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百分之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前两年的金融博弈过程当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汇率虽然保住了,但是股市楼市双杀,一时半会儿很难恢复元气,许多高价买房的港城人已经断供,失业和炒股亏损的人也很多,一大批中产不进反退。
    楼市和股市虽然本就有泡沫,可如果不是撞上金融危机,其实有机会慢慢消化掉,至少局面不会如此严重,满地都是鸡毛。
    外加之前插手的英国人,已经离开一年多了,确实到了该为未来考虑的时刻。
    苏业豪很少亲自插手公司管理没错,可他每天早上看报纸。
    经常也能收到从券商、咨询公司,助理智囊团队那里得来的最新情报,手底下养着一支专业的金融分析团队,领着高额的薪水,总要干点实事才行,对重点地区和行业的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听郑勇文副院长说完,苏业豪敏锐察觉到,这可能就是一个难得遇到的好机会。
    现在的港交所并不完善,总共只有五百多家上市公司在里面上市,一旦将几家金融机构整合起来,恰好最近又处于低谷期,大概率能够从中捞一笔。
    要问赚多赚少,其实他也没有头绪,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让他觉得有意思。
    除了投资获利的因素之外,最关键的是只要跻身港交所董事会,就有机会针对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私心肯定是有的。
    例如此刻,苏业豪正盘算着到时候说不定有可能,将内地的互联网公司都拉到港交所上市。
    好处有很多。
    一是能够提升港交所的地位,假如成为股东,将来必然可以刺激股价上涨,从中牟利。
    二是把内地互联网公司搬来港城上市,也有机会引导内地的投资者过来投资,免得整天嚷嚷着利润都被老外挣去了,好公司都跑到美国上市。
    三是提高自身地位,方便接下来通过koko风投等公司,给别人画大饼,增加话语权。
    那么大一块蛋糕,苏业豪从头到尾都只想吃一部分,市场太庞大了,惦记着吃独食容易噎死。
    考虑到内地的高科技企业刚开始起步,未来会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假如把上市门槛拉低到跟纳斯达克差不多的水平,再把融资交易平台搞起来,说不定就能成为仅次于纳斯达克的存在。
    放在其他时候不太容易,但是互联网泡沫就快来了,意味着留出几年时间,可以慢慢筹备
    不知不觉间,已经学会站在大商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苏业豪停顿几秒梳理完思路,果断得出可以试一试的结论,站在郑勇文身边询问他说:“港交所,好大一块肥肉,但你为什么来找我?”
    “因为你有钱埃”郑勇文副院长想都不想,顿时回了句。
    “很强大的理由,如果只占据一部分股份,我确实可以掏得起钱。话说合并过后,港交所本身的市值大概有多少?还有,如果我参与进去,能占多少股份?”
    听见苏业豪的问题之后,郑勇文不慌不忙,示意先去餐桌旁坐,顺便对着南宫甜笑了笑,夸赞一句长得真漂亮。
    慢条斯理地擦拭起餐具,郑勇文告诉说:
    “据我估计,总市值应该在七十亿到一百亿港币之间,这两年生意难做,几家公司的利润都严重下滑。按照我听见的风声,每位股东应该会持股不超过百分之五,一批国外券商、银行已经表示感兴趣,消息还没传出去,不过最近应该快了,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少,所以也不算泄密。”
    “话说,苏大少爷,既然这是你的餐厅,把最值钱的这几样菜都给我来一份,不过份吧?”
    无所谓地点点头,苏业豪不关心这点小事,继续追问说:“百分之五岂不是等于几乎说不上话,你刚刚提到多出几个自己人,也就是说还找了别人?”
    “这是当然的,狼多肉少不够分,假如放开来融资,估计有人会直接把它私有化,限制股份比例也是为了追求平衡。”
    郑勇文笑着摇头,接着来句:“没想到你生意能做这么大,找你之前我也很意外,竟然会觉得你比较合适。”
    所谓的合适,自然是指进入港交所董事会。
    苏业豪得知最多持股不少过百分之五,顿时有种凉水淋头的感觉,心里旺盛的小火苗,一下子就熄灭了。
    尽管混进董事会里,想想办法征得其他董事的同意,依然有可能把科创板办起来,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但不用想也知道,实在太耗费脑细胞,会多出不少扯皮的事,而他最怕麻烦。
    好在不一定非得亲自上场跟人扯皮,安排一位代表替自己说话也行。
    因此只要有机会参股,苏业豪还是挺想试一试,区区一家市值十亿美金级别的“小公司”罢了,还限制参股比例,反正花不了几个钱。
    闲聊几句,先把菜点完。
    苏业豪暂时顾不上小妮子,又跟郑勇文说道:“那你呢,你也打算成为股东?”
    “我这点钱,连套浅水湾的房子都买不起埃”
    “那你怎么这么好心,把这种消息透露给我,应该跟你没太大关系吧,总不可能会缺人投资。”
    郑勇文副院长此刻只觉得苏业豪问题好多,咂嘴解释说:
    “其实支持重组港交所的人里面,当初也有我一个,现在担心混入一批国外资本成为股东,凭什么被他们打烂了港股,反过头来还要给他们送赚钱的机会?人总要有点骨气,于是我想给他们增加点难度,赚钱的机会送到你手里,总比被别人瓜分了好。”
    苏业豪若有所思,隐约间能够理解郑勇文副院长的想法。
    那帮跨国投资者们,仗着财大气粗,东投一点,西投一点,屁事不干,还能用钱生钱,抢占最优质的企业股份。
    认真说起来,风投公司好像也是一样但自家的钱被外人赚了,心里难免会觉得膈应。
    担心苏业豪不理解自己的想法,郑勇文又补充说:
    “有些人认为引入跨国大机构,就有机会把港交所做大,这种想法有点搞笑,只要上市的企业足够优秀,他们还是会愿意过来投资。反之,哪怕让他们当大股东,还是不会把钱带过来,国际游资永远都是逐利,其他想法全部不靠谱,所以我想创造一个公平竞价的环境,把港交所的股份留在港城。”
    苏业豪感觉这味道对了,有种竖大拇指夸赞他一番的冲动,当即告诉说:“行,我愿意投资,两三亿美金不在话下,不过最好等一等,门路什么的我不了解,估计要请你帮帮忙。平时太宅了,既没人脉也没多少朋友,只会掏钱。”
    “会掏钱,不也是一种本事,用不了两三亿美金那么多,这件事刚牵头,今年能不能办成还不一定。要说我当首席顾问那么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能相信那些人的效率。”
    无声一笑,郑勇文岔开话题,问苏业豪说:“你最近怎么样,撞上美国的大牛市,高兴到上天了吧?”
    “那当然,有时候一睁眼发现账户上又多三四亿美金,都不知道往哪里花钱了。”
    苏业豪说着大实话,看了看郑勇文,趁机提议说:“纳斯达克暗流汹涌,我感觉以我的水平,很难把握住,只知道股市里有泡沫,利好消息源源不断,应该还能涨。掏一笔钱给你,我们合作玩期权和期货,怎么样?”
    郑勇文淡定笑道:“炒股炒的是人心,我一个港城人,哪里知道那帮美国人在想什么,劝你也差不多就收手吧,追高的人往往不会有好下抄” ↑返回顶部↑
    在前两年的金融博弈过程当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汇率虽然保住了,但是股市楼市双杀,一时半会儿很难恢复元气,许多高价买房的港城人已经断供,失业和炒股亏损的人也很多,一大批中产不进反退。
    楼市和股市虽然本就有泡沫,可如果不是撞上金融危机,其实有机会慢慢消化掉,至少局面不会如此严重,满地都是鸡毛。
    外加之前插手的英国人,已经离开一年多了,确实到了该为未来考虑的时刻。
    苏业豪很少亲自插手公司管理没错,可他每天早上看报纸。
    经常也能收到从券商、咨询公司,助理智囊团队那里得来的最新情报,手底下养着一支专业的金融分析团队,领着高额的薪水,总要干点实事才行,对重点地区和行业的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听郑勇文副院长说完,苏业豪敏锐察觉到,这可能就是一个难得遇到的好机会。
    现在的港交所并不完善,总共只有五百多家上市公司在里面上市,一旦将几家金融机构整合起来,恰好最近又处于低谷期,大概率能够从中捞一笔。
    要问赚多赚少,其实他也没有头绪,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让他觉得有意思。
    除了投资获利的因素之外,最关键的是只要跻身港交所董事会,就有机会针对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私心肯定是有的。
    例如此刻,苏业豪正盘算着到时候说不定有可能,将内地的互联网公司都拉到港交所上市。
    好处有很多。
    一是能够提升港交所的地位,假如成为股东,将来必然可以刺激股价上涨,从中牟利。
    二是把内地互联网公司搬来港城上市,也有机会引导内地的投资者过来投资,免得整天嚷嚷着利润都被老外挣去了,好公司都跑到美国上市。
    三是提高自身地位,方便接下来通过koko风投等公司,给别人画大饼,增加话语权。
    那么大一块蛋糕,苏业豪从头到尾都只想吃一部分,市场太庞大了,惦记着吃独食容易噎死。
    考虑到内地的高科技企业刚开始起步,未来会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假如把上市门槛拉低到跟纳斯达克差不多的水平,再把融资交易平台搞起来,说不定就能成为仅次于纳斯达克的存在。
    放在其他时候不太容易,但是互联网泡沫就快来了,意味着留出几年时间,可以慢慢筹备
    不知不觉间,已经学会站在大商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苏业豪停顿几秒梳理完思路,果断得出可以试一试的结论,站在郑勇文身边询问他说:“港交所,好大一块肥肉,但你为什么来找我?”
    “因为你有钱埃”郑勇文副院长想都不想,顿时回了句。
    “很强大的理由,如果只占据一部分股份,我确实可以掏得起钱。话说合并过后,港交所本身的市值大概有多少?还有,如果我参与进去,能占多少股份?”
    听见苏业豪的问题之后,郑勇文不慌不忙,示意先去餐桌旁坐,顺便对着南宫甜笑了笑,夸赞一句长得真漂亮。
    慢条斯理地擦拭起餐具,郑勇文告诉说:
    “据我估计,总市值应该在七十亿到一百亿港币之间,这两年生意难做,几家公司的利润都严重下滑。按照我听见的风声,每位股东应该会持股不超过百分之五,一批国外券商、银行已经表示感兴趣,消息还没传出去,不过最近应该快了,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少,所以也不算泄密。”
    “话说,苏大少爷,既然这是你的餐厅,把最值钱的这几样菜都给我来一份,不过份吧?”
    无所谓地点点头,苏业豪不关心这点小事,继续追问说:“百分之五岂不是等于几乎说不上话,你刚刚提到多出几个自己人,也就是说还找了别人?”
    “这是当然的,狼多肉少不够分,假如放开来融资,估计有人会直接把它私有化,限制股份比例也是为了追求平衡。”
    郑勇文笑着摇头,接着来句:“没想到你生意能做这么大,找你之前我也很意外,竟然会觉得你比较合适。”
    所谓的合适,自然是指进入港交所董事会。
    苏业豪得知最多持股不少过百分之五,顿时有种凉水淋头的感觉,心里旺盛的小火苗,一下子就熄灭了。
    尽管混进董事会里,想想办法征得其他董事的同意,依然有可能把科创板办起来,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但不用想也知道,实在太耗费脑细胞,会多出不少扯皮的事,而他最怕麻烦。
    好在不一定非得亲自上场跟人扯皮,安排一位代表替自己说话也行。
    因此只要有机会参股,苏业豪还是挺想试一试,区区一家市值十亿美金级别的“小公司”罢了,还限制参股比例,反正花不了几个钱。
    闲聊几句,先把菜点完。
    苏业豪暂时顾不上小妮子,又跟郑勇文说道:“那你呢,你也打算成为股东?”
    “我这点钱,连套浅水湾的房子都买不起埃”
    “那你怎么这么好心,把这种消息透露给我,应该跟你没太大关系吧,总不可能会缺人投资。”
    郑勇文副院长此刻只觉得苏业豪问题好多,咂嘴解释说:
    “其实支持重组港交所的人里面,当初也有我一个,现在担心混入一批国外资本成为股东,凭什么被他们打烂了港股,反过头来还要给他们送赚钱的机会?人总要有点骨气,于是我想给他们增加点难度,赚钱的机会送到你手里,总比被别人瓜分了好。”
    苏业豪若有所思,隐约间能够理解郑勇文副院长的想法。
    那帮跨国投资者们,仗着财大气粗,东投一点,西投一点,屁事不干,还能用钱生钱,抢占最优质的企业股份。
    认真说起来,风投公司好像也是一样但自家的钱被外人赚了,心里难免会觉得膈应。
    担心苏业豪不理解自己的想法,郑勇文又补充说:
    “有些人认为引入跨国大机构,就有机会把港交所做大,这种想法有点搞笑,只要上市的企业足够优秀,他们还是会愿意过来投资。反之,哪怕让他们当大股东,还是不会把钱带过来,国际游资永远都是逐利,其他想法全部不靠谱,所以我想创造一个公平竞价的环境,把港交所的股份留在港城。”
    苏业豪感觉这味道对了,有种竖大拇指夸赞他一番的冲动,当即告诉说:“行,我愿意投资,两三亿美金不在话下,不过最好等一等,门路什么的我不了解,估计要请你帮帮忙。平时太宅了,既没人脉也没多少朋友,只会掏钱。”
    “会掏钱,不也是一种本事,用不了两三亿美金那么多,这件事刚牵头,今年能不能办成还不一定。要说我当首席顾问那么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能相信那些人的效率。”
    无声一笑,郑勇文岔开话题,问苏业豪说:“你最近怎么样,撞上美国的大牛市,高兴到上天了吧?”
    “那当然,有时候一睁眼发现账户上又多三四亿美金,都不知道往哪里花钱了。”
    苏业豪说着大实话,看了看郑勇文,趁机提议说:“纳斯达克暗流汹涌,我感觉以我的水平,很难把握住,只知道股市里有泡沫,利好消息源源不断,应该还能涨。掏一笔钱给你,我们合作玩期权和期货,怎么样?”
    郑勇文淡定笑道:“炒股炒的是人心,我一个港城人,哪里知道那帮美国人在想什么,劝你也差不多就收手吧,追高的人往往不会有好下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