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6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往年每到五六月份往后,淮水涨起来,用筏舟载装商货出山,再从信阳、颍蔡等地购粮及棉麻等布料,是大宗物料交换的高峰期。
    然而今年二三月以来,虎头寨两次肆无忌惮闯入走马道劫杀商旅,就已经令商贸骤减;到仲家庄遭受血洗、诸寇躁动,桐柏山与外部的商贸就基本断绝了。
    而如此严重的匪患,也必然严重干扰到各家的农耕。
    唐氏、晋氏、周氏,宗族势力都强,大户囤粮都不会少,但人丁占绝大多数的贫困农户,生计却变得雪上加霜,可以说正面对严重的饥荒问题。
    这时候族中大户若对形势有清醒认识,或宗族有强势人物站出来主持事务,拿出粮食对缺粮的赤贫户及时接济,还不会出乱子。
    问题是,王禀可不觉得所有的大户都能看清形势,这也是他最担忧的。
    现在好不容易徐武坤潜进来,他最关切的也是这些细节问题。
    “那些大户没有那么蠢吧,这时候还看不清形势?”郑屠不解的问道。
    他这些天跟着徐怀,有机会听王禀、邓珪、卢雄等人分析形势、安排守御之事,眼力是蹭蹭蹭的见涨。
    “还真有,”徐武坤苦笑道,“两天前十八里坞就闹出贫户抢粮之事,听说是唐氏几个大户,不愿意白白拿出粮食来,只想着将粮食借赁给那些缺粮的贫户,却不想有人因此内心更愤恨。抢粮之事虽然被唐文仲弹压下去,听说领头闹事的几个都被唐文仲以宗法捆绑活活打死,但贼军显然是嗅到血腥味了。刚才唐天德在,我不方便明说,但这两天贼军确有往十八里坞聚集的样子,看情形是要想打十八里坞……”
    “堂堂唐家,竟然也如此目光短浅?”郑屠很是觉得不可思议。
    徐怀拿脚踢了踢他,说道:“跟着王相公长了些见识,便不知天高地厚,觉得人人都会舍私赴公了?淮源之内,要不是王相公当机立断,邓珪还算聪明,在各家闹哄哄往外逃时将钱粮都截了下来,现在你还能吃得上饱饭?”
    淮源看似防御简陋,但在徐怀看来,问题不大。
    第一是前期截留大量的钱粮,物资充足;第二是王禀、邓珪威信也足,组织得当,物资的分配也相对合理,被围淮源的两千余军民,其中武卒、乡营扩大到四百人,另有六百丁壮以及千余妇孺也都组织起来参与巡视、城寨修建、兵械铸造等事,井井有条;第三就是驿丞程益往日无所事事,就好饮酒,但善工造之事,淮源被围之后,他就接管两百多匠户、丁壮以及妇孺,负责打造刀弓盾矛、制造皮甲等事,甚至还照着朝廷钦定的《武经总要》,造出几架能用的三牛床弩来。
    说白了,淮源这边军民规模不大,却集结了此时桐柏山相对有远见的一批人。
    即便贼军不计伤亡强攻,街市不能守,他们最后都不得不退守军寨,也有把握令军械简陋、缺少训练的贼军止步寨墙之外。
    现在头疼的,还是唐氏这样的宗族,死到临头,还冥顽不化。
    想想也很正常,徐怀不觉得有什么意外,要不是“肉食者鄙”,无视矛盾的积累,坐看矛盾激化,哪来这么多破事?
    然而现在气愤唐家管事人不识时务也于事无补,十八里坞矛盾已经激化过一次,即便被摁下去,那也只是暂时的,潜藏在水面下的激流可能变得更凶险。
    贼军此时往十八里坞集结而去,唐氏内部矛盾不能得到缓解,倘若再叫郑恢暗中遣人进去推波助澜,徐怀很难想象十八里坞能逃过此劫。
    唐氏受重创,徐怀还不担忧太多,但十八里坞要是失陷,会诱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最叫人担忧。
    这一个月来的形势发展,已是远超徐怀最初的预料,这也叫他更注重分析形势各种演变的可能。
    贼军在一个月稍多些的时间里,就膨胀到八九千众,这其实还不算有多恐怖,至少还没有到路司不能制的地步。
    事实上,只要唐州能有足够强干的人物主持,比如像王孝成,集结唐州的人马、资源,也不难将桐柏山内这些看似人多势众、却无根基的匪军分而歼之。
    这跟大姓宗族主要在淮水两岸的浅丘地带往南北岭主脉延伸过渡区域聚族而居,有非常大的关系。
    大姓宗族聚族而居所建坞堡,坚固是一方面,同时还控制着桐柏山里大片的耕地资源,又都临近较大规模的溪河,在桐柏山里是除淮源、玉山驿等核心节点之外的次要冲节点。
    每家真要辐射出去,就能控制腹深处一大片区域。
    大姓坞堡不失,贼军的活动范围就受到控制,所掠夺的粮秣资源以及所能胁裹、煽动的平民,都会受到限制。
    然而贼军每打下一座大姓坞堡,实力都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如唐家的十八里坞失陷,除了唐氏三四千族人会惨遭贼军蹂躏,徐怀才不会觉得心痛,但这意味着唐氏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十数万甚至十数万贯财物以及大量的兵甲军械都会落入贼军之手,意味着唐氏本身可能会有数百上千丁壮受蛊惑或受胁裹投匪。
    而之前为十八里坞遮护的大批中小村寨,都会因为十八里坞失守暴露出来,他们无力对抗势大贼匪,他们要么轻易为贼军攻破,要么就只能直接投附贼军、为虎作伥。
    而接连有大坞、大堡失陷,其他大姓宗族也必然会受到的震动。
    面对贼军大股围来,他们是不是会更轻易的选择投降,或者说位于山口位置的宗族,族长及族中大户,会不会直接放弃坞堡以及底层族众,举家逃往信阳、泌阳城里避祸?
    之前桐柏山内形势恶劣之速,就超乎徐怀想象,这时候更难想象对贼军不加以遏制,下一阶段的形势又将骤然恶化到什么地步。
    徐怀沉吟良久,问徐武坤:“歇马山有多少机动能战兵马?”
    “歇马山加上金砂沟,也就不到一百人。”徐武坤说道。
    现在兵荒马乱的,有不少人逃往玉皇岭避难,但歇马山、金砂沟只能挑选值得信任或能够控制住的人手,兵马规模扩充不大;而徐氏即便接纳一些沾亲带故的难民,但已经编有六百族兵,暂时也无意扩编太多。
    “你想做什么?”卢雄蹙着眉头,看向徐怀问道。
    “郑恢、陈子箫等人,以为在淮源外围建几个据点,驻以一千八九百名乌合之众,就坚固得跟铁桶阵似的能将我们死死困住,他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事情了,我们当然不能叫他如愿!”徐怀说道,“我要将他们自以为是的铁桶阵凿穿掉,不能叫他们放手去打十八里坞!唐文仲这些蠢货,一个个奇愚无比,却还是不能看着他们轻易被灭啊!”
    第一百章 死士
    王禀、卢雄都担忧十八里坞失陷,会使桐柏山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但也没有想过在白涧河东岸驻有两千贼军的情况下,让徐怀率部去凿穿贼军对淮源的封锁。
    而要达到牵制、震慑敌军的目的,偶尔一次凿穿过去是没有意义的,需要率领精锐,对其封锁线进行反复的冲击。
    他们现在这点兵马,守淮源都有些困难,有资格主动拉出去跟数倍于己的贼军野战吗?
    王禀、卢雄之前也没有追问徐武江落草后具体的情形,但徐武坤说歇马山、金砂沟仅有一百兵马可机动作战,显然是不包括徐氏族兵的。
    而当前情况下,似乎也不能奢望徐武富会同意徐氏族兵主力出寨作战,能野战的兵马真是太少了。
    “有三五十敢战精锐,便能如入无人之境也……”徐怀说道。
    “徐爷,这牛皮可不能瞎吹啊!”
    郑屠除开最初晕了头,浑身跟打了鸡血似的,不乐意留在乡营当掌厨的,想着追随徐怀出阵杀贼,但后来看到陆陆续续有不少伤亡,头脑冷静下来,认识到战争的血腥无情;而他整日与殷鹏围在徐怀、王禀、卢雄等人身边转,也渐渐知道军队对垒的道理。
    贼军再器械简陋,再是乌合之众,但在白涧河东岸有近两千人是实打实的。
    徐怀再是无敌,率三五十人进去,够塞人家的牙缝吗?
    “照理来说,是能做到,但也实在太凶险了!”王禀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可能做到?”徐武坤急道。
    徐怀每回用险,徐氏内部都要先闹得不可开交。
    徐武坤却不是怕被人责难,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坐看徐怀去找死?
    当世以文制武,军政之事都由士臣兼领,士臣镇守边关、执领禁军,乃至执掌枢密院,概率甚至都要比武臣高。
    因此当朝士臣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更迫切,也确有一批军政皆擅的士臣涌现出来。
    王禀以判军、都监等职在军中任事多年,军事才能即便达不到名将的层次,也差之不远了。
    徐怀提出凿穿战术,他当然便能看穿其可能性,但要不要做,以及如何说服邓珪坚定不移的支持,争取徐武富及徐氏族兵配合行事,他却还吃不准。
    “你们找邓珪过来谈一下,看他作何想?”徐怀说道。
    ……
    ……
    “贼军对十八里坞将有异动?”
    徐武坤等他们走后,再跟王禀单独说唐氏的问题,邓珪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夜叉狐在幕后主使。
    令他吃惊的是唐氏当前正面临的危机,以及王禀却主张将徐怀派出去,反复凿穿贼军在白涧河东岸的封锁线,以牵制贼军主力。
    “贼众越发人多势众,徐怀仅以三五十能战之卒出去与数十倍于己的贼军野战,怎么说没有风险?”
    之前徐怀也出淮源作战,但执行的是浅攻作战,离开街市不会太远,看贼军大围过来,便迅速撤回到街市之内。
    现在想要凿穿贼军的封锁线,那看到贼军大股出动,也不能轻易退缩,而要大胆穿插过去才能达到凿穿的效果,这他娘比玩火还要玩火。
    邓珪一度怀疑徐怀不是真傻,但这时候王禀这时候主张行凿穿战术,徐怀却还满不在乎抱刀坐在旁边,邓珪就在想,他或许还是真傻。
    这得狂妄到何等地步,才会认为率三五十人,跟两千贼众在十数里开阔的荒坡地里玩过家家?
    “风险不是没有,甚至很大,但不是没有机会……”王禀说道。
    “怎么说?”邓珪虽是武举出身,但在王禀面前也不敢自视甚高。
    “兵者相疑,又或者说此策可行的基础,实乃淮源及徐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王禀说道,“淮源与鹿台寨相距不到二十里,此间多为浅矮丘山,徐怀率三十五众出击,贼军不会以为单纯如此吧?不会不虑我们这是用诱敌之策,实是想将他们在白涧河东岸的两千新聚匪众从各据点里引诱出来,一举而歼之吗?”
    “……”
    邓珪明白过来了,说白了他们还是继续要拿捏住贼军不敢强攻淮源的弱点。
    贼军在白涧河东岸虽有两千之众,多为新入伙的乌合之众。
    潘成虎、郭君判等贼酋,这些年能在深山老林里存活下来,各有各的本事外,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审时度势、忍耐。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多疑。
    这种计策,对付刚崛起的寇首,可能完全没用。
    人家想不到那么深,看到徐怀敢率三五十人走到纵深处挑衅,便倾巢而出莽杀过来——这种不能拿来对付莽匪。
    然而这种计谋,拿来对付潘成虎、郭君判、周添等老奸巨滑的悍匪,却有奇效。
    潘成虎、郭君判、周添他们害怕落入这边引蛇出洞的陷阱之中,不敢将所部兵马都倾剿出动,到时候仅以一二百骑在白涧河东岸的坡地浅丘,围杀闯入封锁线纵深的徐怀所部,与两千人众分作数层,不断有序的抢占要冲之地围追封堵,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徐怀为将,还真未必没有凿穿贼军封锁钱,出入玉皇岭与淮源之间的可能。
    这时候即便会有伤亡,但为牵制贼军,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好!”形势迫使邓珪无法瞻前顾后,他行事也是果决,当即拍板道,“虽说行此战术,伤亡不可能避免,但此举也是为解唐氏之危,死士当主要从唐氏武卒择选……”
    ……
    ……
    邓珪做出决定,推动也快。
    贼军大举往唐氏聚族而居的十八里坞围去,强行冲击贼军在白涧河东岸的封锁线,将贼军主力吸引回来以解唐氏之危,唐氏族人有推卸不去的责任。
    邓珪先将以唐盘、唐青、唐夏等三人为首、所剩不多的唐氏武卒以及之前唐氏因种种原因滞留在淮源的族兵、庄客,总计三十二人都挑选出来,此外还有仲和、殷鹏等二十人或为追随徐怀、或为报家仇族恨、或为高额赏银,编入凿穿骑队。
    徐武坤原计划是想他留在徐怀身边,着韩奇潜回玉皇岭报信,徐怀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从淮源到玉皇岭不过二十里地,他们第一次突然出动凿穿贼军封锁线,打对方一个出其意料,不会有什么难度。
    没有必要提前给玉皇岭报信,也没有必要让徐氏在玉皇岭做什么准备,只要徐武坤随骑队同行,潘成虎、周添、郭君判必然认定淮源与徐氏早就商议好一切。
    这么做,也是省得徐氏内部争吵什么,先将生米做成熟饭,叫徐武富、徐武碛、徐伯松、徐仲榆必须接受他们的安排。
    屁事不干,先吵吵个半天有什么益处?
    相比较之下,邓珪还是能干事的。
    淮源截留的马匹不少,但能称得上良马的,也就四五十匹,他这次都拿出来编入骑队——没有几人都经过正常骑战训练,但御良马除了能在崎岖不平的坡谷间更快速、自如的进退外,遇敌之后下马作战,良马在混乱的战场受到惊扰也要小得多,容易控制。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返回顶部↑
    往年每到五六月份往后,淮水涨起来,用筏舟载装商货出山,再从信阳、颍蔡等地购粮及棉麻等布料,是大宗物料交换的高峰期。
    然而今年二三月以来,虎头寨两次肆无忌惮闯入走马道劫杀商旅,就已经令商贸骤减;到仲家庄遭受血洗、诸寇躁动,桐柏山与外部的商贸就基本断绝了。
    而如此严重的匪患,也必然严重干扰到各家的农耕。
    唐氏、晋氏、周氏,宗族势力都强,大户囤粮都不会少,但人丁占绝大多数的贫困农户,生计却变得雪上加霜,可以说正面对严重的饥荒问题。
    这时候族中大户若对形势有清醒认识,或宗族有强势人物站出来主持事务,拿出粮食对缺粮的赤贫户及时接济,还不会出乱子。
    问题是,王禀可不觉得所有的大户都能看清形势,这也是他最担忧的。
    现在好不容易徐武坤潜进来,他最关切的也是这些细节问题。
    “那些大户没有那么蠢吧,这时候还看不清形势?”郑屠不解的问道。
    他这些天跟着徐怀,有机会听王禀、邓珪、卢雄等人分析形势、安排守御之事,眼力是蹭蹭蹭的见涨。
    “还真有,”徐武坤苦笑道,“两天前十八里坞就闹出贫户抢粮之事,听说是唐氏几个大户,不愿意白白拿出粮食来,只想着将粮食借赁给那些缺粮的贫户,却不想有人因此内心更愤恨。抢粮之事虽然被唐文仲弹压下去,听说领头闹事的几个都被唐文仲以宗法捆绑活活打死,但贼军显然是嗅到血腥味了。刚才唐天德在,我不方便明说,但这两天贼军确有往十八里坞聚集的样子,看情形是要想打十八里坞……”
    “堂堂唐家,竟然也如此目光短浅?”郑屠很是觉得不可思议。
    徐怀拿脚踢了踢他,说道:“跟着王相公长了些见识,便不知天高地厚,觉得人人都会舍私赴公了?淮源之内,要不是王相公当机立断,邓珪还算聪明,在各家闹哄哄往外逃时将钱粮都截了下来,现在你还能吃得上饱饭?”
    淮源看似防御简陋,但在徐怀看来,问题不大。
    第一是前期截留大量的钱粮,物资充足;第二是王禀、邓珪威信也足,组织得当,物资的分配也相对合理,被围淮源的两千余军民,其中武卒、乡营扩大到四百人,另有六百丁壮以及千余妇孺也都组织起来参与巡视、城寨修建、兵械铸造等事,井井有条;第三就是驿丞程益往日无所事事,就好饮酒,但善工造之事,淮源被围之后,他就接管两百多匠户、丁壮以及妇孺,负责打造刀弓盾矛、制造皮甲等事,甚至还照着朝廷钦定的《武经总要》,造出几架能用的三牛床弩来。
    说白了,淮源这边军民规模不大,却集结了此时桐柏山相对有远见的一批人。
    即便贼军不计伤亡强攻,街市不能守,他们最后都不得不退守军寨,也有把握令军械简陋、缺少训练的贼军止步寨墙之外。
    现在头疼的,还是唐氏这样的宗族,死到临头,还冥顽不化。
    想想也很正常,徐怀不觉得有什么意外,要不是“肉食者鄙”,无视矛盾的积累,坐看矛盾激化,哪来这么多破事?
    然而现在气愤唐家管事人不识时务也于事无补,十八里坞矛盾已经激化过一次,即便被摁下去,那也只是暂时的,潜藏在水面下的激流可能变得更凶险。
    贼军此时往十八里坞集结而去,唐氏内部矛盾不能得到缓解,倘若再叫郑恢暗中遣人进去推波助澜,徐怀很难想象十八里坞能逃过此劫。
    唐氏受重创,徐怀还不担忧太多,但十八里坞要是失陷,会诱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最叫人担忧。
    这一个月来的形势发展,已是远超徐怀最初的预料,这也叫他更注重分析形势各种演变的可能。
    贼军在一个月稍多些的时间里,就膨胀到八九千众,这其实还不算有多恐怖,至少还没有到路司不能制的地步。
    事实上,只要唐州能有足够强干的人物主持,比如像王孝成,集结唐州的人马、资源,也不难将桐柏山内这些看似人多势众、却无根基的匪军分而歼之。
    这跟大姓宗族主要在淮水两岸的浅丘地带往南北岭主脉延伸过渡区域聚族而居,有非常大的关系。
    大姓宗族聚族而居所建坞堡,坚固是一方面,同时还控制着桐柏山里大片的耕地资源,又都临近较大规模的溪河,在桐柏山里是除淮源、玉山驿等核心节点之外的次要冲节点。
    每家真要辐射出去,就能控制腹深处一大片区域。
    大姓坞堡不失,贼军的活动范围就受到控制,所掠夺的粮秣资源以及所能胁裹、煽动的平民,都会受到限制。
    然而贼军每打下一座大姓坞堡,实力都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如唐家的十八里坞失陷,除了唐氏三四千族人会惨遭贼军蹂躏,徐怀才不会觉得心痛,但这意味着唐氏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十数万甚至十数万贯财物以及大量的兵甲军械都会落入贼军之手,意味着唐氏本身可能会有数百上千丁壮受蛊惑或受胁裹投匪。
    而之前为十八里坞遮护的大批中小村寨,都会因为十八里坞失守暴露出来,他们无力对抗势大贼匪,他们要么轻易为贼军攻破,要么就只能直接投附贼军、为虎作伥。
    而接连有大坞、大堡失陷,其他大姓宗族也必然会受到的震动。
    面对贼军大股围来,他们是不是会更轻易的选择投降,或者说位于山口位置的宗族,族长及族中大户,会不会直接放弃坞堡以及底层族众,举家逃往信阳、泌阳城里避祸?
    之前桐柏山内形势恶劣之速,就超乎徐怀想象,这时候更难想象对贼军不加以遏制,下一阶段的形势又将骤然恶化到什么地步。
    徐怀沉吟良久,问徐武坤:“歇马山有多少机动能战兵马?”
    “歇马山加上金砂沟,也就不到一百人。”徐武坤说道。
    现在兵荒马乱的,有不少人逃往玉皇岭避难,但歇马山、金砂沟只能挑选值得信任或能够控制住的人手,兵马规模扩充不大;而徐氏即便接纳一些沾亲带故的难民,但已经编有六百族兵,暂时也无意扩编太多。
    “你想做什么?”卢雄蹙着眉头,看向徐怀问道。
    “郑恢、陈子箫等人,以为在淮源外围建几个据点,驻以一千八九百名乌合之众,就坚固得跟铁桶阵似的能将我们死死困住,他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事情了,我们当然不能叫他如愿!”徐怀说道,“我要将他们自以为是的铁桶阵凿穿掉,不能叫他们放手去打十八里坞!唐文仲这些蠢货,一个个奇愚无比,却还是不能看着他们轻易被灭啊!”
    第一百章 死士
    王禀、卢雄都担忧十八里坞失陷,会使桐柏山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但也没有想过在白涧河东岸驻有两千贼军的情况下,让徐怀率部去凿穿贼军对淮源的封锁。
    而要达到牵制、震慑敌军的目的,偶尔一次凿穿过去是没有意义的,需要率领精锐,对其封锁线进行反复的冲击。
    他们现在这点兵马,守淮源都有些困难,有资格主动拉出去跟数倍于己的贼军野战吗?
    王禀、卢雄之前也没有追问徐武江落草后具体的情形,但徐武坤说歇马山、金砂沟仅有一百兵马可机动作战,显然是不包括徐氏族兵的。
    而当前情况下,似乎也不能奢望徐武富会同意徐氏族兵主力出寨作战,能野战的兵马真是太少了。
    “有三五十敢战精锐,便能如入无人之境也……”徐怀说道。
    “徐爷,这牛皮可不能瞎吹啊!”
    郑屠除开最初晕了头,浑身跟打了鸡血似的,不乐意留在乡营当掌厨的,想着追随徐怀出阵杀贼,但后来看到陆陆续续有不少伤亡,头脑冷静下来,认识到战争的血腥无情;而他整日与殷鹏围在徐怀、王禀、卢雄等人身边转,也渐渐知道军队对垒的道理。
    贼军再器械简陋,再是乌合之众,但在白涧河东岸有近两千人是实打实的。
    徐怀再是无敌,率三五十人进去,够塞人家的牙缝吗?
    “照理来说,是能做到,但也实在太凶险了!”王禀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可能做到?”徐武坤急道。
    徐怀每回用险,徐氏内部都要先闹得不可开交。
    徐武坤却不是怕被人责难,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坐看徐怀去找死?
    当世以文制武,军政之事都由士臣兼领,士臣镇守边关、执领禁军,乃至执掌枢密院,概率甚至都要比武臣高。
    因此当朝士臣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更迫切,也确有一批军政皆擅的士臣涌现出来。
    王禀以判军、都监等职在军中任事多年,军事才能即便达不到名将的层次,也差之不远了。
    徐怀提出凿穿战术,他当然便能看穿其可能性,但要不要做,以及如何说服邓珪坚定不移的支持,争取徐武富及徐氏族兵配合行事,他却还吃不准。
    “你们找邓珪过来谈一下,看他作何想?”徐怀说道。
    ……
    ……
    “贼军对十八里坞将有异动?”
    徐武坤等他们走后,再跟王禀单独说唐氏的问题,邓珪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夜叉狐在幕后主使。
    令他吃惊的是唐氏当前正面临的危机,以及王禀却主张将徐怀派出去,反复凿穿贼军在白涧河东岸的封锁线,以牵制贼军主力。
    “贼众越发人多势众,徐怀仅以三五十能战之卒出去与数十倍于己的贼军野战,怎么说没有风险?”
    之前徐怀也出淮源作战,但执行的是浅攻作战,离开街市不会太远,看贼军大围过来,便迅速撤回到街市之内。
    现在想要凿穿贼军的封锁线,那看到贼军大股出动,也不能轻易退缩,而要大胆穿插过去才能达到凿穿的效果,这他娘比玩火还要玩火。
    邓珪一度怀疑徐怀不是真傻,但这时候王禀这时候主张行凿穿战术,徐怀却还满不在乎抱刀坐在旁边,邓珪就在想,他或许还是真傻。
    这得狂妄到何等地步,才会认为率三五十人,跟两千贼众在十数里开阔的荒坡地里玩过家家?
    “风险不是没有,甚至很大,但不是没有机会……”王禀说道。
    “怎么说?”邓珪虽是武举出身,但在王禀面前也不敢自视甚高。
    “兵者相疑,又或者说此策可行的基础,实乃淮源及徐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王禀说道,“淮源与鹿台寨相距不到二十里,此间多为浅矮丘山,徐怀率三十五众出击,贼军不会以为单纯如此吧?不会不虑我们这是用诱敌之策,实是想将他们在白涧河东岸的两千新聚匪众从各据点里引诱出来,一举而歼之吗?”
    “……”
    邓珪明白过来了,说白了他们还是继续要拿捏住贼军不敢强攻淮源的弱点。
    贼军在白涧河东岸虽有两千之众,多为新入伙的乌合之众。
    潘成虎、郭君判等贼酋,这些年能在深山老林里存活下来,各有各的本事外,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审时度势、忍耐。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多疑。
    这种计策,对付刚崛起的寇首,可能完全没用。
    人家想不到那么深,看到徐怀敢率三五十人走到纵深处挑衅,便倾巢而出莽杀过来——这种不能拿来对付莽匪。
    然而这种计谋,拿来对付潘成虎、郭君判、周添等老奸巨滑的悍匪,却有奇效。
    潘成虎、郭君判、周添他们害怕落入这边引蛇出洞的陷阱之中,不敢将所部兵马都倾剿出动,到时候仅以一二百骑在白涧河东岸的坡地浅丘,围杀闯入封锁线纵深的徐怀所部,与两千人众分作数层,不断有序的抢占要冲之地围追封堵,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徐怀为将,还真未必没有凿穿贼军封锁钱,出入玉皇岭与淮源之间的可能。
    这时候即便会有伤亡,但为牵制贼军,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好!”形势迫使邓珪无法瞻前顾后,他行事也是果决,当即拍板道,“虽说行此战术,伤亡不可能避免,但此举也是为解唐氏之危,死士当主要从唐氏武卒择选……”
    ……
    ……
    邓珪做出决定,推动也快。
    贼军大举往唐氏聚族而居的十八里坞围去,强行冲击贼军在白涧河东岸的封锁线,将贼军主力吸引回来以解唐氏之危,唐氏族人有推卸不去的责任。
    邓珪先将以唐盘、唐青、唐夏等三人为首、所剩不多的唐氏武卒以及之前唐氏因种种原因滞留在淮源的族兵、庄客,总计三十二人都挑选出来,此外还有仲和、殷鹏等二十人或为追随徐怀、或为报家仇族恨、或为高额赏银,编入凿穿骑队。
    徐武坤原计划是想他留在徐怀身边,着韩奇潜回玉皇岭报信,徐怀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从淮源到玉皇岭不过二十里地,他们第一次突然出动凿穿贼军封锁线,打对方一个出其意料,不会有什么难度。
    没有必要提前给玉皇岭报信,也没有必要让徐氏在玉皇岭做什么准备,只要徐武坤随骑队同行,潘成虎、周添、郭君判必然认定淮源与徐氏早就商议好一切。
    这么做,也是省得徐氏内部争吵什么,先将生米做成熟饭,叫徐武富、徐武碛、徐伯松、徐仲榆必须接受他们的安排。
    屁事不干,先吵吵个半天有什么益处?
    相比较之下,邓珪还是能干事的。
    淮源截留的马匹不少,但能称得上良马的,也就四五十匹,他这次都拿出来编入骑队——没有几人都经过正常骑战训练,但御良马除了能在崎岖不平的坡谷间更快速、自如的进退外,遇敌之后下马作战,良马在混乱的战场受到惊扰也要小得多,容易控制。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