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左相魏长更不可能不明白这些,如此还要说出不查大鸣湖案的话,只有一个可能,这件案子可能牵扯到左相自己。回想昔日龙王案的情景,一些老臣想到某种可能,不由地后背一凉,登时挪动一点点步子,刻意做出和左相保持距离的模样。
庆帝却并没有恼怒,直视着魏长更的脸颊道,“左相何出此言啊?出了人命,怎能不查呢?”
魏长更轻声答道,“圣上想要查,可以私下查,明面上,下令让京都府衙装装样子即可,等到人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没那么浓烈之后,再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是失足落水,也可以是自寻死路,如此京都依旧是岁月静好……”
谢忠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魏大人糊弄百姓真是有一手,好一个岁月静好啊!不知道危险,就能说是没有危险,很高明!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案子有什么不能公开调查的,死的不过是一个船夫,莫非这船夫是你魏家的奴仆?”
另有一名官员随即跨出队列,躬身道,“圣上,臣听闻那名死者与左相的公子有些关联,此案可能是那位公子骄横行凶,恳请圣上彻查魏府,羁押左相之子魏定邦!”
接着又有两三名官员附议,并且将魏定邦与黑脸船家有关联的证据呈了上去,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那些中立的官员已然看出了一点苗头,今日讨论办案钦差人选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左相与右相之间的一次争斗。
庆帝翻看了两眼那些所谓的证据,随手将其扔到旁边的黄缎木几之上,大有深意地看向魏长更,语气平和道,“左相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长更淡定自若道,“回禀圣上,死者确实和吾儿定邦有些来往,不过仅仅限于做生意的层面上,既是生意伙伴,又怎么会杀了对方,一损俱损呢!更何况,案发之日,吾儿定邦在太常寺中筹办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有太常寺一众官员作证!”
话音未落,太常寺卿吴承之跨步出列,对着庆帝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魏公子作证!”
站在谢忠那一列的某位官员忽然道,“或许就是生意上的纠纷,比方说利益分割上面的矛盾,魏公子自然不会脏了自己的手,但主使之人未必就不是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常寺卿吴承之当即反驳道,“魏公子近日都在忙碌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连见都没有见过那名死者,何来的什么生意矛盾!”
庆帝轻咳一声,打断那几名官员的争论,微微笑道,“好了好了,不必做这些无聊的争论,吵得朕的头都大了……”斜眼看向魏长更,“朕想问的是你有没有关于为什么不能明面上查这案子想说的,并非让爱卿为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魏长更沉默了少许,微笑应道,“臣想说的话,谢大人已经帮臣说出来了。”
谢忠拧着眉毛看向魏长更道,“我方才说了很多话,你是指哪一句?”
魏长更轻笑一声,语气冷淡地吐出一句,“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早朝(三)
太和殿内的气氛立马变得冷厉了许多,庆帝偏着脑袋冷冷地看向左相魏长更,似是疑问,又像是在重复魏长更的话,“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是的,圣上,死的只是个船夫,”魏长更面色依旧没有一丁点慌乱,声音平缓而有力地回答道,“而且是个无亲无故的船夫,平日相熟的也是些酒肉朋友,没人会在意他到底还是否活着。”
谢忠一甩袖袍,忽然道,“所以呢,没人在意他的死活,难道他死了,咱们这些做官的就不用管了吗?魏长更,你可别忘了,船夫也是我庆国子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殿上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变得极其古怪起来,如此刚正之言出自右相之口,多少有点让人猝不及防,若要论整个庆国官员中谁最贪,右相谢忠自认第二,那便无人敢认第一。
不过右相谢忠贪归贪,做事却不马虎,凡是皇帝安排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皇帝没有安排的任务,也都非常懂事地先一步完成。这也是即便庆帝知道谢忠贪婪,却始终不将其杀了祭天的原因。
每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皇帝都会搓着手,想着要不把那头猪宰了吧,但那头猪总会在这时屁颠屁颠地捧着一大堆年货摆在庆帝的桌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宰杀一头猪能得到的东西,最终皇帝只得又压下了那点小心思。
“右相能有如此觉悟,朕心甚慰啊!”庆帝淡淡地看了谢忠一眼,轻声说道,“但是朕觉得左相不会是那等浅薄之人,他的话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吧……左相,要不解释解释,说得再浅白一点?”
魏长更微微点头应诺,缓缓说道,“船夫当然也是庆国子民,我们这些做官的自是应该为他作主,但这案子却不必拿到明面上来办……诸位大人想过没有,这案子发生在大鸣湖,假如引起太多民众关注,后果会怎么样?普通百姓原本对于皇家之事就格外敏感,而大鸣湖又牵扯当年龙王案件,神鬼加上皇家会勾起更多奇怪的联想,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举动……”
谢忠明白魏长更所说的有心人是谁,皱了皱眉头道,“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如今我大庆藩王多是闲散人,手中无兵无权,便是有心也无力!” ↑返回顶部↑
庆帝却并没有恼怒,直视着魏长更的脸颊道,“左相何出此言啊?出了人命,怎能不查呢?”
魏长更轻声答道,“圣上想要查,可以私下查,明面上,下令让京都府衙装装样子即可,等到人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没那么浓烈之后,再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是失足落水,也可以是自寻死路,如此京都依旧是岁月静好……”
谢忠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魏大人糊弄百姓真是有一手,好一个岁月静好啊!不知道危险,就能说是没有危险,很高明!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案子有什么不能公开调查的,死的不过是一个船夫,莫非这船夫是你魏家的奴仆?”
另有一名官员随即跨出队列,躬身道,“圣上,臣听闻那名死者与左相的公子有些关联,此案可能是那位公子骄横行凶,恳请圣上彻查魏府,羁押左相之子魏定邦!”
接着又有两三名官员附议,并且将魏定邦与黑脸船家有关联的证据呈了上去,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那些中立的官员已然看出了一点苗头,今日讨论办案钦差人选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左相与右相之间的一次争斗。
庆帝翻看了两眼那些所谓的证据,随手将其扔到旁边的黄缎木几之上,大有深意地看向魏长更,语气平和道,“左相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长更淡定自若道,“回禀圣上,死者确实和吾儿定邦有些来往,不过仅仅限于做生意的层面上,既是生意伙伴,又怎么会杀了对方,一损俱损呢!更何况,案发之日,吾儿定邦在太常寺中筹办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有太常寺一众官员作证!”
话音未落,太常寺卿吴承之跨步出列,对着庆帝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魏公子作证!”
站在谢忠那一列的某位官员忽然道,“或许就是生意上的纠纷,比方说利益分割上面的矛盾,魏公子自然不会脏了自己的手,但主使之人未必就不是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常寺卿吴承之当即反驳道,“魏公子近日都在忙碌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连见都没有见过那名死者,何来的什么生意矛盾!”
庆帝轻咳一声,打断那几名官员的争论,微微笑道,“好了好了,不必做这些无聊的争论,吵得朕的头都大了……”斜眼看向魏长更,“朕想问的是你有没有关于为什么不能明面上查这案子想说的,并非让爱卿为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魏长更沉默了少许,微笑应道,“臣想说的话,谢大人已经帮臣说出来了。”
谢忠拧着眉毛看向魏长更道,“我方才说了很多话,你是指哪一句?”
魏长更轻笑一声,语气冷淡地吐出一句,“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早朝(三)
太和殿内的气氛立马变得冷厉了许多,庆帝偏着脑袋冷冷地看向左相魏长更,似是疑问,又像是在重复魏长更的话,“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是的,圣上,死的只是个船夫,”魏长更面色依旧没有一丁点慌乱,声音平缓而有力地回答道,“而且是个无亲无故的船夫,平日相熟的也是些酒肉朋友,没人会在意他到底还是否活着。”
谢忠一甩袖袍,忽然道,“所以呢,没人在意他的死活,难道他死了,咱们这些做官的就不用管了吗?魏长更,你可别忘了,船夫也是我庆国子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殿上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变得极其古怪起来,如此刚正之言出自右相之口,多少有点让人猝不及防,若要论整个庆国官员中谁最贪,右相谢忠自认第二,那便无人敢认第一。
不过右相谢忠贪归贪,做事却不马虎,凡是皇帝安排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皇帝没有安排的任务,也都非常懂事地先一步完成。这也是即便庆帝知道谢忠贪婪,却始终不将其杀了祭天的原因。
每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皇帝都会搓着手,想着要不把那头猪宰了吧,但那头猪总会在这时屁颠屁颠地捧着一大堆年货摆在庆帝的桌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宰杀一头猪能得到的东西,最终皇帝只得又压下了那点小心思。
“右相能有如此觉悟,朕心甚慰啊!”庆帝淡淡地看了谢忠一眼,轻声说道,“但是朕觉得左相不会是那等浅薄之人,他的话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吧……左相,要不解释解释,说得再浅白一点?”
魏长更微微点头应诺,缓缓说道,“船夫当然也是庆国子民,我们这些做官的自是应该为他作主,但这案子却不必拿到明面上来办……诸位大人想过没有,这案子发生在大鸣湖,假如引起太多民众关注,后果会怎么样?普通百姓原本对于皇家之事就格外敏感,而大鸣湖又牵扯当年龙王案件,神鬼加上皇家会勾起更多奇怪的联想,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举动……”
谢忠明白魏长更所说的有心人是谁,皱了皱眉头道,“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如今我大庆藩王多是闲散人,手中无兵无权,便是有心也无力!” ↑返回顶部↑
左相魏长更不可能不明白这些,如此还要说出不查大鸣湖案的话,只有一个可能,这件案子可能牵扯到左相自己。回想昔日龙王案的情景,一些老臣想到某种可能,不由地后背一凉,登时挪动一点点步子,刻意做出和左相保持距离的模样。
庆帝却并没有恼怒,直视着魏长更的脸颊道,“左相何出此言啊?出了人命,怎能不查呢?”
魏长更轻声答道,“圣上想要查,可以私下查,明面上,下令让京都府衙装装样子即可,等到人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没那么浓烈之后,再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是失足落水,也可以是自寻死路,如此京都依旧是岁月静好……”
谢忠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魏大人糊弄百姓真是有一手,好一个岁月静好啊!不知道危险,就能说是没有危险,很高明!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案子有什么不能公开调查的,死的不过是一个船夫,莫非这船夫是你魏家的奴仆?”
另有一名官员随即跨出队列,躬身道,“圣上,臣听闻那名死者与左相的公子有些关联,此案可能是那位公子骄横行凶,恳请圣上彻查魏府,羁押左相之子魏定邦!”
接着又有两三名官员附议,并且将魏定邦与黑脸船家有关联的证据呈了上去,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那些中立的官员已然看出了一点苗头,今日讨论办案钦差人选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左相与右相之间的一次争斗。
庆帝翻看了两眼那些所谓的证据,随手将其扔到旁边的黄缎木几之上,大有深意地看向魏长更,语气平和道,“左相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长更淡定自若道,“回禀圣上,死者确实和吾儿定邦有些来往,不过仅仅限于做生意的层面上,既是生意伙伴,又怎么会杀了对方,一损俱损呢!更何况,案发之日,吾儿定邦在太常寺中筹办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有太常寺一众官员作证!”
话音未落,太常寺卿吴承之跨步出列,对着庆帝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魏公子作证!”
站在谢忠那一列的某位官员忽然道,“或许就是生意上的纠纷,比方说利益分割上面的矛盾,魏公子自然不会脏了自己的手,但主使之人未必就不是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常寺卿吴承之当即反驳道,“魏公子近日都在忙碌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连见都没有见过那名死者,何来的什么生意矛盾!”
庆帝轻咳一声,打断那几名官员的争论,微微笑道,“好了好了,不必做这些无聊的争论,吵得朕的头都大了……”斜眼看向魏长更,“朕想问的是你有没有关于为什么不能明面上查这案子想说的,并非让爱卿为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魏长更沉默了少许,微笑应道,“臣想说的话,谢大人已经帮臣说出来了。”
谢忠拧着眉毛看向魏长更道,“我方才说了很多话,你是指哪一句?”
魏长更轻笑一声,语气冷淡地吐出一句,“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早朝(三)
太和殿内的气氛立马变得冷厉了许多,庆帝偏着脑袋冷冷地看向左相魏长更,似是疑问,又像是在重复魏长更的话,“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是的,圣上,死的只是个船夫,”魏长更面色依旧没有一丁点慌乱,声音平缓而有力地回答道,“而且是个无亲无故的船夫,平日相熟的也是些酒肉朋友,没人会在意他到底还是否活着。”
谢忠一甩袖袍,忽然道,“所以呢,没人在意他的死活,难道他死了,咱们这些做官的就不用管了吗?魏长更,你可别忘了,船夫也是我庆国子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殿上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变得极其古怪起来,如此刚正之言出自右相之口,多少有点让人猝不及防,若要论整个庆国官员中谁最贪,右相谢忠自认第二,那便无人敢认第一。
不过右相谢忠贪归贪,做事却不马虎,凡是皇帝安排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皇帝没有安排的任务,也都非常懂事地先一步完成。这也是即便庆帝知道谢忠贪婪,却始终不将其杀了祭天的原因。
每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皇帝都会搓着手,想着要不把那头猪宰了吧,但那头猪总会在这时屁颠屁颠地捧着一大堆年货摆在庆帝的桌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宰杀一头猪能得到的东西,最终皇帝只得又压下了那点小心思。
“右相能有如此觉悟,朕心甚慰啊!”庆帝淡淡地看了谢忠一眼,轻声说道,“但是朕觉得左相不会是那等浅薄之人,他的话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吧……左相,要不解释解释,说得再浅白一点?”
魏长更微微点头应诺,缓缓说道,“船夫当然也是庆国子民,我们这些做官的自是应该为他作主,但这案子却不必拿到明面上来办……诸位大人想过没有,这案子发生在大鸣湖,假如引起太多民众关注,后果会怎么样?普通百姓原本对于皇家之事就格外敏感,而大鸣湖又牵扯当年龙王案件,神鬼加上皇家会勾起更多奇怪的联想,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举动……”
谢忠明白魏长更所说的有心人是谁,皱了皱眉头道,“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如今我大庆藩王多是闲散人,手中无兵无权,便是有心也无力!”
庆帝却并没有恼怒,直视着魏长更的脸颊道,“左相何出此言啊?出了人命,怎能不查呢?”
魏长更轻声答道,“圣上想要查,可以私下查,明面上,下令让京都府衙装装样子即可,等到人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没那么浓烈之后,再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是失足落水,也可以是自寻死路,如此京都依旧是岁月静好……”
谢忠嗤笑一声,阴阳怪气道,“魏大人糊弄百姓真是有一手,好一个岁月静好啊!不知道危险,就能说是没有危险,很高明!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案子有什么不能公开调查的,死的不过是一个船夫,莫非这船夫是你魏家的奴仆?”
另有一名官员随即跨出队列,躬身道,“圣上,臣听闻那名死者与左相的公子有些关联,此案可能是那位公子骄横行凶,恳请圣上彻查魏府,羁押左相之子魏定邦!”
接着又有两三名官员附议,并且将魏定邦与黑脸船家有关联的证据呈了上去,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那些中立的官员已然看出了一点苗头,今日讨论办案钦差人选乃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左相与右相之间的一次争斗。
庆帝翻看了两眼那些所谓的证据,随手将其扔到旁边的黄缎木几之上,大有深意地看向魏长更,语气平和道,“左相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长更淡定自若道,“回禀圣上,死者确实和吾儿定邦有些来往,不过仅仅限于做生意的层面上,既是生意伙伴,又怎么会杀了对方,一损俱损呢!更何况,案发之日,吾儿定邦在太常寺中筹办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有太常寺一众官员作证!”
话音未落,太常寺卿吴承之跨步出列,对着庆帝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魏公子作证!”
站在谢忠那一列的某位官员忽然道,“或许就是生意上的纠纷,比方说利益分割上面的矛盾,魏公子自然不会脏了自己的手,但主使之人未必就不是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常寺卿吴承之当即反驳道,“魏公子近日都在忙碌接待唐国使团的事宜,连见都没有见过那名死者,何来的什么生意矛盾!”
庆帝轻咳一声,打断那几名官员的争论,微微笑道,“好了好了,不必做这些无聊的争论,吵得朕的头都大了……”斜眼看向魏长更,“朕想问的是你有没有关于为什么不能明面上查这案子想说的,并非让爱卿为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魏长更沉默了少许,微笑应道,“臣想说的话,谢大人已经帮臣说出来了。”
谢忠拧着眉毛看向魏长更道,“我方才说了很多话,你是指哪一句?”
魏长更轻笑一声,语气冷淡地吐出一句,“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早朝(三)
太和殿内的气氛立马变得冷厉了许多,庆帝偏着脑袋冷冷地看向左相魏长更,似是疑问,又像是在重复魏长更的话,“死的不过是个船夫?”
“是的,圣上,死的只是个船夫,”魏长更面色依旧没有一丁点慌乱,声音平缓而有力地回答道,“而且是个无亲无故的船夫,平日相熟的也是些酒肉朋友,没人会在意他到底还是否活着。”
谢忠一甩袖袍,忽然道,“所以呢,没人在意他的死活,难道他死了,咱们这些做官的就不用管了吗?魏长更,你可别忘了,船夫也是我庆国子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殿上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变得极其古怪起来,如此刚正之言出自右相之口,多少有点让人猝不及防,若要论整个庆国官员中谁最贪,右相谢忠自认第二,那便无人敢认第一。
不过右相谢忠贪归贪,做事却不马虎,凡是皇帝安排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皇帝没有安排的任务,也都非常懂事地先一步完成。这也是即便庆帝知道谢忠贪婪,却始终不将其杀了祭天的原因。
每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皇帝都会搓着手,想着要不把那头猪宰了吧,但那头猪总会在这时屁颠屁颠地捧着一大堆年货摆在庆帝的桌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宰杀一头猪能得到的东西,最终皇帝只得又压下了那点小心思。
“右相能有如此觉悟,朕心甚慰啊!”庆帝淡淡地看了谢忠一眼,轻声说道,“但是朕觉得左相不会是那等浅薄之人,他的话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吧……左相,要不解释解释,说得再浅白一点?”
魏长更微微点头应诺,缓缓说道,“船夫当然也是庆国子民,我们这些做官的自是应该为他作主,但这案子却不必拿到明面上来办……诸位大人想过没有,这案子发生在大鸣湖,假如引起太多民众关注,后果会怎么样?普通百姓原本对于皇家之事就格外敏感,而大鸣湖又牵扯当年龙王案件,神鬼加上皇家会勾起更多奇怪的联想,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举动……”
谢忠明白魏长更所说的有心人是谁,皱了皱眉头道,“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如今我大庆藩王多是闲散人,手中无兵无权,便是有心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