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南唐)篡吴
李昪就是徐知诰,徐知诰作为一个养子,一个外来户,遇到的难题还是挺大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徐知诰身边还有好几个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诰想要撇过这些徐温的亲生儿子们,继承徐温的一切,还是有点难度的。
徐知诰在前进的路上一开始还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地位一直都是跟着他的父亲徐温一起上升的,在徐温总揽淮南大权之后,就开始升州(南京)交给徐知诰在打理。
当时徐温很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了升州作为自己的基地,而把这个持家的,经营大本营的任务却交给了徐知诰,其实在这里已能够看出来很多的东西了。
徐知诰并不是徐温的大儿子,徐温的大儿子是徐知训,这个家伙嚣张跋扈,眼高于顶,一直以来都是以徐温的继承人的身份自居,而此时徐温却把徐知训绕了过去,直接就把升州给了徐知诰,这就是对于徐知诰的信任。
而徐知诰做到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徐知诰是个捡来的孩子,虽然说他是杨行密送来的,但是毕竟也不是亲生的,所以在杨家他一直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是徐知诰是个好孩子,很孝顺,而且办事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帮了徐温很多忙。
据说有一次徐温因为一些事情打了徐知诰一顿,怒火冲天要把徐知诰赶走,当时徐知诰的确是走了,但是过不久又跪在了门前,徐温很生气就骂道:“你这个小子怎么还没走?”
徐知诰闻言泪眼滂沱一脸哀伤的对徐温说道:“儿子惹恼了父亲被父亲打了之后,事后不回自己家,不找自己的母亲又能去哪呢?”
这句话吧徐温给震撼住了,心里那一丝温情燃升起来,据说徐温差一点就没忍住哭了,以后对待徐知诰也是比较好的。
后来徐温生病,徐温的几个亲儿子们都是“忙”的不行,很少到跟前来照顾徐温,而徐温半梦半醒之间,病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身边有人,于是就问:“谁啊!”
接着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儿子知诰和媳妇。”
这件事可以说为徐知诰在徐温的心中加了不少分,此后徐温在很多的公开场合甚至就在他的那些亲儿子面前就曾经说过:“你们虽然是我的亲儿子,但是孝顺都比不上徐知诰。”
徐知诰能够得到徐温的重用,肯定不是仅仅靠着孝顺和聪明,还有一点就是能力,能够真正的帮助徐温。
徐温也好几次说过,杨行密活着的时候也曾经好几次夸徐知训:“这小孩能力强,办事干练有章法,是个可塑之才。”
而徐温也经常把徐知诰和他的那几个儿子比,结果发现根本没啥可比性,所以徐知诰又成了徐温教训他那些亲儿子的正面典型,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徐温的亲儿子们的嫉妒或者说嫉恨,他们觉得这一个外姓人,怎么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混的还比他们好。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人,那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至于其他的几个兄弟和徐知诰关系还不错,关系最好的是徐知谏。
所以能够在徐知诰难道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阻碍的也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这两个人。
先说徐知训,徐知训这个家伙咱们上面已经简单的了解过了,他是徐温的长子,也是比较得宠的,我们上面从他对待杨隆演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纨绔世子,是个二世祖。
他对杨隆演的态度仅仅是他放荡人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好几件事都是很有名气的,而最终徐知训也为此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第一个就是关于大将李德诚的,李德诚是杨行密时期的大将,杨行密还没崛起的时候,他就跟着杨行密,他的家里有一群歌姬,唱歌好听,长得漂亮,这事让徐知训听说了,咋弄都要去瞅瞅,然后就想把这些歌姬弄到自己家里去,给自己唱歌,给自己跳舞。
李德诚好不容易弄到这些人才,自然不愿意放手,于是就给徐知训说道:“我们家的这些歌姬都年纪大了,而且还都成家了,有的小孩都好几岁了,还不如过几天我找几个年轻点的给你送去。”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而且也很给徐知训面子,但是徐知训牛眼一瞪,脾气上来了,回去就吼道:“李德诚这个老匹夫,你的这些歌姬我要定了,将来我还要杀了你!”
杀气实在是重,别人一句话他就能放下狠话要干掉一个朝廷重臣,这真是有点无法无天的意思。
但是李德诚还算是厚道人,也因为徐温的缘故对于徐知训也是能忍则忍,不能忍就适当反击。
但是朱瑾不是这样的,朱瑾原本在中原那就是个节度使,但是后来却被朱温打败了逃到了淮南,这是个人物,是个豪杰,徐知训欺负到了他的头上。
朱瑾有的小妾很漂亮,有一匹骏马很威武,徐知训瞧上了,于是就找朱瑾要,希望朱瑾能够把她的小妾送过来玩几天,把马送来骑几天。
朱瑾瞧不起就是这些二世祖,二话不说毫无余地的拒绝了,之前李德诚委婉的拒绝徐知训都恨得要死,现在朱瑾直接就拒绝了,这让徐知训很受伤,他觉得这是被鄙视了,所以就想着找机会弄死朱瑾。
朱瑾从来都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他知道徐知训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决定提前动手,而且他觉得他这一次要是处理得当甚至能够在淮南搞起一股风潮,甚至干掉徐温。
不久,朱瑾主动拜访徐知训,带着他的小妾和骏马。说是要送给徐知训,徐知训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在想自己赔礼道歉了,于是就和朱瑾在一块喝酒吃饭,气氛十分融洽,但是就在这时,就在徐知训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瑾一剑砍下了徐知训的脑袋,然后拎着脑袋就去找杨隆演去了。
本来按照朱瑾的计划,这一次他联系上杨隆演,只要是杨隆演愿意号召淮南讨伐徐温,那么大事可成,就算是不牵扯到徐温,只要是把徐知训虐待杨隆演的那些事说出来,朱瑾也能保住小命,但是杨隆演早被徐温吓怕了,看到了徐知训的脑袋他当时就有点晕乎。
急忙对着朱瑾摆手说:“这事跟我没关系,你还是赶紧逃吧。”
朱瑾看杨隆演不靠谱。就骂了一句;“婢子不足与谋。”(是不是像极了当年范增怒斥项羽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两句话的意思和说话者的心思基本上一致。)
朱瑾看着后面追赶他的人来了,急忙跑出去,但是就在出城门的时候,扭断了腿,跑不动了,他知道自己被抓之后难逃一死,于是就横剑自刎。
后来徐温知道了这件事,痛哭流涕啊,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就这么死了,于是把朱瑾的尸体挂在城楼上暴尸数日。
但是这还不解气,于是就准备把扬州城里血洗一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但是此时严可求等人站了出来,把徐知训这些年干的事全部说了出来,徐温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混账。
知道了真相,徐温再想想觉得自己的儿子完全是咎由自取啊,但是就算是在混账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而此时想想朱瑾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就收敛了朱瑾的尸骨好生安葬。
徐知训就这么死了,估计徐知诰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徐知诰的最大威胁就是徐知训,很多人支持徐知训,就是因为他的徐温的长子,未来的继承人。
徐知诰也只能整天躲着徐知训,他惹不起徐知训,所以只能躲着,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吧。
曾经有一次,徐知训和徐知询还有徐知诰等都是本家兄弟在一块聚会。徐知训和徐知询就想着当场干掉徐知诰,但是这事被徐知谏提前知道了,在酒宴上,徐知谏踩了踩徐知诰的脚面,暗示了一下徐知诰,徐知诰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事情有变,于是就不慌不忙的假装上茅厕,趁机逃走了。
徐知询和徐知训等了半天不见徐知诰回来,这才知道原来徐知诰竟然跑了,这可气坏了徐知询。当即就命令一个部下骑着快马去追赶徐知诰,一定要把徐知诰杀死。
这个部将估计也是认识徐知诰,他追上了徐知诰只是用手里的剑挥舞了几下对着徐知诰示意了一下,就骑着马掉头回去了。然后报告徐知询说是没追上。徐知诰逃过一劫。
这里面就又有一个人,就是徐知询,这个家伙看起来像是徐知训的亲兄弟,他俩脾气差不多,而且这两个人关系最好,徐知询一直以来都是以徐知训马首是瞻,跟着大哥混。
他手里面也有点兵权,而且这些兵权还不少,他看徐知诰也是十分的不顺眼,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和他的哥哥一起对付徐知诰。
等到徐知训死了,徐知询或许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人了,因为他有了成为徐温继承人的机会。
但是在徐知训死了之后,真正在徐温面前越来越重要的人却是徐知诰,举个例子吧。
一开始在徐温刚刚开始执掌淮南大权的时候,徐知诰就被徐温派到了升州,后来升州上升为金陵府,越发的重要了,徐知诰是个人才,短短数年时间就将升州治理的繁花似锦,让徐温看了很高兴,于是就决定他住到金陵府,既然徐温亲自来了,那么原本在这的徐知诰就不能在这了。
所以徐温就给徐知诰安排了一个职位到了润州管事,润州是个小州,原本就比不上升州,更不用说已经被他治理的十分繁盛了,此时徐温就像是个强盗一般,直接拿走了徐知诰的胜利果实。
而作为交换的润州,徐知诰十分看不上,因为润州实在是太小了,他就给徐温要求把宣州给他,等到数年之后宣州也能繁花似锦。
其实在这里应该说徐知诰并没有明白徐温的良苦用心,所以徐知诰还是执着于表面上的大州和小州,想要放弃润州而去宣州。
原本徐温以为自己这个最能干最聪明的儿子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谁想到还是不明白,徐温很生气,就不理徐知诰,徐知诰也很生气,也赌气就不去润州。
此时在徐知诰刚刚到升州就跟着徐知诰的一个谋士,或者说一个纵横家更为合适,那就是宋齐丘,这个家伙找到了徐知诰,他用一句话劝服了徐知诰:“润州距离扬州一步之遥,徐知训骄纵必败,一旦扬州有变,你就能抢占先机了。”
听了这话徐知诰这才决定去润州,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刚好被宋齐丘料中,后来徐知训被杀死,还有徐温病死,徐知诰都是第一个赶到了扬州城,处理事情接管政局。
但是实际上徐温的意思并不是这个,宋齐丘也只能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徐温当时还没有到金陵府的时候,就很在意润州的建设,当然主要的是军事和政治的建设,并不是在经济上的建设,徐温就把润州作为自己掌控监视扬州的一个哨站,扬州有什么风吹草动,润州都能立马反应过来,并且迅速做出决断,所以润州对于徐温集团是非常的重要的,此时徐温将润州交给自己的干儿子,其实就是有意让徐知诰体验一下扬州政治中心的生活,积累经验,不能不说这稍微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不过徐温的败笔也就在这里,他晚年对于让谁继承他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表示,所以他的政治集团内部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徐温的亲生儿子,主要就是徐知询,另一部分就是支持干儿子徐知诰。
这两个阵营分别以严可求和骆志祥为首,严可求心里的确是不看好徐知诰,他坚定地支持徐知询,所以后来严可求和徐知诰之间爆发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件事既然已经公开了,那么徐温按理说就应该有个明确的表示了,但是实际上徐温却还是没有明确表态,反而为了缓解徐知诰和严可求之间的关系,还为他们结了亲家,徐温的态度此时看起来倒像是倾向于徐知诰。
后来徐知诰就在扬州和润州,开始步入淮南杨吴政权的政治中心,而金陵的徐知询也在徐温的扶持下成了一镇节度,掌握着强大的兵权。
等到徐温死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徐知询想要兵变夺权,而徐知诰这是想着利用自己政治上的优势搞掉徐知询。
徐知询说:“咱爹死了,你回来拜祭一下吧!”实际上想着来了之后,立马干掉徐知诰,他总领淮南。
徐知诰也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我倒是想去,你手里拿着刀,我怎么敢过去。”
这件事就此作罢,但是交锋还没结束,不久徐知诰因为徐知询作风不检点,乱用装饰品,比如凤凰和龙啦之类的,就被叫到了扬州问话,虽然很多人都劝徐知询不要去,去了就回不来了,可是徐知询艺高人胆大,觉得徐知诰不敢怎么着他,就去了。
但是去了之后,就被徐知诰软禁了起来,徐知询或许会后悔,但是他没机会了。后来徐知诰准备用酒毒死徐知询,不过徐知询警惕性很高,没上当,反而要和徐知诰一人一半,一起喝,无奈之下一个太监喝了那杯酒死了,而徐知询逃过了一劫。
后来曾经帮助徐知诰诓骗徐知询到扬州的徐知谏死了,徐知诰对徐知询也就没那么防备了,当然根本的是徐知诰的权威已经确立了。所以就把徐知询放出来,放个有名无实的职位。
随着徐知诰在淮南威望的增加,他渐渐取代了他干爹徐温的地位,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经营金陵府,曾经还想着让杨溥迁都金陵,但是最终没有成行,但是这里面却已经暴漏了徐知诰想要取而代之的愿望。
本来徐知诰想着自己还有时间,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能顺顺当当的做这个皇帝,但是他早上起床,看见自己两鬓的花白,他的心思却变了,他已经老了,他或许等不及了。
于是他就把这个禅代的意思稍微漏了点,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为徐知诰操劳了,杨溥这一块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只要是徐知诰想,那立马就能干掉杨溥,但是历来禅代的人都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要搞得好看点。
所以步骤还是一点一点来,先封大公,后封齐王,最后就划了十个州作为齐国的土地,最后就是加九锡,在最后就是登基称帝了。
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的模式,没啥可说的,主要还是扯一下当时杨吴政权内部的情况。
很多老将对于徐知诰篡吴还是很不满的,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杨濛,也就是杨渥和杨隆演的弟弟,他联系了周本等老将,准备逆袭徐知诰,但是这一场所谓的逆袭,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扑灭了,老将们对于即成的事实只能忍气吞声,纷纷退隐,而杨濛则被诛杀。
最终徐知诰篡位成功,成了新的皇帝,杨行密建立的杨吴政权至此灭亡,徐知诰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徐知诰在前进的路上一开始还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地位一直都是跟着他的父亲徐温一起上升的,在徐温总揽淮南大权之后,就开始升州(南京)交给徐知诰在打理。
当时徐温很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了升州作为自己的基地,而把这个持家的,经营大本营的任务却交给了徐知诰,其实在这里已能够看出来很多的东西了。
徐知诰并不是徐温的大儿子,徐温的大儿子是徐知训,这个家伙嚣张跋扈,眼高于顶,一直以来都是以徐温的继承人的身份自居,而此时徐温却把徐知训绕了过去,直接就把升州给了徐知诰,这就是对于徐知诰的信任。
而徐知诰做到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徐知诰是个捡来的孩子,虽然说他是杨行密送来的,但是毕竟也不是亲生的,所以在杨家他一直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是徐知诰是个好孩子,很孝顺,而且办事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帮了徐温很多忙。
据说有一次徐温因为一些事情打了徐知诰一顿,怒火冲天要把徐知诰赶走,当时徐知诰的确是走了,但是过不久又跪在了门前,徐温很生气就骂道:“你这个小子怎么还没走?”
徐知诰闻言泪眼滂沱一脸哀伤的对徐温说道:“儿子惹恼了父亲被父亲打了之后,事后不回自己家,不找自己的母亲又能去哪呢?”
这句话吧徐温给震撼住了,心里那一丝温情燃升起来,据说徐温差一点就没忍住哭了,以后对待徐知诰也是比较好的。
后来徐温生病,徐温的几个亲儿子们都是“忙”的不行,很少到跟前来照顾徐温,而徐温半梦半醒之间,病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身边有人,于是就问:“谁啊!”
接着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儿子知诰和媳妇。”
这件事可以说为徐知诰在徐温的心中加了不少分,此后徐温在很多的公开场合甚至就在他的那些亲儿子面前就曾经说过:“你们虽然是我的亲儿子,但是孝顺都比不上徐知诰。”
徐知诰能够得到徐温的重用,肯定不是仅仅靠着孝顺和聪明,还有一点就是能力,能够真正的帮助徐温。
徐温也好几次说过,杨行密活着的时候也曾经好几次夸徐知训:“这小孩能力强,办事干练有章法,是个可塑之才。”
而徐温也经常把徐知诰和他的那几个儿子比,结果发现根本没啥可比性,所以徐知诰又成了徐温教训他那些亲儿子的正面典型,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徐温的亲儿子们的嫉妒或者说嫉恨,他们觉得这一个外姓人,怎么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混的还比他们好。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人,那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至于其他的几个兄弟和徐知诰关系还不错,关系最好的是徐知谏。
所以能够在徐知诰难道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阻碍的也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这两个人。
先说徐知训,徐知训这个家伙咱们上面已经简单的了解过了,他是徐温的长子,也是比较得宠的,我们上面从他对待杨隆演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纨绔世子,是个二世祖。
他对杨隆演的态度仅仅是他放荡人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好几件事都是很有名气的,而最终徐知训也为此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第一个就是关于大将李德诚的,李德诚是杨行密时期的大将,杨行密还没崛起的时候,他就跟着杨行密,他的家里有一群歌姬,唱歌好听,长得漂亮,这事让徐知训听说了,咋弄都要去瞅瞅,然后就想把这些歌姬弄到自己家里去,给自己唱歌,给自己跳舞。
李德诚好不容易弄到这些人才,自然不愿意放手,于是就给徐知训说道:“我们家的这些歌姬都年纪大了,而且还都成家了,有的小孩都好几岁了,还不如过几天我找几个年轻点的给你送去。”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而且也很给徐知训面子,但是徐知训牛眼一瞪,脾气上来了,回去就吼道:“李德诚这个老匹夫,你的这些歌姬我要定了,将来我还要杀了你!”
杀气实在是重,别人一句话他就能放下狠话要干掉一个朝廷重臣,这真是有点无法无天的意思。
但是李德诚还算是厚道人,也因为徐温的缘故对于徐知训也是能忍则忍,不能忍就适当反击。
但是朱瑾不是这样的,朱瑾原本在中原那就是个节度使,但是后来却被朱温打败了逃到了淮南,这是个人物,是个豪杰,徐知训欺负到了他的头上。
朱瑾有的小妾很漂亮,有一匹骏马很威武,徐知训瞧上了,于是就找朱瑾要,希望朱瑾能够把她的小妾送过来玩几天,把马送来骑几天。
朱瑾瞧不起就是这些二世祖,二话不说毫无余地的拒绝了,之前李德诚委婉的拒绝徐知训都恨得要死,现在朱瑾直接就拒绝了,这让徐知训很受伤,他觉得这是被鄙视了,所以就想着找机会弄死朱瑾。
朱瑾从来都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他知道徐知训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决定提前动手,而且他觉得他这一次要是处理得当甚至能够在淮南搞起一股风潮,甚至干掉徐温。
不久,朱瑾主动拜访徐知训,带着他的小妾和骏马。说是要送给徐知训,徐知训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在想自己赔礼道歉了,于是就和朱瑾在一块喝酒吃饭,气氛十分融洽,但是就在这时,就在徐知训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瑾一剑砍下了徐知训的脑袋,然后拎着脑袋就去找杨隆演去了。
本来按照朱瑾的计划,这一次他联系上杨隆演,只要是杨隆演愿意号召淮南讨伐徐温,那么大事可成,就算是不牵扯到徐温,只要是把徐知训虐待杨隆演的那些事说出来,朱瑾也能保住小命,但是杨隆演早被徐温吓怕了,看到了徐知训的脑袋他当时就有点晕乎。
急忙对着朱瑾摆手说:“这事跟我没关系,你还是赶紧逃吧。”
朱瑾看杨隆演不靠谱。就骂了一句;“婢子不足与谋。”(是不是像极了当年范增怒斥项羽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两句话的意思和说话者的心思基本上一致。)
朱瑾看着后面追赶他的人来了,急忙跑出去,但是就在出城门的时候,扭断了腿,跑不动了,他知道自己被抓之后难逃一死,于是就横剑自刎。
后来徐温知道了这件事,痛哭流涕啊,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就这么死了,于是把朱瑾的尸体挂在城楼上暴尸数日。
但是这还不解气,于是就准备把扬州城里血洗一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但是此时严可求等人站了出来,把徐知训这些年干的事全部说了出来,徐温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混账。
知道了真相,徐温再想想觉得自己的儿子完全是咎由自取啊,但是就算是在混账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而此时想想朱瑾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就收敛了朱瑾的尸骨好生安葬。
徐知训就这么死了,估计徐知诰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徐知诰的最大威胁就是徐知训,很多人支持徐知训,就是因为他的徐温的长子,未来的继承人。
徐知诰也只能整天躲着徐知训,他惹不起徐知训,所以只能躲着,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吧。
曾经有一次,徐知训和徐知询还有徐知诰等都是本家兄弟在一块聚会。徐知训和徐知询就想着当场干掉徐知诰,但是这事被徐知谏提前知道了,在酒宴上,徐知谏踩了踩徐知诰的脚面,暗示了一下徐知诰,徐知诰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事情有变,于是就不慌不忙的假装上茅厕,趁机逃走了。
徐知询和徐知训等了半天不见徐知诰回来,这才知道原来徐知诰竟然跑了,这可气坏了徐知询。当即就命令一个部下骑着快马去追赶徐知诰,一定要把徐知诰杀死。
这个部将估计也是认识徐知诰,他追上了徐知诰只是用手里的剑挥舞了几下对着徐知诰示意了一下,就骑着马掉头回去了。然后报告徐知询说是没追上。徐知诰逃过一劫。
这里面就又有一个人,就是徐知询,这个家伙看起来像是徐知训的亲兄弟,他俩脾气差不多,而且这两个人关系最好,徐知询一直以来都是以徐知训马首是瞻,跟着大哥混。
他手里面也有点兵权,而且这些兵权还不少,他看徐知诰也是十分的不顺眼,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和他的哥哥一起对付徐知诰。
等到徐知训死了,徐知询或许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人了,因为他有了成为徐温继承人的机会。
但是在徐知训死了之后,真正在徐温面前越来越重要的人却是徐知诰,举个例子吧。
一开始在徐温刚刚开始执掌淮南大权的时候,徐知诰就被徐温派到了升州,后来升州上升为金陵府,越发的重要了,徐知诰是个人才,短短数年时间就将升州治理的繁花似锦,让徐温看了很高兴,于是就决定他住到金陵府,既然徐温亲自来了,那么原本在这的徐知诰就不能在这了。
所以徐温就给徐知诰安排了一个职位到了润州管事,润州是个小州,原本就比不上升州,更不用说已经被他治理的十分繁盛了,此时徐温就像是个强盗一般,直接拿走了徐知诰的胜利果实。
而作为交换的润州,徐知诰十分看不上,因为润州实在是太小了,他就给徐温要求把宣州给他,等到数年之后宣州也能繁花似锦。
其实在这里应该说徐知诰并没有明白徐温的良苦用心,所以徐知诰还是执着于表面上的大州和小州,想要放弃润州而去宣州。
原本徐温以为自己这个最能干最聪明的儿子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谁想到还是不明白,徐温很生气,就不理徐知诰,徐知诰也很生气,也赌气就不去润州。
此时在徐知诰刚刚到升州就跟着徐知诰的一个谋士,或者说一个纵横家更为合适,那就是宋齐丘,这个家伙找到了徐知诰,他用一句话劝服了徐知诰:“润州距离扬州一步之遥,徐知训骄纵必败,一旦扬州有变,你就能抢占先机了。”
听了这话徐知诰这才决定去润州,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刚好被宋齐丘料中,后来徐知训被杀死,还有徐温病死,徐知诰都是第一个赶到了扬州城,处理事情接管政局。
但是实际上徐温的意思并不是这个,宋齐丘也只能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徐温当时还没有到金陵府的时候,就很在意润州的建设,当然主要的是军事和政治的建设,并不是在经济上的建设,徐温就把润州作为自己掌控监视扬州的一个哨站,扬州有什么风吹草动,润州都能立马反应过来,并且迅速做出决断,所以润州对于徐温集团是非常的重要的,此时徐温将润州交给自己的干儿子,其实就是有意让徐知诰体验一下扬州政治中心的生活,积累经验,不能不说这稍微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不过徐温的败笔也就在这里,他晚年对于让谁继承他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表示,所以他的政治集团内部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徐温的亲生儿子,主要就是徐知询,另一部分就是支持干儿子徐知诰。
这两个阵营分别以严可求和骆志祥为首,严可求心里的确是不看好徐知诰,他坚定地支持徐知询,所以后来严可求和徐知诰之间爆发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件事既然已经公开了,那么徐温按理说就应该有个明确的表示了,但是实际上徐温却还是没有明确表态,反而为了缓解徐知诰和严可求之间的关系,还为他们结了亲家,徐温的态度此时看起来倒像是倾向于徐知诰。
后来徐知诰就在扬州和润州,开始步入淮南杨吴政权的政治中心,而金陵的徐知询也在徐温的扶持下成了一镇节度,掌握着强大的兵权。
等到徐温死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徐知询想要兵变夺权,而徐知诰这是想着利用自己政治上的优势搞掉徐知询。
徐知询说:“咱爹死了,你回来拜祭一下吧!”实际上想着来了之后,立马干掉徐知诰,他总领淮南。
徐知诰也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我倒是想去,你手里拿着刀,我怎么敢过去。”
这件事就此作罢,但是交锋还没结束,不久徐知诰因为徐知询作风不检点,乱用装饰品,比如凤凰和龙啦之类的,就被叫到了扬州问话,虽然很多人都劝徐知询不要去,去了就回不来了,可是徐知询艺高人胆大,觉得徐知诰不敢怎么着他,就去了。
但是去了之后,就被徐知诰软禁了起来,徐知询或许会后悔,但是他没机会了。后来徐知诰准备用酒毒死徐知询,不过徐知询警惕性很高,没上当,反而要和徐知诰一人一半,一起喝,无奈之下一个太监喝了那杯酒死了,而徐知询逃过了一劫。
后来曾经帮助徐知诰诓骗徐知询到扬州的徐知谏死了,徐知诰对徐知询也就没那么防备了,当然根本的是徐知诰的权威已经确立了。所以就把徐知询放出来,放个有名无实的职位。
随着徐知诰在淮南威望的增加,他渐渐取代了他干爹徐温的地位,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经营金陵府,曾经还想着让杨溥迁都金陵,但是最终没有成行,但是这里面却已经暴漏了徐知诰想要取而代之的愿望。
本来徐知诰想着自己还有时间,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能顺顺当当的做这个皇帝,但是他早上起床,看见自己两鬓的花白,他的心思却变了,他已经老了,他或许等不及了。
于是他就把这个禅代的意思稍微漏了点,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为徐知诰操劳了,杨溥这一块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只要是徐知诰想,那立马就能干掉杨溥,但是历来禅代的人都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要搞得好看点。
所以步骤还是一点一点来,先封大公,后封齐王,最后就划了十个州作为齐国的土地,最后就是加九锡,在最后就是登基称帝了。
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的模式,没啥可说的,主要还是扯一下当时杨吴政权内部的情况。
很多老将对于徐知诰篡吴还是很不满的,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杨濛,也就是杨渥和杨隆演的弟弟,他联系了周本等老将,准备逆袭徐知诰,但是这一场所谓的逆袭,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扑灭了,老将们对于即成的事实只能忍气吞声,纷纷退隐,而杨濛则被诛杀。
最终徐知诰篡位成功,成了新的皇帝,杨行密建立的杨吴政权至此灭亡,徐知诰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李昪就是徐知诰,徐知诰作为一个养子,一个外来户,遇到的难题还是挺大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徐知诰身边还有好几个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诰想要撇过这些徐温的亲生儿子们,继承徐温的一切,还是有点难度的。
徐知诰在前进的路上一开始还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地位一直都是跟着他的父亲徐温一起上升的,在徐温总揽淮南大权之后,就开始升州(南京)交给徐知诰在打理。
当时徐温很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了升州作为自己的基地,而把这个持家的,经营大本营的任务却交给了徐知诰,其实在这里已能够看出来很多的东西了。
徐知诰并不是徐温的大儿子,徐温的大儿子是徐知训,这个家伙嚣张跋扈,眼高于顶,一直以来都是以徐温的继承人的身份自居,而此时徐温却把徐知训绕了过去,直接就把升州给了徐知诰,这就是对于徐知诰的信任。
而徐知诰做到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徐知诰是个捡来的孩子,虽然说他是杨行密送来的,但是毕竟也不是亲生的,所以在杨家他一直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是徐知诰是个好孩子,很孝顺,而且办事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帮了徐温很多忙。
据说有一次徐温因为一些事情打了徐知诰一顿,怒火冲天要把徐知诰赶走,当时徐知诰的确是走了,但是过不久又跪在了门前,徐温很生气就骂道:“你这个小子怎么还没走?”
徐知诰闻言泪眼滂沱一脸哀伤的对徐温说道:“儿子惹恼了父亲被父亲打了之后,事后不回自己家,不找自己的母亲又能去哪呢?”
这句话吧徐温给震撼住了,心里那一丝温情燃升起来,据说徐温差一点就没忍住哭了,以后对待徐知诰也是比较好的。
后来徐温生病,徐温的几个亲儿子们都是“忙”的不行,很少到跟前来照顾徐温,而徐温半梦半醒之间,病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身边有人,于是就问:“谁啊!”
接着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儿子知诰和媳妇。”
这件事可以说为徐知诰在徐温的心中加了不少分,此后徐温在很多的公开场合甚至就在他的那些亲儿子面前就曾经说过:“你们虽然是我的亲儿子,但是孝顺都比不上徐知诰。”
徐知诰能够得到徐温的重用,肯定不是仅仅靠着孝顺和聪明,还有一点就是能力,能够真正的帮助徐温。
徐温也好几次说过,杨行密活着的时候也曾经好几次夸徐知训:“这小孩能力强,办事干练有章法,是个可塑之才。”
而徐温也经常把徐知诰和他的那几个儿子比,结果发现根本没啥可比性,所以徐知诰又成了徐温教训他那些亲儿子的正面典型,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徐温的亲儿子们的嫉妒或者说嫉恨,他们觉得这一个外姓人,怎么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混的还比他们好。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人,那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至于其他的几个兄弟和徐知诰关系还不错,关系最好的是徐知谏。
所以能够在徐知诰难道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阻碍的也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这两个人。
先说徐知训,徐知训这个家伙咱们上面已经简单的了解过了,他是徐温的长子,也是比较得宠的,我们上面从他对待杨隆演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纨绔世子,是个二世祖。
他对杨隆演的态度仅仅是他放荡人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好几件事都是很有名气的,而最终徐知训也为此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第一个就是关于大将李德诚的,李德诚是杨行密时期的大将,杨行密还没崛起的时候,他就跟着杨行密,他的家里有一群歌姬,唱歌好听,长得漂亮,这事让徐知训听说了,咋弄都要去瞅瞅,然后就想把这些歌姬弄到自己家里去,给自己唱歌,给自己跳舞。
李德诚好不容易弄到这些人才,自然不愿意放手,于是就给徐知训说道:“我们家的这些歌姬都年纪大了,而且还都成家了,有的小孩都好几岁了,还不如过几天我找几个年轻点的给你送去。”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而且也很给徐知训面子,但是徐知训牛眼一瞪,脾气上来了,回去就吼道:“李德诚这个老匹夫,你的这些歌姬我要定了,将来我还要杀了你!”
杀气实在是重,别人一句话他就能放下狠话要干掉一个朝廷重臣,这真是有点无法无天的意思。
但是李德诚还算是厚道人,也因为徐温的缘故对于徐知训也是能忍则忍,不能忍就适当反击。
但是朱瑾不是这样的,朱瑾原本在中原那就是个节度使,但是后来却被朱温打败了逃到了淮南,这是个人物,是个豪杰,徐知训欺负到了他的头上。
朱瑾有的小妾很漂亮,有一匹骏马很威武,徐知训瞧上了,于是就找朱瑾要,希望朱瑾能够把她的小妾送过来玩几天,把马送来骑几天。
朱瑾瞧不起就是这些二世祖,二话不说毫无余地的拒绝了,之前李德诚委婉的拒绝徐知训都恨得要死,现在朱瑾直接就拒绝了,这让徐知训很受伤,他觉得这是被鄙视了,所以就想着找机会弄死朱瑾。
朱瑾从来都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他知道徐知训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决定提前动手,而且他觉得他这一次要是处理得当甚至能够在淮南搞起一股风潮,甚至干掉徐温。
不久,朱瑾主动拜访徐知训,带着他的小妾和骏马。说是要送给徐知训,徐知训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在想自己赔礼道歉了,于是就和朱瑾在一块喝酒吃饭,气氛十分融洽,但是就在这时,就在徐知训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瑾一剑砍下了徐知训的脑袋,然后拎着脑袋就去找杨隆演去了。
本来按照朱瑾的计划,这一次他联系上杨隆演,只要是杨隆演愿意号召淮南讨伐徐温,那么大事可成,就算是不牵扯到徐温,只要是把徐知训虐待杨隆演的那些事说出来,朱瑾也能保住小命,但是杨隆演早被徐温吓怕了,看到了徐知训的脑袋他当时就有点晕乎。
急忙对着朱瑾摆手说:“这事跟我没关系,你还是赶紧逃吧。”
朱瑾看杨隆演不靠谱。就骂了一句;“婢子不足与谋。”(是不是像极了当年范增怒斥项羽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两句话的意思和说话者的心思基本上一致。)
朱瑾看着后面追赶他的人来了,急忙跑出去,但是就在出城门的时候,扭断了腿,跑不动了,他知道自己被抓之后难逃一死,于是就横剑自刎。
后来徐温知道了这件事,痛哭流涕啊,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就这么死了,于是把朱瑾的尸体挂在城楼上暴尸数日。
但是这还不解气,于是就准备把扬州城里血洗一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但是此时严可求等人站了出来,把徐知训这些年干的事全部说了出来,徐温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混账。
知道了真相,徐温再想想觉得自己的儿子完全是咎由自取啊,但是就算是在混账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而此时想想朱瑾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就收敛了朱瑾的尸骨好生安葬。
徐知训就这么死了,估计徐知诰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徐知诰的最大威胁就是徐知训,很多人支持徐知训,就是因为他的徐温的长子,未来的继承人。
徐知诰也只能整天躲着徐知训,他惹不起徐知训,所以只能躲着,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吧。
曾经有一次,徐知训和徐知询还有徐知诰等都是本家兄弟在一块聚会。徐知训和徐知询就想着当场干掉徐知诰,但是这事被徐知谏提前知道了,在酒宴上,徐知谏踩了踩徐知诰的脚面,暗示了一下徐知诰,徐知诰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事情有变,于是就不慌不忙的假装上茅厕,趁机逃走了。
徐知询和徐知训等了半天不见徐知诰回来,这才知道原来徐知诰竟然跑了,这可气坏了徐知询。当即就命令一个部下骑着快马去追赶徐知诰,一定要把徐知诰杀死。
这个部将估计也是认识徐知诰,他追上了徐知诰只是用手里的剑挥舞了几下对着徐知诰示意了一下,就骑着马掉头回去了。然后报告徐知询说是没追上。徐知诰逃过一劫。
这里面就又有一个人,就是徐知询,这个家伙看起来像是徐知训的亲兄弟,他俩脾气差不多,而且这两个人关系最好,徐知询一直以来都是以徐知训马首是瞻,跟着大哥混。
他手里面也有点兵权,而且这些兵权还不少,他看徐知诰也是十分的不顺眼,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和他的哥哥一起对付徐知诰。
等到徐知训死了,徐知询或许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人了,因为他有了成为徐温继承人的机会。
但是在徐知训死了之后,真正在徐温面前越来越重要的人却是徐知诰,举个例子吧。
一开始在徐温刚刚开始执掌淮南大权的时候,徐知诰就被徐温派到了升州,后来升州上升为金陵府,越发的重要了,徐知诰是个人才,短短数年时间就将升州治理的繁花似锦,让徐温看了很高兴,于是就决定他住到金陵府,既然徐温亲自来了,那么原本在这的徐知诰就不能在这了。
所以徐温就给徐知诰安排了一个职位到了润州管事,润州是个小州,原本就比不上升州,更不用说已经被他治理的十分繁盛了,此时徐温就像是个强盗一般,直接拿走了徐知诰的胜利果实。
而作为交换的润州,徐知诰十分看不上,因为润州实在是太小了,他就给徐温要求把宣州给他,等到数年之后宣州也能繁花似锦。
其实在这里应该说徐知诰并没有明白徐温的良苦用心,所以徐知诰还是执着于表面上的大州和小州,想要放弃润州而去宣州。
原本徐温以为自己这个最能干最聪明的儿子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谁想到还是不明白,徐温很生气,就不理徐知诰,徐知诰也很生气,也赌气就不去润州。
此时在徐知诰刚刚到升州就跟着徐知诰的一个谋士,或者说一个纵横家更为合适,那就是宋齐丘,这个家伙找到了徐知诰,他用一句话劝服了徐知诰:“润州距离扬州一步之遥,徐知训骄纵必败,一旦扬州有变,你就能抢占先机了。”
听了这话徐知诰这才决定去润州,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刚好被宋齐丘料中,后来徐知训被杀死,还有徐温病死,徐知诰都是第一个赶到了扬州城,处理事情接管政局。
但是实际上徐温的意思并不是这个,宋齐丘也只能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徐温当时还没有到金陵府的时候,就很在意润州的建设,当然主要的是军事和政治的建设,并不是在经济上的建设,徐温就把润州作为自己掌控监视扬州的一个哨站,扬州有什么风吹草动,润州都能立马反应过来,并且迅速做出决断,所以润州对于徐温集团是非常的重要的,此时徐温将润州交给自己的干儿子,其实就是有意让徐知诰体验一下扬州政治中心的生活,积累经验,不能不说这稍微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不过徐温的败笔也就在这里,他晚年对于让谁继承他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表示,所以他的政治集团内部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徐温的亲生儿子,主要就是徐知询,另一部分就是支持干儿子徐知诰。
这两个阵营分别以严可求和骆志祥为首,严可求心里的确是不看好徐知诰,他坚定地支持徐知询,所以后来严可求和徐知诰之间爆发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件事既然已经公开了,那么徐温按理说就应该有个明确的表示了,但是实际上徐温却还是没有明确表态,反而为了缓解徐知诰和严可求之间的关系,还为他们结了亲家,徐温的态度此时看起来倒像是倾向于徐知诰。
后来徐知诰就在扬州和润州,开始步入淮南杨吴政权的政治中心,而金陵的徐知询也在徐温的扶持下成了一镇节度,掌握着强大的兵权。
等到徐温死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徐知询想要兵变夺权,而徐知诰这是想着利用自己政治上的优势搞掉徐知询。
徐知询说:“咱爹死了,你回来拜祭一下吧!”实际上想着来了之后,立马干掉徐知诰,他总领淮南。
徐知诰也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我倒是想去,你手里拿着刀,我怎么敢过去。”
这件事就此作罢,但是交锋还没结束,不久徐知诰因为徐知询作风不检点,乱用装饰品,比如凤凰和龙啦之类的,就被叫到了扬州问话,虽然很多人都劝徐知询不要去,去了就回不来了,可是徐知询艺高人胆大,觉得徐知诰不敢怎么着他,就去了。
但是去了之后,就被徐知诰软禁了起来,徐知询或许会后悔,但是他没机会了。后来徐知诰准备用酒毒死徐知询,不过徐知询警惕性很高,没上当,反而要和徐知诰一人一半,一起喝,无奈之下一个太监喝了那杯酒死了,而徐知询逃过了一劫。
后来曾经帮助徐知诰诓骗徐知询到扬州的徐知谏死了,徐知诰对徐知询也就没那么防备了,当然根本的是徐知诰的权威已经确立了。所以就把徐知询放出来,放个有名无实的职位。
随着徐知诰在淮南威望的增加,他渐渐取代了他干爹徐温的地位,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经营金陵府,曾经还想着让杨溥迁都金陵,但是最终没有成行,但是这里面却已经暴漏了徐知诰想要取而代之的愿望。
本来徐知诰想着自己还有时间,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能顺顺当当的做这个皇帝,但是他早上起床,看见自己两鬓的花白,他的心思却变了,他已经老了,他或许等不及了。
于是他就把这个禅代的意思稍微漏了点,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为徐知诰操劳了,杨溥这一块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只要是徐知诰想,那立马就能干掉杨溥,但是历来禅代的人都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要搞得好看点。
所以步骤还是一点一点来,先封大公,后封齐王,最后就划了十个州作为齐国的土地,最后就是加九锡,在最后就是登基称帝了。
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的模式,没啥可说的,主要还是扯一下当时杨吴政权内部的情况。
很多老将对于徐知诰篡吴还是很不满的,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杨濛,也就是杨渥和杨隆演的弟弟,他联系了周本等老将,准备逆袭徐知诰,但是这一场所谓的逆袭,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扑灭了,老将们对于即成的事实只能忍气吞声,纷纷退隐,而杨濛则被诛杀。
最终徐知诰篡位成功,成了新的皇帝,杨行密建立的杨吴政权至此灭亡,徐知诰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未完待续)
徐知诰在前进的路上一开始还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地位一直都是跟着他的父亲徐温一起上升的,在徐温总揽淮南大权之后,就开始升州(南京)交给徐知诰在打理。
当时徐温很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了升州作为自己的基地,而把这个持家的,经营大本营的任务却交给了徐知诰,其实在这里已能够看出来很多的东西了。
徐知诰并不是徐温的大儿子,徐温的大儿子是徐知训,这个家伙嚣张跋扈,眼高于顶,一直以来都是以徐温的继承人的身份自居,而此时徐温却把徐知训绕了过去,直接就把升州给了徐知诰,这就是对于徐知诰的信任。
而徐知诰做到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徐知诰是个捡来的孩子,虽然说他是杨行密送来的,但是毕竟也不是亲生的,所以在杨家他一直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是徐知诰是个好孩子,很孝顺,而且办事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帮了徐温很多忙。
据说有一次徐温因为一些事情打了徐知诰一顿,怒火冲天要把徐知诰赶走,当时徐知诰的确是走了,但是过不久又跪在了门前,徐温很生气就骂道:“你这个小子怎么还没走?”
徐知诰闻言泪眼滂沱一脸哀伤的对徐温说道:“儿子惹恼了父亲被父亲打了之后,事后不回自己家,不找自己的母亲又能去哪呢?”
这句话吧徐温给震撼住了,心里那一丝温情燃升起来,据说徐温差一点就没忍住哭了,以后对待徐知诰也是比较好的。
后来徐温生病,徐温的几个亲儿子们都是“忙”的不行,很少到跟前来照顾徐温,而徐温半梦半醒之间,病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身边有人,于是就问:“谁啊!”
接着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儿子知诰和媳妇。”
这件事可以说为徐知诰在徐温的心中加了不少分,此后徐温在很多的公开场合甚至就在他的那些亲儿子面前就曾经说过:“你们虽然是我的亲儿子,但是孝顺都比不上徐知诰。”
徐知诰能够得到徐温的重用,肯定不是仅仅靠着孝顺和聪明,还有一点就是能力,能够真正的帮助徐温。
徐温也好几次说过,杨行密活着的时候也曾经好几次夸徐知训:“这小孩能力强,办事干练有章法,是个可塑之才。”
而徐温也经常把徐知诰和他的那几个儿子比,结果发现根本没啥可比性,所以徐知诰又成了徐温教训他那些亲儿子的正面典型,这样一来自然引起了徐温的亲儿子们的嫉妒或者说嫉恨,他们觉得这一个外姓人,怎么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混的还比他们好。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人,那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至于其他的几个兄弟和徐知诰关系还不错,关系最好的是徐知谏。
所以能够在徐知诰难道成长过程中对他造成阻碍的也就是徐知训和徐知询这两个人。
先说徐知训,徐知训这个家伙咱们上面已经简单的了解过了,他是徐温的长子,也是比较得宠的,我们上面从他对待杨隆演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纨绔世子,是个二世祖。
他对杨隆演的态度仅仅是他放荡人生的一个缩影,还有好几件事都是很有名气的,而最终徐知训也为此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第一个就是关于大将李德诚的,李德诚是杨行密时期的大将,杨行密还没崛起的时候,他就跟着杨行密,他的家里有一群歌姬,唱歌好听,长得漂亮,这事让徐知训听说了,咋弄都要去瞅瞅,然后就想把这些歌姬弄到自己家里去,给自己唱歌,给自己跳舞。
李德诚好不容易弄到这些人才,自然不愿意放手,于是就给徐知训说道:“我们家的这些歌姬都年纪大了,而且还都成家了,有的小孩都好几岁了,还不如过几天我找几个年轻点的给你送去。”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而且也很给徐知训面子,但是徐知训牛眼一瞪,脾气上来了,回去就吼道:“李德诚这个老匹夫,你的这些歌姬我要定了,将来我还要杀了你!”
杀气实在是重,别人一句话他就能放下狠话要干掉一个朝廷重臣,这真是有点无法无天的意思。
但是李德诚还算是厚道人,也因为徐温的缘故对于徐知训也是能忍则忍,不能忍就适当反击。
但是朱瑾不是这样的,朱瑾原本在中原那就是个节度使,但是后来却被朱温打败了逃到了淮南,这是个人物,是个豪杰,徐知训欺负到了他的头上。
朱瑾有的小妾很漂亮,有一匹骏马很威武,徐知训瞧上了,于是就找朱瑾要,希望朱瑾能够把她的小妾送过来玩几天,把马送来骑几天。
朱瑾瞧不起就是这些二世祖,二话不说毫无余地的拒绝了,之前李德诚委婉的拒绝徐知训都恨得要死,现在朱瑾直接就拒绝了,这让徐知训很受伤,他觉得这是被鄙视了,所以就想着找机会弄死朱瑾。
朱瑾从来都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他知道徐知训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决定提前动手,而且他觉得他这一次要是处理得当甚至能够在淮南搞起一股风潮,甚至干掉徐温。
不久,朱瑾主动拜访徐知训,带着他的小妾和骏马。说是要送给徐知训,徐知训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在想自己赔礼道歉了,于是就和朱瑾在一块喝酒吃饭,气氛十分融洽,但是就在这时,就在徐知训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瑾一剑砍下了徐知训的脑袋,然后拎着脑袋就去找杨隆演去了。
本来按照朱瑾的计划,这一次他联系上杨隆演,只要是杨隆演愿意号召淮南讨伐徐温,那么大事可成,就算是不牵扯到徐温,只要是把徐知训虐待杨隆演的那些事说出来,朱瑾也能保住小命,但是杨隆演早被徐温吓怕了,看到了徐知训的脑袋他当时就有点晕乎。
急忙对着朱瑾摆手说:“这事跟我没关系,你还是赶紧逃吧。”
朱瑾看杨隆演不靠谱。就骂了一句;“婢子不足与谋。”(是不是像极了当年范增怒斥项羽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两句话的意思和说话者的心思基本上一致。)
朱瑾看着后面追赶他的人来了,急忙跑出去,但是就在出城门的时候,扭断了腿,跑不动了,他知道自己被抓之后难逃一死,于是就横剑自刎。
后来徐温知道了这件事,痛哭流涕啊,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就这么死了,于是把朱瑾的尸体挂在城楼上暴尸数日。
但是这还不解气,于是就准备把扬州城里血洗一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但是此时严可求等人站了出来,把徐知训这些年干的事全部说了出来,徐温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混账。
知道了真相,徐温再想想觉得自己的儿子完全是咎由自取啊,但是就算是在混账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而此时想想朱瑾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就收敛了朱瑾的尸骨好生安葬。
徐知训就这么死了,估计徐知诰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徐知诰的最大威胁就是徐知训,很多人支持徐知训,就是因为他的徐温的长子,未来的继承人。
徐知诰也只能整天躲着徐知训,他惹不起徐知训,所以只能躲着,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吧。
曾经有一次,徐知训和徐知询还有徐知诰等都是本家兄弟在一块聚会。徐知训和徐知询就想着当场干掉徐知诰,但是这事被徐知谏提前知道了,在酒宴上,徐知谏踩了踩徐知诰的脚面,暗示了一下徐知诰,徐知诰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事情有变,于是就不慌不忙的假装上茅厕,趁机逃走了。
徐知询和徐知训等了半天不见徐知诰回来,这才知道原来徐知诰竟然跑了,这可气坏了徐知询。当即就命令一个部下骑着快马去追赶徐知诰,一定要把徐知诰杀死。
这个部将估计也是认识徐知诰,他追上了徐知诰只是用手里的剑挥舞了几下对着徐知诰示意了一下,就骑着马掉头回去了。然后报告徐知询说是没追上。徐知诰逃过一劫。
这里面就又有一个人,就是徐知询,这个家伙看起来像是徐知训的亲兄弟,他俩脾气差不多,而且这两个人关系最好,徐知询一直以来都是以徐知训马首是瞻,跟着大哥混。
他手里面也有点兵权,而且这些兵权还不少,他看徐知诰也是十分的不顺眼,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和他的哥哥一起对付徐知诰。
等到徐知训死了,徐知询或许就是最高兴的一个人了,因为他有了成为徐温继承人的机会。
但是在徐知训死了之后,真正在徐温面前越来越重要的人却是徐知诰,举个例子吧。
一开始在徐温刚刚开始执掌淮南大权的时候,徐知诰就被徐温派到了升州,后来升州上升为金陵府,越发的重要了,徐知诰是个人才,短短数年时间就将升州治理的繁花似锦,让徐温看了很高兴,于是就决定他住到金陵府,既然徐温亲自来了,那么原本在这的徐知诰就不能在这了。
所以徐温就给徐知诰安排了一个职位到了润州管事,润州是个小州,原本就比不上升州,更不用说已经被他治理的十分繁盛了,此时徐温就像是个强盗一般,直接拿走了徐知诰的胜利果实。
而作为交换的润州,徐知诰十分看不上,因为润州实在是太小了,他就给徐温要求把宣州给他,等到数年之后宣州也能繁花似锦。
其实在这里应该说徐知诰并没有明白徐温的良苦用心,所以徐知诰还是执着于表面上的大州和小州,想要放弃润州而去宣州。
原本徐温以为自己这个最能干最聪明的儿子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谁想到还是不明白,徐温很生气,就不理徐知诰,徐知诰也很生气,也赌气就不去润州。
此时在徐知诰刚刚到升州就跟着徐知诰的一个谋士,或者说一个纵横家更为合适,那就是宋齐丘,这个家伙找到了徐知诰,他用一句话劝服了徐知诰:“润州距离扬州一步之遥,徐知训骄纵必败,一旦扬州有变,你就能抢占先机了。”
听了这话徐知诰这才决定去润州,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刚好被宋齐丘料中,后来徐知训被杀死,还有徐温病死,徐知诰都是第一个赶到了扬州城,处理事情接管政局。
但是实际上徐温的意思并不是这个,宋齐丘也只能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徐温当时还没有到金陵府的时候,就很在意润州的建设,当然主要的是军事和政治的建设,并不是在经济上的建设,徐温就把润州作为自己掌控监视扬州的一个哨站,扬州有什么风吹草动,润州都能立马反应过来,并且迅速做出决断,所以润州对于徐温集团是非常的重要的,此时徐温将润州交给自己的干儿子,其实就是有意让徐知诰体验一下扬州政治中心的生活,积累经验,不能不说这稍微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不过徐温的败笔也就在这里,他晚年对于让谁继承他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表示,所以他的政治集团内部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徐温的亲生儿子,主要就是徐知询,另一部分就是支持干儿子徐知诰。
这两个阵营分别以严可求和骆志祥为首,严可求心里的确是不看好徐知诰,他坚定地支持徐知询,所以后来严可求和徐知诰之间爆发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件事既然已经公开了,那么徐温按理说就应该有个明确的表示了,但是实际上徐温却还是没有明确表态,反而为了缓解徐知诰和严可求之间的关系,还为他们结了亲家,徐温的态度此时看起来倒像是倾向于徐知诰。
后来徐知诰就在扬州和润州,开始步入淮南杨吴政权的政治中心,而金陵的徐知询也在徐温的扶持下成了一镇节度,掌握着强大的兵权。
等到徐温死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徐知询想要兵变夺权,而徐知诰这是想着利用自己政治上的优势搞掉徐知询。
徐知询说:“咱爹死了,你回来拜祭一下吧!”实际上想着来了之后,立马干掉徐知诰,他总领淮南。
徐知诰也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我倒是想去,你手里拿着刀,我怎么敢过去。”
这件事就此作罢,但是交锋还没结束,不久徐知诰因为徐知询作风不检点,乱用装饰品,比如凤凰和龙啦之类的,就被叫到了扬州问话,虽然很多人都劝徐知询不要去,去了就回不来了,可是徐知询艺高人胆大,觉得徐知诰不敢怎么着他,就去了。
但是去了之后,就被徐知诰软禁了起来,徐知询或许会后悔,但是他没机会了。后来徐知诰准备用酒毒死徐知询,不过徐知询警惕性很高,没上当,反而要和徐知诰一人一半,一起喝,无奈之下一个太监喝了那杯酒死了,而徐知询逃过了一劫。
后来曾经帮助徐知诰诓骗徐知询到扬州的徐知谏死了,徐知诰对徐知询也就没那么防备了,当然根本的是徐知诰的权威已经确立了。所以就把徐知询放出来,放个有名无实的职位。
随着徐知诰在淮南威望的增加,他渐渐取代了他干爹徐温的地位,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经营金陵府,曾经还想着让杨溥迁都金陵,但是最终没有成行,但是这里面却已经暴漏了徐知诰想要取而代之的愿望。
本来徐知诰想着自己还有时间,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能顺顺当当的做这个皇帝,但是他早上起床,看见自己两鬓的花白,他的心思却变了,他已经老了,他或许等不及了。
于是他就把这个禅代的意思稍微漏了点,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为徐知诰操劳了,杨溥这一块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只要是徐知诰想,那立马就能干掉杨溥,但是历来禅代的人都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要搞得好看点。
所以步骤还是一点一点来,先封大公,后封齐王,最后就划了十个州作为齐国的土地,最后就是加九锡,在最后就是登基称帝了。
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的模式,没啥可说的,主要还是扯一下当时杨吴政权内部的情况。
很多老将对于徐知诰篡吴还是很不满的,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杨濛,也就是杨渥和杨隆演的弟弟,他联系了周本等老将,准备逆袭徐知诰,但是这一场所谓的逆袭,还没来得及发动,就被扑灭了,老将们对于即成的事实只能忍气吞声,纷纷退隐,而杨濛则被诛杀。
最终徐知诰篡位成功,成了新的皇帝,杨行密建立的杨吴政权至此灭亡,徐知诰的新国家国号是大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