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节
刘武周、宋金刚席卷河东,唐军久攻洛阳不克,窦建德旧部刘黑闼攻略山东……李渊只要放出李世民,必能大捷。
所以,在突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贸贸然对李世民下手呢?
难道到时候,指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披挂上阵,去应付铺天盖地而来的突厥铁骑吗?
原时空中,史书记载,有一次李渊训责李世民,后者都脱下王冠,解下玉带了……恰巧突厥来犯,李渊立即帮着儿子戴上王冠,配上玉带。
这样的杀手锏,在突厥没有覆灭之前,李渊是不肯随意抛弃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也算是养寇自重了。
但今年的雁门大捷、顾集镇一战、苍头河大捷……导致在李渊、东宫、朝臣心目中,突厥的威胁性大幅度降低,这才是东宫如今占据上风,屡屡主动挑衅秦王府的根本。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突厥新逢大败,又内部生乱,对大唐的威胁已经不大了……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点。
所以,面对长孙无忌这个建议,李世民沉默不语,房玄龄、凌敬微微摇头,只有性情刚烈直率的杜如晦径直摇头,“不妥。”
李世民笑着看向了李善,“怀仁以为呢?”
“任凭殿下择之。”李善笑嘻嘻的说:“若殿下有意,臣愿担之,若殿下不许,即使陛下有意,臣亦能推脱。”
“怀仁啊怀仁!”李世民长笑道:“突厥新败,只怕父亲不会随意指派……再或东宫有意揽功。”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其他四人都一脸赞同……这是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李善一个尚未加冠的青年都能大败突厥,难道那些南征北战的大将就做不到吗?
东宫麾下可不是没有能出任行军总管的大将的,如果能在关内道率军大败突厥……那接下来东宫的地位自然是稳如泰山。
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善,都能确定,想轻轻松松的击破突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次大败突厥,实在是有很多巧合性的因素,若不是恰巧在崞县击退阿史那·社尔,若不是突厥内部不合,粮草不济,若不是颉利可汗发狠一定要攻下顾集镇,甚至若不是李善那神来一笔的神箭……
可以想象,如果东宫方面的大将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突厥,一场大败那是在所难免的……到那时候,秦王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即使东宫那边要用李善顶上来……但大败之后,圣人李渊是愿意冒险用李善,还是愿意用百战百胜的秦王李世民呢?
顺水推舟吧……李善在心里嘀咕,虽然是顺水推舟,但大家伙儿都一个样,心脏啊。
李善可不是什么圣母,从小心就脏,手段更是不干净,对此很是无所谓……反正就目前这个局势,若是真的在关内道备兵,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都不可能让秦王一脉掌控。
凌敬突然开口道:“苏定方进郡公爵,会不会是……”
“有可能!”杜如晦沉声道:“或可出任行军副总管。”
房玄龄摇头道:“难说……苏定方除却西征吐谷浑外,一直在怀仁身侧。”
“不会的。”李世民笑道:“听闻东宫在少府中的人手……往灵州方向拨去一千具弩。”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李善啧啧道:“灵州总管襄邑王。”
“不错!”杜如晦接口道:“若在关内道备兵,首选应该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而襄邑王如今出任灵州总管,很可能会出任行军道副总管。”
襄邑王李神符曾经出任并州总管、河东道行军总管,但没什么战功又因为诬告刘世让被丢去了灵州,不太可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但出任副手是顺理成章的……东宫不会放弃的。
“克明公说的是。”李善轻笑了声,视线转向李世民,“至于定方兄为何晋爵?”
这个疑问这几日一直缠绕心头……可惜李世民也双眉紧锁,微微摇头。
长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善剖析如今突厥局势,又盘点如今大唐对阵突厥仍然处于劣势,李世民也定下了冷眼旁观,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也就长孙无忌在期盼着突厥最好明年就攻打关内道,东宫一败涂地,丢人现眼。
接下来的时间,话题依旧围绕着夺嫡,但气氛终于松动下来。
“不会,绝不会。”李善肯定的说:“东宫所能依仗的外力,一为襄邑王,二为燕郡王……当然了,或许以前还有赵郡王,但如今赵郡王已经回朝出任宗正卿。”
“代国公李药师,任城王李道宗,此二人不会依附东宫,也不会听东宫指派。”
李世民笑道:“怀仁所言不差,李药师、道宗二人,均谨慎有方,不会随意。”
的确如此,李道宗、李靖两位初唐名将,都是以谨慎闻名的。
长孙无忌突然问:“若是不协,或可外出?”
“出镇洛阳?”房玄龄犹豫着看向李世民,这个选择其实已经提出来很久了。
李善好奇的看着沉吟不语的李世民,回忆史书好像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李善心想,如果有朝一日,李渊真的允许李世民出镇洛阳……不管太子、齐王那么怎么想,但至少李世民是无比失望的。
出镇洛阳,那就意味着李世民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手段入主东宫了……或许在原时空中,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李世民最终下定了决心。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选
星夜灯火,李善被早早摇醒,嘴里发着牢骚,这一世没了手机铃声夺命,却还要半夜起床,真是夭寿。
这是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李善昨日倒是想住在延寿坊,虽然家具、院子都还没有完工,但也勉强能住人了。
可惜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大量外地官员入京觐见,代州自然也来人了,左武卫将军薛万钧想做个和事佬,化解李善、段志玄之间的冤仇。
李善对此没什么兴趣,也不想与段志玄碰面,万一到时候闹起来……自己可是打定了主意最近一段时间修生养选,绝不惹事生非的!
都已经保持了快两个月了,李善准备让凌敬看看,自己真不是惹事的人!
李善打着哈欠上了马车,夜间还是不要骑马的好,万一摔了不是闹着玩的,几十个亲卫前后牵着马打着灯笼护佑。
进城之后,李善提着灯笼融入宛如火龙的人流,不时与人打几个招呼。
“怀仁。”
“道玄兄。”李善与关系最为亲近的李道玄站在角落处,小声说:“不会真的是襄邑郡王吧?”
“轮得到他吗?”李道玄嗤笑了声。
这些时日,关于在关内道备兵的事基本已成定局,虽然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冷眼旁观,但动作还是要有的,据说秦王在两仪殿先后举荐曹国公李世绩、任国公刘弘基。
李世绩堪称名将,但在唐初武德年间在山东几战都有点惨,不过今年平定江淮颇有战功。
颉利可汗大败之后,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如今与淮安王李神通屯兵陇右道,以备突厥来犯。
刘弘基虽然不在天策府任职,但却是公认的秦王府一脉嫡系,当年在晋阳据说与秦王“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而东宫这边贼的很,也不去跟秦王府一脉争夺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个位置,而是守住了灵州总管襄邑郡王……不管从资历上,还是从爵位上,李神符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未必够格,但副职是绝对够格的。
但这样一来,宗室郡王出任副总管……总管就不太可能选择李世绩、刘弘基这样的国公了,之前灭西梁、抚岭南、定江淮诸战,实际的主将是李靖,但名义上却还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首。
所以,在李神符基本上肯定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的前提下,有资格出任主将的……不说其他的,至少得是个郡王爵。
比如赵郡王李孝恭,比如任城王李道宗,比如邯郸郡王李怀仁,再比如身边的这位跃跃欲试的淮阳王李道玄。
其实,就是李神符本人也有可能直接出任主将……毕竟是担任过河东道行军总管兼并州总管的。
李善瞄了眼李道玄,小声说:“反正小弟是不愿意掺和的……弃代州总管回朝就是为了养伤,外面是好了,但内伤未愈啊。”
“呸!”李道玄啐了口,远远眺望朱雀门,嘴里小声说:“昨日去了承乾殿,不过二兄似乎另有他意。”
当然另有他意思,李世民作势举荐,实际上就等着东宫摔个大跟头呢……李善一边心里吐槽,一边说:“道玄兄还是别掺和的好,去年在河东,你与襄邑王也有点……”
去年李善在马邑突遭突厥,要不是提前让李道玄守御雁门关,八成李神符那厮就要出幺蛾子了……两人一度闹得挺大,最后李神符悻悻的回了太原。
这时候,朱雀门开,在御史的高声传报中,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拉开了序幕……与平时的朝会相比,程序更为繁琐,规模更加宏大,但在李善看来,完全是在作秀。
后世总是将皇帝上不上朝作为是否勤勉的标志,但实际上,朝会是所有环节中性价比最低的一种,唐初处理政事,自有三省,若要群议,要么是在两仪殿,要么是在临湖殿……再到贞观年间,李世民还弄出了个政事堂。
按部就班的入门、等候、上殿、再等候一系列程序后,李善面无表情,实际上早就神游物外了……琢磨的还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件事。
淮阳王李道玄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李世民已有决策,另一方面李道玄与李神符去年有些过节。
同样的道理,李善也不可能……李神符被赶到灵州去,其他人心里未必有数,但他本人是知道的,很大程度是因为李善……虽然并不是李善把他赶走的。
不说这些,仅仅是因为刘世让,李神符对李善都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感……刘世让此番大败突厥,进爵宜阳郡公,李神符气的牙根痒痒。
赵郡王李孝恭更不可能了,虽然后来被证明是诬告谋反,但曾经手握大权,控制除了陕东道大行台之外,黄河以南区域的李孝恭如今只是个宗正卿,一旦放出去,一个不好心存怨意,真的谋反……这个锅谁都背不起。
李善在脑海中逐一排除,赵郡王不行,淮阳王不行,自己也不行,如今的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还是不行!
其实李道宗是最合适的……因为如今代州已兴,雁门已固,又有名将代国公李靖镇守,河东军事部署其实已经逐渐北移,李道宗在并州无用武之地。
但之前李道宗任灵州总管,李渊让其与李神符互掉……如今一转头,李道宗杀个回马枪,骑在李神符的脸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合适。
前面裴寂正在宣读诏书……约莫就是些如今天下太平,共贺新春之类的套词,李善在心里想,东宫或许会直接将李神符推上主将的位置,或许也会用一员资历足够深的大将出任主将。
秦王一脉的将领出任主将,李神符为其副手……确实不妥,但如果主将是东宫这边的人手,李神符未必不肯出任副手。
但还有一种可能。
李善的视线落在了最前方的一个高瘦背影上,如果以地位论,能让人无话可说的人选还有一个。
齐王李元吉。
真的会是李元吉吗?
李善微微摇头,不管是史书中给自己的印象,还是这一世的观察,李元吉不像是这种工于心计的人。
而且建言在关内道备兵的是裴世钜……这只老狐狸已经投入东宫门下,不可能为齐王做嫁衣。
关于这个人选,李善与凌敬曾经长谈过好几次,两人都判断,还是李神符的可能性最高,东宫举荐其为副职,目的只是在排斥秦王一脉的举荐人选。
第七百二十章 这次不能怪我!
等朝会结束之后,李善很认真的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正月初一,自己需不需要请个病假。
一般来说,唐初武德年间,有三种朝会。
其一是最常见的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今日就是十五朝参,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参,所以礼仪齐备。
其二是每日朝参,不过李渊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勉的帝王,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的,事实上,平日除了朔日、望日之外,早朝的次数很少。
其三就是元日的大朝会,也就是除夕第二日,正月初一。
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候皇帝御舆以出,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之上公献寿,再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
平时的朝会从凌晨五点左右持续到上午九点,今日延迟到了中午十一点,大朝会……都可以喝下午茶了!
是真不怕饿死人啊!
李善看看时辰,都不准备回司农寺了,让赵元楷回去招呼一声,待会儿直接去东山酒楼……今晚搞团建! ↑返回顶部↑
所以,在突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贸贸然对李世民下手呢?
难道到时候,指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披挂上阵,去应付铺天盖地而来的突厥铁骑吗?
原时空中,史书记载,有一次李渊训责李世民,后者都脱下王冠,解下玉带了……恰巧突厥来犯,李渊立即帮着儿子戴上王冠,配上玉带。
这样的杀手锏,在突厥没有覆灭之前,李渊是不肯随意抛弃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也算是养寇自重了。
但今年的雁门大捷、顾集镇一战、苍头河大捷……导致在李渊、东宫、朝臣心目中,突厥的威胁性大幅度降低,这才是东宫如今占据上风,屡屡主动挑衅秦王府的根本。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突厥新逢大败,又内部生乱,对大唐的威胁已经不大了……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点。
所以,面对长孙无忌这个建议,李世民沉默不语,房玄龄、凌敬微微摇头,只有性情刚烈直率的杜如晦径直摇头,“不妥。”
李世民笑着看向了李善,“怀仁以为呢?”
“任凭殿下择之。”李善笑嘻嘻的说:“若殿下有意,臣愿担之,若殿下不许,即使陛下有意,臣亦能推脱。”
“怀仁啊怀仁!”李世民长笑道:“突厥新败,只怕父亲不会随意指派……再或东宫有意揽功。”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其他四人都一脸赞同……这是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李善一个尚未加冠的青年都能大败突厥,难道那些南征北战的大将就做不到吗?
东宫麾下可不是没有能出任行军总管的大将的,如果能在关内道率军大败突厥……那接下来东宫的地位自然是稳如泰山。
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善,都能确定,想轻轻松松的击破突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次大败突厥,实在是有很多巧合性的因素,若不是恰巧在崞县击退阿史那·社尔,若不是突厥内部不合,粮草不济,若不是颉利可汗发狠一定要攻下顾集镇,甚至若不是李善那神来一笔的神箭……
可以想象,如果东宫方面的大将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突厥,一场大败那是在所难免的……到那时候,秦王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即使东宫那边要用李善顶上来……但大败之后,圣人李渊是愿意冒险用李善,还是愿意用百战百胜的秦王李世民呢?
顺水推舟吧……李善在心里嘀咕,虽然是顺水推舟,但大家伙儿都一个样,心脏啊。
李善可不是什么圣母,从小心就脏,手段更是不干净,对此很是无所谓……反正就目前这个局势,若是真的在关内道备兵,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都不可能让秦王一脉掌控。
凌敬突然开口道:“苏定方进郡公爵,会不会是……”
“有可能!”杜如晦沉声道:“或可出任行军副总管。”
房玄龄摇头道:“难说……苏定方除却西征吐谷浑外,一直在怀仁身侧。”
“不会的。”李世民笑道:“听闻东宫在少府中的人手……往灵州方向拨去一千具弩。”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李善啧啧道:“灵州总管襄邑王。”
“不错!”杜如晦接口道:“若在关内道备兵,首选应该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而襄邑王如今出任灵州总管,很可能会出任行军道副总管。”
襄邑王李神符曾经出任并州总管、河东道行军总管,但没什么战功又因为诬告刘世让被丢去了灵州,不太可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但出任副手是顺理成章的……东宫不会放弃的。
“克明公说的是。”李善轻笑了声,视线转向李世民,“至于定方兄为何晋爵?”
这个疑问这几日一直缠绕心头……可惜李世民也双眉紧锁,微微摇头。
长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善剖析如今突厥局势,又盘点如今大唐对阵突厥仍然处于劣势,李世民也定下了冷眼旁观,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也就长孙无忌在期盼着突厥最好明年就攻打关内道,东宫一败涂地,丢人现眼。
接下来的时间,话题依旧围绕着夺嫡,但气氛终于松动下来。
“不会,绝不会。”李善肯定的说:“东宫所能依仗的外力,一为襄邑王,二为燕郡王……当然了,或许以前还有赵郡王,但如今赵郡王已经回朝出任宗正卿。”
“代国公李药师,任城王李道宗,此二人不会依附东宫,也不会听东宫指派。”
李世民笑道:“怀仁所言不差,李药师、道宗二人,均谨慎有方,不会随意。”
的确如此,李道宗、李靖两位初唐名将,都是以谨慎闻名的。
长孙无忌突然问:“若是不协,或可外出?”
“出镇洛阳?”房玄龄犹豫着看向李世民,这个选择其实已经提出来很久了。
李善好奇的看着沉吟不语的李世民,回忆史书好像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李善心想,如果有朝一日,李渊真的允许李世民出镇洛阳……不管太子、齐王那么怎么想,但至少李世民是无比失望的。
出镇洛阳,那就意味着李世民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手段入主东宫了……或许在原时空中,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李世民最终下定了决心。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选
星夜灯火,李善被早早摇醒,嘴里发着牢骚,这一世没了手机铃声夺命,却还要半夜起床,真是夭寿。
这是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李善昨日倒是想住在延寿坊,虽然家具、院子都还没有完工,但也勉强能住人了。
可惜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大量外地官员入京觐见,代州自然也来人了,左武卫将军薛万钧想做个和事佬,化解李善、段志玄之间的冤仇。
李善对此没什么兴趣,也不想与段志玄碰面,万一到时候闹起来……自己可是打定了主意最近一段时间修生养选,绝不惹事生非的!
都已经保持了快两个月了,李善准备让凌敬看看,自己真不是惹事的人!
李善打着哈欠上了马车,夜间还是不要骑马的好,万一摔了不是闹着玩的,几十个亲卫前后牵着马打着灯笼护佑。
进城之后,李善提着灯笼融入宛如火龙的人流,不时与人打几个招呼。
“怀仁。”
“道玄兄。”李善与关系最为亲近的李道玄站在角落处,小声说:“不会真的是襄邑郡王吧?”
“轮得到他吗?”李道玄嗤笑了声。
这些时日,关于在关内道备兵的事基本已成定局,虽然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冷眼旁观,但动作还是要有的,据说秦王在两仪殿先后举荐曹国公李世绩、任国公刘弘基。
李世绩堪称名将,但在唐初武德年间在山东几战都有点惨,不过今年平定江淮颇有战功。
颉利可汗大败之后,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如今与淮安王李神通屯兵陇右道,以备突厥来犯。
刘弘基虽然不在天策府任职,但却是公认的秦王府一脉嫡系,当年在晋阳据说与秦王“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而东宫这边贼的很,也不去跟秦王府一脉争夺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个位置,而是守住了灵州总管襄邑郡王……不管从资历上,还是从爵位上,李神符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未必够格,但副职是绝对够格的。
但这样一来,宗室郡王出任副总管……总管就不太可能选择李世绩、刘弘基这样的国公了,之前灭西梁、抚岭南、定江淮诸战,实际的主将是李靖,但名义上却还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首。
所以,在李神符基本上肯定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的前提下,有资格出任主将的……不说其他的,至少得是个郡王爵。
比如赵郡王李孝恭,比如任城王李道宗,比如邯郸郡王李怀仁,再比如身边的这位跃跃欲试的淮阳王李道玄。
其实,就是李神符本人也有可能直接出任主将……毕竟是担任过河东道行军总管兼并州总管的。
李善瞄了眼李道玄,小声说:“反正小弟是不愿意掺和的……弃代州总管回朝就是为了养伤,外面是好了,但内伤未愈啊。”
“呸!”李道玄啐了口,远远眺望朱雀门,嘴里小声说:“昨日去了承乾殿,不过二兄似乎另有他意。”
当然另有他意思,李世民作势举荐,实际上就等着东宫摔个大跟头呢……李善一边心里吐槽,一边说:“道玄兄还是别掺和的好,去年在河东,你与襄邑王也有点……”
去年李善在马邑突遭突厥,要不是提前让李道玄守御雁门关,八成李神符那厮就要出幺蛾子了……两人一度闹得挺大,最后李神符悻悻的回了太原。
这时候,朱雀门开,在御史的高声传报中,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拉开了序幕……与平时的朝会相比,程序更为繁琐,规模更加宏大,但在李善看来,完全是在作秀。
后世总是将皇帝上不上朝作为是否勤勉的标志,但实际上,朝会是所有环节中性价比最低的一种,唐初处理政事,自有三省,若要群议,要么是在两仪殿,要么是在临湖殿……再到贞观年间,李世民还弄出了个政事堂。
按部就班的入门、等候、上殿、再等候一系列程序后,李善面无表情,实际上早就神游物外了……琢磨的还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件事。
淮阳王李道玄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李世民已有决策,另一方面李道玄与李神符去年有些过节。
同样的道理,李善也不可能……李神符被赶到灵州去,其他人心里未必有数,但他本人是知道的,很大程度是因为李善……虽然并不是李善把他赶走的。
不说这些,仅仅是因为刘世让,李神符对李善都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感……刘世让此番大败突厥,进爵宜阳郡公,李神符气的牙根痒痒。
赵郡王李孝恭更不可能了,虽然后来被证明是诬告谋反,但曾经手握大权,控制除了陕东道大行台之外,黄河以南区域的李孝恭如今只是个宗正卿,一旦放出去,一个不好心存怨意,真的谋反……这个锅谁都背不起。
李善在脑海中逐一排除,赵郡王不行,淮阳王不行,自己也不行,如今的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还是不行!
其实李道宗是最合适的……因为如今代州已兴,雁门已固,又有名将代国公李靖镇守,河东军事部署其实已经逐渐北移,李道宗在并州无用武之地。
但之前李道宗任灵州总管,李渊让其与李神符互掉……如今一转头,李道宗杀个回马枪,骑在李神符的脸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合适。
前面裴寂正在宣读诏书……约莫就是些如今天下太平,共贺新春之类的套词,李善在心里想,东宫或许会直接将李神符推上主将的位置,或许也会用一员资历足够深的大将出任主将。
秦王一脉的将领出任主将,李神符为其副手……确实不妥,但如果主将是东宫这边的人手,李神符未必不肯出任副手。
但还有一种可能。
李善的视线落在了最前方的一个高瘦背影上,如果以地位论,能让人无话可说的人选还有一个。
齐王李元吉。
真的会是李元吉吗?
李善微微摇头,不管是史书中给自己的印象,还是这一世的观察,李元吉不像是这种工于心计的人。
而且建言在关内道备兵的是裴世钜……这只老狐狸已经投入东宫门下,不可能为齐王做嫁衣。
关于这个人选,李善与凌敬曾经长谈过好几次,两人都判断,还是李神符的可能性最高,东宫举荐其为副职,目的只是在排斥秦王一脉的举荐人选。
第七百二十章 这次不能怪我!
等朝会结束之后,李善很认真的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正月初一,自己需不需要请个病假。
一般来说,唐初武德年间,有三种朝会。
其一是最常见的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今日就是十五朝参,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参,所以礼仪齐备。
其二是每日朝参,不过李渊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勉的帝王,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的,事实上,平日除了朔日、望日之外,早朝的次数很少。
其三就是元日的大朝会,也就是除夕第二日,正月初一。
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候皇帝御舆以出,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之上公献寿,再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
平时的朝会从凌晨五点左右持续到上午九点,今日延迟到了中午十一点,大朝会……都可以喝下午茶了!
是真不怕饿死人啊!
李善看看时辰,都不准备回司农寺了,让赵元楷回去招呼一声,待会儿直接去东山酒楼……今晚搞团建! ↑返回顶部↑
刘武周、宋金刚席卷河东,唐军久攻洛阳不克,窦建德旧部刘黑闼攻略山东……李渊只要放出李世民,必能大捷。
所以,在突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贸贸然对李世民下手呢?
难道到时候,指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披挂上阵,去应付铺天盖地而来的突厥铁骑吗?
原时空中,史书记载,有一次李渊训责李世民,后者都脱下王冠,解下玉带了……恰巧突厥来犯,李渊立即帮着儿子戴上王冠,配上玉带。
这样的杀手锏,在突厥没有覆灭之前,李渊是不肯随意抛弃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也算是养寇自重了。
但今年的雁门大捷、顾集镇一战、苍头河大捷……导致在李渊、东宫、朝臣心目中,突厥的威胁性大幅度降低,这才是东宫如今占据上风,屡屡主动挑衅秦王府的根本。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突厥新逢大败,又内部生乱,对大唐的威胁已经不大了……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点。
所以,面对长孙无忌这个建议,李世民沉默不语,房玄龄、凌敬微微摇头,只有性情刚烈直率的杜如晦径直摇头,“不妥。”
李世民笑着看向了李善,“怀仁以为呢?”
“任凭殿下择之。”李善笑嘻嘻的说:“若殿下有意,臣愿担之,若殿下不许,即使陛下有意,臣亦能推脱。”
“怀仁啊怀仁!”李世民长笑道:“突厥新败,只怕父亲不会随意指派……再或东宫有意揽功。”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其他四人都一脸赞同……这是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李善一个尚未加冠的青年都能大败突厥,难道那些南征北战的大将就做不到吗?
东宫麾下可不是没有能出任行军总管的大将的,如果能在关内道率军大败突厥……那接下来东宫的地位自然是稳如泰山。
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善,都能确定,想轻轻松松的击破突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次大败突厥,实在是有很多巧合性的因素,若不是恰巧在崞县击退阿史那·社尔,若不是突厥内部不合,粮草不济,若不是颉利可汗发狠一定要攻下顾集镇,甚至若不是李善那神来一笔的神箭……
可以想象,如果东宫方面的大将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突厥,一场大败那是在所难免的……到那时候,秦王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即使东宫那边要用李善顶上来……但大败之后,圣人李渊是愿意冒险用李善,还是愿意用百战百胜的秦王李世民呢?
顺水推舟吧……李善在心里嘀咕,虽然是顺水推舟,但大家伙儿都一个样,心脏啊。
李善可不是什么圣母,从小心就脏,手段更是不干净,对此很是无所谓……反正就目前这个局势,若是真的在关内道备兵,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都不可能让秦王一脉掌控。
凌敬突然开口道:“苏定方进郡公爵,会不会是……”
“有可能!”杜如晦沉声道:“或可出任行军副总管。”
房玄龄摇头道:“难说……苏定方除却西征吐谷浑外,一直在怀仁身侧。”
“不会的。”李世民笑道:“听闻东宫在少府中的人手……往灵州方向拨去一千具弩。”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李善啧啧道:“灵州总管襄邑王。”
“不错!”杜如晦接口道:“若在关内道备兵,首选应该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而襄邑王如今出任灵州总管,很可能会出任行军道副总管。”
襄邑王李神符曾经出任并州总管、河东道行军总管,但没什么战功又因为诬告刘世让被丢去了灵州,不太可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但出任副手是顺理成章的……东宫不会放弃的。
“克明公说的是。”李善轻笑了声,视线转向李世民,“至于定方兄为何晋爵?”
这个疑问这几日一直缠绕心头……可惜李世民也双眉紧锁,微微摇头。
长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善剖析如今突厥局势,又盘点如今大唐对阵突厥仍然处于劣势,李世民也定下了冷眼旁观,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也就长孙无忌在期盼着突厥最好明年就攻打关内道,东宫一败涂地,丢人现眼。
接下来的时间,话题依旧围绕着夺嫡,但气氛终于松动下来。
“不会,绝不会。”李善肯定的说:“东宫所能依仗的外力,一为襄邑王,二为燕郡王……当然了,或许以前还有赵郡王,但如今赵郡王已经回朝出任宗正卿。”
“代国公李药师,任城王李道宗,此二人不会依附东宫,也不会听东宫指派。”
李世民笑道:“怀仁所言不差,李药师、道宗二人,均谨慎有方,不会随意。”
的确如此,李道宗、李靖两位初唐名将,都是以谨慎闻名的。
长孙无忌突然问:“若是不协,或可外出?”
“出镇洛阳?”房玄龄犹豫着看向李世民,这个选择其实已经提出来很久了。
李善好奇的看着沉吟不语的李世民,回忆史书好像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李善心想,如果有朝一日,李渊真的允许李世民出镇洛阳……不管太子、齐王那么怎么想,但至少李世民是无比失望的。
出镇洛阳,那就意味着李世民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手段入主东宫了……或许在原时空中,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李世民最终下定了决心。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选
星夜灯火,李善被早早摇醒,嘴里发着牢骚,这一世没了手机铃声夺命,却还要半夜起床,真是夭寿。
这是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李善昨日倒是想住在延寿坊,虽然家具、院子都还没有完工,但也勉强能住人了。
可惜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大量外地官员入京觐见,代州自然也来人了,左武卫将军薛万钧想做个和事佬,化解李善、段志玄之间的冤仇。
李善对此没什么兴趣,也不想与段志玄碰面,万一到时候闹起来……自己可是打定了主意最近一段时间修生养选,绝不惹事生非的!
都已经保持了快两个月了,李善准备让凌敬看看,自己真不是惹事的人!
李善打着哈欠上了马车,夜间还是不要骑马的好,万一摔了不是闹着玩的,几十个亲卫前后牵着马打着灯笼护佑。
进城之后,李善提着灯笼融入宛如火龙的人流,不时与人打几个招呼。
“怀仁。”
“道玄兄。”李善与关系最为亲近的李道玄站在角落处,小声说:“不会真的是襄邑郡王吧?”
“轮得到他吗?”李道玄嗤笑了声。
这些时日,关于在关内道备兵的事基本已成定局,虽然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冷眼旁观,但动作还是要有的,据说秦王在两仪殿先后举荐曹国公李世绩、任国公刘弘基。
李世绩堪称名将,但在唐初武德年间在山东几战都有点惨,不过今年平定江淮颇有战功。
颉利可汗大败之后,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如今与淮安王李神通屯兵陇右道,以备突厥来犯。
刘弘基虽然不在天策府任职,但却是公认的秦王府一脉嫡系,当年在晋阳据说与秦王“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而东宫这边贼的很,也不去跟秦王府一脉争夺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个位置,而是守住了灵州总管襄邑郡王……不管从资历上,还是从爵位上,李神符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未必够格,但副职是绝对够格的。
但这样一来,宗室郡王出任副总管……总管就不太可能选择李世绩、刘弘基这样的国公了,之前灭西梁、抚岭南、定江淮诸战,实际的主将是李靖,但名义上却还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首。
所以,在李神符基本上肯定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的前提下,有资格出任主将的……不说其他的,至少得是个郡王爵。
比如赵郡王李孝恭,比如任城王李道宗,比如邯郸郡王李怀仁,再比如身边的这位跃跃欲试的淮阳王李道玄。
其实,就是李神符本人也有可能直接出任主将……毕竟是担任过河东道行军总管兼并州总管的。
李善瞄了眼李道玄,小声说:“反正小弟是不愿意掺和的……弃代州总管回朝就是为了养伤,外面是好了,但内伤未愈啊。”
“呸!”李道玄啐了口,远远眺望朱雀门,嘴里小声说:“昨日去了承乾殿,不过二兄似乎另有他意。”
当然另有他意思,李世民作势举荐,实际上就等着东宫摔个大跟头呢……李善一边心里吐槽,一边说:“道玄兄还是别掺和的好,去年在河东,你与襄邑王也有点……”
去年李善在马邑突遭突厥,要不是提前让李道玄守御雁门关,八成李神符那厮就要出幺蛾子了……两人一度闹得挺大,最后李神符悻悻的回了太原。
这时候,朱雀门开,在御史的高声传报中,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拉开了序幕……与平时的朝会相比,程序更为繁琐,规模更加宏大,但在李善看来,完全是在作秀。
后世总是将皇帝上不上朝作为是否勤勉的标志,但实际上,朝会是所有环节中性价比最低的一种,唐初处理政事,自有三省,若要群议,要么是在两仪殿,要么是在临湖殿……再到贞观年间,李世民还弄出了个政事堂。
按部就班的入门、等候、上殿、再等候一系列程序后,李善面无表情,实际上早就神游物外了……琢磨的还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件事。
淮阳王李道玄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李世民已有决策,另一方面李道玄与李神符去年有些过节。
同样的道理,李善也不可能……李神符被赶到灵州去,其他人心里未必有数,但他本人是知道的,很大程度是因为李善……虽然并不是李善把他赶走的。
不说这些,仅仅是因为刘世让,李神符对李善都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感……刘世让此番大败突厥,进爵宜阳郡公,李神符气的牙根痒痒。
赵郡王李孝恭更不可能了,虽然后来被证明是诬告谋反,但曾经手握大权,控制除了陕东道大行台之外,黄河以南区域的李孝恭如今只是个宗正卿,一旦放出去,一个不好心存怨意,真的谋反……这个锅谁都背不起。
李善在脑海中逐一排除,赵郡王不行,淮阳王不行,自己也不行,如今的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还是不行!
其实李道宗是最合适的……因为如今代州已兴,雁门已固,又有名将代国公李靖镇守,河东军事部署其实已经逐渐北移,李道宗在并州无用武之地。
但之前李道宗任灵州总管,李渊让其与李神符互掉……如今一转头,李道宗杀个回马枪,骑在李神符的脸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合适。
前面裴寂正在宣读诏书……约莫就是些如今天下太平,共贺新春之类的套词,李善在心里想,东宫或许会直接将李神符推上主将的位置,或许也会用一员资历足够深的大将出任主将。
秦王一脉的将领出任主将,李神符为其副手……确实不妥,但如果主将是东宫这边的人手,李神符未必不肯出任副手。
但还有一种可能。
李善的视线落在了最前方的一个高瘦背影上,如果以地位论,能让人无话可说的人选还有一个。
齐王李元吉。
真的会是李元吉吗?
李善微微摇头,不管是史书中给自己的印象,还是这一世的观察,李元吉不像是这种工于心计的人。
而且建言在关内道备兵的是裴世钜……这只老狐狸已经投入东宫门下,不可能为齐王做嫁衣。
关于这个人选,李善与凌敬曾经长谈过好几次,两人都判断,还是李神符的可能性最高,东宫举荐其为副职,目的只是在排斥秦王一脉的举荐人选。
第七百二十章 这次不能怪我!
等朝会结束之后,李善很认真的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正月初一,自己需不需要请个病假。
一般来说,唐初武德年间,有三种朝会。
其一是最常见的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今日就是十五朝参,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参,所以礼仪齐备。
其二是每日朝参,不过李渊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勉的帝王,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的,事实上,平日除了朔日、望日之外,早朝的次数很少。
其三就是元日的大朝会,也就是除夕第二日,正月初一。
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候皇帝御舆以出,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之上公献寿,再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
平时的朝会从凌晨五点左右持续到上午九点,今日延迟到了中午十一点,大朝会……都可以喝下午茶了!
是真不怕饿死人啊!
李善看看时辰,都不准备回司农寺了,让赵元楷回去招呼一声,待会儿直接去东山酒楼……今晚搞团建!
所以,在突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贸贸然对李世民下手呢?
难道到时候,指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披挂上阵,去应付铺天盖地而来的突厥铁骑吗?
原时空中,史书记载,有一次李渊训责李世民,后者都脱下王冠,解下玉带了……恰巧突厥来犯,李渊立即帮着儿子戴上王冠,配上玉带。
这样的杀手锏,在突厥没有覆灭之前,李渊是不肯随意抛弃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也算是养寇自重了。
但今年的雁门大捷、顾集镇一战、苍头河大捷……导致在李渊、东宫、朝臣心目中,突厥的威胁性大幅度降低,这才是东宫如今占据上风,屡屡主动挑衅秦王府的根本。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突厥新逢大败,又内部生乱,对大唐的威胁已经不大了……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点。
所以,面对长孙无忌这个建议,李世民沉默不语,房玄龄、凌敬微微摇头,只有性情刚烈直率的杜如晦径直摇头,“不妥。”
李世民笑着看向了李善,“怀仁以为呢?”
“任凭殿下择之。”李善笑嘻嘻的说:“若殿下有意,臣愿担之,若殿下不许,即使陛下有意,臣亦能推脱。”
“怀仁啊怀仁!”李世民长笑道:“突厥新败,只怕父亲不会随意指派……再或东宫有意揽功。”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其他四人都一脸赞同……这是不能说出口的理由。
李善一个尚未加冠的青年都能大败突厥,难道那些南征北战的大将就做不到吗?
东宫麾下可不是没有能出任行军总管的大将的,如果能在关内道率军大败突厥……那接下来东宫的地位自然是稳如泰山。
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善,都能确定,想轻轻松松的击破突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次大败突厥,实在是有很多巧合性的因素,若不是恰巧在崞县击退阿史那·社尔,若不是突厥内部不合,粮草不济,若不是颉利可汗发狠一定要攻下顾集镇,甚至若不是李善那神来一笔的神箭……
可以想象,如果东宫方面的大将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突厥,一场大败那是在所难免的……到那时候,秦王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即使东宫那边要用李善顶上来……但大败之后,圣人李渊是愿意冒险用李善,还是愿意用百战百胜的秦王李世民呢?
顺水推舟吧……李善在心里嘀咕,虽然是顺水推舟,但大家伙儿都一个样,心脏啊。
李善可不是什么圣母,从小心就脏,手段更是不干净,对此很是无所谓……反正就目前这个局势,若是真的在关内道备兵,不管是李渊还是李建成,都不可能让秦王一脉掌控。
凌敬突然开口道:“苏定方进郡公爵,会不会是……”
“有可能!”杜如晦沉声道:“或可出任行军副总管。”
房玄龄摇头道:“难说……苏定方除却西征吐谷浑外,一直在怀仁身侧。”
“不会的。”李世民笑道:“听闻东宫在少府中的人手……往灵州方向拨去一千具弩。”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李善啧啧道:“灵州总管襄邑王。”
“不错!”杜如晦接口道:“若在关内道备兵,首选应该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而襄邑王如今出任灵州总管,很可能会出任行军道副总管。”
襄邑王李神符曾经出任并州总管、河东道行军总管,但没什么战功又因为诬告刘世让被丢去了灵州,不太可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但出任副手是顺理成章的……东宫不会放弃的。
“克明公说的是。”李善轻笑了声,视线转向李世民,“至于定方兄为何晋爵?”
这个疑问这几日一直缠绕心头……可惜李世民也双眉紧锁,微微摇头。
长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善剖析如今突厥局势,又盘点如今大唐对阵突厥仍然处于劣势,李世民也定下了冷眼旁观,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也就长孙无忌在期盼着突厥最好明年就攻打关内道,东宫一败涂地,丢人现眼。
接下来的时间,话题依旧围绕着夺嫡,但气氛终于松动下来。
“不会,绝不会。”李善肯定的说:“东宫所能依仗的外力,一为襄邑王,二为燕郡王……当然了,或许以前还有赵郡王,但如今赵郡王已经回朝出任宗正卿。”
“代国公李药师,任城王李道宗,此二人不会依附东宫,也不会听东宫指派。”
李世民笑道:“怀仁所言不差,李药师、道宗二人,均谨慎有方,不会随意。”
的确如此,李道宗、李靖两位初唐名将,都是以谨慎闻名的。
长孙无忌突然问:“若是不协,或可外出?”
“出镇洛阳?”房玄龄犹豫着看向李世民,这个选择其实已经提出来很久了。
李善好奇的看着沉吟不语的李世民,回忆史书好像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李善心想,如果有朝一日,李渊真的允许李世民出镇洛阳……不管太子、齐王那么怎么想,但至少李世民是无比失望的。
出镇洛阳,那就意味着李世民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手段入主东宫了……或许在原时空中,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李世民最终下定了决心。
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选
星夜灯火,李善被早早摇醒,嘴里发着牢骚,这一世没了手机铃声夺命,却还要半夜起床,真是夭寿。
这是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李善昨日倒是想住在延寿坊,虽然家具、院子都还没有完工,但也勉强能住人了。
可惜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大量外地官员入京觐见,代州自然也来人了,左武卫将军薛万钧想做个和事佬,化解李善、段志玄之间的冤仇。
李善对此没什么兴趣,也不想与段志玄碰面,万一到时候闹起来……自己可是打定了主意最近一段时间修生养选,绝不惹事生非的!
都已经保持了快两个月了,李善准备让凌敬看看,自己真不是惹事的人!
李善打着哈欠上了马车,夜间还是不要骑马的好,万一摔了不是闹着玩的,几十个亲卫前后牵着马打着灯笼护佑。
进城之后,李善提着灯笼融入宛如火龙的人流,不时与人打几个招呼。
“怀仁。”
“道玄兄。”李善与关系最为亲近的李道玄站在角落处,小声说:“不会真的是襄邑郡王吧?”
“轮得到他吗?”李道玄嗤笑了声。
这些时日,关于在关内道备兵的事基本已成定局,虽然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冷眼旁观,但动作还是要有的,据说秦王在两仪殿先后举荐曹国公李世绩、任国公刘弘基。
李世绩堪称名将,但在唐初武德年间在山东几战都有点惨,不过今年平定江淮颇有战功。
颉利可汗大败之后,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如今与淮安王李神通屯兵陇右道,以备突厥来犯。
刘弘基虽然不在天策府任职,但却是公认的秦王府一脉嫡系,当年在晋阳据说与秦王“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而东宫这边贼的很,也不去跟秦王府一脉争夺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个位置,而是守住了灵州总管襄邑郡王……不管从资历上,还是从爵位上,李神符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未必够格,但副职是绝对够格的。
但这样一来,宗室郡王出任副总管……总管就不太可能选择李世绩、刘弘基这样的国公了,之前灭西梁、抚岭南、定江淮诸战,实际的主将是李靖,但名义上却还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首。
所以,在李神符基本上肯定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的前提下,有资格出任主将的……不说其他的,至少得是个郡王爵。
比如赵郡王李孝恭,比如任城王李道宗,比如邯郸郡王李怀仁,再比如身边的这位跃跃欲试的淮阳王李道玄。
其实,就是李神符本人也有可能直接出任主将……毕竟是担任过河东道行军总管兼并州总管的。
李善瞄了眼李道玄,小声说:“反正小弟是不愿意掺和的……弃代州总管回朝就是为了养伤,外面是好了,但内伤未愈啊。”
“呸!”李道玄啐了口,远远眺望朱雀门,嘴里小声说:“昨日去了承乾殿,不过二兄似乎另有他意。”
当然另有他意思,李世民作势举荐,实际上就等着东宫摔个大跟头呢……李善一边心里吐槽,一边说:“道玄兄还是别掺和的好,去年在河东,你与襄邑王也有点……”
去年李善在马邑突遭突厥,要不是提前让李道玄守御雁门关,八成李神符那厮就要出幺蛾子了……两人一度闹得挺大,最后李神符悻悻的回了太原。
这时候,朱雀门开,在御史的高声传报中,武德七年最后一次朝会拉开了序幕……与平时的朝会相比,程序更为繁琐,规模更加宏大,但在李善看来,完全是在作秀。
后世总是将皇帝上不上朝作为是否勤勉的标志,但实际上,朝会是所有环节中性价比最低的一种,唐初处理政事,自有三省,若要群议,要么是在两仪殿,要么是在临湖殿……再到贞观年间,李世民还弄出了个政事堂。
按部就班的入门、等候、上殿、再等候一系列程序后,李善面无表情,实际上早就神游物外了……琢磨的还是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件事。
淮阳王李道玄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李世民已有决策,另一方面李道玄与李神符去年有些过节。
同样的道理,李善也不可能……李神符被赶到灵州去,其他人心里未必有数,但他本人是知道的,很大程度是因为李善……虽然并不是李善把他赶走的。
不说这些,仅仅是因为刘世让,李神符对李善都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感……刘世让此番大败突厥,进爵宜阳郡公,李神符气的牙根痒痒。
赵郡王李孝恭更不可能了,虽然后来被证明是诬告谋反,但曾经手握大权,控制除了陕东道大行台之外,黄河以南区域的李孝恭如今只是个宗正卿,一旦放出去,一个不好心存怨意,真的谋反……这个锅谁都背不起。
李善在脑海中逐一排除,赵郡王不行,淮阳王不行,自己也不行,如今的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还是不行!
其实李道宗是最合适的……因为如今代州已兴,雁门已固,又有名将代国公李靖镇守,河东军事部署其实已经逐渐北移,李道宗在并州无用武之地。
但之前李道宗任灵州总管,李渊让其与李神符互掉……如今一转头,李道宗杀个回马枪,骑在李神符的脸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合适。
前面裴寂正在宣读诏书……约莫就是些如今天下太平,共贺新春之类的套词,李善在心里想,东宫或许会直接将李神符推上主将的位置,或许也会用一员资历足够深的大将出任主将。
秦王一脉的将领出任主将,李神符为其副手……确实不妥,但如果主将是东宫这边的人手,李神符未必不肯出任副手。
但还有一种可能。
李善的视线落在了最前方的一个高瘦背影上,如果以地位论,能让人无话可说的人选还有一个。
齐王李元吉。
真的会是李元吉吗?
李善微微摇头,不管是史书中给自己的印象,还是这一世的观察,李元吉不像是这种工于心计的人。
而且建言在关内道备兵的是裴世钜……这只老狐狸已经投入东宫门下,不可能为齐王做嫁衣。
关于这个人选,李善与凌敬曾经长谈过好几次,两人都判断,还是李神符的可能性最高,东宫举荐其为副职,目的只是在排斥秦王一脉的举荐人选。
第七百二十章 这次不能怪我!
等朝会结束之后,李善很认真的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正月初一,自己需不需要请个病假。
一般来说,唐初武德年间,有三种朝会。
其一是最常见的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今日就是十五朝参,因为是今年最后一次朝参,所以礼仪齐备。
其二是每日朝参,不过李渊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勉的帝王,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的,事实上,平日除了朔日、望日之外,早朝的次数很少。
其三就是元日的大朝会,也就是除夕第二日,正月初一。
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候皇帝御舆以出,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之上公献寿,再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
平时的朝会从凌晨五点左右持续到上午九点,今日延迟到了中午十一点,大朝会……都可以喝下午茶了!
是真不怕饿死人啊!
李善看看时辰,都不准备回司农寺了,让赵元楷回去招呼一声,待会儿直接去东山酒楼……今晚搞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