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黄巢的末日(上)
撤出了陈州之后,黄巢知道他在这里讨不到什么好处,于是带着大军继续北上,准备进攻汴州。
而此时的朱温带着宣武军的主力刚刚进入陈州城,城里的大小官员都出来迎接,这陈州城里的百姓纷纷为朱温建立长生牌位,以表达他们对于朱温的感激之情。但是此时却又有情报传来。黄巢可能进攻汴州,于是朱温不敢在陈州久待。带着大军就回去了。
四月末五月初,黄巢先抵达了汴州境内,开始进攻汴州境内,不久又派出尚让率领五千人进攻汴州城。
此时的朱温已经回到了汴州城,主持大局,朱温派遣他的两员大将朱珍、庞师古两人迎战尚让。
朱珍,徐州丰县人,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朱温随着黄巢义军南征北战,作战十分英勇,而且善于选兵择将,曾经帮助朱温创立军队制度,为宣武军的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朱温手下的一员大将,很受重用,后来成了朱温手下第一大将,不过结局不太好。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是一直从黄巢义军中跟随朱温投降唐军的所谓的老班底之一,打仗也很厉害,朱温刚刚到达汴州,得到了五百匹战马。便交给庞师古让他训练骑兵,很受重用,目前也是朱温手下的骁将之一,虽然暂时比不上朱珍,但是朱珍死后却是朱温手下第一大将。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朱温手下比较厉害的人物了,遇上了黄巢手下的名将尚让,必然是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结果却是尚让大败,而就在此时朱温已经让人通知李克用同志前来一起灭掉黄巢。
李克用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就能找他,而且只要是他去呢,那根本就没有摆不平的事情。
接到了通知,李克用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就从许州赶来了。而黄巢一听说李克用来了,立马又开始跑路,打不过那就只有跑呗。
但是黄巢大军带的东西太多,再加上掠夺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以大军行进很慢,最终被朱温和李克用追上,在郾城击败一次。
黄巢被打败后,继续往西走在中牟再次被李克用追上,最终在王满渡,就在黄巢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还有一大半还在河上的时候,李克用一声令下,大军蜂拥而出,攻击黄巢正在过河的军队。
黄巢的这些人,本来正好好地过河呢,刚刚被朱温追上咬了一口还没缓过来神,这边李克用带着骑兵又来了。大家争着渡过汴河,黄巢也不甘人后,看看李克用的军队骁勇,便让尚让等一干大将进行阻击,他带着人马渡过汴河向北边跑了。
随后大唐官军朱温、时溥先后到来,对黄巢大军进行了包围歼灭,斩杀一万多人,最终黄巢大军溃散,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绑了前来投降,而现在各镇都正在扩充实力,兵员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黄巢的大将,此时看看黄巢已经跑了,而且实力不在,跟着黄巢继续混下去那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投降得了。
于是曾经大齐政权的宰相尚让投降了时溥,临晋人李譡、曲州人霍存、甄城人葛从周、冤句人张归霸还有他的堂弟张归厚,可能因为朱温曾经和他们一起共过事,所以选择了投降朱温。
这些人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些都是朱温今后扩张的资本,这些大将后来在朱温的手下基本上都成为了一代名将,而这一次的招纳俘虏为朱温的崛起奠定了基本的人才基础。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是李克用咬住了黄巢,并且主动出击,但是却没有人向李克用投降呢,按理说,这场仗的主力是李克用,但是招纳俘虏这个时候却怎么没有他了呢!
这是因为李克用追求的是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去追黄巢去了,黄巢才是大鱼,至于这些小虾米和黄巢一比,那就太弱了,瞧不上了。
黄巢虽然跑得快,但是李克用全部清一色的沙陀骑兵,机动性更加强,所以在黄巢向北逃出去百里之后,在封丘再次追上了黄巢。这一次黄巢大军再次连续几次被打败,战斗力已经不在了,而且丝毫没有斗志,每个人都不想死,都想活着,想活着那就跑吧,所以黄巢的大军根本没有足够的作战能力。结果只能像是牲口一般,被李克用赶来赶去。
被李克用追上后,第二天当天夜里,下了大雨,黄巢大军再也受不了了,开始溃逃,李克用一看黄巢的大军跑了,急忙上马继续追赶。一连追出去上百里。
而黄巢此时把剩下的人集中起来。竟然还不到一千人,此时的黄巢经过这一次战役之后,主力彻底被打散,他身边还只剩下这些个虾兵蟹将哪里还是李克用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往东跑,但是李克用就在他的身后紧紧咬着。
最终李克用追到了冤句(黄巢起兵的地方),到了这里,他身边还带着几百个骑兵,但是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这一口气跑出来,追了二百多里,人疲马困,黄巢又跑得快。无奈之下,李克用只好先回汴州补充给养然后再继续围剿黄巢。
不过这一次虽然没有追上黄巢,但是战果也是很显著的,这一次黄巢大军彻底崩溃,短时间内不能聚集,而且黄巢的儿子和搜刮的金银珠宝全部缴获,还有被黄巢掳掠的数万平民百姓,也被拯救,各自遣返回原籍。
黄巢到了冤句这里是感化军的地盘,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一听说黄巢被李克用赶到了这里,那个高兴啊,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怎么能够放过,而且要是他能在这里灭掉了黄巢的话,那么他就能夺得头功。
而原本准备补充了给养之后就回去继续追杀黄巢的李克用,却和朱温闹了点不愉快,而且等他逃回了许州的时候,找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借粮食的时候,这个周岌竟然不借给他,这让李克用很生气,一怒之下黄巢也不打了,直接回他的晋阳老巢去了。
而此时的时溥确实是运气好,让他的部下李师悦带领一万大军追剿黄巢,当时黄巢身边也就只有那么点人,根本不用打,整天就是追着跑。
六月十五日,李师悦追黄巢已经二十多天了,但是就在今天终于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带领大军直接杀向了黄巢,黄巢这点虾兵蟹将自然不是对手,虽然黄巢已经抱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和李师悦死战,但还是打不过,只能持续逃亡。
但是黄巢身边还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就在此时黄巢进入了泰山东南部的虎狼谷。
这上面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悬念,更没有什么争议,但是黄巢进入虎狼谷之后却留下了一桩千古生死悬案。以下有各种文献资料记载的黄巢的结局,因为没有确切的结论,所以都弄出来。大家自行判断。
新唐书:黄巢是自杀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我们说,要想辩证一个史书记载的真伪,或者准确度,那么首先要明白史书成书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屁股坐在那边(也就是政治立场)。
《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人的《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而《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欧阳修作为一个宋人,对于五代的把握具有全局观,在立场上面一般不会掺杂过多的个人因素,所以也不容易失真。
旧唐书:黄巢被外甥杀害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而这些史料大多是距离唐朝较近的时候编纂的,而距离年代较为久远的史料例如《资治通鉴》却是公认的严谨和认真,所以可信度也是比较高。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这个虽然有众多史料记载,但是去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黄巢的确是死在了林言的手中。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新五代史》:黄巢被时溥的追兵杀死。
在新五代史朱温传里面,提到了一句,说黄巢到了虎狼谷被时溥的追兵随后杀死,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准确的证据。
敦煌文献另说:被贴身大将杀害
根据石窟里面出土的一些资料,也记载了黄巢生死的蛛丝马迹。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而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这一场战役,我们上面已经说了。)。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以上各类记载针锋相对,但是都说黄巢死在了虎狼谷,这里我们主要争论的是黄巢是怎么死的,但是黄巢一定死在了虎狼谷了吗?有没有可能趁乱逃出去了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而此时的朱温带着宣武军的主力刚刚进入陈州城,城里的大小官员都出来迎接,这陈州城里的百姓纷纷为朱温建立长生牌位,以表达他们对于朱温的感激之情。但是此时却又有情报传来。黄巢可能进攻汴州,于是朱温不敢在陈州久待。带着大军就回去了。
四月末五月初,黄巢先抵达了汴州境内,开始进攻汴州境内,不久又派出尚让率领五千人进攻汴州城。
此时的朱温已经回到了汴州城,主持大局,朱温派遣他的两员大将朱珍、庞师古两人迎战尚让。
朱珍,徐州丰县人,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朱温随着黄巢义军南征北战,作战十分英勇,而且善于选兵择将,曾经帮助朱温创立军队制度,为宣武军的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朱温手下的一员大将,很受重用,后来成了朱温手下第一大将,不过结局不太好。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是一直从黄巢义军中跟随朱温投降唐军的所谓的老班底之一,打仗也很厉害,朱温刚刚到达汴州,得到了五百匹战马。便交给庞师古让他训练骑兵,很受重用,目前也是朱温手下的骁将之一,虽然暂时比不上朱珍,但是朱珍死后却是朱温手下第一大将。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朱温手下比较厉害的人物了,遇上了黄巢手下的名将尚让,必然是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结果却是尚让大败,而就在此时朱温已经让人通知李克用同志前来一起灭掉黄巢。
李克用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就能找他,而且只要是他去呢,那根本就没有摆不平的事情。
接到了通知,李克用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就从许州赶来了。而黄巢一听说李克用来了,立马又开始跑路,打不过那就只有跑呗。
但是黄巢大军带的东西太多,再加上掠夺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以大军行进很慢,最终被朱温和李克用追上,在郾城击败一次。
黄巢被打败后,继续往西走在中牟再次被李克用追上,最终在王满渡,就在黄巢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还有一大半还在河上的时候,李克用一声令下,大军蜂拥而出,攻击黄巢正在过河的军队。
黄巢的这些人,本来正好好地过河呢,刚刚被朱温追上咬了一口还没缓过来神,这边李克用带着骑兵又来了。大家争着渡过汴河,黄巢也不甘人后,看看李克用的军队骁勇,便让尚让等一干大将进行阻击,他带着人马渡过汴河向北边跑了。
随后大唐官军朱温、时溥先后到来,对黄巢大军进行了包围歼灭,斩杀一万多人,最终黄巢大军溃散,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绑了前来投降,而现在各镇都正在扩充实力,兵员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黄巢的大将,此时看看黄巢已经跑了,而且实力不在,跟着黄巢继续混下去那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投降得了。
于是曾经大齐政权的宰相尚让投降了时溥,临晋人李譡、曲州人霍存、甄城人葛从周、冤句人张归霸还有他的堂弟张归厚,可能因为朱温曾经和他们一起共过事,所以选择了投降朱温。
这些人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些都是朱温今后扩张的资本,这些大将后来在朱温的手下基本上都成为了一代名将,而这一次的招纳俘虏为朱温的崛起奠定了基本的人才基础。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是李克用咬住了黄巢,并且主动出击,但是却没有人向李克用投降呢,按理说,这场仗的主力是李克用,但是招纳俘虏这个时候却怎么没有他了呢!
这是因为李克用追求的是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去追黄巢去了,黄巢才是大鱼,至于这些小虾米和黄巢一比,那就太弱了,瞧不上了。
黄巢虽然跑得快,但是李克用全部清一色的沙陀骑兵,机动性更加强,所以在黄巢向北逃出去百里之后,在封丘再次追上了黄巢。这一次黄巢大军再次连续几次被打败,战斗力已经不在了,而且丝毫没有斗志,每个人都不想死,都想活着,想活着那就跑吧,所以黄巢的大军根本没有足够的作战能力。结果只能像是牲口一般,被李克用赶来赶去。
被李克用追上后,第二天当天夜里,下了大雨,黄巢大军再也受不了了,开始溃逃,李克用一看黄巢的大军跑了,急忙上马继续追赶。一连追出去上百里。
而黄巢此时把剩下的人集中起来。竟然还不到一千人,此时的黄巢经过这一次战役之后,主力彻底被打散,他身边还只剩下这些个虾兵蟹将哪里还是李克用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往东跑,但是李克用就在他的身后紧紧咬着。
最终李克用追到了冤句(黄巢起兵的地方),到了这里,他身边还带着几百个骑兵,但是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这一口气跑出来,追了二百多里,人疲马困,黄巢又跑得快。无奈之下,李克用只好先回汴州补充给养然后再继续围剿黄巢。
不过这一次虽然没有追上黄巢,但是战果也是很显著的,这一次黄巢大军彻底崩溃,短时间内不能聚集,而且黄巢的儿子和搜刮的金银珠宝全部缴获,还有被黄巢掳掠的数万平民百姓,也被拯救,各自遣返回原籍。
黄巢到了冤句这里是感化军的地盘,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一听说黄巢被李克用赶到了这里,那个高兴啊,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怎么能够放过,而且要是他能在这里灭掉了黄巢的话,那么他就能夺得头功。
而原本准备补充了给养之后就回去继续追杀黄巢的李克用,却和朱温闹了点不愉快,而且等他逃回了许州的时候,找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借粮食的时候,这个周岌竟然不借给他,这让李克用很生气,一怒之下黄巢也不打了,直接回他的晋阳老巢去了。
而此时的时溥确实是运气好,让他的部下李师悦带领一万大军追剿黄巢,当时黄巢身边也就只有那么点人,根本不用打,整天就是追着跑。
六月十五日,李师悦追黄巢已经二十多天了,但是就在今天终于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带领大军直接杀向了黄巢,黄巢这点虾兵蟹将自然不是对手,虽然黄巢已经抱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和李师悦死战,但还是打不过,只能持续逃亡。
但是黄巢身边还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就在此时黄巢进入了泰山东南部的虎狼谷。
这上面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悬念,更没有什么争议,但是黄巢进入虎狼谷之后却留下了一桩千古生死悬案。以下有各种文献资料记载的黄巢的结局,因为没有确切的结论,所以都弄出来。大家自行判断。
新唐书:黄巢是自杀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我们说,要想辩证一个史书记载的真伪,或者准确度,那么首先要明白史书成书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屁股坐在那边(也就是政治立场)。
《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人的《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而《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欧阳修作为一个宋人,对于五代的把握具有全局观,在立场上面一般不会掺杂过多的个人因素,所以也不容易失真。
旧唐书:黄巢被外甥杀害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而这些史料大多是距离唐朝较近的时候编纂的,而距离年代较为久远的史料例如《资治通鉴》却是公认的严谨和认真,所以可信度也是比较高。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这个虽然有众多史料记载,但是去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黄巢的确是死在了林言的手中。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新五代史》:黄巢被时溥的追兵杀死。
在新五代史朱温传里面,提到了一句,说黄巢到了虎狼谷被时溥的追兵随后杀死,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准确的证据。
敦煌文献另说:被贴身大将杀害
根据石窟里面出土的一些资料,也记载了黄巢生死的蛛丝马迹。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而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这一场战役,我们上面已经说了。)。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以上各类记载针锋相对,但是都说黄巢死在了虎狼谷,这里我们主要争论的是黄巢是怎么死的,但是黄巢一定死在了虎狼谷了吗?有没有可能趁乱逃出去了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撤出了陈州之后,黄巢知道他在这里讨不到什么好处,于是带着大军继续北上,准备进攻汴州。
而此时的朱温带着宣武军的主力刚刚进入陈州城,城里的大小官员都出来迎接,这陈州城里的百姓纷纷为朱温建立长生牌位,以表达他们对于朱温的感激之情。但是此时却又有情报传来。黄巢可能进攻汴州,于是朱温不敢在陈州久待。带着大军就回去了。
四月末五月初,黄巢先抵达了汴州境内,开始进攻汴州境内,不久又派出尚让率领五千人进攻汴州城。
此时的朱温已经回到了汴州城,主持大局,朱温派遣他的两员大将朱珍、庞师古两人迎战尚让。
朱珍,徐州丰县人,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朱温随着黄巢义军南征北战,作战十分英勇,而且善于选兵择将,曾经帮助朱温创立军队制度,为宣武军的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朱温手下的一员大将,很受重用,后来成了朱温手下第一大将,不过结局不太好。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是一直从黄巢义军中跟随朱温投降唐军的所谓的老班底之一,打仗也很厉害,朱温刚刚到达汴州,得到了五百匹战马。便交给庞师古让他训练骑兵,很受重用,目前也是朱温手下的骁将之一,虽然暂时比不上朱珍,但是朱珍死后却是朱温手下第一大将。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朱温手下比较厉害的人物了,遇上了黄巢手下的名将尚让,必然是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结果却是尚让大败,而就在此时朱温已经让人通知李克用同志前来一起灭掉黄巢。
李克用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就能找他,而且只要是他去呢,那根本就没有摆不平的事情。
接到了通知,李克用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就从许州赶来了。而黄巢一听说李克用来了,立马又开始跑路,打不过那就只有跑呗。
但是黄巢大军带的东西太多,再加上掠夺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以大军行进很慢,最终被朱温和李克用追上,在郾城击败一次。
黄巢被打败后,继续往西走在中牟再次被李克用追上,最终在王满渡,就在黄巢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还有一大半还在河上的时候,李克用一声令下,大军蜂拥而出,攻击黄巢正在过河的军队。
黄巢的这些人,本来正好好地过河呢,刚刚被朱温追上咬了一口还没缓过来神,这边李克用带着骑兵又来了。大家争着渡过汴河,黄巢也不甘人后,看看李克用的军队骁勇,便让尚让等一干大将进行阻击,他带着人马渡过汴河向北边跑了。
随后大唐官军朱温、时溥先后到来,对黄巢大军进行了包围歼灭,斩杀一万多人,最终黄巢大军溃散,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绑了前来投降,而现在各镇都正在扩充实力,兵员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黄巢的大将,此时看看黄巢已经跑了,而且实力不在,跟着黄巢继续混下去那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投降得了。
于是曾经大齐政权的宰相尚让投降了时溥,临晋人李譡、曲州人霍存、甄城人葛从周、冤句人张归霸还有他的堂弟张归厚,可能因为朱温曾经和他们一起共过事,所以选择了投降朱温。
这些人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些都是朱温今后扩张的资本,这些大将后来在朱温的手下基本上都成为了一代名将,而这一次的招纳俘虏为朱温的崛起奠定了基本的人才基础。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是李克用咬住了黄巢,并且主动出击,但是却没有人向李克用投降呢,按理说,这场仗的主力是李克用,但是招纳俘虏这个时候却怎么没有他了呢!
这是因为李克用追求的是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去追黄巢去了,黄巢才是大鱼,至于这些小虾米和黄巢一比,那就太弱了,瞧不上了。
黄巢虽然跑得快,但是李克用全部清一色的沙陀骑兵,机动性更加强,所以在黄巢向北逃出去百里之后,在封丘再次追上了黄巢。这一次黄巢大军再次连续几次被打败,战斗力已经不在了,而且丝毫没有斗志,每个人都不想死,都想活着,想活着那就跑吧,所以黄巢的大军根本没有足够的作战能力。结果只能像是牲口一般,被李克用赶来赶去。
被李克用追上后,第二天当天夜里,下了大雨,黄巢大军再也受不了了,开始溃逃,李克用一看黄巢的大军跑了,急忙上马继续追赶。一连追出去上百里。
而黄巢此时把剩下的人集中起来。竟然还不到一千人,此时的黄巢经过这一次战役之后,主力彻底被打散,他身边还只剩下这些个虾兵蟹将哪里还是李克用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往东跑,但是李克用就在他的身后紧紧咬着。
最终李克用追到了冤句(黄巢起兵的地方),到了这里,他身边还带着几百个骑兵,但是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这一口气跑出来,追了二百多里,人疲马困,黄巢又跑得快。无奈之下,李克用只好先回汴州补充给养然后再继续围剿黄巢。
不过这一次虽然没有追上黄巢,但是战果也是很显著的,这一次黄巢大军彻底崩溃,短时间内不能聚集,而且黄巢的儿子和搜刮的金银珠宝全部缴获,还有被黄巢掳掠的数万平民百姓,也被拯救,各自遣返回原籍。
黄巢到了冤句这里是感化军的地盘,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一听说黄巢被李克用赶到了这里,那个高兴啊,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怎么能够放过,而且要是他能在这里灭掉了黄巢的话,那么他就能夺得头功。
而原本准备补充了给养之后就回去继续追杀黄巢的李克用,却和朱温闹了点不愉快,而且等他逃回了许州的时候,找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借粮食的时候,这个周岌竟然不借给他,这让李克用很生气,一怒之下黄巢也不打了,直接回他的晋阳老巢去了。
而此时的时溥确实是运气好,让他的部下李师悦带领一万大军追剿黄巢,当时黄巢身边也就只有那么点人,根本不用打,整天就是追着跑。
六月十五日,李师悦追黄巢已经二十多天了,但是就在今天终于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带领大军直接杀向了黄巢,黄巢这点虾兵蟹将自然不是对手,虽然黄巢已经抱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和李师悦死战,但还是打不过,只能持续逃亡。
但是黄巢身边还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就在此时黄巢进入了泰山东南部的虎狼谷。
这上面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悬念,更没有什么争议,但是黄巢进入虎狼谷之后却留下了一桩千古生死悬案。以下有各种文献资料记载的黄巢的结局,因为没有确切的结论,所以都弄出来。大家自行判断。
新唐书:黄巢是自杀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我们说,要想辩证一个史书记载的真伪,或者准确度,那么首先要明白史书成书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屁股坐在那边(也就是政治立场)。
《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人的《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而《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欧阳修作为一个宋人,对于五代的把握具有全局观,在立场上面一般不会掺杂过多的个人因素,所以也不容易失真。
旧唐书:黄巢被外甥杀害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而这些史料大多是距离唐朝较近的时候编纂的,而距离年代较为久远的史料例如《资治通鉴》却是公认的严谨和认真,所以可信度也是比较高。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这个虽然有众多史料记载,但是去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黄巢的确是死在了林言的手中。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新五代史》:黄巢被时溥的追兵杀死。
在新五代史朱温传里面,提到了一句,说黄巢到了虎狼谷被时溥的追兵随后杀死,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准确的证据。
敦煌文献另说:被贴身大将杀害
根据石窟里面出土的一些资料,也记载了黄巢生死的蛛丝马迹。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而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这一场战役,我们上面已经说了。)。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以上各类记载针锋相对,但是都说黄巢死在了虎狼谷,这里我们主要争论的是黄巢是怎么死的,但是黄巢一定死在了虎狼谷了吗?有没有可能趁乱逃出去了呢?(未完待续)
而此时的朱温带着宣武军的主力刚刚进入陈州城,城里的大小官员都出来迎接,这陈州城里的百姓纷纷为朱温建立长生牌位,以表达他们对于朱温的感激之情。但是此时却又有情报传来。黄巢可能进攻汴州,于是朱温不敢在陈州久待。带着大军就回去了。
四月末五月初,黄巢先抵达了汴州境内,开始进攻汴州境内,不久又派出尚让率领五千人进攻汴州城。
此时的朱温已经回到了汴州城,主持大局,朱温派遣他的两员大将朱珍、庞师古两人迎战尚让。
朱珍,徐州丰县人,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朱温随着黄巢义军南征北战,作战十分英勇,而且善于选兵择将,曾经帮助朱温创立军队制度,为宣武军的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朱温手下的一员大将,很受重用,后来成了朱温手下第一大将,不过结局不太好。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是一直从黄巢义军中跟随朱温投降唐军的所谓的老班底之一,打仗也很厉害,朱温刚刚到达汴州,得到了五百匹战马。便交给庞师古让他训练骑兵,很受重用,目前也是朱温手下的骁将之一,虽然暂时比不上朱珍,但是朱珍死后却是朱温手下第一大将。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朱温手下比较厉害的人物了,遇上了黄巢手下的名将尚让,必然是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结果却是尚让大败,而就在此时朱温已经让人通知李克用同志前来一起灭掉黄巢。
李克用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就能找他,而且只要是他去呢,那根本就没有摆不平的事情。
接到了通知,李克用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就从许州赶来了。而黄巢一听说李克用来了,立马又开始跑路,打不过那就只有跑呗。
但是黄巢大军带的东西太多,再加上掠夺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以大军行进很慢,最终被朱温和李克用追上,在郾城击败一次。
黄巢被打败后,继续往西走在中牟再次被李克用追上,最终在王满渡,就在黄巢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还有一大半还在河上的时候,李克用一声令下,大军蜂拥而出,攻击黄巢正在过河的军队。
黄巢的这些人,本来正好好地过河呢,刚刚被朱温追上咬了一口还没缓过来神,这边李克用带着骑兵又来了。大家争着渡过汴河,黄巢也不甘人后,看看李克用的军队骁勇,便让尚让等一干大将进行阻击,他带着人马渡过汴河向北边跑了。
随后大唐官军朱温、时溥先后到来,对黄巢大军进行了包围歼灭,斩杀一万多人,最终黄巢大军溃散,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绑了前来投降,而现在各镇都正在扩充实力,兵员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黄巢的大将,此时看看黄巢已经跑了,而且实力不在,跟着黄巢继续混下去那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投降得了。
于是曾经大齐政权的宰相尚让投降了时溥,临晋人李譡、曲州人霍存、甄城人葛从周、冤句人张归霸还有他的堂弟张归厚,可能因为朱温曾经和他们一起共过事,所以选择了投降朱温。
这些人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些都是朱温今后扩张的资本,这些大将后来在朱温的手下基本上都成为了一代名将,而这一次的招纳俘虏为朱温的崛起奠定了基本的人才基础。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是李克用咬住了黄巢,并且主动出击,但是却没有人向李克用投降呢,按理说,这场仗的主力是李克用,但是招纳俘虏这个时候却怎么没有他了呢!
这是因为李克用追求的是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去追黄巢去了,黄巢才是大鱼,至于这些小虾米和黄巢一比,那就太弱了,瞧不上了。
黄巢虽然跑得快,但是李克用全部清一色的沙陀骑兵,机动性更加强,所以在黄巢向北逃出去百里之后,在封丘再次追上了黄巢。这一次黄巢大军再次连续几次被打败,战斗力已经不在了,而且丝毫没有斗志,每个人都不想死,都想活着,想活着那就跑吧,所以黄巢的大军根本没有足够的作战能力。结果只能像是牲口一般,被李克用赶来赶去。
被李克用追上后,第二天当天夜里,下了大雨,黄巢大军再也受不了了,开始溃逃,李克用一看黄巢的大军跑了,急忙上马继续追赶。一连追出去上百里。
而黄巢此时把剩下的人集中起来。竟然还不到一千人,此时的黄巢经过这一次战役之后,主力彻底被打散,他身边还只剩下这些个虾兵蟹将哪里还是李克用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往东跑,但是李克用就在他的身后紧紧咬着。
最终李克用追到了冤句(黄巢起兵的地方),到了这里,他身边还带着几百个骑兵,但是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这一口气跑出来,追了二百多里,人疲马困,黄巢又跑得快。无奈之下,李克用只好先回汴州补充给养然后再继续围剿黄巢。
不过这一次虽然没有追上黄巢,但是战果也是很显著的,这一次黄巢大军彻底崩溃,短时间内不能聚集,而且黄巢的儿子和搜刮的金银珠宝全部缴获,还有被黄巢掳掠的数万平民百姓,也被拯救,各自遣返回原籍。
黄巢到了冤句这里是感化军的地盘,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一听说黄巢被李克用赶到了这里,那个高兴啊,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怎么能够放过,而且要是他能在这里灭掉了黄巢的话,那么他就能夺得头功。
而原本准备补充了给养之后就回去继续追杀黄巢的李克用,却和朱温闹了点不愉快,而且等他逃回了许州的时候,找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借粮食的时候,这个周岌竟然不借给他,这让李克用很生气,一怒之下黄巢也不打了,直接回他的晋阳老巢去了。
而此时的时溥确实是运气好,让他的部下李师悦带领一万大军追剿黄巢,当时黄巢身边也就只有那么点人,根本不用打,整天就是追着跑。
六月十五日,李师悦追黄巢已经二十多天了,但是就在今天终于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带领大军直接杀向了黄巢,黄巢这点虾兵蟹将自然不是对手,虽然黄巢已经抱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和李师悦死战,但还是打不过,只能持续逃亡。
但是黄巢身边还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就在此时黄巢进入了泰山东南部的虎狼谷。
这上面的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悬念,更没有什么争议,但是黄巢进入虎狼谷之后却留下了一桩千古生死悬案。以下有各种文献资料记载的黄巢的结局,因为没有确切的结论,所以都弄出来。大家自行判断。
新唐书:黄巢是自杀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我们说,要想辩证一个史书记载的真伪,或者准确度,那么首先要明白史书成书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屁股坐在那边(也就是政治立场)。
《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人的《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而《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欧阳修作为一个宋人,对于五代的把握具有全局观,在立场上面一般不会掺杂过多的个人因素,所以也不容易失真。
旧唐书:黄巢被外甥杀害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而这些史料大多是距离唐朝较近的时候编纂的,而距离年代较为久远的史料例如《资治通鉴》却是公认的严谨和认真,所以可信度也是比较高。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这个虽然有众多史料记载,但是去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黄巢的确是死在了林言的手中。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新五代史》:黄巢被时溥的追兵杀死。
在新五代史朱温传里面,提到了一句,说黄巢到了虎狼谷被时溥的追兵随后杀死,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准确的证据。
敦煌文献另说:被贴身大将杀害
根据石窟里面出土的一些资料,也记载了黄巢生死的蛛丝马迹。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而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这一场战役,我们上面已经说了。)。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以上各类记载针锋相对,但是都说黄巢死在了虎狼谷,这里我们主要争论的是黄巢是怎么死的,但是黄巢一定死在了虎狼谷了吗?有没有可能趁乱逃出去了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