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249节
第七十八章 训子
虽说眼前一幕颇叫人吃惊,但魏成隆素来瞧酸腐气太重的史轸不起,哪里受得了挤兑?当即便黑着脸走去隔壁的院子,将妻子以及几名随行的奴仆喊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多待一刻都觉得如坐针毡。
“郑大官人,还先请到屋里饮茶!”史轸看着心怀怨愤的妹婿离去,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请郑屠到中院客堂坐下饮茶。
王章与史雄二人带着十数侍卫亲兵紧随其后,但也只是站在廊下、院中值守。
“茶呢!姜燮,过来给郑大官人沏茶。”听着史轸在客堂里叫唤,姜燮赶忙将炉子上的热水提起来赶去客堂。
史轸二子史珣、史璋站在偏院里,隔着一道月门,也不知道要不要凑过去。
这院子里原本是几个妇人被鼓动得心思最活络,满心嫌弃淮源乃穷乡僻壤,一心求去,这时候看着中院庭中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如崖山一般,皆是面面相觑,也没有谁敢再提离开楚山之事。
过了一会儿见姜燮沏过茶后走回来,史轸次女史惠娘问丈夫:“那个郑经承在跟爹爹说什么话呢?”
“我就帮着沏茶,沏过茶就出来了——岳父与郑经承谈事,也无意叫不相关的我听着。”姜燮说道。
“昨儿一大群人就着几碗冷切羊肉、几壶淡酒喝得不亦乐乎,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今天又摆出这般架势,这是来吓人的啊,”史惠娘撇了撇嘴,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是不是越是山高皇帝远的犄角旮旯,越是喜欢摆这样的架势啊?”
史璋年纪尚小,不经世事,但史珣这几年在户部做事,见识也是有的。
知县作为正印官,在地方上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平时出没厅堂,身边少不了衙差、书吏随行。
县丞、县尉对知县是有节制之权,但作为佐贰官,仪仗则要简陋得多,除开私仆,到任后地方最多从衙役里调两三名老卒听候差遣。
有些穷乡僻壤之地,也许不需要太顾忌朝廷的规制,但问题是越是穷乡僻壤,钱粮越是窘迫,县衙里可差遣的人手极为有限,能有几人调给佐贰官贴身差遣?
现在楚山县衙不仅直接调六名仆妇、厨子过来,帮着照顾他们一家老小的起居,还派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在他父亲身边听候差遣,这是什么待遇?
这是监察御史得知之后都会见猎心喜、上本参奏的待遇啊!
除了十数甲卒侍立中院庭中带来的压迫感,史家老小也怕惊扰到史轸与郑屠商谈事,留在偏院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观望。
魏成隆一家原本是跟着仓皇出京,到淮源后也没有落脚的心思,都没有添置什么东西,收拾行囊甚快。
待雇了马车过来,魏成隆也是压着心头的恼怒,携妻子过来辞行,却在进中院之时被侍卫亲兵拦住,要先行禀报。
史轸与郑屠敞开门窗说话,廊前除了王章、史雄守着,其他人是禁止随便靠近,以免无意间叫人听去机密——即便是史家人都要避嫌。
这便是规矩。
魏成隆强忍住跺脚而走的冲动,等了片晌才见史轸得侍卫禀报走出来。
“成隆既然已决意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我就不再挽留了,而时局动荡不休,你们到襄阳后一切都要小心为上——我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程仪,十分微薄,成隆你们也不要推辞!”史轸拢着手,淡然说道,“姜燮、珣儿、璋儿,你们替我送一送你们的姑父、姑母,不知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聚呢!”
魏成隆不作声,史轸也不关心他的心情,说过话后便转回院中与郑屠说事去了。
姜燮看着姑夫魏成隆这时候负气而走,忙拽了拽史珣的衣袖,示意史璋以及妻子史惠娘也跟过来,走出院子给姑父、姑母一家送行。
姜燮等人送行到白涧河渡口,看到姑夫、姑母一家登上渡船才转身返回淮扬坊。
郑屠这时候已经离开,诸多侍卫亲兵到腾空出来的西偏院待命,中院庭中仅有王章带着四人值守。
“姜燮、珣儿、璋儿,你们过来,”
史轸走到门槛前,将二子、女婿喊进客堂里说话,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世事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还会变得面目全非,叫你们全然认不出来。你们以往种种盘算、念头,这时候都要放下来,听我安排——接下来,我会向军侯举荐姜燮到军中做书史;珣儿在户部任吏学过度支,我会举荐你到苏典史身边任事;璋儿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要从乡司一步步学起。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王章校尉乃王氏子弟,数代将门,其父生前乃上骑都尉,为朝廷战死沙场,他在楚山犹要从军吏做起,你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自傲的资格。而军侯,不管你们在汴梁还是到楚山之后听到什么传闻,我也无需提醒你们什么,你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世间有些人物就是你们终生都望尘莫及的。此时你们只需要记住,军侯乃为父平生所未见之英杰,我们此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乱,能否安然渡过并有些微成就,全赖军侯这颗大树能否参天……”
……
……
史轸在宅中用过午食,带着姜燮、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瓦解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亩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政务牵扯住,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助手。
史轸显然要比苏老常、徐武良、程益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徐怀昨夜也明确除了县尉司所领的刑房、县狱、城防等事以及兵房所领事务之外,吏、工、礼、户四房日常事务都将直接由县丞所领的左廨院负责。
史轸也因此享受苏老常、王举、徐武江、徐武碛、徐武坤、程益、郭君判、潘成虎等人未曾有的待遇。
传统的县治,六房主吏名为经承,之下再有两到三名吏目就足够使用了。
然而史轸午时到县衙,苏老常、郑屠、程益等人将吏、工、礼、户四房司事、书办都带过来拜见,足足有近四十人。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譬如,工房接下来就要分设左右经承院,分掌工造屯田水利与兵械铸造等事。
史轸与众人见过面,将基本情况了解过一遍之后,黄昏之时才带着二子、女婿到县衙后宅见徐怀:
“吾儿史珣曾在户部打过几年杂,略知筹算、度支之事;吾婿姜燮年近三旬,读书不成,跟我学过几年经要,可在军营充当书办历练;史璋还少不经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琢难成器,让他到村寨,学耕种畜牧之事,都比他死读书更有用……”
徐怀原本担心史轸子婿看不上楚山那些地位低微的差使,既然史轸自己已经摆平了,当然是一一应允:
“老常叔常叹身边缺擅筹算之人,史珣可到老常叔身边任事;而常人以为军营就是打打杀杀,实则大谬,将种种军务梳理妥当,可不比打打杀杀容易,姜燮可去兵房任事;至于史璋,那就先去鹿台乡司历练……”
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
徐怀站在青衣岭北崖之上,眺望远方,在下方不远处,数十名役工正用石灰、黏土及河砂混合的三合土填入一处凹陷地里,一层层夯实填平,形成一条直通北崖的坡道;而在土层夯实之后,还将在上面修建一座单体城门。
这座单体城门,东面将抵住北崖的侧面,西面直临七八丈深、难以攀越的裂谷,建成后作为从半山脚直抵北崖的必经之路,也将成为青衣岭大营最后一道防御重心。
不过,北崖及附近地势崎险,没有多少将卒立足、驻守的空地,还需要动用大量能防雨水冲刷的三合土,夯填出一些平地出来,建造兵舍。
徐怀对大越士臣群体缺乏根本的信任,他也就没有办法在河淮残破之后,将桐柏山以南、更为广阔的荆襄地区视为坚定的大后方。
徐怀因此也没有办法将桐柏山及周边地区,单纯的当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区看待。
徐怀在桐柏山想要实现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以山为城。
徐怀年初回到桐柏山,也是第一时间在青衣岭、周桥驿、石门岭修筑坞寨。
加上玉山驿在内,这几处坞寨控扼着进入桐柏山的隘口,乃是楚山的“城门”,但可惜这几座城门还很简陋,抵挡不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的进逼、围攻。
而说到真正的“以山为城”,除了宏观上将整座桐柏山当作一座巨大的城池进行经营、部署防御外,微观上还要将坞堡的建设与险峻的地势融合到一起,将青衣岭寨、石门岭寨、周桥驿寨、玉山驿寨依据地势,打造成拥有多层防御纵深、不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围困、强攻的复合型坚堡。
这么一来,工造复杂程度及难度的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当然了,桐柏山里的坞寨多依山而建,甚至还有意建成险峻的险地上。
这一方面便于防寇防盗,一方面为了节约宝贵、可用于耕种的平谷坝地资源,也在倚山建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像狮驼山岭寨就建于半山腰,进入狮驼山腹地,前往金砂沟寨的通道,也是要穿寨而过;寨前的多级溢流石坝,也最大限度借助地形修筑。
目前的青衣岭大营,仅仅是一座位于青衣岭山脚下、寨墙周长三里许的中型方式坞堡。
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衣岭寨的防御体系,使之与南面青衣岭北崖的险峻地形连接起来,以楚山现有的技术实力,不是不能做到。
不过,史轸携喻承珍到来,不仅对青衣岭寨后续建设规划布局提出更合理的建议,还在建造方法及取材上提出改进。
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吴寨河以西、包括青衣岭高逾四十丈的北崖在内,逾十平方公里山地,都纳入青衣岭大寨范围之内,建成多梯次、层级的防御体系。
一旦敌军以优势兵马进逼山前,面对敌军阵地大量的投石机、攻城弩,守军就可以放弃山脚的坞堡,退守到更为险峻、投石机覆盖不到的第二、第三层级坞垒之中;敌军倘若敢进入并占领山脚的坞堡,守军就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与之反复争夺,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吴寨河西岸码头也要纳入青衣岭大寨之中。
吴寨河源出大复山中段峰岭,经青衣岭东北出山,汇聚西北方向、源出金顶山断断续续的溪河,形成吴寨河稳定的主流,秋冬季水面也有七八丈开阔、四五尺深,可以行船,再与确山县城东北汇入北面的汝水,最终在上蔡县东南汇入淮水。
这样的话,大宗物资平时就可以直接通过舟船,运抵青衣岭。
将吴寨河西岸码头纳入青衣岭大寨,战争时期,敌军倘若不以数倍之多的优势兵力围困青衣岭大营,守军还可以乘舟船沿吴寨河、汝水,往淮水中游地区的战场进行辐射;更能通过水道支援桐柏山道东口的周桥驿寨。
周桥驿寨以及石门岭寨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建。
为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徐怀目前征得胡楷同意,又从确山、上蔡等县新征用民伕八千余人用于工造。
不过,胡楷从确山、上蔡等地征用民伕拨给徐怀使用,但钱粮却要徐怀自己想办法解决。蔡州新募上万人马,耗用也是极大,而荆襄等地所拨运的钱粮,目前满足勤王兵马的消耗还有所不足。
清泉沟寨一役,又缴获财物二十余万贯,景王那里分文未取,都叫徐怀带了回来,但即便如此,楚山钱粮消耗还是跟无底洞一般,叫苏老常发愁撑不到秋后。
“昨日又有十几个役工结伙逃跑,”苏老常叹气抱怨道,“现在已经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的口食,都跟养不熟的狼崽似的——照我说,零散逃跑的役工还可以不予追究,但这些成群结队外逃的,不加以严惩,恐怕收不住口子啊!”
“……”徐怀摇了摇头,对从清泉沟寨俘获的俘兵降卒坚持既定的政策不变,说道,“哪怕真收不住口子,所有人都想走,我们既然将话都说出去了,那就要兑现:所有人发放干粮、路费,放行!”
大越立朝以来江淮、荆湖、两浙地区都有了相当充分的开发,除了提供高达七八成的赋税外,人口稠密程度也已经超过河淮地区。
这几个地区的人口高达七八千万。
单纯从兵源或役工来源上,楚山其实是不缺的,像这次得胡楷许可,就直接从上蔡、确山等县征调七八千名民伕,倘若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扩张征调的规模。而待河淮彻底失陷后,形成真正的难民潮,也有大量的丁壮可以征募。
楚山缺的,是对楚山有认同感、愿意将根扎在楚山、休戚与共的健锐。
清泉沟一役所俘获的降兵俘卒,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内心的抵抗意志在此前的惨败中已经被赤扈人所摧毁——徐怀将他们带回楚山,前期也只能充当役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想要将他们转变成真正的桐柏山卒、楚山卒,还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容忍。
对那些一心想离开的降兵俘卒,徐怀不会强行挽留,还会发放路费、干粮。
越雨楼当下的工作重心,也不是急于往河淮、河东、河北等地派遣人手进行潜伏——这些地区注定还会进一步的支离破碎,现在派遣人手潜伏进去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甚至会遭受难以预料的损失。
越雨楼当下除了一点点的培养人手,将铸锋堂分院往后方的荆襄地区铺设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派出人手,寻找上个月这些降兵俘卒可能南逃避祸的家小。
由于赤扈东路骑兵年后是直接迂回到郑州、荥阳、孟州、卫州等地,挡住河东等地难民南逃的通道,这项工作又仅仅才开展十多天,暂时还没有什么成效。
不过,徐怀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些家小,哪怕前期只能叫十数、数十降兵俘卒在楚山与家人团聚,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期望,也能激活他们死气沉沉的意志。
而那些一心求去的人,徐怀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所念挂。
此时放他们离开,甚至资助他们离开,在他们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就必然会想到楚山曾给他们带去一丝光明跟温暖。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返回顶部↑
虽说眼前一幕颇叫人吃惊,但魏成隆素来瞧酸腐气太重的史轸不起,哪里受得了挤兑?当即便黑着脸走去隔壁的院子,将妻子以及几名随行的奴仆喊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多待一刻都觉得如坐针毡。
“郑大官人,还先请到屋里饮茶!”史轸看着心怀怨愤的妹婿离去,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请郑屠到中院客堂坐下饮茶。
王章与史雄二人带着十数侍卫亲兵紧随其后,但也只是站在廊下、院中值守。
“茶呢!姜燮,过来给郑大官人沏茶。”听着史轸在客堂里叫唤,姜燮赶忙将炉子上的热水提起来赶去客堂。
史轸二子史珣、史璋站在偏院里,隔着一道月门,也不知道要不要凑过去。
这院子里原本是几个妇人被鼓动得心思最活络,满心嫌弃淮源乃穷乡僻壤,一心求去,这时候看着中院庭中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如崖山一般,皆是面面相觑,也没有谁敢再提离开楚山之事。
过了一会儿见姜燮沏过茶后走回来,史轸次女史惠娘问丈夫:“那个郑经承在跟爹爹说什么话呢?”
“我就帮着沏茶,沏过茶就出来了——岳父与郑经承谈事,也无意叫不相关的我听着。”姜燮说道。
“昨儿一大群人就着几碗冷切羊肉、几壶淡酒喝得不亦乐乎,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今天又摆出这般架势,这是来吓人的啊,”史惠娘撇了撇嘴,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是不是越是山高皇帝远的犄角旮旯,越是喜欢摆这样的架势啊?”
史璋年纪尚小,不经世事,但史珣这几年在户部做事,见识也是有的。
知县作为正印官,在地方上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平时出没厅堂,身边少不了衙差、书吏随行。
县丞、县尉对知县是有节制之权,但作为佐贰官,仪仗则要简陋得多,除开私仆,到任后地方最多从衙役里调两三名老卒听候差遣。
有些穷乡僻壤之地,也许不需要太顾忌朝廷的规制,但问题是越是穷乡僻壤,钱粮越是窘迫,县衙里可差遣的人手极为有限,能有几人调给佐贰官贴身差遣?
现在楚山县衙不仅直接调六名仆妇、厨子过来,帮着照顾他们一家老小的起居,还派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在他父亲身边听候差遣,这是什么待遇?
这是监察御史得知之后都会见猎心喜、上本参奏的待遇啊!
除了十数甲卒侍立中院庭中带来的压迫感,史家老小也怕惊扰到史轸与郑屠商谈事,留在偏院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观望。
魏成隆一家原本是跟着仓皇出京,到淮源后也没有落脚的心思,都没有添置什么东西,收拾行囊甚快。
待雇了马车过来,魏成隆也是压着心头的恼怒,携妻子过来辞行,却在进中院之时被侍卫亲兵拦住,要先行禀报。
史轸与郑屠敞开门窗说话,廊前除了王章、史雄守着,其他人是禁止随便靠近,以免无意间叫人听去机密——即便是史家人都要避嫌。
这便是规矩。
魏成隆强忍住跺脚而走的冲动,等了片晌才见史轸得侍卫禀报走出来。
“成隆既然已决意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我就不再挽留了,而时局动荡不休,你们到襄阳后一切都要小心为上——我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程仪,十分微薄,成隆你们也不要推辞!”史轸拢着手,淡然说道,“姜燮、珣儿、璋儿,你们替我送一送你们的姑父、姑母,不知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聚呢!”
魏成隆不作声,史轸也不关心他的心情,说过话后便转回院中与郑屠说事去了。
姜燮看着姑夫魏成隆这时候负气而走,忙拽了拽史珣的衣袖,示意史璋以及妻子史惠娘也跟过来,走出院子给姑父、姑母一家送行。
姜燮等人送行到白涧河渡口,看到姑夫、姑母一家登上渡船才转身返回淮扬坊。
郑屠这时候已经离开,诸多侍卫亲兵到腾空出来的西偏院待命,中院庭中仅有王章带着四人值守。
“姜燮、珣儿、璋儿,你们过来,”
史轸走到门槛前,将二子、女婿喊进客堂里说话,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世事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还会变得面目全非,叫你们全然认不出来。你们以往种种盘算、念头,这时候都要放下来,听我安排——接下来,我会向军侯举荐姜燮到军中做书史;珣儿在户部任吏学过度支,我会举荐你到苏典史身边任事;璋儿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要从乡司一步步学起。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王章校尉乃王氏子弟,数代将门,其父生前乃上骑都尉,为朝廷战死沙场,他在楚山犹要从军吏做起,你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自傲的资格。而军侯,不管你们在汴梁还是到楚山之后听到什么传闻,我也无需提醒你们什么,你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世间有些人物就是你们终生都望尘莫及的。此时你们只需要记住,军侯乃为父平生所未见之英杰,我们此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乱,能否安然渡过并有些微成就,全赖军侯这颗大树能否参天……”
……
……
史轸在宅中用过午食,带着姜燮、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瓦解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亩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政务牵扯住,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助手。
史轸显然要比苏老常、徐武良、程益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徐怀昨夜也明确除了县尉司所领的刑房、县狱、城防等事以及兵房所领事务之外,吏、工、礼、户四房日常事务都将直接由县丞所领的左廨院负责。
史轸也因此享受苏老常、王举、徐武江、徐武碛、徐武坤、程益、郭君判、潘成虎等人未曾有的待遇。
传统的县治,六房主吏名为经承,之下再有两到三名吏目就足够使用了。
然而史轸午时到县衙,苏老常、郑屠、程益等人将吏、工、礼、户四房司事、书办都带过来拜见,足足有近四十人。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譬如,工房接下来就要分设左右经承院,分掌工造屯田水利与兵械铸造等事。
史轸与众人见过面,将基本情况了解过一遍之后,黄昏之时才带着二子、女婿到县衙后宅见徐怀:
“吾儿史珣曾在户部打过几年杂,略知筹算、度支之事;吾婿姜燮年近三旬,读书不成,跟我学过几年经要,可在军营充当书办历练;史璋还少不经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琢难成器,让他到村寨,学耕种畜牧之事,都比他死读书更有用……”
徐怀原本担心史轸子婿看不上楚山那些地位低微的差使,既然史轸自己已经摆平了,当然是一一应允:
“老常叔常叹身边缺擅筹算之人,史珣可到老常叔身边任事;而常人以为军营就是打打杀杀,实则大谬,将种种军务梳理妥当,可不比打打杀杀容易,姜燮可去兵房任事;至于史璋,那就先去鹿台乡司历练……”
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
徐怀站在青衣岭北崖之上,眺望远方,在下方不远处,数十名役工正用石灰、黏土及河砂混合的三合土填入一处凹陷地里,一层层夯实填平,形成一条直通北崖的坡道;而在土层夯实之后,还将在上面修建一座单体城门。
这座单体城门,东面将抵住北崖的侧面,西面直临七八丈深、难以攀越的裂谷,建成后作为从半山脚直抵北崖的必经之路,也将成为青衣岭大营最后一道防御重心。
不过,北崖及附近地势崎险,没有多少将卒立足、驻守的空地,还需要动用大量能防雨水冲刷的三合土,夯填出一些平地出来,建造兵舍。
徐怀对大越士臣群体缺乏根本的信任,他也就没有办法在河淮残破之后,将桐柏山以南、更为广阔的荆襄地区视为坚定的大后方。
徐怀因此也没有办法将桐柏山及周边地区,单纯的当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区看待。
徐怀在桐柏山想要实现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以山为城。
徐怀年初回到桐柏山,也是第一时间在青衣岭、周桥驿、石门岭修筑坞寨。
加上玉山驿在内,这几处坞寨控扼着进入桐柏山的隘口,乃是楚山的“城门”,但可惜这几座城门还很简陋,抵挡不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的进逼、围攻。
而说到真正的“以山为城”,除了宏观上将整座桐柏山当作一座巨大的城池进行经营、部署防御外,微观上还要将坞堡的建设与险峻的地势融合到一起,将青衣岭寨、石门岭寨、周桥驿寨、玉山驿寨依据地势,打造成拥有多层防御纵深、不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围困、强攻的复合型坚堡。
这么一来,工造复杂程度及难度的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当然了,桐柏山里的坞寨多依山而建,甚至还有意建成险峻的险地上。
这一方面便于防寇防盗,一方面为了节约宝贵、可用于耕种的平谷坝地资源,也在倚山建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像狮驼山岭寨就建于半山腰,进入狮驼山腹地,前往金砂沟寨的通道,也是要穿寨而过;寨前的多级溢流石坝,也最大限度借助地形修筑。
目前的青衣岭大营,仅仅是一座位于青衣岭山脚下、寨墙周长三里许的中型方式坞堡。
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衣岭寨的防御体系,使之与南面青衣岭北崖的险峻地形连接起来,以楚山现有的技术实力,不是不能做到。
不过,史轸携喻承珍到来,不仅对青衣岭寨后续建设规划布局提出更合理的建议,还在建造方法及取材上提出改进。
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吴寨河以西、包括青衣岭高逾四十丈的北崖在内,逾十平方公里山地,都纳入青衣岭大寨范围之内,建成多梯次、层级的防御体系。
一旦敌军以优势兵马进逼山前,面对敌军阵地大量的投石机、攻城弩,守军就可以放弃山脚的坞堡,退守到更为险峻、投石机覆盖不到的第二、第三层级坞垒之中;敌军倘若敢进入并占领山脚的坞堡,守军就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与之反复争夺,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吴寨河西岸码头也要纳入青衣岭大寨之中。
吴寨河源出大复山中段峰岭,经青衣岭东北出山,汇聚西北方向、源出金顶山断断续续的溪河,形成吴寨河稳定的主流,秋冬季水面也有七八丈开阔、四五尺深,可以行船,再与确山县城东北汇入北面的汝水,最终在上蔡县东南汇入淮水。
这样的话,大宗物资平时就可以直接通过舟船,运抵青衣岭。
将吴寨河西岸码头纳入青衣岭大寨,战争时期,敌军倘若不以数倍之多的优势兵力围困青衣岭大营,守军还可以乘舟船沿吴寨河、汝水,往淮水中游地区的战场进行辐射;更能通过水道支援桐柏山道东口的周桥驿寨。
周桥驿寨以及石门岭寨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建。
为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徐怀目前征得胡楷同意,又从确山、上蔡等县新征用民伕八千余人用于工造。
不过,胡楷从确山、上蔡等地征用民伕拨给徐怀使用,但钱粮却要徐怀自己想办法解决。蔡州新募上万人马,耗用也是极大,而荆襄等地所拨运的钱粮,目前满足勤王兵马的消耗还有所不足。
清泉沟寨一役,又缴获财物二十余万贯,景王那里分文未取,都叫徐怀带了回来,但即便如此,楚山钱粮消耗还是跟无底洞一般,叫苏老常发愁撑不到秋后。
“昨日又有十几个役工结伙逃跑,”苏老常叹气抱怨道,“现在已经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的口食,都跟养不熟的狼崽似的——照我说,零散逃跑的役工还可以不予追究,但这些成群结队外逃的,不加以严惩,恐怕收不住口子啊!”
“……”徐怀摇了摇头,对从清泉沟寨俘获的俘兵降卒坚持既定的政策不变,说道,“哪怕真收不住口子,所有人都想走,我们既然将话都说出去了,那就要兑现:所有人发放干粮、路费,放行!”
大越立朝以来江淮、荆湖、两浙地区都有了相当充分的开发,除了提供高达七八成的赋税外,人口稠密程度也已经超过河淮地区。
这几个地区的人口高达七八千万。
单纯从兵源或役工来源上,楚山其实是不缺的,像这次得胡楷许可,就直接从上蔡、确山等县征调七八千名民伕,倘若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扩张征调的规模。而待河淮彻底失陷后,形成真正的难民潮,也有大量的丁壮可以征募。
楚山缺的,是对楚山有认同感、愿意将根扎在楚山、休戚与共的健锐。
清泉沟一役所俘获的降兵俘卒,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内心的抵抗意志在此前的惨败中已经被赤扈人所摧毁——徐怀将他们带回楚山,前期也只能充当役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想要将他们转变成真正的桐柏山卒、楚山卒,还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容忍。
对那些一心想离开的降兵俘卒,徐怀不会强行挽留,还会发放路费、干粮。
越雨楼当下的工作重心,也不是急于往河淮、河东、河北等地派遣人手进行潜伏——这些地区注定还会进一步的支离破碎,现在派遣人手潜伏进去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甚至会遭受难以预料的损失。
越雨楼当下除了一点点的培养人手,将铸锋堂分院往后方的荆襄地区铺设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派出人手,寻找上个月这些降兵俘卒可能南逃避祸的家小。
由于赤扈东路骑兵年后是直接迂回到郑州、荥阳、孟州、卫州等地,挡住河东等地难民南逃的通道,这项工作又仅仅才开展十多天,暂时还没有什么成效。
不过,徐怀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些家小,哪怕前期只能叫十数、数十降兵俘卒在楚山与家人团聚,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期望,也能激活他们死气沉沉的意志。
而那些一心求去的人,徐怀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所念挂。
此时放他们离开,甚至资助他们离开,在他们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就必然会想到楚山曾给他们带去一丝光明跟温暖。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返回顶部↑
第七十八章 训子
虽说眼前一幕颇叫人吃惊,但魏成隆素来瞧酸腐气太重的史轸不起,哪里受得了挤兑?当即便黑着脸走去隔壁的院子,将妻子以及几名随行的奴仆喊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多待一刻都觉得如坐针毡。
“郑大官人,还先请到屋里饮茶!”史轸看着心怀怨愤的妹婿离去,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请郑屠到中院客堂坐下饮茶。
王章与史雄二人带着十数侍卫亲兵紧随其后,但也只是站在廊下、院中值守。
“茶呢!姜燮,过来给郑大官人沏茶。”听着史轸在客堂里叫唤,姜燮赶忙将炉子上的热水提起来赶去客堂。
史轸二子史珣、史璋站在偏院里,隔着一道月门,也不知道要不要凑过去。
这院子里原本是几个妇人被鼓动得心思最活络,满心嫌弃淮源乃穷乡僻壤,一心求去,这时候看着中院庭中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如崖山一般,皆是面面相觑,也没有谁敢再提离开楚山之事。
过了一会儿见姜燮沏过茶后走回来,史轸次女史惠娘问丈夫:“那个郑经承在跟爹爹说什么话呢?”
“我就帮着沏茶,沏过茶就出来了——岳父与郑经承谈事,也无意叫不相关的我听着。”姜燮说道。
“昨儿一大群人就着几碗冷切羊肉、几壶淡酒喝得不亦乐乎,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今天又摆出这般架势,这是来吓人的啊,”史惠娘撇了撇嘴,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是不是越是山高皇帝远的犄角旮旯,越是喜欢摆这样的架势啊?”
史璋年纪尚小,不经世事,但史珣这几年在户部做事,见识也是有的。
知县作为正印官,在地方上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平时出没厅堂,身边少不了衙差、书吏随行。
县丞、县尉对知县是有节制之权,但作为佐贰官,仪仗则要简陋得多,除开私仆,到任后地方最多从衙役里调两三名老卒听候差遣。
有些穷乡僻壤之地,也许不需要太顾忌朝廷的规制,但问题是越是穷乡僻壤,钱粮越是窘迫,县衙里可差遣的人手极为有限,能有几人调给佐贰官贴身差遣?
现在楚山县衙不仅直接调六名仆妇、厨子过来,帮着照顾他们一家老小的起居,还派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在他父亲身边听候差遣,这是什么待遇?
这是监察御史得知之后都会见猎心喜、上本参奏的待遇啊!
除了十数甲卒侍立中院庭中带来的压迫感,史家老小也怕惊扰到史轸与郑屠商谈事,留在偏院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观望。
魏成隆一家原本是跟着仓皇出京,到淮源后也没有落脚的心思,都没有添置什么东西,收拾行囊甚快。
待雇了马车过来,魏成隆也是压着心头的恼怒,携妻子过来辞行,却在进中院之时被侍卫亲兵拦住,要先行禀报。
史轸与郑屠敞开门窗说话,廊前除了王章、史雄守着,其他人是禁止随便靠近,以免无意间叫人听去机密——即便是史家人都要避嫌。
这便是规矩。
魏成隆强忍住跺脚而走的冲动,等了片晌才见史轸得侍卫禀报走出来。
“成隆既然已决意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我就不再挽留了,而时局动荡不休,你们到襄阳后一切都要小心为上——我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程仪,十分微薄,成隆你们也不要推辞!”史轸拢着手,淡然说道,“姜燮、珣儿、璋儿,你们替我送一送你们的姑父、姑母,不知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聚呢!”
魏成隆不作声,史轸也不关心他的心情,说过话后便转回院中与郑屠说事去了。
姜燮看着姑夫魏成隆这时候负气而走,忙拽了拽史珣的衣袖,示意史璋以及妻子史惠娘也跟过来,走出院子给姑父、姑母一家送行。
姜燮等人送行到白涧河渡口,看到姑夫、姑母一家登上渡船才转身返回淮扬坊。
郑屠这时候已经离开,诸多侍卫亲兵到腾空出来的西偏院待命,中院庭中仅有王章带着四人值守。
“姜燮、珣儿、璋儿,你们过来,”
史轸走到门槛前,将二子、女婿喊进客堂里说话,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世事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还会变得面目全非,叫你们全然认不出来。你们以往种种盘算、念头,这时候都要放下来,听我安排——接下来,我会向军侯举荐姜燮到军中做书史;珣儿在户部任吏学过度支,我会举荐你到苏典史身边任事;璋儿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要从乡司一步步学起。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王章校尉乃王氏子弟,数代将门,其父生前乃上骑都尉,为朝廷战死沙场,他在楚山犹要从军吏做起,你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自傲的资格。而军侯,不管你们在汴梁还是到楚山之后听到什么传闻,我也无需提醒你们什么,你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世间有些人物就是你们终生都望尘莫及的。此时你们只需要记住,军侯乃为父平生所未见之英杰,我们此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乱,能否安然渡过并有些微成就,全赖军侯这颗大树能否参天……”
……
……
史轸在宅中用过午食,带着姜燮、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瓦解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亩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政务牵扯住,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助手。
史轸显然要比苏老常、徐武良、程益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徐怀昨夜也明确除了县尉司所领的刑房、县狱、城防等事以及兵房所领事务之外,吏、工、礼、户四房日常事务都将直接由县丞所领的左廨院负责。
史轸也因此享受苏老常、王举、徐武江、徐武碛、徐武坤、程益、郭君判、潘成虎等人未曾有的待遇。
传统的县治,六房主吏名为经承,之下再有两到三名吏目就足够使用了。
然而史轸午时到县衙,苏老常、郑屠、程益等人将吏、工、礼、户四房司事、书办都带过来拜见,足足有近四十人。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譬如,工房接下来就要分设左右经承院,分掌工造屯田水利与兵械铸造等事。
史轸与众人见过面,将基本情况了解过一遍之后,黄昏之时才带着二子、女婿到县衙后宅见徐怀:
“吾儿史珣曾在户部打过几年杂,略知筹算、度支之事;吾婿姜燮年近三旬,读书不成,跟我学过几年经要,可在军营充当书办历练;史璋还少不经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琢难成器,让他到村寨,学耕种畜牧之事,都比他死读书更有用……”
徐怀原本担心史轸子婿看不上楚山那些地位低微的差使,既然史轸自己已经摆平了,当然是一一应允:
“老常叔常叹身边缺擅筹算之人,史珣可到老常叔身边任事;而常人以为军营就是打打杀杀,实则大谬,将种种军务梳理妥当,可不比打打杀杀容易,姜燮可去兵房任事;至于史璋,那就先去鹿台乡司历练……”
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
徐怀站在青衣岭北崖之上,眺望远方,在下方不远处,数十名役工正用石灰、黏土及河砂混合的三合土填入一处凹陷地里,一层层夯实填平,形成一条直通北崖的坡道;而在土层夯实之后,还将在上面修建一座单体城门。
这座单体城门,东面将抵住北崖的侧面,西面直临七八丈深、难以攀越的裂谷,建成后作为从半山脚直抵北崖的必经之路,也将成为青衣岭大营最后一道防御重心。
不过,北崖及附近地势崎险,没有多少将卒立足、驻守的空地,还需要动用大量能防雨水冲刷的三合土,夯填出一些平地出来,建造兵舍。
徐怀对大越士臣群体缺乏根本的信任,他也就没有办法在河淮残破之后,将桐柏山以南、更为广阔的荆襄地区视为坚定的大后方。
徐怀因此也没有办法将桐柏山及周边地区,单纯的当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区看待。
徐怀在桐柏山想要实现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以山为城。
徐怀年初回到桐柏山,也是第一时间在青衣岭、周桥驿、石门岭修筑坞寨。
加上玉山驿在内,这几处坞寨控扼着进入桐柏山的隘口,乃是楚山的“城门”,但可惜这几座城门还很简陋,抵挡不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的进逼、围攻。
而说到真正的“以山为城”,除了宏观上将整座桐柏山当作一座巨大的城池进行经营、部署防御外,微观上还要将坞堡的建设与险峻的地势融合到一起,将青衣岭寨、石门岭寨、周桥驿寨、玉山驿寨依据地势,打造成拥有多层防御纵深、不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围困、强攻的复合型坚堡。
这么一来,工造复杂程度及难度的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当然了,桐柏山里的坞寨多依山而建,甚至还有意建成险峻的险地上。
这一方面便于防寇防盗,一方面为了节约宝贵、可用于耕种的平谷坝地资源,也在倚山建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像狮驼山岭寨就建于半山腰,进入狮驼山腹地,前往金砂沟寨的通道,也是要穿寨而过;寨前的多级溢流石坝,也最大限度借助地形修筑。
目前的青衣岭大营,仅仅是一座位于青衣岭山脚下、寨墙周长三里许的中型方式坞堡。
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衣岭寨的防御体系,使之与南面青衣岭北崖的险峻地形连接起来,以楚山现有的技术实力,不是不能做到。
不过,史轸携喻承珍到来,不仅对青衣岭寨后续建设规划布局提出更合理的建议,还在建造方法及取材上提出改进。
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吴寨河以西、包括青衣岭高逾四十丈的北崖在内,逾十平方公里山地,都纳入青衣岭大寨范围之内,建成多梯次、层级的防御体系。
一旦敌军以优势兵马进逼山前,面对敌军阵地大量的投石机、攻城弩,守军就可以放弃山脚的坞堡,退守到更为险峻、投石机覆盖不到的第二、第三层级坞垒之中;敌军倘若敢进入并占领山脚的坞堡,守军就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与之反复争夺,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吴寨河西岸码头也要纳入青衣岭大寨之中。
吴寨河源出大复山中段峰岭,经青衣岭东北出山,汇聚西北方向、源出金顶山断断续续的溪河,形成吴寨河稳定的主流,秋冬季水面也有七八丈开阔、四五尺深,可以行船,再与确山县城东北汇入北面的汝水,最终在上蔡县东南汇入淮水。
这样的话,大宗物资平时就可以直接通过舟船,运抵青衣岭。
将吴寨河西岸码头纳入青衣岭大寨,战争时期,敌军倘若不以数倍之多的优势兵力围困青衣岭大营,守军还可以乘舟船沿吴寨河、汝水,往淮水中游地区的战场进行辐射;更能通过水道支援桐柏山道东口的周桥驿寨。
周桥驿寨以及石门岭寨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建。
为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徐怀目前征得胡楷同意,又从确山、上蔡等县新征用民伕八千余人用于工造。
不过,胡楷从确山、上蔡等地征用民伕拨给徐怀使用,但钱粮却要徐怀自己想办法解决。蔡州新募上万人马,耗用也是极大,而荆襄等地所拨运的钱粮,目前满足勤王兵马的消耗还有所不足。
清泉沟寨一役,又缴获财物二十余万贯,景王那里分文未取,都叫徐怀带了回来,但即便如此,楚山钱粮消耗还是跟无底洞一般,叫苏老常发愁撑不到秋后。
“昨日又有十几个役工结伙逃跑,”苏老常叹气抱怨道,“现在已经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的口食,都跟养不熟的狼崽似的——照我说,零散逃跑的役工还可以不予追究,但这些成群结队外逃的,不加以严惩,恐怕收不住口子啊!”
“……”徐怀摇了摇头,对从清泉沟寨俘获的俘兵降卒坚持既定的政策不变,说道,“哪怕真收不住口子,所有人都想走,我们既然将话都说出去了,那就要兑现:所有人发放干粮、路费,放行!”
大越立朝以来江淮、荆湖、两浙地区都有了相当充分的开发,除了提供高达七八成的赋税外,人口稠密程度也已经超过河淮地区。
这几个地区的人口高达七八千万。
单纯从兵源或役工来源上,楚山其实是不缺的,像这次得胡楷许可,就直接从上蔡、确山等县征调七八千名民伕,倘若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扩张征调的规模。而待河淮彻底失陷后,形成真正的难民潮,也有大量的丁壮可以征募。
楚山缺的,是对楚山有认同感、愿意将根扎在楚山、休戚与共的健锐。
清泉沟一役所俘获的降兵俘卒,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内心的抵抗意志在此前的惨败中已经被赤扈人所摧毁——徐怀将他们带回楚山,前期也只能充当役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想要将他们转变成真正的桐柏山卒、楚山卒,还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容忍。
对那些一心想离开的降兵俘卒,徐怀不会强行挽留,还会发放路费、干粮。
越雨楼当下的工作重心,也不是急于往河淮、河东、河北等地派遣人手进行潜伏——这些地区注定还会进一步的支离破碎,现在派遣人手潜伏进去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甚至会遭受难以预料的损失。
越雨楼当下除了一点点的培养人手,将铸锋堂分院往后方的荆襄地区铺设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派出人手,寻找上个月这些降兵俘卒可能南逃避祸的家小。
由于赤扈东路骑兵年后是直接迂回到郑州、荥阳、孟州、卫州等地,挡住河东等地难民南逃的通道,这项工作又仅仅才开展十多天,暂时还没有什么成效。
不过,徐怀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些家小,哪怕前期只能叫十数、数十降兵俘卒在楚山与家人团聚,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期望,也能激活他们死气沉沉的意志。
而那些一心求去的人,徐怀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所念挂。
此时放他们离开,甚至资助他们离开,在他们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就必然会想到楚山曾给他们带去一丝光明跟温暖。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虽说眼前一幕颇叫人吃惊,但魏成隆素来瞧酸腐气太重的史轸不起,哪里受得了挤兑?当即便黑着脸走去隔壁的院子,将妻子以及几名随行的奴仆喊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多待一刻都觉得如坐针毡。
“郑大官人,还先请到屋里饮茶!”史轸看着心怀怨愤的妹婿离去,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请郑屠到中院客堂坐下饮茶。
王章与史雄二人带着十数侍卫亲兵紧随其后,但也只是站在廊下、院中值守。
“茶呢!姜燮,过来给郑大官人沏茶。”听着史轸在客堂里叫唤,姜燮赶忙将炉子上的热水提起来赶去客堂。
史轸二子史珣、史璋站在偏院里,隔着一道月门,也不知道要不要凑过去。
这院子里原本是几个妇人被鼓动得心思最活络,满心嫌弃淮源乃穷乡僻壤,一心求去,这时候看着中院庭中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如崖山一般,皆是面面相觑,也没有谁敢再提离开楚山之事。
过了一会儿见姜燮沏过茶后走回来,史轸次女史惠娘问丈夫:“那个郑经承在跟爹爹说什么话呢?”
“我就帮着沏茶,沏过茶就出来了——岳父与郑经承谈事,也无意叫不相关的我听着。”姜燮说道。
“昨儿一大群人就着几碗冷切羊肉、几壶淡酒喝得不亦乐乎,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今天又摆出这般架势,这是来吓人的啊,”史惠娘撇了撇嘴,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是不是越是山高皇帝远的犄角旮旯,越是喜欢摆这样的架势啊?”
史璋年纪尚小,不经世事,但史珣这几年在户部做事,见识也是有的。
知县作为正印官,在地方上或许可以作威作福,平时出没厅堂,身边少不了衙差、书吏随行。
县丞、县尉对知县是有节制之权,但作为佐贰官,仪仗则要简陋得多,除开私仆,到任后地方最多从衙役里调两三名老卒听候差遣。
有些穷乡僻壤之地,也许不需要太顾忌朝廷的规制,但问题是越是穷乡僻壤,钱粮越是窘迫,县衙里可差遣的人手极为有限,能有几人调给佐贰官贴身差遣?
现在楚山县衙不仅直接调六名仆妇、厨子过来,帮着照顾他们一家老小的起居,还派十数披坚执锐的甲卒在他父亲身边听候差遣,这是什么待遇?
这是监察御史得知之后都会见猎心喜、上本参奏的待遇啊!
除了十数甲卒侍立中院庭中带来的压迫感,史家老小也怕惊扰到史轸与郑屠商谈事,留在偏院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观望。
魏成隆一家原本是跟着仓皇出京,到淮源后也没有落脚的心思,都没有添置什么东西,收拾行囊甚快。
待雇了马车过来,魏成隆也是压着心头的恼怒,携妻子过来辞行,却在进中院之时被侍卫亲兵拦住,要先行禀报。
史轸与郑屠敞开门窗说话,廊前除了王章、史雄守着,其他人是禁止随便靠近,以免无意间叫人听去机密——即便是史家人都要避嫌。
这便是规矩。
魏成隆强忍住跺脚而走的冲动,等了片晌才见史轸得侍卫禀报走出来。
“成隆既然已决意举家迁往襄阳定居,我就不再挽留了,而时局动荡不休,你们到襄阳后一切都要小心为上——我让你嫂子准备一份程仪,十分微薄,成隆你们也不要推辞!”史轸拢着手,淡然说道,“姜燮、珣儿、璋儿,你们替我送一送你们的姑父、姑母,不知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聚呢!”
魏成隆不作声,史轸也不关心他的心情,说过话后便转回院中与郑屠说事去了。
姜燮看着姑夫魏成隆这时候负气而走,忙拽了拽史珣的衣袖,示意史璋以及妻子史惠娘也跟过来,走出院子给姑父、姑母一家送行。
姜燮等人送行到白涧河渡口,看到姑夫、姑母一家登上渡船才转身返回淮扬坊。
郑屠这时候已经离开,诸多侍卫亲兵到腾空出来的西偏院待命,中院庭中仅有王章带着四人值守。
“姜燮、珣儿、璋儿,你们过来,”
史轸走到门槛前,将二子、女婿喊进客堂里说话,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世事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还会变得面目全非,叫你们全然认不出来。你们以往种种盘算、念头,这时候都要放下来,听我安排——接下来,我会向军侯举荐姜燮到军中做书史;珣儿在户部任吏学过度支,我会举荐你到苏典史身边任事;璋儿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要从乡司一步步学起。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委屈的。王章校尉乃王氏子弟,数代将门,其父生前乃上骑都尉,为朝廷战死沙场,他在楚山犹要从军吏做起,你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自傲的资格。而军侯,不管你们在汴梁还是到楚山之后听到什么传闻,我也无需提醒你们什么,你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世间有些人物就是你们终生都望尘莫及的。此时你们只需要记住,军侯乃为父平生所未见之英杰,我们此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乱,能否安然渡过并有些微成就,全赖军侯这颗大树能否参天……”
……
……
史轸在宅中用过午食,带着姜燮、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瓦解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亩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政务牵扯住,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助手。
史轸显然要比苏老常、徐武良、程益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徐怀昨夜也明确除了县尉司所领的刑房、县狱、城防等事以及兵房所领事务之外,吏、工、礼、户四房日常事务都将直接由县丞所领的左廨院负责。
史轸也因此享受苏老常、王举、徐武江、徐武碛、徐武坤、程益、郭君判、潘成虎等人未曾有的待遇。
传统的县治,六房主吏名为经承,之下再有两到三名吏目就足够使用了。
然而史轸午时到县衙,苏老常、郑屠、程益等人将吏、工、礼、户四房司事、书办都带过来拜见,足足有近四十人。
即便是如此,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譬如,工房接下来就要分设左右经承院,分掌工造屯田水利与兵械铸造等事。
史轸与众人见过面,将基本情况了解过一遍之后,黄昏之时才带着二子、女婿到县衙后宅见徐怀:
“吾儿史珣曾在户部打过几年杂,略知筹算、度支之事;吾婿姜燮年近三旬,读书不成,跟我学过几年经要,可在军营充当书办历练;史璋还少不经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琢难成器,让他到村寨,学耕种畜牧之事,都比他死读书更有用……”
徐怀原本担心史轸子婿看不上楚山那些地位低微的差使,既然史轸自己已经摆平了,当然是一一应允:
“老常叔常叹身边缺擅筹算之人,史珣可到老常叔身边任事;而常人以为军营就是打打杀杀,实则大谬,将种种军务梳理妥当,可不比打打杀杀容易,姜燮可去兵房任事;至于史璋,那就先去鹿台乡司历练……”
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
徐怀站在青衣岭北崖之上,眺望远方,在下方不远处,数十名役工正用石灰、黏土及河砂混合的三合土填入一处凹陷地里,一层层夯实填平,形成一条直通北崖的坡道;而在土层夯实之后,还将在上面修建一座单体城门。
这座单体城门,东面将抵住北崖的侧面,西面直临七八丈深、难以攀越的裂谷,建成后作为从半山脚直抵北崖的必经之路,也将成为青衣岭大营最后一道防御重心。
不过,北崖及附近地势崎险,没有多少将卒立足、驻守的空地,还需要动用大量能防雨水冲刷的三合土,夯填出一些平地出来,建造兵舍。
徐怀对大越士臣群体缺乏根本的信任,他也就没有办法在河淮残破之后,将桐柏山以南、更为广阔的荆襄地区视为坚定的大后方。
徐怀因此也没有办法将桐柏山及周边地区,单纯的当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区看待。
徐怀在桐柏山想要实现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以山为城。
徐怀年初回到桐柏山,也是第一时间在青衣岭、周桥驿、石门岭修筑坞寨。
加上玉山驿在内,这几处坞寨控扼着进入桐柏山的隘口,乃是楚山的“城门”,但可惜这几座城门还很简陋,抵挡不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的进逼、围攻。
而说到真正的“以山为城”,除了宏观上将整座桐柏山当作一座巨大的城池进行经营、部署防御外,微观上还要将坞堡的建设与险峻的地势融合到一起,将青衣岭寨、石门岭寨、周桥驿寨、玉山驿寨依据地势,打造成拥有多层防御纵深、不畏敌军优势兵马长期围困、强攻的复合型坚堡。
这么一来,工造复杂程度及难度的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当然了,桐柏山里的坞寨多依山而建,甚至还有意建成险峻的险地上。
这一方面便于防寇防盗,一方面为了节约宝贵、可用于耕种的平谷坝地资源,也在倚山建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像狮驼山岭寨就建于半山腰,进入狮驼山腹地,前往金砂沟寨的通道,也是要穿寨而过;寨前的多级溢流石坝,也最大限度借助地形修筑。
目前的青衣岭大营,仅仅是一座位于青衣岭山脚下、寨墙周长三里许的中型方式坞堡。
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衣岭寨的防御体系,使之与南面青衣岭北崖的险峻地形连接起来,以楚山现有的技术实力,不是不能做到。
不过,史轸携喻承珍到来,不仅对青衣岭寨后续建设规划布局提出更合理的建议,还在建造方法及取材上提出改进。
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吴寨河以西、包括青衣岭高逾四十丈的北崖在内,逾十平方公里山地,都纳入青衣岭大寨范围之内,建成多梯次、层级的防御体系。
一旦敌军以优势兵马进逼山前,面对敌军阵地大量的投石机、攻城弩,守军就可以放弃山脚的坞堡,退守到更为险峻、投石机覆盖不到的第二、第三层级坞垒之中;敌军倘若敢进入并占领山脚的坞堡,守军就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与之反复争夺,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吴寨河西岸码头也要纳入青衣岭大寨之中。
吴寨河源出大复山中段峰岭,经青衣岭东北出山,汇聚西北方向、源出金顶山断断续续的溪河,形成吴寨河稳定的主流,秋冬季水面也有七八丈开阔、四五尺深,可以行船,再与确山县城东北汇入北面的汝水,最终在上蔡县东南汇入淮水。
这样的话,大宗物资平时就可以直接通过舟船,运抵青衣岭。
将吴寨河西岸码头纳入青衣岭大寨,战争时期,敌军倘若不以数倍之多的优势兵力围困青衣岭大营,守军还可以乘舟船沿吴寨河、汝水,往淮水中游地区的战场进行辐射;更能通过水道支援桐柏山道东口的周桥驿寨。
周桥驿寨以及石门岭寨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建。
为保证充足的劳动力,徐怀目前征得胡楷同意,又从确山、上蔡等县新征用民伕八千余人用于工造。
不过,胡楷从确山、上蔡等地征用民伕拨给徐怀使用,但钱粮却要徐怀自己想办法解决。蔡州新募上万人马,耗用也是极大,而荆襄等地所拨运的钱粮,目前满足勤王兵马的消耗还有所不足。
清泉沟寨一役,又缴获财物二十余万贯,景王那里分文未取,都叫徐怀带了回来,但即便如此,楚山钱粮消耗还是跟无底洞一般,叫苏老常发愁撑不到秋后。
“昨日又有十几个役工结伙逃跑,”苏老常叹气抱怨道,“现在已经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的口食,都跟养不熟的狼崽似的——照我说,零散逃跑的役工还可以不予追究,但这些成群结队外逃的,不加以严惩,恐怕收不住口子啊!”
“……”徐怀摇了摇头,对从清泉沟寨俘获的俘兵降卒坚持既定的政策不变,说道,“哪怕真收不住口子,所有人都想走,我们既然将话都说出去了,那就要兑现:所有人发放干粮、路费,放行!”
大越立朝以来江淮、荆湖、两浙地区都有了相当充分的开发,除了提供高达七八成的赋税外,人口稠密程度也已经超过河淮地区。
这几个地区的人口高达七八千万。
单纯从兵源或役工来源上,楚山其实是不缺的,像这次得胡楷许可,就直接从上蔡、确山等县征调七八千名民伕,倘若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扩张征调的规模。而待河淮彻底失陷后,形成真正的难民潮,也有大量的丁壮可以征募。
楚山缺的,是对楚山有认同感、愿意将根扎在楚山、休戚与共的健锐。
清泉沟一役所俘获的降兵俘卒,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内心的抵抗意志在此前的惨败中已经被赤扈人所摧毁——徐怀将他们带回楚山,前期也只能充当役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想要将他们转变成真正的桐柏山卒、楚山卒,还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容忍。
对那些一心想离开的降兵俘卒,徐怀不会强行挽留,还会发放路费、干粮。
越雨楼当下的工作重心,也不是急于往河淮、河东、河北等地派遣人手进行潜伏——这些地区注定还会进一步的支离破碎,现在派遣人手潜伏进去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甚至会遭受难以预料的损失。
越雨楼当下除了一点点的培养人手,将铸锋堂分院往后方的荆襄地区铺设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派出人手,寻找上个月这些降兵俘卒可能南逃避祸的家小。
由于赤扈东路骑兵年后是直接迂回到郑州、荥阳、孟州、卫州等地,挡住河东等地难民南逃的通道,这项工作又仅仅才开展十多天,暂时还没有什么成效。
不过,徐怀相信,只要能找到一些家小,哪怕前期只能叫十数、数十降兵俘卒在楚山与家人团聚,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期望,也能激活他们死气沉沉的意志。
而那些一心求去的人,徐怀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所念挂。
此时放他们离开,甚至资助他们离开,在他们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就必然会想到楚山曾给他们带去一丝光明跟温暖。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