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节
据说世界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都只有四个来着。
“……”
看着满脸希冀的黄卫国,老郭还没有说话,但叫做少辉的年轻人却忍不住开口了:
“黄厂长,我知道您的想法,这可是涉及百年千年的国之大计,虽然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辉太过年轻的缘故。
黄卫国听完这番话,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些迟疑:
“可是蔡同志,我听说咱们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一切几乎都靠着毛熊专家才立的项目。”
“但眼下毛熊的专家走了,咱们就相当于……相当于……”
黄卫国卡壳了几秒钟,似乎不知道该举什么例子。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只见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烟囱说道:
“你看,那是我们砖瓦厂的窑炉,只有按下开关才能通火烧瓦。”
“今天为了让物资运输保密,瓦厂内的员工全部被安排去了户外耕种,窑炉自然也就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和那些专家回了毛熊一样。”
“眼下咱们的情况就相当于被断了火,没有开关的允许,这瓦怎么可能烧起来呢?”
结果黄卫国话音刚落。
不远处便骤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不好啦,窑炉失火啦!!!快来人救火啊!!!!”
第509章 这可太燃了
“……”
小房子边。
听到不知哪里响起的嚷嚷声。
包括黄卫国、老郭、以及叫做蔡少辉的青年在内,三个人顿时齐齐一愣。
片刻过后。
黄卫国率先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瞳孔猛然一缩,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了起来。
随后他看也没看失火的窑炉,而是转头望向了老郭和蔡少辉二人,急促的道:
“郭同志,蔡同志,似乎出状况了!”
“对了,你们身上有带着枪吗?”
老郭闻言点点头,拍了拍腰间某个略显鼓胀的区域,同时问道:
“带着呢,怎么,黄厂长,你觉得可能是……敌特在搞事?”
黄卫国闻言转头瞥了眼窑炉所在的烟囱,迟疑片刻,语气有些不确定:
“说实话……看上去不太像。”
“毕竟距离太远了,动机也不合逻辑……”
“但郭同志,你们的身份太特殊了,还是谨慎点好啊。”
黄卫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认真。
虽然这个年代的瓦窑厂……或者说工厂还没有后世那样全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但基本的一些规则还是会遵守的。
比如说污水要排在水源地的下方,不能污染上头的居民用水。
比如厂子内最少有一处水塔要保持蓄满状态,防止火灾之类的情况发生。
又比如……
生产区和库房要分开,防止原料、成品这些因为生产区的意外而损毁。
这些都属于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有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作坊时期。
因此在设计之初。
瓦窑厂的生产区和库房就被分成了两个区域。
这两个区域光直线距离就有两百多米,中间还隔着四五道墙,连入口的朝向都是两个方向。
因此如果真的有敌特想要针对老郭他们……
他脑子得瓦特到什么程度,才会跑去生产区搞事,从指望而影响到库房这边?
更何况从敌特角度来说。
在西海省这种偏远地带不同于燕京或者申城,收集情报的重要性显然要远大于单纯的搞破坏。
这时候放火除了暴露自己的存在不会有任何意义,脑子瓦特到这种程度的敌特,正常来说应该连49年都活不到来着……
所以从逻辑方面出发。
黄卫国更倾向于是一次普通的意外,虽然这个意外来的有点打脸,但问题并不算大。
高低一场火灾,难道还能给你整个几十年后的人出来?
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
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老郭来自那个神秘无比的“矿”上,同时他还肩负着转运国外那些‘新瓦’的使命,身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因此无论如何,黄卫国都不能容许老郭和蔡少辉二人出事。
即便这真的是一起偶然意外,他也依旧要以特殊事件进行对待。
多虑的后果顶多是虚惊一场,亏不了什么东西。
但大意的代价恐怕就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
黄卫国不由深吸一口气,对老郭和蔡少辉说道:
“这样吧,郭同志,蔡同志。”
“现在‘新瓦’既然已经交接完毕,我们干脆就先回库房那边,找林营长他们汇合吧。”
“不管是虚惊一场还是真的发生了意外,林营长的身边肯定都最安全的。”
“汇合后我去找安定公社的王社长,请他调度民兵去起火的窑炉维护秩序——王社长也是我们外围保密阵线的一员,他的身份在出发前你们应该也被告知过。”
老郭见说点点头,回道:
“没错,矿上的领导是和我说过王社长的事情,请他出面也是最稳妥的方案。”
黄卫国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见此情形便当机立断的说道:
“好,那我们就别在这儿瞎耽误时间了,先去和林营长汇合吧。”
说罢。
他便带着老郭和蔡少辉离开了屋子。
几分钟后。
黄卫国三人带着手提箱返回了原先的库房入口,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林营长。
林营长此次除了指挥汽车连外,还带了一个三十人的步兵排随行。
这个步兵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协助物资搬运,毕竟二十多吨重呢——二十吨就是40000斤,按照一个人每次能扛五十斤来算,足足要搬八百多趟,必然要一个团队进行协助。
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则随时可以转变成一支强有力的攻坚小队。
此时的步兵排已经有半数人员进入了待命状态,见到老郭的身影后,林营长连忙快步迎了上来:
“友来同志!”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能听出林营长内心的紧张。
老郭上前与他握了个手,说道:
“林营长,久等了。”
林营长目光在老郭另一手拎着的箱子上飞速一扫,没有出声,心中便明白老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随后他思索片刻,看了眼远处的浓烟,对老郭问道:
“友来同志,现在具体情况尚未明朗,你是和少辉同志先出城还是……?”
老郭指了指黄卫国,将此前黄卫国的想法复述了一遍:
“……这就是黄厂长的想法,我个人的观点也是留在厂内。”
一旁的蔡少辉闻言,悄悄的瞥了老郭一眼。
他和老郭搭档也有小一年了,对于老郭的性格也算了解颇深。
他敢拿半个馒头打保票。
老郭留在这儿的目的……至少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黄卫国之前说的那几条鲫鱼。
毕竟这事儿大概率就是一场意外,现在离开的话安全是安全,但鲫鱼肯定就没影儿了。
而在他们身边。
眼见老郭与林营长顺利汇合。
黄卫国在骤然轻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要做的事儿:
“既然如此,诸位,我就先去窑炉那边看看,你们多注意一下天空——如果真有意外,我会第一时间发射信号枪,子弹是蓝色的。”
老郭闻言点点头: ↑返回顶部↑
“……”
看着满脸希冀的黄卫国,老郭还没有说话,但叫做少辉的年轻人却忍不住开口了:
“黄厂长,我知道您的想法,这可是涉及百年千年的国之大计,虽然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辉太过年轻的缘故。
黄卫国听完这番话,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些迟疑:
“可是蔡同志,我听说咱们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一切几乎都靠着毛熊专家才立的项目。”
“但眼下毛熊的专家走了,咱们就相当于……相当于……”
黄卫国卡壳了几秒钟,似乎不知道该举什么例子。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只见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烟囱说道:
“你看,那是我们砖瓦厂的窑炉,只有按下开关才能通火烧瓦。”
“今天为了让物资运输保密,瓦厂内的员工全部被安排去了户外耕种,窑炉自然也就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和那些专家回了毛熊一样。”
“眼下咱们的情况就相当于被断了火,没有开关的允许,这瓦怎么可能烧起来呢?”
结果黄卫国话音刚落。
不远处便骤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不好啦,窑炉失火啦!!!快来人救火啊!!!!”
第509章 这可太燃了
“……”
小房子边。
听到不知哪里响起的嚷嚷声。
包括黄卫国、老郭、以及叫做蔡少辉的青年在内,三个人顿时齐齐一愣。
片刻过后。
黄卫国率先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瞳孔猛然一缩,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了起来。
随后他看也没看失火的窑炉,而是转头望向了老郭和蔡少辉二人,急促的道:
“郭同志,蔡同志,似乎出状况了!”
“对了,你们身上有带着枪吗?”
老郭闻言点点头,拍了拍腰间某个略显鼓胀的区域,同时问道:
“带着呢,怎么,黄厂长,你觉得可能是……敌特在搞事?”
黄卫国闻言转头瞥了眼窑炉所在的烟囱,迟疑片刻,语气有些不确定:
“说实话……看上去不太像。”
“毕竟距离太远了,动机也不合逻辑……”
“但郭同志,你们的身份太特殊了,还是谨慎点好啊。”
黄卫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认真。
虽然这个年代的瓦窑厂……或者说工厂还没有后世那样全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但基本的一些规则还是会遵守的。
比如说污水要排在水源地的下方,不能污染上头的居民用水。
比如厂子内最少有一处水塔要保持蓄满状态,防止火灾之类的情况发生。
又比如……
生产区和库房要分开,防止原料、成品这些因为生产区的意外而损毁。
这些都属于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有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作坊时期。
因此在设计之初。
瓦窑厂的生产区和库房就被分成了两个区域。
这两个区域光直线距离就有两百多米,中间还隔着四五道墙,连入口的朝向都是两个方向。
因此如果真的有敌特想要针对老郭他们……
他脑子得瓦特到什么程度,才会跑去生产区搞事,从指望而影响到库房这边?
更何况从敌特角度来说。
在西海省这种偏远地带不同于燕京或者申城,收集情报的重要性显然要远大于单纯的搞破坏。
这时候放火除了暴露自己的存在不会有任何意义,脑子瓦特到这种程度的敌特,正常来说应该连49年都活不到来着……
所以从逻辑方面出发。
黄卫国更倾向于是一次普通的意外,虽然这个意外来的有点打脸,但问题并不算大。
高低一场火灾,难道还能给你整个几十年后的人出来?
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
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老郭来自那个神秘无比的“矿”上,同时他还肩负着转运国外那些‘新瓦’的使命,身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因此无论如何,黄卫国都不能容许老郭和蔡少辉二人出事。
即便这真的是一起偶然意外,他也依旧要以特殊事件进行对待。
多虑的后果顶多是虚惊一场,亏不了什么东西。
但大意的代价恐怕就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
黄卫国不由深吸一口气,对老郭和蔡少辉说道:
“这样吧,郭同志,蔡同志。”
“现在‘新瓦’既然已经交接完毕,我们干脆就先回库房那边,找林营长他们汇合吧。”
“不管是虚惊一场还是真的发生了意外,林营长的身边肯定都最安全的。”
“汇合后我去找安定公社的王社长,请他调度民兵去起火的窑炉维护秩序——王社长也是我们外围保密阵线的一员,他的身份在出发前你们应该也被告知过。”
老郭见说点点头,回道:
“没错,矿上的领导是和我说过王社长的事情,请他出面也是最稳妥的方案。”
黄卫国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见此情形便当机立断的说道:
“好,那我们就别在这儿瞎耽误时间了,先去和林营长汇合吧。”
说罢。
他便带着老郭和蔡少辉离开了屋子。
几分钟后。
黄卫国三人带着手提箱返回了原先的库房入口,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林营长。
林营长此次除了指挥汽车连外,还带了一个三十人的步兵排随行。
这个步兵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协助物资搬运,毕竟二十多吨重呢——二十吨就是40000斤,按照一个人每次能扛五十斤来算,足足要搬八百多趟,必然要一个团队进行协助。
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则随时可以转变成一支强有力的攻坚小队。
此时的步兵排已经有半数人员进入了待命状态,见到老郭的身影后,林营长连忙快步迎了上来:
“友来同志!”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能听出林营长内心的紧张。
老郭上前与他握了个手,说道:
“林营长,久等了。”
林营长目光在老郭另一手拎着的箱子上飞速一扫,没有出声,心中便明白老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随后他思索片刻,看了眼远处的浓烟,对老郭问道:
“友来同志,现在具体情况尚未明朗,你是和少辉同志先出城还是……?”
老郭指了指黄卫国,将此前黄卫国的想法复述了一遍:
“……这就是黄厂长的想法,我个人的观点也是留在厂内。”
一旁的蔡少辉闻言,悄悄的瞥了老郭一眼。
他和老郭搭档也有小一年了,对于老郭的性格也算了解颇深。
他敢拿半个馒头打保票。
老郭留在这儿的目的……至少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黄卫国之前说的那几条鲫鱼。
毕竟这事儿大概率就是一场意外,现在离开的话安全是安全,但鲫鱼肯定就没影儿了。
而在他们身边。
眼见老郭与林营长顺利汇合。
黄卫国在骤然轻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要做的事儿:
“既然如此,诸位,我就先去窑炉那边看看,你们多注意一下天空——如果真有意外,我会第一时间发射信号枪,子弹是蓝色的。”
老郭闻言点点头: ↑返回顶部↑
据说世界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都只有四个来着。
“……”
看着满脸希冀的黄卫国,老郭还没有说话,但叫做少辉的年轻人却忍不住开口了:
“黄厂长,我知道您的想法,这可是涉及百年千年的国之大计,虽然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辉太过年轻的缘故。
黄卫国听完这番话,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些迟疑:
“可是蔡同志,我听说咱们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一切几乎都靠着毛熊专家才立的项目。”
“但眼下毛熊的专家走了,咱们就相当于……相当于……”
黄卫国卡壳了几秒钟,似乎不知道该举什么例子。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只见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烟囱说道:
“你看,那是我们砖瓦厂的窑炉,只有按下开关才能通火烧瓦。”
“今天为了让物资运输保密,瓦厂内的员工全部被安排去了户外耕种,窑炉自然也就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和那些专家回了毛熊一样。”
“眼下咱们的情况就相当于被断了火,没有开关的允许,这瓦怎么可能烧起来呢?”
结果黄卫国话音刚落。
不远处便骤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不好啦,窑炉失火啦!!!快来人救火啊!!!!”
第509章 这可太燃了
“……”
小房子边。
听到不知哪里响起的嚷嚷声。
包括黄卫国、老郭、以及叫做蔡少辉的青年在内,三个人顿时齐齐一愣。
片刻过后。
黄卫国率先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瞳孔猛然一缩,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了起来。
随后他看也没看失火的窑炉,而是转头望向了老郭和蔡少辉二人,急促的道:
“郭同志,蔡同志,似乎出状况了!”
“对了,你们身上有带着枪吗?”
老郭闻言点点头,拍了拍腰间某个略显鼓胀的区域,同时问道:
“带着呢,怎么,黄厂长,你觉得可能是……敌特在搞事?”
黄卫国闻言转头瞥了眼窑炉所在的烟囱,迟疑片刻,语气有些不确定:
“说实话……看上去不太像。”
“毕竟距离太远了,动机也不合逻辑……”
“但郭同志,你们的身份太特殊了,还是谨慎点好啊。”
黄卫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认真。
虽然这个年代的瓦窑厂……或者说工厂还没有后世那样全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但基本的一些规则还是会遵守的。
比如说污水要排在水源地的下方,不能污染上头的居民用水。
比如厂子内最少有一处水塔要保持蓄满状态,防止火灾之类的情况发生。
又比如……
生产区和库房要分开,防止原料、成品这些因为生产区的意外而损毁。
这些都属于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有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作坊时期。
因此在设计之初。
瓦窑厂的生产区和库房就被分成了两个区域。
这两个区域光直线距离就有两百多米,中间还隔着四五道墙,连入口的朝向都是两个方向。
因此如果真的有敌特想要针对老郭他们……
他脑子得瓦特到什么程度,才会跑去生产区搞事,从指望而影响到库房这边?
更何况从敌特角度来说。
在西海省这种偏远地带不同于燕京或者申城,收集情报的重要性显然要远大于单纯的搞破坏。
这时候放火除了暴露自己的存在不会有任何意义,脑子瓦特到这种程度的敌特,正常来说应该连49年都活不到来着……
所以从逻辑方面出发。
黄卫国更倾向于是一次普通的意外,虽然这个意外来的有点打脸,但问题并不算大。
高低一场火灾,难道还能给你整个几十年后的人出来?
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
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老郭来自那个神秘无比的“矿”上,同时他还肩负着转运国外那些‘新瓦’的使命,身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因此无论如何,黄卫国都不能容许老郭和蔡少辉二人出事。
即便这真的是一起偶然意外,他也依旧要以特殊事件进行对待。
多虑的后果顶多是虚惊一场,亏不了什么东西。
但大意的代价恐怕就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
黄卫国不由深吸一口气,对老郭和蔡少辉说道:
“这样吧,郭同志,蔡同志。”
“现在‘新瓦’既然已经交接完毕,我们干脆就先回库房那边,找林营长他们汇合吧。”
“不管是虚惊一场还是真的发生了意外,林营长的身边肯定都最安全的。”
“汇合后我去找安定公社的王社长,请他调度民兵去起火的窑炉维护秩序——王社长也是我们外围保密阵线的一员,他的身份在出发前你们应该也被告知过。”
老郭见说点点头,回道:
“没错,矿上的领导是和我说过王社长的事情,请他出面也是最稳妥的方案。”
黄卫国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见此情形便当机立断的说道:
“好,那我们就别在这儿瞎耽误时间了,先去和林营长汇合吧。”
说罢。
他便带着老郭和蔡少辉离开了屋子。
几分钟后。
黄卫国三人带着手提箱返回了原先的库房入口,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林营长。
林营长此次除了指挥汽车连外,还带了一个三十人的步兵排随行。
这个步兵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协助物资搬运,毕竟二十多吨重呢——二十吨就是40000斤,按照一个人每次能扛五十斤来算,足足要搬八百多趟,必然要一个团队进行协助。
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则随时可以转变成一支强有力的攻坚小队。
此时的步兵排已经有半数人员进入了待命状态,见到老郭的身影后,林营长连忙快步迎了上来:
“友来同志!”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能听出林营长内心的紧张。
老郭上前与他握了个手,说道:
“林营长,久等了。”
林营长目光在老郭另一手拎着的箱子上飞速一扫,没有出声,心中便明白老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随后他思索片刻,看了眼远处的浓烟,对老郭问道:
“友来同志,现在具体情况尚未明朗,你是和少辉同志先出城还是……?”
老郭指了指黄卫国,将此前黄卫国的想法复述了一遍:
“……这就是黄厂长的想法,我个人的观点也是留在厂内。”
一旁的蔡少辉闻言,悄悄的瞥了老郭一眼。
他和老郭搭档也有小一年了,对于老郭的性格也算了解颇深。
他敢拿半个馒头打保票。
老郭留在这儿的目的……至少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黄卫国之前说的那几条鲫鱼。
毕竟这事儿大概率就是一场意外,现在离开的话安全是安全,但鲫鱼肯定就没影儿了。
而在他们身边。
眼见老郭与林营长顺利汇合。
黄卫国在骤然轻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要做的事儿:
“既然如此,诸位,我就先去窑炉那边看看,你们多注意一下天空——如果真有意外,我会第一时间发射信号枪,子弹是蓝色的。”
老郭闻言点点头:
“……”
看着满脸希冀的黄卫国,老郭还没有说话,但叫做少辉的年轻人却忍不住开口了:
“黄厂长,我知道您的想法,这可是涉及百年千年的国之大计,虽然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辉太过年轻的缘故。
黄卫国听完这番话,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些迟疑:
“可是蔡同志,我听说咱们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一切几乎都靠着毛熊专家才立的项目。”
“但眼下毛熊的专家走了,咱们就相当于……相当于……”
黄卫国卡壳了几秒钟,似乎不知道该举什么例子。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只见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烟囱说道:
“你看,那是我们砖瓦厂的窑炉,只有按下开关才能通火烧瓦。”
“今天为了让物资运输保密,瓦厂内的员工全部被安排去了户外耕种,窑炉自然也就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和那些专家回了毛熊一样。”
“眼下咱们的情况就相当于被断了火,没有开关的允许,这瓦怎么可能烧起来呢?”
结果黄卫国话音刚落。
不远处便骤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不好啦,窑炉失火啦!!!快来人救火啊!!!!”
第509章 这可太燃了
“……”
小房子边。
听到不知哪里响起的嚷嚷声。
包括黄卫国、老郭、以及叫做蔡少辉的青年在内,三个人顿时齐齐一愣。
片刻过后。
黄卫国率先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瞳孔猛然一缩,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了起来。
随后他看也没看失火的窑炉,而是转头望向了老郭和蔡少辉二人,急促的道:
“郭同志,蔡同志,似乎出状况了!”
“对了,你们身上有带着枪吗?”
老郭闻言点点头,拍了拍腰间某个略显鼓胀的区域,同时问道:
“带着呢,怎么,黄厂长,你觉得可能是……敌特在搞事?”
黄卫国闻言转头瞥了眼窑炉所在的烟囱,迟疑片刻,语气有些不确定:
“说实话……看上去不太像。”
“毕竟距离太远了,动机也不合逻辑……”
“但郭同志,你们的身份太特殊了,还是谨慎点好啊。”
黄卫国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认真。
虽然这个年代的瓦窑厂……或者说工厂还没有后世那样全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但基本的一些规则还是会遵守的。
比如说污水要排在水源地的下方,不能污染上头的居民用水。
比如厂子内最少有一处水塔要保持蓄满状态,防止火灾之类的情况发生。
又比如……
生产区和库房要分开,防止原料、成品这些因为生产区的意外而损毁。
这些都属于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有不少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作坊时期。
因此在设计之初。
瓦窑厂的生产区和库房就被分成了两个区域。
这两个区域光直线距离就有两百多米,中间还隔着四五道墙,连入口的朝向都是两个方向。
因此如果真的有敌特想要针对老郭他们……
他脑子得瓦特到什么程度,才会跑去生产区搞事,从指望而影响到库房这边?
更何况从敌特角度来说。
在西海省这种偏远地带不同于燕京或者申城,收集情报的重要性显然要远大于单纯的搞破坏。
这时候放火除了暴露自己的存在不会有任何意义,脑子瓦特到这种程度的敌特,正常来说应该连49年都活不到来着……
所以从逻辑方面出发。
黄卫国更倾向于是一次普通的意外,虽然这个意外来的有点打脸,但问题并不算大。
高低一场火灾,难道还能给你整个几十年后的人出来?
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
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老郭来自那个神秘无比的“矿”上,同时他还肩负着转运国外那些‘新瓦’的使命,身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因此无论如何,黄卫国都不能容许老郭和蔡少辉二人出事。
即便这真的是一起偶然意外,他也依旧要以特殊事件进行对待。
多虑的后果顶多是虚惊一场,亏不了什么东西。
但大意的代价恐怕就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
黄卫国不由深吸一口气,对老郭和蔡少辉说道:
“这样吧,郭同志,蔡同志。”
“现在‘新瓦’既然已经交接完毕,我们干脆就先回库房那边,找林营长他们汇合吧。”
“不管是虚惊一场还是真的发生了意外,林营长的身边肯定都最安全的。”
“汇合后我去找安定公社的王社长,请他调度民兵去起火的窑炉维护秩序——王社长也是我们外围保密阵线的一员,他的身份在出发前你们应该也被告知过。”
老郭见说点点头,回道:
“没错,矿上的领导是和我说过王社长的事情,请他出面也是最稳妥的方案。”
黄卫国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见此情形便当机立断的说道:
“好,那我们就别在这儿瞎耽误时间了,先去和林营长汇合吧。”
说罢。
他便带着老郭和蔡少辉离开了屋子。
几分钟后。
黄卫国三人带着手提箱返回了原先的库房入口,见到了等候在此的林营长。
林营长此次除了指挥汽车连外,还带了一个三十人的步兵排随行。
这个步兵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协助物资搬运,毕竟二十多吨重呢——二十吨就是40000斤,按照一个人每次能扛五十斤来算,足足要搬八百多趟,必然要一个团队进行协助。
但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则随时可以转变成一支强有力的攻坚小队。
此时的步兵排已经有半数人员进入了待命状态,见到老郭的身影后,林营长连忙快步迎了上来:
“友来同志!”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能听出林营长内心的紧张。
老郭上前与他握了个手,说道:
“林营长,久等了。”
林营长目光在老郭另一手拎着的箱子上飞速一扫,没有出声,心中便明白老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随后他思索片刻,看了眼远处的浓烟,对老郭问道:
“友来同志,现在具体情况尚未明朗,你是和少辉同志先出城还是……?”
老郭指了指黄卫国,将此前黄卫国的想法复述了一遍:
“……这就是黄厂长的想法,我个人的观点也是留在厂内。”
一旁的蔡少辉闻言,悄悄的瞥了老郭一眼。
他和老郭搭档也有小一年了,对于老郭的性格也算了解颇深。
他敢拿半个馒头打保票。
老郭留在这儿的目的……至少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黄卫国之前说的那几条鲫鱼。
毕竟这事儿大概率就是一场意外,现在离开的话安全是安全,但鲫鱼肯定就没影儿了。
而在他们身边。
眼见老郭与林营长顺利汇合。
黄卫国在骤然轻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要做的事儿:
“既然如此,诸位,我就先去窑炉那边看看,你们多注意一下天空——如果真有意外,我会第一时间发射信号枪,子弹是蓝色的。”
老郭闻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