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溺水而死的人不应该有这种安详的表情,老吴蹲下身子开始查看起来,发现当中有些死去的青年人肩膀处的衣裳已破裂,后肩的皮肤上露出被抓出的青紫色淤血痕,他不由皱眉说道:“小戚,我看这些抓痕不像是人抓出来的。”
    戚路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若有所思地说:“爪痕很尖细,也不可能是龙爪造成的。”
    老吴接着说:“从死者嘴巴没有闭合的形状来看,我倒是有个大胆的推测。”
    “你的看法是......”其实戚路也想到了原因,但他有点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嘴巴张开的原因是这些人临死前魂魄被邪物吸走了,所以海水没能涌入体里,再加上洞里的温度较低,尸体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没有腐烂。”
    戚路哑然无语,照老吴的判断推论下去,那么这些村民的魂魄只能是被蛰伏在这个神秘洞穴里的神龙吸走。那么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假如是神龙吸取了村民的魂魄,这岂不是和它在岸上说的那番话自相矛盾。
    看来只有找到神龙才能得到答案,于是戚路带头向前走去。
    老吴在后面问:“这些尸体怎么处理?”
    戚路一愣,略一思索后说:“我们也没办法把它们运回海龙村入土安葬,就让尸体长眠在这里吧。”
    老吴叹了一口气也没再说什么,跟在戚路后面去寻找神龙。
    过了那箓画在洞壁的排列成28星宿形状的雷池神阵后,洞穴变得狭窄了许多,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行。
    两人侧着身边走边用手电筒照两边的石壁,发现壁上描绘着许多色彩鲜艳的壁画,它们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半分。
    戚路查看着画的内容,发现画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生物,还有一些世人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
    老吴在身后说:“画的内容都是描述昆仑诸神的事迹。”
    “嗯。”戚路点了点头,一路浏览着壁画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洞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个有着近百平方米的岩洞,四周的岩壁很光滑,有着明显的打凿痕迹,看样子是在原有的小洞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洞里很清洁,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除了正中央有张淡青色的石桌。老吴一眼就认出石桌的材质,说:“这桌子可是昆仑的青玉制成的。”
    戚路默默地点了点了头,表情越来越严肃,他发现桌子上有本残破的古书,走近一看,那泛黄的封面上写着三个形似蝌蚪的文字。
    戚路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已认出这本书的书名:《山海经》!而且这本书的封面和老吴手提电脑中那本电子版的《山海经》封面一模一样,应该是源自同一个书匠之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洞穴的主人,也就是那条神龙和昆仑神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是怎么从上次浩劫中活下来的?戚路心里的疑云越来越浓。
    老吴打量着洞穴,嘴里嘀咕着说:“怎么没看到那条龙,难道它还有另外的藏身之处?”
    “不知道。”戚路伸手想把那本书拿在手中,却发现这本古书像是和石桌连成一体似的,他根本没办法把它移动分毫。
    戚路懵了,担心强行拿书会对它造成损伤,只好退而求次去翻书页,想查看里面的内容是否和电脑中的《山海经》的内容相同。
    但现实又让他失望了,别说是翻书了,就连封面他都无法翻开,所有书页像是用万能胶紧密粘贴在一起。
    “让我来试试吧。”看到戚路一脸窘相,老吴走上前来试探着拿起这本书。哪知他只是轻轻一拿,书就被他捏在手中。
    “怎么会这样!”戚路抱怨起来,再也无法淡定。
    老吴却是微微一笑已知其中原由,于是开口说道:“因为你真气尽失,所以动它不得。这本书看来是身怀神魄之人才有资格翻阅。”
    戚路不禁苦笑几声,当初他并没有把这当回事,现在才真正恨起魔魁这个妖怪来。没有了真气,害得他做很多事时都是畏手畏脚,无法随心所欲。
    就在这时,忽然脚下一阵晃动,戚路耳中听到一阵细微的破裂声从洞穴中传出,那声音越来越响,地面的震动也随之加剧,两人都有些站立不稳。
    “这洞要坍塌了吗?”老吴不由惊慌起来,他起身往回走,却被戚路一把拉住。
    “别急,我们先观察下再说。”戚路显得很镇定。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急着逃命,难道想活埋在这里吗?”
    洞顶已有尘土和碎石子落了下来,但戚路的镇定也是有原因的。这神秘洞穴起码有六七百米长,如果岩洞要坍塌的话,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逃出去,倒不如在这里赌上一把。
    如果这条蛟龙心怀不轨想在这里结果他们性命的话,那可真是大费周折!当初在沙滩上蛟龙化成少年时,他身受重伤,老吴也独木难支,那时要取两人的性命易如反掌,又何苦拖到这时候在洞里设个局把他们埋葬在这里,所以戚路不太相信自己会死在这里。
    又是一阵强烈的晃动过后,跟着“轰隆”几声闷雷般的巨响回荡在岩洞中,两人发现后方十几米远的洞顶裂开了几道大裂缝,无数碎石翻滚落下。
    戚路暗叫不好,赶紧和老吴躲在安全的角落里以免被落石砸中,烟雾和灰尘弥漫开来,呛得人直咳嗽。待雾尘散尽之时,两人惊讶地发现,后方的退路已经被彻底堵死。 ↑返回顶部↑
    溺水而死的人不应该有这种安详的表情,老吴蹲下身子开始查看起来,发现当中有些死去的青年人肩膀处的衣裳已破裂,后肩的皮肤上露出被抓出的青紫色淤血痕,他不由皱眉说道:“小戚,我看这些抓痕不像是人抓出来的。”
    戚路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若有所思地说:“爪痕很尖细,也不可能是龙爪造成的。”
    老吴接着说:“从死者嘴巴没有闭合的形状来看,我倒是有个大胆的推测。”
    “你的看法是......”其实戚路也想到了原因,但他有点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嘴巴张开的原因是这些人临死前魂魄被邪物吸走了,所以海水没能涌入体里,再加上洞里的温度较低,尸体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没有腐烂。”
    戚路哑然无语,照老吴的判断推论下去,那么这些村民的魂魄只能是被蛰伏在这个神秘洞穴里的神龙吸走。那么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假如是神龙吸取了村民的魂魄,这岂不是和它在岸上说的那番话自相矛盾。
    看来只有找到神龙才能得到答案,于是戚路带头向前走去。
    老吴在后面问:“这些尸体怎么处理?”
    戚路一愣,略一思索后说:“我们也没办法把它们运回海龙村入土安葬,就让尸体长眠在这里吧。”
    老吴叹了一口气也没再说什么,跟在戚路后面去寻找神龙。
    过了那箓画在洞壁的排列成28星宿形状的雷池神阵后,洞穴变得狭窄了许多,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行。
    两人侧着身边走边用手电筒照两边的石壁,发现壁上描绘着许多色彩鲜艳的壁画,它们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半分。
    戚路查看着画的内容,发现画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生物,还有一些世人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
    老吴在身后说:“画的内容都是描述昆仑诸神的事迹。”
    “嗯。”戚路点了点头,一路浏览着壁画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洞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个有着近百平方米的岩洞,四周的岩壁很光滑,有着明显的打凿痕迹,看样子是在原有的小洞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洞里很清洁,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除了正中央有张淡青色的石桌。老吴一眼就认出石桌的材质,说:“这桌子可是昆仑的青玉制成的。”
    戚路默默地点了点了头,表情越来越严肃,他发现桌子上有本残破的古书,走近一看,那泛黄的封面上写着三个形似蝌蚪的文字。
    戚路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已认出这本书的书名:《山海经》!而且这本书的封面和老吴手提电脑中那本电子版的《山海经》封面一模一样,应该是源自同一个书匠之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洞穴的主人,也就是那条神龙和昆仑神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是怎么从上次浩劫中活下来的?戚路心里的疑云越来越浓。
    老吴打量着洞穴,嘴里嘀咕着说:“怎么没看到那条龙,难道它还有另外的藏身之处?”
    “不知道。”戚路伸手想把那本书拿在手中,却发现这本古书像是和石桌连成一体似的,他根本没办法把它移动分毫。
    戚路懵了,担心强行拿书会对它造成损伤,只好退而求次去翻书页,想查看里面的内容是否和电脑中的《山海经》的内容相同。
    但现实又让他失望了,别说是翻书了,就连封面他都无法翻开,所有书页像是用万能胶紧密粘贴在一起。
    “让我来试试吧。”看到戚路一脸窘相,老吴走上前来试探着拿起这本书。哪知他只是轻轻一拿,书就被他捏在手中。
    “怎么会这样!”戚路抱怨起来,再也无法淡定。
    老吴却是微微一笑已知其中原由,于是开口说道:“因为你真气尽失,所以动它不得。这本书看来是身怀神魄之人才有资格翻阅。”
    戚路不禁苦笑几声,当初他并没有把这当回事,现在才真正恨起魔魁这个妖怪来。没有了真气,害得他做很多事时都是畏手畏脚,无法随心所欲。
    就在这时,忽然脚下一阵晃动,戚路耳中听到一阵细微的破裂声从洞穴中传出,那声音越来越响,地面的震动也随之加剧,两人都有些站立不稳。
    “这洞要坍塌了吗?”老吴不由惊慌起来,他起身往回走,却被戚路一把拉住。
    “别急,我们先观察下再说。”戚路显得很镇定。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急着逃命,难道想活埋在这里吗?”
    洞顶已有尘土和碎石子落了下来,但戚路的镇定也是有原因的。这神秘洞穴起码有六七百米长,如果岩洞要坍塌的话,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逃出去,倒不如在这里赌上一把。
    如果这条蛟龙心怀不轨想在这里结果他们性命的话,那可真是大费周折!当初在沙滩上蛟龙化成少年时,他身受重伤,老吴也独木难支,那时要取两人的性命易如反掌,又何苦拖到这时候在洞里设个局把他们埋葬在这里,所以戚路不太相信自己会死在这里。
    又是一阵强烈的晃动过后,跟着“轰隆”几声闷雷般的巨响回荡在岩洞中,两人发现后方十几米远的洞顶裂开了几道大裂缝,无数碎石翻滚落下。
    戚路暗叫不好,赶紧和老吴躲在安全的角落里以免被落石砸中,烟雾和灰尘弥漫开来,呛得人直咳嗽。待雾尘散尽之时,两人惊讶地发现,后方的退路已经被彻底堵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