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旁边有人小声道,“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
    谢来只觉得如今哪里都不好混了,连这种事情都能走捷径。
    他也仔细想了想,想出了一首对仗工整的韵诗。来表示自己的向学之心。
    他边写的时候,学士大人们已经开始点评起来。
    谢来写完之后,检查一遍,觉得工工整整倒是还行。
    对仗手法用的是徐夫子教的。其中内容技巧填充,用的是马老师教的。
    马老师教他的技巧中就有,若是想写恢弘大气的诗句,往这些诗歌里面放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大事,历史名人,或者历史铭记。一开口先夺声势。
    反正比灵气比不过,就不要妄想化腐朽为神奇了。给自己脸上使劲儿贴金就成了。
    检查完之后,他才注意听别人做的诗歌。
    听完之后,谢来惊了。因为从头到尾,竟然没听出一首让他眼前一亮的诗句来。
    就连齐志远信心满满的写出来的诗句,在卢学士嘴里,也只得了一句尚可。谢来自己听来也觉得平平无奇。
    很快就到了谢来的诗被送上去。
    几位大人点评起来。
    李翰林侧着身子一看,就看到了谢来的诗,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有点像是丞相大人写的。
    卢学士倒是觉得谢来韵尾用词的习惯,和他老师有点像。
    这大概是缘分。
    两人心中同时想着。
    李翰林笑道,“这诗气势恢宏,雄心万里。看来此人胸怀大志。”
    卢学士道,“ 本官倒是觉得他心思稳重细腻,诗句章法严谨,用语自然流畅,词句工整。”
    谢来听着都脸红了。总感觉这两人夸张了。
    因为徐老师和云老师总是在他这上面来批评他,让他提升,马老师也点评过,觉得写的也就还行。不够让人惊艳。对付一般人还成,在皇帝面前不大行。
    比如给皇帝写一篇拍马屁的诗,大概是打动不了皇帝的。
    现在听二位大人如此夸赞,谢来只觉得这两人是不是看他年纪小,照顾他,又或者是……他真的幸运的临时发挥,写出了一首自己觉得不咋样,但是别人看来还不错的诗?
    谢来正想着,卢学士就点了他的名字,让他来回话。
    谢来站起来上前回话,“学生在此。”
    “你师从何人?”
    谢来就说了林夫子的名字。没办法,另外三位没法见人。
    卢学士问知府,这林举人文采如何。
    知府大人倒是还记得,毕竟当初林夫子考试的成绩也还不错。
    于是就说了他的名次,“此人倒是有些文采。”
    卢学士觉得林夫子这样的水瓶,是教不出谢来这样的学生的。
    这学生若是没有旁的老师教导,那就只能说明他天资出众。而且还是世所罕见的那种。
    学问一途,再聪明的人,没有好的老师,也会被耽误。没有好的书籍供他参阅,也要被耽误。这谢来的出身,能学成这样,简直打破了常规。
    卢学士觉得,这学生自己要收下。
    他们青云书院和云氏不一样,虽然也多是世家氏族出身,但是也有出身普通之人。
    想必若是收下了,老师也要高兴。
    “小小年纪,如此才学,又是解元,果然是资质天成。”
    卢学士夸赞完,就要顺势收徒。
    一旁的默不作声的李翰林突然道,“下官一见这谢来,也是心生喜爱,学士大人,你不觉得他和丞相大人几分相似吗?”
    卢学士:“……哪里相似?”
    “这神似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官见了,就觉得十分亲切。丞相大人乃是百官之首,日后这谢来必定是要入朝为官的。这不得不说也是一桩缘分。”
    卢学士笑了,什么缘分,不要脸的缘分罢了。
    “且谢来出身寒门,本官亦是寒门,自然知道寒门学子念书的艰苦。谢来能以寒门之身夺得解元之位,可谓是让本官与有荣焉。”
    “谢来,本官为这一份缘分,要送你一份见面礼。”
    李翰林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印章来。“本官当年考会试之前,丞相大人便送了一只印章给本官。后来本官果然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如今本官也送一只印章与你。”
    卢学士不高兴道,“李翰林,本官还未说完,你此举,未免不大合适。”
    “大人见怪,得遇良才,实在心急。莫不是大人也看中这谢来?那下官与大人,可谓是所见略同啊。”别看李翰林一口一个大人下官,叫的十分的谦逊,心里对这卢学士可没有半点敬畏。只觉得这卢学士捞过界了。寒门难得出几个人才,还要搜刮去他青云书院。
    卢学士努力维持表面的风度,只觉得这些寒门出身的人不怪被人轻视,也太不讲究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打算,这李翰林却竟然中途插一脚。
    他笑道,“既然是良才美玉,自然是人人赏识,本官亦不例外。之前既然已经说了要奖励胜出者,如今本官认为谢来这诗能得头筹,这奖励自然也是谢来的。”
    然后吩咐人,“将本官的奖励之物送来。”
    立马有人用托盘装来了。
    是一节不起眼的竹子。
    卢学士道,“本官当年初入学院,本官的恩师也曾亲手赐予本官一截竹枝,这一节竹,有期许也有祝福。本官今日,也效仿恩师,赠竹枝。”
    知府大人不动神色,但是心里已经替谢来为难起来了。
    这送的东西并不贵重,但是意义是很重要的。
    都是曾经的恩师和伯乐做过的事情,意思是要当这谢来的恩师和伯乐啊。
    这选了谁,只怕都要得罪一方了。
    众举人们:“……”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谢来:“……”
    他几个月前,才因为出身,被学政大人当场嫌弃。现在这才多久啊,考个举人就成了香饽饽?
    要不要这么现实啊。
    焦点几乎都在谢来身上。
    大家都想看他到底会选谁。得罪谁。
    齐志远已经开始幸灾乐祸起来。
    就算谢来日后去了青云书院,但是未成长起来之前,青云书院也护不过来。丞相一脉的人大多是实权,穿小鞋可太容易了。哪怕丞相不管,下面的人为了维护颜面,也是要办的。
    谢来看看竹子,再看看那印章。还真是平分秋色。
    谢来作揖,“学生多谢二位大人的赏赐。”
    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拿了竹子,又拿了印章。
    卢学士和李翰林:“……”
    此人不是想同时给他们当学生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学生日后必定勤学向上,争取日后高中进士,为陛下敬忠,为朝廷效力,为生民谋福祉。不辜负两位大人的赏赐。”
    第113章 宫里姑姑
    谢来收了礼,却没提拜师的意思,反而说了一番表忠心的话。
    众位学子都看着他,有些摸不清楚他的想法。
    这是年纪小,没弄懂两位大人的意思?
    还是真的太傻了,一个都不站?
    这样一来,两家都不可能再收他当学生了。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惦记着另外一边。而且不止这一次,谢来以后也可能机会渺茫。
    除非再有比两位大人位置更高的人看中谢来。否则其他平级的大人们是不可能再来收谢来这个学生了。
    一是可能会被拒绝,二来若是没拒绝,岂不是打了两位大人的脸面?众位举人们发现,太优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知府大人都叹气了。为何不干脆选一边,好歹以后也能站一边。现在好了,两边都没站。
    李翰林和卢学士也是没想到此人会这样选择。他们不信能够考中解元的人,连这点领悟能力都没有。这是一个都不要?
    不过,这也比想要同时选他们当老师要好。否则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看走了眼。甚至还微微的松了口气。
    因为刚刚确实有几分冲动在其中。
    若是这解元选了另外一边,可真要把脸都丢了。
    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学生,就这么没了。
    卢学士不怪谢来,只怪李翰林从中插了一脚,才让局面变成如今这样的。
    而李翰林则也怪卢学士,此人实在是手太长,心太贪。
    看看,把这小解元吓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李翰林没放弃,不拜师就不拜师了,日后若是真的考中进士,进了朝堂。作为寒门出身的一份子,总是和他们这边更亲。
    李翰林笑了起来,“谢解元小小年纪,如此忠君爱国,本官欣慰。这印章果然没送错人,希望你日后勤学苦读,早日高中进士,也好早日为朝廷效力。”
    谢来躬身,“学生谨记教诲。”
    卢学士自然知道李翰林心中所想,他劝诫谢来,“竹乃君子,宁折不弯,希望你日后不枉初心。”他实在不愿意谢来变成司马丞相那边阿谀奉承,蛊惑君主之辈。
    “多谢学士大人提点,学生必定时刻铭记。”
    谢来觉得自己现在一个都得罪不起。
    其他人看着谢来这待遇,心中羡慕且嫉妒。
    不过谢来一个都没选,这结果也让他们放心。 ↑返回顶部↑
    “……”
    旁边有人小声道,“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
    谢来只觉得如今哪里都不好混了,连这种事情都能走捷径。
    他也仔细想了想,想出了一首对仗工整的韵诗。来表示自己的向学之心。
    他边写的时候,学士大人们已经开始点评起来。
    谢来写完之后,检查一遍,觉得工工整整倒是还行。
    对仗手法用的是徐夫子教的。其中内容技巧填充,用的是马老师教的。
    马老师教他的技巧中就有,若是想写恢弘大气的诗句,往这些诗歌里面放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大事,历史名人,或者历史铭记。一开口先夺声势。
    反正比灵气比不过,就不要妄想化腐朽为神奇了。给自己脸上使劲儿贴金就成了。
    检查完之后,他才注意听别人做的诗歌。
    听完之后,谢来惊了。因为从头到尾,竟然没听出一首让他眼前一亮的诗句来。
    就连齐志远信心满满的写出来的诗句,在卢学士嘴里,也只得了一句尚可。谢来自己听来也觉得平平无奇。
    很快就到了谢来的诗被送上去。
    几位大人点评起来。
    李翰林侧着身子一看,就看到了谢来的诗,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有点像是丞相大人写的。
    卢学士倒是觉得谢来韵尾用词的习惯,和他老师有点像。
    这大概是缘分。
    两人心中同时想着。
    李翰林笑道,“这诗气势恢宏,雄心万里。看来此人胸怀大志。”
    卢学士道,“ 本官倒是觉得他心思稳重细腻,诗句章法严谨,用语自然流畅,词句工整。”
    谢来听着都脸红了。总感觉这两人夸张了。
    因为徐老师和云老师总是在他这上面来批评他,让他提升,马老师也点评过,觉得写的也就还行。不够让人惊艳。对付一般人还成,在皇帝面前不大行。
    比如给皇帝写一篇拍马屁的诗,大概是打动不了皇帝的。
    现在听二位大人如此夸赞,谢来只觉得这两人是不是看他年纪小,照顾他,又或者是……他真的幸运的临时发挥,写出了一首自己觉得不咋样,但是别人看来还不错的诗?
    谢来正想着,卢学士就点了他的名字,让他来回话。
    谢来站起来上前回话,“学生在此。”
    “你师从何人?”
    谢来就说了林夫子的名字。没办法,另外三位没法见人。
    卢学士问知府,这林举人文采如何。
    知府大人倒是还记得,毕竟当初林夫子考试的成绩也还不错。
    于是就说了他的名次,“此人倒是有些文采。”
    卢学士觉得林夫子这样的水瓶,是教不出谢来这样的学生的。
    这学生若是没有旁的老师教导,那就只能说明他天资出众。而且还是世所罕见的那种。
    学问一途,再聪明的人,没有好的老师,也会被耽误。没有好的书籍供他参阅,也要被耽误。这谢来的出身,能学成这样,简直打破了常规。
    卢学士觉得,这学生自己要收下。
    他们青云书院和云氏不一样,虽然也多是世家氏族出身,但是也有出身普通之人。
    想必若是收下了,老师也要高兴。
    “小小年纪,如此才学,又是解元,果然是资质天成。”
    卢学士夸赞完,就要顺势收徒。
    一旁的默不作声的李翰林突然道,“下官一见这谢来,也是心生喜爱,学士大人,你不觉得他和丞相大人几分相似吗?”
    卢学士:“……哪里相似?”
    “这神似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官见了,就觉得十分亲切。丞相大人乃是百官之首,日后这谢来必定是要入朝为官的。这不得不说也是一桩缘分。”
    卢学士笑了,什么缘分,不要脸的缘分罢了。
    “且谢来出身寒门,本官亦是寒门,自然知道寒门学子念书的艰苦。谢来能以寒门之身夺得解元之位,可谓是让本官与有荣焉。”
    “谢来,本官为这一份缘分,要送你一份见面礼。”
    李翰林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印章来。“本官当年考会试之前,丞相大人便送了一只印章给本官。后来本官果然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如今本官也送一只印章与你。”
    卢学士不高兴道,“李翰林,本官还未说完,你此举,未免不大合适。”
    “大人见怪,得遇良才,实在心急。莫不是大人也看中这谢来?那下官与大人,可谓是所见略同啊。”别看李翰林一口一个大人下官,叫的十分的谦逊,心里对这卢学士可没有半点敬畏。只觉得这卢学士捞过界了。寒门难得出几个人才,还要搜刮去他青云书院。
    卢学士努力维持表面的风度,只觉得这些寒门出身的人不怪被人轻视,也太不讲究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打算,这李翰林却竟然中途插一脚。
    他笑道,“既然是良才美玉,自然是人人赏识,本官亦不例外。之前既然已经说了要奖励胜出者,如今本官认为谢来这诗能得头筹,这奖励自然也是谢来的。”
    然后吩咐人,“将本官的奖励之物送来。”
    立马有人用托盘装来了。
    是一节不起眼的竹子。
    卢学士道,“本官当年初入学院,本官的恩师也曾亲手赐予本官一截竹枝,这一节竹,有期许也有祝福。本官今日,也效仿恩师,赠竹枝。”
    知府大人不动神色,但是心里已经替谢来为难起来了。
    这送的东西并不贵重,但是意义是很重要的。
    都是曾经的恩师和伯乐做过的事情,意思是要当这谢来的恩师和伯乐啊。
    这选了谁,只怕都要得罪一方了。
    众举人们:“……”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谢来:“……”
    他几个月前,才因为出身,被学政大人当场嫌弃。现在这才多久啊,考个举人就成了香饽饽?
    要不要这么现实啊。
    焦点几乎都在谢来身上。
    大家都想看他到底会选谁。得罪谁。
    齐志远已经开始幸灾乐祸起来。
    就算谢来日后去了青云书院,但是未成长起来之前,青云书院也护不过来。丞相一脉的人大多是实权,穿小鞋可太容易了。哪怕丞相不管,下面的人为了维护颜面,也是要办的。
    谢来看看竹子,再看看那印章。还真是平分秋色。
    谢来作揖,“学生多谢二位大人的赏赐。”
    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拿了竹子,又拿了印章。
    卢学士和李翰林:“……”
    此人不是想同时给他们当学生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学生日后必定勤学向上,争取日后高中进士,为陛下敬忠,为朝廷效力,为生民谋福祉。不辜负两位大人的赏赐。”
    第113章 宫里姑姑
    谢来收了礼,却没提拜师的意思,反而说了一番表忠心的话。
    众位学子都看着他,有些摸不清楚他的想法。
    这是年纪小,没弄懂两位大人的意思?
    还是真的太傻了,一个都不站?
    这样一来,两家都不可能再收他当学生了。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惦记着另外一边。而且不止这一次,谢来以后也可能机会渺茫。
    除非再有比两位大人位置更高的人看中谢来。否则其他平级的大人们是不可能再来收谢来这个学生了。
    一是可能会被拒绝,二来若是没拒绝,岂不是打了两位大人的脸面?众位举人们发现,太优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知府大人都叹气了。为何不干脆选一边,好歹以后也能站一边。现在好了,两边都没站。
    李翰林和卢学士也是没想到此人会这样选择。他们不信能够考中解元的人,连这点领悟能力都没有。这是一个都不要?
    不过,这也比想要同时选他们当老师要好。否则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看走了眼。甚至还微微的松了口气。
    因为刚刚确实有几分冲动在其中。
    若是这解元选了另外一边,可真要把脸都丢了。
    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学生,就这么没了。
    卢学士不怪谢来,只怪李翰林从中插了一脚,才让局面变成如今这样的。
    而李翰林则也怪卢学士,此人实在是手太长,心太贪。
    看看,把这小解元吓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李翰林没放弃,不拜师就不拜师了,日后若是真的考中进士,进了朝堂。作为寒门出身的一份子,总是和他们这边更亲。
    李翰林笑了起来,“谢解元小小年纪,如此忠君爱国,本官欣慰。这印章果然没送错人,希望你日后勤学苦读,早日高中进士,也好早日为朝廷效力。”
    谢来躬身,“学生谨记教诲。”
    卢学士自然知道李翰林心中所想,他劝诫谢来,“竹乃君子,宁折不弯,希望你日后不枉初心。”他实在不愿意谢来变成司马丞相那边阿谀奉承,蛊惑君主之辈。
    “多谢学士大人提点,学生必定时刻铭记。”
    谢来觉得自己现在一个都得罪不起。
    其他人看着谢来这待遇,心中羡慕且嫉妒。
    不过谢来一个都没选,这结果也让他们放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