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小春

    分卷阅读109

    做居士更严厉啊。”

    罗什点头,叹息一声:“他有心守戒,能在对敌时不取人性命,便是功德了。”

    程雄果然誊抄了数份《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军中迅速传阅。经常有人拿着经文向罗什求教,或是向我问不认识的字。由于此经道理简单却意义深刻,一时军中兴起向善的孝心。

    公元385年的夏天,竟然异常炎热,两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在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八月,吕光大军剿灭了梁熙的主力,顺利进入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座耸峙在高山之中,孤峭冷寂的关仞,因为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古时国界线的概念远不如现代明确,玉门关便是通常意义上西域与中原的分界,进入玉门关,我们便踏上了中原大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进最西边的繁盛大城——敦煌之前,必经阳关。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便是玉门关和阳关。四郡作为河西走廊上四座最重要的城市延续到了21世纪,连地名都保存了两千多年。

    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阳关与玉门关,到了宋代已不是宋的领地。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两关逐渐废弃,最后被掩埋进了风沙。21世纪,只剩下一些烽燧遗址,耸立在孤旷的戈壁上,任后人唏嘘地念着唐朝豪迈的边塞诗,凭吊那热血的峥嵘岁月。

    我是以一种近乎膜拜的心进入敦煌,进入这座21世纪人人向往的圣地。“敦,大也;煌,盛也。”对现代人来说,敦煌的意义便是那千年辉煌的石窟壁画,是藏经洞被斯坦因等人掠夺的莫大耻辱,是读了余秋雨《道士塔》后的悲愤。

    我两眼泛光对着罗什描绘莫高窟的精美壁画,莫高窟要到唐代才开凿,我现在无法看到,是此次丝路行的最大遗憾。我在狭窄的马车里手舞足蹈,我的丈夫只是温润地在一旁含笑静听,不时拉住我被颠簸地东倒西歪的身体。兴之所至我还唱起了《大敦煌》里的主题曲。当时看这部连续剧,爱惨了这首凄凉悲壮的歌。

    敦煌的驼铃随风在飘零,那前世被敲醒

    轮回中的梵音,转动不停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

    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

    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

    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

    敦煌的风沙淹没了繁华,飘摇多少人家

    一杯乱世的茶,狂饮而下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在我所处的时代,再过十来年,敦煌会有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公元400年,汉人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李暠谨修内政,轻徭薄赋,崇尚儒学,兴办教育。所以他在世的十来年里,混乱的凉州地区终于出现了一个安定些的地方,汉人纷纷依附,敦煌的文化昌盛,一度是凉州之首。西凉存在了二十年,后亡于匈奴人沮渠蒙逊的北凉国。

    八月底我们到了酒泉,停驻八天。吕光最高兴的一件事便是:他的死对头梁熙被押解来了。梁熙逃到姑臧,被武威太守彭济以计绑下,向吕光乞降。吕光在酒泉杀了梁熙父子。九月依旧大热,没有一丝秋天的征兆。我们汗流浃背地进入了此次东归的目的地:凉州最重要的城市——姑臧。

    姑臧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凉州的郡治。最早为匈奴所筑,汉、羌、匈奴多民族杂居﹐城内有居民二十多万,在十六国时期,已属大城市。城外有祁连山融雪,水草丰美,是河西富邑,亦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地理交界处。前凉张氏在此经营了六十年。因为张氏一门为汉人,中原战乱,很多汉族才俊和大户避难入凉州。所以姑臧人文荟萃,经济繁盛,汉族文化占主流。

    马车故碌碌驶进城门,我掀开帘子望外看。前凉第一代王张轨扩建姑臧,在原城之外增筑四个卫星城,所以姑臧比西域小国面积大了许多。熟悉的汉式建筑扑面而来,许久没看到过这样重檐歇山式房屋了。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城中心是鼓楼和钟楼,典型的汉人城市布局。

    张氏虽然到后期也跟几乎所有十六国一样,宗室内乱不绝。但比起中原后赵时期的石勒石虎,还是好多了。所以凉州到了吕光手中时,未曾受到太大破坏,使他能迅速建立起政权。吕光这个人能成为十六国君主之一,运气成分占了很大因素。

    吕氏后凉在公元401年投降了后秦,两年后,南凉王秃发傉檀进驻姑臧。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克姑臧,以姑臧为都直至公元439年北凉被北魏灭亡。北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

    一只手扶上我的肩,回转身,他也在向外看。怔怔的眼神,似乎在沉思。我握住他的手,这里,就是我们要居住十七年的地方。这里,到了21世纪,已经完全找不到任何吕光时期的痕迹。这里,一千六百五十年后会建起一座鸠摩罗什寺,以纪念你十七年默默无闻的岁月。

    第一部修改及上部出版通知

    闭关一周,我一直在忙于修改第一部。自己回头去看,也发现好多地方惨不忍睹,语言小白无味,这样的文,当初是怎么拿出来见人的,笑……

    所以,痛定思痛,决定大刀阔斧地改,一有时间便满脑子想如何改。改到现在,才改了一半。感叹一声,修改比写文难多了。主要是有几个地方几乎是推倒重来,全部重写了。

    现在总结一下改动的地方:

    1.我以前想当然地用英文的发音方法读“kumarajiva”,然后翻译成“库玛拉吉法”。看了statutu的评论后才知道自己翻错了。

    “我觉得流传下来梵文名的中文翻译应该是翻译者根据当时的梵文发音来译的,而不是根据今天广泛使用的英语发音规则。鸠摩罗什和玄臧的时代大不列颠还没崛起吧,我们不能期待他们根据我们现在熟悉的英语发音规则来翻译。既然是梵文翻译当然是忠实记录它的发音。比如shiva就被按梵文发音译成湿婆(shibo)。按照“v”发“b”,“a”发“o”(不是“欧”,而是“窝”,就是英语音标里那个左边有个缺口的o)的规则, shiva翻作湿婆,jiva翻作耆婆,kumarajiva翻作鸠摩罗什(u发幽音,而不是乌,a发窝音,v发b音)倒也不算离谱。至少文中这几个例子的中译名应是根据梵文发音译来的,而且音还算

    分卷阅读109 ↑返回顶部↑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小春

    分卷阅读109

    做居士更严厉啊。”

    罗什点头,叹息一声:“他有心守戒,能在对敌时不取人性命,便是功德了。”

    程雄果然誊抄了数份《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军中迅速传阅。经常有人拿着经文向罗什求教,或是向我问不认识的字。由于此经道理简单却意义深刻,一时军中兴起向善的孝心。

    公元385年的夏天,竟然异常炎热,两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在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八月,吕光大军剿灭了梁熙的主力,顺利进入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座耸峙在高山之中,孤峭冷寂的关仞,因为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古时国界线的概念远不如现代明确,玉门关便是通常意义上西域与中原的分界,进入玉门关,我们便踏上了中原大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进最西边的繁盛大城——敦煌之前,必经阳关。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关便是玉门关和阳关。四郡作为河西走廊上四座最重要的城市延续到了21世纪,连地名都保存了两千多年。

    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阳关与玉门关,到了宋代已不是宋的领地。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两关逐渐废弃,最后被掩埋进了风沙。21世纪,只剩下一些烽燧遗址,耸立在孤旷的戈壁上,任后人唏嘘地念着唐朝豪迈的边塞诗,凭吊那热血的峥嵘岁月。

    我是以一种近乎膜拜的心进入敦煌,进入这座21世纪人人向往的圣地。“敦,大也;煌,盛也。”对现代人来说,敦煌的意义便是那千年辉煌的石窟壁画,是藏经洞被斯坦因等人掠夺的莫大耻辱,是读了余秋雨《道士塔》后的悲愤。

    我两眼泛光对着罗什描绘莫高窟的精美壁画,莫高窟要到唐代才开凿,我现在无法看到,是此次丝路行的最大遗憾。我在狭窄的马车里手舞足蹈,我的丈夫只是温润地在一旁含笑静听,不时拉住我被颠簸地东倒西歪的身体。兴之所至我还唱起了《大敦煌》里的主题曲。当时看这部连续剧,爱惨了这首凄凉悲壮的歌。

    敦煌的驼铃随风在飘零,那前世被敲醒

    轮回中的梵音,转动不停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

    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

    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

    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

    敦煌的风沙淹没了繁华,飘摇多少人家

    一杯乱世的茶,狂饮而下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在我所处的时代,再过十来年,敦煌会有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公元400年,汉人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李暠谨修内政,轻徭薄赋,崇尚儒学,兴办教育。所以他在世的十来年里,混乱的凉州地区终于出现了一个安定些的地方,汉人纷纷依附,敦煌的文化昌盛,一度是凉州之首。西凉存在了二十年,后亡于匈奴人沮渠蒙逊的北凉国。

    八月底我们到了酒泉,停驻八天。吕光最高兴的一件事便是:他的死对头梁熙被押解来了。梁熙逃到姑臧,被武威太守彭济以计绑下,向吕光乞降。吕光在酒泉杀了梁熙父子。九月依旧大热,没有一丝秋天的征兆。我们汗流浃背地进入了此次东归的目的地:凉州最重要的城市——姑臧。

    姑臧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凉州的郡治。最早为匈奴所筑,汉、羌、匈奴多民族杂居﹐城内有居民二十多万,在十六国时期,已属大城市。城外有祁连山融雪,水草丰美,是河西富邑,亦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地理交界处。前凉张氏在此经营了六十年。因为张氏一门为汉人,中原战乱,很多汉族才俊和大户避难入凉州。所以姑臧人文荟萃,经济繁盛,汉族文化占主流。

    马车故碌碌驶进城门,我掀开帘子望外看。前凉第一代王张轨扩建姑臧,在原城之外增筑四个卫星城,所以姑臧比西域小国面积大了许多。熟悉的汉式建筑扑面而来,许久没看到过这样重檐歇山式房屋了。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城中心是鼓楼和钟楼,典型的汉人城市布局。

    张氏虽然到后期也跟几乎所有十六国一样,宗室内乱不绝。但比起中原后赵时期的石勒石虎,还是好多了。所以凉州到了吕光手中时,未曾受到太大破坏,使他能迅速建立起政权。吕光这个人能成为十六国君主之一,运气成分占了很大因素。

    吕氏后凉在公元401年投降了后秦,两年后,南凉王秃发傉檀进驻姑臧。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克姑臧,以姑臧为都直至公元439年北凉被北魏灭亡。北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

    一只手扶上我的肩,回转身,他也在向外看。怔怔的眼神,似乎在沉思。我握住他的手,这里,就是我们要居住十七年的地方。这里,到了21世纪,已经完全找不到任何吕光时期的痕迹。这里,一千六百五十年后会建起一座鸠摩罗什寺,以纪念你十七年默默无闻的岁月。

    第一部修改及上部出版通知

    闭关一周,我一直在忙于修改第一部。自己回头去看,也发现好多地方惨不忍睹,语言小白无味,这样的文,当初是怎么拿出来见人的,笑……

    所以,痛定思痛,决定大刀阔斧地改,一有时间便满脑子想如何改。改到现在,才改了一半。感叹一声,修改比写文难多了。主要是有几个地方几乎是推倒重来,全部重写了。

    现在总结一下改动的地方:

    1.我以前想当然地用英文的发音方法读“kumarajiva”,然后翻译成“库玛拉吉法”。看了statutu的评论后才知道自己翻错了。

    “我觉得流传下来梵文名的中文翻译应该是翻译者根据当时的梵文发音来译的,而不是根据今天广泛使用的英语发音规则。鸠摩罗什和玄臧的时代大不列颠还没崛起吧,我们不能期待他们根据我们现在熟悉的英语发音规则来翻译。既然是梵文翻译当然是忠实记录它的发音。比如shiva就被按梵文发音译成湿婆(shibo)。按照“v”发“b”,“a”发“o”(不是“欧”,而是“窝”,就是英语音标里那个左边有个缺口的o)的规则, shiva翻作湿婆,jiva翻作耆婆,kumarajiva翻作鸠摩罗什(u发幽音,而不是乌,a发窝音,v发b音)倒也不算离谱。至少文中这几个例子的中译名应是根据梵文发音译来的,而且音还算

    分卷阅读109

章节目录