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娘就道:“这有什么,花老爷喝杯酒,我说一个笑话,我一肚子的笑话,倒不怕说完,只怕今天要让花老爷醉着回去了。”
    “好大的口气,哼哼,我的笑话也多得很,你要是比不过我怎么办。”花老爷也回了一句。
    那姓谷的客人见势就提议道:“干巴巴喝着没趣,不如我来摆个庄,大家赌一赌,玉娘说一个,花老爷喝一杯,看是花老爷喝的酒多还是玉娘喝的酒多。
    “唉呀,这可不成,”玉娘摆摆手,“我的酒量才那么点,要跟花老爷对着喝,只怕就要醉死过去了。”
    “不打紧,陶兄请你来的嘛,自然是你们俩合庄。”谷博像是硬要玩这一盘,便合力推举玉娘陶仲宾和六巧是一边,花德多和珍珍是一边,其余人也可跟着下注,谁输了便跟着也陪一杯。
    这倒有意思了,福娘自然是跟着玉娘的,陶叔谦也选了他哥,钱适亮和谷博压了花德多,白香倒是出乎意料,竟然也跳着选了玉娘这边。
    这可就是四对六了,若不是怕立flag,玉娘都想说一句——优势在我!
    她便抢先说了三个,闹得在场众人吨吨吨就连喝三杯,宋妈妈心疼自家的酒,这样喝能品出什么味,忍不住过来劝道:“酒喝得太快容易醉,老爷们吃点菜。还是买的从河边新鲜钓上来的鱼呢。”
    可菜一上,众人都笑了,花老爷拿筷子指着那条鱼,“要不是装在这个小盘子里,我还以为鱼在哪里呢?”
    原来是宋妈妈没舍得花大价钱买条个头大的,她便故意换了小盘子盛菜,露出鱼头鱼尾巴来,好显得这鱼分量十足。
    陶仲宾笑道:“这个老婆子哦,抠门是抠到家了,过几天我请大家去码头边那个酒楼里吃鱼,真的从河里现捞现吃,最新鲜了。”
    “这感情好。”钱适亮先拍手应承了下来,他是习惯性占便宜的,也不管陶仲宾是不是开玩笑,把请客做实了再说。
    谷博和花德多也接着点头答应,他们几个也是在县城里头做生意的,码头那边船来船往,对他们而言,倒是个能探听消息的好地方。
    谷博便试探问道:“陶老爷是不是已经和人约好了?”
    “还没有,今年大船还没到呢,现在来的都是小船,没什么大货,就随便找船家谈谈好了。”陶仲宾摇头道,等到真的大商船过来,他们几个也就没现在的闲暇时光了,还在宋家摆席吃酒。
    几乎要住在码头边了,在那才好打听最新消息,追涨买跌、砍价收购,从中赚取利润。
    六巧有些心动,撒娇道:“几个大男人谈什么嘛,干巴巴的有啥子好聊的,要不然就带我们也过去,订了包间大家一起坐着谈岂不有意思,码头边的酒楼里有什么好花娘哦,唱得也俗,见到了你们嘛就巴上去撕不下来,嘴巴也管不紧。”
    “那就去,我也没说不带你嘛。”陶仲宾顺势就答应了下来,“只是码头那边离县城还有几十里,你不要嫌路途遥远就行。”
    “这有什么,不是我们几个都去么,到时候我叫一辆马车,来回也不费什么气力。”六巧脑子转的飞快,当即就想出个解决方法来。
    白香和珍珍是和这几人做了两年的,关系亲近,自然敢答应下来,玉娘和福娘倒还要回家去问问李妈妈,她们可不敢擅自做主。
    李妈妈像是也知道其中的生意经,没有阻拦,点着头就答应了此事,还和玉娘感慨起六巧这个人来,点评道:“她的脑子倒是蛮灵光的,逮到了空子就赶紧钻进去,我听别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怎么她不却像是宋老鼠养出来的女儿,胆子没有那么小?”
    “妈,这话也不准的,要是真这么灵验,爹妈什么样子儿女就跟着是什么样,那我们还学什么手艺?认个亲不就都会了。”玉娘是不信这一套的,要真按这套血统论来说,福娘就该是小号李妈妈,怎么她倒不如亲妈那样心眼多呢。
    就像宋妈妈,平日里那么胆小谨慎,可养出来的五福脾气火爆敢和客人对骂,养出来的六巧心思机巧,一转眼珠十万八千个主意来,就是真亲生的小女儿也风风火火,没见哪里谨慎了。
    真真是一口米养出来百样人。
    玉娘是听说过清平县大码头的,毕竟半个县城都靠这个码头养活吃喝呢,之所以清平县与河东其他县城不同,经济繁荣全托了能有这个大运河,夏秋两季人来客往,船行舟过,这就是客流量啊。
    码头离县城不远,根据河流有两个地方,大码头距离远,小码头只三十里路,是为了当初给皇庄送东西特意通的河道,那些小船也过得来,走水路一径到酒楼边休整谈生意,可比苦哈哈在运河边等候方便。
    只是那路虽然是官道,李妈妈还是有些不大放心,从未带几人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更何况她亲女儿也去哩,这一次得知六巧说带她们挤马车,李妈妈便拍准道,“我们家出四个人,自己雇辆车坐,不用和别家去挤。”
    这次路途遥远,李妈妈就把金盏撇了,派上安全感十足的刘妈和鲁婶两人跟车。
    一瞧见刘妈,玉娘心里就安稳了,不是她说句不好听的,刘妈那身子骨,一个人能单挑打赢陶老爷一伙人。
    只是防护工作要做足,不能只指靠别人。
    这次玉娘干脆做了两个红布荷包,略小些的系在福娘腰里,叮嘱她道:“要是那个陶叔谦对你动手动脚,你就只管拿这个砸他,万事有妈呢。”
    “我可不敢,”福娘捧着这个荷包直笑,“我怕把玉皇老爷再给招来。”
    “我这是做好事,玉皇老爷在天上也得谢我呢,你瞧瞧,帮他招了多少信徒。”玉娘扬起下巴丝毫不心虚,转而又道,“你可别把我这事儿往外传啊。”
    “为什么?我听小七说温举人待他这个孙女可好了,你帮了他们大忙,保准是会送一份大礼的,你不是急缺钱么。”福娘疑惑道,“像这样有身份的读书人家,自然知道报恩的道理,谢礼肯定能有好些,只怕几十两上百两都有可能,那可是差点救了一条命啊。”
    “百两银子,亏你也想敢想,哪就能拿出这么多来,你也说了,是差点。”玉娘可没这么大的期望,武松打虎能救多少人,那也才五十两呢,还是商户们集体凑的。
    她之所以不愿意承认,主要是怕人报复,那个逃走的温举人家仆温忠,可至今还没被抓到,要是他得知是自己坏了事,谁能赌他会不会回来报复。
    “这也是,”福娘憋着气恨恨,“亏得县衙里这些老爷们个个拿着俸禄吃着皇粮,结果呢,抓个人都三四个月过去了也不见踪影,就是那拐子也还关在县衙大牢里,说是要等到秋天才问斩,白让她多活了那几个月去。”
    抓人哪有这么容易,玉娘也无可奈何,这年头又没有摄像头,衙门里只请了一个画师过来描像,那画师技艺平平,素日只是画山水花鸟的,这会子强画人,且只靠别人口述来画,与真人相差不知远到哪里去了,拿着这么个东西抓捕,还是去外县,真就跟大海里捞针似的难。
    索性玉娘当初救人也不是为了银钱来的,她就当那玉皇庙老道说的,给自己积德得了,现在没了报酬也不心疼,自己晚上睡的香就成。
    只是这回吸取了点经验教训,给自己做的石头荷包布料没用太好,这玩意丢出去了难捡回来,一次性用品,用太好的布料,玉娘有些舍不得。
    好吧,在这里,玉娘承认了李妈妈的说法有些道理,她的抠门一定是遗传李妈妈的,这是李家家传,绝对不是她的本性,绝对。
    第32章 生意
    过几日,陶老爷便差遣手底下的小厮过来送了消息,定下了具体时日,李妈妈便亲自去十街外雇了一辆蓝布马车,指着那赶车的老车夫对几人介绍道:“这是老牛,你们只管这样叫他,我是信得过他的,要是遇到什么事,你们只管招呼一声。”
    听李妈妈这话里的意思,之前像是和他有过几年交情,不然也不敢这么交付。
    福娘却对此人没有印象,她小时候不是跟着李妈妈就是跟着大姐,再不然就是关在房里,没怎么见过外人,对幼时的记忆也不多。
    没有详细信息,但至少有个熟人跟着,玉娘便安心了许多。能过李妈妈这双眼睛的,就跟盖了个安全猪肉检查章一样,是值得李家人信赖产品。
    马车同轿子不同,轿子是人力,马车是马力,人抬着轿子不过一会儿就要歇着,因此走不了多远。马车却大不相同,坐上去能一直往前走个把时辰,一直等到了目的地也不带停的。
    外头官道又不像县城里边那样齐整,虽说是按着官律有人看管,半年一修,可谁能这么遵纪守法,白白的出力不讨好。
    因此自建好后就荒废了许多年,有些地方已经坑洼不平,马车一路晃晃悠悠,又没个减震功能,把玉娘和福娘两人坐的晃晃悠悠,浑身难受。
    听见到了地方,忙不迭下车来,玉娘站定了脚抬眼一望,果然见一间好宽阔大气的酒楼。
    比起之前在县城里紧巴巴的可着土地建造的那些酒楼,这一间占地极大,建的也高,足有五层,上书春风楼三个大字,牌匾上还挂着彩旗灯笼,显然主家颇有实力。
    宋家的徐婶站在外面迎接,显然六巧他们已经到了,也用不着伙计在前带路,一楼里人太多怕有人故意挤着好来占便宜,徐婶和鲁婶护着几人就往楼上走去。
    一直走了三层,徐婶才在楼梯口停下脚步,朝玉娘福娘先介绍了一句,“陶老爷还请了四五个生面孔,不是在咱们县城里做的生意,五姑娘六姑娘留心些。”
    她这一说,玉娘心里就有了底,看来今天叫的不是会友局,是商务局。
    果然,进到包间内,就看见一张大圆桌子,极具存在感的占据了厅内大半个地方,边上还有两个小厮在上菜,桌上已经坐了不少人,边上跟着也有一些花娘,只是玉娘熟悉的只有白香珍珍六巧三个,剩下的面容不大相识,穿着的衣服也有好坏。
    乌泱泱一群人,还好天气渐热,窗户全都打开透着气,总算不憋闷,那花娘们像是各自有着地盘,并不怎么主动搭腔,相熟的只和相熟的聚在一起。
    六巧这次没有让出陶仲宾身边的位置了,看来是想学些生意经,紧跟着人不离左右,玉娘也乐的如此,干脆跟着福娘坐到了陶叔谦那一边,反正出场费是一定要给的,坐不坐人身边倒无所谓。
    玉娘见六巧这样更好了,自己这边连代酒都不用,只在席上蹭吃蹭喝就行,钱照拿,事不管,很好。
    像这种客人们相互交流信息的场地,最容易听到新鲜八卦。憋在小县城里好几年,玉娘都快不知道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了,这会儿听见别人在那说些外地民生,不自觉就竖起耳朵细听起来。
    谷博谷老爷也是做的绸缎生意,只不过他的本钱比陶仲宾要少些,陶仲宾盯着秋季的大头,他却此刻就已经预备着今年的花销了,同边上两个小船主交流道:“今年进的东西怎么比往年差了那么多啊,我看你们料子也不大好,花样也老气。”
    “唉呀,就是去年出的那个事情吗,江南死了多少人哦,好些商行都关门啦,东西哪里去买,我这里还有些是去年的旧料子,为了凑数才都送过来的。”那船主见他一问,就唉声叹气起来。
    “长安出的事情,江南死的什么人啊,隔着那么老远呢。”谷博疑惑道。
    “你看,你看不懂了吧,”那船主便叹气道,“长安里面打个喷嚏,到外头都是滔天巨浪哩,你也不想想,连礼部侍郎那么大的官都没了,这能是打喷嚏的小事吗,锦衣卫到处抓人,谁知道抓的有没有江南人,闹得长安人心惶惶咧。”
    “不是说已经抓到了吗?”钱适亮探过头来,他去年去过一趟长安,好险被困在那里,后来听说是已经抓住了真凶,才放开城门,他便赶紧溜回县城,今年还预备着再去一回,怎么又抓人了。
    那船主便得意道:“你们正好问对人了,这事儿我是知道的,我才从长安回来,之前嘛说是一个读书人搞的鬼,把他抓了全家都杀头了,后来呢才查出来说是他弟弟诬告的。贪图他家的钱再加上有些旧恨,才扯了谎话害他哥哥。”
    “啧啧啧,”谷博咋舌,“为了点钱把自己家亲哥哥害成这样啊,啧啧啧,死也要拔舌下油锅哦。”
    “我也是这么说的,万幸啊,他家还留了一个后呢,听说是当时去外地了,被他哥交好的一个太监瞒下来的,现在锦衣卫抓错了人,估计补偿要补偿到他头上去。”
    “这倒是蛮好的嘛,”钱适亮摇头晃脑,“还能拿个官做,真是好命哦。”
    这下子不用钱适亮边上跟着的白香翻白眼,玉娘都想翻白眼了,全家的性命换了顶官帽,还说别人的命好,天晓得人家愿不愿意。
    那船主左右瞟瞟,降低了声音小声道:“依我看,老爷要不定下个人来,只怕此事还有的闹,怎么可能是个书生去印宫廷内事,他哪来的消息。”
    “哦哟,你的胆子真大,不要瞎讲嘛。”钱适亮被他这个猜测唬了一跳,忙转了一圈看没人在意,才放下心来。
    “老钱你这个人怕什么,”谷博嘲笑道,“天高皇帝远哦,我们在这里说几句闲话,难道也要被抄家呀?老爷子糊涂吗,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那里搞,闹得我们生意也不好了。”
    说到这里,玉娘便知,他们说的是老爷是指当今皇帝了,果然胆子大,连皇帝家的家事都敢言谈。
    不过也多亏了此,玉娘穿过来五六年了,连县太爷的名姓都是最近才听闻的,更别说远在长安的皇帝了。
    姓甚名谁,年纪性格全都不知,在鲁婶和刘妈眼中,还以为每年唱戏时那戏台上胡子一大把的就是皇帝呢。
    这会听几个胆大包天的在这闲谈,玉娘不禁不怕事,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哪怕是小道消息也是消息不是,有她在这里殷勤倒酒,再加上边上有人凑过来,那船主真就不理钱适亮,继续分享起来。
    男人嘛,到了年纪最喜欢的就是饭桌政治,口头治国,远到番邦近到县城,有什么不敢说。
    见那边人群越聚越多,越说越不像话,陶仲宾拍拍桌子,制止道:“我们挣钱就好了,乱扯什么话。要我说,清平县离长安远倒蛮好,平平安安的,挣点小钱过日子。”
    “我听说因为这个事,多半怕是要定下来了。要不然怎么好料子没了这么多,我就不信因为抓人能把绸缎都抓没了?多半是有人提前买料子囤货等着到时好大赚一笔。”另外有个小船主不服气道:
    “你们别不信,我从江南那边过来,听万永商行说的,他家跟长安那边不是有关系么,老爷们早就知道了,拿着钱囤货呢,就宰我们这些小商人。”
    他这话一出,席上就有几个人心动起来,陶仲宾也有意,只是他为人谨慎,想着再等一等托人去打听一二。
    谷博却有些性急,起身坐到了那人边上,和他一起商量着此事是真,要不要一起去江南那里好收料子。
    虽然这几位都是商人,可商人里也分大小,像陶仲宾和花德多两人出门都带小厮的,明显就是大商人,家里有些银钱,所以养得起闲人好充场面。
    像钱适亮和谷博两个,就节俭得多,衣裳也总是簇新的料子两三件来回穿,并不敢像前头两人那样随意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显然是底气不足,四五人小团体隐隐落在下首,就连时常吃酒,也是陶仲宾出钱得多。
    他们那里说的热闹,连带着那钱适亮也按捺不住,掺了两层的股,三人口头先约定好租下这条船来,去江南那边找当地绣娘搜罗绸缎,等着到了手压上一会儿再卖就能大赚一笔,他们就不信,这样简单的手段还能亏?
    一场酒席下来,玉娘听了个肚饱,好几人谈成了买卖,就是陶仲宾也有收获,买下了半仓的缎子丝线,预备着通过自家商行散着零卖,他也不嫌少,细水长流的卖,总有赚头。
    陶仲宾便想着这样的席面倒也不错,和众人商议好了不如下次也带几个朋友过来一叙,不说做生意,交交朋友也是好的。
    陶叔谦落在最后,见众人要散场,他便着急拉住陶仲宾,“二哥,我看天气越来越热了,要不要过段时间,我们去广福寺里走走,寺庙在山上,又高又凉快。”
    陶仲宾瞥了他一眼,就猜到了陶叔谦的用意,也不难为他,开口道:“既然你想,那就过几天吧,正好你钱大哥也要出门,就当是给他摆席好了。”
    看见陶叔谦难掩欣喜的背影,陶仲宾似笑非笑,六巧就依着他笑道:“我看叔谦是已经相中福娘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要点蜡烛,做成一对了。”
    “那不是蛮好的。”陶仲宾淡淡道。
    “哎呀,你小弟不是还没有成亲吗,现在就闹出来,你就不怕他婚事受影响哦。”也不知六桥是拱火还是担心。
    陶仲宾却没有恼怒,反而嬉笑道:“我就是故意要他跌一跤,不现在吃吃苦头,等到以后还怎么当家立事。我大伯又死得早,没亲爹管教教道理,也就我这个做哥哥的现在教教他了么。”
    “对了,”陶仲宾交代六巧道,“我看这个福娘怕是不成,她姐姐厉害,有她在里面掺和恐怕闹不出什么事情来,你再帮我去找找,教训就要吃个狠的,一辈子都记得牢。”
    六巧眉眼一挑,嗔怪他道:“说的倒轻巧,哪有那么好的,又聪明又能唱曲的清倌人哦,玉娘和福娘两个那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才说着话,六巧陪陶仲宾下到一楼,就看中心大堂那里坐着几个散众的花娘,不禁计上心头,有了个人选。 ↑返回顶部↑
    玉娘就道:“这有什么,花老爷喝杯酒,我说一个笑话,我一肚子的笑话,倒不怕说完,只怕今天要让花老爷醉着回去了。”
    “好大的口气,哼哼,我的笑话也多得很,你要是比不过我怎么办。”花老爷也回了一句。
    那姓谷的客人见势就提议道:“干巴巴喝着没趣,不如我来摆个庄,大家赌一赌,玉娘说一个,花老爷喝一杯,看是花老爷喝的酒多还是玉娘喝的酒多。
    “唉呀,这可不成,”玉娘摆摆手,“我的酒量才那么点,要跟花老爷对着喝,只怕就要醉死过去了。”
    “不打紧,陶兄请你来的嘛,自然是你们俩合庄。”谷博像是硬要玩这一盘,便合力推举玉娘陶仲宾和六巧是一边,花德多和珍珍是一边,其余人也可跟着下注,谁输了便跟着也陪一杯。
    这倒有意思了,福娘自然是跟着玉娘的,陶叔谦也选了他哥,钱适亮和谷博压了花德多,白香倒是出乎意料,竟然也跳着选了玉娘这边。
    这可就是四对六了,若不是怕立flag,玉娘都想说一句——优势在我!
    她便抢先说了三个,闹得在场众人吨吨吨就连喝三杯,宋妈妈心疼自家的酒,这样喝能品出什么味,忍不住过来劝道:“酒喝得太快容易醉,老爷们吃点菜。还是买的从河边新鲜钓上来的鱼呢。”
    可菜一上,众人都笑了,花老爷拿筷子指着那条鱼,“要不是装在这个小盘子里,我还以为鱼在哪里呢?”
    原来是宋妈妈没舍得花大价钱买条个头大的,她便故意换了小盘子盛菜,露出鱼头鱼尾巴来,好显得这鱼分量十足。
    陶仲宾笑道:“这个老婆子哦,抠门是抠到家了,过几天我请大家去码头边那个酒楼里吃鱼,真的从河里现捞现吃,最新鲜了。”
    “这感情好。”钱适亮先拍手应承了下来,他是习惯性占便宜的,也不管陶仲宾是不是开玩笑,把请客做实了再说。
    谷博和花德多也接着点头答应,他们几个也是在县城里头做生意的,码头那边船来船往,对他们而言,倒是个能探听消息的好地方。
    谷博便试探问道:“陶老爷是不是已经和人约好了?”
    “还没有,今年大船还没到呢,现在来的都是小船,没什么大货,就随便找船家谈谈好了。”陶仲宾摇头道,等到真的大商船过来,他们几个也就没现在的闲暇时光了,还在宋家摆席吃酒。
    几乎要住在码头边了,在那才好打听最新消息,追涨买跌、砍价收购,从中赚取利润。
    六巧有些心动,撒娇道:“几个大男人谈什么嘛,干巴巴的有啥子好聊的,要不然就带我们也过去,订了包间大家一起坐着谈岂不有意思,码头边的酒楼里有什么好花娘哦,唱得也俗,见到了你们嘛就巴上去撕不下来,嘴巴也管不紧。”
    “那就去,我也没说不带你嘛。”陶仲宾顺势就答应了下来,“只是码头那边离县城还有几十里,你不要嫌路途遥远就行。”
    “这有什么,不是我们几个都去么,到时候我叫一辆马车,来回也不费什么气力。”六巧脑子转的飞快,当即就想出个解决方法来。
    白香和珍珍是和这几人做了两年的,关系亲近,自然敢答应下来,玉娘和福娘倒还要回家去问问李妈妈,她们可不敢擅自做主。
    李妈妈像是也知道其中的生意经,没有阻拦,点着头就答应了此事,还和玉娘感慨起六巧这个人来,点评道:“她的脑子倒是蛮灵光的,逮到了空子就赶紧钻进去,我听别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怎么她不却像是宋老鼠养出来的女儿,胆子没有那么小?”
    “妈,这话也不准的,要是真这么灵验,爹妈什么样子儿女就跟着是什么样,那我们还学什么手艺?认个亲不就都会了。”玉娘是不信这一套的,要真按这套血统论来说,福娘就该是小号李妈妈,怎么她倒不如亲妈那样心眼多呢。
    就像宋妈妈,平日里那么胆小谨慎,可养出来的五福脾气火爆敢和客人对骂,养出来的六巧心思机巧,一转眼珠十万八千个主意来,就是真亲生的小女儿也风风火火,没见哪里谨慎了。
    真真是一口米养出来百样人。
    玉娘是听说过清平县大码头的,毕竟半个县城都靠这个码头养活吃喝呢,之所以清平县与河东其他县城不同,经济繁荣全托了能有这个大运河,夏秋两季人来客往,船行舟过,这就是客流量啊。
    码头离县城不远,根据河流有两个地方,大码头距离远,小码头只三十里路,是为了当初给皇庄送东西特意通的河道,那些小船也过得来,走水路一径到酒楼边休整谈生意,可比苦哈哈在运河边等候方便。
    只是那路虽然是官道,李妈妈还是有些不大放心,从未带几人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更何况她亲女儿也去哩,这一次得知六巧说带她们挤马车,李妈妈便拍准道,“我们家出四个人,自己雇辆车坐,不用和别家去挤。”
    这次路途遥远,李妈妈就把金盏撇了,派上安全感十足的刘妈和鲁婶两人跟车。
    一瞧见刘妈,玉娘心里就安稳了,不是她说句不好听的,刘妈那身子骨,一个人能单挑打赢陶老爷一伙人。
    只是防护工作要做足,不能只指靠别人。
    这次玉娘干脆做了两个红布荷包,略小些的系在福娘腰里,叮嘱她道:“要是那个陶叔谦对你动手动脚,你就只管拿这个砸他,万事有妈呢。”
    “我可不敢,”福娘捧着这个荷包直笑,“我怕把玉皇老爷再给招来。”
    “我这是做好事,玉皇老爷在天上也得谢我呢,你瞧瞧,帮他招了多少信徒。”玉娘扬起下巴丝毫不心虚,转而又道,“你可别把我这事儿往外传啊。”
    “为什么?我听小七说温举人待他这个孙女可好了,你帮了他们大忙,保准是会送一份大礼的,你不是急缺钱么。”福娘疑惑道,“像这样有身份的读书人家,自然知道报恩的道理,谢礼肯定能有好些,只怕几十两上百两都有可能,那可是差点救了一条命啊。”
    “百两银子,亏你也想敢想,哪就能拿出这么多来,你也说了,是差点。”玉娘可没这么大的期望,武松打虎能救多少人,那也才五十两呢,还是商户们集体凑的。
    她之所以不愿意承认,主要是怕人报复,那个逃走的温举人家仆温忠,可至今还没被抓到,要是他得知是自己坏了事,谁能赌他会不会回来报复。
    “这也是,”福娘憋着气恨恨,“亏得县衙里这些老爷们个个拿着俸禄吃着皇粮,结果呢,抓个人都三四个月过去了也不见踪影,就是那拐子也还关在县衙大牢里,说是要等到秋天才问斩,白让她多活了那几个月去。”
    抓人哪有这么容易,玉娘也无可奈何,这年头又没有摄像头,衙门里只请了一个画师过来描像,那画师技艺平平,素日只是画山水花鸟的,这会子强画人,且只靠别人口述来画,与真人相差不知远到哪里去了,拿着这么个东西抓捕,还是去外县,真就跟大海里捞针似的难。
    索性玉娘当初救人也不是为了银钱来的,她就当那玉皇庙老道说的,给自己积德得了,现在没了报酬也不心疼,自己晚上睡的香就成。
    只是这回吸取了点经验教训,给自己做的石头荷包布料没用太好,这玩意丢出去了难捡回来,一次性用品,用太好的布料,玉娘有些舍不得。
    好吧,在这里,玉娘承认了李妈妈的说法有些道理,她的抠门一定是遗传李妈妈的,这是李家家传,绝对不是她的本性,绝对。
    第32章 生意
    过几日,陶老爷便差遣手底下的小厮过来送了消息,定下了具体时日,李妈妈便亲自去十街外雇了一辆蓝布马车,指着那赶车的老车夫对几人介绍道:“这是老牛,你们只管这样叫他,我是信得过他的,要是遇到什么事,你们只管招呼一声。”
    听李妈妈这话里的意思,之前像是和他有过几年交情,不然也不敢这么交付。
    福娘却对此人没有印象,她小时候不是跟着李妈妈就是跟着大姐,再不然就是关在房里,没怎么见过外人,对幼时的记忆也不多。
    没有详细信息,但至少有个熟人跟着,玉娘便安心了许多。能过李妈妈这双眼睛的,就跟盖了个安全猪肉检查章一样,是值得李家人信赖产品。
    马车同轿子不同,轿子是人力,马车是马力,人抬着轿子不过一会儿就要歇着,因此走不了多远。马车却大不相同,坐上去能一直往前走个把时辰,一直等到了目的地也不带停的。
    外头官道又不像县城里边那样齐整,虽说是按着官律有人看管,半年一修,可谁能这么遵纪守法,白白的出力不讨好。
    因此自建好后就荒废了许多年,有些地方已经坑洼不平,马车一路晃晃悠悠,又没个减震功能,把玉娘和福娘两人坐的晃晃悠悠,浑身难受。
    听见到了地方,忙不迭下车来,玉娘站定了脚抬眼一望,果然见一间好宽阔大气的酒楼。
    比起之前在县城里紧巴巴的可着土地建造的那些酒楼,这一间占地极大,建的也高,足有五层,上书春风楼三个大字,牌匾上还挂着彩旗灯笼,显然主家颇有实力。
    宋家的徐婶站在外面迎接,显然六巧他们已经到了,也用不着伙计在前带路,一楼里人太多怕有人故意挤着好来占便宜,徐婶和鲁婶护着几人就往楼上走去。
    一直走了三层,徐婶才在楼梯口停下脚步,朝玉娘福娘先介绍了一句,“陶老爷还请了四五个生面孔,不是在咱们县城里做的生意,五姑娘六姑娘留心些。”
    她这一说,玉娘心里就有了底,看来今天叫的不是会友局,是商务局。
    果然,进到包间内,就看见一张大圆桌子,极具存在感的占据了厅内大半个地方,边上还有两个小厮在上菜,桌上已经坐了不少人,边上跟着也有一些花娘,只是玉娘熟悉的只有白香珍珍六巧三个,剩下的面容不大相识,穿着的衣服也有好坏。
    乌泱泱一群人,还好天气渐热,窗户全都打开透着气,总算不憋闷,那花娘们像是各自有着地盘,并不怎么主动搭腔,相熟的只和相熟的聚在一起。
    六巧这次没有让出陶仲宾身边的位置了,看来是想学些生意经,紧跟着人不离左右,玉娘也乐的如此,干脆跟着福娘坐到了陶叔谦那一边,反正出场费是一定要给的,坐不坐人身边倒无所谓。
    玉娘见六巧这样更好了,自己这边连代酒都不用,只在席上蹭吃蹭喝就行,钱照拿,事不管,很好。
    像这种客人们相互交流信息的场地,最容易听到新鲜八卦。憋在小县城里好几年,玉娘都快不知道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了,这会儿听见别人在那说些外地民生,不自觉就竖起耳朵细听起来。
    谷博谷老爷也是做的绸缎生意,只不过他的本钱比陶仲宾要少些,陶仲宾盯着秋季的大头,他却此刻就已经预备着今年的花销了,同边上两个小船主交流道:“今年进的东西怎么比往年差了那么多啊,我看你们料子也不大好,花样也老气。”
    “唉呀,就是去年出的那个事情吗,江南死了多少人哦,好些商行都关门啦,东西哪里去买,我这里还有些是去年的旧料子,为了凑数才都送过来的。”那船主见他一问,就唉声叹气起来。
    “长安出的事情,江南死的什么人啊,隔着那么老远呢。”谷博疑惑道。
    “你看,你看不懂了吧,”那船主便叹气道,“长安里面打个喷嚏,到外头都是滔天巨浪哩,你也不想想,连礼部侍郎那么大的官都没了,这能是打喷嚏的小事吗,锦衣卫到处抓人,谁知道抓的有没有江南人,闹得长安人心惶惶咧。”
    “不是说已经抓到了吗?”钱适亮探过头来,他去年去过一趟长安,好险被困在那里,后来听说是已经抓住了真凶,才放开城门,他便赶紧溜回县城,今年还预备着再去一回,怎么又抓人了。
    那船主便得意道:“你们正好问对人了,这事儿我是知道的,我才从长安回来,之前嘛说是一个读书人搞的鬼,把他抓了全家都杀头了,后来呢才查出来说是他弟弟诬告的。贪图他家的钱再加上有些旧恨,才扯了谎话害他哥哥。”
    “啧啧啧,”谷博咋舌,“为了点钱把自己家亲哥哥害成这样啊,啧啧啧,死也要拔舌下油锅哦。”
    “我也是这么说的,万幸啊,他家还留了一个后呢,听说是当时去外地了,被他哥交好的一个太监瞒下来的,现在锦衣卫抓错了人,估计补偿要补偿到他头上去。”
    “这倒是蛮好的嘛,”钱适亮摇头晃脑,“还能拿个官做,真是好命哦。”
    这下子不用钱适亮边上跟着的白香翻白眼,玉娘都想翻白眼了,全家的性命换了顶官帽,还说别人的命好,天晓得人家愿不愿意。
    那船主左右瞟瞟,降低了声音小声道:“依我看,老爷要不定下个人来,只怕此事还有的闹,怎么可能是个书生去印宫廷内事,他哪来的消息。”
    “哦哟,你的胆子真大,不要瞎讲嘛。”钱适亮被他这个猜测唬了一跳,忙转了一圈看没人在意,才放下心来。
    “老钱你这个人怕什么,”谷博嘲笑道,“天高皇帝远哦,我们在这里说几句闲话,难道也要被抄家呀?老爷子糊涂吗,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那里搞,闹得我们生意也不好了。”
    说到这里,玉娘便知,他们说的是老爷是指当今皇帝了,果然胆子大,连皇帝家的家事都敢言谈。
    不过也多亏了此,玉娘穿过来五六年了,连县太爷的名姓都是最近才听闻的,更别说远在长安的皇帝了。
    姓甚名谁,年纪性格全都不知,在鲁婶和刘妈眼中,还以为每年唱戏时那戏台上胡子一大把的就是皇帝呢。
    这会听几个胆大包天的在这闲谈,玉娘不禁不怕事,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哪怕是小道消息也是消息不是,有她在这里殷勤倒酒,再加上边上有人凑过来,那船主真就不理钱适亮,继续分享起来。
    男人嘛,到了年纪最喜欢的就是饭桌政治,口头治国,远到番邦近到县城,有什么不敢说。
    见那边人群越聚越多,越说越不像话,陶仲宾拍拍桌子,制止道:“我们挣钱就好了,乱扯什么话。要我说,清平县离长安远倒蛮好,平平安安的,挣点小钱过日子。”
    “我听说因为这个事,多半怕是要定下来了。要不然怎么好料子没了这么多,我就不信因为抓人能把绸缎都抓没了?多半是有人提前买料子囤货等着到时好大赚一笔。”另外有个小船主不服气道:
    “你们别不信,我从江南那边过来,听万永商行说的,他家跟长安那边不是有关系么,老爷们早就知道了,拿着钱囤货呢,就宰我们这些小商人。”
    他这话一出,席上就有几个人心动起来,陶仲宾也有意,只是他为人谨慎,想着再等一等托人去打听一二。
    谷博却有些性急,起身坐到了那人边上,和他一起商量着此事是真,要不要一起去江南那里好收料子。
    虽然这几位都是商人,可商人里也分大小,像陶仲宾和花德多两人出门都带小厮的,明显就是大商人,家里有些银钱,所以养得起闲人好充场面。
    像钱适亮和谷博两个,就节俭得多,衣裳也总是簇新的料子两三件来回穿,并不敢像前头两人那样随意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显然是底气不足,四五人小团体隐隐落在下首,就连时常吃酒,也是陶仲宾出钱得多。
    他们那里说的热闹,连带着那钱适亮也按捺不住,掺了两层的股,三人口头先约定好租下这条船来,去江南那边找当地绣娘搜罗绸缎,等着到了手压上一会儿再卖就能大赚一笔,他们就不信,这样简单的手段还能亏?
    一场酒席下来,玉娘听了个肚饱,好几人谈成了买卖,就是陶仲宾也有收获,买下了半仓的缎子丝线,预备着通过自家商行散着零卖,他也不嫌少,细水长流的卖,总有赚头。
    陶仲宾便想着这样的席面倒也不错,和众人商议好了不如下次也带几个朋友过来一叙,不说做生意,交交朋友也是好的。
    陶叔谦落在最后,见众人要散场,他便着急拉住陶仲宾,“二哥,我看天气越来越热了,要不要过段时间,我们去广福寺里走走,寺庙在山上,又高又凉快。”
    陶仲宾瞥了他一眼,就猜到了陶叔谦的用意,也不难为他,开口道:“既然你想,那就过几天吧,正好你钱大哥也要出门,就当是给他摆席好了。”
    看见陶叔谦难掩欣喜的背影,陶仲宾似笑非笑,六巧就依着他笑道:“我看叔谦是已经相中福娘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要点蜡烛,做成一对了。”
    “那不是蛮好的。”陶仲宾淡淡道。
    “哎呀,你小弟不是还没有成亲吗,现在就闹出来,你就不怕他婚事受影响哦。”也不知六桥是拱火还是担心。
    陶仲宾却没有恼怒,反而嬉笑道:“我就是故意要他跌一跤,不现在吃吃苦头,等到以后还怎么当家立事。我大伯又死得早,没亲爹管教教道理,也就我这个做哥哥的现在教教他了么。”
    “对了,”陶仲宾交代六巧道,“我看这个福娘怕是不成,她姐姐厉害,有她在里面掺和恐怕闹不出什么事情来,你再帮我去找找,教训就要吃个狠的,一辈子都记得牢。”
    六巧眉眼一挑,嗔怪他道:“说的倒轻巧,哪有那么好的,又聪明又能唱曲的清倌人哦,玉娘和福娘两个那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才说着话,六巧陪陶仲宾下到一楼,就看中心大堂那里坐着几个散众的花娘,不禁计上心头,有了个人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