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4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根据张斐的观察,京东东路的公检法,比陕西路还要彻底一些,百姓对公检法的接受程度,是高过任何一个州府。
    这就是武力所带来的,在推行公检法的过程中,就属京东东路打得最狠,因为这里草寇最多,顺带就打击了很多大地主,地头蛇,一切不服,都给撸平了。
    河中府虽然发展的很好,但当地地主阶级还是非常稳固的,内心还是有所躁动,但是在京东东路就完全感受不到。
    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都彻底接受公检法。
    对比河北地区,这里就能够看到,很多地主状告普通百姓,也有百姓讹诈地主的官司。
    可见动用武力,也是有很大的好处,能够更加彻底。
    但这也只是因为京东东路的特殊民情,要敢在河中府这么干,那肯定要坏事,因为那边军阀多如牛毛。
    全都是惹不起的。
    转悠一圈后,他们又去到青州,结果发现王珪还在那里。
    这礼部尚书王珪第一站就是青州,因为他是要去指导各地执行官制改革的,青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因为上回青州债务重组,导致官署得以精简,王珪就先来这里考察考察,看看留多少人合适。
    结果张斐都已经转了一个大圈回来,他还在青州。
    这。
    “王尚书,你你还在呀?”
    “张检控,你河北就已经考察完了?”
    二人相见,是异口同声。
    旋即二人都觉得有些尴尬。
    是我太慢了吗?
    是我太快了吗?
    张斐先说道:“我是从登州来的。”
    “登州?伱不是先去河北的吗?”
    “呃是,考察完河北,我就直接去了登州。”张斐讪讪道。
    王珪是彻底无语了。
    饶是青州庭长钱顗,都有些看不下去,“张检控,你这巡察未免太过草率了吧?”
    刚刚回来的范纯仁,也是稍稍点头。
    张斐道:“不管是河北,还是登州,公检法都建设的非常好,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范纯仁道:“你身为法制之法的创始人,怎会没有什么可说的。”
    张斐讪讪道:“但是现在他们比我自己都要清楚,那程庭长还写了一本关于法制之法的书籍。”
    天赋还是很重要的,程颐他们对法制之法的解释,比他的解释还要更加完美,理解的也非常透彻,透彻到很多地方他都没有想到。
    说着,他又言道:“其实我们公检法只是守住最后这一条底线,至于上限还是在于官府,现在就得看官府如何想办法,提升当地的民生。所以,压力现在都在王尚书这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尚书为何会在青州逗留这么久。”
    范纯仁和钱顗相视一眼,倒也觉得张斐说得颇有道理。
    王珪赶忙道:“惭愧!惭愧!”
    又坐得一会儿,王珪便借故告辞了,他这一走,钱顗、范纯仁、张斐三人顿时是面面相觑。
    过得一会儿,张斐双手一摊道:“是吧,没什么可聊的。”
    钱顗不禁笑道:“官家派你来巡察,就是没什么可聊的,你好歹也说上几句啊。”
    官场是讲究形式主义的,皇帝让你来巡察,怎么能够不与当地官员交流,这你也没法交差啊。
    张斐硬生生憋出一句来,“目前公检法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公检法是有利于商业发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更需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钱顗和范纯仁相觑一眼,呵呵笑了起来。
    张斐郁闷道:“你看,我说了,你们又笑。”
    只有这种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张斐的年龄,这小子没有什么经验。
    要换个人来,不得风光一把,京城派出来巡察使,是最令地方官员害怕的。
    当然,这在目前的公检法系统中,也都不成立,钱顗、范纯仁会讨好张斐?
    不可能呀!
    其余地方的公检法也都是这类人,毕竟都是司马光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人都是道德楷模。
    这些人当行政官员未必能行,肯定是不如王安石、薛向、吕惠卿这类人才,因为他们唯一的经济手段,就是休养生息,但是当司法官员是再适合不过。
    钱顗主动找了个话题,“对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就是地方规矩,我们公检法又该怎么如何应对?”
    张斐瞧了眼范纯仁,“这一点我跟范检察长在京城已经谈过,《临时法》已经颁布,地方法就非常简单,就是不能违背临时法,就这么简单,只能说是根据当地风土人情,作为一个补充罢了。”
    主要还就是《临时法》颁布了,也就不需要张斐个个去教,除了商讨一些案例,确实也找不到什么话题。
    关键这些案例,多半都是小农经济的产物,都不是很复杂,想显摆一下,也都没有太多机会。
    在青州就更不用说,该聊的,在京城他就已经跟范纯仁交流过,三人就只是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张斐屁颠屁颠跑去邸报院。
    “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晏几道闻言张斐求见,立刻是出门相迎。
    “晏先生,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快,三郎里面请。”
    入得屋内,张斐便道:“晏先生,你现在真是名扬天下,你那什么剿匪故事,还有什么打官司的故事,在京城也是非常火爆,几乎已经成为文人必读之物,也激发了许多小孩对于认字的渴求。”
    “哪里!哪里!晏某能有今日,全凭三郎当初的点拨,晏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在晏几道心里,张斐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伯乐。
    最初就是张斐告诉他,借诗词写幕后的故事,如此才被赵顼看重,让他来邸报院,来到青州后,他又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短篇,不再拘泥于诗词,更偏重于现实。
    这文人其实还是现实主义。
    他将皇家警察、税务司剿匪和公检法审理的一些案件,写成故事,是大受欢迎。
    事业署最初就是凭借邸报院在输血。
    光轮名气的话,要胜过王安石他们,因为普通百姓也知道他。
    张斐笑道:“但是晏先生也已经投桃报李。”
    晏几道道:“此话从何说起?”
    张斐道:“正是因为晏先生的故事,使得皇家警察形象深入人心,不但令百姓更加信任皇家警察,同时也提升皇家警察心中的荣耀感,故此目前为止,皇家警察表现的是越来越好。”
    这可是大实话,关于晏几道的故事,确实对公检法起到很重要的宣传效果。
    “哪里!哪里!”
    晏几道很是羞愧道:“这或许只是无心插。”
    张斐却道:“若是有心的话,晏先生可否有把握种出一片森林来。”
    晏几道一脸困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问道:“晏先生认为辽国可会认同公检法?”
    晏几道很是不屑道:“北人乃蛮夷也,他们难以明白此中道理,更不可能效仿。”
    张斐道:“但是我想两国百姓的想法,肯定都是一样的,身为弱者自然都希望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
    晏几道微微皱眉道:“我不大明白三郎这话的意思。”
    张斐道:“据我所知,当今辽主昏庸无道,使得辽国百姓民不聊生,如果这时候我们在辽国内部大力宣传公检法,那么可能会引发辽国内部的动荡。”
    晏几道眨了眨眼,“但是辽国肯定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做的。”
    “故此我们需要包装。”
    张斐道:“首先,我们在登州的商船,已经打通与辽国的海上往来,其次,我们当然不能明说,故此我希望晏先生写一些关于蕴含着公检法理念的故事,尤其是对百姓的好,对商人的好,然后通过海上通道,送往辽国。”
    晏几道眼中闪过一抹激动,这不就是文人最爱干得事么,可随后又道:“这是官家的意思吗?”
    这种舆论战,必须得皇帝的同意,毕竟宋朝也管控舆论的,那刚刚成立的大宋安全司,正愁没法立功。
    张斐如实道:“我也在登州才得知此事的,尚未跟官家说,待我回去之后,自会向官家禀报此事,如果晏先生答应的话?”
    晏几道思索一会儿,道:“如果我能够得知更多关于辽国内部的问题,我想就能够写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那就这么说定了。”
    “但必须得到官家的允许。”
    “当然。”
    张斐点点头。
    就算晏几道不说,他也会如实跟赵顼说的,他对赵顼几乎是开诚布公,只不过他省去了一些副作用,也就是关于制度的最终演变。
    接下来几日,张斐根本就没有去去管什么公检法,是天天跟着晏几道,去看了看医院和学院。
    事业法最早就是在青州颁布的。
    虽然学院已经被京城是后来居上,那边都已经了学贷,读书的人也是更多了,但是这青州医院却是一枝独秀,根据晏几道所言,当初许多士大夫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不少士大夫,将自己珍藏的书籍贡献给这里的医院。
    这里面欧阳修帮了很多忙,他凭借自己的关系,邀请很多对医学有研究的士大夫来这里。
    再加上与高丽、倭国等地的贸易,使得这里药材品种也变得更多。
    这里的药已经达到成品出口的阶段。
    离开青州后,张斐又顺路去到齐州,基本上就照例与苏轼互怼一番,然后就直接南下,前往淮南路。
    这期间,曹栋栋也是一个劲地在催促,因为京东东路太安静了,曹栋栋没地方发挥,目前淮南路比较动荡,曹栋栋就想着赶紧去那里,与符世春和马小义会合。
    其实张斐比王珪快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年轻,行路都是快马加鞭。
    很快,他们就抵达淮南路。
    “张三,这里不像似有人闹事,跟京东东路也没啥区别?”
    来到海州(连云港)附近,曹栋栋是大失所望,不是说这里打得很厉害么,结果来到这里,发现百姓和皇家警察相处的很好。
    “三哥!哥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返回顶部↑
    根据张斐的观察,京东东路的公检法,比陕西路还要彻底一些,百姓对公检法的接受程度,是高过任何一个州府。
    这就是武力所带来的,在推行公检法的过程中,就属京东东路打得最狠,因为这里草寇最多,顺带就打击了很多大地主,地头蛇,一切不服,都给撸平了。
    河中府虽然发展的很好,但当地地主阶级还是非常稳固的,内心还是有所躁动,但是在京东东路就完全感受不到。
    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都彻底接受公检法。
    对比河北地区,这里就能够看到,很多地主状告普通百姓,也有百姓讹诈地主的官司。
    可见动用武力,也是有很大的好处,能够更加彻底。
    但这也只是因为京东东路的特殊民情,要敢在河中府这么干,那肯定要坏事,因为那边军阀多如牛毛。
    全都是惹不起的。
    转悠一圈后,他们又去到青州,结果发现王珪还在那里。
    这礼部尚书王珪第一站就是青州,因为他是要去指导各地执行官制改革的,青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因为上回青州债务重组,导致官署得以精简,王珪就先来这里考察考察,看看留多少人合适。
    结果张斐都已经转了一个大圈回来,他还在青州。
    这。
    “王尚书,你你还在呀?”
    “张检控,你河北就已经考察完了?”
    二人相见,是异口同声。
    旋即二人都觉得有些尴尬。
    是我太慢了吗?
    是我太快了吗?
    张斐先说道:“我是从登州来的。”
    “登州?伱不是先去河北的吗?”
    “呃是,考察完河北,我就直接去了登州。”张斐讪讪道。
    王珪是彻底无语了。
    饶是青州庭长钱顗,都有些看不下去,“张检控,你这巡察未免太过草率了吧?”
    刚刚回来的范纯仁,也是稍稍点头。
    张斐道:“不管是河北,还是登州,公检法都建设的非常好,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范纯仁道:“你身为法制之法的创始人,怎会没有什么可说的。”
    张斐讪讪道:“但是现在他们比我自己都要清楚,那程庭长还写了一本关于法制之法的书籍。”
    天赋还是很重要的,程颐他们对法制之法的解释,比他的解释还要更加完美,理解的也非常透彻,透彻到很多地方他都没有想到。
    说着,他又言道:“其实我们公检法只是守住最后这一条底线,至于上限还是在于官府,现在就得看官府如何想办法,提升当地的民生。所以,压力现在都在王尚书这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尚书为何会在青州逗留这么久。”
    范纯仁和钱顗相视一眼,倒也觉得张斐说得颇有道理。
    王珪赶忙道:“惭愧!惭愧!”
    又坐得一会儿,王珪便借故告辞了,他这一走,钱顗、范纯仁、张斐三人顿时是面面相觑。
    过得一会儿,张斐双手一摊道:“是吧,没什么可聊的。”
    钱顗不禁笑道:“官家派你来巡察,就是没什么可聊的,你好歹也说上几句啊。”
    官场是讲究形式主义的,皇帝让你来巡察,怎么能够不与当地官员交流,这你也没法交差啊。
    张斐硬生生憋出一句来,“目前公检法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公检法是有利于商业发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更需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钱顗和范纯仁相觑一眼,呵呵笑了起来。
    张斐郁闷道:“你看,我说了,你们又笑。”
    只有这种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张斐的年龄,这小子没有什么经验。
    要换个人来,不得风光一把,京城派出来巡察使,是最令地方官员害怕的。
    当然,这在目前的公检法系统中,也都不成立,钱顗、范纯仁会讨好张斐?
    不可能呀!
    其余地方的公检法也都是这类人,毕竟都是司马光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人都是道德楷模。
    这些人当行政官员未必能行,肯定是不如王安石、薛向、吕惠卿这类人才,因为他们唯一的经济手段,就是休养生息,但是当司法官员是再适合不过。
    钱顗主动找了个话题,“对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就是地方规矩,我们公检法又该怎么如何应对?”
    张斐瞧了眼范纯仁,“这一点我跟范检察长在京城已经谈过,《临时法》已经颁布,地方法就非常简单,就是不能违背临时法,就这么简单,只能说是根据当地风土人情,作为一个补充罢了。”
    主要还就是《临时法》颁布了,也就不需要张斐个个去教,除了商讨一些案例,确实也找不到什么话题。
    关键这些案例,多半都是小农经济的产物,都不是很复杂,想显摆一下,也都没有太多机会。
    在青州就更不用说,该聊的,在京城他就已经跟范纯仁交流过,三人就只是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张斐屁颠屁颠跑去邸报院。
    “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晏几道闻言张斐求见,立刻是出门相迎。
    “晏先生,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快,三郎里面请。”
    入得屋内,张斐便道:“晏先生,你现在真是名扬天下,你那什么剿匪故事,还有什么打官司的故事,在京城也是非常火爆,几乎已经成为文人必读之物,也激发了许多小孩对于认字的渴求。”
    “哪里!哪里!晏某能有今日,全凭三郎当初的点拨,晏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在晏几道心里,张斐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伯乐。
    最初就是张斐告诉他,借诗词写幕后的故事,如此才被赵顼看重,让他来邸报院,来到青州后,他又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短篇,不再拘泥于诗词,更偏重于现实。
    这文人其实还是现实主义。
    他将皇家警察、税务司剿匪和公检法审理的一些案件,写成故事,是大受欢迎。
    事业署最初就是凭借邸报院在输血。
    光轮名气的话,要胜过王安石他们,因为普通百姓也知道他。
    张斐笑道:“但是晏先生也已经投桃报李。”
    晏几道道:“此话从何说起?”
    张斐道:“正是因为晏先生的故事,使得皇家警察形象深入人心,不但令百姓更加信任皇家警察,同时也提升皇家警察心中的荣耀感,故此目前为止,皇家警察表现的是越来越好。”
    这可是大实话,关于晏几道的故事,确实对公检法起到很重要的宣传效果。
    “哪里!哪里!”
    晏几道很是羞愧道:“这或许只是无心插。”
    张斐却道:“若是有心的话,晏先生可否有把握种出一片森林来。”
    晏几道一脸困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问道:“晏先生认为辽国可会认同公检法?”
    晏几道很是不屑道:“北人乃蛮夷也,他们难以明白此中道理,更不可能效仿。”
    张斐道:“但是我想两国百姓的想法,肯定都是一样的,身为弱者自然都希望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
    晏几道微微皱眉道:“我不大明白三郎这话的意思。”
    张斐道:“据我所知,当今辽主昏庸无道,使得辽国百姓民不聊生,如果这时候我们在辽国内部大力宣传公检法,那么可能会引发辽国内部的动荡。”
    晏几道眨了眨眼,“但是辽国肯定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做的。”
    “故此我们需要包装。”
    张斐道:“首先,我们在登州的商船,已经打通与辽国的海上往来,其次,我们当然不能明说,故此我希望晏先生写一些关于蕴含着公检法理念的故事,尤其是对百姓的好,对商人的好,然后通过海上通道,送往辽国。”
    晏几道眼中闪过一抹激动,这不就是文人最爱干得事么,可随后又道:“这是官家的意思吗?”
    这种舆论战,必须得皇帝的同意,毕竟宋朝也管控舆论的,那刚刚成立的大宋安全司,正愁没法立功。
    张斐如实道:“我也在登州才得知此事的,尚未跟官家说,待我回去之后,自会向官家禀报此事,如果晏先生答应的话?”
    晏几道思索一会儿,道:“如果我能够得知更多关于辽国内部的问题,我想就能够写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那就这么说定了。”
    “但必须得到官家的允许。”
    “当然。”
    张斐点点头。
    就算晏几道不说,他也会如实跟赵顼说的,他对赵顼几乎是开诚布公,只不过他省去了一些副作用,也就是关于制度的最终演变。
    接下来几日,张斐根本就没有去去管什么公检法,是天天跟着晏几道,去看了看医院和学院。
    事业法最早就是在青州颁布的。
    虽然学院已经被京城是后来居上,那边都已经了学贷,读书的人也是更多了,但是这青州医院却是一枝独秀,根据晏几道所言,当初许多士大夫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不少士大夫,将自己珍藏的书籍贡献给这里的医院。
    这里面欧阳修帮了很多忙,他凭借自己的关系,邀请很多对医学有研究的士大夫来这里。
    再加上与高丽、倭国等地的贸易,使得这里药材品种也变得更多。
    这里的药已经达到成品出口的阶段。
    离开青州后,张斐又顺路去到齐州,基本上就照例与苏轼互怼一番,然后就直接南下,前往淮南路。
    这期间,曹栋栋也是一个劲地在催促,因为京东东路太安静了,曹栋栋没地方发挥,目前淮南路比较动荡,曹栋栋就想着赶紧去那里,与符世春和马小义会合。
    其实张斐比王珪快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年轻,行路都是快马加鞭。
    很快,他们就抵达淮南路。
    “张三,这里不像似有人闹事,跟京东东路也没啥区别?”
    来到海州(连云港)附近,曹栋栋是大失所望,不是说这里打得很厉害么,结果来到这里,发现百姓和皇家警察相处的很好。
    “三哥!哥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