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节
“长孙氏倒是知晓内情,但未必管得住。”
“的确有可能……”李善也反应过来了,“那时候陛下已然厌弃太子,有可能是在东宫埋了眼线,也有可能是派人盯着……”
说到这儿李善顿了顿,如果有人盯着苏定方的母亲,那肯定不会错过自己的母亲。
“放心吧,朱娘子向来谨慎,少有出门,最多是拜访平阳公主,以及应国公府。”凌敬哼了声,“但定方的母亲就未必了,听闻常去上香礼佛。”
李善心里有些古怪,母亲居然与武则天的老娘关系那么好啊,那自己以后收留被扫地出门的杨氏母女岂不是顺理成章?
“定方领兵出征,其母上香礼佛,无可厚非。”凌敬叹道:“或许东宫就是如此与苏母勾连的。”
李善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摇头道:“之前薛万述登门拜访还说得过去,但后有天台山一战,太子失德……苏母不可能不知道东宫势衰,再与东宫有所来往,岂不是蠢?”
“你觉得她不蠢?”凌敬嗤笑道:“当年定方随嗣昌西征吐谷浑,斩将夺旗,生擒可汗,阵斩名王,后雁门大捷雪夜追击,生擒欲谷设,但却未能封爵,而你被列入宗室,爵封郡王……”
李善回忆了下,的确如此,苏定方是一直到前年大破突厥之后才得以爵封临清县公的。
“故其母颇为忿忿。”
李善终于听懂了,但嘴巴也都要歪了,这个逻辑真是无敌了。
苏定方除了西征吐谷浑之外,基本上一直在自己身边领军,在苏母看来,这些战功都是苏定方的,而我这个主帅是贪了他儿子的战功,无耻的一次又一次进爵,而导致苏定方吃了大亏。
对于这个逻辑,李善发了好一会儿呆,楞是没找到反驳的理由。
“若非怀仁,定方于草莽间,此生亦未必能爵封国公。”凌敬不客气的骂道:“此等老妇,险些坏事!”
李善想了想,不太记得苏定方历史上有没有封国公,但肯定的是,一直到高宗年间才得以扬名。
沉默了会儿,李善勉强笑了笑,“不过也未必是坏事,陛下点出苏母,显然有释怀之意。”
凌敬点点头,眼神闪烁不定,“或可再试试?”
“甚么?”
凌敬招招手,李善附耳过去,片刻后有点踌躇,“这……定方兄那边?”
“不妨事。”凌敬哼了声,“你以为老夫为何知晓那老妇常常上香礼佛?”
“去岁出征之前,定方兄私下提及,生怕东宫使了手段,还送到李宅去。”
“但那老妇还是非要……”
看凌敬找不到个适合的词汇,李善在心里补充……非要出幺蛾子。
将凌敬送走,李善疲惫的回到后院,一进门就毫无仪态的瘫倒在软榻上。
现在是四月中旬,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窗户开着,外面挂着的灯笼并不亮,反而衬托的园中颇为阴森。
不过李善对此颇为熟悉,有一种回到前世老宅的熟悉感,一眼望过去,正看见有风儿吹拂,大树摇曳发出清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颇有天籁之感。
“郎君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崔十一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母亲睡了?”李善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然睡着,也没睁开眼,笑着说:“母亲喜欢你远迈为夫这个儿子呢。”
“胡乱说甚么!”崔十一娘羞怒一跺脚,手中暗暗用力。
“疼疼疼!”被掐了一把的李善原地弹起,正要将崔十一娘搂过来以家法训责,眼睛睁开却看见一脸无语的母亲。
“母……母亲。”
朱氏指着儿子的鼻尖,“的确爱十一娘远过你。”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李善点头哈腰的请朱氏坐下,瞪了眼一旁小脸通红的崔十一娘,“母亲难得来一趟,还不去烹茶!”
“那几个侍女都调到主院了,连茶具都带过去了。”朱氏嗤笑道:“你又不喜茶,难道还要十一娘费神?”
被这话堵得无言以对,李善咳嗽了几声才问:“母亲今晚过来是……”
人家没事就不能来啊……这是讨骂呢,崔十一娘赶紧抢在前面,“郎君连着两日都入宫觐见陛下,晚上又与凌公议事至深夜,阿家有些担心呢。”
这个儿媳选的好啊,既护着丈夫,又顾着婆婆的颜面,朱氏转怒为喜,笑吟吟道:“不是十一娘最先提及的吗?”
“阿家……”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短视频刷,也能听见这种带着娃娃音的撒娇啊,李善打了个寒颤,“定方兄与窦公大败梁师都,朝中议是否收复榆林郡,故陛下召孩儿议事。”
朱氏听不懂其中的玄机,只叹道:“灵州战事总算要落幕了,李氏也等得苦的很。”
“赵国公应该很快就会回京。”崔十一娘小声说,庄子里她与李氏来往最多,一方面出身类似,另一方面苏定方与李善的关系太近,而且两人还算是姻亲关系呢。
顿了顿,崔十一娘看向李善,“郎君,李家姐姐或有揣测。”
对此李善并不意外,毕竟李氏就住在日月潭,也不像苏母那样在家里不出来也不与人打交道,她是知道丈夫与凌敬时常与李善秘议的,凌敬是秦王的心腹,李善与苏定方的立场可想而知。
“不碍事。”李善摇摇头,犹豫了下低声道:“明日你去请李家嫂嫂来一趟,有些事要与其商议……呃,最好早一些,明日没有早朝,赶在凌公去长安之前。”
“好。”崔十一娘干脆利索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多问什么。
李善心想,凌敬这个主意有些阴损,自己可不能冲在前面,万一出了什么事,苏定方虽然不会反目成仇,但也有了间隙。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度
第二日李善出门已经是午后了,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经过凌公、崔十一娘的追问,已经确定了苏母在寓居李宅的时候与东宫是有过接触的。
其中一次碰到了嫁入清河崔氏的一位妇人,还曾经见过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的女儿,甚至有一次上香,正好碰上了太子妃……李氏当时不在苏母身边,不能确定太子妃有没有召见苏母。
要命的是碰上太子妃那一次,是李善尚未回京,但苏定方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已然定凿的时候。
今早李善特地没有出现,李氏隐晦的道出苏母对李善的看法……与凌敬之前的揣测基本一致,在那个老妇人看来,李善如今的地位,如今的权势,如今的名声,都应该是苏定方的。
李善一方面哭笑不得,另一方面也有些感慨,当日自己救下这个老妇人,苏定方才会来投,没想到这个老妇人却……不能说恩将仇报吧,但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太正常。
人心啊,人心。
在朱雀门翻身下马,李善虽然得赐皇城骑马的特权,但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将缰绳丢给士卒笑着聊了几句,这些北衙士卒好些都后悔没能随军出征。
自从去年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再到前些日子抽调平阳公主旧部入京,现在柴绍能大致控制住北衙禁军……李善曾经私下拜访过柴绍,提点过承乾殿的防务,自那之后,左千牛卫将军张琮、宇文韶加强了夜间巡视以及对承乾殿的防卫。
一边往里走,李善一边想着,两个月前自己还将苏定方是否回京视为东宫起事的预兆,现在看来是错了……就算太子有意笼络苏定方,但其他人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苏定方或者自己这个魏王身上,更别说太子麾下还有个什么都心里有数的裴世矩了。
“咳咳。”
听见熟悉的咳嗽声,李善立即止步行礼,“拜见岳丈大人。”
崔信还算满意,成亲前名分未立,现在就不同了,行礼敢不恭谨,我我我……我让女儿回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十一娘可还好?”
第一句就是问女儿,李善一边腹诽,一边笑着说:“昨晚母亲还说呢,爱十一娘远迈小侄。”
就算是宠女狂魔,听到这等话,崔信也是无语,他听妻子用诡异的语调说起,现在女儿在李家那是……什么都能管,夫婿宠着,婆婆也宠着,就算女儿把宅子拆了,估摸着朱氏都要拍手称快。
当年自己就没这等运气,两任妻子与母亲都不合,崔信暗骂了几句,才低声问:“昨日入宫觐见,附和太子?”
“实则不然。”李善看看左右没人才低声回道:“殿下亦不赞成设郡,其实是陛下有意进取,昨日小婿入宫觐见劝谏,今日应该有旨意下发中书?”
“嗯,两个时辰前已然拟诏……”
“岳丈大人不要说了。”李善做了个停的手势,“此乃禁中语,不可外泄。”
崔信被气得脸都黑了,好心来提醒一句,居然还不领情!
李善目送崔信气鼓鼓的回了中书省,心里也觉得委屈,不知情才能对信息比较敏感,表演力度才会更强,如今的李渊疑心病重的很,好不容易对自己释然,这时候别弄巧成拙了。
一路进了两仪殿,李渊刚刚午歇起来,还有点精神不济,笑着招手道:“怀仁来了,今日已有些日头了。”
“还未至盛夏,不能用冰。”李善嘿然道:“再说了,上次不是……噢噢,待会儿臣传给殿中监苏制。”
苏制就在边上,微微躬身行礼以致谢。
上次李善将制冰法传给了上任殿中监陈福,结果那位运气不太好,死在了仁寿宫外梁军的刀下。
“也没多久就要热了。”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今年去仁智宫……也不知三胡修的如何了。”
李善眨眨眼,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劝李渊别去仁智宫避暑,他总觉得会出什么幺蛾子,而且那时候也是东宫动手的好机会……但问题是长安夏天实在太热,特别是宫城这块儿,比长安其他地方起码要高上六七度,难怪隋唐两朝的帝王大都不是死在长安宫城的。
历史上的隋文帝死在了仁寿宫,隋炀帝死在江都,唐高祖李渊死在大安宫……就是李世民在武德年间被赶出宫城居住的弘义宫。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自那之后,唐高宗李治建东都,死在了洛阳,之后的大唐皇帝大都主要在洛阳。
“今日已然下诏,命苏定方收复盐州、朔方,窦轨南下收复银州、绥州。”李渊随口道:“扫荡各地,重建官衙,对了,怀仁可有意吏部?”
“陛下别开玩笑了。”李善苦笑了声,“选谁不选谁……要不陛下仿前朝弄个选曹七贵吧?”
“这也是个办法。”李渊沉吟道:“原州还好,会州、灵州、盐州、朔方郡、银州、绥州……不仅是官吏,还要选派折冲府的骠骑将军。”
李善将话题扯开,“之前梁师都东窜,盐州、朔方不都已经归附了嘛,苏定方也无甚事了。”
李渊瞥了眼过去,“他不是伤重难起吗?”
“是臣……瞎猜的。”李善惭愧的低下头,“昨日回了庄子登门拜访,才知晓其母身子不适。”
“嗯?”
“定方兄娶妻也年余了,先是节制北衙禁军,不敢稍离,后随陛下避暑仁寿宫,重伤数月,再随臣出征……”李善叹道:“与其妻……定方兄今年三十有一了,尚无子嗣,其母心忧,以至于卧床不起。”
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善,知道这个臣子说得苏母心忧是假,关键是后面那句“卧床不起”,既然卧床不起了,那就不能出门了。
“还算懂事。”李渊给出如此评价,看李善额头微有汗泌出,笑着问:“苏定方回京,何人继任?”
按照常理,苏定方卸任,最有希望继任的自然是副帅薛万彻。
昨日的猜测果然没错……李善心里庆幸不已,坦然道:“武安郡公薛万彻冲阵勇武,堪为万人敌,但独当一面非其所长,所幸如今梁国已然覆灭,突厥无南下踪迹,可使长史西河郡公节制大军。”
李渊点点头,不是赞同李善的举荐,而是肯定李善的态度,温彦博是李渊的嫡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温彦博的兄长温大雅是秦王的心腹,如今在陕东道大行台任职。
“去岁西河郡公弹劾怀仁私纵敌酋,如今怀仁却举荐其节制大军……怀仁颇为大度。”
面对这种调侃,李善只能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选官(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善终于轻松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终于知道李渊为什么没完没了的试探自己与东宫之间有没有勾结……想到这儿,李善都忍不住要骂几句苏母。
不过现在苏母也不好过,被逼着在家修养,虽然李善在御前说是身子不适难以起床,但对外只说是心忧其子……李氏是儿媳没办法,但凌敬直接上门放了话,用不着李善来背锅。
但即使如此,李善也给苏定方去了一封信,因为怕被人偷看……李渊未必不会干这种事,于是李善在信中是坦坦荡荡的,咱们的情谊是摆在那儿的,既没有攀附东宫,也没有倾向秦王,而且如今陛下正值盛年,咱们有必要在这时候做出选择吗? ↑返回顶部↑
“的确有可能……”李善也反应过来了,“那时候陛下已然厌弃太子,有可能是在东宫埋了眼线,也有可能是派人盯着……”
说到这儿李善顿了顿,如果有人盯着苏定方的母亲,那肯定不会错过自己的母亲。
“放心吧,朱娘子向来谨慎,少有出门,最多是拜访平阳公主,以及应国公府。”凌敬哼了声,“但定方的母亲就未必了,听闻常去上香礼佛。”
李善心里有些古怪,母亲居然与武则天的老娘关系那么好啊,那自己以后收留被扫地出门的杨氏母女岂不是顺理成章?
“定方领兵出征,其母上香礼佛,无可厚非。”凌敬叹道:“或许东宫就是如此与苏母勾连的。”
李善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摇头道:“之前薛万述登门拜访还说得过去,但后有天台山一战,太子失德……苏母不可能不知道东宫势衰,再与东宫有所来往,岂不是蠢?”
“你觉得她不蠢?”凌敬嗤笑道:“当年定方随嗣昌西征吐谷浑,斩将夺旗,生擒可汗,阵斩名王,后雁门大捷雪夜追击,生擒欲谷设,但却未能封爵,而你被列入宗室,爵封郡王……”
李善回忆了下,的确如此,苏定方是一直到前年大破突厥之后才得以爵封临清县公的。
“故其母颇为忿忿。”
李善终于听懂了,但嘴巴也都要歪了,这个逻辑真是无敌了。
苏定方除了西征吐谷浑之外,基本上一直在自己身边领军,在苏母看来,这些战功都是苏定方的,而我这个主帅是贪了他儿子的战功,无耻的一次又一次进爵,而导致苏定方吃了大亏。
对于这个逻辑,李善发了好一会儿呆,楞是没找到反驳的理由。
“若非怀仁,定方于草莽间,此生亦未必能爵封国公。”凌敬不客气的骂道:“此等老妇,险些坏事!”
李善想了想,不太记得苏定方历史上有没有封国公,但肯定的是,一直到高宗年间才得以扬名。
沉默了会儿,李善勉强笑了笑,“不过也未必是坏事,陛下点出苏母,显然有释怀之意。”
凌敬点点头,眼神闪烁不定,“或可再试试?”
“甚么?”
凌敬招招手,李善附耳过去,片刻后有点踌躇,“这……定方兄那边?”
“不妨事。”凌敬哼了声,“你以为老夫为何知晓那老妇常常上香礼佛?”
“去岁出征之前,定方兄私下提及,生怕东宫使了手段,还送到李宅去。”
“但那老妇还是非要……”
看凌敬找不到个适合的词汇,李善在心里补充……非要出幺蛾子。
将凌敬送走,李善疲惫的回到后院,一进门就毫无仪态的瘫倒在软榻上。
现在是四月中旬,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窗户开着,外面挂着的灯笼并不亮,反而衬托的园中颇为阴森。
不过李善对此颇为熟悉,有一种回到前世老宅的熟悉感,一眼望过去,正看见有风儿吹拂,大树摇曳发出清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颇有天籁之感。
“郎君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崔十一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母亲睡了?”李善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然睡着,也没睁开眼,笑着说:“母亲喜欢你远迈为夫这个儿子呢。”
“胡乱说甚么!”崔十一娘羞怒一跺脚,手中暗暗用力。
“疼疼疼!”被掐了一把的李善原地弹起,正要将崔十一娘搂过来以家法训责,眼睛睁开却看见一脸无语的母亲。
“母……母亲。”
朱氏指着儿子的鼻尖,“的确爱十一娘远过你。”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李善点头哈腰的请朱氏坐下,瞪了眼一旁小脸通红的崔十一娘,“母亲难得来一趟,还不去烹茶!”
“那几个侍女都调到主院了,连茶具都带过去了。”朱氏嗤笑道:“你又不喜茶,难道还要十一娘费神?”
被这话堵得无言以对,李善咳嗽了几声才问:“母亲今晚过来是……”
人家没事就不能来啊……这是讨骂呢,崔十一娘赶紧抢在前面,“郎君连着两日都入宫觐见陛下,晚上又与凌公议事至深夜,阿家有些担心呢。”
这个儿媳选的好啊,既护着丈夫,又顾着婆婆的颜面,朱氏转怒为喜,笑吟吟道:“不是十一娘最先提及的吗?”
“阿家……”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短视频刷,也能听见这种带着娃娃音的撒娇啊,李善打了个寒颤,“定方兄与窦公大败梁师都,朝中议是否收复榆林郡,故陛下召孩儿议事。”
朱氏听不懂其中的玄机,只叹道:“灵州战事总算要落幕了,李氏也等得苦的很。”
“赵国公应该很快就会回京。”崔十一娘小声说,庄子里她与李氏来往最多,一方面出身类似,另一方面苏定方与李善的关系太近,而且两人还算是姻亲关系呢。
顿了顿,崔十一娘看向李善,“郎君,李家姐姐或有揣测。”
对此李善并不意外,毕竟李氏就住在日月潭,也不像苏母那样在家里不出来也不与人打交道,她是知道丈夫与凌敬时常与李善秘议的,凌敬是秦王的心腹,李善与苏定方的立场可想而知。
“不碍事。”李善摇摇头,犹豫了下低声道:“明日你去请李家嫂嫂来一趟,有些事要与其商议……呃,最好早一些,明日没有早朝,赶在凌公去长安之前。”
“好。”崔十一娘干脆利索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多问什么。
李善心想,凌敬这个主意有些阴损,自己可不能冲在前面,万一出了什么事,苏定方虽然不会反目成仇,但也有了间隙。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度
第二日李善出门已经是午后了,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经过凌公、崔十一娘的追问,已经确定了苏母在寓居李宅的时候与东宫是有过接触的。
其中一次碰到了嫁入清河崔氏的一位妇人,还曾经见过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的女儿,甚至有一次上香,正好碰上了太子妃……李氏当时不在苏母身边,不能确定太子妃有没有召见苏母。
要命的是碰上太子妃那一次,是李善尚未回京,但苏定方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已然定凿的时候。
今早李善特地没有出现,李氏隐晦的道出苏母对李善的看法……与凌敬之前的揣测基本一致,在那个老妇人看来,李善如今的地位,如今的权势,如今的名声,都应该是苏定方的。
李善一方面哭笑不得,另一方面也有些感慨,当日自己救下这个老妇人,苏定方才会来投,没想到这个老妇人却……不能说恩将仇报吧,但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太正常。
人心啊,人心。
在朱雀门翻身下马,李善虽然得赐皇城骑马的特权,但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将缰绳丢给士卒笑着聊了几句,这些北衙士卒好些都后悔没能随军出征。
自从去年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再到前些日子抽调平阳公主旧部入京,现在柴绍能大致控制住北衙禁军……李善曾经私下拜访过柴绍,提点过承乾殿的防务,自那之后,左千牛卫将军张琮、宇文韶加强了夜间巡视以及对承乾殿的防卫。
一边往里走,李善一边想着,两个月前自己还将苏定方是否回京视为东宫起事的预兆,现在看来是错了……就算太子有意笼络苏定方,但其他人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苏定方或者自己这个魏王身上,更别说太子麾下还有个什么都心里有数的裴世矩了。
“咳咳。”
听见熟悉的咳嗽声,李善立即止步行礼,“拜见岳丈大人。”
崔信还算满意,成亲前名分未立,现在就不同了,行礼敢不恭谨,我我我……我让女儿回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十一娘可还好?”
第一句就是问女儿,李善一边腹诽,一边笑着说:“昨晚母亲还说呢,爱十一娘远迈小侄。”
就算是宠女狂魔,听到这等话,崔信也是无语,他听妻子用诡异的语调说起,现在女儿在李家那是……什么都能管,夫婿宠着,婆婆也宠着,就算女儿把宅子拆了,估摸着朱氏都要拍手称快。
当年自己就没这等运气,两任妻子与母亲都不合,崔信暗骂了几句,才低声问:“昨日入宫觐见,附和太子?”
“实则不然。”李善看看左右没人才低声回道:“殿下亦不赞成设郡,其实是陛下有意进取,昨日小婿入宫觐见劝谏,今日应该有旨意下发中书?”
“嗯,两个时辰前已然拟诏……”
“岳丈大人不要说了。”李善做了个停的手势,“此乃禁中语,不可外泄。”
崔信被气得脸都黑了,好心来提醒一句,居然还不领情!
李善目送崔信气鼓鼓的回了中书省,心里也觉得委屈,不知情才能对信息比较敏感,表演力度才会更强,如今的李渊疑心病重的很,好不容易对自己释然,这时候别弄巧成拙了。
一路进了两仪殿,李渊刚刚午歇起来,还有点精神不济,笑着招手道:“怀仁来了,今日已有些日头了。”
“还未至盛夏,不能用冰。”李善嘿然道:“再说了,上次不是……噢噢,待会儿臣传给殿中监苏制。”
苏制就在边上,微微躬身行礼以致谢。
上次李善将制冰法传给了上任殿中监陈福,结果那位运气不太好,死在了仁寿宫外梁军的刀下。
“也没多久就要热了。”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今年去仁智宫……也不知三胡修的如何了。”
李善眨眨眼,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劝李渊别去仁智宫避暑,他总觉得会出什么幺蛾子,而且那时候也是东宫动手的好机会……但问题是长安夏天实在太热,特别是宫城这块儿,比长安其他地方起码要高上六七度,难怪隋唐两朝的帝王大都不是死在长安宫城的。
历史上的隋文帝死在了仁寿宫,隋炀帝死在江都,唐高祖李渊死在大安宫……就是李世民在武德年间被赶出宫城居住的弘义宫。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自那之后,唐高宗李治建东都,死在了洛阳,之后的大唐皇帝大都主要在洛阳。
“今日已然下诏,命苏定方收复盐州、朔方,窦轨南下收复银州、绥州。”李渊随口道:“扫荡各地,重建官衙,对了,怀仁可有意吏部?”
“陛下别开玩笑了。”李善苦笑了声,“选谁不选谁……要不陛下仿前朝弄个选曹七贵吧?”
“这也是个办法。”李渊沉吟道:“原州还好,会州、灵州、盐州、朔方郡、银州、绥州……不仅是官吏,还要选派折冲府的骠骑将军。”
李善将话题扯开,“之前梁师都东窜,盐州、朔方不都已经归附了嘛,苏定方也无甚事了。”
李渊瞥了眼过去,“他不是伤重难起吗?”
“是臣……瞎猜的。”李善惭愧的低下头,“昨日回了庄子登门拜访,才知晓其母身子不适。”
“嗯?”
“定方兄娶妻也年余了,先是节制北衙禁军,不敢稍离,后随陛下避暑仁寿宫,重伤数月,再随臣出征……”李善叹道:“与其妻……定方兄今年三十有一了,尚无子嗣,其母心忧,以至于卧床不起。”
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善,知道这个臣子说得苏母心忧是假,关键是后面那句“卧床不起”,既然卧床不起了,那就不能出门了。
“还算懂事。”李渊给出如此评价,看李善额头微有汗泌出,笑着问:“苏定方回京,何人继任?”
按照常理,苏定方卸任,最有希望继任的自然是副帅薛万彻。
昨日的猜测果然没错……李善心里庆幸不已,坦然道:“武安郡公薛万彻冲阵勇武,堪为万人敌,但独当一面非其所长,所幸如今梁国已然覆灭,突厥无南下踪迹,可使长史西河郡公节制大军。”
李渊点点头,不是赞同李善的举荐,而是肯定李善的态度,温彦博是李渊的嫡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温彦博的兄长温大雅是秦王的心腹,如今在陕东道大行台任职。
“去岁西河郡公弹劾怀仁私纵敌酋,如今怀仁却举荐其节制大军……怀仁颇为大度。”
面对这种调侃,李善只能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选官(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善终于轻松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终于知道李渊为什么没完没了的试探自己与东宫之间有没有勾结……想到这儿,李善都忍不住要骂几句苏母。
不过现在苏母也不好过,被逼着在家修养,虽然李善在御前说是身子不适难以起床,但对外只说是心忧其子……李氏是儿媳没办法,但凌敬直接上门放了话,用不着李善来背锅。
但即使如此,李善也给苏定方去了一封信,因为怕被人偷看……李渊未必不会干这种事,于是李善在信中是坦坦荡荡的,咱们的情谊是摆在那儿的,既没有攀附东宫,也没有倾向秦王,而且如今陛下正值盛年,咱们有必要在这时候做出选择吗? ↑返回顶部↑
“长孙氏倒是知晓内情,但未必管得住。”
“的确有可能……”李善也反应过来了,“那时候陛下已然厌弃太子,有可能是在东宫埋了眼线,也有可能是派人盯着……”
说到这儿李善顿了顿,如果有人盯着苏定方的母亲,那肯定不会错过自己的母亲。
“放心吧,朱娘子向来谨慎,少有出门,最多是拜访平阳公主,以及应国公府。”凌敬哼了声,“但定方的母亲就未必了,听闻常去上香礼佛。”
李善心里有些古怪,母亲居然与武则天的老娘关系那么好啊,那自己以后收留被扫地出门的杨氏母女岂不是顺理成章?
“定方领兵出征,其母上香礼佛,无可厚非。”凌敬叹道:“或许东宫就是如此与苏母勾连的。”
李善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摇头道:“之前薛万述登门拜访还说得过去,但后有天台山一战,太子失德……苏母不可能不知道东宫势衰,再与东宫有所来往,岂不是蠢?”
“你觉得她不蠢?”凌敬嗤笑道:“当年定方随嗣昌西征吐谷浑,斩将夺旗,生擒可汗,阵斩名王,后雁门大捷雪夜追击,生擒欲谷设,但却未能封爵,而你被列入宗室,爵封郡王……”
李善回忆了下,的确如此,苏定方是一直到前年大破突厥之后才得以爵封临清县公的。
“故其母颇为忿忿。”
李善终于听懂了,但嘴巴也都要歪了,这个逻辑真是无敌了。
苏定方除了西征吐谷浑之外,基本上一直在自己身边领军,在苏母看来,这些战功都是苏定方的,而我这个主帅是贪了他儿子的战功,无耻的一次又一次进爵,而导致苏定方吃了大亏。
对于这个逻辑,李善发了好一会儿呆,楞是没找到反驳的理由。
“若非怀仁,定方于草莽间,此生亦未必能爵封国公。”凌敬不客气的骂道:“此等老妇,险些坏事!”
李善想了想,不太记得苏定方历史上有没有封国公,但肯定的是,一直到高宗年间才得以扬名。
沉默了会儿,李善勉强笑了笑,“不过也未必是坏事,陛下点出苏母,显然有释怀之意。”
凌敬点点头,眼神闪烁不定,“或可再试试?”
“甚么?”
凌敬招招手,李善附耳过去,片刻后有点踌躇,“这……定方兄那边?”
“不妨事。”凌敬哼了声,“你以为老夫为何知晓那老妇常常上香礼佛?”
“去岁出征之前,定方兄私下提及,生怕东宫使了手段,还送到李宅去。”
“但那老妇还是非要……”
看凌敬找不到个适合的词汇,李善在心里补充……非要出幺蛾子。
将凌敬送走,李善疲惫的回到后院,一进门就毫无仪态的瘫倒在软榻上。
现在是四月中旬,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窗户开着,外面挂着的灯笼并不亮,反而衬托的园中颇为阴森。
不过李善对此颇为熟悉,有一种回到前世老宅的熟悉感,一眼望过去,正看见有风儿吹拂,大树摇曳发出清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颇有天籁之感。
“郎君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崔十一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母亲睡了?”李善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然睡着,也没睁开眼,笑着说:“母亲喜欢你远迈为夫这个儿子呢。”
“胡乱说甚么!”崔十一娘羞怒一跺脚,手中暗暗用力。
“疼疼疼!”被掐了一把的李善原地弹起,正要将崔十一娘搂过来以家法训责,眼睛睁开却看见一脸无语的母亲。
“母……母亲。”
朱氏指着儿子的鼻尖,“的确爱十一娘远过你。”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李善点头哈腰的请朱氏坐下,瞪了眼一旁小脸通红的崔十一娘,“母亲难得来一趟,还不去烹茶!”
“那几个侍女都调到主院了,连茶具都带过去了。”朱氏嗤笑道:“你又不喜茶,难道还要十一娘费神?”
被这话堵得无言以对,李善咳嗽了几声才问:“母亲今晚过来是……”
人家没事就不能来啊……这是讨骂呢,崔十一娘赶紧抢在前面,“郎君连着两日都入宫觐见陛下,晚上又与凌公议事至深夜,阿家有些担心呢。”
这个儿媳选的好啊,既护着丈夫,又顾着婆婆的颜面,朱氏转怒为喜,笑吟吟道:“不是十一娘最先提及的吗?”
“阿家……”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短视频刷,也能听见这种带着娃娃音的撒娇啊,李善打了个寒颤,“定方兄与窦公大败梁师都,朝中议是否收复榆林郡,故陛下召孩儿议事。”
朱氏听不懂其中的玄机,只叹道:“灵州战事总算要落幕了,李氏也等得苦的很。”
“赵国公应该很快就会回京。”崔十一娘小声说,庄子里她与李氏来往最多,一方面出身类似,另一方面苏定方与李善的关系太近,而且两人还算是姻亲关系呢。
顿了顿,崔十一娘看向李善,“郎君,李家姐姐或有揣测。”
对此李善并不意外,毕竟李氏就住在日月潭,也不像苏母那样在家里不出来也不与人打交道,她是知道丈夫与凌敬时常与李善秘议的,凌敬是秦王的心腹,李善与苏定方的立场可想而知。
“不碍事。”李善摇摇头,犹豫了下低声道:“明日你去请李家嫂嫂来一趟,有些事要与其商议……呃,最好早一些,明日没有早朝,赶在凌公去长安之前。”
“好。”崔十一娘干脆利索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多问什么。
李善心想,凌敬这个主意有些阴损,自己可不能冲在前面,万一出了什么事,苏定方虽然不会反目成仇,但也有了间隙。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度
第二日李善出门已经是午后了,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经过凌公、崔十一娘的追问,已经确定了苏母在寓居李宅的时候与东宫是有过接触的。
其中一次碰到了嫁入清河崔氏的一位妇人,还曾经见过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的女儿,甚至有一次上香,正好碰上了太子妃……李氏当时不在苏母身边,不能确定太子妃有没有召见苏母。
要命的是碰上太子妃那一次,是李善尚未回京,但苏定方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已然定凿的时候。
今早李善特地没有出现,李氏隐晦的道出苏母对李善的看法……与凌敬之前的揣测基本一致,在那个老妇人看来,李善如今的地位,如今的权势,如今的名声,都应该是苏定方的。
李善一方面哭笑不得,另一方面也有些感慨,当日自己救下这个老妇人,苏定方才会来投,没想到这个老妇人却……不能说恩将仇报吧,但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太正常。
人心啊,人心。
在朱雀门翻身下马,李善虽然得赐皇城骑马的特权,但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将缰绳丢给士卒笑着聊了几句,这些北衙士卒好些都后悔没能随军出征。
自从去年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再到前些日子抽调平阳公主旧部入京,现在柴绍能大致控制住北衙禁军……李善曾经私下拜访过柴绍,提点过承乾殿的防务,自那之后,左千牛卫将军张琮、宇文韶加强了夜间巡视以及对承乾殿的防卫。
一边往里走,李善一边想着,两个月前自己还将苏定方是否回京视为东宫起事的预兆,现在看来是错了……就算太子有意笼络苏定方,但其他人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苏定方或者自己这个魏王身上,更别说太子麾下还有个什么都心里有数的裴世矩了。
“咳咳。”
听见熟悉的咳嗽声,李善立即止步行礼,“拜见岳丈大人。”
崔信还算满意,成亲前名分未立,现在就不同了,行礼敢不恭谨,我我我……我让女儿回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十一娘可还好?”
第一句就是问女儿,李善一边腹诽,一边笑着说:“昨晚母亲还说呢,爱十一娘远迈小侄。”
就算是宠女狂魔,听到这等话,崔信也是无语,他听妻子用诡异的语调说起,现在女儿在李家那是……什么都能管,夫婿宠着,婆婆也宠着,就算女儿把宅子拆了,估摸着朱氏都要拍手称快。
当年自己就没这等运气,两任妻子与母亲都不合,崔信暗骂了几句,才低声问:“昨日入宫觐见,附和太子?”
“实则不然。”李善看看左右没人才低声回道:“殿下亦不赞成设郡,其实是陛下有意进取,昨日小婿入宫觐见劝谏,今日应该有旨意下发中书?”
“嗯,两个时辰前已然拟诏……”
“岳丈大人不要说了。”李善做了个停的手势,“此乃禁中语,不可外泄。”
崔信被气得脸都黑了,好心来提醒一句,居然还不领情!
李善目送崔信气鼓鼓的回了中书省,心里也觉得委屈,不知情才能对信息比较敏感,表演力度才会更强,如今的李渊疑心病重的很,好不容易对自己释然,这时候别弄巧成拙了。
一路进了两仪殿,李渊刚刚午歇起来,还有点精神不济,笑着招手道:“怀仁来了,今日已有些日头了。”
“还未至盛夏,不能用冰。”李善嘿然道:“再说了,上次不是……噢噢,待会儿臣传给殿中监苏制。”
苏制就在边上,微微躬身行礼以致谢。
上次李善将制冰法传给了上任殿中监陈福,结果那位运气不太好,死在了仁寿宫外梁军的刀下。
“也没多久就要热了。”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今年去仁智宫……也不知三胡修的如何了。”
李善眨眨眼,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劝李渊别去仁智宫避暑,他总觉得会出什么幺蛾子,而且那时候也是东宫动手的好机会……但问题是长安夏天实在太热,特别是宫城这块儿,比长安其他地方起码要高上六七度,难怪隋唐两朝的帝王大都不是死在长安宫城的。
历史上的隋文帝死在了仁寿宫,隋炀帝死在江都,唐高祖李渊死在大安宫……就是李世民在武德年间被赶出宫城居住的弘义宫。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自那之后,唐高宗李治建东都,死在了洛阳,之后的大唐皇帝大都主要在洛阳。
“今日已然下诏,命苏定方收复盐州、朔方,窦轨南下收复银州、绥州。”李渊随口道:“扫荡各地,重建官衙,对了,怀仁可有意吏部?”
“陛下别开玩笑了。”李善苦笑了声,“选谁不选谁……要不陛下仿前朝弄个选曹七贵吧?”
“这也是个办法。”李渊沉吟道:“原州还好,会州、灵州、盐州、朔方郡、银州、绥州……不仅是官吏,还要选派折冲府的骠骑将军。”
李善将话题扯开,“之前梁师都东窜,盐州、朔方不都已经归附了嘛,苏定方也无甚事了。”
李渊瞥了眼过去,“他不是伤重难起吗?”
“是臣……瞎猜的。”李善惭愧的低下头,“昨日回了庄子登门拜访,才知晓其母身子不适。”
“嗯?”
“定方兄娶妻也年余了,先是节制北衙禁军,不敢稍离,后随陛下避暑仁寿宫,重伤数月,再随臣出征……”李善叹道:“与其妻……定方兄今年三十有一了,尚无子嗣,其母心忧,以至于卧床不起。”
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善,知道这个臣子说得苏母心忧是假,关键是后面那句“卧床不起”,既然卧床不起了,那就不能出门了。
“还算懂事。”李渊给出如此评价,看李善额头微有汗泌出,笑着问:“苏定方回京,何人继任?”
按照常理,苏定方卸任,最有希望继任的自然是副帅薛万彻。
昨日的猜测果然没错……李善心里庆幸不已,坦然道:“武安郡公薛万彻冲阵勇武,堪为万人敌,但独当一面非其所长,所幸如今梁国已然覆灭,突厥无南下踪迹,可使长史西河郡公节制大军。”
李渊点点头,不是赞同李善的举荐,而是肯定李善的态度,温彦博是李渊的嫡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温彦博的兄长温大雅是秦王的心腹,如今在陕东道大行台任职。
“去岁西河郡公弹劾怀仁私纵敌酋,如今怀仁却举荐其节制大军……怀仁颇为大度。”
面对这种调侃,李善只能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选官(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善终于轻松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终于知道李渊为什么没完没了的试探自己与东宫之间有没有勾结……想到这儿,李善都忍不住要骂几句苏母。
不过现在苏母也不好过,被逼着在家修养,虽然李善在御前说是身子不适难以起床,但对外只说是心忧其子……李氏是儿媳没办法,但凌敬直接上门放了话,用不着李善来背锅。
但即使如此,李善也给苏定方去了一封信,因为怕被人偷看……李渊未必不会干这种事,于是李善在信中是坦坦荡荡的,咱们的情谊是摆在那儿的,既没有攀附东宫,也没有倾向秦王,而且如今陛下正值盛年,咱们有必要在这时候做出选择吗?
“的确有可能……”李善也反应过来了,“那时候陛下已然厌弃太子,有可能是在东宫埋了眼线,也有可能是派人盯着……”
说到这儿李善顿了顿,如果有人盯着苏定方的母亲,那肯定不会错过自己的母亲。
“放心吧,朱娘子向来谨慎,少有出门,最多是拜访平阳公主,以及应国公府。”凌敬哼了声,“但定方的母亲就未必了,听闻常去上香礼佛。”
李善心里有些古怪,母亲居然与武则天的老娘关系那么好啊,那自己以后收留被扫地出门的杨氏母女岂不是顺理成章?
“定方领兵出征,其母上香礼佛,无可厚非。”凌敬叹道:“或许东宫就是如此与苏母勾连的。”
李善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摇头道:“之前薛万述登门拜访还说得过去,但后有天台山一战,太子失德……苏母不可能不知道东宫势衰,再与东宫有所来往,岂不是蠢?”
“你觉得她不蠢?”凌敬嗤笑道:“当年定方随嗣昌西征吐谷浑,斩将夺旗,生擒可汗,阵斩名王,后雁门大捷雪夜追击,生擒欲谷设,但却未能封爵,而你被列入宗室,爵封郡王……”
李善回忆了下,的确如此,苏定方是一直到前年大破突厥之后才得以爵封临清县公的。
“故其母颇为忿忿。”
李善终于听懂了,但嘴巴也都要歪了,这个逻辑真是无敌了。
苏定方除了西征吐谷浑之外,基本上一直在自己身边领军,在苏母看来,这些战功都是苏定方的,而我这个主帅是贪了他儿子的战功,无耻的一次又一次进爵,而导致苏定方吃了大亏。
对于这个逻辑,李善发了好一会儿呆,楞是没找到反驳的理由。
“若非怀仁,定方于草莽间,此生亦未必能爵封国公。”凌敬不客气的骂道:“此等老妇,险些坏事!”
李善想了想,不太记得苏定方历史上有没有封国公,但肯定的是,一直到高宗年间才得以扬名。
沉默了会儿,李善勉强笑了笑,“不过也未必是坏事,陛下点出苏母,显然有释怀之意。”
凌敬点点头,眼神闪烁不定,“或可再试试?”
“甚么?”
凌敬招招手,李善附耳过去,片刻后有点踌躇,“这……定方兄那边?”
“不妨事。”凌敬哼了声,“你以为老夫为何知晓那老妇常常上香礼佛?”
“去岁出征之前,定方兄私下提及,生怕东宫使了手段,还送到李宅去。”
“但那老妇还是非要……”
看凌敬找不到个适合的词汇,李善在心里补充……非要出幺蛾子。
将凌敬送走,李善疲惫的回到后院,一进门就毫无仪态的瘫倒在软榻上。
现在是四月中旬,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窗户开着,外面挂着的灯笼并不亮,反而衬托的园中颇为阴森。
不过李善对此颇为熟悉,有一种回到前世老宅的熟悉感,一眼望过去,正看见有风儿吹拂,大树摇曳发出清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颇有天籁之感。
“郎君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崔十一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母亲睡了?”李善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然睡着,也没睁开眼,笑着说:“母亲喜欢你远迈为夫这个儿子呢。”
“胡乱说甚么!”崔十一娘羞怒一跺脚,手中暗暗用力。
“疼疼疼!”被掐了一把的李善原地弹起,正要将崔十一娘搂过来以家法训责,眼睛睁开却看见一脸无语的母亲。
“母……母亲。”
朱氏指着儿子的鼻尖,“的确爱十一娘远过你。”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李善点头哈腰的请朱氏坐下,瞪了眼一旁小脸通红的崔十一娘,“母亲难得来一趟,还不去烹茶!”
“那几个侍女都调到主院了,连茶具都带过去了。”朱氏嗤笑道:“你又不喜茶,难道还要十一娘费神?”
被这话堵得无言以对,李善咳嗽了几声才问:“母亲今晚过来是……”
人家没事就不能来啊……这是讨骂呢,崔十一娘赶紧抢在前面,“郎君连着两日都入宫觐见陛下,晚上又与凌公议事至深夜,阿家有些担心呢。”
这个儿媳选的好啊,既护着丈夫,又顾着婆婆的颜面,朱氏转怒为喜,笑吟吟道:“不是十一娘最先提及的吗?”
“阿家……”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短视频刷,也能听见这种带着娃娃音的撒娇啊,李善打了个寒颤,“定方兄与窦公大败梁师都,朝中议是否收复榆林郡,故陛下召孩儿议事。”
朱氏听不懂其中的玄机,只叹道:“灵州战事总算要落幕了,李氏也等得苦的很。”
“赵国公应该很快就会回京。”崔十一娘小声说,庄子里她与李氏来往最多,一方面出身类似,另一方面苏定方与李善的关系太近,而且两人还算是姻亲关系呢。
顿了顿,崔十一娘看向李善,“郎君,李家姐姐或有揣测。”
对此李善并不意外,毕竟李氏就住在日月潭,也不像苏母那样在家里不出来也不与人打交道,她是知道丈夫与凌敬时常与李善秘议的,凌敬是秦王的心腹,李善与苏定方的立场可想而知。
“不碍事。”李善摇摇头,犹豫了下低声道:“明日你去请李家嫂嫂来一趟,有些事要与其商议……呃,最好早一些,明日没有早朝,赶在凌公去长安之前。”
“好。”崔十一娘干脆利索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多问什么。
李善心想,凌敬这个主意有些阴损,自己可不能冲在前面,万一出了什么事,苏定方虽然不会反目成仇,但也有了间隙。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度
第二日李善出门已经是午后了,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经过凌公、崔十一娘的追问,已经确定了苏母在寓居李宅的时候与东宫是有过接触的。
其中一次碰到了嫁入清河崔氏的一位妇人,还曾经见过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的女儿,甚至有一次上香,正好碰上了太子妃……李氏当时不在苏母身边,不能确定太子妃有没有召见苏母。
要命的是碰上太子妃那一次,是李善尚未回京,但苏定方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已然定凿的时候。
今早李善特地没有出现,李氏隐晦的道出苏母对李善的看法……与凌敬之前的揣测基本一致,在那个老妇人看来,李善如今的地位,如今的权势,如今的名声,都应该是苏定方的。
李善一方面哭笑不得,另一方面也有些感慨,当日自己救下这个老妇人,苏定方才会来投,没想到这个老妇人却……不能说恩将仇报吧,但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太正常。
人心啊,人心。
在朱雀门翻身下马,李善虽然得赐皇城骑马的特权,但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将缰绳丢给士卒笑着聊了几句,这些北衙士卒好些都后悔没能随军出征。
自从去年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再到前些日子抽调平阳公主旧部入京,现在柴绍能大致控制住北衙禁军……李善曾经私下拜访过柴绍,提点过承乾殿的防务,自那之后,左千牛卫将军张琮、宇文韶加强了夜间巡视以及对承乾殿的防卫。
一边往里走,李善一边想着,两个月前自己还将苏定方是否回京视为东宫起事的预兆,现在看来是错了……就算太子有意笼络苏定方,但其他人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苏定方或者自己这个魏王身上,更别说太子麾下还有个什么都心里有数的裴世矩了。
“咳咳。”
听见熟悉的咳嗽声,李善立即止步行礼,“拜见岳丈大人。”
崔信还算满意,成亲前名分未立,现在就不同了,行礼敢不恭谨,我我我……我让女儿回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十一娘可还好?”
第一句就是问女儿,李善一边腹诽,一边笑着说:“昨晚母亲还说呢,爱十一娘远迈小侄。”
就算是宠女狂魔,听到这等话,崔信也是无语,他听妻子用诡异的语调说起,现在女儿在李家那是……什么都能管,夫婿宠着,婆婆也宠着,就算女儿把宅子拆了,估摸着朱氏都要拍手称快。
当年自己就没这等运气,两任妻子与母亲都不合,崔信暗骂了几句,才低声问:“昨日入宫觐见,附和太子?”
“实则不然。”李善看看左右没人才低声回道:“殿下亦不赞成设郡,其实是陛下有意进取,昨日小婿入宫觐见劝谏,今日应该有旨意下发中书?”
“嗯,两个时辰前已然拟诏……”
“岳丈大人不要说了。”李善做了个停的手势,“此乃禁中语,不可外泄。”
崔信被气得脸都黑了,好心来提醒一句,居然还不领情!
李善目送崔信气鼓鼓的回了中书省,心里也觉得委屈,不知情才能对信息比较敏感,表演力度才会更强,如今的李渊疑心病重的很,好不容易对自己释然,这时候别弄巧成拙了。
一路进了两仪殿,李渊刚刚午歇起来,还有点精神不济,笑着招手道:“怀仁来了,今日已有些日头了。”
“还未至盛夏,不能用冰。”李善嘿然道:“再说了,上次不是……噢噢,待会儿臣传给殿中监苏制。”
苏制就在边上,微微躬身行礼以致谢。
上次李善将制冰法传给了上任殿中监陈福,结果那位运气不太好,死在了仁寿宫外梁军的刀下。
“也没多久就要热了。”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今年去仁智宫……也不知三胡修的如何了。”
李善眨眨眼,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劝李渊别去仁智宫避暑,他总觉得会出什么幺蛾子,而且那时候也是东宫动手的好机会……但问题是长安夏天实在太热,特别是宫城这块儿,比长安其他地方起码要高上六七度,难怪隋唐两朝的帝王大都不是死在长安宫城的。
历史上的隋文帝死在了仁寿宫,隋炀帝死在江都,唐高祖李渊死在大安宫……就是李世民在武德年间被赶出宫城居住的弘义宫。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自那之后,唐高宗李治建东都,死在了洛阳,之后的大唐皇帝大都主要在洛阳。
“今日已然下诏,命苏定方收复盐州、朔方,窦轨南下收复银州、绥州。”李渊随口道:“扫荡各地,重建官衙,对了,怀仁可有意吏部?”
“陛下别开玩笑了。”李善苦笑了声,“选谁不选谁……要不陛下仿前朝弄个选曹七贵吧?”
“这也是个办法。”李渊沉吟道:“原州还好,会州、灵州、盐州、朔方郡、银州、绥州……不仅是官吏,还要选派折冲府的骠骑将军。”
李善将话题扯开,“之前梁师都东窜,盐州、朔方不都已经归附了嘛,苏定方也无甚事了。”
李渊瞥了眼过去,“他不是伤重难起吗?”
“是臣……瞎猜的。”李善惭愧的低下头,“昨日回了庄子登门拜访,才知晓其母身子不适。”
“嗯?”
“定方兄娶妻也年余了,先是节制北衙禁军,不敢稍离,后随陛下避暑仁寿宫,重伤数月,再随臣出征……”李善叹道:“与其妻……定方兄今年三十有一了,尚无子嗣,其母心忧,以至于卧床不起。”
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善,知道这个臣子说得苏母心忧是假,关键是后面那句“卧床不起”,既然卧床不起了,那就不能出门了。
“还算懂事。”李渊给出如此评价,看李善额头微有汗泌出,笑着问:“苏定方回京,何人继任?”
按照常理,苏定方卸任,最有希望继任的自然是副帅薛万彻。
昨日的猜测果然没错……李善心里庆幸不已,坦然道:“武安郡公薛万彻冲阵勇武,堪为万人敌,但独当一面非其所长,所幸如今梁国已然覆灭,突厥无南下踪迹,可使长史西河郡公节制大军。”
李渊点点头,不是赞同李善的举荐,而是肯定李善的态度,温彦博是李渊的嫡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温彦博的兄长温大雅是秦王的心腹,如今在陕东道大行台任职。
“去岁西河郡公弹劾怀仁私纵敌酋,如今怀仁却举荐其节制大军……怀仁颇为大度。”
面对这种调侃,李善只能投去一个幽怨的眼神。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选官(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善终于轻松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终于知道李渊为什么没完没了的试探自己与东宫之间有没有勾结……想到这儿,李善都忍不住要骂几句苏母。
不过现在苏母也不好过,被逼着在家修养,虽然李善在御前说是身子不适难以起床,但对外只说是心忧其子……李氏是儿媳没办法,但凌敬直接上门放了话,用不着李善来背锅。
但即使如此,李善也给苏定方去了一封信,因为怕被人偷看……李渊未必不会干这种事,于是李善在信中是坦坦荡荡的,咱们的情谊是摆在那儿的,既没有攀附东宫,也没有倾向秦王,而且如今陛下正值盛年,咱们有必要在这时候做出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