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6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人都带着惊叹看下王浩。
    在其他人确定了结果以后,王浩就直接说道,“你们在这个偏差数值上修改一下,后面有一些数据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最后汇总的数据,等修改完成以后再来作报告吧。”
    这就是把报告打回修改了。
    王浩说的话非常直接,可以说一点都不给留面子,但贝莱特-金-杜里舍夫以及其团队成员心服口服。
    他们一起做的分析研究,计算过程检查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问题。
    王浩听一遍就找到了问题。
    现在还能说什么呢?
    ……
    下一组报告是在下午进行。
    有个小组似乎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是两天前开始的,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分析工作。
    这种工作效率还是令人信服的。
    只不过,他们的报告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有一处更是计算错误,导致后续所有的工作都失去了意义。
    王浩当即找出了问题所在,直接把报告驳回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所有人都知道王浩的评审有多精细,只要报告上有错误就能直接找出来。
    好多人都在震惊的谈论着,“不愧是王浩教授啊,真是名不虚传!数学上出现一点点的问题都能找到。”
    “数据分析,王浩教授也是专家呀,不记得正反科西粒子了?他的分析让三个机构的研究变成了无用功……”
    “王浩教授还发明了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他就是数据分析领域number one。”
    “工作还是小心一点吧,报告被打回太丢脸了。”
    “即便分析的慢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一次性通过就是成功。”
    “我怎么感觉其他评审没有意义呢?”
    “是啊,就是摆设。”
    “有王浩教授一个人就够了……”
    一大群科学家都在讨论着,他们感觉像是重回了学生时代,做课后作业碰到了严厉老师,有一点不严谨就会被发现,作业就会被打回来重写。
    其他评审的感觉都有些怪异。
    就像是有人说的一样,他们感觉自己当评审根本没有意义,有王浩一个人就足够了。
    何毅、诺沃提尼、洛克耶凑在一起。
    诺沃提尼吐槽的说着,“我感觉自己根本没什么用,好像是已经老了,完全跟不上,我根本没有看出任何问题。”
    “如果是我的话,今天两个报告都会通过。”
    洛克耶赞同道,“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啊……”
    何毅轻轻一笑,说道,“你们就是没有经验啊,我和王浩一起共事很多年了。”
    “然后呢?”
    诺沃提尼和洛克耶一起看向何毅。
    何毅道,“所以评审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认真听,就是拿出手机刷了刷新闻,时间就过得差不多了。”
    “因为我知道……”
    “王浩一个人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我啊!”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或许是王浩的‘威慑力’,或许只是巧合,之后连续两天时间,都没有小组上交报告。
    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有个国内的小组上交报告,他们的报告中分析过程十分严谨以及得出的结果偏差极小。
    王浩也当即指出了两个小问题,但考虑到问题很小,就决定及时进行修改并收录。
    “呼~~”
    当确定报告通过的时候,小组报告人以及其他成员都长呼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们有种回到学生时代,面对几个评审导师做毕业设计报告的感觉。
    终于通过了,才能轻松下来。
    这个消息也让其他小组轻松了一些,毕竟是有报告通过了评审,也差不多明白了通过‘标准’——可以有小错误,但分析偏差不能大。
    很快。
    一个个小组都提交了报告,明天上下午都在进行评审工作,也不断有小组的报告通过评审。
    在后续的评审工作中,好多人都长时间到会议厅去旁听,他们一方面好奇王浩是否都能找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认真的去听内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问题。
    结果就是……
    “心服口服啊!”
    “我完全没有听出任何问题,结果王浩教授马上指出了问题……”
    “这就是差距啊!王浩教授不愧是王浩教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完全想不到谁能和他相比……”
    “这次实验的报告,质量肯定非常好。最差也不会有大偏差。”
    好多人都对于结果期待起来。
    当所有的报告评审完毕以后,就被上传到一个内部网站供查阅使用,之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可以根据实验过程、信息和报告数据,去做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直接得出一些结论,成果就算个人或团队的,只不过要打上项目组的标签。
    这就和一些大型国际研究项目的模式是一样的。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是对所有成员国公开的,是否能通过报告数据分析出内容,就要看个人和团队的水平了。
    有的科学家就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完成了一些量子物理相关的顶尖论文,并发表在了国际顶尖杂志上。
    有的,则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有的报告都评审完毕以后,项目组也会整体的进行研究,时间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王浩是技术总顾问,他提出爆炸的性质是‘中子爆炸’,但想要证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实验情况以及大量数据结论来堆积。
    其中可参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生热源逸出时,逸出热量中各种粒子的占比。
    比如,爆炸瞬时出现的位置,以及各方向爆炸的情况。
    比如,爆炸的形式,判定设备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
    等等。
    在后期总结性的大型会议上,尤尼尔-诺沃提尼发布了一些确定的内容,“这次的爆炸强度比上一次(阿迈瑞肯军方)强度要大的多,总结相当于3850公斤tnt。”
    “从瞬间的画面以及现场情况分析来看,爆炸位置是在强湮灭力场薄层处,有四个位置爆发的能量强度最大,其他位置也有小幅度的爆发,并没有确定的规律。”
    “爆炸出现画面、声响,和设备被炸毁以及爆炸对地面的冲击存在直接关系,我们分析判定,爆炸有极大可能是纯能量爆发。”
    ‘纯能量爆发’,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比如,黑火药爆炸,是属于化学性质的爆炸,反应发生本身就会有火光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原子弹爆炸也是一样的。
    核裂变反应依旧是材料本身发生变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才能让反应呈现指数性的增长,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纯能量爆发’则不同。
    ‘纯能量爆发’需要物质媒介才能产生光和声响,反应本身没有直接性的材料参与,同时也没有生成物质。
    尤尼尔-诺沃提尼所说的结论,让会议现场一片哗然。
    好多人对于‘粒子爆炸’或者‘中子爆炸’的理解,和核聚变反应很类似,就是粒子或中子参与某种核反应,爆发出能量的同时生成某些新的粒子,结果竟然是‘纯能量爆炸’?
    这该怎么理解!
    什么样的反应才能只释放能量而不生成物质?
    ……
    下一个上台的是科罗特-詹姆斯。
    他拿的出的是汇总数据,也就是测算出各部分能量逸出的粒子特性的,爆炸强度、性质,能量爆发短时间内的强度变化等,汇总生成了几个列表,并展示在了会议的投屏上,让所有人能看得清楚。
    “这就是实验的最终结果。”
    “我相信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但一直到现在,至少我没分析出什么。”
    科罗特-詹姆斯自嘲了一句,继续道,“王浩教授认为是中子爆炸,诺沃提尼先生的结论是纯能量爆发。如果爆炸形式是一种人类完全没接触过的方式,就很难去想象,也许只能给出定义或者其他东西。”
    “当然,我希望是见到过的,也许有见多识广的人,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谜题……”
    科罗特-詹姆斯说了半天又好像是没说,但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因为短时间想分析出结论太难了。
    现在唯一确定的结果,就只是一系列报告数据以及爆炸情况。
    要通过如此多繁杂的数据分析出一些结论,哪有那么容易?实验研究到此陷入了停滞,实验项目也只能进行到这里了。
    酒店正门。
    来来往往的送别正在进行中,实验项目已经结束,一些团队、小组以及个人都准备离开。
    尤尼尔-诺沃提尼和比尔-布莱恩也要离开了。
    王浩去送了诺沃提尼和布莱恩,他们一起站在正门的小花园广场,谈着实验相关的问题。
    王浩问道,“你们对詹姆斯先生的问题怎么看?”
    “你指的是……人类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爆炸?”尤尼尔-诺沃提尼顿时反应过来,“我和比尔也在说这个。”
    “你觉得呢?”
    尤尼尔-诺沃提尼反问了一句。 ↑返回顶部↑
    很多人都带着惊叹看下王浩。
    在其他人确定了结果以后,王浩就直接说道,“你们在这个偏差数值上修改一下,后面有一些数据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最后汇总的数据,等修改完成以后再来作报告吧。”
    这就是把报告打回修改了。
    王浩说的话非常直接,可以说一点都不给留面子,但贝莱特-金-杜里舍夫以及其团队成员心服口服。
    他们一起做的分析研究,计算过程检查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问题。
    王浩听一遍就找到了问题。
    现在还能说什么呢?
    ……
    下一组报告是在下午进行。
    有个小组似乎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是两天前开始的,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分析工作。
    这种工作效率还是令人信服的。
    只不过,他们的报告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有一处更是计算错误,导致后续所有的工作都失去了意义。
    王浩当即找出了问题所在,直接把报告驳回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所有人都知道王浩的评审有多精细,只要报告上有错误就能直接找出来。
    好多人都在震惊的谈论着,“不愧是王浩教授啊,真是名不虚传!数学上出现一点点的问题都能找到。”
    “数据分析,王浩教授也是专家呀,不记得正反科西粒子了?他的分析让三个机构的研究变成了无用功……”
    “王浩教授还发明了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他就是数据分析领域number one。”
    “工作还是小心一点吧,报告被打回太丢脸了。”
    “即便分析的慢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一次性通过就是成功。”
    “我怎么感觉其他评审没有意义呢?”
    “是啊,就是摆设。”
    “有王浩教授一个人就够了……”
    一大群科学家都在讨论着,他们感觉像是重回了学生时代,做课后作业碰到了严厉老师,有一点不严谨就会被发现,作业就会被打回来重写。
    其他评审的感觉都有些怪异。
    就像是有人说的一样,他们感觉自己当评审根本没有意义,有王浩一个人就足够了。
    何毅、诺沃提尼、洛克耶凑在一起。
    诺沃提尼吐槽的说着,“我感觉自己根本没什么用,好像是已经老了,完全跟不上,我根本没有看出任何问题。”
    “如果是我的话,今天两个报告都会通过。”
    洛克耶赞同道,“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啊……”
    何毅轻轻一笑,说道,“你们就是没有经验啊,我和王浩一起共事很多年了。”
    “然后呢?”
    诺沃提尼和洛克耶一起看向何毅。
    何毅道,“所以评审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认真听,就是拿出手机刷了刷新闻,时间就过得差不多了。”
    “因为我知道……”
    “王浩一个人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我啊!”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或许是王浩的‘威慑力’,或许只是巧合,之后连续两天时间,都没有小组上交报告。
    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有个国内的小组上交报告,他们的报告中分析过程十分严谨以及得出的结果偏差极小。
    王浩也当即指出了两个小问题,但考虑到问题很小,就决定及时进行修改并收录。
    “呼~~”
    当确定报告通过的时候,小组报告人以及其他成员都长呼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们有种回到学生时代,面对几个评审导师做毕业设计报告的感觉。
    终于通过了,才能轻松下来。
    这个消息也让其他小组轻松了一些,毕竟是有报告通过了评审,也差不多明白了通过‘标准’——可以有小错误,但分析偏差不能大。
    很快。
    一个个小组都提交了报告,明天上下午都在进行评审工作,也不断有小组的报告通过评审。
    在后续的评审工作中,好多人都长时间到会议厅去旁听,他们一方面好奇王浩是否都能找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认真的去听内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问题。
    结果就是……
    “心服口服啊!”
    “我完全没有听出任何问题,结果王浩教授马上指出了问题……”
    “这就是差距啊!王浩教授不愧是王浩教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完全想不到谁能和他相比……”
    “这次实验的报告,质量肯定非常好。最差也不会有大偏差。”
    好多人都对于结果期待起来。
    当所有的报告评审完毕以后,就被上传到一个内部网站供查阅使用,之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可以根据实验过程、信息和报告数据,去做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直接得出一些结论,成果就算个人或团队的,只不过要打上项目组的标签。
    这就和一些大型国际研究项目的模式是一样的。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是对所有成员国公开的,是否能通过报告数据分析出内容,就要看个人和团队的水平了。
    有的科学家就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完成了一些量子物理相关的顶尖论文,并发表在了国际顶尖杂志上。
    有的,则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有的报告都评审完毕以后,项目组也会整体的进行研究,时间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王浩是技术总顾问,他提出爆炸的性质是‘中子爆炸’,但想要证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实验情况以及大量数据结论来堆积。
    其中可参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生热源逸出时,逸出热量中各种粒子的占比。
    比如,爆炸瞬时出现的位置,以及各方向爆炸的情况。
    比如,爆炸的形式,判定设备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
    等等。
    在后期总结性的大型会议上,尤尼尔-诺沃提尼发布了一些确定的内容,“这次的爆炸强度比上一次(阿迈瑞肯军方)强度要大的多,总结相当于3850公斤tnt。”
    “从瞬间的画面以及现场情况分析来看,爆炸位置是在强湮灭力场薄层处,有四个位置爆发的能量强度最大,其他位置也有小幅度的爆发,并没有确定的规律。”
    “爆炸出现画面、声响,和设备被炸毁以及爆炸对地面的冲击存在直接关系,我们分析判定,爆炸有极大可能是纯能量爆发。”
    ‘纯能量爆发’,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比如,黑火药爆炸,是属于化学性质的爆炸,反应发生本身就会有火光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原子弹爆炸也是一样的。
    核裂变反应依旧是材料本身发生变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才能让反应呈现指数性的增长,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纯能量爆发’则不同。
    ‘纯能量爆发’需要物质媒介才能产生光和声响,反应本身没有直接性的材料参与,同时也没有生成物质。
    尤尼尔-诺沃提尼所说的结论,让会议现场一片哗然。
    好多人对于‘粒子爆炸’或者‘中子爆炸’的理解,和核聚变反应很类似,就是粒子或中子参与某种核反应,爆发出能量的同时生成某些新的粒子,结果竟然是‘纯能量爆炸’?
    这该怎么理解!
    什么样的反应才能只释放能量而不生成物质?
    ……
    下一个上台的是科罗特-詹姆斯。
    他拿的出的是汇总数据,也就是测算出各部分能量逸出的粒子特性的,爆炸强度、性质,能量爆发短时间内的强度变化等,汇总生成了几个列表,并展示在了会议的投屏上,让所有人能看得清楚。
    “这就是实验的最终结果。”
    “我相信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但一直到现在,至少我没分析出什么。”
    科罗特-詹姆斯自嘲了一句,继续道,“王浩教授认为是中子爆炸,诺沃提尼先生的结论是纯能量爆发。如果爆炸形式是一种人类完全没接触过的方式,就很难去想象,也许只能给出定义或者其他东西。”
    “当然,我希望是见到过的,也许有见多识广的人,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谜题……”
    科罗特-詹姆斯说了半天又好像是没说,但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因为短时间想分析出结论太难了。
    现在唯一确定的结果,就只是一系列报告数据以及爆炸情况。
    要通过如此多繁杂的数据分析出一些结论,哪有那么容易?实验研究到此陷入了停滞,实验项目也只能进行到这里了。
    酒店正门。
    来来往往的送别正在进行中,实验项目已经结束,一些团队、小组以及个人都准备离开。
    尤尼尔-诺沃提尼和比尔-布莱恩也要离开了。
    王浩去送了诺沃提尼和布莱恩,他们一起站在正门的小花园广场,谈着实验相关的问题。
    王浩问道,“你们对詹姆斯先生的问题怎么看?”
    “你指的是……人类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爆炸?”尤尼尔-诺沃提尼顿时反应过来,“我和比尔也在说这个。”
    “你觉得呢?”
    尤尼尔-诺沃提尼反问了一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