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38

    去请她回府时,赵炯夫妻已经将郡公爷装殓好了,移入棺中。郡公爷年纪大了,用的棺木是早就备好了的,寿衣寿鞋等物也是年年重做,全都是现成的。只因当时已经过了端午节,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建南侯府中还未备下足够的冰块,为防尸体腐化得太厉害,赵炯与牛氏早早将相关的工作都做好了。张氏回家后,看到的是面上蒙了白布的丈夫,她悲痛间也曾想要扑到丈夫尸首上痛哭一场,被牛氏死死拦住了,还哭着请她节哀。她当时没有细想,过后又因悲伤过度晕了过去,醒来时,棺材板都钉死了。

    如今想起来,事情确实不对头。端午天已经很热了,依照往年规矩,该备下的冰块理应早已入库,只是今年府中冰库是牛氏分理,她说没有,张氏顶多是疑心她初理家务不熟悉旧例,又或是故意与继婆婆对着干,但京中又不是没有卖冰的地方,家里没有库存,难道不能现买去?几块冰能值多少银子?对建南侯府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怎么会找不到冰块保存郡公爷的尸首,以至于皇帝还未派人来吊唁,赵炯夫妻就先把亡父的棺材给钉死了?

    张氏越想越觉得可怕,这跟赵炯意图杀死她和赵焯一家不同,她是继母,赵焯与赵炯是同父异母的嫡出兄弟,当中还有爵位继承的利益之争,赵炯杀他们,可以是利欲熏心,可以是断绝后患,但郡公爷是赵炯亲生父亲,从来都对赵炯宠爱有加,不顾元配反对把赵炯记在她名下,算作嫡出,请封了世子,继室生下嫡子后,他也从没想过剥夺长子的世子之位,这样一心为赵炯着想的慈父,赵炯根本没有害他的理由。

    张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朝义,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恨他恶毒,可是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没凭没据的,怎能轻易说出口?那样即便我们原来有理,也要被人当成是无理的了。”

    张朝义也明白自己说的话有些惊世骇俗,但他就是觉得非常可疑:“并非我多心,赵炯未必就不曾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姐姐日后回了京城,千万要寻那日在家中当值的下人问个清楚,也许赵炯有什么事触怒了姐夫呢?他也许不是有意的,可他那副蠢样子,或许做了什么蠢事把姐夫气坏了,害得姐夫旧病复发,也未可知。他们请来的那个刘太医,不是一向跟他们那房人交好么?前年我到京中探望姐姐姐夫,十天里倒能见到刘太医跑家里给小长房的人诊上三四次平安脉。兴许姐夫尸首上留下了什么痕迹,是他帮着掩饰了,否则,那赵炯何至于连姐夫的最后一面都没让姐姐瞧见,便把棺材钉死了呢?”

    张氏皱紧了眉头,也起了几分疑心,刘太医与小长房交好是肯定的,其实郡公爷另有用惯的太医,可那日出事,赵炯请来的却是刘太医,当时她不觉得有什么,如今想来,确实不大合理。

    她答应了弟弟,等回京后便把郡公爷去世当日在府中当值的下人找来问个清楚,若能把这个疑惑早日解了也好,只是这些下人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她记得,在那之后不久,她和儿子媳妇孙儿被赶到偏院生活,身边侍候的人几乎四散,府中中馈由牛氏接手,蒋氏协理,许多位置就都换了人,原来的人都安排到别处去了,将来要再找回来,可要费不少功夫。

    张朝义见张氏答应了,感到挺满意。他就是觉得赵炯在郡公爷之死上有很大的嫌疑,那么匆忙地装殓裹尸,连出门参加饮宴的继母回来都等不及,所谓反常即为妖,赵炯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又进入了今天的正题:“姐姐,无论最后查出来的结果为何,赵炯无德无能,已经不堪为建南侯了,姐姐是不是该上书给皇上,请旨把那爵位夺回来?”

    张氏一愣:“爵位?夺回来?”她有些不明白张朝义的意思:“弟弟,焯儿已经不在世了,夺了爵位要给谁?”

    “给玮哥儿呀!”张朝义恨铁不成钢地道,“爵位原就该传给嫡子的,若不是姐夫偏宠庶长子,承袭建南侯爵位的就该是外甥!他没了,自然就是他的嫡长子玮哥儿继承。我的好姐姐,你就没想过么?玮哥儿如今年纪还小,已经没了父母,虽有你这个祖母在,但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又是孀居,能看顾他几年?我看玮哥儿精气神不大好,想必是这次落水伤了元气,你就不为他将来的前程担心么?若有个爵位在,日后他也不怕没有好日子过。”

    张氏的心一时乱了,她是书香门第的女儿,脑子里从来都认为只有读书科举才是正道,因此儿子赵焯有读书的天份,她就不认为他做不了世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心盼着他将来能科举入仕,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侯爵之位在她而言,不过是一年几百两银子禄米,外加一套上朝的大礼服罢了。儿子死了,孙子也是聪慧好学的,那就继续考科举去,将来一样有位极人臣的时候。她是真的没想过让孙子去抢那个爵位。

    张朝义与张氏一母同胞,同样是书香门第出身,怎会不清楚她的想法?他叹了口气:“姐姐,即使有了爵位,也依然可以用心读书,太祖皇帝并未禁止勋贵有爵之人去考科举,只是比旁人严厉些,不能入围前三罢了,玮哥儿其实也不必去争这个名头,有个建南侯的爵位又有何妨?若是他不要这个爵位,又给谁去?赵炯犯下这等大错,怎能再任由他顶着建南侯的名头耀武扬威?皇上若夺了他的爵,难不成还要便宜了他儿子?让他儿子继续踩在玮哥儿兄妹俩头上?不够恶心人的!”

    张氏想想那个情形,确实让人恶心。可若让爵位就这么丢了,赵家再无一人承袭,以皇帝对郡公爷的敬重,又是不可能的,也让赵家与郡公爷的名声蒙羞。这么一来,最好的结果确实是让赵玮承爵了。

    张氏再三考虑过后,郑重地下了决定:“我会写信给广平王,请他出面上书,向皇上提这件事。”

    张朝义暗暗松了口气。

    今上正宫皇后无子,膝下只有一位皇女南阳公主,还未成年就夭折了,而诸皇子中,大皇子是宫人所出,在今上还是太子时就早夭了,连正经的封号都没有;二皇子延陵王的生母是个嫔,本人才能平庸,性情怯懦,不堪大用;三皇子便是广平王,生母蒋淑妃还生了四皇子乐安王,是**中有皇子的妃嫔里地位最高者;五皇子生母王贤妃曾经一度得宠,但因为恃宠生骄对皇后无礼,已经被打入冷宫了,连累五皇子也不受皇帝待见;六皇子是眼下最得宠的朱丽嫔所生,还是个奶娃娃呢,看不出日后如何。这些皇子里头,眼下就数广平王最受皇帝宠信重用,朝野都很看好他做储君,想必再过两三年,便要正式册封了。

    有未来储君替张氏撑腰,不怕小二房斗不过赵炯那一家子。

    张氏刚回到老宅,就先

    分卷阅读38 ↑返回顶部↑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38

    去请她回府时,赵炯夫妻已经将郡公爷装殓好了,移入棺中。郡公爷年纪大了,用的棺木是早就备好了的,寿衣寿鞋等物也是年年重做,全都是现成的。只因当时已经过了端午节,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建南侯府中还未备下足够的冰块,为防尸体腐化得太厉害,赵炯与牛氏早早将相关的工作都做好了。张氏回家后,看到的是面上蒙了白布的丈夫,她悲痛间也曾想要扑到丈夫尸首上痛哭一场,被牛氏死死拦住了,还哭着请她节哀。她当时没有细想,过后又因悲伤过度晕了过去,醒来时,棺材板都钉死了。

    如今想起来,事情确实不对头。端午天已经很热了,依照往年规矩,该备下的冰块理应早已入库,只是今年府中冰库是牛氏分理,她说没有,张氏顶多是疑心她初理家务不熟悉旧例,又或是故意与继婆婆对着干,但京中又不是没有卖冰的地方,家里没有库存,难道不能现买去?几块冰能值多少银子?对建南侯府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怎么会找不到冰块保存郡公爷的尸首,以至于皇帝还未派人来吊唁,赵炯夫妻就先把亡父的棺材给钉死了?

    张氏越想越觉得可怕,这跟赵炯意图杀死她和赵焯一家不同,她是继母,赵焯与赵炯是同父异母的嫡出兄弟,当中还有爵位继承的利益之争,赵炯杀他们,可以是利欲熏心,可以是断绝后患,但郡公爷是赵炯亲生父亲,从来都对赵炯宠爱有加,不顾元配反对把赵炯记在她名下,算作嫡出,请封了世子,继室生下嫡子后,他也从没想过剥夺长子的世子之位,这样一心为赵炯着想的慈父,赵炯根本没有害他的理由。

    张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朝义,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恨他恶毒,可是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没凭没据的,怎能轻易说出口?那样即便我们原来有理,也要被人当成是无理的了。”

    张朝义也明白自己说的话有些惊世骇俗,但他就是觉得非常可疑:“并非我多心,赵炯未必就不曾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姐姐日后回了京城,千万要寻那日在家中当值的下人问个清楚,也许赵炯有什么事触怒了姐夫呢?他也许不是有意的,可他那副蠢样子,或许做了什么蠢事把姐夫气坏了,害得姐夫旧病复发,也未可知。他们请来的那个刘太医,不是一向跟他们那房人交好么?前年我到京中探望姐姐姐夫,十天里倒能见到刘太医跑家里给小长房的人诊上三四次平安脉。兴许姐夫尸首上留下了什么痕迹,是他帮着掩饰了,否则,那赵炯何至于连姐夫的最后一面都没让姐姐瞧见,便把棺材钉死了呢?”

    张氏皱紧了眉头,也起了几分疑心,刘太医与小长房交好是肯定的,其实郡公爷另有用惯的太医,可那日出事,赵炯请来的却是刘太医,当时她不觉得有什么,如今想来,确实不大合理。

    她答应了弟弟,等回京后便把郡公爷去世当日在府中当值的下人找来问个清楚,若能把这个疑惑早日解了也好,只是这些下人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她记得,在那之后不久,她和儿子媳妇孙儿被赶到偏院生活,身边侍候的人几乎四散,府中中馈由牛氏接手,蒋氏协理,许多位置就都换了人,原来的人都安排到别处去了,将来要再找回来,可要费不少功夫。

    张朝义见张氏答应了,感到挺满意。他就是觉得赵炯在郡公爷之死上有很大的嫌疑,那么匆忙地装殓裹尸,连出门参加饮宴的继母回来都等不及,所谓反常即为妖,赵炯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又进入了今天的正题:“姐姐,无论最后查出来的结果为何,赵炯无德无能,已经不堪为建南侯了,姐姐是不是该上书给皇上,请旨把那爵位夺回来?”

    张氏一愣:“爵位?夺回来?”她有些不明白张朝义的意思:“弟弟,焯儿已经不在世了,夺了爵位要给谁?”

    “给玮哥儿呀!”张朝义恨铁不成钢地道,“爵位原就该传给嫡子的,若不是姐夫偏宠庶长子,承袭建南侯爵位的就该是外甥!他没了,自然就是他的嫡长子玮哥儿继承。我的好姐姐,你就没想过么?玮哥儿如今年纪还小,已经没了父母,虽有你这个祖母在,但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又是孀居,能看顾他几年?我看玮哥儿精气神不大好,想必是这次落水伤了元气,你就不为他将来的前程担心么?若有个爵位在,日后他也不怕没有好日子过。”

    张氏的心一时乱了,她是书香门第的女儿,脑子里从来都认为只有读书科举才是正道,因此儿子赵焯有读书的天份,她就不认为他做不了世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心盼着他将来能科举入仕,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侯爵之位在她而言,不过是一年几百两银子禄米,外加一套上朝的大礼服罢了。儿子死了,孙子也是聪慧好学的,那就继续考科举去,将来一样有位极人臣的时候。她是真的没想过让孙子去抢那个爵位。

    张朝义与张氏一母同胞,同样是书香门第出身,怎会不清楚她的想法?他叹了口气:“姐姐,即使有了爵位,也依然可以用心读书,太祖皇帝并未禁止勋贵有爵之人去考科举,只是比旁人严厉些,不能入围前三罢了,玮哥儿其实也不必去争这个名头,有个建南侯的爵位又有何妨?若是他不要这个爵位,又给谁去?赵炯犯下这等大错,怎能再任由他顶着建南侯的名头耀武扬威?皇上若夺了他的爵,难不成还要便宜了他儿子?让他儿子继续踩在玮哥儿兄妹俩头上?不够恶心人的!”

    张氏想想那个情形,确实让人恶心。可若让爵位就这么丢了,赵家再无一人承袭,以皇帝对郡公爷的敬重,又是不可能的,也让赵家与郡公爷的名声蒙羞。这么一来,最好的结果确实是让赵玮承爵了。

    张氏再三考虑过后,郑重地下了决定:“我会写信给广平王,请他出面上书,向皇上提这件事。”

    张朝义暗暗松了口气。

    今上正宫皇后无子,膝下只有一位皇女南阳公主,还未成年就夭折了,而诸皇子中,大皇子是宫人所出,在今上还是太子时就早夭了,连正经的封号都没有;二皇子延陵王的生母是个嫔,本人才能平庸,性情怯懦,不堪大用;三皇子便是广平王,生母蒋淑妃还生了四皇子乐安王,是**中有皇子的妃嫔里地位最高者;五皇子生母王贤妃曾经一度得宠,但因为恃宠生骄对皇后无礼,已经被打入冷宫了,连累五皇子也不受皇帝待见;六皇子是眼下最得宠的朱丽嫔所生,还是个奶娃娃呢,看不出日后如何。这些皇子里头,眼下就数广平王最受皇帝宠信重用,朝野都很看好他做储君,想必再过两三年,便要正式册封了。

    有未来储君替张氏撑腰,不怕小二房斗不过赵炯那一家子。

    张氏刚回到老宅,就先

    分卷阅读38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