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慌不择路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百七十四章慌不择路
    济慈医馆的情形让俞宛秋大吃一惊,不仅面积扩充了一倍多,驻馆大夫也增加到了三十位。要知道,赵国的太医院,连守药炉抄药单的小学徒算在内,也不过四十余人。
    这都是赵延昌私下里支持的结果。
    说私下里,是指赵延昌没有公开出面,存心要把这份功劳归于东宫名下,因为谁都知道,济慈医馆是太子妃牵头并出资建立的。
    现在,这座有皇家支持并接受社会捐款的医馆,渐渐有了公立慈善医院的性质。
    在医馆里长期养病的,基本都是从战场上抬下来的重伤员,今早到医馆后,俞宛秋首先去探望了他们,然后到帐房查询这一年的收支情况。
    本来她以为,医馆经过了一年的营运,救弱济贫,又免费养活那么多伤员,肯定早就入不敷出了,没想到还略有盈余。
    她出言相询,帐房主事恭恭敬敬地说:“回太子妃,除了您给的那笔钱,医馆平时的收入有两项,一项是诊金收入,一项是善款捐赠。因为很多都是义诊性质,第一项收入有限,主要靠捐赠。”一面说,一面从一堆帐本中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双手奉上。
    俞宛秋随手翻开,一个名字印入眼帘,她讶然而笑:“我没看错吧,连明觉寺的智远长老也来捐款了?听说这位大师长年闭关,轻易不见人的。”
    副主事躬身道:“先一天皇上去了明觉寺,跟远大师下了一盘棋,第二天远大师就派小徒弟送来了三千两银票,从那以后,捐款就一日日多起来。”
    原来又是皇帝公爹“化缘”来的,俞宛秋暗想:不会是赌棋赌输了吧?远大师淡薄名利,惟嗜棋如命,皇上连这个空子都能钻,真是强人。
    不过这个方法也确实行之有效,远大师甚有声望——越是神神秘秘,在民间只剩传说的和尚,世人越是趋之若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远大师的感召下,其他人也纷纷解囊。
    俞宛秋还在功德簿上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如何洛绘,孙霖,许养斋赵国朝廷的官员,她能记住名字的不多,帐册中她不熟悉的官员名字只怕还大有人在。
    赵国要供应二十几万大军征战,募集军饷是个巨大的任务,也是巨大的负担,赵延昌不可能再从国库中拿出钱来支援医馆,便另寻财路,鼓动朝廷官员,地方富商,甚至“打劫”了老和尚,可谓用心良苦
    但,不管方法多巧妙,靠捐赠来维持医院的运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建的是医馆,不说赚多少钱,起码希望能以医养医,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低头思忖了一会,她让人把医馆的院正覃良玉和几位医正一起找来,直接问他们:“你们有谁造过药丸吗?”
    覃良玉拱手道:“回太子妃,微臣造过,医馆里还有一位颜医正也会。他家有祖传的跌打损伤丸和止血生肌丸秘方,此次能救回那么多重伤员,全靠他的秘药。”
    俞宛秋笑着说:“原来医馆里还藏着这样的功臣,本宫回去就奏请皇上表彰。”怕其他几位心里不舒服,又补充道:“大家都辛苦了,等最后一批伤员离馆回营时,皇上会给各位论功行赏的。”
    几个人忙跪下表示:“臣等职责所在,何敢居功。”
    俞宛秋随即安抚了一番,平身之后,她才进入正题:“今天叫你们来,其实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几个人连称“不敢”让太子妃“只管吩咐”俞宛秋便道:“刚在帐房看收支帐本时,我心里很着急,一个医馆,又不是慈善堂,怎么能靠捐款维系?也许你们要说,我们的医馆本来就是慈善堂性质的,若非如此,怎么会无偿救治伤病员?”
    停顿了一会,她接着说:“但你们要知道,免费救治伤员只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任务,我们所收到的捐款,也多是借着这一点收来的。将来没伤员了,便不好意思问人要捐赠了,至少皇上不会再帮我们要。”
    覃良玉道:“这点微臣明白,请问太子妃,医馆该如何开源节流呢?”
    “节流?”俞宛秋微皱起眉:“暂时我还没往这方面想,等伤员走了,你们再拟个计划书来看,但该做的义诊还是要做,矜寡孤独,老弱病残,该减免医药费的还是要减免,不然我们的医馆岂不失去了建立的意义。”
    覃良玉顺着她的话头问:“那么,如何开源?”
    另一位姓单的医正轻声提醒:“启仁兄,太子妃刚刚不是问药丸吗?”
    覃良玉脸上出现了为难之色:“颜医正的药丸乃是祖传秘方,他都是在家里做好了再卖给医馆的。一瓶十颗生肌丸,他卖给外面的人起码要一百两,卖给医馆半价都不到,他说医馆也是做善事,他只收成本价。但若要他让出秘方给医馆做成药丸卖,臣恐怕”
    “覃先生想到哪儿去了”因为医馆毕竟不是正式官方机构,虽名为院正,和太医院官长一个称谓,也不好称“大人”他们自认是东宫的臣属,故自称“臣”俞宛秋则索性统称为“先生”:“本宫无意要颜先生出让秘方,何况生肌之类的药丸,也不是天天能吃的,很多人一辈子都用不上。”
    大夫们面面相觑:“太子妃想造出天天能吃的药丸?”
    有那样的药吗?他们脸上同时升起相同的疑问。
    又是单医正说:“记得以前随家祖出诊,病人家拿出一包药渣,说病人听了一个江湖游医的哄骗,总从他那儿买一种号称能养颜延寿的药吃,他家怀疑就是那药作怪,故此倒出药渣请家祖看看。”
    俞宛秋便问:“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单医正摇了摇头:“倒也不至于,家祖说,药方中的几味都是补肾益血的,女人吃了没坏处,要说养颜也勉强算得上,要说延寿就是瞎吹了。”
    俞宛秋笑道:“如果只说养颜,就不算骗人了,对不对?”
    几个大夫都是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太子妃想造养颜药丸?”
    俞宛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吓到了:“你们用点心,多配几个方子,象治伤寒的药汁,就可以想办法弄成药丸,养颜的也是。养颜丸可分为几个等级,普通的就用普通药材,价格贵的才加入名贵药材。哦,对了,造出来的第一批药,我会自己吃,觉得好的话,再作为赠品向双姝馆的女客推广。”
    不直接卖,先只作为赠品,希望这样能带动双姝馆的销量,也挑起养颜丸的购买**。
    戚长生忽然出现在门口通报:“太子妃殿下,苏城的老常夫妇来了,说要见您。”
    俞宛秋喜出望外:“怎么不把他们带进来?”
    戚长生回道:“属下见您在这里会客,就让他们先在门房里坐着。”
    俞宛秋说:“没事,我们已经谈完了。”
    覃良玉忙揖手道:“那臣等就先告退了。”太子妃要吃的药,谁敢掉以轻心?他们可有得忙了。
    “好的,你们先下去吧。”
    打发走了几个大夫,俞宛秋还没坐稳,周长龄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声音都变了:“太子妃,太子殿下来了。”然后压低嗓音告诉她:“脸色很不好,小阮上前问安,被太子殿下一脚踢开了。”
    俞宛秋顿时慌了神,下意识地看了看后窗。
    ———分割线——
    回老家扫墓,昨天坐了一天车,今天在父母家码字,用不惯家里的电脑,哀怨,打字很慢,一个字都要找半天,我本来打算今天双更的,看来很难,我尽量吧。 ↑返回顶部↑
    第二百七十四章慌不择路
    济慈医馆的情形让俞宛秋大吃一惊,不仅面积扩充了一倍多,驻馆大夫也增加到了三十位。要知道,赵国的太医院,连守药炉抄药单的小学徒算在内,也不过四十余人。
    这都是赵延昌私下里支持的结果。
    说私下里,是指赵延昌没有公开出面,存心要把这份功劳归于东宫名下,因为谁都知道,济慈医馆是太子妃牵头并出资建立的。
    现在,这座有皇家支持并接受社会捐款的医馆,渐渐有了公立慈善医院的性质。
    在医馆里长期养病的,基本都是从战场上抬下来的重伤员,今早到医馆后,俞宛秋首先去探望了他们,然后到帐房查询这一年的收支情况。
    本来她以为,医馆经过了一年的营运,救弱济贫,又免费养活那么多伤员,肯定早就入不敷出了,没想到还略有盈余。
    她出言相询,帐房主事恭恭敬敬地说:“回太子妃,除了您给的那笔钱,医馆平时的收入有两项,一项是诊金收入,一项是善款捐赠。因为很多都是义诊性质,第一项收入有限,主要靠捐赠。”一面说,一面从一堆帐本中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双手奉上。
    俞宛秋随手翻开,一个名字印入眼帘,她讶然而笑:“我没看错吧,连明觉寺的智远长老也来捐款了?听说这位大师长年闭关,轻易不见人的。”
    副主事躬身道:“先一天皇上去了明觉寺,跟远大师下了一盘棋,第二天远大师就派小徒弟送来了三千两银票,从那以后,捐款就一日日多起来。”
    原来又是皇帝公爹“化缘”来的,俞宛秋暗想:不会是赌棋赌输了吧?远大师淡薄名利,惟嗜棋如命,皇上连这个空子都能钻,真是强人。
    不过这个方法也确实行之有效,远大师甚有声望——越是神神秘秘,在民间只剩传说的和尚,世人越是趋之若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远大师的感召下,其他人也纷纷解囊。
    俞宛秋还在功德簿上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如何洛绘,孙霖,许养斋赵国朝廷的官员,她能记住名字的不多,帐册中她不熟悉的官员名字只怕还大有人在。
    赵国要供应二十几万大军征战,募集军饷是个巨大的任务,也是巨大的负担,赵延昌不可能再从国库中拿出钱来支援医馆,便另寻财路,鼓动朝廷官员,地方富商,甚至“打劫”了老和尚,可谓用心良苦
    但,不管方法多巧妙,靠捐赠来维持医院的运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建的是医馆,不说赚多少钱,起码希望能以医养医,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低头思忖了一会,她让人把医馆的院正覃良玉和几位医正一起找来,直接问他们:“你们有谁造过药丸吗?”
    覃良玉拱手道:“回太子妃,微臣造过,医馆里还有一位颜医正也会。他家有祖传的跌打损伤丸和止血生肌丸秘方,此次能救回那么多重伤员,全靠他的秘药。”
    俞宛秋笑着说:“原来医馆里还藏着这样的功臣,本宫回去就奏请皇上表彰。”怕其他几位心里不舒服,又补充道:“大家都辛苦了,等最后一批伤员离馆回营时,皇上会给各位论功行赏的。”
    几个人忙跪下表示:“臣等职责所在,何敢居功。”
    俞宛秋随即安抚了一番,平身之后,她才进入正题:“今天叫你们来,其实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几个人连称“不敢”让太子妃“只管吩咐”俞宛秋便道:“刚在帐房看收支帐本时,我心里很着急,一个医馆,又不是慈善堂,怎么能靠捐款维系?也许你们要说,我们的医馆本来就是慈善堂性质的,若非如此,怎么会无偿救治伤病员?”
    停顿了一会,她接着说:“但你们要知道,免费救治伤员只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任务,我们所收到的捐款,也多是借着这一点收来的。将来没伤员了,便不好意思问人要捐赠了,至少皇上不会再帮我们要。”
    覃良玉道:“这点微臣明白,请问太子妃,医馆该如何开源节流呢?”
    “节流?”俞宛秋微皱起眉:“暂时我还没往这方面想,等伤员走了,你们再拟个计划书来看,但该做的义诊还是要做,矜寡孤独,老弱病残,该减免医药费的还是要减免,不然我们的医馆岂不失去了建立的意义。”
    覃良玉顺着她的话头问:“那么,如何开源?”
    另一位姓单的医正轻声提醒:“启仁兄,太子妃刚刚不是问药丸吗?”
    覃良玉脸上出现了为难之色:“颜医正的药丸乃是祖传秘方,他都是在家里做好了再卖给医馆的。一瓶十颗生肌丸,他卖给外面的人起码要一百两,卖给医馆半价都不到,他说医馆也是做善事,他只收成本价。但若要他让出秘方给医馆做成药丸卖,臣恐怕”
    “覃先生想到哪儿去了”因为医馆毕竟不是正式官方机构,虽名为院正,和太医院官长一个称谓,也不好称“大人”他们自认是东宫的臣属,故自称“臣”俞宛秋则索性统称为“先生”:“本宫无意要颜先生出让秘方,何况生肌之类的药丸,也不是天天能吃的,很多人一辈子都用不上。”
    大夫们面面相觑:“太子妃想造出天天能吃的药丸?”
    有那样的药吗?他们脸上同时升起相同的疑问。
    又是单医正说:“记得以前随家祖出诊,病人家拿出一包药渣,说病人听了一个江湖游医的哄骗,总从他那儿买一种号称能养颜延寿的药吃,他家怀疑就是那药作怪,故此倒出药渣请家祖看看。”
    俞宛秋便问:“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单医正摇了摇头:“倒也不至于,家祖说,药方中的几味都是补肾益血的,女人吃了没坏处,要说养颜也勉强算得上,要说延寿就是瞎吹了。”
    俞宛秋笑道:“如果只说养颜,就不算骗人了,对不对?”
    几个大夫都是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太子妃想造养颜药丸?”
    俞宛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吓到了:“你们用点心,多配几个方子,象治伤寒的药汁,就可以想办法弄成药丸,养颜的也是。养颜丸可分为几个等级,普通的就用普通药材,价格贵的才加入名贵药材。哦,对了,造出来的第一批药,我会自己吃,觉得好的话,再作为赠品向双姝馆的女客推广。”
    不直接卖,先只作为赠品,希望这样能带动双姝馆的销量,也挑起养颜丸的购买**。
    戚长生忽然出现在门口通报:“太子妃殿下,苏城的老常夫妇来了,说要见您。”
    俞宛秋喜出望外:“怎么不把他们带进来?”
    戚长生回道:“属下见您在这里会客,就让他们先在门房里坐着。”
    俞宛秋说:“没事,我们已经谈完了。”
    覃良玉忙揖手道:“那臣等就先告退了。”太子妃要吃的药,谁敢掉以轻心?他们可有得忙了。
    “好的,你们先下去吧。”
    打发走了几个大夫,俞宛秋还没坐稳,周长龄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声音都变了:“太子妃,太子殿下来了。”然后压低嗓音告诉她:“脸色很不好,小阮上前问安,被太子殿下一脚踢开了。”
    俞宛秋顿时慌了神,下意识地看了看后窗。
    ———分割线——
    回老家扫墓,昨天坐了一天车,今天在父母家码字,用不惯家里的电脑,哀怨,打字很慢,一个字都要找半天,我本来打算今天双更的,看来很难,我尽量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