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节
杜如晦瞥了眼李善,“去岁灵州大败,突厥使者于太极殿耀武扬威,怀仁奋然出列,言辞激烈,为何此番不主动请缨?”
不等李善回答,杜如晦就接着道:“如今局势至此,李怀仁当不是那等为避君主相忌,不愿出战之辈。”
于志宁、韩良都脸色微变,杜如晦的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去岁出征前,怀仁曾言,本朝当不会有名将建功,却被诛杀之事,难道怀仁信不过秦王殿下的胸襟吗?”
李善玩味的看着杜如晦,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克明公还是记得当年东山寺旧事啊。”
李世民噗嗤笑了,指着李善笑骂道:“那次之后,克明多次在孤面前举荐,是克明记得,还是你非要记得?”
顿了顿,李世民虚招手摁了摁脸色铁青的杜如晦,笑道:“怀仁必有定计,不过玩笑耳。”
“说!”凌敬忍不住瞪着李善,“克明何等人物,此地何等场所,容你在此玩笑?!”
李善这才正色道:“殿下,非是臣不愿主动请缨,而是已有人选。”
“谁?”
“自然是秦王。”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让你干瞪眼!
其实河东战报送来之后,李善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德二年的力挽狂澜的七年后,李世民又能装比了!
随后裴寂举荐屈突通、柴绍、苏定方,这并不让李善意外,只让他鄙夷……你这位陛下口中“裴监”是看不清形势啊,难道不让李世民重掌兵权,东宫就能绝境逢生?
开玩笑呢!
但随后李渊居然也没有考虑李世民这个人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苏定方和自己身上,这让李善懵逼了,好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如今在夺嫡之争中,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没有人举荐他,万一李世民离开长安,东宫有异动,说不得大好的优势就要毁之一旦,更有可能被突厥乘虚而入。
李渊如果早一些动手,李世民这时候入主东宫都无所谓,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入主东宫,那就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以防生变。
这也是天策府众将将视线集中在李善身上的一大原因,战事很重要,但保证李世民入主东宫同样重要。
这更是适才杜如晦向李善发难的原因……屈突通老迈,柴绍需执掌宫禁,李孝恭不能用,窦轨不堪用,在李世民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只有李善了。
杜如晦、房玄龄、凌敬自然而然的认为,李善不肯主动请缨是怕功高震主,日后被郡王所忌。
但李善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确认,李世民才是最佳的人选。
听到李善这句话,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镇定,伸手道:“怀仁尽述之。”
李善叹道:“臣并不胆怯,殿下也不会认为臣胆怯吧?”
房玄龄笑道:“能数度端槊冲阵,何人敢责怀仁无胆?”
李善点点头,“其一,河东战局,如今涉并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汾州,可能还有晋州,此战涉地之广,战场之多,非臣能为之。”
“无论是当年三破突厥,还是泾州、原州战事,都是一条线,但这一战不同。”李善摇摇头,觉得自己不需要多说,只道:“实是无能为之。”
在场众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听了这话都不吭声了,就连杜如晦也陷入深思。
正如李善所言,他自己之前的几场战事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也显示了他的谋划之能,但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剥茧抽丝,就很难说了,至少之前李善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能力。
而李世民不同,洛阳大战中,这位才二十一岁的青年熟练而精密的展现了他超卓的军事天赋,而且不像李善或者霍去病那样只打一条线,而是总领战事。
洛阳一战绝不仅仅只是攻占洛阳这一座城市,实际上当年王世充掌控的地域范围颇广,而李世民并不冒进,调兵遣将,一点点的蚕食郑国的疆土,一次次的绕后切断郑军的粮道,等到驻军北邙,进逼洛阳的时候,中原数十个州府纷纷降唐。
一般来说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最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经验,但李世民实在是天资纵横,虽然也玩火,但老辣的手段让王世充吃尽了苦头。
在整个大唐,有过类似经历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李世民,就是李靖和李孝恭,但李靖如今在延州,而李孝恭是李渊、李世民都不能也不肯放心使用的。
天策府内的诸多大将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评价天策府内少有独当一面名将的原因……李世民本人太妖孽了。
这个道理李善想得到,李世民自然也想得到,房玄龄、杜如晦当然也能想得到。
沉默良久后,李世民展颜一笑,“怀仁,其二呢?”
李善目光炯炯,“其二,殿下入军,何人能制之?”
屋内响起细不可闻的嘈杂声,多是众人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是啊,秦王入军,手掌兵权,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产生威胁呢?
李世民也神色微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日渐亲密,而父亲已然厌弃太子,东宫之位近在眼前,让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只要殿下入军,东宫会有异动吗?”
“敢异动吗?”
李善嘿了声,“无论太子想做什么,殿下回师一击,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会碎为粉末!”
韩良察言观色,笑道:“实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入军,大事可定。”
就连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原因很简单,只要李世民掌兵,就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东宫就不敢妄动,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样的计策都会显得无力。
同时,李世民也的确是领军上阵指挥这场战事的最佳人选,驱逐突厥,恢复河东,领大军回京,堂堂正正又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
凌敬瞥了眼李善,“想的的确周到。”
“周到”两个字,凌敬加重了语气,显然意有所指。
如果东宫和裴世矩要乘着突厥南侵时候搞事……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起兵,那首要目标一定是李世民本人。
若是李世民入军,裴世矩只能干瞪眼了!
杜如晦轻声道:“怀仁建言的确合适,不过若是如此,尉迟恭或可随殿下出兵河东。”
李世民都入军了,东宫哪里敢妄动,尉迟恭也没有必要拱卫长安,还不如去河东,助李世民尽早平定乱事。
“不可。”李善立即反对道:“吴国公当拱卫长安,以备不测。”
李世民看了眼李善,“陇右?”
“嗯。”李善摸了摸鼻子,“臣还是觉得……陇右或有异动,殿下当去信陇州,使李孟尝加紧戒备。”
如果突厥会攻入陇右道,想进关中只可能走陇州,李孟尝的位置太重要了,而且这次又从泾州、岐州调兵,使得李孟尝手中兵力不足。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点点头,“孤明日请战,天策府均随军出战,长安诸事,那就要拜托怀仁了。”
李善听得懂这句话,若是陇右道那边真的出了事,李善就要主动请缨,不能让东宫那边得了便宜。
“必竭尽全力,侯殿下回京。”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定夺(上)
十月初二。
秦王李世民言辞激烈,奋然请战,唐皇李渊大喜过望,父子俩双手互握,可谓慷慨,看得有些人也都跟着激动起来了……比如陈叔达、萧瑀这两位宰辅。
在太子还没有被废,在还没有入主东宫的时候,秦王不顾日后,以国事为重,怎么都能称得上一句勇于任事……昨日众多宰辅都没有举荐李世民,要么是怕李世民手握兵权,要么是怕东宫乘机作乱。
只有李善一个人看的煞是无聊,捂着嘴巴打了个无声的哈欠,昨晚基本上就没怎么睡,一大早又被李世民拉着进宫了,有意思吗?
真的有意思吗?
你们父子俩,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演上了啊!
一大早,李世民、李善就进宫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门都还没开呢,李渊一听李世民主动请缨,也立即大为赞同,二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李善是有些怀疑的,怀疑李渊、李世民父子俩是在作戏,呃,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在两仪殿,在自己面前作戏。
其他的宰辅或者臣子,甚至天策府的幕僚大将有的想得到,有的想不到,有的虚情假意,有的真心真意,但终究是不能说出口的……万一李世民因为出征导致夺嫡事故再起波澜,那就操蛋了。
李渊也不能说,那是因为选择二郎出征,留太子在长安,容易导致李世民与自己父子再生间隙……虽然在目前的局势下,变数不多,但之前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间隙,不正是后者长年在外征伐导致的吗?
李世民不能说,那是因为身为即将入主东宫的皇子,讨要兵权,毕竟是犯忌讳的,而且朝中公论,能承担重任的人选并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至少魏嗣王李怀仁是有这个资格的。
于是,李善自承无能为之成了最好的借口,也成了一个合适的梯子……反正李善今天早上在甘露殿重复了一遍昨晚自己说过的话,李渊脸上的神色是满意的。
李善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事实,但总觉得现在这对父子演的有些假,无聊中的他侧头扫了几眼,以前话最多的裴寂沉寂无语,陈叔达、萧瑀、杨恭仁都在笑。
希望能领兵的窦轨显得略有些失望,太子李建成一如既往的低着头,似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脸上的神色。
最后,李善才看向裴世矩,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嗯,就是我的主意,你能怎么着?
不管东宫想干什么,第一目标肯定是李世民,李渊或者自己是次要的,不拿下李世民,就算太子控制住了朝堂,控制住了长安,也没毛用!
现在我把李世民送进大军,你裴弘大还能做什么?
遣派刺客去暗杀吗?
裴世矩保持着沉默,双眸透出幽幽的寒光,与李善对视了几样,显得有些古怪。
秦王领军出征,这是裴世矩昨日就已经想到的可能,他没有想到河东战局急转直下,虽然昨夜临时做了些准备,但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李世民今日一早就入宫请战了。
速度这么快,行事如此果决,虽然这也符合李世民的作风,但裴世矩还是觉得,这里面有李怀仁的手段。
因为,每天都要在宵禁前出城回家陪着妻子的李善,昨晚整整一夜都在金城坊……而天策府,就在金城坊。
适才那位青年嗣王挑衅的眼神,也证明了裴世矩的猜测没有错。
裴世矩缓缓收回了视线,有些木讷的看着虚无处,原本就是冒险,如今不过是再冒险一些罢了,不过想让李建成决意,还需要给这位东宫太子加一点料。
李善有些狐疑,今日这老狐狸有些古怪,他不相信裴世矩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但自己或许应该小心一点……小心自身的安危,别到了关键时刻,自己摔了跟斗。
虽然说,如果自己出了事,愤怒的苏定方、凌敬以及平阳公主肯定会清算裴世矩的亲眷后人,但如果裴世矩知道自己肯定事败,将几个后人藏起来呢?
必须谨慎一些,李善决定从明日开始,让王君昊、曲四郎每日在侧,多带上些亲卫,另外让刘黑儿在日月潭戒备。
嗯,再让东山寺那边做好准备,万一出了事,可以躲进暗仓,然后再让范十一那边的范丰做些准备。
前面那对父子的戏已经演完了,李渊正要开口,外间突然有宫人传报,黄门侍郎裴元庆请见。
所有人都心里有数,肯定是有战报来了,唯独李善略有些紧张,他不怕河东战局再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就算整个并州都丢掉也无所谓,就算雀鼠谷也丢了也无所谓,他对李世民有信心,他怕的是灵州或者陇右道出现变故。
那就要了老命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尉迟恭估摸着还没启程呢。
裴元庆手捧一份奏折快步入殿,高声道:“陛下,河东战报。”
还没等近侍将奏折送到手里,李渊已经急不可耐的问:“何人的奏折?”
“任国公。”
其实也只能是刘弘基,晋阳的李道宗、李道玄现在都已经被封锁了。 ↑返回顶部↑
不等李善回答,杜如晦就接着道:“如今局势至此,李怀仁当不是那等为避君主相忌,不愿出战之辈。”
于志宁、韩良都脸色微变,杜如晦的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去岁出征前,怀仁曾言,本朝当不会有名将建功,却被诛杀之事,难道怀仁信不过秦王殿下的胸襟吗?”
李善玩味的看着杜如晦,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克明公还是记得当年东山寺旧事啊。”
李世民噗嗤笑了,指着李善笑骂道:“那次之后,克明多次在孤面前举荐,是克明记得,还是你非要记得?”
顿了顿,李世民虚招手摁了摁脸色铁青的杜如晦,笑道:“怀仁必有定计,不过玩笑耳。”
“说!”凌敬忍不住瞪着李善,“克明何等人物,此地何等场所,容你在此玩笑?!”
李善这才正色道:“殿下,非是臣不愿主动请缨,而是已有人选。”
“谁?”
“自然是秦王。”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让你干瞪眼!
其实河东战报送来之后,李善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德二年的力挽狂澜的七年后,李世民又能装比了!
随后裴寂举荐屈突通、柴绍、苏定方,这并不让李善意外,只让他鄙夷……你这位陛下口中“裴监”是看不清形势啊,难道不让李世民重掌兵权,东宫就能绝境逢生?
开玩笑呢!
但随后李渊居然也没有考虑李世民这个人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苏定方和自己身上,这让李善懵逼了,好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如今在夺嫡之争中,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没有人举荐他,万一李世民离开长安,东宫有异动,说不得大好的优势就要毁之一旦,更有可能被突厥乘虚而入。
李渊如果早一些动手,李世民这时候入主东宫都无所谓,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入主东宫,那就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以防生变。
这也是天策府众将将视线集中在李善身上的一大原因,战事很重要,但保证李世民入主东宫同样重要。
这更是适才杜如晦向李善发难的原因……屈突通老迈,柴绍需执掌宫禁,李孝恭不能用,窦轨不堪用,在李世民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只有李善了。
杜如晦、房玄龄、凌敬自然而然的认为,李善不肯主动请缨是怕功高震主,日后被郡王所忌。
但李善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确认,李世民才是最佳的人选。
听到李善这句话,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镇定,伸手道:“怀仁尽述之。”
李善叹道:“臣并不胆怯,殿下也不会认为臣胆怯吧?”
房玄龄笑道:“能数度端槊冲阵,何人敢责怀仁无胆?”
李善点点头,“其一,河东战局,如今涉并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汾州,可能还有晋州,此战涉地之广,战场之多,非臣能为之。”
“无论是当年三破突厥,还是泾州、原州战事,都是一条线,但这一战不同。”李善摇摇头,觉得自己不需要多说,只道:“实是无能为之。”
在场众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听了这话都不吭声了,就连杜如晦也陷入深思。
正如李善所言,他自己之前的几场战事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也显示了他的谋划之能,但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剥茧抽丝,就很难说了,至少之前李善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能力。
而李世民不同,洛阳大战中,这位才二十一岁的青年熟练而精密的展现了他超卓的军事天赋,而且不像李善或者霍去病那样只打一条线,而是总领战事。
洛阳一战绝不仅仅只是攻占洛阳这一座城市,实际上当年王世充掌控的地域范围颇广,而李世民并不冒进,调兵遣将,一点点的蚕食郑国的疆土,一次次的绕后切断郑军的粮道,等到驻军北邙,进逼洛阳的时候,中原数十个州府纷纷降唐。
一般来说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最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经验,但李世民实在是天资纵横,虽然也玩火,但老辣的手段让王世充吃尽了苦头。
在整个大唐,有过类似经历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李世民,就是李靖和李孝恭,但李靖如今在延州,而李孝恭是李渊、李世民都不能也不肯放心使用的。
天策府内的诸多大将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评价天策府内少有独当一面名将的原因……李世民本人太妖孽了。
这个道理李善想得到,李世民自然也想得到,房玄龄、杜如晦当然也能想得到。
沉默良久后,李世民展颜一笑,“怀仁,其二呢?”
李善目光炯炯,“其二,殿下入军,何人能制之?”
屋内响起细不可闻的嘈杂声,多是众人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是啊,秦王入军,手掌兵权,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产生威胁呢?
李世民也神色微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日渐亲密,而父亲已然厌弃太子,东宫之位近在眼前,让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只要殿下入军,东宫会有异动吗?”
“敢异动吗?”
李善嘿了声,“无论太子想做什么,殿下回师一击,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会碎为粉末!”
韩良察言观色,笑道:“实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入军,大事可定。”
就连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原因很简单,只要李世民掌兵,就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东宫就不敢妄动,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样的计策都会显得无力。
同时,李世民也的确是领军上阵指挥这场战事的最佳人选,驱逐突厥,恢复河东,领大军回京,堂堂正正又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
凌敬瞥了眼李善,“想的的确周到。”
“周到”两个字,凌敬加重了语气,显然意有所指。
如果东宫和裴世矩要乘着突厥南侵时候搞事……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起兵,那首要目标一定是李世民本人。
若是李世民入军,裴世矩只能干瞪眼了!
杜如晦轻声道:“怀仁建言的确合适,不过若是如此,尉迟恭或可随殿下出兵河东。”
李世民都入军了,东宫哪里敢妄动,尉迟恭也没有必要拱卫长安,还不如去河东,助李世民尽早平定乱事。
“不可。”李善立即反对道:“吴国公当拱卫长安,以备不测。”
李世民看了眼李善,“陇右?”
“嗯。”李善摸了摸鼻子,“臣还是觉得……陇右或有异动,殿下当去信陇州,使李孟尝加紧戒备。”
如果突厥会攻入陇右道,想进关中只可能走陇州,李孟尝的位置太重要了,而且这次又从泾州、岐州调兵,使得李孟尝手中兵力不足。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点点头,“孤明日请战,天策府均随军出战,长安诸事,那就要拜托怀仁了。”
李善听得懂这句话,若是陇右道那边真的出了事,李善就要主动请缨,不能让东宫那边得了便宜。
“必竭尽全力,侯殿下回京。”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定夺(上)
十月初二。
秦王李世民言辞激烈,奋然请战,唐皇李渊大喜过望,父子俩双手互握,可谓慷慨,看得有些人也都跟着激动起来了……比如陈叔达、萧瑀这两位宰辅。
在太子还没有被废,在还没有入主东宫的时候,秦王不顾日后,以国事为重,怎么都能称得上一句勇于任事……昨日众多宰辅都没有举荐李世民,要么是怕李世民手握兵权,要么是怕东宫乘机作乱。
只有李善一个人看的煞是无聊,捂着嘴巴打了个无声的哈欠,昨晚基本上就没怎么睡,一大早又被李世民拉着进宫了,有意思吗?
真的有意思吗?
你们父子俩,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演上了啊!
一大早,李世民、李善就进宫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门都还没开呢,李渊一听李世民主动请缨,也立即大为赞同,二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李善是有些怀疑的,怀疑李渊、李世民父子俩是在作戏,呃,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在两仪殿,在自己面前作戏。
其他的宰辅或者臣子,甚至天策府的幕僚大将有的想得到,有的想不到,有的虚情假意,有的真心真意,但终究是不能说出口的……万一李世民因为出征导致夺嫡事故再起波澜,那就操蛋了。
李渊也不能说,那是因为选择二郎出征,留太子在长安,容易导致李世民与自己父子再生间隙……虽然在目前的局势下,变数不多,但之前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间隙,不正是后者长年在外征伐导致的吗?
李世民不能说,那是因为身为即将入主东宫的皇子,讨要兵权,毕竟是犯忌讳的,而且朝中公论,能承担重任的人选并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至少魏嗣王李怀仁是有这个资格的。
于是,李善自承无能为之成了最好的借口,也成了一个合适的梯子……反正李善今天早上在甘露殿重复了一遍昨晚自己说过的话,李渊脸上的神色是满意的。
李善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事实,但总觉得现在这对父子演的有些假,无聊中的他侧头扫了几眼,以前话最多的裴寂沉寂无语,陈叔达、萧瑀、杨恭仁都在笑。
希望能领兵的窦轨显得略有些失望,太子李建成一如既往的低着头,似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脸上的神色。
最后,李善才看向裴世矩,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嗯,就是我的主意,你能怎么着?
不管东宫想干什么,第一目标肯定是李世民,李渊或者自己是次要的,不拿下李世民,就算太子控制住了朝堂,控制住了长安,也没毛用!
现在我把李世民送进大军,你裴弘大还能做什么?
遣派刺客去暗杀吗?
裴世矩保持着沉默,双眸透出幽幽的寒光,与李善对视了几样,显得有些古怪。
秦王领军出征,这是裴世矩昨日就已经想到的可能,他没有想到河东战局急转直下,虽然昨夜临时做了些准备,但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李世民今日一早就入宫请战了。
速度这么快,行事如此果决,虽然这也符合李世民的作风,但裴世矩还是觉得,这里面有李怀仁的手段。
因为,每天都要在宵禁前出城回家陪着妻子的李善,昨晚整整一夜都在金城坊……而天策府,就在金城坊。
适才那位青年嗣王挑衅的眼神,也证明了裴世矩的猜测没有错。
裴世矩缓缓收回了视线,有些木讷的看着虚无处,原本就是冒险,如今不过是再冒险一些罢了,不过想让李建成决意,还需要给这位东宫太子加一点料。
李善有些狐疑,今日这老狐狸有些古怪,他不相信裴世矩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但自己或许应该小心一点……小心自身的安危,别到了关键时刻,自己摔了跟斗。
虽然说,如果自己出了事,愤怒的苏定方、凌敬以及平阳公主肯定会清算裴世矩的亲眷后人,但如果裴世矩知道自己肯定事败,将几个后人藏起来呢?
必须谨慎一些,李善决定从明日开始,让王君昊、曲四郎每日在侧,多带上些亲卫,另外让刘黑儿在日月潭戒备。
嗯,再让东山寺那边做好准备,万一出了事,可以躲进暗仓,然后再让范十一那边的范丰做些准备。
前面那对父子的戏已经演完了,李渊正要开口,外间突然有宫人传报,黄门侍郎裴元庆请见。
所有人都心里有数,肯定是有战报来了,唯独李善略有些紧张,他不怕河东战局再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就算整个并州都丢掉也无所谓,就算雀鼠谷也丢了也无所谓,他对李世民有信心,他怕的是灵州或者陇右道出现变故。
那就要了老命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尉迟恭估摸着还没启程呢。
裴元庆手捧一份奏折快步入殿,高声道:“陛下,河东战报。”
还没等近侍将奏折送到手里,李渊已经急不可耐的问:“何人的奏折?”
“任国公。”
其实也只能是刘弘基,晋阳的李道宗、李道玄现在都已经被封锁了。 ↑返回顶部↑
杜如晦瞥了眼李善,“去岁灵州大败,突厥使者于太极殿耀武扬威,怀仁奋然出列,言辞激烈,为何此番不主动请缨?”
不等李善回答,杜如晦就接着道:“如今局势至此,李怀仁当不是那等为避君主相忌,不愿出战之辈。”
于志宁、韩良都脸色微变,杜如晦的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去岁出征前,怀仁曾言,本朝当不会有名将建功,却被诛杀之事,难道怀仁信不过秦王殿下的胸襟吗?”
李善玩味的看着杜如晦,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克明公还是记得当年东山寺旧事啊。”
李世民噗嗤笑了,指着李善笑骂道:“那次之后,克明多次在孤面前举荐,是克明记得,还是你非要记得?”
顿了顿,李世民虚招手摁了摁脸色铁青的杜如晦,笑道:“怀仁必有定计,不过玩笑耳。”
“说!”凌敬忍不住瞪着李善,“克明何等人物,此地何等场所,容你在此玩笑?!”
李善这才正色道:“殿下,非是臣不愿主动请缨,而是已有人选。”
“谁?”
“自然是秦王。”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让你干瞪眼!
其实河东战报送来之后,李善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德二年的力挽狂澜的七年后,李世民又能装比了!
随后裴寂举荐屈突通、柴绍、苏定方,这并不让李善意外,只让他鄙夷……你这位陛下口中“裴监”是看不清形势啊,难道不让李世民重掌兵权,东宫就能绝境逢生?
开玩笑呢!
但随后李渊居然也没有考虑李世民这个人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苏定方和自己身上,这让李善懵逼了,好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如今在夺嫡之争中,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没有人举荐他,万一李世民离开长安,东宫有异动,说不得大好的优势就要毁之一旦,更有可能被突厥乘虚而入。
李渊如果早一些动手,李世民这时候入主东宫都无所谓,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入主东宫,那就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以防生变。
这也是天策府众将将视线集中在李善身上的一大原因,战事很重要,但保证李世民入主东宫同样重要。
这更是适才杜如晦向李善发难的原因……屈突通老迈,柴绍需执掌宫禁,李孝恭不能用,窦轨不堪用,在李世民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只有李善了。
杜如晦、房玄龄、凌敬自然而然的认为,李善不肯主动请缨是怕功高震主,日后被郡王所忌。
但李善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确认,李世民才是最佳的人选。
听到李善这句话,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镇定,伸手道:“怀仁尽述之。”
李善叹道:“臣并不胆怯,殿下也不会认为臣胆怯吧?”
房玄龄笑道:“能数度端槊冲阵,何人敢责怀仁无胆?”
李善点点头,“其一,河东战局,如今涉并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汾州,可能还有晋州,此战涉地之广,战场之多,非臣能为之。”
“无论是当年三破突厥,还是泾州、原州战事,都是一条线,但这一战不同。”李善摇摇头,觉得自己不需要多说,只道:“实是无能为之。”
在场众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听了这话都不吭声了,就连杜如晦也陷入深思。
正如李善所言,他自己之前的几场战事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也显示了他的谋划之能,但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剥茧抽丝,就很难说了,至少之前李善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能力。
而李世民不同,洛阳大战中,这位才二十一岁的青年熟练而精密的展现了他超卓的军事天赋,而且不像李善或者霍去病那样只打一条线,而是总领战事。
洛阳一战绝不仅仅只是攻占洛阳这一座城市,实际上当年王世充掌控的地域范围颇广,而李世民并不冒进,调兵遣将,一点点的蚕食郑国的疆土,一次次的绕后切断郑军的粮道,等到驻军北邙,进逼洛阳的时候,中原数十个州府纷纷降唐。
一般来说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最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经验,但李世民实在是天资纵横,虽然也玩火,但老辣的手段让王世充吃尽了苦头。
在整个大唐,有过类似经历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李世民,就是李靖和李孝恭,但李靖如今在延州,而李孝恭是李渊、李世民都不能也不肯放心使用的。
天策府内的诸多大将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评价天策府内少有独当一面名将的原因……李世民本人太妖孽了。
这个道理李善想得到,李世民自然也想得到,房玄龄、杜如晦当然也能想得到。
沉默良久后,李世民展颜一笑,“怀仁,其二呢?”
李善目光炯炯,“其二,殿下入军,何人能制之?”
屋内响起细不可闻的嘈杂声,多是众人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是啊,秦王入军,手掌兵权,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产生威胁呢?
李世民也神色微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日渐亲密,而父亲已然厌弃太子,东宫之位近在眼前,让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只要殿下入军,东宫会有异动吗?”
“敢异动吗?”
李善嘿了声,“无论太子想做什么,殿下回师一击,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会碎为粉末!”
韩良察言观色,笑道:“实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入军,大事可定。”
就连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原因很简单,只要李世民掌兵,就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东宫就不敢妄动,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样的计策都会显得无力。
同时,李世民也的确是领军上阵指挥这场战事的最佳人选,驱逐突厥,恢复河东,领大军回京,堂堂正正又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
凌敬瞥了眼李善,“想的的确周到。”
“周到”两个字,凌敬加重了语气,显然意有所指。
如果东宫和裴世矩要乘着突厥南侵时候搞事……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起兵,那首要目标一定是李世民本人。
若是李世民入军,裴世矩只能干瞪眼了!
杜如晦轻声道:“怀仁建言的确合适,不过若是如此,尉迟恭或可随殿下出兵河东。”
李世民都入军了,东宫哪里敢妄动,尉迟恭也没有必要拱卫长安,还不如去河东,助李世民尽早平定乱事。
“不可。”李善立即反对道:“吴国公当拱卫长安,以备不测。”
李世民看了眼李善,“陇右?”
“嗯。”李善摸了摸鼻子,“臣还是觉得……陇右或有异动,殿下当去信陇州,使李孟尝加紧戒备。”
如果突厥会攻入陇右道,想进关中只可能走陇州,李孟尝的位置太重要了,而且这次又从泾州、岐州调兵,使得李孟尝手中兵力不足。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点点头,“孤明日请战,天策府均随军出战,长安诸事,那就要拜托怀仁了。”
李善听得懂这句话,若是陇右道那边真的出了事,李善就要主动请缨,不能让东宫那边得了便宜。
“必竭尽全力,侯殿下回京。”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定夺(上)
十月初二。
秦王李世民言辞激烈,奋然请战,唐皇李渊大喜过望,父子俩双手互握,可谓慷慨,看得有些人也都跟着激动起来了……比如陈叔达、萧瑀这两位宰辅。
在太子还没有被废,在还没有入主东宫的时候,秦王不顾日后,以国事为重,怎么都能称得上一句勇于任事……昨日众多宰辅都没有举荐李世民,要么是怕李世民手握兵权,要么是怕东宫乘机作乱。
只有李善一个人看的煞是无聊,捂着嘴巴打了个无声的哈欠,昨晚基本上就没怎么睡,一大早又被李世民拉着进宫了,有意思吗?
真的有意思吗?
你们父子俩,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演上了啊!
一大早,李世民、李善就进宫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门都还没开呢,李渊一听李世民主动请缨,也立即大为赞同,二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李善是有些怀疑的,怀疑李渊、李世民父子俩是在作戏,呃,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在两仪殿,在自己面前作戏。
其他的宰辅或者臣子,甚至天策府的幕僚大将有的想得到,有的想不到,有的虚情假意,有的真心真意,但终究是不能说出口的……万一李世民因为出征导致夺嫡事故再起波澜,那就操蛋了。
李渊也不能说,那是因为选择二郎出征,留太子在长安,容易导致李世民与自己父子再生间隙……虽然在目前的局势下,变数不多,但之前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间隙,不正是后者长年在外征伐导致的吗?
李世民不能说,那是因为身为即将入主东宫的皇子,讨要兵权,毕竟是犯忌讳的,而且朝中公论,能承担重任的人选并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至少魏嗣王李怀仁是有这个资格的。
于是,李善自承无能为之成了最好的借口,也成了一个合适的梯子……反正李善今天早上在甘露殿重复了一遍昨晚自己说过的话,李渊脸上的神色是满意的。
李善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事实,但总觉得现在这对父子演的有些假,无聊中的他侧头扫了几眼,以前话最多的裴寂沉寂无语,陈叔达、萧瑀、杨恭仁都在笑。
希望能领兵的窦轨显得略有些失望,太子李建成一如既往的低着头,似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脸上的神色。
最后,李善才看向裴世矩,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嗯,就是我的主意,你能怎么着?
不管东宫想干什么,第一目标肯定是李世民,李渊或者自己是次要的,不拿下李世民,就算太子控制住了朝堂,控制住了长安,也没毛用!
现在我把李世民送进大军,你裴弘大还能做什么?
遣派刺客去暗杀吗?
裴世矩保持着沉默,双眸透出幽幽的寒光,与李善对视了几样,显得有些古怪。
秦王领军出征,这是裴世矩昨日就已经想到的可能,他没有想到河东战局急转直下,虽然昨夜临时做了些准备,但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李世民今日一早就入宫请战了。
速度这么快,行事如此果决,虽然这也符合李世民的作风,但裴世矩还是觉得,这里面有李怀仁的手段。
因为,每天都要在宵禁前出城回家陪着妻子的李善,昨晚整整一夜都在金城坊……而天策府,就在金城坊。
适才那位青年嗣王挑衅的眼神,也证明了裴世矩的猜测没有错。
裴世矩缓缓收回了视线,有些木讷的看着虚无处,原本就是冒险,如今不过是再冒险一些罢了,不过想让李建成决意,还需要给这位东宫太子加一点料。
李善有些狐疑,今日这老狐狸有些古怪,他不相信裴世矩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但自己或许应该小心一点……小心自身的安危,别到了关键时刻,自己摔了跟斗。
虽然说,如果自己出了事,愤怒的苏定方、凌敬以及平阳公主肯定会清算裴世矩的亲眷后人,但如果裴世矩知道自己肯定事败,将几个后人藏起来呢?
必须谨慎一些,李善决定从明日开始,让王君昊、曲四郎每日在侧,多带上些亲卫,另外让刘黑儿在日月潭戒备。
嗯,再让东山寺那边做好准备,万一出了事,可以躲进暗仓,然后再让范十一那边的范丰做些准备。
前面那对父子的戏已经演完了,李渊正要开口,外间突然有宫人传报,黄门侍郎裴元庆请见。
所有人都心里有数,肯定是有战报来了,唯独李善略有些紧张,他不怕河东战局再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就算整个并州都丢掉也无所谓,就算雀鼠谷也丢了也无所谓,他对李世民有信心,他怕的是灵州或者陇右道出现变故。
那就要了老命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尉迟恭估摸着还没启程呢。
裴元庆手捧一份奏折快步入殿,高声道:“陛下,河东战报。”
还没等近侍将奏折送到手里,李渊已经急不可耐的问:“何人的奏折?”
“任国公。”
其实也只能是刘弘基,晋阳的李道宗、李道玄现在都已经被封锁了。
不等李善回答,杜如晦就接着道:“如今局势至此,李怀仁当不是那等为避君主相忌,不愿出战之辈。”
于志宁、韩良都脸色微变,杜如晦的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去岁出征前,怀仁曾言,本朝当不会有名将建功,却被诛杀之事,难道怀仁信不过秦王殿下的胸襟吗?”
李善玩味的看着杜如晦,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克明公还是记得当年东山寺旧事啊。”
李世民噗嗤笑了,指着李善笑骂道:“那次之后,克明多次在孤面前举荐,是克明记得,还是你非要记得?”
顿了顿,李世民虚招手摁了摁脸色铁青的杜如晦,笑道:“怀仁必有定计,不过玩笑耳。”
“说!”凌敬忍不住瞪着李善,“克明何等人物,此地何等场所,容你在此玩笑?!”
李善这才正色道:“殿下,非是臣不愿主动请缨,而是已有人选。”
“谁?”
“自然是秦王。”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让你干瞪眼!
其实河东战报送来之后,李善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德二年的力挽狂澜的七年后,李世民又能装比了!
随后裴寂举荐屈突通、柴绍、苏定方,这并不让李善意外,只让他鄙夷……你这位陛下口中“裴监”是看不清形势啊,难道不让李世民重掌兵权,东宫就能绝境逢生?
开玩笑呢!
但随后李渊居然也没有考虑李世民这个人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苏定方和自己身上,这让李善懵逼了,好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如今在夺嫡之争中,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才没有人举荐他,万一李世民离开长安,东宫有异动,说不得大好的优势就要毁之一旦,更有可能被突厥乘虚而入。
李渊如果早一些动手,李世民这时候入主东宫都无所谓,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入主东宫,那就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以防生变。
这也是天策府众将将视线集中在李善身上的一大原因,战事很重要,但保证李世民入主东宫同样重要。
这更是适才杜如晦向李善发难的原因……屈突通老迈,柴绍需执掌宫禁,李孝恭不能用,窦轨不堪用,在李世民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只有李善了。
杜如晦、房玄龄、凌敬自然而然的认为,李善不肯主动请缨是怕功高震主,日后被郡王所忌。
但李善有不同的看法,他很确认,李世民才是最佳的人选。
听到李善这句话,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镇定,伸手道:“怀仁尽述之。”
李善叹道:“臣并不胆怯,殿下也不会认为臣胆怯吧?”
房玄龄笑道:“能数度端槊冲阵,何人敢责怀仁无胆?”
李善点点头,“其一,河东战局,如今涉并州、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汾州,可能还有晋州,此战涉地之广,战场之多,非臣能为之。”
“无论是当年三破突厥,还是泾州、原州战事,都是一条线,但这一战不同。”李善摇摇头,觉得自己不需要多说,只道:“实是无能为之。”
在场众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老人,听了这话都不吭声了,就连杜如晦也陷入深思。
正如李善所言,他自己之前的几场战事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也显示了他的谋划之能,但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剥茧抽丝,就很难说了,至少之前李善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能力。
而李世民不同,洛阳大战中,这位才二十一岁的青年熟练而精密的展现了他超卓的军事天赋,而且不像李善或者霍去病那样只打一条线,而是总领战事。
洛阳一战绝不仅仅只是攻占洛阳这一座城市,实际上当年王世充掌控的地域范围颇广,而李世民并不冒进,调兵遣将,一点点的蚕食郑国的疆土,一次次的绕后切断郑军的粮道,等到驻军北邙,进逼洛阳的时候,中原数十个州府纷纷降唐。
一般来说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最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经验,但李世民实在是天资纵横,虽然也玩火,但老辣的手段让王世充吃尽了苦头。
在整个大唐,有过类似经历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李世民,就是李靖和李孝恭,但李靖如今在延州,而李孝恭是李渊、李世民都不能也不肯放心使用的。
天策府内的诸多大将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以前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评价天策府内少有独当一面名将的原因……李世民本人太妖孽了。
这个道理李善想得到,李世民自然也想得到,房玄龄、杜如晦当然也能想得到。
沉默良久后,李世民展颜一笑,“怀仁,其二呢?”
李善目光炯炯,“其二,殿下入军,何人能制之?”
屋内响起细不可闻的嘈杂声,多是众人不由自主加重的呼吸声,是啊,秦王入军,手掌兵权,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产生威胁呢?
李世民也神色微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日渐亲密,而父亲已然厌弃太子,东宫之位近在眼前,让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只要殿下入军,东宫会有异动吗?”
“敢异动吗?”
李善嘿了声,“无论太子想做什么,殿下回师一击,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会碎为粉末!”
韩良察言观色,笑道:“实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入军,大事可定。”
就连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原因很简单,只要李世民掌兵,就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东宫就不敢妄动,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样的计策都会显得无力。
同时,李世民也的确是领军上阵指挥这场战事的最佳人选,驱逐突厥,恢复河东,领大军回京,堂堂正正又顺理成章的入主东宫。
凌敬瞥了眼李善,“想的的确周到。”
“周到”两个字,凌敬加重了语气,显然意有所指。
如果东宫和裴世矩要乘着突厥南侵时候搞事……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只要起兵,那首要目标一定是李世民本人。
若是李世民入军,裴世矩只能干瞪眼了!
杜如晦轻声道:“怀仁建言的确合适,不过若是如此,尉迟恭或可随殿下出兵河东。”
李世民都入军了,东宫哪里敢妄动,尉迟恭也没有必要拱卫长安,还不如去河东,助李世民尽早平定乱事。
“不可。”李善立即反对道:“吴国公当拱卫长安,以备不测。”
李世民看了眼李善,“陇右?”
“嗯。”李善摸了摸鼻子,“臣还是觉得……陇右或有异动,殿下当去信陇州,使李孟尝加紧戒备。”
如果突厥会攻入陇右道,想进关中只可能走陇州,李孟尝的位置太重要了,而且这次又从泾州、岐州调兵,使得李孟尝手中兵力不足。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点点头,“孤明日请战,天策府均随军出战,长安诸事,那就要拜托怀仁了。”
李善听得懂这句话,若是陇右道那边真的出了事,李善就要主动请缨,不能让东宫那边得了便宜。
“必竭尽全力,侯殿下回京。”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定夺(上)
十月初二。
秦王李世民言辞激烈,奋然请战,唐皇李渊大喜过望,父子俩双手互握,可谓慷慨,看得有些人也都跟着激动起来了……比如陈叔达、萧瑀这两位宰辅。
在太子还没有被废,在还没有入主东宫的时候,秦王不顾日后,以国事为重,怎么都能称得上一句勇于任事……昨日众多宰辅都没有举荐李世民,要么是怕李世民手握兵权,要么是怕东宫乘机作乱。
只有李善一个人看的煞是无聊,捂着嘴巴打了个无声的哈欠,昨晚基本上就没怎么睡,一大早又被李世民拉着进宫了,有意思吗?
真的有意思吗?
你们父子俩,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演上了啊!
一大早,李世民、李善就进宫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门都还没开呢,李渊一听李世民主动请缨,也立即大为赞同,二郎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李善是有些怀疑的,怀疑李渊、李世民父子俩是在作戏,呃,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在两仪殿,在自己面前作戏。
其他的宰辅或者臣子,甚至天策府的幕僚大将有的想得到,有的想不到,有的虚情假意,有的真心真意,但终究是不能说出口的……万一李世民因为出征导致夺嫡事故再起波澜,那就操蛋了。
李渊也不能说,那是因为选择二郎出征,留太子在长安,容易导致李世民与自己父子再生间隙……虽然在目前的局势下,变数不多,但之前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间隙,不正是后者长年在外征伐导致的吗?
李世民不能说,那是因为身为即将入主东宫的皇子,讨要兵权,毕竟是犯忌讳的,而且朝中公论,能承担重任的人选并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至少魏嗣王李怀仁是有这个资格的。
于是,李善自承无能为之成了最好的借口,也成了一个合适的梯子……反正李善今天早上在甘露殿重复了一遍昨晚自己说过的话,李渊脸上的神色是满意的。
李善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事实,但总觉得现在这对父子演的有些假,无聊中的他侧头扫了几眼,以前话最多的裴寂沉寂无语,陈叔达、萧瑀、杨恭仁都在笑。
希望能领兵的窦轨显得略有些失望,太子李建成一如既往的低着头,似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脸上的神色。
最后,李善才看向裴世矩,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嗯,就是我的主意,你能怎么着?
不管东宫想干什么,第一目标肯定是李世民,李渊或者自己是次要的,不拿下李世民,就算太子控制住了朝堂,控制住了长安,也没毛用!
现在我把李世民送进大军,你裴弘大还能做什么?
遣派刺客去暗杀吗?
裴世矩保持着沉默,双眸透出幽幽的寒光,与李善对视了几样,显得有些古怪。
秦王领军出征,这是裴世矩昨日就已经想到的可能,他没有想到河东战局急转直下,虽然昨夜临时做了些准备,但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李世民今日一早就入宫请战了。
速度这么快,行事如此果决,虽然这也符合李世民的作风,但裴世矩还是觉得,这里面有李怀仁的手段。
因为,每天都要在宵禁前出城回家陪着妻子的李善,昨晚整整一夜都在金城坊……而天策府,就在金城坊。
适才那位青年嗣王挑衅的眼神,也证明了裴世矩的猜测没有错。
裴世矩缓缓收回了视线,有些木讷的看着虚无处,原本就是冒险,如今不过是再冒险一些罢了,不过想让李建成决意,还需要给这位东宫太子加一点料。
李善有些狐疑,今日这老狐狸有些古怪,他不相信裴世矩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但自己或许应该小心一点……小心自身的安危,别到了关键时刻,自己摔了跟斗。
虽然说,如果自己出了事,愤怒的苏定方、凌敬以及平阳公主肯定会清算裴世矩的亲眷后人,但如果裴世矩知道自己肯定事败,将几个后人藏起来呢?
必须谨慎一些,李善决定从明日开始,让王君昊、曲四郎每日在侧,多带上些亲卫,另外让刘黑儿在日月潭戒备。
嗯,再让东山寺那边做好准备,万一出了事,可以躲进暗仓,然后再让范十一那边的范丰做些准备。
前面那对父子的戏已经演完了,李渊正要开口,外间突然有宫人传报,黄门侍郎裴元庆请见。
所有人都心里有数,肯定是有战报来了,唯独李善略有些紧张,他不怕河东战局再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就算整个并州都丢掉也无所谓,就算雀鼠谷也丢了也无所谓,他对李世民有信心,他怕的是灵州或者陇右道出现变故。
那就要了老命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尉迟恭估摸着还没启程呢。
裴元庆手捧一份奏折快步入殿,高声道:“陛下,河东战报。”
还没等近侍将奏折送到手里,李渊已经急不可耐的问:“何人的奏折?”
“任国公。”
其实也只能是刘弘基,晋阳的李道宗、李道玄现在都已经被封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