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就听三公子的。”田大将军恶狠狠的道:“如果杀不了小太子,我没脸回去见王爷。”
    对于叶明哲在战场上的挑拨,刚开始他心里是有些怀疑的,可过后想想又觉得不对。
    如果王爷真的忌惮他,直接杀了他不就好了,怎么可能会拿他两个儿子开刀?
    叶明哲之所以那么说,肯定是小太子出的诡计。
    其目的就是想离间他和王爷的情谊,真是好毒的计谋。
    乔冠云和田大将军在营帐里密谋到深夜,准备连夜出发去江城。
    李云泽和叶雨桐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路线,不过也没着急。
    这半年赶路太紧了,怕将士们身体吃不消。
    他们准备在晋州休整一段时间,等过了年再出发去江城。
    可两人低估了乔冠云和田大将军的卑劣手段。
    他们在晋州到江城所有路段的水源里都下了毒。
    如果不是被雷大夫发现了端倪,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乔冠云的无耻手段还远远不止于此,诡计多端的点子数不胜数。
    这也让李云泽和叶雨桐浪费了不少时间。
    等他们攻打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年的初春,比原计划差不多晚了半年的时间。
    李云浩和乔太后知道李云泽打到京城的消息后,就连夜带人逃去了南边平南王的地盘。
    京城的官员人心惶惶,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几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早早的就穿着官服来到城门口迎接李云泽。
    还有些惧怕平南王的人家没有出头,他们想着再观望一段时间,看平南王还会不会率大军打过来?
    不管这些人有什么小心思,都挡不住李云泽的大军破城而来了。
    宋景文的同窗师兄,也就是吏部尚书周秀坤,亲自带人打开城门迎接。
    百姓们也自发前来。经过这几年叶明哲和林忠让人散布出去的消息。
    云朝国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他们现在种的高产粮食,都是太子和太子妃不远万里为他们找回来的。
    现在路两边站满了人,都想亲眼看一眼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是什么样的神仙人儿,能找来那么好的粮种,菜种。
    李云泽和叶雨桐带着大军刚到城门口,路两旁的百姓就全部跪了下来。
    周秀坤带着众官员跪下高声呼道:“恭迎太子殿下回宫。”
    第415章 故人
    第415章 故人
    看着城门上方气势磅礴的润京二字,李云泽的内心十分复杂。
    还记得住在善华寺的时候,他夜里经常偷偷跑过来。
    当年也是站在这个位置,才几岁的他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光明正大的走进去。
    现在他总算做到了,遗憾的是李云浩和乔太后逃了。
    不过也没关系,他们能去的地方也只有平南王的地盘了。
    等把这里安排好,他会亲自过去给母后和外公报仇,现在就让那几人在蹦哒一段时间吧。
    那么多年都等了,现在他真的不着急了。
    乔太后那样的人,让她苟且偷生的活着才是最大的折磨。
    李云泽没有下马,他今天穿了一身玄青色的暗纹跨马衣,足蹬乌靴,显得身材修长。
    他面色沉静的坐在马上,看起来十分冷峻,把旁边的叶雨桐衬得非常温和。
    叶雨桐和平时的打扮差不多,穿了一身浅紫色骑马装,衣袂翩翩,看起来很贵气。
    她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宋静妍和宋夫人准备的。
    每次宋家送粮草过来都会给她带几箱衣服和首饰。
    姚家大夫人不知怎么知道了宋夫人给她准备衣裳的事。
    从去年开始,每个季度姚二姥爷给军队送粮食和银子的时候,都会送十六套衣服鞋袜过来,有骑马装,还有温婉的淑女款。
    反正时下流行什么就立刻给她做,用的还都是难得一见的上好布料。
    叶雨桐被姚家搞得哭笑不得,拒绝了几次,可姚大夫人还是雷打不动的送。
    叶雨桐看他们姚家每年给军队提供那么多粮草和银子的份上,也就勉强收下了。
    所以她现在的衣服根本都穿不完,空间里还有好几箱没动过的。
    李文秀知道有那么多人给她送衣服。
    这两年都没给她做过衣裳了,光给儿子女婿还有李朝阳,大远他们几个准备。
    是完全把她这个宝贝闺女给抛在了脑后啊。
    叶雨桐正想的出神,就听到李云泽低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都起来吧。”
    “谢殿下。”
    两人在百官的拥护中进了城,路两旁的百姓激动喊着,“太子殿下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
    李云泽骑着马目不斜视,看起来很威严。
    叶雨桐笑着朝百姓们点头致意,表现的很亲和。
    当她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笑容停顿了一瞬,就若无其事的移开了视线。
    叶大庆和叶明祥震惊的看着马上的人。
    等长长的队伍过去了,两人才反应过来。
    叶明祥不可思议的问道,“三叔,刚才马上的人是不是大伯家的桐丫头?”
    因为叶雨桐和在叶家村的时候变化太大了。
    要不是前几年在董寨远远的见过一次,两人还真的不敢认。
    没等叶大庆开口,他旁边的几位同窗就惊讶的道:“明祥,你们认识太子妃?” ↑返回顶部↑
    “好,就听三公子的。”田大将军恶狠狠的道:“如果杀不了小太子,我没脸回去见王爷。”
    对于叶明哲在战场上的挑拨,刚开始他心里是有些怀疑的,可过后想想又觉得不对。
    如果王爷真的忌惮他,直接杀了他不就好了,怎么可能会拿他两个儿子开刀?
    叶明哲之所以那么说,肯定是小太子出的诡计。
    其目的就是想离间他和王爷的情谊,真是好毒的计谋。
    乔冠云和田大将军在营帐里密谋到深夜,准备连夜出发去江城。
    李云泽和叶雨桐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路线,不过也没着急。
    这半年赶路太紧了,怕将士们身体吃不消。
    他们准备在晋州休整一段时间,等过了年再出发去江城。
    可两人低估了乔冠云和田大将军的卑劣手段。
    他们在晋州到江城所有路段的水源里都下了毒。
    如果不是被雷大夫发现了端倪,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乔冠云的无耻手段还远远不止于此,诡计多端的点子数不胜数。
    这也让李云泽和叶雨桐浪费了不少时间。
    等他们攻打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年的初春,比原计划差不多晚了半年的时间。
    李云浩和乔太后知道李云泽打到京城的消息后,就连夜带人逃去了南边平南王的地盘。
    京城的官员人心惶惶,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几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早早的就穿着官服来到城门口迎接李云泽。
    还有些惧怕平南王的人家没有出头,他们想着再观望一段时间,看平南王还会不会率大军打过来?
    不管这些人有什么小心思,都挡不住李云泽的大军破城而来了。
    宋景文的同窗师兄,也就是吏部尚书周秀坤,亲自带人打开城门迎接。
    百姓们也自发前来。经过这几年叶明哲和林忠让人散布出去的消息。
    云朝国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他们现在种的高产粮食,都是太子和太子妃不远万里为他们找回来的。
    现在路两边站满了人,都想亲眼看一眼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是什么样的神仙人儿,能找来那么好的粮种,菜种。
    李云泽和叶雨桐带着大军刚到城门口,路两旁的百姓就全部跪了下来。
    周秀坤带着众官员跪下高声呼道:“恭迎太子殿下回宫。”
    第415章 故人
    第415章 故人
    看着城门上方气势磅礴的润京二字,李云泽的内心十分复杂。
    还记得住在善华寺的时候,他夜里经常偷偷跑过来。
    当年也是站在这个位置,才几岁的他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光明正大的走进去。
    现在他总算做到了,遗憾的是李云浩和乔太后逃了。
    不过也没关系,他们能去的地方也只有平南王的地盘了。
    等把这里安排好,他会亲自过去给母后和外公报仇,现在就让那几人在蹦哒一段时间吧。
    那么多年都等了,现在他真的不着急了。
    乔太后那样的人,让她苟且偷生的活着才是最大的折磨。
    李云泽没有下马,他今天穿了一身玄青色的暗纹跨马衣,足蹬乌靴,显得身材修长。
    他面色沉静的坐在马上,看起来十分冷峻,把旁边的叶雨桐衬得非常温和。
    叶雨桐和平时的打扮差不多,穿了一身浅紫色骑马装,衣袂翩翩,看起来很贵气。
    她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宋静妍和宋夫人准备的。
    每次宋家送粮草过来都会给她带几箱衣服和首饰。
    姚家大夫人不知怎么知道了宋夫人给她准备衣裳的事。
    从去年开始,每个季度姚二姥爷给军队送粮食和银子的时候,都会送十六套衣服鞋袜过来,有骑马装,还有温婉的淑女款。
    反正时下流行什么就立刻给她做,用的还都是难得一见的上好布料。
    叶雨桐被姚家搞得哭笑不得,拒绝了几次,可姚大夫人还是雷打不动的送。
    叶雨桐看他们姚家每年给军队提供那么多粮草和银子的份上,也就勉强收下了。
    所以她现在的衣服根本都穿不完,空间里还有好几箱没动过的。
    李文秀知道有那么多人给她送衣服。
    这两年都没给她做过衣裳了,光给儿子女婿还有李朝阳,大远他们几个准备。
    是完全把她这个宝贝闺女给抛在了脑后啊。
    叶雨桐正想的出神,就听到李云泽低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都起来吧。”
    “谢殿下。”
    两人在百官的拥护中进了城,路两旁的百姓激动喊着,“太子殿下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
    李云泽骑着马目不斜视,看起来很威严。
    叶雨桐笑着朝百姓们点头致意,表现的很亲和。
    当她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笑容停顿了一瞬,就若无其事的移开了视线。
    叶大庆和叶明祥震惊的看着马上的人。
    等长长的队伍过去了,两人才反应过来。
    叶明祥不可思议的问道,“三叔,刚才马上的人是不是大伯家的桐丫头?”
    因为叶雨桐和在叶家村的时候变化太大了。
    要不是前几年在董寨远远的见过一次,两人还真的不敢认。
    没等叶大庆开口,他旁边的几位同窗就惊讶的道:“明祥,你们认识太子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