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两个同性搭伙过日子会被人唾弃的。
    以后的日子还远着呢,宁澜才不会理会,他从来奉行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临近过年,宁澜想起他以前过年要吃的龙须酥。龙须酥是用麦芽糖加黄豆粉不断拉扯而成,一块糖可拉出千百根糖丝,雪白、纤细,入口即松、回味甘甜。
    龙须酥原叫银丝酥,相传雍正皇帝设宴请文武百官,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雍正见其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自此,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
    银丝酥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极难,糖熬煮的火候,拉扯时的温度错一步就做不出来。宁澜把花婶儿、山伯娘招了来,三人尝试了十几次才成功,废掉的糖粘了黄豆粉不能重复利用,就分给作坊里的人吃了。
    “你说说,谁能想到有吃糖吃到腻的一天。”
    “可不是。”
    “糖吃多了也不好,吃不下拿家里给小孩子们尝尝,”宁澜笑说。
    “咱可不说好不好,敞开了吃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
    几人说说笑笑热闹的很。
    扯银丝酥的事就交给了花婶儿和山伯娘,宁澜熬白糖的活儿忙完了,还要忙着炒芝麻馅儿包进银丝酥里。
    银丝酥长寿安康这样的噱头打出去,趁着年节很是火爆的卖了一阵儿,洞溪村宁家的名声更响了。
    ......
    转眼到了刘承儿子过满月的日子,宁澜准备了丰厚礼品早早过去了刘家在镇里是数得着的,因此来的人很多,恭喜道贺声不绝于耳。
    “宁澜,可来了,早就等着你了,”刘承接过宁澜的礼品交给小厮,“咱们去那院,知道你喜欢清净,我安排了弟弟们陪你。”
    “你今日是主角,不用为我费心,我在哪里都一样。”
    “那怎么一样,你好不容易来一次,再说我们家老太太和老太爷早就想见见你,”刘家家业下现在是由刘承父亲和他兄长打理的,刘承原是不管什么的,没想到刚开始做了些生意就做的有声有色的,刘家人都对宁澜都很好奇。
    刘承把宁澜带到一处安静的小院,屋内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正襟危坐,正中是一对慈祥的老人,刘承小声说,“这是我爷爷奶奶。”
    宁澜行了礼,“刘老太爷刘老太太好,恭喜喜添重孙,四世同堂。”
    “快起来,可不许这么多虚礼,”刘老太太头一回见宁澜就亲昵的很,拉着他的手说话,“早听我们家刘承说县里出了个不一般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
    “老太太谬赞了。”
    “你瞅瞅这模样长的多好,”刘老太太把宁澜拉过去叫刘老太爷瞧,“今年多大了,可有成亲?”
    “奶奶,咱家我几个弟弟还没成亲呢,你先去管管他们吧,”刘承适时出来截了老太太的话头。
    “多嘴,”刘老太太嗔怪地拍了刘承一巴掌,“可惜咱家没有适龄的女儿了,要不然我非得和宁澜结亲。”
    “承蒙老太太看的起,”宁澜礼貌笑道。
    “你说说小小年纪,一个人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刘老太太越看宁澜越稀罕,“家中可有弟弟妹妹,都定了人家没?”
    “奶奶,宁澜弟妹还小呢,你就别操心了,他拿来一样银丝酥你和爷爷尝尝,好吃了我分给弟弟们吃,你瞧他们都眼巴巴的瞅着呢,”刘承话音刚落,丫鬟们就端着盘子过来了。
    下面小辈桌上也有,长辈不吃,他们也不敢动,等刘老太爷和刘老太太尝过了,才各自拿起一块儿放进嘴里。
    “这般精致的点心,可得费不少功夫,怪不得刘承天天夸你,”刘老太太吃的笑眯眯的
    “不错,”刘老太爷也开口夸了一句。
    .....
    “爷爷奶奶,我带宁澜去和父亲哥哥打个招呼,”宴客厅那边快开席了,刘承和宁澜不好一直在这边待着。
    “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就爱啰嗦,你别在意,”刘承领着宁澜往前面走。
    “没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宁澜打量着刘家的院子,亭台花榭,小桥流水,冬日还是一股生机,植物葱郁,流水不断。
    “这可是我家老太爷花了大价钱请州城的人设计的,怎么样,你要不要也搬到镇里来?我给你留意留意合适的院子。”
    “谢了,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今日刘家请客其实是借着刘承儿子满月酒的机会笼络人心,所以都是刘承父亲和哥哥在招呼,宁澜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和刘承的朋友坐在了一桌。
    宴席上有一道烂蒸羔羊,羊羔肉蒸得酥烂,浇上杏酪,提鲜解腻,入口即化,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不能用筷子。宁澜多吃了两勺,听见同桌有人出声讽刺,“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宁澜闻言,索性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吃了个够。
    饭后又坐了一会儿,宁澜就起身告别了,敬酒时他喝了两杯窖藏的老酒,头有些晕。
    “兄台,兄台稍等片刻,”宁澜才走了几步,听见有人唤他,转过身见着一个剑眉星目的青年。
    “冒昧了,在下赵耀,青州人氏,兄台有趣的很,我想同你交个朋友,”赵耀满脸真诚,不似作伪。
    宁澜听见赵耀这个名字心跳停了一拍,仔细想想不可能,这人和小胖子可截然不同,“宁澜,洞溪村人。” ↑返回顶部↑
    但两个同性搭伙过日子会被人唾弃的。
    以后的日子还远着呢,宁澜才不会理会,他从来奉行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临近过年,宁澜想起他以前过年要吃的龙须酥。龙须酥是用麦芽糖加黄豆粉不断拉扯而成,一块糖可拉出千百根糖丝,雪白、纤细,入口即松、回味甘甜。
    龙须酥原叫银丝酥,相传雍正皇帝设宴请文武百官,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雍正见其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自此,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
    银丝酥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极难,糖熬煮的火候,拉扯时的温度错一步就做不出来。宁澜把花婶儿、山伯娘招了来,三人尝试了十几次才成功,废掉的糖粘了黄豆粉不能重复利用,就分给作坊里的人吃了。
    “你说说,谁能想到有吃糖吃到腻的一天。”
    “可不是。”
    “糖吃多了也不好,吃不下拿家里给小孩子们尝尝,”宁澜笑说。
    “咱可不说好不好,敞开了吃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
    几人说说笑笑热闹的很。
    扯银丝酥的事就交给了花婶儿和山伯娘,宁澜熬白糖的活儿忙完了,还要忙着炒芝麻馅儿包进银丝酥里。
    银丝酥长寿安康这样的噱头打出去,趁着年节很是火爆的卖了一阵儿,洞溪村宁家的名声更响了。
    ......
    转眼到了刘承儿子过满月的日子,宁澜准备了丰厚礼品早早过去了刘家在镇里是数得着的,因此来的人很多,恭喜道贺声不绝于耳。
    “宁澜,可来了,早就等着你了,”刘承接过宁澜的礼品交给小厮,“咱们去那院,知道你喜欢清净,我安排了弟弟们陪你。”
    “你今日是主角,不用为我费心,我在哪里都一样。”
    “那怎么一样,你好不容易来一次,再说我们家老太太和老太爷早就想见见你,”刘家家业下现在是由刘承父亲和他兄长打理的,刘承原是不管什么的,没想到刚开始做了些生意就做的有声有色的,刘家人都对宁澜都很好奇。
    刘承把宁澜带到一处安静的小院,屋内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正襟危坐,正中是一对慈祥的老人,刘承小声说,“这是我爷爷奶奶。”
    宁澜行了礼,“刘老太爷刘老太太好,恭喜喜添重孙,四世同堂。”
    “快起来,可不许这么多虚礼,”刘老太太头一回见宁澜就亲昵的很,拉着他的手说话,“早听我们家刘承说县里出了个不一般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
    “老太太谬赞了。”
    “你瞅瞅这模样长的多好,”刘老太太把宁澜拉过去叫刘老太爷瞧,“今年多大了,可有成亲?”
    “奶奶,咱家我几个弟弟还没成亲呢,你先去管管他们吧,”刘承适时出来截了老太太的话头。
    “多嘴,”刘老太太嗔怪地拍了刘承一巴掌,“可惜咱家没有适龄的女儿了,要不然我非得和宁澜结亲。”
    “承蒙老太太看的起,”宁澜礼貌笑道。
    “你说说小小年纪,一个人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刘老太太越看宁澜越稀罕,“家中可有弟弟妹妹,都定了人家没?”
    “奶奶,宁澜弟妹还小呢,你就别操心了,他拿来一样银丝酥你和爷爷尝尝,好吃了我分给弟弟们吃,你瞧他们都眼巴巴的瞅着呢,”刘承话音刚落,丫鬟们就端着盘子过来了。
    下面小辈桌上也有,长辈不吃,他们也不敢动,等刘老太爷和刘老太太尝过了,才各自拿起一块儿放进嘴里。
    “这般精致的点心,可得费不少功夫,怪不得刘承天天夸你,”刘老太太吃的笑眯眯的
    “不错,”刘老太爷也开口夸了一句。
    .....
    “爷爷奶奶,我带宁澜去和父亲哥哥打个招呼,”宴客厅那边快开席了,刘承和宁澜不好一直在这边待着。
    “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就爱啰嗦,你别在意,”刘承领着宁澜往前面走。
    “没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宁澜打量着刘家的院子,亭台花榭,小桥流水,冬日还是一股生机,植物葱郁,流水不断。
    “这可是我家老太爷花了大价钱请州城的人设计的,怎么样,你要不要也搬到镇里来?我给你留意留意合适的院子。”
    “谢了,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今日刘家请客其实是借着刘承儿子满月酒的机会笼络人心,所以都是刘承父亲和哥哥在招呼,宁澜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和刘承的朋友坐在了一桌。
    宴席上有一道烂蒸羔羊,羊羔肉蒸得酥烂,浇上杏酪,提鲜解腻,入口即化,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不能用筷子。宁澜多吃了两勺,听见同桌有人出声讽刺,“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宁澜闻言,索性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吃了个够。
    饭后又坐了一会儿,宁澜就起身告别了,敬酒时他喝了两杯窖藏的老酒,头有些晕。
    “兄台,兄台稍等片刻,”宁澜才走了几步,听见有人唤他,转过身见着一个剑眉星目的青年。
    “冒昧了,在下赵耀,青州人氏,兄台有趣的很,我想同你交个朋友,”赵耀满脸真诚,不似作伪。
    宁澜听见赵耀这个名字心跳停了一拍,仔细想想不可能,这人和小胖子可截然不同,“宁澜,洞溪村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