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颔首,取了两只夜光杯出来,将绛红的酒汁倾入杯盏,与我对坐而饮,说些闲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此情此景,该听你弹琵琶才是。”我说。
    王维笑道:“你听了焦道士的琵琶,还想听我的么?”
    我抬眸,笑道:“焦道士固然技艺绝伦,可我家郎君的琵琶,独有清致,岂是旁人可比?”
    他举手投降,抱了琵琶过来,信手拨弄,指底明澈乐声有如美玉清溪,令人虽在长安城中,却忽起离尘之想。他弹了一曲,笑道:“我饮酒时,常想到……那年在幽州酒肆中,听说那是你与人斗酒之所,便特意点了一壶你喝过的乾和酒。”
    我想起当年之事,不觉喟然:“你那时独自在幽州酒肆之中饮酒,定然极不快活。”上前抱了抱他。
    他亲我的脸颊,低首叹道:“说来还要感谢故去的左相。我能与你厮守,多亏他割爱成全。”我想不到他竟提起李适之,有些发愣。王维又道:“他待你,也可算得上极好了。他身后凄凉,连儿子都教李右相杖杀,你心中可有愤恨?自他死后,你便不曾饮过酒。”
    我怔住,说不出话。王维的目光染了酒意,却显得愈发清明笃定,如他手底的乐声一般清澈:“你是我的枕边人。你的心思,我焉能不晓得?你想为他复仇,是不是?”
    “……是。”
    “好,我陪你。”
    我呆呆望着他。
    “但……等到阿母去世,我为阿母终丧之后罢。”他说。
    “好。”
    “阿母尚在,我们不要惹祸,万一殃及阿母……”
    “好。”
    我抱紧了他。
    他又弹起了琵琶。乐声悠悠流着,流过长安的春夜与冬日,流过辋川的白石与青草,一直流过了几个春夏。
    第73章 清簟疏帘对坐时
    天宝九载三月,他的母亲崔老夫人去世。他离朝丁忧,隐居辋川。
    他居丧期间,我不好与他共同居住,只能偶尔去看一看他。
    ——他变得很瘦很瘦。
    这一年的年底,安禄山入朝,受了无数厚赐,皇帝更命令在长安亲仁坊为他起一座宅院。春日来时,我终于设法约见了安禄山,踏进了这所宅邸。
    “一别数载,阿妹愈发秀雅了。”他命仆婢端来茶果,笑道。
    我拿起茶杯,饮下一口茗汤,温热茶水滚过咽喉,熨帖暖润。我举目看四周陈设,只见银平脱屏风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小玛瑙盘、金花银盆之属,安禄山身上则穿着紫细绫衣,皆是他生日时皇帝与贵妃所赐。
    当年我在幽州时,以及离开幽州以后,都与安禄山保持着联系。他因我与李适之的关系,一度对我过分谨慎奉承。但我只作与他投缘,时而去寻他喝酒,摆出性气相合的样子,表面上也算是交下了这个朋友。连诈死的事,我都没有瞒着他。只是,从前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只想寻个机会毒杀他,而现在我年纪渐长,又与王维情投意合,行事时不免考虑许多,况且,与他交结的过程中,也一直有些下不去手。
    安禄山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太诚恳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可笑,但这是真的。
    我将茶杯放回案上,笑道:“东平郡王‘河岳诞宝,雄武生材,万里长城,镇清边裔’,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郡王还肯拨冗见我这个小小女子,我当真感激之至。”那几句话,是皇帝前两年封他为柳城郡开国公时的圣旨里的。
    啊,这时的安禄山,还是国之长城呢!
    他挠了挠头,局促道:“你只管胡吣。安禄山岂是那等忘旧之人?你若再称我‘郡王’,我可要赶你出去了。”
    我扑哧一笑:“不敢了,不敢了。阿兄近来可好?此次入京,能留多少时日?”
    “咳,圣人要我多留几日,伴他打球、走马。贵妃也要与我叙话——是以今日与阿妹不能久谈,还望阿妹宽宥。”
    我笑道:“阿兄蒙圣人、贵妃深恩,自是要尽心相报。这一年来边疆诸事可定?阿兄前番与我的书信中说,有意一举平定奚、契丹。”
    安禄山笑道:“我入朝时献奚俘八千人,圣人命吏部在考课之时将我评定为上上。”
    他说话时志得意满,脸上微现骄矜之色。春日的阳光穿过珠帘,洒在他的面容上,显得他一张浓眉大眼的脸正气凛然。若是我并非穿越者,我大约也会相信,他永远都是一个忠贞报国的将军。我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笑道:“这个我也从王十三郎处听说了,还未恭贺阿兄!至于契丹,阿兄可有意举兵攻打?”
    “自然要打……只是我手下兵力虽足,却似乎也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安禄山犹豫道。
    我望着他堂中悬挂的大唐舆图,问道:“阿兄何不与朔方军合流,共同征讨契丹?”
    安禄山面色不喜反忧,吞吞吐吐:“阿妹,我亦曾有此想,只是……只是……”
    我奇道:“现今的朔方节度使乃是李右相,他一向信重阿兄。阿兄何以为难?”
    安禄山叹道:“但李右相只是遥领朔方军。真正统领朔方军的,乃是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哦,他如今是奉信王了。”
    我歪了歪头:“奉信王率部来投大唐,其意甚诚。怎么他竟不愿与阿兄共抗契丹么?”
    他将目光投向旁边的香兽狻猊,见它口中香烟渐淡,抿了抿唇,也不叫人,站起身来,走到香兽身边,打开盖子,向贮香盒中新添了两丸紫藤香。他重又合上盖子,静立在香兽旁,嗅了几口香气,这才回到我对面坐下:“不瞒阿妹,我与奉信王一向不甚相得。奉信王自恃才干,不肯与我协作。” ↑返回顶部↑
    他颔首,取了两只夜光杯出来,将绛红的酒汁倾入杯盏,与我对坐而饮,说些闲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此情此景,该听你弹琵琶才是。”我说。
    王维笑道:“你听了焦道士的琵琶,还想听我的么?”
    我抬眸,笑道:“焦道士固然技艺绝伦,可我家郎君的琵琶,独有清致,岂是旁人可比?”
    他举手投降,抱了琵琶过来,信手拨弄,指底明澈乐声有如美玉清溪,令人虽在长安城中,却忽起离尘之想。他弹了一曲,笑道:“我饮酒时,常想到……那年在幽州酒肆中,听说那是你与人斗酒之所,便特意点了一壶你喝过的乾和酒。”
    我想起当年之事,不觉喟然:“你那时独自在幽州酒肆之中饮酒,定然极不快活。”上前抱了抱他。
    他亲我的脸颊,低首叹道:“说来还要感谢故去的左相。我能与你厮守,多亏他割爱成全。”我想不到他竟提起李适之,有些发愣。王维又道:“他待你,也可算得上极好了。他身后凄凉,连儿子都教李右相杖杀,你心中可有愤恨?自他死后,你便不曾饮过酒。”
    我怔住,说不出话。王维的目光染了酒意,却显得愈发清明笃定,如他手底的乐声一般清澈:“你是我的枕边人。你的心思,我焉能不晓得?你想为他复仇,是不是?”
    “……是。”
    “好,我陪你。”
    我呆呆望着他。
    “但……等到阿母去世,我为阿母终丧之后罢。”他说。
    “好。”
    “阿母尚在,我们不要惹祸,万一殃及阿母……”
    “好。”
    我抱紧了他。
    他又弹起了琵琶。乐声悠悠流着,流过长安的春夜与冬日,流过辋川的白石与青草,一直流过了几个春夏。
    第73章 清簟疏帘对坐时
    天宝九载三月,他的母亲崔老夫人去世。他离朝丁忧,隐居辋川。
    他居丧期间,我不好与他共同居住,只能偶尔去看一看他。
    ——他变得很瘦很瘦。
    这一年的年底,安禄山入朝,受了无数厚赐,皇帝更命令在长安亲仁坊为他起一座宅院。春日来时,我终于设法约见了安禄山,踏进了这所宅邸。
    “一别数载,阿妹愈发秀雅了。”他命仆婢端来茶果,笑道。
    我拿起茶杯,饮下一口茗汤,温热茶水滚过咽喉,熨帖暖润。我举目看四周陈设,只见银平脱屏风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小玛瑙盘、金花银盆之属,安禄山身上则穿着紫细绫衣,皆是他生日时皇帝与贵妃所赐。
    当年我在幽州时,以及离开幽州以后,都与安禄山保持着联系。他因我与李适之的关系,一度对我过分谨慎奉承。但我只作与他投缘,时而去寻他喝酒,摆出性气相合的样子,表面上也算是交下了这个朋友。连诈死的事,我都没有瞒着他。只是,从前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只想寻个机会毒杀他,而现在我年纪渐长,又与王维情投意合,行事时不免考虑许多,况且,与他交结的过程中,也一直有些下不去手。
    安禄山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太诚恳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可笑,但这是真的。
    我将茶杯放回案上,笑道:“东平郡王‘河岳诞宝,雄武生材,万里长城,镇清边裔’,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郡王还肯拨冗见我这个小小女子,我当真感激之至。”那几句话,是皇帝前两年封他为柳城郡开国公时的圣旨里的。
    啊,这时的安禄山,还是国之长城呢!
    他挠了挠头,局促道:“你只管胡吣。安禄山岂是那等忘旧之人?你若再称我‘郡王’,我可要赶你出去了。”
    我扑哧一笑:“不敢了,不敢了。阿兄近来可好?此次入京,能留多少时日?”
    “咳,圣人要我多留几日,伴他打球、走马。贵妃也要与我叙话——是以今日与阿妹不能久谈,还望阿妹宽宥。”
    我笑道:“阿兄蒙圣人、贵妃深恩,自是要尽心相报。这一年来边疆诸事可定?阿兄前番与我的书信中说,有意一举平定奚、契丹。”
    安禄山笑道:“我入朝时献奚俘八千人,圣人命吏部在考课之时将我评定为上上。”
    他说话时志得意满,脸上微现骄矜之色。春日的阳光穿过珠帘,洒在他的面容上,显得他一张浓眉大眼的脸正气凛然。若是我并非穿越者,我大约也会相信,他永远都是一个忠贞报国的将军。我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笑道:“这个我也从王十三郎处听说了,还未恭贺阿兄!至于契丹,阿兄可有意举兵攻打?”
    “自然要打……只是我手下兵力虽足,却似乎也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安禄山犹豫道。
    我望着他堂中悬挂的大唐舆图,问道:“阿兄何不与朔方军合流,共同征讨契丹?”
    安禄山面色不喜反忧,吞吞吐吐:“阿妹,我亦曾有此想,只是……只是……”
    我奇道:“现今的朔方节度使乃是李右相,他一向信重阿兄。阿兄何以为难?”
    安禄山叹道:“但李右相只是遥领朔方军。真正统领朔方军的,乃是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哦,他如今是奉信王了。”
    我歪了歪头:“奉信王率部来投大唐,其意甚诚。怎么他竟不愿与阿兄共抗契丹么?”
    他将目光投向旁边的香兽狻猊,见它口中香烟渐淡,抿了抿唇,也不叫人,站起身来,走到香兽身边,打开盖子,向贮香盒中新添了两丸紫藤香。他重又合上盖子,静立在香兽旁,嗅了几口香气,这才回到我对面坐下:“不瞒阿妹,我与奉信王一向不甚相得。奉信王自恃才干,不肯与我协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