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插队下乡的知青,极少有真正愿意在当地扎根的。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医生,有机会就会离开,岂不是一场空。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况叶有了这个决定。
    那就是,他对于医学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他原来的时代,有句话叫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的说法,它实际上是在调侃学医的艰难。
    正所谓,医学生的考试老师是不会划重点的,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重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关乎健康性命的。
    培养一个医学生,最短五年起步,这只是本科,后面还有研究生、博士生,期间还有医院的规培。
    要想成为一个医生,是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
    而赤脚医生的培训时间,就丰公社来说,只有半年。况叶甚至还听说一些公社的时间更短,两三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都有。
    这么短的时间,让况叶根本没有那个勇气开始行医。
    这或许是一种胆怯,但况叶却也知道自己做不到。这不是他制药,有空间中的测试灵器,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是治病救人,活生生的,无法用具体数据估量的生命。
    “真的不想?”听到况叶拒绝,乔书记看着况叶再次确认了一下。
    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农村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身份,虽然赤脚医生半农半医,挣得还是工分。但比起一般的队员,还是要轻松不少。
    “真的。”况叶点头。
    “好吧。”看着况叶的表情,乔书记知道他是真的不打算参加,也就没有再劝。
    毕竟当赤脚医生,对况叶来说算不上多大的诱惑。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况叶的收入情况,但乔书记却相当的清楚。
    况叶每个月都会找夏办事员办理缴纳税款的事,因此他每个月的收入情况都很明确。
    这几年时局的动荡,并没有太影响他制售药品的收入,每个月缴完税款之后,纯收入大约在四十元上下。
    四十元左右的收入,在城镇中都算得上十分不错,要知道一级工人也才三十二元左右的。
    而一个工人的工资,在这个时代可以养活一家人。
    况叶现在算得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的开销其实不算多大。
    他的口粮都是参与农业劳动,大队上分配的,这更是减去了一大笔开销。
    除了普通制售药品的收入,如今他还增加回生丸这项收入。
    回生丸的收入,为了保密工作,被要求不进行记账,这笔收入不用缴税,虽然交易的间隔长,但也不是一笔小数。
    有了这样的收入情况,况叶不想参加赤脚医生的培训,乔书记这边也能理解。
    况叶和乔书记再聊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之后去夏办事员那税款缴了,就离开了公社办公处。
    和往常一样,再在场镇上逛了一圈,添置了些生活用品,在饭店吃了顿午饭,他就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后的第二天,况叶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采药。
    这一次就没有陈祥富和陈繁兴两人跟着了,少了两人的助力,多少有点影响。
    不过很快况叶就调整过来,毕竟这事他早就做习惯了。
    队里被选中的三人,去公社参加培训去了,关于赤脚医生的讨论,也逐渐开始降低。
    另外一件事,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
    元旦已过,每年元旦后不久,就是一年一度分口粮的日子。
    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粮仓也基本上快要见底,甚至一些队员家快断粮了。
    看着粮食一点点消耗,每个队员们的心都期盼着,分口粮的日子早些到来。
    队里也没让所有人久等,五号下午,各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就通知各家各户,明天队里分口粮。
    况叶这几天没有上工,小队长陈繁荣为了通知他,还特意的在傍晚上门说了一声。
    于是,六号的一早,整个九大队就热闹非凡,各家各户的队员们早早的来到二小队的仓库位置排队。
    况叶带着箩筐扁担来到此处的时候,仓库前边的晒坝已经聚集不少人。
    他赶紧排到队伍后边,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等待的时候,队伍的最前方不时就传来欣喜的笑闹声。
    这其中的原因,正是今年队员们分到的口粮数量比去年要多一分。
    和之前预估的一样,多出来的这一分,不是小麦、玉米、水稻这三种主粮,而是红薯。
    等到轮到况叶的时候,他稍稍计算了一下。
    这一次他分到的口粮,有四百斤出头一点点,这其中红薯占了约四分之一。
    薯类换算成口粮,是按照5:1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他实得红薯有近五百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要是红薯能保存一年的话,算下来他每天约有一斤三两的红薯可以食用。
    一斤多的红薯,对况叶来说也许就塞塞牙缝,但对一些队员来说,甚至可以是一天的口粮。
    当然实际情况不能这么算,毕竟不是每一个队员都能分到况叶这么多的口粮。
    但仅仅是这样,就已经让队员们相当的高兴了,红薯保存时间虽然不能太长,但也是饱腹的食物。更何况稍作加工后,也能延长保存的时间。 ↑返回顶部↑
    插队下乡的知青,极少有真正愿意在当地扎根的。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医生,有机会就会离开,岂不是一场空。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况叶有了这个决定。
    那就是,他对于医学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他原来的时代,有句话叫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的说法,它实际上是在调侃学医的艰难。
    正所谓,医学生的考试老师是不会划重点的,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重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关乎健康性命的。
    培养一个医学生,最短五年起步,这只是本科,后面还有研究生、博士生,期间还有医院的规培。
    要想成为一个医生,是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
    而赤脚医生的培训时间,就丰公社来说,只有半年。况叶甚至还听说一些公社的时间更短,两三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都有。
    这么短的时间,让况叶根本没有那个勇气开始行医。
    这或许是一种胆怯,但况叶却也知道自己做不到。这不是他制药,有空间中的测试灵器,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是治病救人,活生生的,无法用具体数据估量的生命。
    “真的不想?”听到况叶拒绝,乔书记看着况叶再次确认了一下。
    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农村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身份,虽然赤脚医生半农半医,挣得还是工分。但比起一般的队员,还是要轻松不少。
    “真的。”况叶点头。
    “好吧。”看着况叶的表情,乔书记知道他是真的不打算参加,也就没有再劝。
    毕竟当赤脚医生,对况叶来说算不上多大的诱惑。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况叶的收入情况,但乔书记却相当的清楚。
    况叶每个月都会找夏办事员办理缴纳税款的事,因此他每个月的收入情况都很明确。
    这几年时局的动荡,并没有太影响他制售药品的收入,每个月缴完税款之后,纯收入大约在四十元上下。
    四十元左右的收入,在城镇中都算得上十分不错,要知道一级工人也才三十二元左右的。
    而一个工人的工资,在这个时代可以养活一家人。
    况叶现在算得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的开销其实不算多大。
    他的口粮都是参与农业劳动,大队上分配的,这更是减去了一大笔开销。
    除了普通制售药品的收入,如今他还增加回生丸这项收入。
    回生丸的收入,为了保密工作,被要求不进行记账,这笔收入不用缴税,虽然交易的间隔长,但也不是一笔小数。
    有了这样的收入情况,况叶不想参加赤脚医生的培训,乔书记这边也能理解。
    况叶和乔书记再聊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之后去夏办事员那税款缴了,就离开了公社办公处。
    和往常一样,再在场镇上逛了一圈,添置了些生活用品,在饭店吃了顿午饭,他就回了九大队。
    回到九大队后的第二天,况叶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采药。
    这一次就没有陈祥富和陈繁兴两人跟着了,少了两人的助力,多少有点影响。
    不过很快况叶就调整过来,毕竟这事他早就做习惯了。
    队里被选中的三人,去公社参加培训去了,关于赤脚医生的讨论,也逐渐开始降低。
    另外一件事,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
    元旦已过,每年元旦后不久,就是一年一度分口粮的日子。
    这个时候,每家每户的粮仓也基本上快要见底,甚至一些队员家快断粮了。
    看着粮食一点点消耗,每个队员们的心都期盼着,分口粮的日子早些到来。
    队里也没让所有人久等,五号下午,各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就通知各家各户,明天队里分口粮。
    况叶这几天没有上工,小队长陈繁荣为了通知他,还特意的在傍晚上门说了一声。
    于是,六号的一早,整个九大队就热闹非凡,各家各户的队员们早早的来到二小队的仓库位置排队。
    况叶带着箩筐扁担来到此处的时候,仓库前边的晒坝已经聚集不少人。
    他赶紧排到队伍后边,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等待的时候,队伍的最前方不时就传来欣喜的笑闹声。
    这其中的原因,正是今年队员们分到的口粮数量比去年要多一分。
    和之前预估的一样,多出来的这一分,不是小麦、玉米、水稻这三种主粮,而是红薯。
    等到轮到况叶的时候,他稍稍计算了一下。
    这一次他分到的口粮,有四百斤出头一点点,这其中红薯占了约四分之一。
    薯类换算成口粮,是按照5:1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他实得红薯有近五百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要是红薯能保存一年的话,算下来他每天约有一斤三两的红薯可以食用。
    一斤多的红薯,对况叶来说也许就塞塞牙缝,但对一些队员来说,甚至可以是一天的口粮。
    当然实际情况不能这么算,毕竟不是每一个队员都能分到况叶这么多的口粮。
    但仅仅是这样,就已经让队员们相当的高兴了,红薯保存时间虽然不能太长,但也是饱腹的食物。更何况稍作加工后,也能延长保存的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