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9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说。”
    “是。”既然知道太子殿下想要了解,王华干脆就从源头开始讲起了。
    说起来,明朝与北方的恶邻居鞑靼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吊诡的状态中。
    一方面两边互有出手,像王越于成化十六年攻击了驻牧大同边外威宁海子周围的蒙古营地,取得了‘威宁海’大捷,三年后的成华十九年,达延汗又率三万余人寇边,致使明廷每次想起仍然心有余悸。
    之后自弘治元年始,达延汗投书明朝,要求朝贡,这样每年一次,一直到弘治五年,而在弘治五年到九年这段期间,实际上双方没怎么往来,也算相安无事。
    实际上因为达延汗在收拾内部,这位号称蒙古的中兴之主先后征服了卫拉特部、亦思马因、火筛等部落,统一了漠南蒙古。
    收拾好了内部之后,他又一次遣使朝贡,
    这事儿就恰好发生在弘治十一年。
    这年春天他要求6000人进关入贡,双方相互讨价还价,磨了许多时间,最后朝廷许入关者2000人,来京者500人。
    这个夸张的人数也不是头一回了,前几次也都是几千人的规模。
    “朝贡,为何要这么多人?”朱厚照首先不是很理解这个数字。
    王华答道:“许是因为物资甚重,几千头牛羊总归是需要人赶的。”
    “笑话,几千头牛羊,一人赶一头?”朱厚照摩挲着手指,他略微踱步,心中生出一个疑问,“最终2000人入关,500人入京。剩余的1500人呢,有没有人去查过,这些人干什么去了?”
    在他看来,达延汗既然号称是中兴之主,就不会随意做出这种决定,毕竟这可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之后最值得记住的一位蒙古领袖了。
    “此事,臣倒也不知。”
    这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毕竟不论是詹事府的右谕德还是翰林院的日讲官,鞑靼人朝贡的细节,都不会有人特地来告诉他。
    “刘瑾!”
    “奴婢在!”
    “找个知道的人过来。”
    “是!”
    太子一找人,来的就是主管外宾的鸿胪寺卿了。
    说起来这个职务,朱厚照的外公张栾还担任过,不过这是之前的事了。
    现在是这个才三十多岁,脸盘还算端正,且有几分小帅气的周度,再加上着红色官袍,一看就很有气质,也就是在太子面前,到其他人面前那真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
    “周度,我来问你,为何小王子每次的使团都这么多人?”
    周度说道:“以往蒙古遣使入贡,确实只有十数人。但小王子自弘治初年始,每次所派遣的使团都规模庞大,臣以为……乃是小王子此人好大喜功,自命一代枭雄,所以大派使团,有意彰显其‘中兴大汗’之威望。”
    “有没有更合理的理由?”
    朱厚照考虑问题还是喜欢从利益的角度,好大喜功、面子当然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很难想象单单是为了面子而做这么奇怪的事。
    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问题竟然把周度给问住了。
    他回道:“不知殿下所说更合理的理由……又是指什么?”
    他这一愣,朱厚照僵住了,他想到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你们……都没想过这个理由吗?”
    “或许……”周度左思右想,拼凑了一个答案,“或许是鞑靼人想要一览我大中原风采,又或许仅仅是想占些小便宜罢了。”
    “什么小便宜?”朱厚照抓住这个重点。
    周度也有些发懵,
    他没想到外界所称的那个一代英主的太子会问这么细节的小问题。
    搞得他都不知道说好,还是不说好。
    但最后还是受不住东宫的眼神说了,“……微臣私以为,可能就是想要来吃喝享乐一阵。”
    朱厚照:???
    他一方面是惊异于竟然有这个招待费这个事情,另一方面又惊异于他娘的他们竟然就只能想到招待费?
    “你的意思,这五百人,在京中吃喝住宿,都是朝廷出钱?”
    周度点了点头,“不错。”
    砰!
    朱厚照也不知手上拿了个什么东西,好像是一个茶杯,直接摔在了地上,吓得刘瑾和周度一跳。
    两人双双跪下,匍匐在地。
    “周度,你马上给我停了!我大明还有百姓饿死,竟然还花钱招待他们?”
    周度觉得冤枉,马上快速回道:“殿下,历来外国遣使都是由朝廷接待,这是皇上和内阁都应允了的事。再者,此事乃往事旧例,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办理,如今骤而更改,这……如何解释啊?”
    “你要跟谁解释?”朱厚照质问他。
    “自然……自然是和鞑靼使臣。”
    “你是我大明的官员,你要解释的对象是本宫这个太子,不是什么鞑靼使臣!再者,他小王子有没有更改往事旧例?规模如此大的使团也是自他而始吧?这是不是他改的?怎么他能改,本宫这个大明太子却不能改?”
    朱厚照气得就是古代这种吃亏的朝贡贸易,他指着周度说:“你只是个鸿胪寺卿,花钱的事儿,本宫不该怪你。可你刚刚也说了,小王子是好大喜功,派那么多人到京城那是耀武扬威来了,怎么了?他来炫耀给咱们看,还要咱们给他付钱?!”
    理是这个理,但在古人心中,作为太子讲这种话未免小气,哪里有天朝的气度。
    刘瑾担着小心,提醒说:“殿下所虑未尝没有道理。不过涉外之事,非同小可,是否还是需要和皇爷、和内阁商议?万一僵了两国关系,可就不好了。”
    这话是这个理,外交无小事古人就这么想。这样贸然决定,内阁和弘治皇帝都不知道,的确不太好。
    但朱厚照也有些不屑,什么僵化不僵化的,
    朱元璋、朱棣都要把人家的种给绝了,也先、小王子这两位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明人的血,
    现在边关还在打呢,这种世仇,这种关系,还怕僵化?难不成指望和他们搞联谊不成?
    一番思虑之后,他对周度说:“你现在就回去停了这个旧例,至于父皇和内阁那边,本宫去说。”
    所谓国大民骄,现在鞑靼的势头比较足,所以那些来京城里的鞑靼人也觉得自己像个上层人一样的。这本就不能忍,现在吃喝拉撒还要咱买单,朱厚照无论如何要小气他这一回。
    “也不要忘了那1500人。”他思来想去觉得不对,“刘瑾,你去查一查,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
    他断定背后有因由,且不管是为了什么,反正先乱出一招让他们难受再说。
    话说周度离开东宫之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东宫的旨意闻所未闻,他哪里敢就这么领了?万一这五百人在京里生出什么事端,丢了皇上和朝廷的脸面,那他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太子如此动怒,他一样不敢直接忽视,左思右想之下直接钻进了内阁禀报。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拟旨!
    朱厚照把自己的历史记忆和当下的事实串出了一个总逻辑。
    便是王华说小王子在过去几年征服了内部多方势力。
    而朱厚照从史书上看到是弘治年间边患严重。
    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安好内要开始攘外了。
    这是人家的思维方式,和大明朝这边儿是不是笑脸相迎是没有关系的。哪怕就是笑成一朵花儿,得到的也还是一巴掌。
    当然,哪个年代都少不了牧洋犬,不要光顾说我们祖先蠢笨,就是二十一世纪这样的人也不少。
    周度到内阁把此事一说,
    三位阁老都会生出一个感觉:太子不识大体。
    “你是如何奏对的?为何殿下会如此反应?”谢迁站起身问道。
    周度很冤,“殿下问为何鞑靼使团的人数这么多,我自是如实回答,说鞑靼小王子好大喜功。”
    “这番奏对很不得体。”李东阳一听便明白了,“东宫是有大志之人,小王子好大喜功,言外之意不就是说他到我大明的京城来煊赫武功了?殿下是何等气象?必然是因此而恼。”
    刘健质问:“你便没想着劝劝殿下,就这么来了内阁?”
    他是个刚直的性子,所以看不惯周度这种半句话也不敢说的人。
    周度心里却很不以为意,东宫哎,那是个什么主?
    御史言官被他削职为民,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现在在朝堂上摇摇欲坠,
    劝说?
    说得容易!你这个内阁首揆怎么不去?!
    当然,这也就是心里想想了。
    他嘴硬的说:“回阁老,属下不是没劝,属下已经说了这是旧制,历来都是如此。殿下便说小王子改了人数,也算更改旧制,他能改,咱们自然也能改。”
    这倒也不是假话,
    劝不住东宫这一点,他们三个都不会有所怀疑。
    “东宫这话,确有几分我大明储君睥睨天下之气度。”刘阁老一直是认同朱厚照的,就是年纪大了,又是个文人,稳当惯了,缺了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但这道旨意……只怕会无端惹出事端,却不知为何要如此坚持。”
    这个时候,
    来了一个宦官,他到内阁是传话,“皇爷口谕,请三位阁老到乾清宫去。”
    刘、李、谢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说来得正是时候。
    朱厚照已经做了弘治皇帝的工作。他旁得不担心,就担心弘治也会有花钱买安心的想法,反正伺候着这群人过完这几天拉倒。
    实际上弘治还真有这种想法,如果是弘治十年太子提这样的要求,弘治还是要犹豫一下,毕竟再宠爱也不能拿鞑靼使团的事开玩笑。
    但这么长时间以来,朱厚照已经赢得他的信任,
    用朱厚照自己的话说:儿臣什么时候做过没头没脑的事?
    阁臣们到了御前行礼后,
    朱厚照开口,“三位阁老,本宫今日从书院里出来的时候恰巧碰到二十多名鞑靼人,心中奇怪,一问之下才知这是小王遣使入贡的人。阁老可知,他们的使团规模光入京的就有500人之巨?”
    “此事,臣知晓。小王子原想遣6000人,最终被缩减至500人。”
    这话听起来好像还是取得了多大的胜利似的。
    “这五百人人吃马嚼,他们在京里的一些花销,朝廷没有必要替他们担着吧?” ↑返回顶部↑
    “说说。”
    “是。”既然知道太子殿下想要了解,王华干脆就从源头开始讲起了。
    说起来,明朝与北方的恶邻居鞑靼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吊诡的状态中。
    一方面两边互有出手,像王越于成化十六年攻击了驻牧大同边外威宁海子周围的蒙古营地,取得了‘威宁海’大捷,三年后的成华十九年,达延汗又率三万余人寇边,致使明廷每次想起仍然心有余悸。
    之后自弘治元年始,达延汗投书明朝,要求朝贡,这样每年一次,一直到弘治五年,而在弘治五年到九年这段期间,实际上双方没怎么往来,也算相安无事。
    实际上因为达延汗在收拾内部,这位号称蒙古的中兴之主先后征服了卫拉特部、亦思马因、火筛等部落,统一了漠南蒙古。
    收拾好了内部之后,他又一次遣使朝贡,
    这事儿就恰好发生在弘治十一年。
    这年春天他要求6000人进关入贡,双方相互讨价还价,磨了许多时间,最后朝廷许入关者2000人,来京者500人。
    这个夸张的人数也不是头一回了,前几次也都是几千人的规模。
    “朝贡,为何要这么多人?”朱厚照首先不是很理解这个数字。
    王华答道:“许是因为物资甚重,几千头牛羊总归是需要人赶的。”
    “笑话,几千头牛羊,一人赶一头?”朱厚照摩挲着手指,他略微踱步,心中生出一个疑问,“最终2000人入关,500人入京。剩余的1500人呢,有没有人去查过,这些人干什么去了?”
    在他看来,达延汗既然号称是中兴之主,就不会随意做出这种决定,毕竟这可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之后最值得记住的一位蒙古领袖了。
    “此事,臣倒也不知。”
    这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毕竟不论是詹事府的右谕德还是翰林院的日讲官,鞑靼人朝贡的细节,都不会有人特地来告诉他。
    “刘瑾!”
    “奴婢在!”
    “找个知道的人过来。”
    “是!”
    太子一找人,来的就是主管外宾的鸿胪寺卿了。
    说起来这个职务,朱厚照的外公张栾还担任过,不过这是之前的事了。
    现在是这个才三十多岁,脸盘还算端正,且有几分小帅气的周度,再加上着红色官袍,一看就很有气质,也就是在太子面前,到其他人面前那真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
    “周度,我来问你,为何小王子每次的使团都这么多人?”
    周度说道:“以往蒙古遣使入贡,确实只有十数人。但小王子自弘治初年始,每次所派遣的使团都规模庞大,臣以为……乃是小王子此人好大喜功,自命一代枭雄,所以大派使团,有意彰显其‘中兴大汗’之威望。”
    “有没有更合理的理由?”
    朱厚照考虑问题还是喜欢从利益的角度,好大喜功、面子当然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很难想象单单是为了面子而做这么奇怪的事。
    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问题竟然把周度给问住了。
    他回道:“不知殿下所说更合理的理由……又是指什么?”
    他这一愣,朱厚照僵住了,他想到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你们……都没想过这个理由吗?”
    “或许……”周度左思右想,拼凑了一个答案,“或许是鞑靼人想要一览我大中原风采,又或许仅仅是想占些小便宜罢了。”
    “什么小便宜?”朱厚照抓住这个重点。
    周度也有些发懵,
    他没想到外界所称的那个一代英主的太子会问这么细节的小问题。
    搞得他都不知道说好,还是不说好。
    但最后还是受不住东宫的眼神说了,“……微臣私以为,可能就是想要来吃喝享乐一阵。”
    朱厚照:???
    他一方面是惊异于竟然有这个招待费这个事情,另一方面又惊异于他娘的他们竟然就只能想到招待费?
    “你的意思,这五百人,在京中吃喝住宿,都是朝廷出钱?”
    周度点了点头,“不错。”
    砰!
    朱厚照也不知手上拿了个什么东西,好像是一个茶杯,直接摔在了地上,吓得刘瑾和周度一跳。
    两人双双跪下,匍匐在地。
    “周度,你马上给我停了!我大明还有百姓饿死,竟然还花钱招待他们?”
    周度觉得冤枉,马上快速回道:“殿下,历来外国遣使都是由朝廷接待,这是皇上和内阁都应允了的事。再者,此事乃往事旧例,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办理,如今骤而更改,这……如何解释啊?”
    “你要跟谁解释?”朱厚照质问他。
    “自然……自然是和鞑靼使臣。”
    “你是我大明的官员,你要解释的对象是本宫这个太子,不是什么鞑靼使臣!再者,他小王子有没有更改往事旧例?规模如此大的使团也是自他而始吧?这是不是他改的?怎么他能改,本宫这个大明太子却不能改?”
    朱厚照气得就是古代这种吃亏的朝贡贸易,他指着周度说:“你只是个鸿胪寺卿,花钱的事儿,本宫不该怪你。可你刚刚也说了,小王子是好大喜功,派那么多人到京城那是耀武扬威来了,怎么了?他来炫耀给咱们看,还要咱们给他付钱?!”
    理是这个理,但在古人心中,作为太子讲这种话未免小气,哪里有天朝的气度。
    刘瑾担着小心,提醒说:“殿下所虑未尝没有道理。不过涉外之事,非同小可,是否还是需要和皇爷、和内阁商议?万一僵了两国关系,可就不好了。”
    这话是这个理,外交无小事古人就这么想。这样贸然决定,内阁和弘治皇帝都不知道,的确不太好。
    但朱厚照也有些不屑,什么僵化不僵化的,
    朱元璋、朱棣都要把人家的种给绝了,也先、小王子这两位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明人的血,
    现在边关还在打呢,这种世仇,这种关系,还怕僵化?难不成指望和他们搞联谊不成?
    一番思虑之后,他对周度说:“你现在就回去停了这个旧例,至于父皇和内阁那边,本宫去说。”
    所谓国大民骄,现在鞑靼的势头比较足,所以那些来京城里的鞑靼人也觉得自己像个上层人一样的。这本就不能忍,现在吃喝拉撒还要咱买单,朱厚照无论如何要小气他这一回。
    “也不要忘了那1500人。”他思来想去觉得不对,“刘瑾,你去查一查,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
    他断定背后有因由,且不管是为了什么,反正先乱出一招让他们难受再说。
    话说周度离开东宫之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东宫的旨意闻所未闻,他哪里敢就这么领了?万一这五百人在京里生出什么事端,丢了皇上和朝廷的脸面,那他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太子如此动怒,他一样不敢直接忽视,左思右想之下直接钻进了内阁禀报。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拟旨!
    朱厚照把自己的历史记忆和当下的事实串出了一个总逻辑。
    便是王华说小王子在过去几年征服了内部多方势力。
    而朱厚照从史书上看到是弘治年间边患严重。
    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安好内要开始攘外了。
    这是人家的思维方式,和大明朝这边儿是不是笑脸相迎是没有关系的。哪怕就是笑成一朵花儿,得到的也还是一巴掌。
    当然,哪个年代都少不了牧洋犬,不要光顾说我们祖先蠢笨,就是二十一世纪这样的人也不少。
    周度到内阁把此事一说,
    三位阁老都会生出一个感觉:太子不识大体。
    “你是如何奏对的?为何殿下会如此反应?”谢迁站起身问道。
    周度很冤,“殿下问为何鞑靼使团的人数这么多,我自是如实回答,说鞑靼小王子好大喜功。”
    “这番奏对很不得体。”李东阳一听便明白了,“东宫是有大志之人,小王子好大喜功,言外之意不就是说他到我大明的京城来煊赫武功了?殿下是何等气象?必然是因此而恼。”
    刘健质问:“你便没想着劝劝殿下,就这么来了内阁?”
    他是个刚直的性子,所以看不惯周度这种半句话也不敢说的人。
    周度心里却很不以为意,东宫哎,那是个什么主?
    御史言官被他削职为民,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现在在朝堂上摇摇欲坠,
    劝说?
    说得容易!你这个内阁首揆怎么不去?!
    当然,这也就是心里想想了。
    他嘴硬的说:“回阁老,属下不是没劝,属下已经说了这是旧制,历来都是如此。殿下便说小王子改了人数,也算更改旧制,他能改,咱们自然也能改。”
    这倒也不是假话,
    劝不住东宫这一点,他们三个都不会有所怀疑。
    “东宫这话,确有几分我大明储君睥睨天下之气度。”刘阁老一直是认同朱厚照的,就是年纪大了,又是个文人,稳当惯了,缺了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但这道旨意……只怕会无端惹出事端,却不知为何要如此坚持。”
    这个时候,
    来了一个宦官,他到内阁是传话,“皇爷口谕,请三位阁老到乾清宫去。”
    刘、李、谢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说来得正是时候。
    朱厚照已经做了弘治皇帝的工作。他旁得不担心,就担心弘治也会有花钱买安心的想法,反正伺候着这群人过完这几天拉倒。
    实际上弘治还真有这种想法,如果是弘治十年太子提这样的要求,弘治还是要犹豫一下,毕竟再宠爱也不能拿鞑靼使团的事开玩笑。
    但这么长时间以来,朱厚照已经赢得他的信任,
    用朱厚照自己的话说:儿臣什么时候做过没头没脑的事?
    阁臣们到了御前行礼后,
    朱厚照开口,“三位阁老,本宫今日从书院里出来的时候恰巧碰到二十多名鞑靼人,心中奇怪,一问之下才知这是小王遣使入贡的人。阁老可知,他们的使团规模光入京的就有500人之巨?”
    “此事,臣知晓。小王子原想遣6000人,最终被缩减至500人。”
    这话听起来好像还是取得了多大的胜利似的。
    “这五百人人吃马嚼,他们在京里的一些花销,朝廷没有必要替他们担着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