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董亿祥也在内陆待过,他知道那种感觉。
    夹了一块带鱼放在碗里,传到舌头上的味道让董亿祥眼睛一亮:“这,感觉很新鲜?”
    “冰鲜运输,这种的贵。还有一种是冻成冰块的,便宜一些。但味道和这种差的很远。”
    董亿祥继续吃:“小时候没见过海,身边的大人也没见过海,光是想着大海是多么神奇的地方。”
    丁洱也在回忆:“十年前,我娃跟着娃他妈去买鱼,还特别写了篇日记呢。”
    董亿祥说:“那应该是冻在一大块冰里,然后鱼头上斜砍一刀,砸了冰才能把鱼弄出来,反正你们这里冬天冰在外面是化不了的。”
    “对,对,不砸冰,买回去不就带上冰,冰花了鱼的价,要砸的。”
    回忆起从前,两个人都带着笑意。
    董亿祥说:“似乎,一夜之间,许多我们记忆中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我们看到的东西也都变了。”
    “没错,是变了。过年之前,还会有一列火车的金枪鱼运过来,根本就不愁卖,天山这里许多人口袋里鼓了,也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尝个新鲜。这鱼九厂的商贸公司挣钱是一回事,但让没吃过的人尝个鲜,难道不是件好事。”
    “也对。”
    真的快要过年了。
    今年的年货要比去年更加的丰富,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也大大的降低的运输的成本。
    九厂呢,也一样。
    干饭人社还在期待着来自漂亮南大洲的水果运来。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
    老窝给人抄了。
    任老亲自带队,直扑干饭人社的活动中心,并且亲自动手,翻了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
    “找到了,就是这个。”
    一只饭盒。
    区区一只饭盒,值得任老亲自来翻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
    几位研究员接过饭盒后,一看,震惊了。
    任老这才说道:“以前,我听过一个传闻。这帮家伙为了在极寒的地方能吃上热饭,所以研究了一种饭盒保温层,使用的是高纯二氧化硅凝胶,再配合氧化纤维合成,柔软又结实,最终没有实用,因为成本太高。”
    几位研究员看看饭盒,心说干饭人社是不是疯了,这已经不是成本高的问题了。
    “去测一下数据,然后其他人把这里的东西翻一翻,我估计还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好东西。”
    “是。”
    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就这样失守了。
    很快,一组数据放在了宇宙研究院的会议室。
    “测过了,这种饭盒保温套,展开后每克可以达到八百平米厘米,每立方米的重量只有三点几公斤,导热系数为0.014w/(m·k),并具有优异的介电特性。”
    “谁研究出来的,名单?”
    名单递上来后。
    “一共四个人,一人是材料研究院的,一人现在冰火岛负责某项设备的改进工作,最后两人一个是天空研究院的,一个是咱们的人,但当时制作那饭盒的时候,咱们院的这个才是研究生第二年,以材料院那位为主导的。”
    “恩,想想办法,把人弄来。”
    话说,干饭人社当初怎么会想出来这东西。
    一打听,开会的人全笑了。
    想法很单纯。
    他们的目标是在雪域,零下五十度的低温下,保证一百度的热水,经过二十四小时,还能超过七十度。
    就这么单纯。
    他们研究出来这种饭盒套,除了贵之外,确实没缺点。
    后来,这种材料有了三代、四代、五代,一直到现在发展到第七十种配方,成本大大降低,开始用在天空研究院的一些设备保温层上。
    成本降低了,数据自然比不上最初的。
    那个时候,谁也没想过,会在月亮上用,最大也只考虑大气层内天空中的低温环境。结果就是,优先考虑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性,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变化,成本是真的降低了,只有原先的三十几分之一。
    此时,任老要的是零下一百八十度,甚至是零下二百度的环境使用。
    那么,这种材料就要换一个方向继续研究。
    不是考虑降低成本,而是考虑提高性能。
    现在手里这种,依数据测算,可以抵御大概零下一百三十度至零上一千二百度。够不够,任老也不知道,但他需要更好的材料,夏国自己的宇宙用服装,九厂的宇宙研究院,一定要作到极致。
    很快,有人拿着一粒黄豆一样的灰色小球进来了。
    然后拿来了一只瓦片。
    “干饭人社,用来给雪域加热食物的一种燃烧颗粒,因为性价比特别低,被放弃。就存在小仓库的密封金属筒内,我只取了一粒,您老看一眼。”
    说完,拿火柴点上。
    这小颗粒开始从一个点喷着烧,喷的力度还特别大。
    别看小,烧的还很持久。
    最神奇是,烧完后,几乎是零灰烬。
    “有点意思!”
    拿这个颗粒过来的人说道:“热值太低、比起咱们专业的固体燃料自然是不能比的,我给您看这个,就是想说,干饭人社还真是很有才华的,这个小颗粒是化学研究院一个博士生搞出来的,我已经安排人去调配方,几乎没有残留物质这一点,我们有点兴趣。” ↑返回顶部↑
    “对。”董亿祥也在内陆待过,他知道那种感觉。
    夹了一块带鱼放在碗里,传到舌头上的味道让董亿祥眼睛一亮:“这,感觉很新鲜?”
    “冰鲜运输,这种的贵。还有一种是冻成冰块的,便宜一些。但味道和这种差的很远。”
    董亿祥继续吃:“小时候没见过海,身边的大人也没见过海,光是想着大海是多么神奇的地方。”
    丁洱也在回忆:“十年前,我娃跟着娃他妈去买鱼,还特别写了篇日记呢。”
    董亿祥说:“那应该是冻在一大块冰里,然后鱼头上斜砍一刀,砸了冰才能把鱼弄出来,反正你们这里冬天冰在外面是化不了的。”
    “对,对,不砸冰,买回去不就带上冰,冰花了鱼的价,要砸的。”
    回忆起从前,两个人都带着笑意。
    董亿祥说:“似乎,一夜之间,许多我们记忆中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我们看到的东西也都变了。”
    “没错,是变了。过年之前,还会有一列火车的金枪鱼运过来,根本就不愁卖,天山这里许多人口袋里鼓了,也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尝个新鲜。这鱼九厂的商贸公司挣钱是一回事,但让没吃过的人尝个鲜,难道不是件好事。”
    “也对。”
    真的快要过年了。
    今年的年货要比去年更加的丰富,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也大大的降低的运输的成本。
    九厂呢,也一样。
    干饭人社还在期待着来自漂亮南大洲的水果运来。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
    老窝给人抄了。
    任老亲自带队,直扑干饭人社的活动中心,并且亲自动手,翻了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
    “找到了,就是这个。”
    一只饭盒。
    区区一只饭盒,值得任老亲自来翻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
    几位研究员接过饭盒后,一看,震惊了。
    任老这才说道:“以前,我听过一个传闻。这帮家伙为了在极寒的地方能吃上热饭,所以研究了一种饭盒保温层,使用的是高纯二氧化硅凝胶,再配合氧化纤维合成,柔软又结实,最终没有实用,因为成本太高。”
    几位研究员看看饭盒,心说干饭人社是不是疯了,这已经不是成本高的问题了。
    “去测一下数据,然后其他人把这里的东西翻一翻,我估计还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好东西。”
    “是。”
    干饭人社的秘密小仓库,就这样失守了。
    很快,一组数据放在了宇宙研究院的会议室。
    “测过了,这种饭盒保温套,展开后每克可以达到八百平米厘米,每立方米的重量只有三点几公斤,导热系数为0.014w/(m·k),并具有优异的介电特性。”
    “谁研究出来的,名单?”
    名单递上来后。
    “一共四个人,一人是材料研究院的,一人现在冰火岛负责某项设备的改进工作,最后两人一个是天空研究院的,一个是咱们的人,但当时制作那饭盒的时候,咱们院的这个才是研究生第二年,以材料院那位为主导的。”
    “恩,想想办法,把人弄来。”
    话说,干饭人社当初怎么会想出来这东西。
    一打听,开会的人全笑了。
    想法很单纯。
    他们的目标是在雪域,零下五十度的低温下,保证一百度的热水,经过二十四小时,还能超过七十度。
    就这么单纯。
    他们研究出来这种饭盒套,除了贵之外,确实没缺点。
    后来,这种材料有了三代、四代、五代,一直到现在发展到第七十种配方,成本大大降低,开始用在天空研究院的一些设备保温层上。
    成本降低了,数据自然比不上最初的。
    那个时候,谁也没想过,会在月亮上用,最大也只考虑大气层内天空中的低温环境。结果就是,优先考虑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性,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变化,成本是真的降低了,只有原先的三十几分之一。
    此时,任老要的是零下一百八十度,甚至是零下二百度的环境使用。
    那么,这种材料就要换一个方向继续研究。
    不是考虑降低成本,而是考虑提高性能。
    现在手里这种,依数据测算,可以抵御大概零下一百三十度至零上一千二百度。够不够,任老也不知道,但他需要更好的材料,夏国自己的宇宙用服装,九厂的宇宙研究院,一定要作到极致。
    很快,有人拿着一粒黄豆一样的灰色小球进来了。
    然后拿来了一只瓦片。
    “干饭人社,用来给雪域加热食物的一种燃烧颗粒,因为性价比特别低,被放弃。就存在小仓库的密封金属筒内,我只取了一粒,您老看一眼。”
    说完,拿火柴点上。
    这小颗粒开始从一个点喷着烧,喷的力度还特别大。
    别看小,烧的还很持久。
    最神奇是,烧完后,几乎是零灰烬。
    “有点意思!”
    拿这个颗粒过来的人说道:“热值太低、比起咱们专业的固体燃料自然是不能比的,我给您看这个,就是想说,干饭人社还真是很有才华的,这个小颗粒是化学研究院一个博士生搞出来的,我已经安排人去调配方,几乎没有残留物质这一点,我们有点兴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