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1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希望自己能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不是因为舍不得嫡皇子这个身份,而是对他们有孺慕之情,希望他们——真的是你的父母,对不对?”
    杨世醒看着她,没说话。
    片刻后,他的神情变得温柔起来,舒眉展目,含笑凝睇她道:“知我者颖颖也。你总是如此懂我的心思,我真高兴能遇见你这么一个知心人。”
    第217章 天家皇室间的亲缘情缘,竟能瞬息万变至此
    阮问颖笑不出来。
    她的思绪不自禁飘荡到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还是幼童的他们在皇后寝宫玩闹,陛下虽嫌弃他二人叽叽喳喳,却还是配合地应了他们的要求,抄手抱起他们, 让他们伸手去摸挂在天边的圆月。
    月亮在最后当然没有摸着, 但陛下命人打了缸水放在院中,让水面映出月亮的倒影, 又在缸里放置数尾金红小鱼, 和皇后一起带着他们赏景观月, 给他们讲各式各样的风雅古事、传闻趣谈。
    那时候的他们,完全就是和乐融融的一家人。
    且这只是她亲身经历的, 还有更多、更多发生在杨世醒身上的事, 她或许不曾知晓,但都切实的存在。
    比如他能写得一手与陛下相差无几的好字, 是因为陛下手把手地教过他, 和他一起练笔。
    他骑的第一匹马、射出去的第一支箭,也都是陛下亲自带的他, 远远在齐大人成为他的少傅之前。
    还有皇后, 虽然安平长公主曾说过,她对杨世醒教导不及,但阮问颖真心不觉得皇后做得有哪里不好。
    她会记住杨世醒的喜好,会因为他的一句话送出珍藏多年的棋谱,会在生病时守在他的榻边……对他一向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沉脸的时候。
    诚然, 在某种程度上, 皇后对他是宽仁了一点, 缺少严苛, 可阮问颖并不觉得她是因为知晓杨世醒不是自己亲子而怠于管教,乃是她本性如此。
    一个素来和颜悦色的人,怎么能指望她在面对孩子时性情大改,横眉冷目呢?
    所以,在阮问颖的心里,陛下和皇后都是倾尽了心血来培养杨世醒的,世间没有哪对父母做得比他们更好,包括她的双亲,也同样不及。
    而杨世醒对帝后二人也十分的崇敬仰慕,充满孺慕之情,即使会时不时向她抱怨陛下又给他分派了什么麻烦事,也不是在真的感到不满,而是随口一说的闲话。
    对皇后更不用说,得了什么新奇物都会拿过去给皇后一观,底下新上贡或御膳房新研制出来的吃食也会送去一份,还曾多方搜寻古手遗失的棋谱,整理成册献上。
    如此美满的一家三口……怎么可能会是维持多年的一场骗局?一个泡影?
    阮问颖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至于杨世醒,他虽然在面上表现得淡然,好似对这一切浑不在乎,但心里肯定怀有与她相似的想法,要不然不会在过去给出那么一个猜测,认为自己是帝后的孩子。
    他一定……期盼着陛下与皇后是他的亲生父母吧。
    回想着这些年来杨世醒与帝后间的种种,阮问颖的心情格外沉重。
    她为他感到难过。
    反倒是杨世醒缓缓笑了,伸手轻拍她的脸颊,道:“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你这么早苦着一张脸做什么?”
    她一愣,含起一丝不解与希冀地看向他:“还没有?”
    “是啊,你娘在密函里写的都是她从你祖母那里听来的,不是她的亲身经历,如何能确定真假?”他道,“你祖母告诉她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你祖母以为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阮问颖怔了一会儿:“可是……祖母她没必要骗我娘,她也——至少她让一名——”
    她把“歌女”二字咽下,不管杨世醒到底是谁的孩子,也不管他在不在意这两个字,她都不想让他感到丝毫的难受不适。
    “至少她让一名女子去接近信王,使那女子怀孕的事是真的。要不然她从哪里得来一个孩子?我娘也很容易从信王处验证这件事的真假。”
    “那又如何?你不要忘了,我们曾经讨论过,当初遭到张氏毒手的可能不是皇后的孩子,而是那个从宫外被抱来的孩子。”杨世醒道。
    这一点提醒了阮问颖,在皇后生产当天,心怀鬼胎的人不仅有大长公主,还有张氏。
    而她的母亲在密函里只写了皇后诞下的孩子窒息而亡的事,没说具体的前因后果,不知是不想多费笔墨和他们解释张氏的事,还是本身就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陛下。
    一如杨世醒所推测的那样,安平长公主把真定大长公主的计划告诉了陛下,陛下虽然让其不要多行举止,本身也没有表露出什么态度,但绝对不会放任不管。
    在皇后生产当天,他一定会派人严加看守,注意一切动静。
    阮问颖不清楚宫中守卫,但她见识过含凉殿的把守,称得上铜墙铁壁,还没有算上她看不见的、居于暗处的岗哨。以杨世醒一人就能做到如此程度,掌控整个皇宫的陛下又会是如何?
    真定大长公主有可能避过那些明暗眼线,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施行偷天换日之举吗?
    ……不,不对,她已经避过了,要不然在张氏的人得手杀害掉一个婴儿之后,不会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出现,成为六皇子。
    真相越发扑朔迷离,阮问颖蹙起眉,陷入深深的不解。
    她把心中所想对杨世醒说出,询问道:“你觉得祖母为什么能顺利把孩子带进来?是她真的瞒过了陛下,还是——陛下有意为之?”
    杨世醒道:“自然是陛下有意为之。他若连这点事情都掌控不了,还怎么统御朝政,压制大长公主,让其安心在府颐养天年?”
    “那、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摩挲着下颔,也凝了凝眉,口吻里罕见地带上了一点不确定:“也许是他得知张氏要下手,便故意让大长公主带了一个孩子进来,替自己的孩子消灾挡劫?”
    说完,不等她有所反应,他就自己否定了这个猜测:“不对。陛下不会这么做。他或许不会在意一个婴孩的死活,但他那时得了真人叮嘱,又是在皇后生产的紧要关头,不可能会沾染人命。”
    “那是为了什么?”阮问颖觉得自己真是太愚蠢了,只会不停地提问为什么,无法自己思考出一个答案。
    好在这一回杨世醒也不能再给她什么猜测:“我不知道。牵扯进来的人太多,陛下、皇后、大长公主、你娘还有张氏,全都凑到了一起,我实在想象不出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说最后一句话时,他的语气染上了几分急躁,又旋即消隐,换成一点笑意:“要不然我去问问陛下?他一定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阮问颖吓了一跳,脱口而出:“不行!你不能去问!”
    “为什么?”终于轮到了他反问她这三个字,“你娘都能去问,我为什么不能?”
    “那是因为我娘在当年没有瞒着陛下,她又是、又是陛下的嫡亲妹妹,自然不怕有事。”她道,生怕他真的冲动上头,跑到紫宸殿里去。
    她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妥,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话,只能这么说。
    “我不是说你一定不是陛下的孩子,是——万一呢?万一祖母说的都是真的,你是信王的孩子,贸贸然跑去询问,陛下他——”
    “他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费心尽力培养我这么多年,他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孩子,何必把侄子当做继承人?”杨世醒接过她的话,“先帝可没留下什么遗旨,让他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
    使她把剩余的话卡在了半途:“……”她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陛下不可能在知晓他并非亲子的情况下还对他这么器重。
    这么想着,她动摇起来,眸里亮起星星点点的希冀:“难道你真的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
    “也许。”他应了一声,“不过也有可能是他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毕竟当年多方人马被牵扯进了这桩事,极度混乱之下,他的人手产生了错误的判断,给了他错误的禀报也有可能。”
    “或许遭受张氏毒手的真的是皇后的孩子,而我则幸运地先被大长公主推出来成为了六皇子,后又被陛下误会是他的亲子,就这样过了多年舒坦的生活。”
    “……你怎么这么喜欢给人泼冷水。”
    “没有啊,我这是正常推测。”
    “哪有人像你这么推测的……”阮问颖抿起嘴,“简直南辕北辙,好话坏话都被你说尽了。”
    “推测不就是这样的吗?我若是能够确定,就不叫推测了。”杨世醒道,“所以还是去问问陛下,好歹也养了我这么多年,总有一点父子情分在,不会因为这么一桩事就要去我的性命。”
    “那可未必。”她小声嘀咕,“太子和杨士范不也被陛下养了多年?照样说囚就囚、说废就废。要是实情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是陛下误会了你的身份,那……陛下定然会十分恼火。”
    “纸是包不住火的。”杨世醒慢条斯理道,“如果陛下当真误会了,他现在不知道,将来也总有一天会知道。就像我和你,不也是在几乎荒诞的情况下知晓了这件事?”
    “那也不必让他现在就知道……他越晚知道,你就能拥有越多的时间——”
    说到这里,阮问颖忽然止了口,想起安平长公主在密函上写的话,恍然意识到对方的那句“握住掌中之物”指的原来是这个。
    趁着一切还没有发生时绸缪准备,这样一来,哪怕日后东窗事发,也已经羽翼丰满,陛下奈何不得,就像史书中的许多诸侯、权臣一样。
    她的母亲,竟是在教唆他……
    阮问颖感到一阵发凉。
    陛下与安平长公主之间的兄妹情谊是毋庸置疑的,后者没有瞒着前者偷梁换柱之计,前者给予后者封地兵权,定下双方儿女亲事,将“血浓于水”与“信任”二词发挥到了极致。
    可是现在,为了确保杨世醒的安稳,确保她的幸福,确保他们二人的将来,她的母亲选择站立在了陛下的对立面,帮着他们瞒天过海。
    假使杨世醒真是信王之子,陛下又在将来某一天得知了这件事,欲将他除去,那么,遵从了密函叮嘱的杨世醒会与陛下发生什么样的冲突?
    她的母亲是没有顾虑到这一点吗?还是顾虑到了,但依然做出了选择?
    这封密函是安平长公主在离开长安前给她的,那时她才同杨世醒和好不久,密函中又写了,长公主去询问陛下当年之事是在杨世醒上门寻她之后。
    也就是说,前脚她的母亲才抱着信任去询问陛下,后脚就在想着怎么帮他们应对陛下,那份兄妹间能够谈论皇嗣血统的信任,似乎在短短几天内消弭了。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在于她要嫁给杨世醒。
    在她母亲的心里,只有天底下最好的儿郎才有资格当她的夫君,杨世醒要成为最好的儿郎,势必要掌有现在的一切,甚至更多。
    以往这不是问题,他身为帝后嫡子,注定会继承大统。可现在不同,他的身世出了问题,储君之位不再板上钉钉,就连身家性命也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平长公主要么帮助他们离开,去往一个全新的地方生活,远离纷争,要么选择帮助杨世醒,帮助他强大起来,足以对抗陛下。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给他们写了这样一封信。
    不过几日而已,她的身份就从陛下的妹妹变成了六皇子的未来岳母,从帮助陛下持守君王权势,变成了帮助杨世醒挑战君王权势。
    天家皇室间的亲缘情缘,竟能瞬息万变至此……
    阮问颖不知道该为谁感到难过。
    她只是觉得很无力,很怅然。
    将来她也会变成这样吗?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与人勾心斗角,背叛过往的一切情谊?
    不,她现在已经变成这副模样了。她利用陛下对杨世醒的喜爱,劝后者韬光养晦,暗做筹谋,等备足了自身再去和前者开诚公布,甚至如果可以,她希望陛下永远不要知道实情。
    她已然……变了一个人。
    金风遥遥送来丹桂的香气,安静的流水声中,曲泉阁一时只闻万籁。
    杨世醒凝睇着阮问颖,看着她从着急转变为恍然、再变得消沉的神情,握住她的手,镇定而唤:“颖颖。”
    似有一股力量顺着他的手掌注入心田,阮问颖面色一缓,定稳心神,收拢思绪看向他,露出一丝含着浅浅忧愁的笑影:“你早就看懂了我娘写在最后的话,是不是?”
    第218章 你是说——陛下能够确保你的身世?
    “是。”杨世醒道, “你娘写得很明白。”
    阮问颖道:“可我却十分愚蠢,直到现在才明白。”
    “那说明你很纯粹。”他道,“不能立时看懂你娘的话是好事。”
    她摇了摇头,垂下眸, 轻声道:“我不纯粹。我已经变了一个人……为了你的安危不择手段……” ↑返回顶部↑
    “你希望自己能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不是因为舍不得嫡皇子这个身份,而是对他们有孺慕之情,希望他们——真的是你的父母,对不对?”
    杨世醒看着她,没说话。
    片刻后,他的神情变得温柔起来,舒眉展目,含笑凝睇她道:“知我者颖颖也。你总是如此懂我的心思,我真高兴能遇见你这么一个知心人。”
    第217章 天家皇室间的亲缘情缘,竟能瞬息万变至此
    阮问颖笑不出来。
    她的思绪不自禁飘荡到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还是幼童的他们在皇后寝宫玩闹,陛下虽嫌弃他二人叽叽喳喳,却还是配合地应了他们的要求,抄手抱起他们, 让他们伸手去摸挂在天边的圆月。
    月亮在最后当然没有摸着, 但陛下命人打了缸水放在院中,让水面映出月亮的倒影, 又在缸里放置数尾金红小鱼, 和皇后一起带着他们赏景观月, 给他们讲各式各样的风雅古事、传闻趣谈。
    那时候的他们,完全就是和乐融融的一家人。
    且这只是她亲身经历的, 还有更多、更多发生在杨世醒身上的事, 她或许不曾知晓,但都切实的存在。
    比如他能写得一手与陛下相差无几的好字, 是因为陛下手把手地教过他, 和他一起练笔。
    他骑的第一匹马、射出去的第一支箭,也都是陛下亲自带的他, 远远在齐大人成为他的少傅之前。
    还有皇后, 虽然安平长公主曾说过,她对杨世醒教导不及,但阮问颖真心不觉得皇后做得有哪里不好。
    她会记住杨世醒的喜好,会因为他的一句话送出珍藏多年的棋谱,会在生病时守在他的榻边……对他一向有求必应,从来没有沉脸的时候。
    诚然, 在某种程度上, 皇后对他是宽仁了一点, 缺少严苛, 可阮问颖并不觉得她是因为知晓杨世醒不是自己亲子而怠于管教,乃是她本性如此。
    一个素来和颜悦色的人,怎么能指望她在面对孩子时性情大改,横眉冷目呢?
    所以,在阮问颖的心里,陛下和皇后都是倾尽了心血来培养杨世醒的,世间没有哪对父母做得比他们更好,包括她的双亲,也同样不及。
    而杨世醒对帝后二人也十分的崇敬仰慕,充满孺慕之情,即使会时不时向她抱怨陛下又给他分派了什么麻烦事,也不是在真的感到不满,而是随口一说的闲话。
    对皇后更不用说,得了什么新奇物都会拿过去给皇后一观,底下新上贡或御膳房新研制出来的吃食也会送去一份,还曾多方搜寻古手遗失的棋谱,整理成册献上。
    如此美满的一家三口……怎么可能会是维持多年的一场骗局?一个泡影?
    阮问颖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至于杨世醒,他虽然在面上表现得淡然,好似对这一切浑不在乎,但心里肯定怀有与她相似的想法,要不然不会在过去给出那么一个猜测,认为自己是帝后的孩子。
    他一定……期盼着陛下与皇后是他的亲生父母吧。
    回想着这些年来杨世醒与帝后间的种种,阮问颖的心情格外沉重。
    她为他感到难过。
    反倒是杨世醒缓缓笑了,伸手轻拍她的脸颊,道:“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你这么早苦着一张脸做什么?”
    她一愣,含起一丝不解与希冀地看向他:“还没有?”
    “是啊,你娘在密函里写的都是她从你祖母那里听来的,不是她的亲身经历,如何能确定真假?”他道,“你祖母告诉她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你祖母以为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阮问颖怔了一会儿:“可是……祖母她没必要骗我娘,她也——至少她让一名——”
    她把“歌女”二字咽下,不管杨世醒到底是谁的孩子,也不管他在不在意这两个字,她都不想让他感到丝毫的难受不适。
    “至少她让一名女子去接近信王,使那女子怀孕的事是真的。要不然她从哪里得来一个孩子?我娘也很容易从信王处验证这件事的真假。”
    “那又如何?你不要忘了,我们曾经讨论过,当初遭到张氏毒手的可能不是皇后的孩子,而是那个从宫外被抱来的孩子。”杨世醒道。
    这一点提醒了阮问颖,在皇后生产当天,心怀鬼胎的人不仅有大长公主,还有张氏。
    而她的母亲在密函里只写了皇后诞下的孩子窒息而亡的事,没说具体的前因后果,不知是不想多费笔墨和他们解释张氏的事,还是本身就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陛下。
    一如杨世醒所推测的那样,安平长公主把真定大长公主的计划告诉了陛下,陛下虽然让其不要多行举止,本身也没有表露出什么态度,但绝对不会放任不管。
    在皇后生产当天,他一定会派人严加看守,注意一切动静。
    阮问颖不清楚宫中守卫,但她见识过含凉殿的把守,称得上铜墙铁壁,还没有算上她看不见的、居于暗处的岗哨。以杨世醒一人就能做到如此程度,掌控整个皇宫的陛下又会是如何?
    真定大长公主有可能避过那些明暗眼线,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施行偷天换日之举吗?
    ……不,不对,她已经避过了,要不然在张氏的人得手杀害掉一个婴儿之后,不会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出现,成为六皇子。
    真相越发扑朔迷离,阮问颖蹙起眉,陷入深深的不解。
    她把心中所想对杨世醒说出,询问道:“你觉得祖母为什么能顺利把孩子带进来?是她真的瞒过了陛下,还是——陛下有意为之?”
    杨世醒道:“自然是陛下有意为之。他若连这点事情都掌控不了,还怎么统御朝政,压制大长公主,让其安心在府颐养天年?”
    “那、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摩挲着下颔,也凝了凝眉,口吻里罕见地带上了一点不确定:“也许是他得知张氏要下手,便故意让大长公主带了一个孩子进来,替自己的孩子消灾挡劫?”
    说完,不等她有所反应,他就自己否定了这个猜测:“不对。陛下不会这么做。他或许不会在意一个婴孩的死活,但他那时得了真人叮嘱,又是在皇后生产的紧要关头,不可能会沾染人命。”
    “那是为了什么?”阮问颖觉得自己真是太愚蠢了,只会不停地提问为什么,无法自己思考出一个答案。
    好在这一回杨世醒也不能再给她什么猜测:“我不知道。牵扯进来的人太多,陛下、皇后、大长公主、你娘还有张氏,全都凑到了一起,我实在想象不出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说最后一句话时,他的语气染上了几分急躁,又旋即消隐,换成一点笑意:“要不然我去问问陛下?他一定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阮问颖吓了一跳,脱口而出:“不行!你不能去问!”
    “为什么?”终于轮到了他反问她这三个字,“你娘都能去问,我为什么不能?”
    “那是因为我娘在当年没有瞒着陛下,她又是、又是陛下的嫡亲妹妹,自然不怕有事。”她道,生怕他真的冲动上头,跑到紫宸殿里去。
    她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妥,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话,只能这么说。
    “我不是说你一定不是陛下的孩子,是——万一呢?万一祖母说的都是真的,你是信王的孩子,贸贸然跑去询问,陛下他——”
    “他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费心尽力培养我这么多年,他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孩子,何必把侄子当做继承人?”杨世醒接过她的话,“先帝可没留下什么遗旨,让他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
    使她把剩余的话卡在了半途:“……”她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陛下不可能在知晓他并非亲子的情况下还对他这么器重。
    这么想着,她动摇起来,眸里亮起星星点点的希冀:“难道你真的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
    “也许。”他应了一声,“不过也有可能是他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毕竟当年多方人马被牵扯进了这桩事,极度混乱之下,他的人手产生了错误的判断,给了他错误的禀报也有可能。”
    “或许遭受张氏毒手的真的是皇后的孩子,而我则幸运地先被大长公主推出来成为了六皇子,后又被陛下误会是他的亲子,就这样过了多年舒坦的生活。”
    “……你怎么这么喜欢给人泼冷水。”
    “没有啊,我这是正常推测。”
    “哪有人像你这么推测的……”阮问颖抿起嘴,“简直南辕北辙,好话坏话都被你说尽了。”
    “推测不就是这样的吗?我若是能够确定,就不叫推测了。”杨世醒道,“所以还是去问问陛下,好歹也养了我这么多年,总有一点父子情分在,不会因为这么一桩事就要去我的性命。”
    “那可未必。”她小声嘀咕,“太子和杨士范不也被陛下养了多年?照样说囚就囚、说废就废。要是实情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是陛下误会了你的身份,那……陛下定然会十分恼火。”
    “纸是包不住火的。”杨世醒慢条斯理道,“如果陛下当真误会了,他现在不知道,将来也总有一天会知道。就像我和你,不也是在几乎荒诞的情况下知晓了这件事?”
    “那也不必让他现在就知道……他越晚知道,你就能拥有越多的时间——”
    说到这里,阮问颖忽然止了口,想起安平长公主在密函上写的话,恍然意识到对方的那句“握住掌中之物”指的原来是这个。
    趁着一切还没有发生时绸缪准备,这样一来,哪怕日后东窗事发,也已经羽翼丰满,陛下奈何不得,就像史书中的许多诸侯、权臣一样。
    她的母亲,竟是在教唆他……
    阮问颖感到一阵发凉。
    陛下与安平长公主之间的兄妹情谊是毋庸置疑的,后者没有瞒着前者偷梁换柱之计,前者给予后者封地兵权,定下双方儿女亲事,将“血浓于水”与“信任”二词发挥到了极致。
    可是现在,为了确保杨世醒的安稳,确保她的幸福,确保他们二人的将来,她的母亲选择站立在了陛下的对立面,帮着他们瞒天过海。
    假使杨世醒真是信王之子,陛下又在将来某一天得知了这件事,欲将他除去,那么,遵从了密函叮嘱的杨世醒会与陛下发生什么样的冲突?
    她的母亲是没有顾虑到这一点吗?还是顾虑到了,但依然做出了选择?
    这封密函是安平长公主在离开长安前给她的,那时她才同杨世醒和好不久,密函中又写了,长公主去询问陛下当年之事是在杨世醒上门寻她之后。
    也就是说,前脚她的母亲才抱着信任去询问陛下,后脚就在想着怎么帮他们应对陛下,那份兄妹间能够谈论皇嗣血统的信任,似乎在短短几天内消弭了。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在于她要嫁给杨世醒。
    在她母亲的心里,只有天底下最好的儿郎才有资格当她的夫君,杨世醒要成为最好的儿郎,势必要掌有现在的一切,甚至更多。
    以往这不是问题,他身为帝后嫡子,注定会继承大统。可现在不同,他的身世出了问题,储君之位不再板上钉钉,就连身家性命也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平长公主要么帮助他们离开,去往一个全新的地方生活,远离纷争,要么选择帮助杨世醒,帮助他强大起来,足以对抗陛下。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给他们写了这样一封信。
    不过几日而已,她的身份就从陛下的妹妹变成了六皇子的未来岳母,从帮助陛下持守君王权势,变成了帮助杨世醒挑战君王权势。
    天家皇室间的亲缘情缘,竟能瞬息万变至此……
    阮问颖不知道该为谁感到难过。
    她只是觉得很无力,很怅然。
    将来她也会变成这样吗?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与人勾心斗角,背叛过往的一切情谊?
    不,她现在已经变成这副模样了。她利用陛下对杨世醒的喜爱,劝后者韬光养晦,暗做筹谋,等备足了自身再去和前者开诚公布,甚至如果可以,她希望陛下永远不要知道实情。
    她已然……变了一个人。
    金风遥遥送来丹桂的香气,安静的流水声中,曲泉阁一时只闻万籁。
    杨世醒凝睇着阮问颖,看着她从着急转变为恍然、再变得消沉的神情,握住她的手,镇定而唤:“颖颖。”
    似有一股力量顺着他的手掌注入心田,阮问颖面色一缓,定稳心神,收拢思绪看向他,露出一丝含着浅浅忧愁的笑影:“你早就看懂了我娘写在最后的话,是不是?”
    第218章 你是说——陛下能够确保你的身世?
    “是。”杨世醒道, “你娘写得很明白。”
    阮问颖道:“可我却十分愚蠢,直到现在才明白。”
    “那说明你很纯粹。”他道,“不能立时看懂你娘的话是好事。”
    她摇了摇头,垂下眸, 轻声道:“我不纯粹。我已经变了一个人……为了你的安危不择手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