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什么牛排必须要两分熟啦,烤肉只吃和牛啦等等。
偏僻那些人喜欢就喜欢呗,还喜欢踩一捧一。
带着一股不知道哪儿来的优越感,去贬低国内的牛肉品种。
但在徐云看来。
虽然由于品种牛培育起步相对较晚的缘故,国内的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劣势。
这没啥好否认的,人家的培育行业早起步二三十年,不可能啥成就都没有。
但这种劣势并不是天堑,起码不至于夸张到唯某种牛而不食的程度。
比如徐云现在吃的酱牛肉。
这是来自西北地区的优质黄牛,纯天然草饲,肉质鲜美无比。
黄瓜条部位可以拿来爆炒。
牛腩可以拿来烧萝卜。
牛腱可以做酱牛肉。
牛鞭可以……咳咳……
当然了。
可能有些人会问:
不对啊。
唐宋时期不是不能吃牛肉的吗?
然,但不尽然。
虽然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但实际上呢。
在唐宋时期,牛肉在民间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一种食材。
比如赫赫有名的杜甫,他死因便是和牛肉有关。
只是到底是撑死还是牛肉变质就不得而知了。
加之不久前王厚等人从西线大胜而归,带回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其中有部分牛肉便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民间,毕竟北宋一切向钱看嘛。
“真香!”
徐云夹起一大块牛肉,放在嘴中慢慢的嚼着。
这种未被品种化的牛肉,要比后世的肉牛更具嚼劲。
吃起来贼带感,就是腮帮子容易累。
而在他身边,小李和小赵二人则在轻饮着烈酒。
看那架势,小李似乎还要比小赵凶一点儿。
毕竟这姑娘也是个知名的酒鬼来着。
根据后世一些小李粉丝的统计,她在婚前的词句中便醉了3次。
分别是两首如梦令和一首《浣溪沙》。
至于婚后就更多了。
未醉2次,醉的7次,赵明诚去世后又醉了6次。
关键是这姑娘又爱喝酒酒量又低,三盏便会醺晕。
宋代的一盏约莫30毫升,也就是六钱上下——要知道,这时的酒不过十多度顶天……
真·菜又爱玩。
不过话说回来,文人中真正能喝的也确实没几个。
就拿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来说吧。
知章喝醉骑马都跌落井底,李白一斗就已经醉意诗兴并举,更别说张旭区区三杯就开始狂草了……
加之徐云这次拿出的可是高浓度烈酒,因此没一会儿,小李和小赵的脸上便扬起了红晕。
“王公子,这道鱼脍味道不错,你且来尝尝。”
比起痛饮的小李,小赵则会来事一点儿。
只见很是热情的给徐云盘中夹了一块鱼肉,说道:
“此乃黄花鱼,乃是登州一带的特产,其味鲜美无比,乃是世间一大美味也。”
徐云客气的朝小赵道了声谢,细细品尝起了鱼肉。
他的表情还真不是装的,毕竟这年头的黄花鱼可都是妥妥的野生品种,在后世堪称天价。
7两以内的还好点,越往上就越贵。
像此时桌上这头接近三斤的黄花鱼,在后世酒楼卖个一万块钱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换做黄公子或者西郊五号那种顶尖的私房菜馆,甚至大概率翻个倍,两万以上。
徐云前些年曾经看过一个40万天价菜单的热搜,貌似现在在网上也能搜索到。
其他菜品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其中一条7.4斤的野生大黄花鱼他至今都忘不了:
一斤就要15800,整条鱼十一万多。
这年头能和野生黄花鱼一比的,可能也就三两级别的刀鱼了。
同时看着细品鱼肉的徐云,小赵又问道:
“王公子,听你的口音,似乎像是大名府一带的人吧?”
徐云的口音是系统自带的,偏向hb口音,差不多就是大名府的地界:
“没错,草民出生自大名府祖安村,可惜早年村中来了个名叫孙笑川的恶人,只能举家逃难,后来……哎。”
小赵闻言一愣,旋即面有愧色的端起酒杯:
“王公子,本王唐突误言,一时触及王公子痛处,理当自罚一杯。”
接着不等徐云有所反应,小赵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随着烈酒下肚。
小赵的脸色愈发涨红了不少,目光也隐约有些迷离了起来。
第152章 小赵怒叱群臣
在小赵又吞下一口羊肉后。
伴随着反馈而来的饱腹感,一股酒劲也随之涌了上来。
吧嗒——
只见他将一根筷子投掷到了边上,拿着剩余那根的末端,有节奏的敲起磁盘。
同时摇头晃脑,口中轻吟唱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徐云见说又夹起一口鱼肉,没有很蠢的去吹捧‘好文采’。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并不是小赵的原创。
虽然他是理科生,但这种名篇他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在读书的那时候,他经常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朓楼二字记成跳楼来着……
什么?
你问小李在哪儿?
看到边上那个已经醉成一滩了的菜鸡没?
看着颇有些放浪形骸的小赵,徐云不由摇摇头,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挂着送别、但实际上却是表述情感的抒情诗。
虽然它不算特别阴郁低沉,但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不少的烦忧苦闷,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
眼下小赵喝了大概有七两的高浓度烈酒,整个人已经有些犯晕了。
能在此时被他选出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他内心的情绪。
想来也是。
当初哲宗即位后,无论是赵佶、赵佖、赵俣还是小赵,实际上都属于皇位竞争的失败者。
哲宗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还是个少年天子,因此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凤到了元祐八年……也就是1093年。
高氏去世,哲宗便正式开始了亲政生涯。
那时候哲宗年纪刚满18,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以旁观者视角看,长了不说,至少当政个三十年是没啥问题的。
除非哲宗不孕不育,否则皇位貌似没有任何理由会旁落。
因此在那个时候,赵佶啦赵佖啦还有小赵这些皇子压根就没去指望皇位。 ↑返回顶部↑
偏僻那些人喜欢就喜欢呗,还喜欢踩一捧一。
带着一股不知道哪儿来的优越感,去贬低国内的牛肉品种。
但在徐云看来。
虽然由于品种牛培育起步相对较晚的缘故,国内的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劣势。
这没啥好否认的,人家的培育行业早起步二三十年,不可能啥成就都没有。
但这种劣势并不是天堑,起码不至于夸张到唯某种牛而不食的程度。
比如徐云现在吃的酱牛肉。
这是来自西北地区的优质黄牛,纯天然草饲,肉质鲜美无比。
黄瓜条部位可以拿来爆炒。
牛腩可以拿来烧萝卜。
牛腱可以做酱牛肉。
牛鞭可以……咳咳……
当然了。
可能有些人会问:
不对啊。
唐宋时期不是不能吃牛肉的吗?
然,但不尽然。
虽然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但实际上呢。
在唐宋时期,牛肉在民间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一种食材。
比如赫赫有名的杜甫,他死因便是和牛肉有关。
只是到底是撑死还是牛肉变质就不得而知了。
加之不久前王厚等人从西线大胜而归,带回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其中有部分牛肉便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民间,毕竟北宋一切向钱看嘛。
“真香!”
徐云夹起一大块牛肉,放在嘴中慢慢的嚼着。
这种未被品种化的牛肉,要比后世的肉牛更具嚼劲。
吃起来贼带感,就是腮帮子容易累。
而在他身边,小李和小赵二人则在轻饮着烈酒。
看那架势,小李似乎还要比小赵凶一点儿。
毕竟这姑娘也是个知名的酒鬼来着。
根据后世一些小李粉丝的统计,她在婚前的词句中便醉了3次。
分别是两首如梦令和一首《浣溪沙》。
至于婚后就更多了。
未醉2次,醉的7次,赵明诚去世后又醉了6次。
关键是这姑娘又爱喝酒酒量又低,三盏便会醺晕。
宋代的一盏约莫30毫升,也就是六钱上下——要知道,这时的酒不过十多度顶天……
真·菜又爱玩。
不过话说回来,文人中真正能喝的也确实没几个。
就拿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来说吧。
知章喝醉骑马都跌落井底,李白一斗就已经醉意诗兴并举,更别说张旭区区三杯就开始狂草了……
加之徐云这次拿出的可是高浓度烈酒,因此没一会儿,小李和小赵的脸上便扬起了红晕。
“王公子,这道鱼脍味道不错,你且来尝尝。”
比起痛饮的小李,小赵则会来事一点儿。
只见很是热情的给徐云盘中夹了一块鱼肉,说道:
“此乃黄花鱼,乃是登州一带的特产,其味鲜美无比,乃是世间一大美味也。”
徐云客气的朝小赵道了声谢,细细品尝起了鱼肉。
他的表情还真不是装的,毕竟这年头的黄花鱼可都是妥妥的野生品种,在后世堪称天价。
7两以内的还好点,越往上就越贵。
像此时桌上这头接近三斤的黄花鱼,在后世酒楼卖个一万块钱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换做黄公子或者西郊五号那种顶尖的私房菜馆,甚至大概率翻个倍,两万以上。
徐云前些年曾经看过一个40万天价菜单的热搜,貌似现在在网上也能搜索到。
其他菜品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其中一条7.4斤的野生大黄花鱼他至今都忘不了:
一斤就要15800,整条鱼十一万多。
这年头能和野生黄花鱼一比的,可能也就三两级别的刀鱼了。
同时看着细品鱼肉的徐云,小赵又问道:
“王公子,听你的口音,似乎像是大名府一带的人吧?”
徐云的口音是系统自带的,偏向hb口音,差不多就是大名府的地界:
“没错,草民出生自大名府祖安村,可惜早年村中来了个名叫孙笑川的恶人,只能举家逃难,后来……哎。”
小赵闻言一愣,旋即面有愧色的端起酒杯:
“王公子,本王唐突误言,一时触及王公子痛处,理当自罚一杯。”
接着不等徐云有所反应,小赵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随着烈酒下肚。
小赵的脸色愈发涨红了不少,目光也隐约有些迷离了起来。
第152章 小赵怒叱群臣
在小赵又吞下一口羊肉后。
伴随着反馈而来的饱腹感,一股酒劲也随之涌了上来。
吧嗒——
只见他将一根筷子投掷到了边上,拿着剩余那根的末端,有节奏的敲起磁盘。
同时摇头晃脑,口中轻吟唱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徐云见说又夹起一口鱼肉,没有很蠢的去吹捧‘好文采’。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并不是小赵的原创。
虽然他是理科生,但这种名篇他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在读书的那时候,他经常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朓楼二字记成跳楼来着……
什么?
你问小李在哪儿?
看到边上那个已经醉成一滩了的菜鸡没?
看着颇有些放浪形骸的小赵,徐云不由摇摇头,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挂着送别、但实际上却是表述情感的抒情诗。
虽然它不算特别阴郁低沉,但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不少的烦忧苦闷,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
眼下小赵喝了大概有七两的高浓度烈酒,整个人已经有些犯晕了。
能在此时被他选出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他内心的情绪。
想来也是。
当初哲宗即位后,无论是赵佶、赵佖、赵俣还是小赵,实际上都属于皇位竞争的失败者。
哲宗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还是个少年天子,因此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凤到了元祐八年……也就是1093年。
高氏去世,哲宗便正式开始了亲政生涯。
那时候哲宗年纪刚满18,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以旁观者视角看,长了不说,至少当政个三十年是没啥问题的。
除非哲宗不孕不育,否则皇位貌似没有任何理由会旁落。
因此在那个时候,赵佶啦赵佖啦还有小赵这些皇子压根就没去指望皇位。 ↑返回顶部↑
什么牛排必须要两分熟啦,烤肉只吃和牛啦等等。
偏僻那些人喜欢就喜欢呗,还喜欢踩一捧一。
带着一股不知道哪儿来的优越感,去贬低国内的牛肉品种。
但在徐云看来。
虽然由于品种牛培育起步相对较晚的缘故,国内的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劣势。
这没啥好否认的,人家的培育行业早起步二三十年,不可能啥成就都没有。
但这种劣势并不是天堑,起码不至于夸张到唯某种牛而不食的程度。
比如徐云现在吃的酱牛肉。
这是来自西北地区的优质黄牛,纯天然草饲,肉质鲜美无比。
黄瓜条部位可以拿来爆炒。
牛腩可以拿来烧萝卜。
牛腱可以做酱牛肉。
牛鞭可以……咳咳……
当然了。
可能有些人会问:
不对啊。
唐宋时期不是不能吃牛肉的吗?
然,但不尽然。
虽然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但实际上呢。
在唐宋时期,牛肉在民间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一种食材。
比如赫赫有名的杜甫,他死因便是和牛肉有关。
只是到底是撑死还是牛肉变质就不得而知了。
加之不久前王厚等人从西线大胜而归,带回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其中有部分牛肉便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民间,毕竟北宋一切向钱看嘛。
“真香!”
徐云夹起一大块牛肉,放在嘴中慢慢的嚼着。
这种未被品种化的牛肉,要比后世的肉牛更具嚼劲。
吃起来贼带感,就是腮帮子容易累。
而在他身边,小李和小赵二人则在轻饮着烈酒。
看那架势,小李似乎还要比小赵凶一点儿。
毕竟这姑娘也是个知名的酒鬼来着。
根据后世一些小李粉丝的统计,她在婚前的词句中便醉了3次。
分别是两首如梦令和一首《浣溪沙》。
至于婚后就更多了。
未醉2次,醉的7次,赵明诚去世后又醉了6次。
关键是这姑娘又爱喝酒酒量又低,三盏便会醺晕。
宋代的一盏约莫30毫升,也就是六钱上下——要知道,这时的酒不过十多度顶天……
真·菜又爱玩。
不过话说回来,文人中真正能喝的也确实没几个。
就拿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来说吧。
知章喝醉骑马都跌落井底,李白一斗就已经醉意诗兴并举,更别说张旭区区三杯就开始狂草了……
加之徐云这次拿出的可是高浓度烈酒,因此没一会儿,小李和小赵的脸上便扬起了红晕。
“王公子,这道鱼脍味道不错,你且来尝尝。”
比起痛饮的小李,小赵则会来事一点儿。
只见很是热情的给徐云盘中夹了一块鱼肉,说道:
“此乃黄花鱼,乃是登州一带的特产,其味鲜美无比,乃是世间一大美味也。”
徐云客气的朝小赵道了声谢,细细品尝起了鱼肉。
他的表情还真不是装的,毕竟这年头的黄花鱼可都是妥妥的野生品种,在后世堪称天价。
7两以内的还好点,越往上就越贵。
像此时桌上这头接近三斤的黄花鱼,在后世酒楼卖个一万块钱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换做黄公子或者西郊五号那种顶尖的私房菜馆,甚至大概率翻个倍,两万以上。
徐云前些年曾经看过一个40万天价菜单的热搜,貌似现在在网上也能搜索到。
其他菜品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其中一条7.4斤的野生大黄花鱼他至今都忘不了:
一斤就要15800,整条鱼十一万多。
这年头能和野生黄花鱼一比的,可能也就三两级别的刀鱼了。
同时看着细品鱼肉的徐云,小赵又问道:
“王公子,听你的口音,似乎像是大名府一带的人吧?”
徐云的口音是系统自带的,偏向hb口音,差不多就是大名府的地界:
“没错,草民出生自大名府祖安村,可惜早年村中来了个名叫孙笑川的恶人,只能举家逃难,后来……哎。”
小赵闻言一愣,旋即面有愧色的端起酒杯:
“王公子,本王唐突误言,一时触及王公子痛处,理当自罚一杯。”
接着不等徐云有所反应,小赵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随着烈酒下肚。
小赵的脸色愈发涨红了不少,目光也隐约有些迷离了起来。
第152章 小赵怒叱群臣
在小赵又吞下一口羊肉后。
伴随着反馈而来的饱腹感,一股酒劲也随之涌了上来。
吧嗒——
只见他将一根筷子投掷到了边上,拿着剩余那根的末端,有节奏的敲起磁盘。
同时摇头晃脑,口中轻吟唱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徐云见说又夹起一口鱼肉,没有很蠢的去吹捧‘好文采’。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并不是小赵的原创。
虽然他是理科生,但这种名篇他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在读书的那时候,他经常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朓楼二字记成跳楼来着……
什么?
你问小李在哪儿?
看到边上那个已经醉成一滩了的菜鸡没?
看着颇有些放浪形骸的小赵,徐云不由摇摇头,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挂着送别、但实际上却是表述情感的抒情诗。
虽然它不算特别阴郁低沉,但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不少的烦忧苦闷,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
眼下小赵喝了大概有七两的高浓度烈酒,整个人已经有些犯晕了。
能在此时被他选出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他内心的情绪。
想来也是。
当初哲宗即位后,无论是赵佶、赵佖、赵俣还是小赵,实际上都属于皇位竞争的失败者。
哲宗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还是个少年天子,因此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凤到了元祐八年……也就是1093年。
高氏去世,哲宗便正式开始了亲政生涯。
那时候哲宗年纪刚满18,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以旁观者视角看,长了不说,至少当政个三十年是没啥问题的。
除非哲宗不孕不育,否则皇位貌似没有任何理由会旁落。
因此在那个时候,赵佶啦赵佖啦还有小赵这些皇子压根就没去指望皇位。
偏僻那些人喜欢就喜欢呗,还喜欢踩一捧一。
带着一股不知道哪儿来的优越感,去贬低国内的牛肉品种。
但在徐云看来。
虽然由于品种牛培育起步相对较晚的缘故,国内的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劣势。
这没啥好否认的,人家的培育行业早起步二三十年,不可能啥成就都没有。
但这种劣势并不是天堑,起码不至于夸张到唯某种牛而不食的程度。
比如徐云现在吃的酱牛肉。
这是来自西北地区的优质黄牛,纯天然草饲,肉质鲜美无比。
黄瓜条部位可以拿来爆炒。
牛腩可以拿来烧萝卜。
牛腱可以做酱牛肉。
牛鞭可以……咳咳……
当然了。
可能有些人会问:
不对啊。
唐宋时期不是不能吃牛肉的吗?
然,但不尽然。
虽然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但实际上呢。
在唐宋时期,牛肉在民间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一种食材。
比如赫赫有名的杜甫,他死因便是和牛肉有关。
只是到底是撑死还是牛肉变质就不得而知了。
加之不久前王厚等人从西线大胜而归,带回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其中有部分牛肉便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民间,毕竟北宋一切向钱看嘛。
“真香!”
徐云夹起一大块牛肉,放在嘴中慢慢的嚼着。
这种未被品种化的牛肉,要比后世的肉牛更具嚼劲。
吃起来贼带感,就是腮帮子容易累。
而在他身边,小李和小赵二人则在轻饮着烈酒。
看那架势,小李似乎还要比小赵凶一点儿。
毕竟这姑娘也是个知名的酒鬼来着。
根据后世一些小李粉丝的统计,她在婚前的词句中便醉了3次。
分别是两首如梦令和一首《浣溪沙》。
至于婚后就更多了。
未醉2次,醉的7次,赵明诚去世后又醉了6次。
关键是这姑娘又爱喝酒酒量又低,三盏便会醺晕。
宋代的一盏约莫30毫升,也就是六钱上下——要知道,这时的酒不过十多度顶天……
真·菜又爱玩。
不过话说回来,文人中真正能喝的也确实没几个。
就拿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来说吧。
知章喝醉骑马都跌落井底,李白一斗就已经醉意诗兴并举,更别说张旭区区三杯就开始狂草了……
加之徐云这次拿出的可是高浓度烈酒,因此没一会儿,小李和小赵的脸上便扬起了红晕。
“王公子,这道鱼脍味道不错,你且来尝尝。”
比起痛饮的小李,小赵则会来事一点儿。
只见很是热情的给徐云盘中夹了一块鱼肉,说道:
“此乃黄花鱼,乃是登州一带的特产,其味鲜美无比,乃是世间一大美味也。”
徐云客气的朝小赵道了声谢,细细品尝起了鱼肉。
他的表情还真不是装的,毕竟这年头的黄花鱼可都是妥妥的野生品种,在后世堪称天价。
7两以内的还好点,越往上就越贵。
像此时桌上这头接近三斤的黄花鱼,在后世酒楼卖个一万块钱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换做黄公子或者西郊五号那种顶尖的私房菜馆,甚至大概率翻个倍,两万以上。
徐云前些年曾经看过一个40万天价菜单的热搜,貌似现在在网上也能搜索到。
其他菜品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其中一条7.4斤的野生大黄花鱼他至今都忘不了:
一斤就要15800,整条鱼十一万多。
这年头能和野生黄花鱼一比的,可能也就三两级别的刀鱼了。
同时看着细品鱼肉的徐云,小赵又问道:
“王公子,听你的口音,似乎像是大名府一带的人吧?”
徐云的口音是系统自带的,偏向hb口音,差不多就是大名府的地界:
“没错,草民出生自大名府祖安村,可惜早年村中来了个名叫孙笑川的恶人,只能举家逃难,后来……哎。”
小赵闻言一愣,旋即面有愧色的端起酒杯:
“王公子,本王唐突误言,一时触及王公子痛处,理当自罚一杯。”
接着不等徐云有所反应,小赵便将酒水一饮而尽。
随着烈酒下肚。
小赵的脸色愈发涨红了不少,目光也隐约有些迷离了起来。
第152章 小赵怒叱群臣
在小赵又吞下一口羊肉后。
伴随着反馈而来的饱腹感,一股酒劲也随之涌了上来。
吧嗒——
只见他将一根筷子投掷到了边上,拿着剩余那根的末端,有节奏的敲起磁盘。
同时摇头晃脑,口中轻吟唱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徐云见说又夹起一口鱼肉,没有很蠢的去吹捧‘好文采’。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并不是小赵的原创。
虽然他是理科生,但这种名篇他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在读书的那时候,他经常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朓楼二字记成跳楼来着……
什么?
你问小李在哪儿?
看到边上那个已经醉成一滩了的菜鸡没?
看着颇有些放浪形骸的小赵,徐云不由摇摇头,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挂着送别、但实际上却是表述情感的抒情诗。
虽然它不算特别阴郁低沉,但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不少的烦忧苦闷,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
眼下小赵喝了大概有七两的高浓度烈酒,整个人已经有些犯晕了。
能在此时被他选出的诗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他内心的情绪。
想来也是。
当初哲宗即位后,无论是赵佶、赵佖、赵俣还是小赵,实际上都属于皇位竞争的失败者。
哲宗即位的时候年仅十岁,还是个少年天子,因此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凤到了元祐八年……也就是1093年。
高氏去世,哲宗便正式开始了亲政生涯。
那时候哲宗年纪刚满18,年富力强,身体健康。
以旁观者视角看,长了不说,至少当政个三十年是没啥问题的。
除非哲宗不孕不育,否则皇位貌似没有任何理由会旁落。
因此在那个时候,赵佶啦赵佖啦还有小赵这些皇子压根就没去指望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