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嬴政思来想去,决定要找机会开诚布公跟小家伙谈一谈,好让他知晓,两岁多的孩子不认识秦篆、不会写秦篆,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之事,他无须与大孩子攀比此事,须得早些解开心结。
    再者,他的小崽乃是天上福星仙童降世,纵便长大些也学不会秦篆,又有何妨?
    他原本就盘算着,待六国统一后,六国之民若再使用旧国文字,既不便于朝廷管理,亦不利于凝聚人心,是以,打算让命精通书法的李斯负责简化文字,新造出一套远比篆书简洁、方便天下人识记的文字出来。
    如此一来,有了简洁的文字,想来自家小崽也很快便能识能写了,又岂会再为秦篆苦恼?
    明赫原本以为,父王在知晓自己往日是作弊假装认识秦篆一事后,定会教育他几句“小孩不可太过虚荣”云云,哪知父王不但绝口不提此事,反而如此关心自己的心情,呜呜呜,父王真好!
    他软绵绵地趴在君王肩头,轻声道,“孩儿以后再不逞强了,多谢父王开导!”
    嬴政轻轻拍抚着他小小的后背,担心小家伙口是心非,往后还会再因秦篆做噩梦,便清清朗朗地笑着许诺道,
    “吾儿勿需担忧书写之事。这篆书着实太过繁复,列国书写之法又大为不同,待秦国统一六国后,这文字亦是要统一一番的,届时,寡人会命李斯带人,设法造出更简单之文字...”
    蒙毅闻言不由暗暗点头,王上果然思虑周全,到时,要重学一门文字的六国众人,想来会对更繁复的秦篆有所怨言,而若能有一种更简单的新文字,便是极好的...
    明赫急忙扬起头看向父王,双眼亮晶晶脱口而出道,“书同文,车同轨?”
    君王闻言,眸中有如玉的温润光芒在闪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乃是他打算在统一后逐步推行的政策!
    小崽既能说出这六字,可见史书上的自己,亦是顺利推行了这等政策的。
    他有心想问一问,那史书里自己究竟是如何施行此政的,书同文的文,又是哪一种便捷文字,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哦,吾儿此话何解?”
    明赫忙兴冲冲解释了一番,蒙毅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怪不得长兄称赞九公子是神童,他小小年纪,竟也懂这等朝堂之道!
    他哪知晓,小家伙这通解释的内容,全来源于史书上秦始皇施行的政策。
    明赫越说越兴奋,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忙挣扎着从父王身上下来,来到自己的小桌椅旁,拿起松烟墨又胡乱研了几下,便抓起毛笔蘸写了几个字,自豪地举给父王看,两眼闪着喜悦的光芒道,
    “父王,秦国往后若要书同文,将篆书改成这种楷书可好?写起来方便很多哦,孩儿会写很多楷书!”
    还是他前世学的简体楷书!
    历史上,秦朝将篆书改成了更简洁的隶书,而在魏晋时期,更便捷的楷书又开始渐渐取代隶书,为后世参考前朝史料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果能一步到位把篆书改成简体楷书,一来更方便后世朝代辨认读取秦朝历史,二来,也方便当世更多孩童识记文字。
    君王满脸惊喜大步上前,接过小崽写的“我爱父王”这几个大字,他虽不识得这几个字,却在细细端详一番后,约摸猜出这字中之意,便笑着将之递给蒙毅,“爱卿认为这楷书如何?”
    蒙毅惊讶接过九公子写的楷书,这幅字与先前那幅秦篆,写得全然不同,若秦篆那幅字是鬼画符,那么此幅简直称得上眉清目秀了!
    他斟酌道,“王上,臣眼下只能看出,这楷书多以横竖为笔画,线条笔直,粗细有度...可否请九公子再以此文字,临摹两行李将军之书信,如此,臣便可直观对比它与篆书之不同。”
    明赫忙笑眯眯说好啊,便蹬蹬跑去把李牧的密报取来摆在小桌子上,认认真真抄了两行。
    待看完这确实比秦篆简洁许多的文字,蒙毅自是赞不绝口,君王亦决定次日与朝臣商议,若无意外,秦国接下来的文字改革便会采用这楷书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如今只有小崽一人懂这楷书,该如何让官吏们抄录两种文字之对比再撰书推广?
    哪知,他这烦恼还没过夜,当天梦境之中便有当日画的仙气飘飘老神仙入梦,赠与了他《楷篆字体对比大全》与《楷书千字文启蒙》,还提醒他,再秦国下杜县有一位书法奇才程邈,可为秦国改革文字提供极大助力。
    在原本的历史中,是李斯带着书法颇有造诣的赵高、胡毋敬和程邈一起完成文字改革的。
    但现在,赵高早死了,“老神仙”担心老黄牛李斯为这事累过了头,这才从系统处要到程邈的地址,暗示自家父王将这人捞来干活呢——能被称为书法家的人,写的字是绝不会丑的!
    君王欣喜万分之下,又难免有些不解:既然吾儿梦境之样貌能改变,他先前为何一直不舍更换模样?
    君王又哪里知晓,小家伙一开始怕换了样貌父王就不认识自己了,这才苦苦顶着那副丑模样坚持的,现在这新模样既然是君王亲手所画,他自然不再有这担忧...
    次日早朝上,百官们亦认为这楷书极便于来日推广,便一致赞同将秦篆改为楷书之事——虽然他们也要从头学起,却能让儿孙不再被篆书所困扰,自是恨不得新字早日启用的,但他们也知晓,文教诸事乃国之大事,绝非数月之功。 ↑返回顶部↑
    嬴政思来想去,决定要找机会开诚布公跟小家伙谈一谈,好让他知晓,两岁多的孩子不认识秦篆、不会写秦篆,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之事,他无须与大孩子攀比此事,须得早些解开心结。
    再者,他的小崽乃是天上福星仙童降世,纵便长大些也学不会秦篆,又有何妨?
    他原本就盘算着,待六国统一后,六国之民若再使用旧国文字,既不便于朝廷管理,亦不利于凝聚人心,是以,打算让命精通书法的李斯负责简化文字,新造出一套远比篆书简洁、方便天下人识记的文字出来。
    如此一来,有了简洁的文字,想来自家小崽也很快便能识能写了,又岂会再为秦篆苦恼?
    明赫原本以为,父王在知晓自己往日是作弊假装认识秦篆一事后,定会教育他几句“小孩不可太过虚荣”云云,哪知父王不但绝口不提此事,反而如此关心自己的心情,呜呜呜,父王真好!
    他软绵绵地趴在君王肩头,轻声道,“孩儿以后再不逞强了,多谢父王开导!”
    嬴政轻轻拍抚着他小小的后背,担心小家伙口是心非,往后还会再因秦篆做噩梦,便清清朗朗地笑着许诺道,
    “吾儿勿需担忧书写之事。这篆书着实太过繁复,列国书写之法又大为不同,待秦国统一六国后,这文字亦是要统一一番的,届时,寡人会命李斯带人,设法造出更简单之文字...”
    蒙毅闻言不由暗暗点头,王上果然思虑周全,到时,要重学一门文字的六国众人,想来会对更繁复的秦篆有所怨言,而若能有一种更简单的新文字,便是极好的...
    明赫急忙扬起头看向父王,双眼亮晶晶脱口而出道,“书同文,车同轨?”
    君王闻言,眸中有如玉的温润光芒在闪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乃是他打算在统一后逐步推行的政策!
    小崽既能说出这六字,可见史书上的自己,亦是顺利推行了这等政策的。
    他有心想问一问,那史书里自己究竟是如何施行此政的,书同文的文,又是哪一种便捷文字,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哦,吾儿此话何解?”
    明赫忙兴冲冲解释了一番,蒙毅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怪不得长兄称赞九公子是神童,他小小年纪,竟也懂这等朝堂之道!
    他哪知晓,小家伙这通解释的内容,全来源于史书上秦始皇施行的政策。
    明赫越说越兴奋,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忙挣扎着从父王身上下来,来到自己的小桌椅旁,拿起松烟墨又胡乱研了几下,便抓起毛笔蘸写了几个字,自豪地举给父王看,两眼闪着喜悦的光芒道,
    “父王,秦国往后若要书同文,将篆书改成这种楷书可好?写起来方便很多哦,孩儿会写很多楷书!”
    还是他前世学的简体楷书!
    历史上,秦朝将篆书改成了更简洁的隶书,而在魏晋时期,更便捷的楷书又开始渐渐取代隶书,为后世参考前朝史料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果能一步到位把篆书改成简体楷书,一来更方便后世朝代辨认读取秦朝历史,二来,也方便当世更多孩童识记文字。
    君王满脸惊喜大步上前,接过小崽写的“我爱父王”这几个大字,他虽不识得这几个字,却在细细端详一番后,约摸猜出这字中之意,便笑着将之递给蒙毅,“爱卿认为这楷书如何?”
    蒙毅惊讶接过九公子写的楷书,这幅字与先前那幅秦篆,写得全然不同,若秦篆那幅字是鬼画符,那么此幅简直称得上眉清目秀了!
    他斟酌道,“王上,臣眼下只能看出,这楷书多以横竖为笔画,线条笔直,粗细有度...可否请九公子再以此文字,临摹两行李将军之书信,如此,臣便可直观对比它与篆书之不同。”
    明赫忙笑眯眯说好啊,便蹬蹬跑去把李牧的密报取来摆在小桌子上,认认真真抄了两行。
    待看完这确实比秦篆简洁许多的文字,蒙毅自是赞不绝口,君王亦决定次日与朝臣商议,若无意外,秦国接下来的文字改革便会采用这楷书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如今只有小崽一人懂这楷书,该如何让官吏们抄录两种文字之对比再撰书推广?
    哪知,他这烦恼还没过夜,当天梦境之中便有当日画的仙气飘飘老神仙入梦,赠与了他《楷篆字体对比大全》与《楷书千字文启蒙》,还提醒他,再秦国下杜县有一位书法奇才程邈,可为秦国改革文字提供极大助力。
    在原本的历史中,是李斯带着书法颇有造诣的赵高、胡毋敬和程邈一起完成文字改革的。
    但现在,赵高早死了,“老神仙”担心老黄牛李斯为这事累过了头,这才从系统处要到程邈的地址,暗示自家父王将这人捞来干活呢——能被称为书法家的人,写的字是绝不会丑的!
    君王欣喜万分之下,又难免有些不解:既然吾儿梦境之样貌能改变,他先前为何一直不舍更换模样?
    君王又哪里知晓,小家伙一开始怕换了样貌父王就不认识自己了,这才苦苦顶着那副丑模样坚持的,现在这新模样既然是君王亲手所画,他自然不再有这担忧...
    次日早朝上,百官们亦认为这楷书极便于来日推广,便一致赞同将秦篆改为楷书之事——虽然他们也要从头学起,却能让儿孙不再被篆书所困扰,自是恨不得新字早日启用的,但他们也知晓,文教诸事乃国之大事,绝非数月之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