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3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不要入库。”
    众人抬头,不理解皇帝的话,盐引就是钱,钱还不入库?
    哪想到皇帝说:“盐课之案刚刚开始,什么人涉及贩卖私盐,什么人不涉及,这事儿还未有定论。涉及的,便不是退还盐引这点事。不涉及的,户部还是照常将盐引还给他们。这些盐引大部分都是先帝所赐,而先帝赏赐,必有缘由。再说,朕不缺这点银子,也断然没有送了人还收回来的道理。”
    “英国公。”
    “臣在。”
    “你不要多想,朕信任你。只是这道理,要讲清楚的。”
    “是,陛下处置极为妥当。”
    “永康侯和南宁伯的案子怎么说?”
    事涉勋贵,要怎么定,的确要他这个皇帝开口。
    “回陛下。”韩文将案卷捧在手里,并说:“永康侯已招认其通过占窝、卖窝等方式操弄盐课以及贩卖私盐等罪状,案卷上他署了名,画了押,请圣上过目!”
    刘瑾将其接过来,捧到皇帝的面前。只不过皇帝没有立即打开看。
    “南宁伯呢?”
    韩文又拿出一个案卷,“亦是如此。还有户部山东司郎中、主事等一干官员四人,他们皆已伏法。另外,永康侯一直乞求,想要见陛下一面。”
    “他们都涉及贩卖私盐?”
    “不错。这几人是臣等几人一同审理,英国公和闵尚书等人皆可为证。”
    朱厚照摆摆手,让刘瑾往一旁靠,“那案卷朕就不看了。怎么处置圣旨都已经写好的。”
    皇帝这样说,众人都有些没想到。
    看都不看,这是什么意思?
    “那永康侯……”
    “不见。”朱厚照跟他不熟。
    盐课这件事,
    他是一定要硬查到底了。
    一来他对朝局的掌控已经允许他做这件事,现在可不是几年前。
    二来明朝中后期的盐课岁入都在两百万两以上。
    这还是带有那么多问题的情况下。
    若是仔细整顿,旁的不说,翻个倍总该是可以的。
    而他提前筹谋几年,放个梅可甲在浙江,一年又能有多少银子?一般的时候八十万,好的时候一百万。
    这就是四五个梅可甲,上哪儿找去。
    所以无论如何,朱厚照也不会轻易就给忽悠过去。
    这开头第一刀斩永康侯,也是断断不能改的。
    皇帝要杀人,没有那么多的困难,所谓的侵犯这些人利益……侵犯又怎样,起兵造反吗?
    “……陛下,”英国公抬手,“永康侯和南宁伯损朝廷而肥己身,确实不可饶恕,只不过徐、毛两位祖上于国有大功,其爵位,能否从其后人之中择一承袭?以彰显陛下的宽宏仁德!”
    这件事英国公是有动机去做的,除爵的条件越苛刻,对他们来说越好。
    朱厚照略作思量,“英国公,朕原也想过留着他们的爵位。但仔细想来,一个挖朝廷墙角的人,他们自身真的觉得自己是与皇室同命运的勋贵吗?朕在为国库入不敷出、指望着盐课能多些岁入时,他们又在干什么?!”
    第三百六十八章 软一点都不行
    皇帝要除勋臣爵位,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
    而朱厚照之所以要这么做的理由,也不止先前所述的那一条。
    除那之外,他还知道盐课关乎到的银子实在是大,清理其中的弊端也不是说说就能够办到的。所以不能够有一点软,
    因为他这里软了,就会给直接执行的人以很大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自己抓的人是不是对的,他们会想也许皇帝的决心没到、最后又放了,
    到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办呢?
    这些人都是这个侯、那个伯的,找他们的茬还不容易,皇帝忙的很,又不能天天都给他们撑腰。
    这就是那句话:‘软一点都搞不成’!
    所以即便是英国公开口,朱厚照也不能够答应。
    感性上,他厌恶这些贩卖私盐的人,理性上,也不能够轻易放过他们。
    只不过这些理由,有的能说出口,有的不能说出口,他的臣子们也不一定全都可以理解,也许从此就会对他有些微辞,
    几百年后,他朱厚照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就当下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一点,反正总归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他只在乎,这些人有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办妥。
    英国公资格老、地位高,好不容易开一次口结果给皇帝当面拒绝,他也觉得难受。
    当年弘治皇帝性格宽仁,很多时候都很好讲话。现在只能说……一切都已变了。
    心中这样想着,他也开始追忆起了先帝,随后就有忍不住的酸楚涌上心头,以至于慢慢抽泣、流下泪来。
    一个老头儿这样在他面前落泪,
    搞的朱厚照很莫名,
    “英国公,你哭什么?!”
    “回陛下的话。微臣是想先……”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觉得不对,背后惊出一身冷汗,真要说想先帝,今天他就别想安稳出了乾清宫。
    “……想……想到先辈,当年的永康侯徐忠若是知道后人如此颟顸糊涂,必定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朱厚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慢慢靠近他,“朕听说,人老了以后总是会感怀过往。英国公是否如此?”
    英国公忽然感觉很害怕。
    他在朝堂沉浮几十年,自然听得懂皇帝的意思,这话是说他老了!
    “老臣君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治罪,再治你的罪,你岂不是更加觉得朕没有人情味。”
    “老臣不敢!”
    皇帝君威日重,讲这种话确实令人害怕。
    朱厚照摆摆手,“都下去吧。”
    “是,臣等告退!”
    等他们都退了两步以后,朱厚照想到了什么,“英国公。”
    “老臣在。”
    “宫里的人都知道朕的性格,朕猜你也是清楚的。不过为了让你明白,朕再说一次。其实也简单,平日的小节或是偶有过错朕都是宽容的,只是关乎江山、百姓的大事,你万万不能犯糊涂。”
    “老臣明白。”
    朱厚照拿了个奏疏,低下头阅看,同时说了最后一句话,
    “记得。不要利用你国公的身份去影响盐课审理。”
    英国公分外惶恐。
    他只是替永康侯讲了一句情,没想到却拨动了皇帝暗暗的怒火。
    而英国公的努力都收效不佳,那么朝廷上上下下又能够指望谁?
    锦衣卫去了扬州清理两淮盐,之后也必定会清理两浙、长芦、山东之盐。
    到那个时候又怎么跑得了?
    过了两日,朱厚照去往永寿宫,到了宫门处便闻到了淡淡的烟味,他觉得奇怪,结果拐进去赫然发现,有一太监穿了件道袍,用炉子点了香,竟然在施法!
    周围太监、宫女跪得颇为虔诚,怀颜和怀笑则分坐左右,闭上眼睛,像是在感应天地。
    一个太监,摇身一变成神仙了!
    朱厚照懵了,这件事实在叫他震惊,以至于盛怒之下竟然异常冷静了下来。
    或许是他允许永康长公主带着她们求神拜佛,所以旁人便都默认这样也是可以的。
    毕竟宪庙、孝庙也都曾召一些方士入宫。
    宫里许多老人关于这点的记忆也还在。
    就是怀颜和怀笑看到他来的时候,也不因自己所做的事而特别惊恐,反倒是很自然的起身给他见礼,说:“臣妾拜见陛下。”
    那做法事的公公一脸富态,两只耳朵的耳垂的确肥大,看着像弥勒佛。
    此时也装模作样的拜他,“臣见过陛下。”
    朱厚照脑子停顿了好一会儿,最后忍不住气得笑起来,
    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怪自己’,搞什么封建迷信的这一套,权力这种东西,多少人上瘾,你露一点儿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变着法子盯住。
    “朕倒不知道,宫里的内侍竟然还藏着道长。谁弄来的?”
    怀笑一看皇帝似乎情绪不对,便急忙禀报,“陛下息怒,永寿宫的下人们是见臣妾近来拜神求子,便说起了宫里内书堂有位万参元道长,法术高深,能通神明。于是臣妾便请了道长来此施法。”
    这位道长因为富态,面皮又白嫩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的气质,“陛下,有礼了。”
    朱厚照想到永康长公主和他说的话,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所以他暂时按下怒火,眯着眼睛问:“万道长,你法术这么高深,应该知道朕这两位贵人要如何才能为朕生下皇子吧?”
    “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陛下的问题臣自然也知晓。两位贵人诞下皇子的症结其实不在她们,而在皇上。”
    “此话怎讲?”
    “皇上欲为我朝延香续火,此乃人伦之情。天下子民万兆,也都想尽享人伦,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近来怒火攻心,轻言重刑,殊不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老家伙说得道士有模有样,哪里皇帝听他讲每一个字词都越发恼火,一听他往‘轻言重刑’这种话上忽悠,便再也忍不住。 ↑返回顶部↑
    “先不要入库。”
    众人抬头,不理解皇帝的话,盐引就是钱,钱还不入库?
    哪想到皇帝说:“盐课之案刚刚开始,什么人涉及贩卖私盐,什么人不涉及,这事儿还未有定论。涉及的,便不是退还盐引这点事。不涉及的,户部还是照常将盐引还给他们。这些盐引大部分都是先帝所赐,而先帝赏赐,必有缘由。再说,朕不缺这点银子,也断然没有送了人还收回来的道理。”
    “英国公。”
    “臣在。”
    “你不要多想,朕信任你。只是这道理,要讲清楚的。”
    “是,陛下处置极为妥当。”
    “永康侯和南宁伯的案子怎么说?”
    事涉勋贵,要怎么定,的确要他这个皇帝开口。
    “回陛下。”韩文将案卷捧在手里,并说:“永康侯已招认其通过占窝、卖窝等方式操弄盐课以及贩卖私盐等罪状,案卷上他署了名,画了押,请圣上过目!”
    刘瑾将其接过来,捧到皇帝的面前。只不过皇帝没有立即打开看。
    “南宁伯呢?”
    韩文又拿出一个案卷,“亦是如此。还有户部山东司郎中、主事等一干官员四人,他们皆已伏法。另外,永康侯一直乞求,想要见陛下一面。”
    “他们都涉及贩卖私盐?”
    “不错。这几人是臣等几人一同审理,英国公和闵尚书等人皆可为证。”
    朱厚照摆摆手,让刘瑾往一旁靠,“那案卷朕就不看了。怎么处置圣旨都已经写好的。”
    皇帝这样说,众人都有些没想到。
    看都不看,这是什么意思?
    “那永康侯……”
    “不见。”朱厚照跟他不熟。
    盐课这件事,
    他是一定要硬查到底了。
    一来他对朝局的掌控已经允许他做这件事,现在可不是几年前。
    二来明朝中后期的盐课岁入都在两百万两以上。
    这还是带有那么多问题的情况下。
    若是仔细整顿,旁的不说,翻个倍总该是可以的。
    而他提前筹谋几年,放个梅可甲在浙江,一年又能有多少银子?一般的时候八十万,好的时候一百万。
    这就是四五个梅可甲,上哪儿找去。
    所以无论如何,朱厚照也不会轻易就给忽悠过去。
    这开头第一刀斩永康侯,也是断断不能改的。
    皇帝要杀人,没有那么多的困难,所谓的侵犯这些人利益……侵犯又怎样,起兵造反吗?
    “……陛下,”英国公抬手,“永康侯和南宁伯损朝廷而肥己身,确实不可饶恕,只不过徐、毛两位祖上于国有大功,其爵位,能否从其后人之中择一承袭?以彰显陛下的宽宏仁德!”
    这件事英国公是有动机去做的,除爵的条件越苛刻,对他们来说越好。
    朱厚照略作思量,“英国公,朕原也想过留着他们的爵位。但仔细想来,一个挖朝廷墙角的人,他们自身真的觉得自己是与皇室同命运的勋贵吗?朕在为国库入不敷出、指望着盐课能多些岁入时,他们又在干什么?!”
    第三百六十八章 软一点都不行
    皇帝要除勋臣爵位,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
    而朱厚照之所以要这么做的理由,也不止先前所述的那一条。
    除那之外,他还知道盐课关乎到的银子实在是大,清理其中的弊端也不是说说就能够办到的。所以不能够有一点软,
    因为他这里软了,就会给直接执行的人以很大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自己抓的人是不是对的,他们会想也许皇帝的决心没到、最后又放了,
    到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办呢?
    这些人都是这个侯、那个伯的,找他们的茬还不容易,皇帝忙的很,又不能天天都给他们撑腰。
    这就是那句话:‘软一点都搞不成’!
    所以即便是英国公开口,朱厚照也不能够答应。
    感性上,他厌恶这些贩卖私盐的人,理性上,也不能够轻易放过他们。
    只不过这些理由,有的能说出口,有的不能说出口,他的臣子们也不一定全都可以理解,也许从此就会对他有些微辞,
    几百年后,他朱厚照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就当下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一点,反正总归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他只在乎,这些人有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办妥。
    英国公资格老、地位高,好不容易开一次口结果给皇帝当面拒绝,他也觉得难受。
    当年弘治皇帝性格宽仁,很多时候都很好讲话。现在只能说……一切都已变了。
    心中这样想着,他也开始追忆起了先帝,随后就有忍不住的酸楚涌上心头,以至于慢慢抽泣、流下泪来。
    一个老头儿这样在他面前落泪,
    搞的朱厚照很莫名,
    “英国公,你哭什么?!”
    “回陛下的话。微臣是想先……”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觉得不对,背后惊出一身冷汗,真要说想先帝,今天他就别想安稳出了乾清宫。
    “……想……想到先辈,当年的永康侯徐忠若是知道后人如此颟顸糊涂,必定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朱厚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慢慢靠近他,“朕听说,人老了以后总是会感怀过往。英国公是否如此?”
    英国公忽然感觉很害怕。
    他在朝堂沉浮几十年,自然听得懂皇帝的意思,这话是说他老了!
    “老臣君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治罪,再治你的罪,你岂不是更加觉得朕没有人情味。”
    “老臣不敢!”
    皇帝君威日重,讲这种话确实令人害怕。
    朱厚照摆摆手,“都下去吧。”
    “是,臣等告退!”
    等他们都退了两步以后,朱厚照想到了什么,“英国公。”
    “老臣在。”
    “宫里的人都知道朕的性格,朕猜你也是清楚的。不过为了让你明白,朕再说一次。其实也简单,平日的小节或是偶有过错朕都是宽容的,只是关乎江山、百姓的大事,你万万不能犯糊涂。”
    “老臣明白。”
    朱厚照拿了个奏疏,低下头阅看,同时说了最后一句话,
    “记得。不要利用你国公的身份去影响盐课审理。”
    英国公分外惶恐。
    他只是替永康侯讲了一句情,没想到却拨动了皇帝暗暗的怒火。
    而英国公的努力都收效不佳,那么朝廷上上下下又能够指望谁?
    锦衣卫去了扬州清理两淮盐,之后也必定会清理两浙、长芦、山东之盐。
    到那个时候又怎么跑得了?
    过了两日,朱厚照去往永寿宫,到了宫门处便闻到了淡淡的烟味,他觉得奇怪,结果拐进去赫然发现,有一太监穿了件道袍,用炉子点了香,竟然在施法!
    周围太监、宫女跪得颇为虔诚,怀颜和怀笑则分坐左右,闭上眼睛,像是在感应天地。
    一个太监,摇身一变成神仙了!
    朱厚照懵了,这件事实在叫他震惊,以至于盛怒之下竟然异常冷静了下来。
    或许是他允许永康长公主带着她们求神拜佛,所以旁人便都默认这样也是可以的。
    毕竟宪庙、孝庙也都曾召一些方士入宫。
    宫里许多老人关于这点的记忆也还在。
    就是怀颜和怀笑看到他来的时候,也不因自己所做的事而特别惊恐,反倒是很自然的起身给他见礼,说:“臣妾拜见陛下。”
    那做法事的公公一脸富态,两只耳朵的耳垂的确肥大,看着像弥勒佛。
    此时也装模作样的拜他,“臣见过陛下。”
    朱厚照脑子停顿了好一会儿,最后忍不住气得笑起来,
    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怪自己’,搞什么封建迷信的这一套,权力这种东西,多少人上瘾,你露一点儿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变着法子盯住。
    “朕倒不知道,宫里的内侍竟然还藏着道长。谁弄来的?”
    怀笑一看皇帝似乎情绪不对,便急忙禀报,“陛下息怒,永寿宫的下人们是见臣妾近来拜神求子,便说起了宫里内书堂有位万参元道长,法术高深,能通神明。于是臣妾便请了道长来此施法。”
    这位道长因为富态,面皮又白嫩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的气质,“陛下,有礼了。”
    朱厚照想到永康长公主和他说的话,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所以他暂时按下怒火,眯着眼睛问:“万道长,你法术这么高深,应该知道朕这两位贵人要如何才能为朕生下皇子吧?”
    “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陛下的问题臣自然也知晓。两位贵人诞下皇子的症结其实不在她们,而在皇上。”
    “此话怎讲?”
    “皇上欲为我朝延香续火,此乃人伦之情。天下子民万兆,也都想尽享人伦,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近来怒火攻心,轻言重刑,殊不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老家伙说得道士有模有样,哪里皇帝听他讲每一个字词都越发恼火,一听他往‘轻言重刑’这种话上忽悠,便再也忍不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