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王上,臣方才以步丈量此物所割之麦地,足足有十二尺长、四尺半宽!往常众人若以镰刀收割这般大之麦地,少不得要耗费半个时辰呐,陈谷子真乃大才也...还请王上下诏,尽快令工坊多造些此物啊!”
说着,他便急急命众人继续回去割麦,又让人轮流试着操作这造型并不繁复、作用却极大的“兜”。
若折合成后世时间来算,半炷香便是十五分钟,半个时辰却是一个小时,效率足足相差了四倍!
嬴政听完二人之言,眸中盛满喜悦的光芒,赞道,“善哉!陈谷子以利器助我秦国秋收,于国有大功,按律该晋以...”
陈谷急忙上前劝道,“王上且慢!老朽此番带弟子前来秦国,并非是为求官拜爵,我等入秦乃是听闻秦王善待庶民,不但愿为百姓减税,还要为他们修新路新渠,这才来献上几分绵薄之力,请王上勿要为老朽加官进爵...”
说着,他又有些惭愧道,“不过,老朽斗胆,想请王上赐上几间茅屋、几亩土地,让我等能在秦国自食其力...”
农家与墨家一样,是春秋诸子百家里追求“人人平等”“粗茶淡饭”的门派,他们毕生的追求是“利他”“利民”,凡入农墨之门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都远胜物质方面,是以,陈谷自然也跟五黑一样,只愿带门人过粗衣简食的生活。
嬴政也不再强人所难,当场许诺会为他们划分土地修建房屋,想到小崽方才之心声,他决定将振兴农家一事早日提上日程,如此一来,待寻到那未知之地,秦国便能有更多粮食支撑长途跋涉的战争。
他遂笑问道,“寡人欲设一处农门学室,征召国中醉心稼穑之人入学,但咸阳匠人学室之中,五黑子所授之学子大半不入墨门,诸人只为学些匠人之术谋生求食...学室弟子有几人愿入农门,全凭众人所愿。这般之下,不知陈谷子可愿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与人?”
当今之世,有本领之人皆喜敝帚自珍,连收徒亦要慎之又慎,如五黑那般,愿将技艺授与不肯入墨门之匠人者,更是寥寥无几。
故而,他要先问问陈谷的意思。
陈谷闻言身子却猛地一抖,接着噗通跪下感动道,“多谢秦王恩典!老朽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负秦王所托!”
年轻的秦王哪里知晓,陈谷愿意舍弃“君民同耕”理念入秦,一则固然是助更多百姓过得更好,二则,却是被他许诺的弘扬农家之言所吸引。
陈相当年舍儒入农,数百年来被列国儒者大骂“不忠不义之徒”,而诸国朝臣之中,饱读儒家经典之人大有其在,这也是农家在列国间举步维艰的另一个缘由。
但人总归是有执念的,世人骂得越凶,陈氏一族便越发坚定要将农门延续下去,好让世人看看究竟是农家能救世,还是儒家能救世。
正因如此,陈氏才能代代忍受清贫劳苦奔波于田间地头。
而陈谷之所以决意离楚另寻良木,本就是出于担心农家会在楚国宗室的排挤下消亡,换而言之,他想将农家发扬壮大的执念比任何人都深。
是以,这农门学室简直正合他意!如此一来,纵便无一人愿正式加入农家,但得他传授农耕之法的学子,哪一个又不是实质上的农家之人?
再者,恁多醉心稼穑之道的学子,定会有人愿正式拜入农家门下!
让陈谷尤为感怀的是,秦王昨日才许下让农家壮大之言,今日便宣布要开设农门学室,真乃信义之君也!
作为回报,他当即便想着:既然祖师要求君王亲耕之说乃是错误之言,要不..便从自己这一代纠正?
秦墨,不也改良了墨子许多主张么?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正是为离祖师“匡扶苍生”的初衷更近啊...
很快,拿到图样的五黑便带人源源造出许多兜,种麦最多的关中各地秋收进度登时嗖嗖冲了上来。
由于此物制作方法极为简单,若从少府工坊统一制作不但耗费人力马力,还会耽误秋收时日,是以,嬴政下了一道诏令,命人快马送往广种稻麦之郡县,让郡守组织人手尽快种出来制作出来。
兜的成本并不高,竹篾、木头与麻绳皆值不了几个钱,唯有外侧长达数尺的锋利刀刃,需要用到铁。
而铁,对铁矿稀少的秦国本是稀缺品,但在秦惠文王时期派司马错灭蜀后,秦国便得到了盛产盐铁粮的蜀地,并在此设下盐铁官。
待秦武王即位,立刻虎视眈眈将目光瞄准了韩国西部军事重镇——宜阳,若能拿下此地,不但能打破六国封锁东进,还能顺势得到韩国最大的铁矿产地。
国土最为狭小的韩国,之所以能在强敌林立的三晋故地屹立多年,靠的正是“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苏秦曾说过,韩国弓弩射程可达八百步,“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宜阳铁山所产铁矿品种极佳,乃是支撑韩国强大兵器的重要来源,在长达数年的艰难战役中,此地终于落到了秦国手中。
是以,先前五黑发现黑煤能燃烧之时,秦国君臣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之冶铁。
而现在,秦国吞并韩赵魏三地,铜铁煤矿山自然也归秦国所有,如今各郡县早将效率低下的石锄石刀尽数淘汰了,皆发放铁锄铁镰用于春耕秋收。
...
在秦国秋收尚未开始之时,郑国便跟着王离带南下的“商队”,一路车船颠簸来到楚国云梦泽。 ↑返回顶部↑
说着,他便急急命众人继续回去割麦,又让人轮流试着操作这造型并不繁复、作用却极大的“兜”。
若折合成后世时间来算,半炷香便是十五分钟,半个时辰却是一个小时,效率足足相差了四倍!
嬴政听完二人之言,眸中盛满喜悦的光芒,赞道,“善哉!陈谷子以利器助我秦国秋收,于国有大功,按律该晋以...”
陈谷急忙上前劝道,“王上且慢!老朽此番带弟子前来秦国,并非是为求官拜爵,我等入秦乃是听闻秦王善待庶民,不但愿为百姓减税,还要为他们修新路新渠,这才来献上几分绵薄之力,请王上勿要为老朽加官进爵...”
说着,他又有些惭愧道,“不过,老朽斗胆,想请王上赐上几间茅屋、几亩土地,让我等能在秦国自食其力...”
农家与墨家一样,是春秋诸子百家里追求“人人平等”“粗茶淡饭”的门派,他们毕生的追求是“利他”“利民”,凡入农墨之门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都远胜物质方面,是以,陈谷自然也跟五黑一样,只愿带门人过粗衣简食的生活。
嬴政也不再强人所难,当场许诺会为他们划分土地修建房屋,想到小崽方才之心声,他决定将振兴农家一事早日提上日程,如此一来,待寻到那未知之地,秦国便能有更多粮食支撑长途跋涉的战争。
他遂笑问道,“寡人欲设一处农门学室,征召国中醉心稼穑之人入学,但咸阳匠人学室之中,五黑子所授之学子大半不入墨门,诸人只为学些匠人之术谋生求食...学室弟子有几人愿入农门,全凭众人所愿。这般之下,不知陈谷子可愿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与人?”
当今之世,有本领之人皆喜敝帚自珍,连收徒亦要慎之又慎,如五黑那般,愿将技艺授与不肯入墨门之匠人者,更是寥寥无几。
故而,他要先问问陈谷的意思。
陈谷闻言身子却猛地一抖,接着噗通跪下感动道,“多谢秦王恩典!老朽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负秦王所托!”
年轻的秦王哪里知晓,陈谷愿意舍弃“君民同耕”理念入秦,一则固然是助更多百姓过得更好,二则,却是被他许诺的弘扬农家之言所吸引。
陈相当年舍儒入农,数百年来被列国儒者大骂“不忠不义之徒”,而诸国朝臣之中,饱读儒家经典之人大有其在,这也是农家在列国间举步维艰的另一个缘由。
但人总归是有执念的,世人骂得越凶,陈氏一族便越发坚定要将农门延续下去,好让世人看看究竟是农家能救世,还是儒家能救世。
正因如此,陈氏才能代代忍受清贫劳苦奔波于田间地头。
而陈谷之所以决意离楚另寻良木,本就是出于担心农家会在楚国宗室的排挤下消亡,换而言之,他想将农家发扬壮大的执念比任何人都深。
是以,这农门学室简直正合他意!如此一来,纵便无一人愿正式加入农家,但得他传授农耕之法的学子,哪一个又不是实质上的农家之人?
再者,恁多醉心稼穑之道的学子,定会有人愿正式拜入农家门下!
让陈谷尤为感怀的是,秦王昨日才许下让农家壮大之言,今日便宣布要开设农门学室,真乃信义之君也!
作为回报,他当即便想着:既然祖师要求君王亲耕之说乃是错误之言,要不..便从自己这一代纠正?
秦墨,不也改良了墨子许多主张么?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正是为离祖师“匡扶苍生”的初衷更近啊...
很快,拿到图样的五黑便带人源源造出许多兜,种麦最多的关中各地秋收进度登时嗖嗖冲了上来。
由于此物制作方法极为简单,若从少府工坊统一制作不但耗费人力马力,还会耽误秋收时日,是以,嬴政下了一道诏令,命人快马送往广种稻麦之郡县,让郡守组织人手尽快种出来制作出来。
兜的成本并不高,竹篾、木头与麻绳皆值不了几个钱,唯有外侧长达数尺的锋利刀刃,需要用到铁。
而铁,对铁矿稀少的秦国本是稀缺品,但在秦惠文王时期派司马错灭蜀后,秦国便得到了盛产盐铁粮的蜀地,并在此设下盐铁官。
待秦武王即位,立刻虎视眈眈将目光瞄准了韩国西部军事重镇——宜阳,若能拿下此地,不但能打破六国封锁东进,还能顺势得到韩国最大的铁矿产地。
国土最为狭小的韩国,之所以能在强敌林立的三晋故地屹立多年,靠的正是“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苏秦曾说过,韩国弓弩射程可达八百步,“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宜阳铁山所产铁矿品种极佳,乃是支撑韩国强大兵器的重要来源,在长达数年的艰难战役中,此地终于落到了秦国手中。
是以,先前五黑发现黑煤能燃烧之时,秦国君臣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之冶铁。
而现在,秦国吞并韩赵魏三地,铜铁煤矿山自然也归秦国所有,如今各郡县早将效率低下的石锄石刀尽数淘汰了,皆发放铁锄铁镰用于春耕秋收。
...
在秦国秋收尚未开始之时,郑国便跟着王离带南下的“商队”,一路车船颠簸来到楚国云梦泽。 ↑返回顶部↑
“王上,臣方才以步丈量此物所割之麦地,足足有十二尺长、四尺半宽!往常众人若以镰刀收割这般大之麦地,少不得要耗费半个时辰呐,陈谷子真乃大才也...还请王上下诏,尽快令工坊多造些此物啊!”
说着,他便急急命众人继续回去割麦,又让人轮流试着操作这造型并不繁复、作用却极大的“兜”。
若折合成后世时间来算,半炷香便是十五分钟,半个时辰却是一个小时,效率足足相差了四倍!
嬴政听完二人之言,眸中盛满喜悦的光芒,赞道,“善哉!陈谷子以利器助我秦国秋收,于国有大功,按律该晋以...”
陈谷急忙上前劝道,“王上且慢!老朽此番带弟子前来秦国,并非是为求官拜爵,我等入秦乃是听闻秦王善待庶民,不但愿为百姓减税,还要为他们修新路新渠,这才来献上几分绵薄之力,请王上勿要为老朽加官进爵...”
说着,他又有些惭愧道,“不过,老朽斗胆,想请王上赐上几间茅屋、几亩土地,让我等能在秦国自食其力...”
农家与墨家一样,是春秋诸子百家里追求“人人平等”“粗茶淡饭”的门派,他们毕生的追求是“利他”“利民”,凡入农墨之门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都远胜物质方面,是以,陈谷自然也跟五黑一样,只愿带门人过粗衣简食的生活。
嬴政也不再强人所难,当场许诺会为他们划分土地修建房屋,想到小崽方才之心声,他决定将振兴农家一事早日提上日程,如此一来,待寻到那未知之地,秦国便能有更多粮食支撑长途跋涉的战争。
他遂笑问道,“寡人欲设一处农门学室,征召国中醉心稼穑之人入学,但咸阳匠人学室之中,五黑子所授之学子大半不入墨门,诸人只为学些匠人之术谋生求食...学室弟子有几人愿入农门,全凭众人所愿。这般之下,不知陈谷子可愿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与人?”
当今之世,有本领之人皆喜敝帚自珍,连收徒亦要慎之又慎,如五黑那般,愿将技艺授与不肯入墨门之匠人者,更是寥寥无几。
故而,他要先问问陈谷的意思。
陈谷闻言身子却猛地一抖,接着噗通跪下感动道,“多谢秦王恩典!老朽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负秦王所托!”
年轻的秦王哪里知晓,陈谷愿意舍弃“君民同耕”理念入秦,一则固然是助更多百姓过得更好,二则,却是被他许诺的弘扬农家之言所吸引。
陈相当年舍儒入农,数百年来被列国儒者大骂“不忠不义之徒”,而诸国朝臣之中,饱读儒家经典之人大有其在,这也是农家在列国间举步维艰的另一个缘由。
但人总归是有执念的,世人骂得越凶,陈氏一族便越发坚定要将农门延续下去,好让世人看看究竟是农家能救世,还是儒家能救世。
正因如此,陈氏才能代代忍受清贫劳苦奔波于田间地头。
而陈谷之所以决意离楚另寻良木,本就是出于担心农家会在楚国宗室的排挤下消亡,换而言之,他想将农家发扬壮大的执念比任何人都深。
是以,这农门学室简直正合他意!如此一来,纵便无一人愿正式加入农家,但得他传授农耕之法的学子,哪一个又不是实质上的农家之人?
再者,恁多醉心稼穑之道的学子,定会有人愿正式拜入农家门下!
让陈谷尤为感怀的是,秦王昨日才许下让农家壮大之言,今日便宣布要开设农门学室,真乃信义之君也!
作为回报,他当即便想着:既然祖师要求君王亲耕之说乃是错误之言,要不..便从自己这一代纠正?
秦墨,不也改良了墨子许多主张么?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正是为离祖师“匡扶苍生”的初衷更近啊...
很快,拿到图样的五黑便带人源源造出许多兜,种麦最多的关中各地秋收进度登时嗖嗖冲了上来。
由于此物制作方法极为简单,若从少府工坊统一制作不但耗费人力马力,还会耽误秋收时日,是以,嬴政下了一道诏令,命人快马送往广种稻麦之郡县,让郡守组织人手尽快种出来制作出来。
兜的成本并不高,竹篾、木头与麻绳皆值不了几个钱,唯有外侧长达数尺的锋利刀刃,需要用到铁。
而铁,对铁矿稀少的秦国本是稀缺品,但在秦惠文王时期派司马错灭蜀后,秦国便得到了盛产盐铁粮的蜀地,并在此设下盐铁官。
待秦武王即位,立刻虎视眈眈将目光瞄准了韩国西部军事重镇——宜阳,若能拿下此地,不但能打破六国封锁东进,还能顺势得到韩国最大的铁矿产地。
国土最为狭小的韩国,之所以能在强敌林立的三晋故地屹立多年,靠的正是“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苏秦曾说过,韩国弓弩射程可达八百步,“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宜阳铁山所产铁矿品种极佳,乃是支撑韩国强大兵器的重要来源,在长达数年的艰难战役中,此地终于落到了秦国手中。
是以,先前五黑发现黑煤能燃烧之时,秦国君臣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之冶铁。
而现在,秦国吞并韩赵魏三地,铜铁煤矿山自然也归秦国所有,如今各郡县早将效率低下的石锄石刀尽数淘汰了,皆发放铁锄铁镰用于春耕秋收。
...
在秦国秋收尚未开始之时,郑国便跟着王离带南下的“商队”,一路车船颠簸来到楚国云梦泽。
说着,他便急急命众人继续回去割麦,又让人轮流试着操作这造型并不繁复、作用却极大的“兜”。
若折合成后世时间来算,半炷香便是十五分钟,半个时辰却是一个小时,效率足足相差了四倍!
嬴政听完二人之言,眸中盛满喜悦的光芒,赞道,“善哉!陈谷子以利器助我秦国秋收,于国有大功,按律该晋以...”
陈谷急忙上前劝道,“王上且慢!老朽此番带弟子前来秦国,并非是为求官拜爵,我等入秦乃是听闻秦王善待庶民,不但愿为百姓减税,还要为他们修新路新渠,这才来献上几分绵薄之力,请王上勿要为老朽加官进爵...”
说着,他又有些惭愧道,“不过,老朽斗胆,想请王上赐上几间茅屋、几亩土地,让我等能在秦国自食其力...”
农家与墨家一样,是春秋诸子百家里追求“人人平等”“粗茶淡饭”的门派,他们毕生的追求是“利他”“利民”,凡入农墨之门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都远胜物质方面,是以,陈谷自然也跟五黑一样,只愿带门人过粗衣简食的生活。
嬴政也不再强人所难,当场许诺会为他们划分土地修建房屋,想到小崽方才之心声,他决定将振兴农家一事早日提上日程,如此一来,待寻到那未知之地,秦国便能有更多粮食支撑长途跋涉的战争。
他遂笑问道,“寡人欲设一处农门学室,征召国中醉心稼穑之人入学,但咸阳匠人学室之中,五黑子所授之学子大半不入墨门,诸人只为学些匠人之术谋生求食...学室弟子有几人愿入农门,全凭众人所愿。这般之下,不知陈谷子可愿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与人?”
当今之世,有本领之人皆喜敝帚自珍,连收徒亦要慎之又慎,如五黑那般,愿将技艺授与不肯入墨门之匠人者,更是寥寥无几。
故而,他要先问问陈谷的意思。
陈谷闻言身子却猛地一抖,接着噗通跪下感动道,“多谢秦王恩典!老朽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负秦王所托!”
年轻的秦王哪里知晓,陈谷愿意舍弃“君民同耕”理念入秦,一则固然是助更多百姓过得更好,二则,却是被他许诺的弘扬农家之言所吸引。
陈相当年舍儒入农,数百年来被列国儒者大骂“不忠不义之徒”,而诸国朝臣之中,饱读儒家经典之人大有其在,这也是农家在列国间举步维艰的另一个缘由。
但人总归是有执念的,世人骂得越凶,陈氏一族便越发坚定要将农门延续下去,好让世人看看究竟是农家能救世,还是儒家能救世。
正因如此,陈氏才能代代忍受清贫劳苦奔波于田间地头。
而陈谷之所以决意离楚另寻良木,本就是出于担心农家会在楚国宗室的排挤下消亡,换而言之,他想将农家发扬壮大的执念比任何人都深。
是以,这农门学室简直正合他意!如此一来,纵便无一人愿正式加入农家,但得他传授农耕之法的学子,哪一个又不是实质上的农家之人?
再者,恁多醉心稼穑之道的学子,定会有人愿正式拜入农家门下!
让陈谷尤为感怀的是,秦王昨日才许下让农家壮大之言,今日便宣布要开设农门学室,真乃信义之君也!
作为回报,他当即便想着:既然祖师要求君王亲耕之说乃是错误之言,要不..便从自己这一代纠正?
秦墨,不也改良了墨子许多主张么?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正是为离祖师“匡扶苍生”的初衷更近啊...
很快,拿到图样的五黑便带人源源造出许多兜,种麦最多的关中各地秋收进度登时嗖嗖冲了上来。
由于此物制作方法极为简单,若从少府工坊统一制作不但耗费人力马力,还会耽误秋收时日,是以,嬴政下了一道诏令,命人快马送往广种稻麦之郡县,让郡守组织人手尽快种出来制作出来。
兜的成本并不高,竹篾、木头与麻绳皆值不了几个钱,唯有外侧长达数尺的锋利刀刃,需要用到铁。
而铁,对铁矿稀少的秦国本是稀缺品,但在秦惠文王时期派司马错灭蜀后,秦国便得到了盛产盐铁粮的蜀地,并在此设下盐铁官。
待秦武王即位,立刻虎视眈眈将目光瞄准了韩国西部军事重镇——宜阳,若能拿下此地,不但能打破六国封锁东进,还能顺势得到韩国最大的铁矿产地。
国土最为狭小的韩国,之所以能在强敌林立的三晋故地屹立多年,靠的正是“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苏秦曾说过,韩国弓弩射程可达八百步,“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宜阳铁山所产铁矿品种极佳,乃是支撑韩国强大兵器的重要来源,在长达数年的艰难战役中,此地终于落到了秦国手中。
是以,先前五黑发现黑煤能燃烧之时,秦国君臣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之冶铁。
而现在,秦国吞并韩赵魏三地,铜铁煤矿山自然也归秦国所有,如今各郡县早将效率低下的石锄石刀尽数淘汰了,皆发放铁锄铁镰用于春耕秋收。
...
在秦国秋收尚未开始之时,郑国便跟着王离带南下的“商队”,一路车船颠簸来到楚国云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