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276节
这样的话,
梅怀笑和梅怀颜两个姑娘家就这么被接到了皇宫里住。皇帝现在还没有后妃,所以西六宫有的是地方住,而她们被赐予的是永寿宫。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曾经短暂居住过这里。
面子上的东西要顾,所以她们进宫头一天,朱厚照就在批完奏疏之后出发去往永寿宫,临走前还叫刘瑾把自己吃的那些点心带上。
这大概是以前的习惯,见姑娘不要空着手。
皇帝驾临永寿宫,被划到永寿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在外面跪了一地。梅怀笑、梅怀颜两人竟然没有手忙脚乱。
就这,朱厚照就知道,肯定是进宫之前给梅可甲教导过。
“平身,都进屋吧。”
“谢陛下。”
两个姑娘款款起身,这是她们第二次见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到了屋里以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一人一边列在皇帝左右。
“你们谁是怀笑?”
时间久,他忘记了,而且这两人个头相仿,长得也有几分相似,衣服还穿得一样,他上哪儿记得住。
“妾身是怀笑。”她在右边,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鼻尖有一颗很淡很轻的痣。
妹妹是没有的。
她们两人都是异常鲜白的肤色,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梅可甲从西域购买回来,所以生得女儿都不像汉人那样脸平,而是非常的有立体感,而且个头也比一般汉人女性要大一些。
“那你就是怀颜了。”朱厚照头转向左边。
这样一望,姑娘大大的眼睛略有躲闪,脸上也有羞意,“回陛下的话,是的。”
“今天你们刚进宫,朕想着过来瞧一瞧,往后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吩咐他们去做。如果是想做、又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就来问一下朕。至于说如何与朕相处,你们自己多动动脑筋,总之一句话,听话、守规矩就好。”
怀笑和怀颜跪了下来,“妾身一定听从陛下吩咐。”
“都起来吧。”皇帝还伸手拉了她们一下,“不需要这样答一句话就跪。喔对了,朕还带了些点心,你们一起吃吧。”
“妾身谢过陛下。”
大约也因为是被教导过,所以礼节确实到位。
不过两个人这样僵硬得很,其实让朱厚照有些挠头,“那今天就先这样吧,朕还有些国事,你们自己先吃。”
于是两个人又到门口相送。
而皇帝回自己寝宫,反倒把秋云这些人搞得手忙脚乱。
秋云很是奇怪,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模样,“……陛下这……这怎么回来了?”
“朕不能回来吗?”
“奴婢哪敢这么说。就是蛮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打热水来,朕要泡脚。”
于是一帮人又赶紧端盆打水拿毛巾。
也许是相处时间长短的问题,其实秋云反而自然一些,又或者是这些年伺候他伺候惯了。摸准了他的性子之后,有些话秋云也就敢说。
她眯着月牙儿一般的眼睛,笑着说:“少女心思陛下想必不懂,去都去了,怎么不留在永寿宫?两位贵人可都是天仙儿一般的人呢。”
“不留不行么?”
秋云给他揉着腿,并说:“陛下要生皇子,不留怎么生皇子?”
朱厚照心里嘿嘿笑了下,“生皇子一定要留吗?留下来又怎么生?要不你教朕?”
秋云一愣,随后瞬间便红了脸。但她看到皇帝的笑容就知道不对,于是轻嗔了句,“陛下竟在使坏!”
“朕是觉得叫人家适应适应,循序渐进,也不必着急。明日你若是有空就先找她们说说话,这几日朕会很忙。”
“陛下放心,奴婢知道的。”
皇帝所说的很忙,是指朝廷最近在商讨正德元年的政务工作。
开海之后,皇帝没有在大的方面和大臣闹过不愉快,以他作为皇帝的作风和个性,只要没那些事,文臣是非常认可他的。
因为他勤勉、节俭、爱民而且相对听劝。
说听劝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朱厚照确实听劝。
譬如李东阳奏请过一个‘参随’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权贵和内臣会随意占用官军。这其实是不守规矩的体现,这个弊病从正统年间就出现。朱厚照了解清楚了以后全部准奏。
还有礼部尚书林瀚奏请过革除‘织造、斋醮’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所谓斋醮其实就是做法事,道观里的人。成化以后,传奉官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好这一口,然后给这些人都封个官当当。
像开海这样的大事,不是每天的日常,日常还是一些寻常政务居多,一般情况下,朱厚照了解清楚还是会同意的。
所以正德元年伊始,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直到朱厚照看到一封奏疏,写这封奏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户部侍郎顾佐。
看到之后,朱厚照也不声张,而是先找人把他带到宫里来,君臣二人单独奏对,为了避开宦官、侍从官等耳目,皇帝干脆了亭子里召见他。
顾佐大概也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到了皇帝面前也不像平时那般放松,老老实实的跪下,“微臣户部侍郎顾佐,参见陛下。”
朱厚照没有叫他起身,而是伸手从怀里掏出了那封奏疏,“顾礼卿,你能上这封奏疏,朕向你担保,大明朝的《名臣传》里必有你的大名。”
顾佐心头为震,“微臣不争此万世之名,微臣要争我大明万世的善政。”
“旁人说这话,朕不信。但你说,朕是信的。”朱厚照抬了抬手,“你先和朕说说,为什么要上此疏?”
顾佐似受了些鼓舞,振奋道:“因陛下是难得一遇的贤君明主,微臣相信,只要是真正利于国、利于民的善政,陛下无论如何也会施行。陛下整顿马政,整训京营,治国以来没有哪样没有困难。陛下都如此,更何况微臣?”
“盐运司在户部的管理之下。你在户部这么些年,想必也憋了很久了。臣子敢上这样的奏疏不容易,朕要鼓励。好,那今日咱们君臣便花上些时间,听你把这个盐法,说清楚!”
顾佐听了这话心怀大畅!
这就是明君的风范!
日复一日的枯燥国政,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处理。就这一刻,顾佐不羡慕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臣,什么卫青、魏征……因为那些人所遇到的明君,他也一样遇到!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中、简政
开中盐法是最能体现明朝国力不断衰弱的一个具体事例,而且从中能体会到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越是深入,就越会发现在封建王朝这个框架内,所有的努力都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没有万世不变的完美制度。
因为明初几十年实行的开中盐法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参与各方的利益。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开中纳盐就是相对完美的一项制度,所以《明史》中有言: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但是到正德五年,所有的一切都大变样了。
首先,盐业自春秋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历朝历代都把盐法作为国政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政策之一。
因为盐业有两个特点。其一,食盐生产受产地所限相对集中,所以容易被控制;其二,食盐是人体必需品,所以利润丰厚。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人‘役财而骄又不佐国家之急’,这些商人从事的行业要么是煮盐、要么是冶铁。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面对北元残部的威胁,因其游牧的特性,在茫茫大漠之中难以寻找,所以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即便打跑了,过上几年蒙古人又会内迁‘驻牧’。
所以大明不得不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漫长国境线上驻扎重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供给。
然而粮食运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粮食不方便保存,容易变质,且路途非常遥远,主要产粮的关中、中原地区距离边境防线都有数百里至上千里,北方也没有河道进行水运,所以如果官方来运送这些粮食就是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朱元璋就在宋代“钞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开中法。
主要做法就是官府出榜召商,写明纳粮的地点与所获得的盐引,这叫“开中”;
随后盐商根据这些条件,自报纳粮数量,并根据要求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换得仓钞,这叫“报中”;
盐商持仓钞到盐运司等待兑换盐引。盐运司会对所有的凭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就将盐引交予盐商。盐商根据已获得的盐引到产盐的盐场支盐,这就叫“守支”。
支盐以后,这些盐要送至指定的批验所核验,核验无误以后就可以送到指定区域售卖。
这一套盐法的本质,是利用盐业的高收入来吸引商业力量完成本该属于政府的运输任务。
开中法施行以后,边境地区的粮食问题大为缓解,以至于出现“九边积谷为多、物多价贱”的局面。正统、成化年间明朝东部的辽东、西部的延绥和宁夏等地的粮价大约为4-5石/两。
这与内地的粮价几乎趋同。
可内地是产粮地,它的价格低是省去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在边境地区能有这样的粮价与开中法的成功不无关系。
于是大明的北方的军需得到解决,朝廷的压力骤减,商人也能够参与到盐的生意里,各方都有动力去维持这样一套制度。
再后来,商人根据自己在开中法中扮演的角色又开始分化为边商、内商和水商。
因为长途运输始终面对成本极高的问题。所以商人想出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能在边疆地区直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
所以明朝中前期开始出现了‘商屯’。他们用这些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将盐引卖给内商,直接获利,省去了后面再支盐、卖盐的流程。
内商也不愿意从事几千里的运输任务,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有盐引的边商手中购买盐引,然后到盐场支盐。
支取食盐以后,他们再分销给‘水商’,所谓水商就是沿着水路将食盐销售出去的群体。
而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有粮食,那就发盐引,至于是不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也没关系。
所以中前期边疆地区商屯大兴,《明史》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整体上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
当然,故事的后来肯定不是这样美好。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守支”,盐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欠条’,按照道理来说,商人拿到盐引守支,就可以取盐。
但在封建皇权下,皇帝本身会有克制不住的欲望,不断的去开出这个欠条。比如说整个国家一年产盐一百万引,但是京师里画出来的盐引,可能有两百万引。
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就有记载:当是时,商人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
当有盐引开始壅滞,不能按照规矩支盐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占窝”。
道理很简单,你手里有盐引,侯爷手里也有盐引,你说盐场给谁支盐?
这个时候商人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花银子去结交权贵和势要,这个行为就叫“买窝”。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盐法的败坏。
在微观层面,盐法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叫灶户,灶户负责生产食盐,相当于种地的农民。 ↑返回顶部↑
梅怀笑和梅怀颜两个姑娘家就这么被接到了皇宫里住。皇帝现在还没有后妃,所以西六宫有的是地方住,而她们被赐予的是永寿宫。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曾经短暂居住过这里。
面子上的东西要顾,所以她们进宫头一天,朱厚照就在批完奏疏之后出发去往永寿宫,临走前还叫刘瑾把自己吃的那些点心带上。
这大概是以前的习惯,见姑娘不要空着手。
皇帝驾临永寿宫,被划到永寿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在外面跪了一地。梅怀笑、梅怀颜两人竟然没有手忙脚乱。
就这,朱厚照就知道,肯定是进宫之前给梅可甲教导过。
“平身,都进屋吧。”
“谢陛下。”
两个姑娘款款起身,这是她们第二次见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到了屋里以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一人一边列在皇帝左右。
“你们谁是怀笑?”
时间久,他忘记了,而且这两人个头相仿,长得也有几分相似,衣服还穿得一样,他上哪儿记得住。
“妾身是怀笑。”她在右边,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鼻尖有一颗很淡很轻的痣。
妹妹是没有的。
她们两人都是异常鲜白的肤色,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梅可甲从西域购买回来,所以生得女儿都不像汉人那样脸平,而是非常的有立体感,而且个头也比一般汉人女性要大一些。
“那你就是怀颜了。”朱厚照头转向左边。
这样一望,姑娘大大的眼睛略有躲闪,脸上也有羞意,“回陛下的话,是的。”
“今天你们刚进宫,朕想着过来瞧一瞧,往后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吩咐他们去做。如果是想做、又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就来问一下朕。至于说如何与朕相处,你们自己多动动脑筋,总之一句话,听话、守规矩就好。”
怀笑和怀颜跪了下来,“妾身一定听从陛下吩咐。”
“都起来吧。”皇帝还伸手拉了她们一下,“不需要这样答一句话就跪。喔对了,朕还带了些点心,你们一起吃吧。”
“妾身谢过陛下。”
大约也因为是被教导过,所以礼节确实到位。
不过两个人这样僵硬得很,其实让朱厚照有些挠头,“那今天就先这样吧,朕还有些国事,你们自己先吃。”
于是两个人又到门口相送。
而皇帝回自己寝宫,反倒把秋云这些人搞得手忙脚乱。
秋云很是奇怪,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模样,“……陛下这……这怎么回来了?”
“朕不能回来吗?”
“奴婢哪敢这么说。就是蛮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打热水来,朕要泡脚。”
于是一帮人又赶紧端盆打水拿毛巾。
也许是相处时间长短的问题,其实秋云反而自然一些,又或者是这些年伺候他伺候惯了。摸准了他的性子之后,有些话秋云也就敢说。
她眯着月牙儿一般的眼睛,笑着说:“少女心思陛下想必不懂,去都去了,怎么不留在永寿宫?两位贵人可都是天仙儿一般的人呢。”
“不留不行么?”
秋云给他揉着腿,并说:“陛下要生皇子,不留怎么生皇子?”
朱厚照心里嘿嘿笑了下,“生皇子一定要留吗?留下来又怎么生?要不你教朕?”
秋云一愣,随后瞬间便红了脸。但她看到皇帝的笑容就知道不对,于是轻嗔了句,“陛下竟在使坏!”
“朕是觉得叫人家适应适应,循序渐进,也不必着急。明日你若是有空就先找她们说说话,这几日朕会很忙。”
“陛下放心,奴婢知道的。”
皇帝所说的很忙,是指朝廷最近在商讨正德元年的政务工作。
开海之后,皇帝没有在大的方面和大臣闹过不愉快,以他作为皇帝的作风和个性,只要没那些事,文臣是非常认可他的。
因为他勤勉、节俭、爱民而且相对听劝。
说听劝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朱厚照确实听劝。
譬如李东阳奏请过一个‘参随’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权贵和内臣会随意占用官军。这其实是不守规矩的体现,这个弊病从正统年间就出现。朱厚照了解清楚了以后全部准奏。
还有礼部尚书林瀚奏请过革除‘织造、斋醮’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所谓斋醮其实就是做法事,道观里的人。成化以后,传奉官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好这一口,然后给这些人都封个官当当。
像开海这样的大事,不是每天的日常,日常还是一些寻常政务居多,一般情况下,朱厚照了解清楚还是会同意的。
所以正德元年伊始,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直到朱厚照看到一封奏疏,写这封奏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户部侍郎顾佐。
看到之后,朱厚照也不声张,而是先找人把他带到宫里来,君臣二人单独奏对,为了避开宦官、侍从官等耳目,皇帝干脆了亭子里召见他。
顾佐大概也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到了皇帝面前也不像平时那般放松,老老实实的跪下,“微臣户部侍郎顾佐,参见陛下。”
朱厚照没有叫他起身,而是伸手从怀里掏出了那封奏疏,“顾礼卿,你能上这封奏疏,朕向你担保,大明朝的《名臣传》里必有你的大名。”
顾佐心头为震,“微臣不争此万世之名,微臣要争我大明万世的善政。”
“旁人说这话,朕不信。但你说,朕是信的。”朱厚照抬了抬手,“你先和朕说说,为什么要上此疏?”
顾佐似受了些鼓舞,振奋道:“因陛下是难得一遇的贤君明主,微臣相信,只要是真正利于国、利于民的善政,陛下无论如何也会施行。陛下整顿马政,整训京营,治国以来没有哪样没有困难。陛下都如此,更何况微臣?”
“盐运司在户部的管理之下。你在户部这么些年,想必也憋了很久了。臣子敢上这样的奏疏不容易,朕要鼓励。好,那今日咱们君臣便花上些时间,听你把这个盐法,说清楚!”
顾佐听了这话心怀大畅!
这就是明君的风范!
日复一日的枯燥国政,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处理。就这一刻,顾佐不羡慕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臣,什么卫青、魏征……因为那些人所遇到的明君,他也一样遇到!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中、简政
开中盐法是最能体现明朝国力不断衰弱的一个具体事例,而且从中能体会到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越是深入,就越会发现在封建王朝这个框架内,所有的努力都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没有万世不变的完美制度。
因为明初几十年实行的开中盐法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参与各方的利益。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开中纳盐就是相对完美的一项制度,所以《明史》中有言: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但是到正德五年,所有的一切都大变样了。
首先,盐业自春秋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历朝历代都把盐法作为国政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政策之一。
因为盐业有两个特点。其一,食盐生产受产地所限相对集中,所以容易被控制;其二,食盐是人体必需品,所以利润丰厚。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人‘役财而骄又不佐国家之急’,这些商人从事的行业要么是煮盐、要么是冶铁。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面对北元残部的威胁,因其游牧的特性,在茫茫大漠之中难以寻找,所以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即便打跑了,过上几年蒙古人又会内迁‘驻牧’。
所以大明不得不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漫长国境线上驻扎重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供给。
然而粮食运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粮食不方便保存,容易变质,且路途非常遥远,主要产粮的关中、中原地区距离边境防线都有数百里至上千里,北方也没有河道进行水运,所以如果官方来运送这些粮食就是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朱元璋就在宋代“钞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开中法。
主要做法就是官府出榜召商,写明纳粮的地点与所获得的盐引,这叫“开中”;
随后盐商根据这些条件,自报纳粮数量,并根据要求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换得仓钞,这叫“报中”;
盐商持仓钞到盐运司等待兑换盐引。盐运司会对所有的凭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就将盐引交予盐商。盐商根据已获得的盐引到产盐的盐场支盐,这就叫“守支”。
支盐以后,这些盐要送至指定的批验所核验,核验无误以后就可以送到指定区域售卖。
这一套盐法的本质,是利用盐业的高收入来吸引商业力量完成本该属于政府的运输任务。
开中法施行以后,边境地区的粮食问题大为缓解,以至于出现“九边积谷为多、物多价贱”的局面。正统、成化年间明朝东部的辽东、西部的延绥和宁夏等地的粮价大约为4-5石/两。
这与内地的粮价几乎趋同。
可内地是产粮地,它的价格低是省去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在边境地区能有这样的粮价与开中法的成功不无关系。
于是大明的北方的军需得到解决,朝廷的压力骤减,商人也能够参与到盐的生意里,各方都有动力去维持这样一套制度。
再后来,商人根据自己在开中法中扮演的角色又开始分化为边商、内商和水商。
因为长途运输始终面对成本极高的问题。所以商人想出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能在边疆地区直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
所以明朝中前期开始出现了‘商屯’。他们用这些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将盐引卖给内商,直接获利,省去了后面再支盐、卖盐的流程。
内商也不愿意从事几千里的运输任务,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有盐引的边商手中购买盐引,然后到盐场支盐。
支取食盐以后,他们再分销给‘水商’,所谓水商就是沿着水路将食盐销售出去的群体。
而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有粮食,那就发盐引,至于是不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也没关系。
所以中前期边疆地区商屯大兴,《明史》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整体上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
当然,故事的后来肯定不是这样美好。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守支”,盐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欠条’,按照道理来说,商人拿到盐引守支,就可以取盐。
但在封建皇权下,皇帝本身会有克制不住的欲望,不断的去开出这个欠条。比如说整个国家一年产盐一百万引,但是京师里画出来的盐引,可能有两百万引。
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就有记载:当是时,商人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
当有盐引开始壅滞,不能按照规矩支盐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占窝”。
道理很简单,你手里有盐引,侯爷手里也有盐引,你说盐场给谁支盐?
这个时候商人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花银子去结交权贵和势要,这个行为就叫“买窝”。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盐法的败坏。
在微观层面,盐法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叫灶户,灶户负责生产食盐,相当于种地的农民。 ↑返回顶部↑
这样的话,
梅怀笑和梅怀颜两个姑娘家就这么被接到了皇宫里住。皇帝现在还没有后妃,所以西六宫有的是地方住,而她们被赐予的是永寿宫。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曾经短暂居住过这里。
面子上的东西要顾,所以她们进宫头一天,朱厚照就在批完奏疏之后出发去往永寿宫,临走前还叫刘瑾把自己吃的那些点心带上。
这大概是以前的习惯,见姑娘不要空着手。
皇帝驾临永寿宫,被划到永寿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在外面跪了一地。梅怀笑、梅怀颜两人竟然没有手忙脚乱。
就这,朱厚照就知道,肯定是进宫之前给梅可甲教导过。
“平身,都进屋吧。”
“谢陛下。”
两个姑娘款款起身,这是她们第二次见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到了屋里以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一人一边列在皇帝左右。
“你们谁是怀笑?”
时间久,他忘记了,而且这两人个头相仿,长得也有几分相似,衣服还穿得一样,他上哪儿记得住。
“妾身是怀笑。”她在右边,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鼻尖有一颗很淡很轻的痣。
妹妹是没有的。
她们两人都是异常鲜白的肤色,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梅可甲从西域购买回来,所以生得女儿都不像汉人那样脸平,而是非常的有立体感,而且个头也比一般汉人女性要大一些。
“那你就是怀颜了。”朱厚照头转向左边。
这样一望,姑娘大大的眼睛略有躲闪,脸上也有羞意,“回陛下的话,是的。”
“今天你们刚进宫,朕想着过来瞧一瞧,往后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吩咐他们去做。如果是想做、又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就来问一下朕。至于说如何与朕相处,你们自己多动动脑筋,总之一句话,听话、守规矩就好。”
怀笑和怀颜跪了下来,“妾身一定听从陛下吩咐。”
“都起来吧。”皇帝还伸手拉了她们一下,“不需要这样答一句话就跪。喔对了,朕还带了些点心,你们一起吃吧。”
“妾身谢过陛下。”
大约也因为是被教导过,所以礼节确实到位。
不过两个人这样僵硬得很,其实让朱厚照有些挠头,“那今天就先这样吧,朕还有些国事,你们自己先吃。”
于是两个人又到门口相送。
而皇帝回自己寝宫,反倒把秋云这些人搞得手忙脚乱。
秋云很是奇怪,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模样,“……陛下这……这怎么回来了?”
“朕不能回来吗?”
“奴婢哪敢这么说。就是蛮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打热水来,朕要泡脚。”
于是一帮人又赶紧端盆打水拿毛巾。
也许是相处时间长短的问题,其实秋云反而自然一些,又或者是这些年伺候他伺候惯了。摸准了他的性子之后,有些话秋云也就敢说。
她眯着月牙儿一般的眼睛,笑着说:“少女心思陛下想必不懂,去都去了,怎么不留在永寿宫?两位贵人可都是天仙儿一般的人呢。”
“不留不行么?”
秋云给他揉着腿,并说:“陛下要生皇子,不留怎么生皇子?”
朱厚照心里嘿嘿笑了下,“生皇子一定要留吗?留下来又怎么生?要不你教朕?”
秋云一愣,随后瞬间便红了脸。但她看到皇帝的笑容就知道不对,于是轻嗔了句,“陛下竟在使坏!”
“朕是觉得叫人家适应适应,循序渐进,也不必着急。明日你若是有空就先找她们说说话,这几日朕会很忙。”
“陛下放心,奴婢知道的。”
皇帝所说的很忙,是指朝廷最近在商讨正德元年的政务工作。
开海之后,皇帝没有在大的方面和大臣闹过不愉快,以他作为皇帝的作风和个性,只要没那些事,文臣是非常认可他的。
因为他勤勉、节俭、爱民而且相对听劝。
说听劝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朱厚照确实听劝。
譬如李东阳奏请过一个‘参随’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权贵和内臣会随意占用官军。这其实是不守规矩的体现,这个弊病从正统年间就出现。朱厚照了解清楚了以后全部准奏。
还有礼部尚书林瀚奏请过革除‘织造、斋醮’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所谓斋醮其实就是做法事,道观里的人。成化以后,传奉官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好这一口,然后给这些人都封个官当当。
像开海这样的大事,不是每天的日常,日常还是一些寻常政务居多,一般情况下,朱厚照了解清楚还是会同意的。
所以正德元年伊始,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直到朱厚照看到一封奏疏,写这封奏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户部侍郎顾佐。
看到之后,朱厚照也不声张,而是先找人把他带到宫里来,君臣二人单独奏对,为了避开宦官、侍从官等耳目,皇帝干脆了亭子里召见他。
顾佐大概也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到了皇帝面前也不像平时那般放松,老老实实的跪下,“微臣户部侍郎顾佐,参见陛下。”
朱厚照没有叫他起身,而是伸手从怀里掏出了那封奏疏,“顾礼卿,你能上这封奏疏,朕向你担保,大明朝的《名臣传》里必有你的大名。”
顾佐心头为震,“微臣不争此万世之名,微臣要争我大明万世的善政。”
“旁人说这话,朕不信。但你说,朕是信的。”朱厚照抬了抬手,“你先和朕说说,为什么要上此疏?”
顾佐似受了些鼓舞,振奋道:“因陛下是难得一遇的贤君明主,微臣相信,只要是真正利于国、利于民的善政,陛下无论如何也会施行。陛下整顿马政,整训京营,治国以来没有哪样没有困难。陛下都如此,更何况微臣?”
“盐运司在户部的管理之下。你在户部这么些年,想必也憋了很久了。臣子敢上这样的奏疏不容易,朕要鼓励。好,那今日咱们君臣便花上些时间,听你把这个盐法,说清楚!”
顾佐听了这话心怀大畅!
这就是明君的风范!
日复一日的枯燥国政,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处理。就这一刻,顾佐不羡慕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臣,什么卫青、魏征……因为那些人所遇到的明君,他也一样遇到!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中、简政
开中盐法是最能体现明朝国力不断衰弱的一个具体事例,而且从中能体会到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越是深入,就越会发现在封建王朝这个框架内,所有的努力都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没有万世不变的完美制度。
因为明初几十年实行的开中盐法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参与各方的利益。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开中纳盐就是相对完美的一项制度,所以《明史》中有言: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但是到正德五年,所有的一切都大变样了。
首先,盐业自春秋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历朝历代都把盐法作为国政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政策之一。
因为盐业有两个特点。其一,食盐生产受产地所限相对集中,所以容易被控制;其二,食盐是人体必需品,所以利润丰厚。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人‘役财而骄又不佐国家之急’,这些商人从事的行业要么是煮盐、要么是冶铁。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面对北元残部的威胁,因其游牧的特性,在茫茫大漠之中难以寻找,所以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即便打跑了,过上几年蒙古人又会内迁‘驻牧’。
所以大明不得不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漫长国境线上驻扎重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供给。
然而粮食运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粮食不方便保存,容易变质,且路途非常遥远,主要产粮的关中、中原地区距离边境防线都有数百里至上千里,北方也没有河道进行水运,所以如果官方来运送这些粮食就是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朱元璋就在宋代“钞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开中法。
主要做法就是官府出榜召商,写明纳粮的地点与所获得的盐引,这叫“开中”;
随后盐商根据这些条件,自报纳粮数量,并根据要求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换得仓钞,这叫“报中”;
盐商持仓钞到盐运司等待兑换盐引。盐运司会对所有的凭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就将盐引交予盐商。盐商根据已获得的盐引到产盐的盐场支盐,这就叫“守支”。
支盐以后,这些盐要送至指定的批验所核验,核验无误以后就可以送到指定区域售卖。
这一套盐法的本质,是利用盐业的高收入来吸引商业力量完成本该属于政府的运输任务。
开中法施行以后,边境地区的粮食问题大为缓解,以至于出现“九边积谷为多、物多价贱”的局面。正统、成化年间明朝东部的辽东、西部的延绥和宁夏等地的粮价大约为4-5石/两。
这与内地的粮价几乎趋同。
可内地是产粮地,它的价格低是省去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在边境地区能有这样的粮价与开中法的成功不无关系。
于是大明的北方的军需得到解决,朝廷的压力骤减,商人也能够参与到盐的生意里,各方都有动力去维持这样一套制度。
再后来,商人根据自己在开中法中扮演的角色又开始分化为边商、内商和水商。
因为长途运输始终面对成本极高的问题。所以商人想出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能在边疆地区直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
所以明朝中前期开始出现了‘商屯’。他们用这些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将盐引卖给内商,直接获利,省去了后面再支盐、卖盐的流程。
内商也不愿意从事几千里的运输任务,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有盐引的边商手中购买盐引,然后到盐场支盐。
支取食盐以后,他们再分销给‘水商’,所谓水商就是沿着水路将食盐销售出去的群体。
而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有粮食,那就发盐引,至于是不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也没关系。
所以中前期边疆地区商屯大兴,《明史》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整体上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
当然,故事的后来肯定不是这样美好。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守支”,盐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欠条’,按照道理来说,商人拿到盐引守支,就可以取盐。
但在封建皇权下,皇帝本身会有克制不住的欲望,不断的去开出这个欠条。比如说整个国家一年产盐一百万引,但是京师里画出来的盐引,可能有两百万引。
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就有记载:当是时,商人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
当有盐引开始壅滞,不能按照规矩支盐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占窝”。
道理很简单,你手里有盐引,侯爷手里也有盐引,你说盐场给谁支盐?
这个时候商人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花银子去结交权贵和势要,这个行为就叫“买窝”。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盐法的败坏。
在微观层面,盐法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叫灶户,灶户负责生产食盐,相当于种地的农民。
梅怀笑和梅怀颜两个姑娘家就这么被接到了皇宫里住。皇帝现在还没有后妃,所以西六宫有的是地方住,而她们被赐予的是永寿宫。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曾经短暂居住过这里。
面子上的东西要顾,所以她们进宫头一天,朱厚照就在批完奏疏之后出发去往永寿宫,临走前还叫刘瑾把自己吃的那些点心带上。
这大概是以前的习惯,见姑娘不要空着手。
皇帝驾临永寿宫,被划到永寿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在外面跪了一地。梅怀笑、梅怀颜两人竟然没有手忙脚乱。
就这,朱厚照就知道,肯定是进宫之前给梅可甲教导过。
“平身,都进屋吧。”
“谢陛下。”
两个姑娘款款起身,这是她们第二次见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到了屋里以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一人一边列在皇帝左右。
“你们谁是怀笑?”
时间久,他忘记了,而且这两人个头相仿,长得也有几分相似,衣服还穿得一样,他上哪儿记得住。
“妾身是怀笑。”她在右边,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鼻尖有一颗很淡很轻的痣。
妹妹是没有的。
她们两人都是异常鲜白的肤色,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梅可甲从西域购买回来,所以生得女儿都不像汉人那样脸平,而是非常的有立体感,而且个头也比一般汉人女性要大一些。
“那你就是怀颜了。”朱厚照头转向左边。
这样一望,姑娘大大的眼睛略有躲闪,脸上也有羞意,“回陛下的话,是的。”
“今天你们刚进宫,朕想着过来瞧一瞧,往后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吩咐他们去做。如果是想做、又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就来问一下朕。至于说如何与朕相处,你们自己多动动脑筋,总之一句话,听话、守规矩就好。”
怀笑和怀颜跪了下来,“妾身一定听从陛下吩咐。”
“都起来吧。”皇帝还伸手拉了她们一下,“不需要这样答一句话就跪。喔对了,朕还带了些点心,你们一起吃吧。”
“妾身谢过陛下。”
大约也因为是被教导过,所以礼节确实到位。
不过两个人这样僵硬得很,其实让朱厚照有些挠头,“那今天就先这样吧,朕还有些国事,你们自己先吃。”
于是两个人又到门口相送。
而皇帝回自己寝宫,反倒把秋云这些人搞得手忙脚乱。
秋云很是奇怪,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模样,“……陛下这……这怎么回来了?”
“朕不能回来吗?”
“奴婢哪敢这么说。就是蛮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打热水来,朕要泡脚。”
于是一帮人又赶紧端盆打水拿毛巾。
也许是相处时间长短的问题,其实秋云反而自然一些,又或者是这些年伺候他伺候惯了。摸准了他的性子之后,有些话秋云也就敢说。
她眯着月牙儿一般的眼睛,笑着说:“少女心思陛下想必不懂,去都去了,怎么不留在永寿宫?两位贵人可都是天仙儿一般的人呢。”
“不留不行么?”
秋云给他揉着腿,并说:“陛下要生皇子,不留怎么生皇子?”
朱厚照心里嘿嘿笑了下,“生皇子一定要留吗?留下来又怎么生?要不你教朕?”
秋云一愣,随后瞬间便红了脸。但她看到皇帝的笑容就知道不对,于是轻嗔了句,“陛下竟在使坏!”
“朕是觉得叫人家适应适应,循序渐进,也不必着急。明日你若是有空就先找她们说说话,这几日朕会很忙。”
“陛下放心,奴婢知道的。”
皇帝所说的很忙,是指朝廷最近在商讨正德元年的政务工作。
开海之后,皇帝没有在大的方面和大臣闹过不愉快,以他作为皇帝的作风和个性,只要没那些事,文臣是非常认可他的。
因为他勤勉、节俭、爱民而且相对听劝。
说听劝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朱厚照确实听劝。
譬如李东阳奏请过一个‘参随’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权贵和内臣会随意占用官军。这其实是不守规矩的体现,这个弊病从正统年间就出现。朱厚照了解清楚了以后全部准奏。
还有礼部尚书林瀚奏请过革除‘织造、斋醮’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所谓斋醮其实就是做法事,道观里的人。成化以后,传奉官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好这一口,然后给这些人都封个官当当。
像开海这样的大事,不是每天的日常,日常还是一些寻常政务居多,一般情况下,朱厚照了解清楚还是会同意的。
所以正德元年伊始,朝堂之上君臣和睦。
直到朱厚照看到一封奏疏,写这封奏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户部侍郎顾佐。
看到之后,朱厚照也不声张,而是先找人把他带到宫里来,君臣二人单独奏对,为了避开宦官、侍从官等耳目,皇帝干脆了亭子里召见他。
顾佐大概也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到了皇帝面前也不像平时那般放松,老老实实的跪下,“微臣户部侍郎顾佐,参见陛下。”
朱厚照没有叫他起身,而是伸手从怀里掏出了那封奏疏,“顾礼卿,你能上这封奏疏,朕向你担保,大明朝的《名臣传》里必有你的大名。”
顾佐心头为震,“微臣不争此万世之名,微臣要争我大明万世的善政。”
“旁人说这话,朕不信。但你说,朕是信的。”朱厚照抬了抬手,“你先和朕说说,为什么要上此疏?”
顾佐似受了些鼓舞,振奋道:“因陛下是难得一遇的贤君明主,微臣相信,只要是真正利于国、利于民的善政,陛下无论如何也会施行。陛下整顿马政,整训京营,治国以来没有哪样没有困难。陛下都如此,更何况微臣?”
“盐运司在户部的管理之下。你在户部这么些年,想必也憋了很久了。臣子敢上这样的奏疏不容易,朕要鼓励。好,那今日咱们君臣便花上些时间,听你把这个盐法,说清楚!”
顾佐听了这话心怀大畅!
这就是明君的风范!
日复一日的枯燥国政,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处理。就这一刻,顾佐不羡慕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臣,什么卫青、魏征……因为那些人所遇到的明君,他也一样遇到!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中、简政
开中盐法是最能体现明朝国力不断衰弱的一个具体事例,而且从中能体会到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越是深入,就越会发现在封建王朝这个框架内,所有的努力都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没有万世不变的完美制度。
因为明初几十年实行的开中盐法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参与各方的利益。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开中纳盐就是相对完美的一项制度,所以《明史》中有言: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但是到正德五年,所有的一切都大变样了。
首先,盐业自春秋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历朝历代都把盐法作为国政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政策之一。
因为盐业有两个特点。其一,食盐生产受产地所限相对集中,所以容易被控制;其二,食盐是人体必需品,所以利润丰厚。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人‘役财而骄又不佐国家之急’,这些商人从事的行业要么是煮盐、要么是冶铁。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面对北元残部的威胁,因其游牧的特性,在茫茫大漠之中难以寻找,所以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即便打跑了,过上几年蒙古人又会内迁‘驻牧’。
所以大明不得不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漫长国境线上驻扎重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供给。
然而粮食运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粮食不方便保存,容易变质,且路途非常遥远,主要产粮的关中、中原地区距离边境防线都有数百里至上千里,北方也没有河道进行水运,所以如果官方来运送这些粮食就是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朱元璋就在宋代“钞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开中法。
主要做法就是官府出榜召商,写明纳粮的地点与所获得的盐引,这叫“开中”;
随后盐商根据这些条件,自报纳粮数量,并根据要求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换得仓钞,这叫“报中”;
盐商持仓钞到盐运司等待兑换盐引。盐运司会对所有的凭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就将盐引交予盐商。盐商根据已获得的盐引到产盐的盐场支盐,这就叫“守支”。
支盐以后,这些盐要送至指定的批验所核验,核验无误以后就可以送到指定区域售卖。
这一套盐法的本质,是利用盐业的高收入来吸引商业力量完成本该属于政府的运输任务。
开中法施行以后,边境地区的粮食问题大为缓解,以至于出现“九边积谷为多、物多价贱”的局面。正统、成化年间明朝东部的辽东、西部的延绥和宁夏等地的粮价大约为4-5石/两。
这与内地的粮价几乎趋同。
可内地是产粮地,它的价格低是省去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在边境地区能有这样的粮价与开中法的成功不无关系。
于是大明的北方的军需得到解决,朝廷的压力骤减,商人也能够参与到盐的生意里,各方都有动力去维持这样一套制度。
再后来,商人根据自己在开中法中扮演的角色又开始分化为边商、内商和水商。
因为长途运输始终面对成本极高的问题。所以商人想出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能在边疆地区直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
所以明朝中前期开始出现了‘商屯’。他们用这些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将盐引卖给内商,直接获利,省去了后面再支盐、卖盐的流程。
内商也不愿意从事几千里的运输任务,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有盐引的边商手中购买盐引,然后到盐场支盐。
支取食盐以后,他们再分销给‘水商’,所谓水商就是沿着水路将食盐销售出去的群体。
而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有粮食,那就发盐引,至于是不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也没关系。
所以中前期边疆地区商屯大兴,《明史》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整体上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
当然,故事的后来肯定不是这样美好。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守支”,盐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欠条’,按照道理来说,商人拿到盐引守支,就可以取盐。
但在封建皇权下,皇帝本身会有克制不住的欲望,不断的去开出这个欠条。比如说整个国家一年产盐一百万引,但是京师里画出来的盐引,可能有两百万引。
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就有记载:当是时,商人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
当有盐引开始壅滞,不能按照规矩支盐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占窝”。
道理很简单,你手里有盐引,侯爷手里也有盐引,你说盐场给谁支盐?
这个时候商人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花银子去结交权贵和势要,这个行为就叫“买窝”。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盐法的败坏。
在微观层面,盐法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叫灶户,灶户负责生产食盐,相当于种地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