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求助
“兵部侍郎吴勇,见过吴王殿下。”
“起来吧,无需如此客气,”李恪笑着抬手,既然对方如此懂礼数,那李恪也会给他好脸色,不像那闫裴,仗着自己是皇上派来的,分不清谁是臣子谁是王爷。
吴勇站起来后,说:“多谢王爷,臣此次奉陛下旨意,前来接替闫侍郎的工作,顺便也把闫侍郎带回去交给大理寺处置。”
这时韩信走出来说:“侍郎大人,可能你还不知道,昨日闫裴已经死了。”
“哦?”
随后韩信把游街和群民激愤的事说了一遍。
吴勇听完后点点头说:“群民激愤,看看闫侍郎得罪了不少人啊,才会惹得老百姓们如此愤慨,我想即便是陛下也会理解百姓的,既然吴王殿下已经将这里的事汇报给了陛下,那自然就当让陛下圣裁,我就不多过问了。”
看样子吴勇是聪明人,很快就不在闫裴的问题上过多纠结。
“至于陛下安排的那件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会不会有人接话。
李恪笑了笑说:“吴大人,父皇交代之事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不是百姓们向我告发闫裴草菅人命,或许他早就已经回京复命了。”
“如此,就有劳吴王殿下费心了。”吴勇也暗中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内心也紧张的,主要是担心吴王殿下不好说话,万一李恪像队闫裴一样对自己发难的话,他也很难受。
“应该的,韩信啊,一会儿你带吴大人去军营走一趟,把我们的情况详细跟他说一说,再把我们已经挑好的精壮兵马交给他,一切以配合吴大人为主。”
“遵命!”
然而吴勇稍微犹豫了一会儿,说:“臣有个不情之请,斗胆想请吴王殿下亲自带着我去参观军营,若微臣有不懂的地方,还能及时跟殿下沟通交流。”
理论上说,这个要求提的有些不合情理。
如果是为了询问军营的情况,那应该是由韩信陪同最为合适,不过李恪觉得,既然吴勇提出这个要求,一定有他的理由,而且简单的接触后他觉得吴勇这个人好像挺不错的,于是点点头说:“行,那本王就陪你走一趟。”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淮阴,你就先去休息吧。”
“殿下,还是臣陪同一起吧。”韩信自然想保护李恪的安全,他不能保证这个吴勇是好人还是坏人,让他和李恪有独处的机会,韩信可不放心。
“放心吧。”李恪点了点头。
既然李恪坚持,韩信便不再多言。
随后在李恪的陪同下,吴勇来到军营查看情况。
因为昨天晚上李恪和韩信都已将军中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今天一点也不担心,他有自信不管吴勇询问自己什么问题,都有办法对答如流。
然而一圈军营走下来,吴勇却并没有询问关于军队和武器的任何问题。
“吴大人,马上就快结束了,有什么话可以直说了吧。”李恪率先打破了僵局。
吴勇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反问:“不知殿下为何会觉得我有话要说呢?”
“若是询问军中事务,自然是韩信将军陪同更为贴切,且我们一圈已经走完了,你都没有问我任何一个关于军营的问题,说明你想跟我单独相处,肯定有事要说。”
“殿下果然聪明!”吴勇先是敬佩了一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李恪心领神会,朝没人的地方走去,吴勇紧随其后。
到了一处僻静之地时,吴勇直接跪了下来。
“吴大人这是何意?”李恪立马去扶。
吴勇从贴身处取出一物,将其递到李恪眼前,李恪觉得此物眼熟,仔细一想好像是狄仁杰腰间的玉佩,于是眯着眼睛问:“这是?”
“此乃狄先生交给我的,他说殿下您看到此物就会相信我。”
果然,是狄仁杰的东西,既然狄仁杰能把这个东西交给吴勇,说明吴勇确实是可以信任的人,而且狄仁杰没有给自己写信,说明接下来吴勇要说的事,可能非常重要。
“快快请起,有什么事可直言。”
“不知殿下可识得李元芳。”
李元芳,李恪自然是知道的,他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他被卷入一场命案,刑部尚书府上一个丫鬟被杀,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元芳,现在刑部已经把他羁押,因为他不认罪,刑部打算动刑逼供,狄先生让我将此事告诉殿下,并请殿下想办法营救李元芳,实不相瞒,李元芳与我也是好友,请殿下出手相救。”
听到这里李恪有些不明白,反问道:“刑部尚书府上的丫鬟被杀,为何证据会指向大理寺的李元芳?这其中的原委你知晓多少。”
“此时直接由刑部接手的,狄先生想以大理寺的身份介入,却被避嫌为由拒绝了,目前我掌握的到的情报是,刑部尚书府的丫鬟被刺,被下人发现的时候,李元芳刚好晕倒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其手上还抓着带血的凶器。”
“等一等,为什么李元芳会出现在刑部尚书府?”李恪再次疑惑道。
“这个连狄大人都不知道,想要知道其中原委需要介入调查,或者是接触到李元芳本人,但现在刑部看的非常严,连狄大人都没办法接近他。”
刑部尚书彭大海,如果李恪没有记错的话,也应该是太子一党的,整件事听起来蹊跷的地方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太多,连狄仁杰的大理寺都没有办法介入,看来刑部是动真格的了,可问题是李恪想不出刑部对李元芳动真格的理由。
思来想去,或许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背后,是太子在推动。
太子,为何会针对李元芳呢?李恪觉得很有可能太子想把手伸到大理寺,奈何狄仁杰这条路走不通,大理寺其他人对太子而言也都无关紧要,所以就盯上了李元芳。
从李元芳平日里的为人处理来看,应该是拒绝了太子的拉拢。
由此激怒了太子,这才设计陷害,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将一切都串联起来。 ↑返回顶部↑
“起来吧,无需如此客气,”李恪笑着抬手,既然对方如此懂礼数,那李恪也会给他好脸色,不像那闫裴,仗着自己是皇上派来的,分不清谁是臣子谁是王爷。
吴勇站起来后,说:“多谢王爷,臣此次奉陛下旨意,前来接替闫侍郎的工作,顺便也把闫侍郎带回去交给大理寺处置。”
这时韩信走出来说:“侍郎大人,可能你还不知道,昨日闫裴已经死了。”
“哦?”
随后韩信把游街和群民激愤的事说了一遍。
吴勇听完后点点头说:“群民激愤,看看闫侍郎得罪了不少人啊,才会惹得老百姓们如此愤慨,我想即便是陛下也会理解百姓的,既然吴王殿下已经将这里的事汇报给了陛下,那自然就当让陛下圣裁,我就不多过问了。”
看样子吴勇是聪明人,很快就不在闫裴的问题上过多纠结。
“至于陛下安排的那件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会不会有人接话。
李恪笑了笑说:“吴大人,父皇交代之事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不是百姓们向我告发闫裴草菅人命,或许他早就已经回京复命了。”
“如此,就有劳吴王殿下费心了。”吴勇也暗中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内心也紧张的,主要是担心吴王殿下不好说话,万一李恪像队闫裴一样对自己发难的话,他也很难受。
“应该的,韩信啊,一会儿你带吴大人去军营走一趟,把我们的情况详细跟他说一说,再把我们已经挑好的精壮兵马交给他,一切以配合吴大人为主。”
“遵命!”
然而吴勇稍微犹豫了一会儿,说:“臣有个不情之请,斗胆想请吴王殿下亲自带着我去参观军营,若微臣有不懂的地方,还能及时跟殿下沟通交流。”
理论上说,这个要求提的有些不合情理。
如果是为了询问军营的情况,那应该是由韩信陪同最为合适,不过李恪觉得,既然吴勇提出这个要求,一定有他的理由,而且简单的接触后他觉得吴勇这个人好像挺不错的,于是点点头说:“行,那本王就陪你走一趟。”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淮阴,你就先去休息吧。”
“殿下,还是臣陪同一起吧。”韩信自然想保护李恪的安全,他不能保证这个吴勇是好人还是坏人,让他和李恪有独处的机会,韩信可不放心。
“放心吧。”李恪点了点头。
既然李恪坚持,韩信便不再多言。
随后在李恪的陪同下,吴勇来到军营查看情况。
因为昨天晚上李恪和韩信都已将军中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今天一点也不担心,他有自信不管吴勇询问自己什么问题,都有办法对答如流。
然而一圈军营走下来,吴勇却并没有询问关于军队和武器的任何问题。
“吴大人,马上就快结束了,有什么话可以直说了吧。”李恪率先打破了僵局。
吴勇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反问:“不知殿下为何会觉得我有话要说呢?”
“若是询问军中事务,自然是韩信将军陪同更为贴切,且我们一圈已经走完了,你都没有问我任何一个关于军营的问题,说明你想跟我单独相处,肯定有事要说。”
“殿下果然聪明!”吴勇先是敬佩了一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李恪心领神会,朝没人的地方走去,吴勇紧随其后。
到了一处僻静之地时,吴勇直接跪了下来。
“吴大人这是何意?”李恪立马去扶。
吴勇从贴身处取出一物,将其递到李恪眼前,李恪觉得此物眼熟,仔细一想好像是狄仁杰腰间的玉佩,于是眯着眼睛问:“这是?”
“此乃狄先生交给我的,他说殿下您看到此物就会相信我。”
果然,是狄仁杰的东西,既然狄仁杰能把这个东西交给吴勇,说明吴勇确实是可以信任的人,而且狄仁杰没有给自己写信,说明接下来吴勇要说的事,可能非常重要。
“快快请起,有什么事可直言。”
“不知殿下可识得李元芳。”
李元芳,李恪自然是知道的,他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他被卷入一场命案,刑部尚书府上一个丫鬟被杀,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元芳,现在刑部已经把他羁押,因为他不认罪,刑部打算动刑逼供,狄先生让我将此事告诉殿下,并请殿下想办法营救李元芳,实不相瞒,李元芳与我也是好友,请殿下出手相救。”
听到这里李恪有些不明白,反问道:“刑部尚书府上的丫鬟被杀,为何证据会指向大理寺的李元芳?这其中的原委你知晓多少。”
“此时直接由刑部接手的,狄先生想以大理寺的身份介入,却被避嫌为由拒绝了,目前我掌握的到的情报是,刑部尚书府的丫鬟被刺,被下人发现的时候,李元芳刚好晕倒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其手上还抓着带血的凶器。”
“等一等,为什么李元芳会出现在刑部尚书府?”李恪再次疑惑道。
“这个连狄大人都不知道,想要知道其中原委需要介入调查,或者是接触到李元芳本人,但现在刑部看的非常严,连狄大人都没办法接近他。”
刑部尚书彭大海,如果李恪没有记错的话,也应该是太子一党的,整件事听起来蹊跷的地方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太多,连狄仁杰的大理寺都没有办法介入,看来刑部是动真格的了,可问题是李恪想不出刑部对李元芳动真格的理由。
思来想去,或许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背后,是太子在推动。
太子,为何会针对李元芳呢?李恪觉得很有可能太子想把手伸到大理寺,奈何狄仁杰这条路走不通,大理寺其他人对太子而言也都无关紧要,所以就盯上了李元芳。
从李元芳平日里的为人处理来看,应该是拒绝了太子的拉拢。
由此激怒了太子,这才设计陷害,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将一切都串联起来。 ↑返回顶部↑
“兵部侍郎吴勇,见过吴王殿下。”
“起来吧,无需如此客气,”李恪笑着抬手,既然对方如此懂礼数,那李恪也会给他好脸色,不像那闫裴,仗着自己是皇上派来的,分不清谁是臣子谁是王爷。
吴勇站起来后,说:“多谢王爷,臣此次奉陛下旨意,前来接替闫侍郎的工作,顺便也把闫侍郎带回去交给大理寺处置。”
这时韩信走出来说:“侍郎大人,可能你还不知道,昨日闫裴已经死了。”
“哦?”
随后韩信把游街和群民激愤的事说了一遍。
吴勇听完后点点头说:“群民激愤,看看闫侍郎得罪了不少人啊,才会惹得老百姓们如此愤慨,我想即便是陛下也会理解百姓的,既然吴王殿下已经将这里的事汇报给了陛下,那自然就当让陛下圣裁,我就不多过问了。”
看样子吴勇是聪明人,很快就不在闫裴的问题上过多纠结。
“至于陛下安排的那件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会不会有人接话。
李恪笑了笑说:“吴大人,父皇交代之事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不是百姓们向我告发闫裴草菅人命,或许他早就已经回京复命了。”
“如此,就有劳吴王殿下费心了。”吴勇也暗中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内心也紧张的,主要是担心吴王殿下不好说话,万一李恪像队闫裴一样对自己发难的话,他也很难受。
“应该的,韩信啊,一会儿你带吴大人去军营走一趟,把我们的情况详细跟他说一说,再把我们已经挑好的精壮兵马交给他,一切以配合吴大人为主。”
“遵命!”
然而吴勇稍微犹豫了一会儿,说:“臣有个不情之请,斗胆想请吴王殿下亲自带着我去参观军营,若微臣有不懂的地方,还能及时跟殿下沟通交流。”
理论上说,这个要求提的有些不合情理。
如果是为了询问军营的情况,那应该是由韩信陪同最为合适,不过李恪觉得,既然吴勇提出这个要求,一定有他的理由,而且简单的接触后他觉得吴勇这个人好像挺不错的,于是点点头说:“行,那本王就陪你走一趟。”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淮阴,你就先去休息吧。”
“殿下,还是臣陪同一起吧。”韩信自然想保护李恪的安全,他不能保证这个吴勇是好人还是坏人,让他和李恪有独处的机会,韩信可不放心。
“放心吧。”李恪点了点头。
既然李恪坚持,韩信便不再多言。
随后在李恪的陪同下,吴勇来到军营查看情况。
因为昨天晚上李恪和韩信都已将军中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今天一点也不担心,他有自信不管吴勇询问自己什么问题,都有办法对答如流。
然而一圈军营走下来,吴勇却并没有询问关于军队和武器的任何问题。
“吴大人,马上就快结束了,有什么话可以直说了吧。”李恪率先打破了僵局。
吴勇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反问:“不知殿下为何会觉得我有话要说呢?”
“若是询问军中事务,自然是韩信将军陪同更为贴切,且我们一圈已经走完了,你都没有问我任何一个关于军营的问题,说明你想跟我单独相处,肯定有事要说。”
“殿下果然聪明!”吴勇先是敬佩了一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李恪心领神会,朝没人的地方走去,吴勇紧随其后。
到了一处僻静之地时,吴勇直接跪了下来。
“吴大人这是何意?”李恪立马去扶。
吴勇从贴身处取出一物,将其递到李恪眼前,李恪觉得此物眼熟,仔细一想好像是狄仁杰腰间的玉佩,于是眯着眼睛问:“这是?”
“此乃狄先生交给我的,他说殿下您看到此物就会相信我。”
果然,是狄仁杰的东西,既然狄仁杰能把这个东西交给吴勇,说明吴勇确实是可以信任的人,而且狄仁杰没有给自己写信,说明接下来吴勇要说的事,可能非常重要。
“快快请起,有什么事可直言。”
“不知殿下可识得李元芳。”
李元芳,李恪自然是知道的,他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他被卷入一场命案,刑部尚书府上一个丫鬟被杀,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元芳,现在刑部已经把他羁押,因为他不认罪,刑部打算动刑逼供,狄先生让我将此事告诉殿下,并请殿下想办法营救李元芳,实不相瞒,李元芳与我也是好友,请殿下出手相救。”
听到这里李恪有些不明白,反问道:“刑部尚书府上的丫鬟被杀,为何证据会指向大理寺的李元芳?这其中的原委你知晓多少。”
“此时直接由刑部接手的,狄先生想以大理寺的身份介入,却被避嫌为由拒绝了,目前我掌握的到的情报是,刑部尚书府的丫鬟被刺,被下人发现的时候,李元芳刚好晕倒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其手上还抓着带血的凶器。”
“等一等,为什么李元芳会出现在刑部尚书府?”李恪再次疑惑道。
“这个连狄大人都不知道,想要知道其中原委需要介入调查,或者是接触到李元芳本人,但现在刑部看的非常严,连狄大人都没办法接近他。”
刑部尚书彭大海,如果李恪没有记错的话,也应该是太子一党的,整件事听起来蹊跷的地方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太多,连狄仁杰的大理寺都没有办法介入,看来刑部是动真格的了,可问题是李恪想不出刑部对李元芳动真格的理由。
思来想去,或许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背后,是太子在推动。
太子,为何会针对李元芳呢?李恪觉得很有可能太子想把手伸到大理寺,奈何狄仁杰这条路走不通,大理寺其他人对太子而言也都无关紧要,所以就盯上了李元芳。
从李元芳平日里的为人处理来看,应该是拒绝了太子的拉拢。
由此激怒了太子,这才设计陷害,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将一切都串联起来。
“起来吧,无需如此客气,”李恪笑着抬手,既然对方如此懂礼数,那李恪也会给他好脸色,不像那闫裴,仗着自己是皇上派来的,分不清谁是臣子谁是王爷。
吴勇站起来后,说:“多谢王爷,臣此次奉陛下旨意,前来接替闫侍郎的工作,顺便也把闫侍郎带回去交给大理寺处置。”
这时韩信走出来说:“侍郎大人,可能你还不知道,昨日闫裴已经死了。”
“哦?”
随后韩信把游街和群民激愤的事说了一遍。
吴勇听完后点点头说:“群民激愤,看看闫侍郎得罪了不少人啊,才会惹得老百姓们如此愤慨,我想即便是陛下也会理解百姓的,既然吴王殿下已经将这里的事汇报给了陛下,那自然就当让陛下圣裁,我就不多过问了。”
看样子吴勇是聪明人,很快就不在闫裴的问题上过多纠结。
“至于陛下安排的那件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会不会有人接话。
李恪笑了笑说:“吴大人,父皇交代之事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不是百姓们向我告发闫裴草菅人命,或许他早就已经回京复命了。”
“如此,就有劳吴王殿下费心了。”吴勇也暗中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内心也紧张的,主要是担心吴王殿下不好说话,万一李恪像队闫裴一样对自己发难的话,他也很难受。
“应该的,韩信啊,一会儿你带吴大人去军营走一趟,把我们的情况详细跟他说一说,再把我们已经挑好的精壮兵马交给他,一切以配合吴大人为主。”
“遵命!”
然而吴勇稍微犹豫了一会儿,说:“臣有个不情之请,斗胆想请吴王殿下亲自带着我去参观军营,若微臣有不懂的地方,还能及时跟殿下沟通交流。”
理论上说,这个要求提的有些不合情理。
如果是为了询问军营的情况,那应该是由韩信陪同最为合适,不过李恪觉得,既然吴勇提出这个要求,一定有他的理由,而且简单的接触后他觉得吴勇这个人好像挺不错的,于是点点头说:“行,那本王就陪你走一趟。”
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淮阴,你就先去休息吧。”
“殿下,还是臣陪同一起吧。”韩信自然想保护李恪的安全,他不能保证这个吴勇是好人还是坏人,让他和李恪有独处的机会,韩信可不放心。
“放心吧。”李恪点了点头。
既然李恪坚持,韩信便不再多言。
随后在李恪的陪同下,吴勇来到军营查看情况。
因为昨天晚上李恪和韩信都已将军中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今天一点也不担心,他有自信不管吴勇询问自己什么问题,都有办法对答如流。
然而一圈军营走下来,吴勇却并没有询问关于军队和武器的任何问题。
“吴大人,马上就快结束了,有什么话可以直说了吧。”李恪率先打破了僵局。
吴勇先是行了个礼,然后反问:“不知殿下为何会觉得我有话要说呢?”
“若是询问军中事务,自然是韩信将军陪同更为贴切,且我们一圈已经走完了,你都没有问我任何一个关于军营的问题,说明你想跟我单独相处,肯定有事要说。”
“殿下果然聪明!”吴勇先是敬佩了一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李恪心领神会,朝没人的地方走去,吴勇紧随其后。
到了一处僻静之地时,吴勇直接跪了下来。
“吴大人这是何意?”李恪立马去扶。
吴勇从贴身处取出一物,将其递到李恪眼前,李恪觉得此物眼熟,仔细一想好像是狄仁杰腰间的玉佩,于是眯着眼睛问:“这是?”
“此乃狄先生交给我的,他说殿下您看到此物就会相信我。”
果然,是狄仁杰的东西,既然狄仁杰能把这个东西交给吴勇,说明吴勇确实是可以信任的人,而且狄仁杰没有给自己写信,说明接下来吴勇要说的事,可能非常重要。
“快快请起,有什么事可直言。”
“不知殿下可识得李元芳。”
李元芳,李恪自然是知道的,他点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他被卷入一场命案,刑部尚书府上一个丫鬟被杀,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元芳,现在刑部已经把他羁押,因为他不认罪,刑部打算动刑逼供,狄先生让我将此事告诉殿下,并请殿下想办法营救李元芳,实不相瞒,李元芳与我也是好友,请殿下出手相救。”
听到这里李恪有些不明白,反问道:“刑部尚书府上的丫鬟被杀,为何证据会指向大理寺的李元芳?这其中的原委你知晓多少。”
“此时直接由刑部接手的,狄先生想以大理寺的身份介入,却被避嫌为由拒绝了,目前我掌握的到的情报是,刑部尚书府的丫鬟被刺,被下人发现的时候,李元芳刚好晕倒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其手上还抓着带血的凶器。”
“等一等,为什么李元芳会出现在刑部尚书府?”李恪再次疑惑道。
“这个连狄大人都不知道,想要知道其中原委需要介入调查,或者是接触到李元芳本人,但现在刑部看的非常严,连狄大人都没办法接近他。”
刑部尚书彭大海,如果李恪没有记错的话,也应该是太子一党的,整件事听起来蹊跷的地方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也太多,连狄仁杰的大理寺都没有办法介入,看来刑部是动真格的了,可问题是李恪想不出刑部对李元芳动真格的理由。
思来想去,或许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背后,是太子在推动。
太子,为何会针对李元芳呢?李恪觉得很有可能太子想把手伸到大理寺,奈何狄仁杰这条路走不通,大理寺其他人对太子而言也都无关紧要,所以就盯上了李元芳。
从李元芳平日里的为人处理来看,应该是拒绝了太子的拉拢。
由此激怒了太子,这才设计陷害,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将一切都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