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眼一黑,脚下一个不稳,沈确差点一头栽进一旁的河中。
    被这样的江河淹没是什么感觉?
    是窒息的压迫。
    是看不见光。
    鼻腔被堵住,密不透风的冰凉会将整个人都包裹。
    猛地睁开眼,陈在溪支起身。
    她还未从回忆中缓过神,胸腔正剧烈起伏着。
    昨夜的记忆历历在目,她呼出口气,缓缓将自己蜷缩起来。
    小师傅没有骗她。
    从那么高的地方坠下,醒来时竟真的无事。
    不只是无事,她甚至感受不到一点疼痛,只剩下那股被水淹没的窒息感。
    陈在溪弄不明白。
    室内寂静,一股鱼腥味浅淡,不知过了多久,她才从记忆中回过神。
    朝右的木门在此刻被人敲响。
    “阿婆。”
    陈在溪轻声应道。
    下一瞬,门被拉开,一个带着灰蓝色发巾的老人走进屋。
    乔阿婆上了年纪,走起路来极其缓慢,她躬着腰,一步一步走到床边。
    “小姑娘你醒了?”
    陈在溪点头:“嗯。”
    “你是平安村里的姑娘吧,”乔阿婆眼睛不好,她反复揉了揉,担忧道:“你是哪家的,阿婆找人送你回去,你们这些姑娘现在可真是胆子大,还敢一个人出来摸鱼……你爹娘也是,都一个晚上了还没来找你……”
    絮叨声在耳边,陈在溪默默听着,没一会儿便泪流满面。
    她脱下了自己的粉裙,换上了极不合身的麻衫,粗糙的布料磨得她全身泛红。
    但心中的难过好像又不来源于此。
    她无声流泪。
    乔阿婆没见过像她这般哭得女孩,稍稍一顿,只好话音一转:“算了,小姑娘你也不要难过了,瞧瞧你这不是没事吗?其实每年都有人从上游沉下来,这要怪还得怪做爹娘的没看好你……”
    “可是我没有阿娘了,我回不了家。”
    陈在溪觉得有些迷茫。
    还要回宋府吗?可既是回了宋府,怕是也活不长吧?
    如果表哥知道她还活着,会把她抓进地牢,还是一刀杀了?
    怎么会这样,明明活了下来,她却觉得自己和死了没有区别。
    越想越难受。
    “你小小年纪是来这儿寻死的?”耳边,乔阿婆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早知你是要死,我还将你拉回来干什么。”
    她语气很凶,陈在溪吓了一跳,当即便摆手:“阿婆,我,我没有寻死。”
    “那不就行了。”乔阿婆跟着呼出口气,态度又缓和下来:“你不是寻死,那你原是打算干什?”
    “原是打算去……”陈在溪眨了眨眼。
    是不是可以就这样死去,她是不是可以,就像这样‘死去’呢?
    ***
    乔阿婆说,从清平县到清浙江阳,得有一千里往上的路程。
    要先乘马车到随安,一路过去,得花上十天半月。
    随安紧靠着清浙,清浙一代水路多,若是到江阳,恐怕还得坐船。
    临行前,乔阿婆将还未干透的粉裙还给陈在溪。
    除了粉裙外,还有一支玉簪,一根红线,以及挂在裙上的荷包。
    这些都是从她身上翻出来的。
    陈在溪看着手上的物件。
    荷包里装着一份路引和十两银子,路引是老夫人找人置办的,而银子是临行前,绿罗放进去的。
    红线,红线绕在手腕上,可以保平安。
    “……”
    这四样,就是她唯一的家当了。
    陈在溪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她的家乡景江是很小的县城,她连着赶了半月的路,才从景江到上京。
    可上京城太大了,她不喜欢。
    她好像,终于可以离开了。
    天色稍晚,乔阿婆仍送她出门,她说既是救了人,便要将人安顿好才有功德。
    在清平县,陈在溪点了两碗馄饨同她一起吃。
    清汤上飘着翠绿的葱花,她喝了口汤,又有些想哭。
    “走吧。”乔阿婆已经缓缓放了勺子。
    院里还有鱼未腌制好,等送走了陈在溪,她还得回家腌鱼。
    秋日已至,云层遮掩日光,这样的天气,是黯淡的。
    乔阿婆的身影缓慢移动,她右腿比左腿要短一截,看起来很不灵光。
    但她很有力量。
    既是年迈,也将她从河中捞了起来。
    陈在溪拉开车帷,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就平静了下来。
    对未来恐惧消散,眼前这一幕,是她对上京的最后记忆。
    ***
    车夫告诉陈在溪,一匹马一天最多能走七十里。
    一共一千里路,走走停停,花了十二天。
    所以到随安的那一天,天气已经彻底转凉。
    陈在溪付给了车夫四两银子。
    理了理荷包,在除却这十二日的花销,她手中只剩下二两。
    二两银子,又是两千文。
    好在街上充斥着熟悉的市井气,都是江南小镇,这里同景江给陈在溪的感觉一样。
    她站在街角,身上还穿着那件薄薄的粉裙,每当有风拂过时,陈在溪便环住双臂,站在原地等风拂过。
    水乡小镇的风,湿湿凉凉,吹得人难受极了。 ↑返回顶部↑
    两眼一黑,脚下一个不稳,沈确差点一头栽进一旁的河中。
    被这样的江河淹没是什么感觉?
    是窒息的压迫。
    是看不见光。
    鼻腔被堵住,密不透风的冰凉会将整个人都包裹。
    猛地睁开眼,陈在溪支起身。
    她还未从回忆中缓过神,胸腔正剧烈起伏着。
    昨夜的记忆历历在目,她呼出口气,缓缓将自己蜷缩起来。
    小师傅没有骗她。
    从那么高的地方坠下,醒来时竟真的无事。
    不只是无事,她甚至感受不到一点疼痛,只剩下那股被水淹没的窒息感。
    陈在溪弄不明白。
    室内寂静,一股鱼腥味浅淡,不知过了多久,她才从记忆中回过神。
    朝右的木门在此刻被人敲响。
    “阿婆。”
    陈在溪轻声应道。
    下一瞬,门被拉开,一个带着灰蓝色发巾的老人走进屋。
    乔阿婆上了年纪,走起路来极其缓慢,她躬着腰,一步一步走到床边。
    “小姑娘你醒了?”
    陈在溪点头:“嗯。”
    “你是平安村里的姑娘吧,”乔阿婆眼睛不好,她反复揉了揉,担忧道:“你是哪家的,阿婆找人送你回去,你们这些姑娘现在可真是胆子大,还敢一个人出来摸鱼……你爹娘也是,都一个晚上了还没来找你……”
    絮叨声在耳边,陈在溪默默听着,没一会儿便泪流满面。
    她脱下了自己的粉裙,换上了极不合身的麻衫,粗糙的布料磨得她全身泛红。
    但心中的难过好像又不来源于此。
    她无声流泪。
    乔阿婆没见过像她这般哭得女孩,稍稍一顿,只好话音一转:“算了,小姑娘你也不要难过了,瞧瞧你这不是没事吗?其实每年都有人从上游沉下来,这要怪还得怪做爹娘的没看好你……”
    “可是我没有阿娘了,我回不了家。”
    陈在溪觉得有些迷茫。
    还要回宋府吗?可既是回了宋府,怕是也活不长吧?
    如果表哥知道她还活着,会把她抓进地牢,还是一刀杀了?
    怎么会这样,明明活了下来,她却觉得自己和死了没有区别。
    越想越难受。
    “你小小年纪是来这儿寻死的?”耳边,乔阿婆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早知你是要死,我还将你拉回来干什么。”
    她语气很凶,陈在溪吓了一跳,当即便摆手:“阿婆,我,我没有寻死。”
    “那不就行了。”乔阿婆跟着呼出口气,态度又缓和下来:“你不是寻死,那你原是打算干什?”
    “原是打算去……”陈在溪眨了眨眼。
    是不是可以就这样死去,她是不是可以,就像这样‘死去’呢?
    ***
    乔阿婆说,从清平县到清浙江阳,得有一千里往上的路程。
    要先乘马车到随安,一路过去,得花上十天半月。
    随安紧靠着清浙,清浙一代水路多,若是到江阳,恐怕还得坐船。
    临行前,乔阿婆将还未干透的粉裙还给陈在溪。
    除了粉裙外,还有一支玉簪,一根红线,以及挂在裙上的荷包。
    这些都是从她身上翻出来的。
    陈在溪看着手上的物件。
    荷包里装着一份路引和十两银子,路引是老夫人找人置办的,而银子是临行前,绿罗放进去的。
    红线,红线绕在手腕上,可以保平安。
    “……”
    这四样,就是她唯一的家当了。
    陈在溪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她的家乡景江是很小的县城,她连着赶了半月的路,才从景江到上京。
    可上京城太大了,她不喜欢。
    她好像,终于可以离开了。
    天色稍晚,乔阿婆仍送她出门,她说既是救了人,便要将人安顿好才有功德。
    在清平县,陈在溪点了两碗馄饨同她一起吃。
    清汤上飘着翠绿的葱花,她喝了口汤,又有些想哭。
    “走吧。”乔阿婆已经缓缓放了勺子。
    院里还有鱼未腌制好,等送走了陈在溪,她还得回家腌鱼。
    秋日已至,云层遮掩日光,这样的天气,是黯淡的。
    乔阿婆的身影缓慢移动,她右腿比左腿要短一截,看起来很不灵光。
    但她很有力量。
    既是年迈,也将她从河中捞了起来。
    陈在溪拉开车帷,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就平静了下来。
    对未来恐惧消散,眼前这一幕,是她对上京的最后记忆。
    ***
    车夫告诉陈在溪,一匹马一天最多能走七十里。
    一共一千里路,走走停停,花了十二天。
    所以到随安的那一天,天气已经彻底转凉。
    陈在溪付给了车夫四两银子。
    理了理荷包,在除却这十二日的花销,她手中只剩下二两。
    二两银子,又是两千文。
    好在街上充斥着熟悉的市井气,都是江南小镇,这里同景江给陈在溪的感觉一样。
    她站在街角,身上还穿着那件薄薄的粉裙,每当有风拂过时,陈在溪便环住双臂,站在原地等风拂过。
    水乡小镇的风,湿湿凉凉,吹得人难受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