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71节
燕国公这回真觉得自己插不上话了,他心里憋闷的慌,吃过饭去了孟小娘那儿。
在孟小娘那儿,燕国公才觉得对劲了,心里舒坦了不少。
跟沈氏说过之后,事就好办了,燕明玉不用上课,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出门选人,选好之后签好卖身契,直接送去玉芳斋学做点心。
然后刘掌柜选了三个伶俐点会认字的,跟着学管账。
铺子地段就等燕明荞放假再去看,刘掌柜看这意思,是要开新铺子不假。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底,燕明荞又放假了,沈氏看她辛苦,让她第二天早上多睡一会儿,不必跟着请安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请安的少了两个人。
燕明月难得关心一次,“母亲,二姐和五妹妹怎么没来?”
沈氏咳了一声,“你五妹上课累得慌,就让她歇一日。我想了想,你们以后逢一逢五来请安就行了。”
沈氏其实也不是特别想见燕国公的妾室和庶出子女们。
第51章 桂榜
以前沈氏是比较在意这些, 做正室的,须得给下面人立规矩,不然长久不管就无法无天了。
晚上不用过来, 但早上卯时三刻,都得过来请安,年纪大的自己过来,年纪小的由嬷嬷抱着。
有事要告假。
晨昏定省是规矩,但说实话过来也就请个安, 沈氏和他们说两句话。
除了让妾室们听话点, 没什么别的用。
沈氏不需要和她们联络感情, 没必要日日见, 她如今管着铺子, 还有府里大大小小的事要操心,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沈氏照镜子, 能看见藏着的银发和眼角的皱纹, 她没有燕珍看起来年轻, 比之十几二十岁的时候, 当真是老了。
她其实没必要这么早起来, 有时看明玉还回去睡一觉,沈氏觉得, 她也该看看学学。
都说这样不好,可她看明玉气色越来越好, 脸色红润, 眼睛明亮,明显是身子好了许多。
她落了回水, 能养成这样很不错了。
但沈氏觉得, 自己再这么下去, 以后估计会落一身毛病,她还想看着明荞成亲生子呢。
不看这些妾室和庶出子女,她心里也能好受些。
下头一众人听了,觉得有些诧异,怎么突然就不请安了
这自然是好事,不请安能省不少事,不用那么早就起来,尤其冬天的时候,走过来也冷得很呢。
就是……不过来请安,是不是不太好。
传到公爷老夫人那儿,会不会觉得她们不重规矩,以下犯上呢。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郑小娘开口道:“夫人,晨昏定省是规矩,不过您说不请安,我们自然是听您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燕国公府肯定以沈氏的心意为重。
虞小娘跟着道:“夫人,那我们就逢一逢五过来请安。”
沈氏点了点头,“平日里若受了委屈,我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对了,明月,铺子上的事不懂就多问。”
自从沈氏去了一趟之后,燕明月的铺子利润还可以,现在每月有三四十两的进项,她知感恩,态度乖巧恭敬,“多谢母亲。”
沈氏看向许秀心和苏巧慧,道:“你们进府有一段日子了,可还习惯?”
苏巧慧笑了笑,口音依旧是南方的口音,说起话来带着一股子软意,“回夫人的话,习惯着呢,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前几日还吃到了家乡菜。妾身承蒙夫人关照,更是要竭尽心力地照顾公爷。”
沈氏点了点头,见孟小娘脸色不愉,大约是想大厨房是盛京当地的厨子,什么时候学会做江南菜了。燕国公不着调的时候,什么事都办的出来,高兴的时候让厨子做几道江南菜哄小妾高兴,
沈氏笑道:“习惯就好,秀心呢。”
许秀心站起来回话,“一切都好,多亏了夫人照顾。”
这样看着许秀心气质清冷些,而苏巧慧,是真的有点像孟小娘。
沈氏道:“快坐下吧,你们在国公府,要管束好自己院子里的下人,有什么事,向我禀告。明月你们要勤于学业,下月初一四公子和五公子启蒙,要知上进,也要顾着身子,别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来。”
下面一众人低头应是,齐声道:“谨记夫人教诲。”
沈氏没别的事了,问下头人可有事,众人皆说无事。她挥了挥手,这便散了。
众人回了各自的院子,孟小娘领着燕明芸,身后跟着燕明月,再后头是丫鬟和嬷嬷。
不用请安了,自然是高兴事儿,孟小娘觉得,怕是夫人心疼二姑娘和五姑娘,省着别人议论,所以顺势就不请安了。
看,都想着不用请安了,谁还管五姑娘没来的事儿。
以后倒是可以多睡一会儿了,管夫人怎么想的,反正她是得了便宜了。
而且隔五日请一次安,不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都方便得很。
苏巧慧这个狐狸精,还显摆吃的了江南菜,眼皮子浅的东西,一点好处就出来显摆,见识短浅。
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走路,她心里有点不安,是不是她又做错什么了,母亲才不让她们请安了,她其实挺想来请安的,不请了,反倒不得劲了。
母亲估计是不想日日见她们,所以才不让请安了,本来就不常见,如今见不到,更想不起来了。
燕明月上午要去铺子看看,孟小娘低着头说苏小娘的坏话,这些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小娘,你别说了,我先回院子了,一会儿该出门了。”
孟小娘跺了跺脚,这孩子,真是跟她离心了。
“明芸呐,你可不能学你姐姐。”
*
燕明荞比平日多睡了半个多时辰,醒的时候瞥见暖融融的日光,透过窗户的棱花框和糊着的窗纸照了进来,撒在了她床边的帷幔上。
一片一片的,像羽毛一样轻,让燕明荞不想起来。
她以为睡不了这么久的,卯时那会儿还醒了一次,见天还未大亮,就又睡着了。
外面有鸟叫,叽叽喳喳的,却不觉得吵人,燕明荞想,她竟然能睡这么久。
前阵子天热,夜里有时被热醒,现在凉快了,盖上一层薄被,就能暖暖和和睡到天亮。
燕明荞又从床上滚了两圈,才喊李嬷嬷,开始梳洗梳头。
今日要去庄子看看,秋收已经过了,她得看看有多少粮食,顺便看看银粟。
燕明荞这次要穿骑装去,所以今天就不梳花苞头了,梳了一个简单的单髻,上头簪了根银钗,还簪了一朵绒花,耳饰换成了不耷拉的小金珠。骑装简单大方,是和天色一样的淡蓝色,燕明荞欢喜的很,今日可以在庄子里吃猪肉粉条和小鸡炖蘑菇了!
玉芳斋今日明日都不去,得等月初的时候,刘掌柜理好账过后。
尽管沈氏说了不用请安,燕明荞还是去正屋说了声,“母亲我去庄子啦!”
沈氏冲燕明荞招招手,“用过饭了吗?”
燕明荞连连点头,“用了!”
沈氏:“那去吧。”
燕明荞刚想跑,但犹豫了下,她看了沈氏一会儿,拉了拉沈氏的袖子道:“母亲要不要一起去,那儿的猪肉粉条可好吃了,还能去小池塘捞鱼!”
庄子有个很小的池塘,若是去的话能好好玩。
沈氏想,明儿下头人不用请安,府上也没什么事,今日出去一趟正好,她笑着道:“那母亲和你一块儿去。”
燕明荞在心里蹦了两下,“我再去问问二姐姐。”
燕明玉拒绝了妹妹,她这会儿还在床上,大好秋光,出门做什么。
还是躺着的比较舒服,这几日她回回去人牙子那儿,出门已经够多了,妹妹和母亲去吧,她就不去了。
于是,燕明荞就跟着沈氏坐上马车出府,有母亲在,路上的时间也不觉得难熬。
只是今日出门晚,到庄子的时辰也晚了,已经巳时末了。
李庄户没想到东家这会儿来,赶紧让儿子去杀鸡杀鸭换猪肉,妻子给锅灶烧的旺旺的,开始做自己的拿手菜。
他的女儿从田地里掰了两个还嫩一点苞米,就留了最里面的几层青色的皮,等灶火小的时候给玉米塞进去,灶膛烤玉米,最好吃了。
沈氏领着燕明荞去地里看了看,收了秋,地里对着成捆成捆的麦秆,有庄户的孩子再地里拎着篮子捡麦穗,看样子跟燕明荞差不多大。
李庄户在一旁解释道:“地里落下的麦穗捡起来,烤着吃也香得很呢。今年收成不错,比去年成些,现在称着亩产有三百八十多斤,不过还没干透,等干透了差不多有三百六十斤。”
在越朝,这算高的了。
概因沈氏也过来了,李庄户的态度越发地恭敬,对着这个衣着华美的夫人,一直微微躬着腰。
沈氏来一趟,比十个燕明荞都有用。
沈氏说了句不错,她低头看了看女儿,燕明荞眼里放光,似乎也想过去玩玩,“也去捡吧,再捡些鸡蛋带回去。”
燕明荞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沈氏对李庄户说道:“明荞年纪小,这些日子有劳你费心了。”
李庄户忙道不敢,“五姑娘养了不少鸭子,给我们添了不少进项,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沈氏淡淡地点了下头,“这孩子心善,我过来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庄户挠了挠头,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这儿的庄户们,不给五姑娘添麻烦。
燕明荞捡麦穗捡到开饭,漏掉的麦穗并不多,许久才能发现一个。
就这么一个,能让她欢喜许久。
跟着她一起捡的是个小姑娘,圆圆的脸,笑起来带着酒窝,很可爱。捡麦穗不过是玩闹,看着麦穗越来越多,心里就越来越满,和捡鸡蛋的感觉差不多。
捡了的麦穗用火烤一烤,吃起来的确味道香甜。
过了正午,可算能吃饭了,燕明荞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农家菜。
大锅炖菜有锅气,没有国公府饭菜那么精致,但粉条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浅褐色的汤汁,猪肉片极薄,吃着一点都不腻。
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来软软弹弹,鸡肉一咬就散,连鸡皮都是好吃的。
里面还有甜糯的栗子仁儿,有的是一整个,有的已经裂开了,但把栗子仁夹到碗里,碾碾拌匀米饭,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燕明荞可以说,国公府厨娘做的铁锅炖,绝对没有这个好吃。
有滋味,软烂,粉条粘着肉汤和肉丝,软而不散,吃完一碗饭,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 ↑返回顶部↑
在孟小娘那儿,燕国公才觉得对劲了,心里舒坦了不少。
跟沈氏说过之后,事就好办了,燕明玉不用上课,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出门选人,选好之后签好卖身契,直接送去玉芳斋学做点心。
然后刘掌柜选了三个伶俐点会认字的,跟着学管账。
铺子地段就等燕明荞放假再去看,刘掌柜看这意思,是要开新铺子不假。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底,燕明荞又放假了,沈氏看她辛苦,让她第二天早上多睡一会儿,不必跟着请安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请安的少了两个人。
燕明月难得关心一次,“母亲,二姐和五妹妹怎么没来?”
沈氏咳了一声,“你五妹上课累得慌,就让她歇一日。我想了想,你们以后逢一逢五来请安就行了。”
沈氏其实也不是特别想见燕国公的妾室和庶出子女们。
第51章 桂榜
以前沈氏是比较在意这些, 做正室的,须得给下面人立规矩,不然长久不管就无法无天了。
晚上不用过来, 但早上卯时三刻,都得过来请安,年纪大的自己过来,年纪小的由嬷嬷抱着。
有事要告假。
晨昏定省是规矩,但说实话过来也就请个安, 沈氏和他们说两句话。
除了让妾室们听话点, 没什么别的用。
沈氏不需要和她们联络感情, 没必要日日见, 她如今管着铺子, 还有府里大大小小的事要操心,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沈氏照镜子, 能看见藏着的银发和眼角的皱纹, 她没有燕珍看起来年轻, 比之十几二十岁的时候, 当真是老了。
她其实没必要这么早起来, 有时看明玉还回去睡一觉,沈氏觉得, 她也该看看学学。
都说这样不好,可她看明玉气色越来越好, 脸色红润, 眼睛明亮,明显是身子好了许多。
她落了回水, 能养成这样很不错了。
但沈氏觉得, 自己再这么下去, 以后估计会落一身毛病,她还想看着明荞成亲生子呢。
不看这些妾室和庶出子女,她心里也能好受些。
下头一众人听了,觉得有些诧异,怎么突然就不请安了
这自然是好事,不请安能省不少事,不用那么早就起来,尤其冬天的时候,走过来也冷得很呢。
就是……不过来请安,是不是不太好。
传到公爷老夫人那儿,会不会觉得她们不重规矩,以下犯上呢。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郑小娘开口道:“夫人,晨昏定省是规矩,不过您说不请安,我们自然是听您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燕国公府肯定以沈氏的心意为重。
虞小娘跟着道:“夫人,那我们就逢一逢五过来请安。”
沈氏点了点头,“平日里若受了委屈,我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对了,明月,铺子上的事不懂就多问。”
自从沈氏去了一趟之后,燕明月的铺子利润还可以,现在每月有三四十两的进项,她知感恩,态度乖巧恭敬,“多谢母亲。”
沈氏看向许秀心和苏巧慧,道:“你们进府有一段日子了,可还习惯?”
苏巧慧笑了笑,口音依旧是南方的口音,说起话来带着一股子软意,“回夫人的话,习惯着呢,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前几日还吃到了家乡菜。妾身承蒙夫人关照,更是要竭尽心力地照顾公爷。”
沈氏点了点头,见孟小娘脸色不愉,大约是想大厨房是盛京当地的厨子,什么时候学会做江南菜了。燕国公不着调的时候,什么事都办的出来,高兴的时候让厨子做几道江南菜哄小妾高兴,
沈氏笑道:“习惯就好,秀心呢。”
许秀心站起来回话,“一切都好,多亏了夫人照顾。”
这样看着许秀心气质清冷些,而苏巧慧,是真的有点像孟小娘。
沈氏道:“快坐下吧,你们在国公府,要管束好自己院子里的下人,有什么事,向我禀告。明月你们要勤于学业,下月初一四公子和五公子启蒙,要知上进,也要顾着身子,别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来。”
下面一众人低头应是,齐声道:“谨记夫人教诲。”
沈氏没别的事了,问下头人可有事,众人皆说无事。她挥了挥手,这便散了。
众人回了各自的院子,孟小娘领着燕明芸,身后跟着燕明月,再后头是丫鬟和嬷嬷。
不用请安了,自然是高兴事儿,孟小娘觉得,怕是夫人心疼二姑娘和五姑娘,省着别人议论,所以顺势就不请安了。
看,都想着不用请安了,谁还管五姑娘没来的事儿。
以后倒是可以多睡一会儿了,管夫人怎么想的,反正她是得了便宜了。
而且隔五日请一次安,不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都方便得很。
苏巧慧这个狐狸精,还显摆吃的了江南菜,眼皮子浅的东西,一点好处就出来显摆,见识短浅。
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走路,她心里有点不安,是不是她又做错什么了,母亲才不让她们请安了,她其实挺想来请安的,不请了,反倒不得劲了。
母亲估计是不想日日见她们,所以才不让请安了,本来就不常见,如今见不到,更想不起来了。
燕明月上午要去铺子看看,孟小娘低着头说苏小娘的坏话,这些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小娘,你别说了,我先回院子了,一会儿该出门了。”
孟小娘跺了跺脚,这孩子,真是跟她离心了。
“明芸呐,你可不能学你姐姐。”
*
燕明荞比平日多睡了半个多时辰,醒的时候瞥见暖融融的日光,透过窗户的棱花框和糊着的窗纸照了进来,撒在了她床边的帷幔上。
一片一片的,像羽毛一样轻,让燕明荞不想起来。
她以为睡不了这么久的,卯时那会儿还醒了一次,见天还未大亮,就又睡着了。
外面有鸟叫,叽叽喳喳的,却不觉得吵人,燕明荞想,她竟然能睡这么久。
前阵子天热,夜里有时被热醒,现在凉快了,盖上一层薄被,就能暖暖和和睡到天亮。
燕明荞又从床上滚了两圈,才喊李嬷嬷,开始梳洗梳头。
今日要去庄子看看,秋收已经过了,她得看看有多少粮食,顺便看看银粟。
燕明荞这次要穿骑装去,所以今天就不梳花苞头了,梳了一个简单的单髻,上头簪了根银钗,还簪了一朵绒花,耳饰换成了不耷拉的小金珠。骑装简单大方,是和天色一样的淡蓝色,燕明荞欢喜的很,今日可以在庄子里吃猪肉粉条和小鸡炖蘑菇了!
玉芳斋今日明日都不去,得等月初的时候,刘掌柜理好账过后。
尽管沈氏说了不用请安,燕明荞还是去正屋说了声,“母亲我去庄子啦!”
沈氏冲燕明荞招招手,“用过饭了吗?”
燕明荞连连点头,“用了!”
沈氏:“那去吧。”
燕明荞刚想跑,但犹豫了下,她看了沈氏一会儿,拉了拉沈氏的袖子道:“母亲要不要一起去,那儿的猪肉粉条可好吃了,还能去小池塘捞鱼!”
庄子有个很小的池塘,若是去的话能好好玩。
沈氏想,明儿下头人不用请安,府上也没什么事,今日出去一趟正好,她笑着道:“那母亲和你一块儿去。”
燕明荞在心里蹦了两下,“我再去问问二姐姐。”
燕明玉拒绝了妹妹,她这会儿还在床上,大好秋光,出门做什么。
还是躺着的比较舒服,这几日她回回去人牙子那儿,出门已经够多了,妹妹和母亲去吧,她就不去了。
于是,燕明荞就跟着沈氏坐上马车出府,有母亲在,路上的时间也不觉得难熬。
只是今日出门晚,到庄子的时辰也晚了,已经巳时末了。
李庄户没想到东家这会儿来,赶紧让儿子去杀鸡杀鸭换猪肉,妻子给锅灶烧的旺旺的,开始做自己的拿手菜。
他的女儿从田地里掰了两个还嫩一点苞米,就留了最里面的几层青色的皮,等灶火小的时候给玉米塞进去,灶膛烤玉米,最好吃了。
沈氏领着燕明荞去地里看了看,收了秋,地里对着成捆成捆的麦秆,有庄户的孩子再地里拎着篮子捡麦穗,看样子跟燕明荞差不多大。
李庄户在一旁解释道:“地里落下的麦穗捡起来,烤着吃也香得很呢。今年收成不错,比去年成些,现在称着亩产有三百八十多斤,不过还没干透,等干透了差不多有三百六十斤。”
在越朝,这算高的了。
概因沈氏也过来了,李庄户的态度越发地恭敬,对着这个衣着华美的夫人,一直微微躬着腰。
沈氏来一趟,比十个燕明荞都有用。
沈氏说了句不错,她低头看了看女儿,燕明荞眼里放光,似乎也想过去玩玩,“也去捡吧,再捡些鸡蛋带回去。”
燕明荞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沈氏对李庄户说道:“明荞年纪小,这些日子有劳你费心了。”
李庄户忙道不敢,“五姑娘养了不少鸭子,给我们添了不少进项,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沈氏淡淡地点了下头,“这孩子心善,我过来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庄户挠了挠头,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这儿的庄户们,不给五姑娘添麻烦。
燕明荞捡麦穗捡到开饭,漏掉的麦穗并不多,许久才能发现一个。
就这么一个,能让她欢喜许久。
跟着她一起捡的是个小姑娘,圆圆的脸,笑起来带着酒窝,很可爱。捡麦穗不过是玩闹,看着麦穗越来越多,心里就越来越满,和捡鸡蛋的感觉差不多。
捡了的麦穗用火烤一烤,吃起来的确味道香甜。
过了正午,可算能吃饭了,燕明荞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农家菜。
大锅炖菜有锅气,没有国公府饭菜那么精致,但粉条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浅褐色的汤汁,猪肉片极薄,吃着一点都不腻。
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来软软弹弹,鸡肉一咬就散,连鸡皮都是好吃的。
里面还有甜糯的栗子仁儿,有的是一整个,有的已经裂开了,但把栗子仁夹到碗里,碾碾拌匀米饭,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燕明荞可以说,国公府厨娘做的铁锅炖,绝对没有这个好吃。
有滋味,软烂,粉条粘着肉汤和肉丝,软而不散,吃完一碗饭,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 ↑返回顶部↑
燕国公这回真觉得自己插不上话了,他心里憋闷的慌,吃过饭去了孟小娘那儿。
在孟小娘那儿,燕国公才觉得对劲了,心里舒坦了不少。
跟沈氏说过之后,事就好办了,燕明玉不用上课,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出门选人,选好之后签好卖身契,直接送去玉芳斋学做点心。
然后刘掌柜选了三个伶俐点会认字的,跟着学管账。
铺子地段就等燕明荞放假再去看,刘掌柜看这意思,是要开新铺子不假。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底,燕明荞又放假了,沈氏看她辛苦,让她第二天早上多睡一会儿,不必跟着请安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请安的少了两个人。
燕明月难得关心一次,“母亲,二姐和五妹妹怎么没来?”
沈氏咳了一声,“你五妹上课累得慌,就让她歇一日。我想了想,你们以后逢一逢五来请安就行了。”
沈氏其实也不是特别想见燕国公的妾室和庶出子女们。
第51章 桂榜
以前沈氏是比较在意这些, 做正室的,须得给下面人立规矩,不然长久不管就无法无天了。
晚上不用过来, 但早上卯时三刻,都得过来请安,年纪大的自己过来,年纪小的由嬷嬷抱着。
有事要告假。
晨昏定省是规矩,但说实话过来也就请个安, 沈氏和他们说两句话。
除了让妾室们听话点, 没什么别的用。
沈氏不需要和她们联络感情, 没必要日日见, 她如今管着铺子, 还有府里大大小小的事要操心,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沈氏照镜子, 能看见藏着的银发和眼角的皱纹, 她没有燕珍看起来年轻, 比之十几二十岁的时候, 当真是老了。
她其实没必要这么早起来, 有时看明玉还回去睡一觉,沈氏觉得, 她也该看看学学。
都说这样不好,可她看明玉气色越来越好, 脸色红润, 眼睛明亮,明显是身子好了许多。
她落了回水, 能养成这样很不错了。
但沈氏觉得, 自己再这么下去, 以后估计会落一身毛病,她还想看着明荞成亲生子呢。
不看这些妾室和庶出子女,她心里也能好受些。
下头一众人听了,觉得有些诧异,怎么突然就不请安了
这自然是好事,不请安能省不少事,不用那么早就起来,尤其冬天的时候,走过来也冷得很呢。
就是……不过来请安,是不是不太好。
传到公爷老夫人那儿,会不会觉得她们不重规矩,以下犯上呢。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郑小娘开口道:“夫人,晨昏定省是规矩,不过您说不请安,我们自然是听您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燕国公府肯定以沈氏的心意为重。
虞小娘跟着道:“夫人,那我们就逢一逢五过来请安。”
沈氏点了点头,“平日里若受了委屈,我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对了,明月,铺子上的事不懂就多问。”
自从沈氏去了一趟之后,燕明月的铺子利润还可以,现在每月有三四十两的进项,她知感恩,态度乖巧恭敬,“多谢母亲。”
沈氏看向许秀心和苏巧慧,道:“你们进府有一段日子了,可还习惯?”
苏巧慧笑了笑,口音依旧是南方的口音,说起话来带着一股子软意,“回夫人的话,习惯着呢,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前几日还吃到了家乡菜。妾身承蒙夫人关照,更是要竭尽心力地照顾公爷。”
沈氏点了点头,见孟小娘脸色不愉,大约是想大厨房是盛京当地的厨子,什么时候学会做江南菜了。燕国公不着调的时候,什么事都办的出来,高兴的时候让厨子做几道江南菜哄小妾高兴,
沈氏笑道:“习惯就好,秀心呢。”
许秀心站起来回话,“一切都好,多亏了夫人照顾。”
这样看着许秀心气质清冷些,而苏巧慧,是真的有点像孟小娘。
沈氏道:“快坐下吧,你们在国公府,要管束好自己院子里的下人,有什么事,向我禀告。明月你们要勤于学业,下月初一四公子和五公子启蒙,要知上进,也要顾着身子,别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来。”
下面一众人低头应是,齐声道:“谨记夫人教诲。”
沈氏没别的事了,问下头人可有事,众人皆说无事。她挥了挥手,这便散了。
众人回了各自的院子,孟小娘领着燕明芸,身后跟着燕明月,再后头是丫鬟和嬷嬷。
不用请安了,自然是高兴事儿,孟小娘觉得,怕是夫人心疼二姑娘和五姑娘,省着别人议论,所以顺势就不请安了。
看,都想着不用请安了,谁还管五姑娘没来的事儿。
以后倒是可以多睡一会儿了,管夫人怎么想的,反正她是得了便宜了。
而且隔五日请一次安,不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都方便得很。
苏巧慧这个狐狸精,还显摆吃的了江南菜,眼皮子浅的东西,一点好处就出来显摆,见识短浅。
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走路,她心里有点不安,是不是她又做错什么了,母亲才不让她们请安了,她其实挺想来请安的,不请了,反倒不得劲了。
母亲估计是不想日日见她们,所以才不让请安了,本来就不常见,如今见不到,更想不起来了。
燕明月上午要去铺子看看,孟小娘低着头说苏小娘的坏话,这些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小娘,你别说了,我先回院子了,一会儿该出门了。”
孟小娘跺了跺脚,这孩子,真是跟她离心了。
“明芸呐,你可不能学你姐姐。”
*
燕明荞比平日多睡了半个多时辰,醒的时候瞥见暖融融的日光,透过窗户的棱花框和糊着的窗纸照了进来,撒在了她床边的帷幔上。
一片一片的,像羽毛一样轻,让燕明荞不想起来。
她以为睡不了这么久的,卯时那会儿还醒了一次,见天还未大亮,就又睡着了。
外面有鸟叫,叽叽喳喳的,却不觉得吵人,燕明荞想,她竟然能睡这么久。
前阵子天热,夜里有时被热醒,现在凉快了,盖上一层薄被,就能暖暖和和睡到天亮。
燕明荞又从床上滚了两圈,才喊李嬷嬷,开始梳洗梳头。
今日要去庄子看看,秋收已经过了,她得看看有多少粮食,顺便看看银粟。
燕明荞这次要穿骑装去,所以今天就不梳花苞头了,梳了一个简单的单髻,上头簪了根银钗,还簪了一朵绒花,耳饰换成了不耷拉的小金珠。骑装简单大方,是和天色一样的淡蓝色,燕明荞欢喜的很,今日可以在庄子里吃猪肉粉条和小鸡炖蘑菇了!
玉芳斋今日明日都不去,得等月初的时候,刘掌柜理好账过后。
尽管沈氏说了不用请安,燕明荞还是去正屋说了声,“母亲我去庄子啦!”
沈氏冲燕明荞招招手,“用过饭了吗?”
燕明荞连连点头,“用了!”
沈氏:“那去吧。”
燕明荞刚想跑,但犹豫了下,她看了沈氏一会儿,拉了拉沈氏的袖子道:“母亲要不要一起去,那儿的猪肉粉条可好吃了,还能去小池塘捞鱼!”
庄子有个很小的池塘,若是去的话能好好玩。
沈氏想,明儿下头人不用请安,府上也没什么事,今日出去一趟正好,她笑着道:“那母亲和你一块儿去。”
燕明荞在心里蹦了两下,“我再去问问二姐姐。”
燕明玉拒绝了妹妹,她这会儿还在床上,大好秋光,出门做什么。
还是躺着的比较舒服,这几日她回回去人牙子那儿,出门已经够多了,妹妹和母亲去吧,她就不去了。
于是,燕明荞就跟着沈氏坐上马车出府,有母亲在,路上的时间也不觉得难熬。
只是今日出门晚,到庄子的时辰也晚了,已经巳时末了。
李庄户没想到东家这会儿来,赶紧让儿子去杀鸡杀鸭换猪肉,妻子给锅灶烧的旺旺的,开始做自己的拿手菜。
他的女儿从田地里掰了两个还嫩一点苞米,就留了最里面的几层青色的皮,等灶火小的时候给玉米塞进去,灶膛烤玉米,最好吃了。
沈氏领着燕明荞去地里看了看,收了秋,地里对着成捆成捆的麦秆,有庄户的孩子再地里拎着篮子捡麦穗,看样子跟燕明荞差不多大。
李庄户在一旁解释道:“地里落下的麦穗捡起来,烤着吃也香得很呢。今年收成不错,比去年成些,现在称着亩产有三百八十多斤,不过还没干透,等干透了差不多有三百六十斤。”
在越朝,这算高的了。
概因沈氏也过来了,李庄户的态度越发地恭敬,对着这个衣着华美的夫人,一直微微躬着腰。
沈氏来一趟,比十个燕明荞都有用。
沈氏说了句不错,她低头看了看女儿,燕明荞眼里放光,似乎也想过去玩玩,“也去捡吧,再捡些鸡蛋带回去。”
燕明荞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沈氏对李庄户说道:“明荞年纪小,这些日子有劳你费心了。”
李庄户忙道不敢,“五姑娘养了不少鸭子,给我们添了不少进项,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沈氏淡淡地点了下头,“这孩子心善,我过来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庄户挠了挠头,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这儿的庄户们,不给五姑娘添麻烦。
燕明荞捡麦穗捡到开饭,漏掉的麦穗并不多,许久才能发现一个。
就这么一个,能让她欢喜许久。
跟着她一起捡的是个小姑娘,圆圆的脸,笑起来带着酒窝,很可爱。捡麦穗不过是玩闹,看着麦穗越来越多,心里就越来越满,和捡鸡蛋的感觉差不多。
捡了的麦穗用火烤一烤,吃起来的确味道香甜。
过了正午,可算能吃饭了,燕明荞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农家菜。
大锅炖菜有锅气,没有国公府饭菜那么精致,但粉条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浅褐色的汤汁,猪肉片极薄,吃着一点都不腻。
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来软软弹弹,鸡肉一咬就散,连鸡皮都是好吃的。
里面还有甜糯的栗子仁儿,有的是一整个,有的已经裂开了,但把栗子仁夹到碗里,碾碾拌匀米饭,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燕明荞可以说,国公府厨娘做的铁锅炖,绝对没有这个好吃。
有滋味,软烂,粉条粘着肉汤和肉丝,软而不散,吃完一碗饭,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
在孟小娘那儿,燕国公才觉得对劲了,心里舒坦了不少。
跟沈氏说过之后,事就好办了,燕明玉不用上课,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出门选人,选好之后签好卖身契,直接送去玉芳斋学做点心。
然后刘掌柜选了三个伶俐点会认字的,跟着学管账。
铺子地段就等燕明荞放假再去看,刘掌柜看这意思,是要开新铺子不假。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底,燕明荞又放假了,沈氏看她辛苦,让她第二天早上多睡一会儿,不必跟着请安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请安的少了两个人。
燕明月难得关心一次,“母亲,二姐和五妹妹怎么没来?”
沈氏咳了一声,“你五妹上课累得慌,就让她歇一日。我想了想,你们以后逢一逢五来请安就行了。”
沈氏其实也不是特别想见燕国公的妾室和庶出子女们。
第51章 桂榜
以前沈氏是比较在意这些, 做正室的,须得给下面人立规矩,不然长久不管就无法无天了。
晚上不用过来, 但早上卯时三刻,都得过来请安,年纪大的自己过来,年纪小的由嬷嬷抱着。
有事要告假。
晨昏定省是规矩,但说实话过来也就请个安, 沈氏和他们说两句话。
除了让妾室们听话点, 没什么别的用。
沈氏不需要和她们联络感情, 没必要日日见, 她如今管着铺子, 还有府里大大小小的事要操心, 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沈氏照镜子, 能看见藏着的银发和眼角的皱纹, 她没有燕珍看起来年轻, 比之十几二十岁的时候, 当真是老了。
她其实没必要这么早起来, 有时看明玉还回去睡一觉,沈氏觉得, 她也该看看学学。
都说这样不好,可她看明玉气色越来越好, 脸色红润, 眼睛明亮,明显是身子好了许多。
她落了回水, 能养成这样很不错了。
但沈氏觉得, 自己再这么下去, 以后估计会落一身毛病,她还想看着明荞成亲生子呢。
不看这些妾室和庶出子女,她心里也能好受些。
下头一众人听了,觉得有些诧异,怎么突然就不请安了
这自然是好事,不请安能省不少事,不用那么早就起来,尤其冬天的时候,走过来也冷得很呢。
就是……不过来请安,是不是不太好。
传到公爷老夫人那儿,会不会觉得她们不重规矩,以下犯上呢。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郑小娘开口道:“夫人,晨昏定省是规矩,不过您说不请安,我们自然是听您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燕国公府肯定以沈氏的心意为重。
虞小娘跟着道:“夫人,那我们就逢一逢五过来请安。”
沈氏点了点头,“平日里若受了委屈,我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对了,明月,铺子上的事不懂就多问。”
自从沈氏去了一趟之后,燕明月的铺子利润还可以,现在每月有三四十两的进项,她知感恩,态度乖巧恭敬,“多谢母亲。”
沈氏看向许秀心和苏巧慧,道:“你们进府有一段日子了,可还习惯?”
苏巧慧笑了笑,口音依旧是南方的口音,说起话来带着一股子软意,“回夫人的话,习惯着呢,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前几日还吃到了家乡菜。妾身承蒙夫人关照,更是要竭尽心力地照顾公爷。”
沈氏点了点头,见孟小娘脸色不愉,大约是想大厨房是盛京当地的厨子,什么时候学会做江南菜了。燕国公不着调的时候,什么事都办的出来,高兴的时候让厨子做几道江南菜哄小妾高兴,
沈氏笑道:“习惯就好,秀心呢。”
许秀心站起来回话,“一切都好,多亏了夫人照顾。”
这样看着许秀心气质清冷些,而苏巧慧,是真的有点像孟小娘。
沈氏道:“快坐下吧,你们在国公府,要管束好自己院子里的下人,有什么事,向我禀告。明月你们要勤于学业,下月初一四公子和五公子启蒙,要知上进,也要顾着身子,别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来。”
下面一众人低头应是,齐声道:“谨记夫人教诲。”
沈氏没别的事了,问下头人可有事,众人皆说无事。她挥了挥手,这便散了。
众人回了各自的院子,孟小娘领着燕明芸,身后跟着燕明月,再后头是丫鬟和嬷嬷。
不用请安了,自然是高兴事儿,孟小娘觉得,怕是夫人心疼二姑娘和五姑娘,省着别人议论,所以顺势就不请安了。
看,都想着不用请安了,谁还管五姑娘没来的事儿。
以后倒是可以多睡一会儿了,管夫人怎么想的,反正她是得了便宜了。
而且隔五日请一次安,不在夫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都方便得很。
苏巧慧这个狐狸精,还显摆吃的了江南菜,眼皮子浅的东西,一点好处就出来显摆,见识短浅。
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走路,她心里有点不安,是不是她又做错什么了,母亲才不让她们请安了,她其实挺想来请安的,不请了,反倒不得劲了。
母亲估计是不想日日见她们,所以才不让请安了,本来就不常见,如今见不到,更想不起来了。
燕明月上午要去铺子看看,孟小娘低着头说苏小娘的坏话,这些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小娘,你别说了,我先回院子了,一会儿该出门了。”
孟小娘跺了跺脚,这孩子,真是跟她离心了。
“明芸呐,你可不能学你姐姐。”
*
燕明荞比平日多睡了半个多时辰,醒的时候瞥见暖融融的日光,透过窗户的棱花框和糊着的窗纸照了进来,撒在了她床边的帷幔上。
一片一片的,像羽毛一样轻,让燕明荞不想起来。
她以为睡不了这么久的,卯时那会儿还醒了一次,见天还未大亮,就又睡着了。
外面有鸟叫,叽叽喳喳的,却不觉得吵人,燕明荞想,她竟然能睡这么久。
前阵子天热,夜里有时被热醒,现在凉快了,盖上一层薄被,就能暖暖和和睡到天亮。
燕明荞又从床上滚了两圈,才喊李嬷嬷,开始梳洗梳头。
今日要去庄子看看,秋收已经过了,她得看看有多少粮食,顺便看看银粟。
燕明荞这次要穿骑装去,所以今天就不梳花苞头了,梳了一个简单的单髻,上头簪了根银钗,还簪了一朵绒花,耳饰换成了不耷拉的小金珠。骑装简单大方,是和天色一样的淡蓝色,燕明荞欢喜的很,今日可以在庄子里吃猪肉粉条和小鸡炖蘑菇了!
玉芳斋今日明日都不去,得等月初的时候,刘掌柜理好账过后。
尽管沈氏说了不用请安,燕明荞还是去正屋说了声,“母亲我去庄子啦!”
沈氏冲燕明荞招招手,“用过饭了吗?”
燕明荞连连点头,“用了!”
沈氏:“那去吧。”
燕明荞刚想跑,但犹豫了下,她看了沈氏一会儿,拉了拉沈氏的袖子道:“母亲要不要一起去,那儿的猪肉粉条可好吃了,还能去小池塘捞鱼!”
庄子有个很小的池塘,若是去的话能好好玩。
沈氏想,明儿下头人不用请安,府上也没什么事,今日出去一趟正好,她笑着道:“那母亲和你一块儿去。”
燕明荞在心里蹦了两下,“我再去问问二姐姐。”
燕明玉拒绝了妹妹,她这会儿还在床上,大好秋光,出门做什么。
还是躺着的比较舒服,这几日她回回去人牙子那儿,出门已经够多了,妹妹和母亲去吧,她就不去了。
于是,燕明荞就跟着沈氏坐上马车出府,有母亲在,路上的时间也不觉得难熬。
只是今日出门晚,到庄子的时辰也晚了,已经巳时末了。
李庄户没想到东家这会儿来,赶紧让儿子去杀鸡杀鸭换猪肉,妻子给锅灶烧的旺旺的,开始做自己的拿手菜。
他的女儿从田地里掰了两个还嫩一点苞米,就留了最里面的几层青色的皮,等灶火小的时候给玉米塞进去,灶膛烤玉米,最好吃了。
沈氏领着燕明荞去地里看了看,收了秋,地里对着成捆成捆的麦秆,有庄户的孩子再地里拎着篮子捡麦穗,看样子跟燕明荞差不多大。
李庄户在一旁解释道:“地里落下的麦穗捡起来,烤着吃也香得很呢。今年收成不错,比去年成些,现在称着亩产有三百八十多斤,不过还没干透,等干透了差不多有三百六十斤。”
在越朝,这算高的了。
概因沈氏也过来了,李庄户的态度越发地恭敬,对着这个衣着华美的夫人,一直微微躬着腰。
沈氏来一趟,比十个燕明荞都有用。
沈氏说了句不错,她低头看了看女儿,燕明荞眼里放光,似乎也想过去玩玩,“也去捡吧,再捡些鸡蛋带回去。”
燕明荞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沈氏对李庄户说道:“明荞年纪小,这些日子有劳你费心了。”
李庄户忙道不敢,“五姑娘养了不少鸭子,给我们添了不少进项,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沈氏淡淡地点了下头,“这孩子心善,我过来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庄户挠了挠头,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这儿的庄户们,不给五姑娘添麻烦。
燕明荞捡麦穗捡到开饭,漏掉的麦穗并不多,许久才能发现一个。
就这么一个,能让她欢喜许久。
跟着她一起捡的是个小姑娘,圆圆的脸,笑起来带着酒窝,很可爱。捡麦穗不过是玩闹,看着麦穗越来越多,心里就越来越满,和捡鸡蛋的感觉差不多。
捡了的麦穗用火烤一烤,吃起来的确味道香甜。
过了正午,可算能吃饭了,燕明荞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农家菜。
大锅炖菜有锅气,没有国公府饭菜那么精致,但粉条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浅褐色的汤汁,猪肉片极薄,吃着一点都不腻。
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来软软弹弹,鸡肉一咬就散,连鸡皮都是好吃的。
里面还有甜糯的栗子仁儿,有的是一整个,有的已经裂开了,但把栗子仁夹到碗里,碾碾拌匀米饭,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燕明荞可以说,国公府厨娘做的铁锅炖,绝对没有这个好吃。
有滋味,软烂,粉条粘着肉汤和肉丝,软而不散,吃完一碗饭,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