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46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这些努力在刘衍看来,也不过是朝鲜棒子在自欺欺人罢了,基本上对朝鲜军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十月初,刘衍率领国防军第三军到第六军、国防军第十一军到第十六军四十多万精锐抵达鸭绿江西岸。
    此时的鸭绿江沿岸已经是寒风阵阵,以朝鲜冬日的严寒气候,以及如今小冰河期的残酷天气,眼下并不是进攻朝鲜的最佳时机。
    刘衍率军抵达江边的时候,并没有冒进直接开进朝鲜境内,而是将各支国防军将士部署在沿鸭绿江一线,从北面的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一直到南面的险山堡、汤站堡、镇江堡等地,明军各部一字排开,开始依托各处城堡休整待命。
    而总兵官施大瑄率领的北洋舰队也已经抵达了岸边,将鸭绿江入海口附近的獐子岛作为明军粮草的转运之地,从这里进入鸭绿江抵达明军驻扎各处,只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非常的方便。
    同时,按照刘衍的命令,北洋舰队第一支队参将施琅更是直接出击,打响了入朝的“第一枪”,率部抢占了皮岛,将这处位于朝鲜铁山外海的重要据点拿到手,作为北洋舰队主力的集结地点,以便对朝鲜国施压。
    如今刘衍的中军设立在镇江堡,这里就是后世的丹东市,此时则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城堡比较完整,距离鸭绿江也非常近,便于刘衍指挥各军作战。
    此时在堡城内,刘衍在中军是在一处原来的参将官厅里,各军的总兵官已经全部到齐,准备参加大军调动后的第一次军议。
    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张义、第四军总兵官汪博、第五军总兵官沈拓、第六军总兵官苗绍、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第十五军总兵官郑成功、第十六军总兵官陈晖,以及北洋舰队总兵官施大瑄全都赶来,众人齐聚一堂,等候刘衍发号施令。
    刘衍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主题:“今日军议,不是部署进攻朝鲜之事,而是要让各部将士安心就地休整,我军短时间内暂时不会进入朝鲜作战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数十万精锐已经集结完毕,朝廷筹集的三个月钱粮也已经运了过来,为何又不打了?
    刘衍看着众人疑惑和不甘的表情,说道:“现在已经入冬了,朝鲜的冬天甚至比辽东还要寒冷,在如此天气下,三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结束战斗。甚至在寒冷天气以及风雪的阻挡下,我军以战逼迫朝鲜投降的策略也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本公决定,将进攻朝鲜的时间延后,初步定到明年开春之后。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本公要先办好其余几件事情。”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沈拓担忧的说道:“阁老,如今朝廷提供给大军的钱粮,只能支撑三个月的时间,如何坚持到明年开春啊。”
    张义也说道:“而且明年开春后,朝廷是否能再为大军筹集到足够的钱粮,这都是未知数,如果明年我军钱粮不足,那攻打朝鲜的时间岂不是又要延后了?”
    郑成功眉头紧锁,说道;“如此,朝鲜方面将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这对我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刘衍点了点头,如今这一众部下都已经成长了起来,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也都有了大局观,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
    “诸位所言都很对,只不过以朝鲜目前的国力来说,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迎战,其实对于战局的影响不会太大的。这些影响与朝鲜冬日的天气影响相比,还是后者对我军的伤害更大。”
    “至于钱粮问题,这几天本公也在思索着,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众人顿时来了精神,原来刘衍推迟进攻朝鲜的时间,是有所准备的,在钱粮上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本公准备派使者前往汉城,与朝鲜国谈判,要求朝鲜国就支援满清一事,对大明进行赔偿!”
    众人闻言顿时大笑起来,以目前明军大兵压境的态势来看,朝鲜国王李倧多半会花钱消灾的。只是李倧肯定想不到,刘衍只是想用朝鲜的钱粮来打朝鲜。
    汪博问道:“阁老,这使者让谁担任比较好?”
    刘衍说道:“本公已经给内阁去信,征调财政部侍郎高弘图到军中效力,充任使者前往朝鲜。”
    众人又是一愣,高弘图的官职是够用了,只是此人能力也就是中上之资,能胜任吗?
    汪博说道:“阁老,不如从军中抽调一人为使者吧,高侍郎会不会太软了?”
    众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在揣摩着汪博是不是在影射什么。
    刘衍说道:“高弘图在财政部负责钱庄的经营,近来也开始兼理财政部的军费计算,对于我军钱粮所需很是了解。另外此人原本是南京朝廷的六部堂官,对付朝鲜国的那些朝臣,绰绰有余。”
    既然刘衍这么说了,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随后刘衍便对众人说道:“此外,本公还拟定了一份封赏方略,已经派人送往京城了。在进攻朝鲜之前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本公要将诸位的封赏全部争取下来,同时还要部署好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辽东三处的重建、布防等事务,要为入朝作战解决后顾之忧。”
    众人闻言喜上眉梢,张义、汪博等人本就已经是侯爵了,此番即便官职升无可升,至少爵位上也能更进一步,一个公爵册封下来,那可是几代人的荣耀,足以开创一门武勋家族了!
    想到这里,众人都像是喝醉了一般,就连平日里话不多的沈拓,此时也小声跟身边的苗绍、汪博议论着什么。
    刘衍见状笑了起来,自己拟定的封赏方略可是耗费了大量的心思,这一众部下哪一个都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大家已经都是总兵官了,官职上再升迁的话,那就是都督了。
    虽然在刘衍的计划中,大明各地划分的都督府远没有十几个之多,但刘衍却建立了两个都护府,将来大明的都护府和都督府还会更多的,所以刘衍也不愁安排不了这些老部下。
    就好像是后世造航母一样,总有人发愁中国的三十四个省名用完之后怎么办?
    这些人就不想一想,当中国有了三十四支航母编队之后,第三十五个省份自然会顺利“回归”。
    此时也是一样,当大明的所有都督府、都护府全都建立完毕,大明帝国的目光开始向外看的时候,下一个新的省份自然会并入大明,而大明的都督府也可以继续筹建了。
    当日的军议,刘衍还给各部下达了整训的命令,接下来各支国防军将在鸭绿江边驻扎几个月的时间,各部将士要利用这段时间加强操练,熟悉临近朝鲜的天气和水土,为大军入朝作战做好准备。
    「感谢书友湘蜀风光的月票,东仙在继续努力,好故事正在赶来的路上」
    第六百七十章 大封赏
    十月二十五日,刘衍拟定的封赏奏章,以及关于大明各地都督府、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的建制回复,都已经送到了北京城内。
    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急忙召集内阁众人议事,众人纷纷冒着北京城初冬的寒风赶到内阁官署,一进门便看到陈新甲正在和郑芝龙谈笑风生。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笑着上前抱拳,说道:“哎呀!郑尚书刚从辽东战场回来,就前来处理政务,当真是勤勉,我辈可要向郑尚书学习!”
    郑芝龙笑着说道:“田尚书抬举我了,大家都是为大明中兴出力,大家都很辛苦,我的这点奔波又算得了什么?”
    其余众人也纷纷过来行礼,郑芝龙虽然与众人一样都是内阁大臣、部堂尚书,可此番却是统军征战辽东,参与了剿灭满清的大战,而且还是独自指挥海路军十几、二十万大军作战,单就这一份战功,郑芝龙绝对会封爵。
    在场众人,也只有装备部尚书荀景云有一个真定伯的爵位。而郑芝龙将来至少是一个伯爵,公爵都有可能,单这一点,就已经比众人大部分都强了,所以此时郑芝龙俨然成了众人的中心,很是寒暄了一阵。
    片刻之后,陈新甲笑着说道:“好了,既然大家已经到齐了,那就入座吧,今日咱们可是有不少议题要讨论,还要赶着时间找陛下朱批呢。”
    众人互相谦让了一番,便跟着陈新甲、郑芝龙进入了议事堂。
    陈新甲作为参谋部尚书,是刘衍定下的主持内阁的临时人选,所以此时就坐在了主位上,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坐在次位,其余众人依次落座。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财政部尚书岳明、民政部尚书赵民、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国土部尚书张耒、刑部尚书尚文苑、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公诉部尚书白文议、督察部尚书米蒿、礼部尚书黄锦、工部尚书宋世文依次坐下。
    如今大明新政推广完毕,不但各地新政大兴,朝堂之上也是气象更新,内阁也进行了改制。
    此时的大明内阁实行的是“大内阁”制度,各部尚书全部都是内阁阁臣,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内阁只是几个大臣的事情,遇到国家大事也只是皇帝与几个大臣关起门来商议,没有专业性、没有集思广益、没有讨论和取舍。
    而刘衍推行的“大内阁”制度可以让国家大事得到更充分的讨论,从而找到更有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杜绝“权臣”、“独断”的发生。
    此时陈新甲拿出了第一个议题,便是刘衍拟定的封赏方略。
    “此番我王师出征辽东,一举荡灭了满清鞑子,收复了辽东失地,可谓普天同庆,数十万大军将士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阁老特意拟定了封赏方略,命我等尽快讨论通过,将有功将士的封赏发放到位,以安将士之心,定天下百姓之望。”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问道:“不知阁老的这份方略是如何定夺的?”
    陈新甲当即将封赏方略递给众人传阅,由于保密原因,所以陈新甲并没有命人抄写。
    众人传阅了一遍,心中都很震惊。
    按照刘衍拟定的封赏方略,此番十六支国防军、以及北洋舰队的总兵官全部封郡公,各支国防军的副总兵全部封侯爵,参将封伯爵。
    将来等到大明各都督府建立完毕后,所有都督府的首任都督全部由国防军总兵官出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按照刘衍的想法,要等到朝鲜之战结束后再提拔,以作为战后的封赏。
    此外,李定国、郑芝龙封国公,至于刘衍自己,爵位依旧为鲁国公,只是加封散阶和武勋以示尊荣。
    具体的封赏情况如下,
    国防军第一军:总兵官陈勋封安阳郡公,副总兵郭铭绪封清海侯,左营参将张逊封大同伯,右营参将沈东来封平凉伯;
    国防军第二军:总兵官王越封南阳郡公,副总兵康辉封北安侯,左营参将白汉月封怀庆伯,右营参将刘靖封卫辉伯;
    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张义封河内郡公,副总兵石牛忠封天水侯,左营参将金学成封庆阳伯,右营参将徐海初封凤翔伯;
    国防军第四军:总兵官汪博封河东郡公,副总兵陈玉景封东宁侯,左营参将王饶封襄阳伯,右营参将路明时封大名伯;
    国防军第五军:总兵官沈拓封渤海郡公,副总兵郭荣封永宁侯,左营参将滕江河封保宁伯,右营参将于迁封夔州伯;
    国防军第六军:总兵官苗绍封中山郡公,副总兵卢英封延东侯,左营参将吴兴洲封庐州伯,右营参将白明寻封安庆伯;
    国防军第七军:总兵官许铭封平原郡公,副总兵杜仲明封乐安侯,左营参将董云封龙安伯,右营参将陆远封顺庆伯;
    国防军第八军:总兵官钱樰封山阳郡公,副总兵赵栋封广明侯,左营参将刘景亮封九江伯,右营参将韩崇辉封岳州伯;
    国防军第九军:总兵官贾洪雨封东平郡公,副总兵陈默成封四野侯,左营参将卫东封饶州伯,右营参将齐海伟封广信伯;
    国防军第十军:总兵官郑义封颍川郡公,副总兵葛丛封天宇侯,左营参将常天明封抚州伯,右营参将宗元封建宁伯;
    国防军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封江夏郡公,副总兵秦成虎封静海侯,左营参将王忠宇封松江伯,右营参将陶裕华封黄州伯;
    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封丹阳郡公,副总兵鲍羌封靖边侯,左营参将白北关封淮安伯,右营参将程志宇封扬州伯;
    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封零陵郡公,副总兵江翟春封清野侯,左营参将董鑫封兖州伯,右营参将范宁宇封嘉定伯;
    国防军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封金城郡公,副总兵蒋云端封平西侯,左营参将冯唐封辰州伯,右营参将付明武封袁州伯;
    国防军第十五军:总兵官郑成功封琅琊郡公,副总兵郑芝虎封东南侯,左营参将郑芝豹封金华伯,右营参将甘辉封台州伯;
    国防军第十六军:总兵官陈晖封武陵郡公,副总兵郑兴封平南侯,左营参将郑鸿逵封铜仁伯,右营参将郑明封宁波伯;
    北洋舰队总兵官施大瑄封北海郡公,第一支队参将施琅封莱州伯,第二支队参将郑芝鹏封登州伯,第三支队参将杨耿封青州伯,第四支队参将郑彩封鹤庆伯,第五支队参将洪旭封黎平伯。
    李定国封并国公,郑芝龙封青国公。
    刘衍依旧为鲁国公,但是加封从一品武散阶荣禄大夫、从一品武勋柱国。
    对于刘衍的这份方略,大部分内容众人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对于刘衍的封赏,众人都认为太轻了。
    甚至王炆镇直接说道:“阁老忠心为国,没有阁老,大明就不会有今日,所以阁老的爵位必须要提级!”
    这话的意思众人都明白,刘衍已经是国公了,再提就是王爵,大明只是在开国之初封过异姓王,比如云南的沐王府,还有对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大将追封了王爵。
    此时王炆镇如此说,陈新甲便说道:“阁老之所以如此安排,想必就是不愿意在爵位上再进一步。如今朝廷刚刚稳定下来,正在中兴的关键时刻,如果因为阁老进封王爵,而让朝中再起波澜,甚至让陛下与阁老之间产生误解,那就是咱们办坏事了!”
    王炆镇闻言微微皱眉,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却并没有继续坚持主见。
    随后刘衍拟定的这份封赏方略以内阁十六人以十三票赞成、三票弃权通过。
    方略通过之后,在座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朝廷一次性册封这么多的公爵、侯爵和伯爵,意味着大明的武勋时代将再度开启,在未来大明的朝局甚至是国运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同时,内阁众人还商议通过了大军有功将士的升迁、赏赐,以及伤亡将士的抚恤决议。
    例如国防军第二军百总沈文就因功升迁为千总,国防军第五军军部直属夜不收千总来东,也因功升迁为军部直属骑兵部游击将军。
    “好!”
    收复辽东封赏的事情收尾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了,内阁众人草草的吃了一些东西,便继续开始议事。
    陈新甲说道:“接下来的一个议题,便是阁老提议的大明都督府、都护府的具体设置方略了。”
    按照刘衍的设想,大明将划分为东部都督府、东南都督府、西南都督府、西北都督府。
    其中东部都督府包括辽东、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东南都督府包括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广;
    西南都督府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返回顶部↑
    不过这些努力在刘衍看来,也不过是朝鲜棒子在自欺欺人罢了,基本上对朝鲜军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十月初,刘衍率领国防军第三军到第六军、国防军第十一军到第十六军四十多万精锐抵达鸭绿江西岸。
    此时的鸭绿江沿岸已经是寒风阵阵,以朝鲜冬日的严寒气候,以及如今小冰河期的残酷天气,眼下并不是进攻朝鲜的最佳时机。
    刘衍率军抵达江边的时候,并没有冒进直接开进朝鲜境内,而是将各支国防军将士部署在沿鸭绿江一线,从北面的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一直到南面的险山堡、汤站堡、镇江堡等地,明军各部一字排开,开始依托各处城堡休整待命。
    而总兵官施大瑄率领的北洋舰队也已经抵达了岸边,将鸭绿江入海口附近的獐子岛作为明军粮草的转运之地,从这里进入鸭绿江抵达明军驻扎各处,只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非常的方便。
    同时,按照刘衍的命令,北洋舰队第一支队参将施琅更是直接出击,打响了入朝的“第一枪”,率部抢占了皮岛,将这处位于朝鲜铁山外海的重要据点拿到手,作为北洋舰队主力的集结地点,以便对朝鲜国施压。
    如今刘衍的中军设立在镇江堡,这里就是后世的丹东市,此时则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城堡比较完整,距离鸭绿江也非常近,便于刘衍指挥各军作战。
    此时在堡城内,刘衍在中军是在一处原来的参将官厅里,各军的总兵官已经全部到齐,准备参加大军调动后的第一次军议。
    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张义、第四军总兵官汪博、第五军总兵官沈拓、第六军总兵官苗绍、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第十五军总兵官郑成功、第十六军总兵官陈晖,以及北洋舰队总兵官施大瑄全都赶来,众人齐聚一堂,等候刘衍发号施令。
    刘衍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主题:“今日军议,不是部署进攻朝鲜之事,而是要让各部将士安心就地休整,我军短时间内暂时不会进入朝鲜作战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数十万精锐已经集结完毕,朝廷筹集的三个月钱粮也已经运了过来,为何又不打了?
    刘衍看着众人疑惑和不甘的表情,说道:“现在已经入冬了,朝鲜的冬天甚至比辽东还要寒冷,在如此天气下,三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结束战斗。甚至在寒冷天气以及风雪的阻挡下,我军以战逼迫朝鲜投降的策略也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本公决定,将进攻朝鲜的时间延后,初步定到明年开春之后。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本公要先办好其余几件事情。”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沈拓担忧的说道:“阁老,如今朝廷提供给大军的钱粮,只能支撑三个月的时间,如何坚持到明年开春啊。”
    张义也说道:“而且明年开春后,朝廷是否能再为大军筹集到足够的钱粮,这都是未知数,如果明年我军钱粮不足,那攻打朝鲜的时间岂不是又要延后了?”
    郑成功眉头紧锁,说道;“如此,朝鲜方面将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这对我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刘衍点了点头,如今这一众部下都已经成长了起来,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也都有了大局观,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
    “诸位所言都很对,只不过以朝鲜目前的国力来说,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迎战,其实对于战局的影响不会太大的。这些影响与朝鲜冬日的天气影响相比,还是后者对我军的伤害更大。”
    “至于钱粮问题,这几天本公也在思索着,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众人顿时来了精神,原来刘衍推迟进攻朝鲜的时间,是有所准备的,在钱粮上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本公准备派使者前往汉城,与朝鲜国谈判,要求朝鲜国就支援满清一事,对大明进行赔偿!”
    众人闻言顿时大笑起来,以目前明军大兵压境的态势来看,朝鲜国王李倧多半会花钱消灾的。只是李倧肯定想不到,刘衍只是想用朝鲜的钱粮来打朝鲜。
    汪博问道:“阁老,这使者让谁担任比较好?”
    刘衍说道:“本公已经给内阁去信,征调财政部侍郎高弘图到军中效力,充任使者前往朝鲜。”
    众人又是一愣,高弘图的官职是够用了,只是此人能力也就是中上之资,能胜任吗?
    汪博说道:“阁老,不如从军中抽调一人为使者吧,高侍郎会不会太软了?”
    众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在揣摩着汪博是不是在影射什么。
    刘衍说道:“高弘图在财政部负责钱庄的经营,近来也开始兼理财政部的军费计算,对于我军钱粮所需很是了解。另外此人原本是南京朝廷的六部堂官,对付朝鲜国的那些朝臣,绰绰有余。”
    既然刘衍这么说了,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随后刘衍便对众人说道:“此外,本公还拟定了一份封赏方略,已经派人送往京城了。在进攻朝鲜之前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本公要将诸位的封赏全部争取下来,同时还要部署好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辽东三处的重建、布防等事务,要为入朝作战解决后顾之忧。”
    众人闻言喜上眉梢,张义、汪博等人本就已经是侯爵了,此番即便官职升无可升,至少爵位上也能更进一步,一个公爵册封下来,那可是几代人的荣耀,足以开创一门武勋家族了!
    想到这里,众人都像是喝醉了一般,就连平日里话不多的沈拓,此时也小声跟身边的苗绍、汪博议论着什么。
    刘衍见状笑了起来,自己拟定的封赏方略可是耗费了大量的心思,这一众部下哪一个都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大家已经都是总兵官了,官职上再升迁的话,那就是都督了。
    虽然在刘衍的计划中,大明各地划分的都督府远没有十几个之多,但刘衍却建立了两个都护府,将来大明的都护府和都督府还会更多的,所以刘衍也不愁安排不了这些老部下。
    就好像是后世造航母一样,总有人发愁中国的三十四个省名用完之后怎么办?
    这些人就不想一想,当中国有了三十四支航母编队之后,第三十五个省份自然会顺利“回归”。
    此时也是一样,当大明的所有都督府、都护府全都建立完毕,大明帝国的目光开始向外看的时候,下一个新的省份自然会并入大明,而大明的都督府也可以继续筹建了。
    当日的军议,刘衍还给各部下达了整训的命令,接下来各支国防军将在鸭绿江边驻扎几个月的时间,各部将士要利用这段时间加强操练,熟悉临近朝鲜的天气和水土,为大军入朝作战做好准备。
    「感谢书友湘蜀风光的月票,东仙在继续努力,好故事正在赶来的路上」
    第六百七十章 大封赏
    十月二十五日,刘衍拟定的封赏奏章,以及关于大明各地都督府、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的建制回复,都已经送到了北京城内。
    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急忙召集内阁众人议事,众人纷纷冒着北京城初冬的寒风赶到内阁官署,一进门便看到陈新甲正在和郑芝龙谈笑风生。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笑着上前抱拳,说道:“哎呀!郑尚书刚从辽东战场回来,就前来处理政务,当真是勤勉,我辈可要向郑尚书学习!”
    郑芝龙笑着说道:“田尚书抬举我了,大家都是为大明中兴出力,大家都很辛苦,我的这点奔波又算得了什么?”
    其余众人也纷纷过来行礼,郑芝龙虽然与众人一样都是内阁大臣、部堂尚书,可此番却是统军征战辽东,参与了剿灭满清的大战,而且还是独自指挥海路军十几、二十万大军作战,单就这一份战功,郑芝龙绝对会封爵。
    在场众人,也只有装备部尚书荀景云有一个真定伯的爵位。而郑芝龙将来至少是一个伯爵,公爵都有可能,单这一点,就已经比众人大部分都强了,所以此时郑芝龙俨然成了众人的中心,很是寒暄了一阵。
    片刻之后,陈新甲笑着说道:“好了,既然大家已经到齐了,那就入座吧,今日咱们可是有不少议题要讨论,还要赶着时间找陛下朱批呢。”
    众人互相谦让了一番,便跟着陈新甲、郑芝龙进入了议事堂。
    陈新甲作为参谋部尚书,是刘衍定下的主持内阁的临时人选,所以此时就坐在了主位上,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坐在次位,其余众人依次落座。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财政部尚书岳明、民政部尚书赵民、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国土部尚书张耒、刑部尚书尚文苑、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公诉部尚书白文议、督察部尚书米蒿、礼部尚书黄锦、工部尚书宋世文依次坐下。
    如今大明新政推广完毕,不但各地新政大兴,朝堂之上也是气象更新,内阁也进行了改制。
    此时的大明内阁实行的是“大内阁”制度,各部尚书全部都是内阁阁臣,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内阁只是几个大臣的事情,遇到国家大事也只是皇帝与几个大臣关起门来商议,没有专业性、没有集思广益、没有讨论和取舍。
    而刘衍推行的“大内阁”制度可以让国家大事得到更充分的讨论,从而找到更有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杜绝“权臣”、“独断”的发生。
    此时陈新甲拿出了第一个议题,便是刘衍拟定的封赏方略。
    “此番我王师出征辽东,一举荡灭了满清鞑子,收复了辽东失地,可谓普天同庆,数十万大军将士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阁老特意拟定了封赏方略,命我等尽快讨论通过,将有功将士的封赏发放到位,以安将士之心,定天下百姓之望。”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问道:“不知阁老的这份方略是如何定夺的?”
    陈新甲当即将封赏方略递给众人传阅,由于保密原因,所以陈新甲并没有命人抄写。
    众人传阅了一遍,心中都很震惊。
    按照刘衍拟定的封赏方略,此番十六支国防军、以及北洋舰队的总兵官全部封郡公,各支国防军的副总兵全部封侯爵,参将封伯爵。
    将来等到大明各都督府建立完毕后,所有都督府的首任都督全部由国防军总兵官出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按照刘衍的想法,要等到朝鲜之战结束后再提拔,以作为战后的封赏。
    此外,李定国、郑芝龙封国公,至于刘衍自己,爵位依旧为鲁国公,只是加封散阶和武勋以示尊荣。
    具体的封赏情况如下,
    国防军第一军:总兵官陈勋封安阳郡公,副总兵郭铭绪封清海侯,左营参将张逊封大同伯,右营参将沈东来封平凉伯;
    国防军第二军:总兵官王越封南阳郡公,副总兵康辉封北安侯,左营参将白汉月封怀庆伯,右营参将刘靖封卫辉伯;
    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张义封河内郡公,副总兵石牛忠封天水侯,左营参将金学成封庆阳伯,右营参将徐海初封凤翔伯;
    国防军第四军:总兵官汪博封河东郡公,副总兵陈玉景封东宁侯,左营参将王饶封襄阳伯,右营参将路明时封大名伯;
    国防军第五军:总兵官沈拓封渤海郡公,副总兵郭荣封永宁侯,左营参将滕江河封保宁伯,右营参将于迁封夔州伯;
    国防军第六军:总兵官苗绍封中山郡公,副总兵卢英封延东侯,左营参将吴兴洲封庐州伯,右营参将白明寻封安庆伯;
    国防军第七军:总兵官许铭封平原郡公,副总兵杜仲明封乐安侯,左营参将董云封龙安伯,右营参将陆远封顺庆伯;
    国防军第八军:总兵官钱樰封山阳郡公,副总兵赵栋封广明侯,左营参将刘景亮封九江伯,右营参将韩崇辉封岳州伯;
    国防军第九军:总兵官贾洪雨封东平郡公,副总兵陈默成封四野侯,左营参将卫东封饶州伯,右营参将齐海伟封广信伯;
    国防军第十军:总兵官郑义封颍川郡公,副总兵葛丛封天宇侯,左营参将常天明封抚州伯,右营参将宗元封建宁伯;
    国防军第十一军:总兵官韩秦封江夏郡公,副总兵秦成虎封静海侯,左营参将王忠宇封松江伯,右营参将陶裕华封黄州伯;
    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魏汉封丹阳郡公,副总兵鲍羌封靖边侯,左营参将白北关封淮安伯,右营参将程志宇封扬州伯;
    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封零陵郡公,副总兵江翟春封清野侯,左营参将董鑫封兖州伯,右营参将范宁宇封嘉定伯;
    国防军第十四军:总兵官田镇北封金城郡公,副总兵蒋云端封平西侯,左营参将冯唐封辰州伯,右营参将付明武封袁州伯;
    国防军第十五军:总兵官郑成功封琅琊郡公,副总兵郑芝虎封东南侯,左营参将郑芝豹封金华伯,右营参将甘辉封台州伯;
    国防军第十六军:总兵官陈晖封武陵郡公,副总兵郑兴封平南侯,左营参将郑鸿逵封铜仁伯,右营参将郑明封宁波伯;
    北洋舰队总兵官施大瑄封北海郡公,第一支队参将施琅封莱州伯,第二支队参将郑芝鹏封登州伯,第三支队参将杨耿封青州伯,第四支队参将郑彩封鹤庆伯,第五支队参将洪旭封黎平伯。
    李定国封并国公,郑芝龙封青国公。
    刘衍依旧为鲁国公,但是加封从一品武散阶荣禄大夫、从一品武勋柱国。
    对于刘衍的这份方略,大部分内容众人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对于刘衍的封赏,众人都认为太轻了。
    甚至王炆镇直接说道:“阁老忠心为国,没有阁老,大明就不会有今日,所以阁老的爵位必须要提级!”
    这话的意思众人都明白,刘衍已经是国公了,再提就是王爵,大明只是在开国之初封过异姓王,比如云南的沐王府,还有对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大将追封了王爵。
    此时王炆镇如此说,陈新甲便说道:“阁老之所以如此安排,想必就是不愿意在爵位上再进一步。如今朝廷刚刚稳定下来,正在中兴的关键时刻,如果因为阁老进封王爵,而让朝中再起波澜,甚至让陛下与阁老之间产生误解,那就是咱们办坏事了!”
    王炆镇闻言微微皱眉,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却并没有继续坚持主见。
    随后刘衍拟定的这份封赏方略以内阁十六人以十三票赞成、三票弃权通过。
    方略通过之后,在座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朝廷一次性册封这么多的公爵、侯爵和伯爵,意味着大明的武勋时代将再度开启,在未来大明的朝局甚至是国运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同时,内阁众人还商议通过了大军有功将士的升迁、赏赐,以及伤亡将士的抚恤决议。
    例如国防军第二军百总沈文就因功升迁为千总,国防军第五军军部直属夜不收千总来东,也因功升迁为军部直属骑兵部游击将军。
    “好!”
    收复辽东封赏的事情收尾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了,内阁众人草草的吃了一些东西,便继续开始议事。
    陈新甲说道:“接下来的一个议题,便是阁老提议的大明都督府、都护府的具体设置方略了。”
    按照刘衍的设想,大明将划分为东部都督府、东南都督府、西南都督府、西北都督府。
    其中东部都督府包括辽东、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东南都督府包括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广;
    西南都督府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