你攀交情,要好处,想把名下的田记在你名下避税。你年纪小,不知道深浅,都交给我来推辞。”
萧元青插话,“一昧地回绝也不行,族人心中必然生怨,被人一挑拨,容易为曜儿招祸。不如以曜儿的名义,再给族里捐百亩良田,也让曜儿得个好名声。等他们得了曜儿的好处后,再让戏班子给他们唱几出戏,就唱您说的族人惹是生非,给全族招祸的戏。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不去惹事。”
萧景曜看看萧子敬,又看看萧元青,觉得只要不涉及商业上的败家事情,他们俩还是挺靠谱的。
处理和族人的关系上,萧景曜觉得已经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
正事说完,萧子敬又促狭地看了萧景曜一眼,乐呵呵道:“曜儿要不要猜一猜,我拒绝了多少个前来给你说亲的媒婆?”
萧景曜嘴角抽搐,“您再说清楚一点,给我说什么的?我才多大?”
给十三岁的少年说亲,认真的吗?
萧元青拍桌大笑,“现在就算瞎了眼的,都知道你前途无量。正好你还没定下亲事,这么好的乘龙快婿上哪儿找?当然得先下手为强,赶紧抢回家!年纪小有什么要紧,先定亲,备嫁妆,挑日子,两三年也就过了。正好是成亲的年纪。”
萧景曜无语。
萧子敬见状,又是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替你拒绝了。你日后肯定是要在京城当官的,娶个京官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就挺好,有岳家照顾,你也能轻松几分。”
萧景曜拒绝讨论这个话题,萧子敬又是一通大笑。
回乡祭祖时,如同萧元青说的那样,族人们果然十分兴奋。萧家出了个举人,那他们村的族老,在附近都能说上话。
有向萧景曜套近乎想要好处的,都被萧子敬糊弄走了,等到萧元青说萧景曜再给族里添一百亩良田后,全族人更是恨不得将萧景曜供起来,对于最先去萧景曜身边伺候的萧平安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同萧平安年岁相当的,更是悔青了肠子。要是他们当初对萧景曜更好一点,说不定被萧元青选去伺候萧景曜的人,就是他们了!
萧平安很是镇定,萧景曜特地让他去家里见见家人,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的母亲,再看看沉默不说话,眼中也露出喜悦的父亲,萧平安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掏出钱袋子递给他娘,哑着嗓子道:“娘你别担心,元青叔和景曜弟弟都对我很好,我现在还认识了许多字,不久后还能跟着景曜弟弟去京城里长见识。这些钱你收着,给康儿念书。他要是有天分最好,要是没有念书的天分,识了几个字,去县里当个账房也比在地里刨食好。”
萧母眼泪滚滚落下,伸手将萧平安抱在怀里,“平安啊,别怪娘狠心让你去伺候人。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元青叔一家都是好人,你跟着曜儿,日子也不会差。好好干活,一心照顾曜儿,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好着呢!”
萧父偏过头去,眼眶微红,半晌才道:“你元青叔是我们一家的恩人,你要照顾曜儿。”
萧平安见母亲脸上果然没了病容,知道这是元青叔请了大夫给他娘看了病,又好好调理了身子。萧平安心中感激,狠狠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景曜弟弟!”
萧景曜跟在萧子敬和萧元青身后,认认真真地给每一位祖宗磕头上香。
好在祖宗们的墓都很正常,没有像萧元青胡说八道那样冒青烟着火。
祭完祖回去后,萧景曜又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帖,都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的。
再一问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几人去了府学,向同窗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试经验。柳疏晏本着不能只有他们三人受折磨的原则,问了萧景曜的意见后,把萧景曜的模拟考试方法说了出去。
教谕们眼神大亮。
张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坏笑道:“你这家伙,根本没安好心。同窗们要倒大霉了!”
柳疏晏无辜脸,“我告诉他们这个好办法,怎么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们,高兴!
唐振源幽幽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会试同样有九天。你猜,景曜会不会再让我们来一场模拟会试?二月份的天,一边冻得打哆嗦,一边闻着臭烘烘的味道,还得费心写文章……”
柳疏晏和张伯卿面色大变,仿佛两只斗败了公鸡,无精打采。
想到还要再经历一场这样的折磨,两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萧景曜则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底,从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
会试二月初九开考,南北天气差异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适应一番京城的气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连贡院都进不去,只能躺在医馆喝药。
这么一算,留给萧景曜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家过个年都不行。
萧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过来,四个人脑袋凑在一块儿分析了许久,最终决定十月份出发,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于太冷而染上风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两个月的调理时间,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发的时间后,萧景曜就给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时还给公孙瑾写了一封道喜信。
在萧景曜收拾好行李准备进京时,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孙瑾手里。
看着信上“公孙大人,学生不负所望,如约来京城拜见您”这样不算客气却十分亲近的话语,公孙瑾当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气再通过会试和殿试,那就真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了。”
正宁帝在拉着公孙瑾玩三国杀卡牌时,发现公孙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声询问,其他阁老们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国杀卡牌时,正宁帝等人就知道公孙瑾同萧景曜有书信往来,公孙瑾自然也没瞒着,乐呵呵道:“还是那个做出来三国杀卡牌的萧景曜,他要进京了。”
正宁帝挑眉,惊讶道:“他才多大,就中举了?”
“不仅如此,”公孙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这回,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连中四元了。”
话音刚落,见多识广,养气功夫一流的阁老们都对公孙瑾投来震惊的目光。
正宁帝同样瞳孔地震,“十三岁?连中四元?”
而后,正宁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宁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这个萧景曜,确实不负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进殿试,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进献的祥瑞是假,但萧景曜这个在朕登基之后出生的神童,有这般才华,分明就是祥瑞呀!
冯大人笑着看向萧景曜,在看清楚萧景曜的相貌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几分,“你就是萧景曜?”
萧景曜赶紧起身回话。
“不必多礼。”冯大人摆了摆手,语气温和,“我看了你的策问,如何治水,你答得非常好,可是家中有长辈任过一方父母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冯大人作为治理水患的一把好手,一眼就能看出考生们的答卷中,哪些言之有物,哪些是纸上谈兵。
萧景曜的回答,可行性极高,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冯大人合理猜测,萧景曜家中应该有人当过官,不然,萧景曜不会对这其中的细枝末节知道得这么清楚。
教育资源的差距什么时候都有。这个时代,寒门学子和官员子弟的教育资源的差距更是如同鸿沟。考秀才还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接连通关,到了乡试,策问杂文和律法,想答得出众,必须要有可行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贫家学子们哪里能知晓衙门各房的细枝末节?官员子弟的优势立马凸显了出来,他们家中有长辈做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官场运行的那套规则,偶尔听上几句长辈们处理政务的方法,也是无意中在学习。更重要的是,长辈们有着丰富的当官经验,也知道乡试会出什么样类型的题目,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训练。
比如这次的主考官定下冯大人之后,官员子弟的长辈定然给他们恶补了许多治水相关的方法。萧景曜的文章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因为他结合了南川县历代官员治水的办法,假定了一个同南川县差不多的环境,又算好了治水需要的银两,以及如何以工代赈,治水的同时还能安抚民心。
因地制宜。这点就是那些只被长辈们灌了一脑子治水学问的官员子弟没有想到的地方。更何况,以现在读书人的清高,必定是不屑提起阿堵物的。萧景曜从策划到预算再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写得明明白白。虽然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词藻亦算华丽,又言之有物。也难怪冯大人会对他印象深刻。
直到放榜后,冯大人又听到萧景曜只有十三岁,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萧景曜绝对出自官宦之家。
萧景曜也不奇怪冯大人能从他的文章中看出端倪,要是看不出来才奇怪了。就算是公司一个普通的人事管理,也能看出职场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冯大人要是看不出来萧景曜有官方人员相助的底细,萧景曜都要怀疑他这个治水能臣的帽子是不是都是水。
听冯大人这么问,萧景曜也就实话实说,认真答道:“学生家境寻常,并无长辈有官职在身,不过承蒙尹县令厚爱,将学生带在身边教导了一段时日,学生受益良多。”
冯大人点头,“原来如此。以你之年纪,能领略其中真意,实在难得。明年会试,本官在京中等着你的好消息。”
江知州捋着胡须,呵呵笑道:“景曜年纪并不大,终有一日能金榜题名。”
江知州话里话外,都对萧景曜十分亲近的模样。
其他人看向萧景曜的目光满是羡慕,这可是两位大人的青眼啊!他们也想要这份风光!
萧景曜也有些奇怪,为何江知州对他有几分亲近。
萧景曜不知道的是,如江知州这等一方大员,消息自是灵通得很,甚至比冯大人这个京官,对京城的消息更清楚几分。公孙瑾对萧景曜的亲近,还有萧景曜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名的事情,江知州都一清二楚。更别提萧景曜那个连中小三元的神童身份,还给了江知州一个上等的考评。种种因素综合下来,江知州对萧景曜有几分亲近,也不足为奇。
谁不喜欢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呢?要是这个人还有强大的人脉,那就更喜欢了。
萧景曜想到贾县令,隐隐猜到了几分,面上更为淡定,又听了江知州和冯大人几句夸奖后,这才站在最前面,和新晋举人们唱着《鹿鸣》,然后一起跳魁星舞。
这都是府学礼乐课上教过的内容,萧景曜动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优雅从容。江知州都忍不住往冯大人身边靠了靠,笑着叹道:“既有这般才华,又有这般相貌,只要萧景曜能金榜题名,他日前程必定不可估量。”
皇帝也是人,也看脸啊。同等才华下,为何不挑个颜值更高的官员呢,瞧着多么赏心悦目!再说了,以萧景曜之才学,同年中能压得过他的人寥寥无几,正是帝王最喜欢的臣子。只要萧景曜自己不作死,青云路就在眼前。
冯大人不赞同地瞥了江知州一眼,“那是萧景曜才华过人,同他的相貌无关。”
江知州悻悻,“我也就同大人小声说说,不会胡乱言语,反倒坏了他的名声。”
冯大人这才点了点头,特地命人将萧景曜杯子的中换成淡茶,直说萧景曜年岁小,不宜饮酒,以茶代酒便是。
这下,萧景曜是真的生出一丝对冯大人的感激。这位面容严肃的侍郎大人,确实对自己不赖。
之后,冯大人和江知州又问了几个举人。被点中的举人既高兴又忐忑,倒是真的佩服萧景曜了。被两位大人点名确实十分有脸面,但压力也是真的大啊。萧景曜刚才神色从容,不卑不亢,这份气度当真令人钦佩。
鹿鸣宴后,举人们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萧景曜和邢克己互相留了地址,约好书信往来,到时候在省城汇合,同去京城。
回家路上,一行人再也没有来时那般紧张,柳疏晏更是拉着张伯卿,一路放声高歌,吵得萧景曜简直想往耳朵里塞两团棉花。
柳疏晏还挺遗憾,“早知道带把琴过来,还能一边唱一边以琴音相配。”
张伯卿点头附和。
萧景曜呵呵一声,放下车窗,完全不想搭理这两个制造噪音的家伙。
在经过那座让萧元青直觉有危险的山时,萧景曜不由警惕了起来。不过这一回,萧元青表现得十分轻松,还给了萧景曜一个安心的眼神。
萧景曜这才松了口气,又回马车上躺了会儿。
回到南川县,萧景曜还没到,萧子敬等人已经站在门口翘首以盼,门口还挂了两排喜庆的红爆竹,舞龙舞狮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有两边敲锣打鼓的,都等着萧子敬的吩咐。见了萧景曜,萧子敬当即大手一挥,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爆竹齐鸣,两只舞狮队斗得你来我往,舞龙队挥舞着长龙,围着萧景曜转了两圈。
齐氏和师曼娘早就泪水涟涟,背过身去擦了好几回眼泪。
萧子敬满脸喜气,容光焕发,上前拉过萧景曜就往屋内走,嘴上还得意道:“你是不知道,衙役来报喜那天,我们家有多风光!哦哟哟,一路敲锣打鼓,还举着官府的大牌子。那报喜的衙役也是妙人,嗓门格外亮堂,还没进门就高声向我们道喜,整条街都轰动了。”
齐氏也得意,“那是,现在整个南川县,谁不羡慕我们萧家?”
齐氏说着,还伸手捧住萧景曜的脸,一脸慈爱,“祖母的宝贝乖孙哟,你怎么这么能耐?以后别人再提起我们萧家,谁还敢阴阳怪气?”
萧子敬直接领着萧景曜往祠堂走,“什么都别说,先给祖宗上炷香。等你休息两天,我们再回村里,好好给祖宗们修一下坟!”
萧元青可算是找到插嘴的机会了,当即点头道:“是该去祖坟瞧瞧。万一祖宗们的坟都炸了,我们都不知情,那多不好。”
“我看你是想我被炸了!”萧子敬怒吼,
萧景曜赶紧拽住萧子敬想要脱鞋的手,打圆场道:“祖父,祭祖要紧。”
萧子敬愤怒的表情立马又变成眉开眼笑的模样,笑得见牙不见眼,“是该好好拜拜祖宗。连中四元了呢,祖宗们保佑曜儿,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会元和状元都拿下!嘿嘿,连中六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啊。到时候曜儿必能名垂青史!”
萧景曜沉默了片刻,认真说道:“这个希望不大,很难的。”
萧子敬现在格外膨胀,听了萧景曜这话,萧子敬豪气地一摆手,“确实难,但放在你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你之前,整个雍州也没出过十三岁的举人啊!还是连中四元的举人!”
萧子敬说着说着,脸上又露出了迷之微笑。
齐氏看不下去了,抬手给萧子敬的背上来了一巴掌,和颜悦色地对萧景曜解释道:“自从知道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你祖父就有些神神叨叨的。这段时日,他天天住祠堂,祖宗牌位都被他擦了无数遍,苍蝇上去都劈腿。”
萧景曜哭笑不得。
萧子敬神色讪讪,当即表示,“我今晚肯定不睡祠堂!”
晚餐十分丰盛,萧子敬几乎把南川县城内数得上号的好吃的全都买了过来,满满当当摆了整整两张桌子。有肉有菜有点心有瓜果和果脯,比过年还夸张。
萧子敬笑眯眯地看着萧景曜填饱了肚子,这才说起了正事,“得知你中举后,县里许多富绅人家都送来了厚礼,田地宅院都有,我见那些东西太过贵重,都给推辞掉了。我虽然败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个道理。反正你也赚了许多银子,不缺钱,别贪这点便宜,反而给人落下把柄。”
萧景曜眼神大亮,努力点头,“祖父英明!”
萧子敬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是。祖父没本事,也不能给你拖后腿。放心吧,祖父可不是贪便宜的人!”
说完,萧子敬又提到了回乡祭祖之事,“族里虽然同我们的血缘远了些,但也是同族。我看戏文里唱的,有些当官的,就是因为族人为非作歹,被连累得杀头。族长是个明白人,把族人管得老实本分。你中举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到时候必然有许多人来找你攀交情,要好处,想把名下的田记在你名下避税。你年纪小,不知道深浅,都交给我来推辞。”
萧元青插话,“一昧地回绝也不行,族人心中必然生怨,被人一挑拨,容易为曜儿招祸。不如以曜儿的名义,再给族里捐百亩良田,也让曜儿得个好名声。等他们得了曜儿的好处后,再让戏班子给他们唱几出戏,就唱您说的族人惹是生非,给全族招祸的戏。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们不去惹事。”
萧景曜看看萧子敬,又看看萧元青,觉得只要不涉及商业上的败家事情,他们俩还是挺靠谱的。
处理和族人的关系上,萧景曜觉得已经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
正事说完,萧子敬又促狭地看了萧景曜一眼,乐呵呵道:“曜儿要不要猜一猜,我拒绝了多少个前来给你说亲的媒婆?”
萧景曜嘴角抽搐,“您再说清楚一点,给我说什么的?我才多大?”
给十三岁的少年说亲,认真的吗?
萧元青拍桌大笑,“现在就算瞎了眼的,都知道你前途无量。正好你还没定下亲事,这么好的乘龙快婿上哪儿找?当然得先下手为强,赶紧抢回家!年纪小有什么要紧,先定亲,备嫁妆,挑日子,两三年也就过了。正好是成亲的年纪。”
萧景曜无语。
萧子敬见状,又是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替你拒绝了。你日后肯定是要在京城当官的,娶个京官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就挺好,有岳家照顾,你也能轻松几分。”
萧景曜拒绝讨论这个话题,萧子敬又是一通大笑。
回乡祭祖时,如同萧元青说的那样,族人们果然十分兴奋。萧家出了个举人,那他们村的族老,在附近都能说上话。
有向萧景曜套近乎想要好处的,都被萧子敬糊弄走了,等到萧元青说萧景曜再给族里添一百亩良田后,全族人更是恨不得将萧景曜供起来,对于最先去萧景曜身边伺候的萧平安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同萧平安年岁相当的,更是悔青了肠子。要是他们当初对萧景曜更好一点,说不定被萧元青选去伺候萧景曜的人,就是他们了!
萧平安很是镇定,萧景曜特地让他去家里见见家人,看着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的母亲,再看看沉默不说话,眼中也露出喜悦的父亲,萧平安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掏出钱袋子递给他娘,哑着嗓子道:“娘你别担心,元青叔和景曜弟弟都对我很好,我现在还认识了许多字,不久后还能跟着景曜弟弟去京城里长见识。这些钱你收着,给康儿念书。他要是有天分最好,要是没有念书的天分,识了几个字,去县里当个账房也比在地里刨食好。”
萧母眼泪滚滚落下,伸手将萧平安抱在怀里,“平安啊,别怪娘狠心让你去伺候人。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元青叔一家都是好人,你跟着曜儿,日子也不会差。好好干活,一心照顾曜儿,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好着呢!”
萧父偏过头去,眼眶微红,半晌才道:“你元青叔是我们一家的恩人,你要照顾曜儿。”
萧平安见母亲脸上果然没了病容,知道这是元青叔请了大夫给他娘看了病,又好好调理了身子。萧平安心中感激,狠狠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景曜弟弟!”
萧景曜跟在萧子敬和萧元青身后,认认真真地给每一位祖宗磕头上香。
好在祖宗们的墓都很正常,没有像萧元青胡说八道那样冒青烟着火。
祭完祖回去后,萧景曜又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帖,都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的。
再一问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几人去了府学,向同窗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试经验。柳疏晏本着不能只有他们三人受折磨的原则,问了萧景曜的意见后,把萧景曜的模拟考试方法说了出去。
教谕们眼神大亮。
张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坏笑道:“你这家伙,根本没安好心。同窗们要倒大霉了!”
柳疏晏无辜脸,“我告诉他们这个好办法,怎么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们,高兴!
唐振源幽幽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会试同样有九天。你猜,景曜会不会再让我们来一场模拟会试?二月份的天,一边冻得打哆嗦,一边闻着臭烘烘的味道,还得费心写文章……”
柳疏晏和张伯卿面色大变,仿佛两只斗败了公鸡,无精打采。
想到还要再经历一场这样的折磨,两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萧景曜则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底,从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
会试二月初九开考,南北天气差异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适应一番京城的气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连贡院都进不去,只能躺在医馆喝药。
这么一算,留给萧景曜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家过个年都不行。
萧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过来,四个人脑袋凑在一块儿分析了许久,最终决定十月份出发,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于太冷而染上风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两个月的调理时间,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发的时间后,萧景曜就给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时还给公孙瑾写了一封道喜信。
在萧景曜收拾好行李准备进京时,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孙瑾手里。
看着信上“公孙大人,学生不负所望,如约来京城拜见您”这样不算客气却十分亲近的话语,公孙瑾当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气再通过会试和殿试,那就真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了。”
正宁帝在拉着公孙瑾玩三国杀卡牌时,发现公孙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声询问,其他阁老们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国杀卡牌时,正宁帝等人就知道公孙瑾同萧景曜有书信往来,公孙瑾自然也没瞒着,乐呵呵道:“还是那个做出来三国杀卡牌的萧景曜,他要进京了。”
正宁帝挑眉,惊讶道:“他才多大,就中举了?”
“不仅如此,”公孙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这回,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连中四元了。”
话音刚落,见多识广,养气功夫一流的阁老们都对公孙瑾投来震惊的目光。
正宁帝同样瞳孔地震,“十三岁?连中四元?”
而后,正宁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宁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这个萧景曜,确实不负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进殿试,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进献的祥瑞是假,但萧景曜这个在朕登基之后出生的神童,有这般才华,分明就是祥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